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应用地膜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市应用地膜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作者:刘佳亮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18期
化肥、农药、地膜长久以来被称为作物增产、农民增收的三大功臣。就其作为农业投入品来说,其作用是长期的,不可或缺的。但从农业可持续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却存在着双面性。在现阶段,农药、化肥、地膜等的使用为解决我国温饱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量的需求和质的提高做出很大贡献。但是同时,这些农业投入品对自然生态也造成不可避免的危害,农业投入品过多、过滥使用破坏了生态平衡,甚至导致食品源头质量出现严重问题。
1 我市应用地膜情况
锦州地区早春地温较低,且春旱发生频繁。而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防除杂草、减少病虫害、早熟、增产等作用,因此在我地区应用面积较大,范围较广。据试验显示,地膜覆盖比裸地平均增产10—25%,因而地膜覆盖技术为我地区粮食稳产、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2 地膜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膜质量较差,回收难度大
不管是生产者还是使用者都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地膜的生产趋于薄型化,导致农用地膜强度低、易破碎,寿命只有4—5个月,回收非常困难。
2.2 农膜应用数量增加,污染面扩大
由于近年保护地栽培技术在农村广泛推广和应用,农用棚膜、地膜的使用量迅速增加。
2.3 回收方法落后
目前农膜回收多采用人工捡拾地膜的方式,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耗工、费时的问题,导致农民积极性差。只注意清理大张的残膜,却忽视了小块的;只捡地表的,而不翻挖土里的。有的农户甚至把从田间清理的地膜又随意丢弃到地头,遇到大风后又被吹回田间,造成二次污染。
3 地膜应用不当产生的不利影响
3.1 地膜残留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农用地膜常用聚乙烯制成,在自然环境中分解需要近300年,而且分解后还会对土壤、地下水系等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地膜,也被农民戏称为“地魔”。捡拾不净的残膜对土壤、牲畜、环境等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使土壤质量下降。地膜残片可影响土壤吸湿性,降低土壤通透性,导致土壤板结和地力下降。(2)阻碍作物正常生长。残膜影响作物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使种子发芽和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3)影响农事操作。由于大量残膜存在,在进行耕地、整地、播种等农事操作时残膜经常会缠绕在农机具上或堵塞播种机。(4)造成“白色污染”。残膜被丢弃于田头地角,积存于排泄渠道,散落于湖泊水体或乱挂在树枝杆头,严重破坏环境景观,造成视觉污染。(5)危害人体健康。农膜生产过程中添加一些助剂,当农膜废弃在田间或土壤里时,其中的助剂会向土壤和水中渗透、迁移,会污染大气、土质和水域等。特别是某些含铅、镉等重金属有毒添加剂,会先通过土壤富集于蔬菜、粮食及动物体中,人食用后直接影响健康。(6)致使牲畜中毒死亡。经常会有农膜残片随着作物秸秆被牛羊等家畜误食。(7)造成大气污染。由于回收不力,好多农民会在地里焚烧残膜,塑料燃烧会产生氯化氢(HCl)、二噁英等多种有害的气体。
3.2 地膜覆盖增加投入成本较多
由于覆膜和捡拾残膜需要大量的人工,再加之农膜的投入,明显比裸地种植增加了生产成本,而近年农产品价格起浮不稳,应用地膜技术无形中加大了农业生产风险,因此广大农民在春播时往往“举棋不定”。
4 解决途径
4.1 加强监管
务必从源头上严格控制地膜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经营,由于地膜易老化、易破碎、捡拾困难,因此农用地膜的厚度不应低于0.008mm。同时,生产农用薄膜时,尽可能使用低毒添加剂,以减少重金属污染。
4.2 完善制度,严格执法
把农用残膜清理回收工作纳入政府行为,加强各级领导重视,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要划定责任区,明确责任人,搞好检查监督。严格按照《辽宁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规定,本着“谁污染、谁治理、谁使用、谁清除”的原则,对不清理的农民给予必要的处罚。
4.3 搞好农膜再生利用,加大地膜回收技术研发力度
根据不同的作物及地形,形成合理的揭膜时间与揭膜方式,加大收膜机械的研发。根据当地使用农用薄膜的状况和用量大小建立废膜加工企业,将废弃物加工成工业原料。在起步阶段,政府要制订一些旧膜回收再利用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回收加工、利用残膜的企业发展,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4.4 推广实用新技术,减少地膜使用
因地制宜的推广中早熟品种和实用栽培模式来增加产量,减少农民对地膜的依赖。
4.5 大力推广应用可替代塑料地膜的新产品
市农技推广站于2010年引进了生物降解液态地膜技术(以下简称液态地膜),该产品是由多种高分子材料经特殊加工制成的一种乳状悬浊液,经喷施后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多分子的网状胶体薄膜使土壤颗粒连接起来,起到地膜的作用。经连续多年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验证表明液态地膜不仅具有保墒增温、抑蒸集雨等塑料地膜具备的增产作用,而且还具有固土防蚀、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等突出优势。特别是该地膜可自然降解,不用人工捡拾残膜,因此大大节省了人工和投入成本。锦州地区2017年计划应用液态地膜2万亩左右,目前该项目已经在全区落实完毕,该项目实施的主要目的是逐渐替代普通地膜,减少塑料地膜对农村土地的污染,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使环境安全得到保障。
4.6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白色污染的治理最终受益者是农民,治理主体也是农民,所以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让他们意识到残膜对环境、农作物生长乃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残膜清理回收工作与秋整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