德育的基本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的基本规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二、德育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德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
(1)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它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2)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一般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形成,在运用一定的道德观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3)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目的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品德行为坚持到底。
(4)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为,它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之一。道德行为包括一般的行为和经多次练习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2.德育过程一般是按知、情、意、行顺序发展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一情一意一行,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
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德育中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3.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性
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1.德育过程既是内化过程,又是外化的过程
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无论是“内化”还是“外化”都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2.了解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矛盾
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育者一方面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由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组成。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
基础,自我调控能力是在自我评价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觉调节控制自己思想与行为的一种能力。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的,并接受社会检验。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2.活动和交往的多样性
在活动和交往中,学生主动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德育过程就是对各种影响进行调控的过程,是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在活动和交往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品德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3.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活动和交往
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作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个体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学校德育就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提高的过程
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无止境的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提高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观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又要注意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反复抓。
3.德育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