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的方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的方向

一、中国教育的现状

中国教育的现状,说起来比较繁杂,问题以及根源很重也很深,这里只从一些现象加以表述与分析。

(一)、普及教育,但真正的人才少。

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是人才的根本,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然而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要成为有能力的才人,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这些不仅取决与知识和技能。如今我们关注的是把教育和将来的工作、生活、居住、收入以及名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都认为读了大学,而且是要上名牌大学才是好事,只在乎形式和结果,并不在乎现在的大学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否理想——这就是嫡传于2000多年前的“升官发财”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结果不仅导致了中国人才结构的不平横,同时也误导学子们的道德价值取向。

(二)、师资投入低,教育成本高。

中国基础教育出现“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而中国要维持教育这个庞大的机构,需要的成本十分昂贵。表面上看教育没有被产业化,实际却被商业化了。这就是中国教育改革艰难结症所在。这和中国其它国有部门机构改革一样艰难和尾大不掉,因为涉及的范围和利益十分广泛而且里面问题甚多。

(三)、“义务教育”的尴尬。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精神,孩子们应当享

受义务教育。但,几乎每个学生都会面临择校的问题,上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上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一要看学生的成绩,更要看一个家庭的经济实力。相对而言,民办学校的收费较高,需要一个家庭有较好的经济条件,这个条件决定了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决定了孩子能享受什么样的教育资源。

(四)、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匮乏。

孩子们承载的是我们或国家社会的期待和希望。可是这一“考定终身”。孩子心中压力不堪重负,家长心中忧戚苦不堪言。对于学校来说,应试才是重点,素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这种“功利性”的教育方式,也成为“社会道德沦丧”、“社会价值失落”的根源。

二、国外教育

国内的有钱人,当权者大多将孩子送出国门或移居海外就读西方学校。那么西方的教育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教育思想不被禁锢

我们从美国的教育发展历史过程可以看到,无论是美国公立教育还是私立学院,从小学到大学,首先学习的都是各种思想文化,无论是基督教哲学,还是非基督教哲学,除了宗教学院以外,均是可以自由学习的,神学和进化论并存,科学与宗教同在。这在倡导人性方面的确是十分自由和开放的。

(二)、教育方式比较开放。

西方教育方式是不给学生画条条框框、不给死板规定、不给千篇一律标准答案。对于大人们本身就质疑的思想或现象,只提供课题思

考的方法或路径,而不是强行灌输某种观点。教学是在一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寓教于参与中接受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知识。同时在师生之间的关系上,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类似朋友的关系。而且教学的课堂并非固定在学校,而是在现实生活中。

(三)、教育的内容客观。

西方教育从小就重视有关人文社会、地理历史、科技自然等方面实际教学,因此很多美国中学生就可以对这些学科内容进行探索或研究。这些外国孩子,生活的更加开心而富于机智和勇敢。

(四)、教育改革力度大。

看西方各国,当西方国家公立学校出现学业和品德方面失衡时,当出现同性恋之时,很多国家是积极提出解决办法的,比如在美国提倡在家教育或改读教会学员,以家庭之爱和宗教之爱来引导孩子们的思想和行为取向,而不是取缔或反对。

三、五千年文化的传承中看教育

在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终究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想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的奇特文化盛况,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璀璨的一页。这个时期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是孔子,他实行有教无类,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

有决定性的影响。《论语》、《礼记》,尤其是其中《大学》、《中庸》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这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

科举制度是选士用人制度的巨大进步,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同时也成为被统治阶级有机会成为统治阶级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同时由于广泛办学,广开仕途门路,吏政制度由此确立起来,选拔出许多优秀的人才,提高了吏治水平,为封建国家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调动了全社会研习儒家经典的积极性,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普及,促进了思想的统一。

从另外一种角度看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但凡思想教育僵化,社会矛盾也随之增加,当矛盾难以调和时,就会发生深刻的社会剧变;但凡思想教育发生变化,则会迎来新的社会变革。“法家”思想促使了“大秦帝国”的诞生,而“儒家”的确立,却使得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而这“科考”、“吏政”却是这教育的精华。当强行嫁接西方的“戊戌变法”失败后,“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是摧毁了传统封建文化的统治,同时也成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战的实验战场,中国本土文化最终但不是彻底地击败了西方文化势力,同时也在迷茫中摸索,终于“实事求是”地找到了中国自己应该要走的道路。然而,直到今天,我们仍旧是“摸着石头过河”,以至于前方的道路和我们的方向依旧迷茫,我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对于生命的信仰迷失在“神圣”与“物化”的尖锐矛盾之中。

四、当今教育带来的社会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教育经费的使用和分派存在不公平或不公正。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可直接反映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之上,在这样“为人师表”的光辉之下,出现教师为了虚名而出卖自己或是为了利益而出卖灵魂的现象,这也并非只是教师个人的责任。当今的体制“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为落到实处,也只是政绩的官场秀。

今天的中国大地遍地皆是大学生,然,考上大学,毕业后的工作生存问题并不能随之解决,很多事情与社会完全挂不上钩,要重新适应社会,重新学习技能。真正的人才少之又少,很多人生存成问题,也导致了更多的社会问题,与高中生相比,没有更显出优势。这些是应试的商业化教育的结果,很多人即使在知识与技术上的才能超群,但却没有人品做前提。当今的社会对于道德的教育急需提高。

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走来,犹如把人关在鸽子笼中喂养,一旦飞出鸽子笼,却是另一个世界,无从应对,很多人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力不从心,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建立,重新学习;大多数人缺乏抵抗力缺乏适应能力,在没有道德与心法的约束的前提,很多人为了追求利益、权利、欲望可以泯灭良知,不折手段;导致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学者与名利为伴,不求真、不务实;官员为名、利、欲让贪腐成为普遍,对社会上的许多事情,视而不见,不问百姓疾苦;一些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的人做着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更多的人在为生计不停奔波,为人父母者,望子成龙成凤,然溺爱子女者颇多;为人子女者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孝道,打爹骂娘者越来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