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李白论文--开题报告
论李白对前朝诗歌的继承与发展——开题报告高一(1)班孟津侨 XX10117
一.选题来源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被杜甫称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的诗歌能达到如此的高度,一方面是由于他自身天才般的艺术创造力以及自己独特的人身经历,另一方面则是源自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
李白对前人的学习是全方面、多领域的。
李白的古风、乐府诗重新兴起了春秋时期诗风的自然平和之意境,继承了《诗经》的劝谏、讽喻和美刺的传统;他还发扬了屈原的浪漫主义风格,并将其发展为奇丽的逸兴壮思;他传承了谢灵运的山水诗清新俊逸的诗风,并实现了山水诗从清丽到壮丽的转变;他的乐府诗更是推陈出新,将汉乐府的古质朴拙,不论粗犷豪放,亦或清新婉约,皆熔于一炉,达到了完美和谐的境界。
探讨李白对前朝诗歌的继承与发展,有利于更深刻地认知从春秋到盛唐时期我国古代诗歌艺术不断发展的潮流里程,能够深层次地分析一代诗仙——李白取得至高艺术成就的因素及经验,对研究后世古体诗、近体诗的发展创作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二.论文思路
《论李白对前朝诗歌的继承与发展》之论文计划以诗歌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线索,依次分析春秋《诗三百》、战国楚辞、两汉乐府诗、晋代山水诗等艺术风格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首先论述春秋时期诗歌作品“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之自然淳朴对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清雅洒脱的影响;再述李白独特浪漫主义、飘逸奔放诗风的形成中对战国楚地以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骚体的继承发展;接着又论述汉代乐府诗对李白古体诗创作提供的经验借鉴;最后分析自谢灵运以来两晋的山水诗对李白以新奇立意,夸张笔触写山水诗词的熏染及李白在山水诗领域广集经验于前人的客观体现。
从而总结前朝诗歌对李白的塑造性影响及李白对前诗的继承发展。
(文章脉络:
(一)开篇总述
(二)李白对春秋时期清雅自然诗风的继承与发展
(三)李白对战国时期楚辞骚体的继承与发展
(四)李白对汉代乐府诗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五)李白对两晋山水诗的继承与发展
(六)总结
)
三.参考文献/view/1b6c112a7375a417866f8f6 7.html李白对前代诗歌的继承与发展/view/ed13d681bceb19e8b8f6bac 8.html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subview/2133/5052678.htm?fro mId=2133&from=rdtself 百度百科--李白/view/4976.htm 百度百科--诗经/subview/1646/5381586.htm?fro mId=1646&from=rdtself 百度百科—屈原/view/14474.htm?fromId=7652
百度百科--汉乐府/view/7545.htm 百度百科--谢灵运
篇二:李白开题报告
论李白对前朝诗歌的继承与发展——开题报告高一(1)班孟津侨 XX10117
一.选题来源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被杜甫称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的诗歌能达到如此的
高度,一方面是由于他自身天才般的艺术创造力以及自己独特的人身经历,另一方面则是源
自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
李白对前人的学习是全方面、多领域的。
李白的古风、乐府诗重新
兴起了春秋时期诗风的自然平和之意境,继承了《诗经》的劝
谏、讽喻和美刺的传统;他还
发扬了屈原的浪漫主义风格,并将其发展为奇丽的逸兴壮思;他传承了谢灵运的山水诗清新
俊逸的诗风,并实现了山水诗从清丽到壮丽的转变;他的乐府诗更是推陈出新,将汉乐府的
古质朴拙,不论粗犷豪放,亦或清新婉约,皆熔于一炉,达到了完美和谐的境界。
探讨李白
对前朝诗歌的继承与发展,有利于更深刻地认知从春秋到盛唐时期我国古代诗歌艺术不断发
展的潮流里程,能够深层次地分析一代诗仙——李白取得至高艺术成就的因素及经验,对研
究后世古体诗、近体诗的发展创作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二.论文思路
《论李白对前朝诗歌的继承与发展》之论文计划以诗歌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线索,依次分
析春秋《诗三百》、战国楚辞、两汉乐府诗、晋代山水诗等艺术风格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首先论述春秋时期诗歌作品“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之自然淳朴对李白“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之清雅洒脱的影响;再述李白独特浪漫主义、飘逸奔放诗风的形成中对战国楚
地以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骚体的继承发展;接着又论述汉代乐府诗对李白古体诗
创作提供的经验借鉴;最后分析自谢灵运以来两晋的山水诗对李白以新奇立意,夸张笔触写
山水诗词的熏染及李白在山水诗领域广集经验于前人的客观体现。
从而总结前朝诗歌对李白
的塑造性影响及李白对前诗的继承发展。
(文章脉络:(一)开篇总述
(二)李白对春秋时期清雅自然诗风的继承与发展
(三)李白对战国时期楚辞骚体的继承与发展
(四)李白对汉代乐府诗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五)李白对两晋山水诗的继承与发展
(六)总结
)开题报告:李白、杜甫书法艺术对比中折射出其个人的性格特点————笔落何止惊风雨,诗成净须泣鬼神众所周知,唐朝的诗歌艺术是中国乃至世界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而李、杜正是这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上的两棵直通云霄的参天大树。
李白好比这出云之峰,站在上面在云霞明灭间傲视九霄。
而站在杜甫上则略微势低但浑厚、磅礴高高在上却能望见天下苍生。
两位,一位是诗仙,一位是诗圣,在诗坛上的造诣无可替代,但请各位不要忽略他们二
人的书法成就,因为见字如见人,不同的诗风在不同的性格中是可以在二位的书法艺术中体
现的。
纵观李白与杜甫所流传下来的手札无非就只剩这上阳台帖了,但历史上各个文人雅士对
李杜二人的评价倒是有不少如:元代的郑杓《衍极》卷四《古学篇》言李杜书法云:“太白得
无法之法,子美以意行之。
”同代刘友定注曰:“子美姓杜名甫,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善楷、
里、行草。
”等等。
唐代在书法史上是一个尚法于尚情的时代,尚法者有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
虞世南等为代表,尚情者有张旭、怀素为代表,那李白与杜甫算什么呢?李白走进长安时,
张旭“草圣”的地位早已确立,他的草书风格,不可能不影响李白,加之他们又同是诗人,
同为“饮中八仙”。
我们知道,李白是非常重视精神自由的人,他把这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笔
者个人认为李白年纪虽稍长于怀素,但其书法颇得怀素的笔体,其中也不乏张旭和自成一派
的风格。
有诗为证:少年怀素,又可算是他的晚辈,但(李白)一见到其“飘风骤雨惊飒飒,
落花飞雪何茫茫”的草书,却尊敬地称其为“吾师”。
而他对于唐楷却是极端鄙视的。
书坛“初
唐四杰”欧、虞、褚、薛,可算是他的前辈,他不愿恭维而斥之为“真书奴耳”。
这里的主要
原因就要归咎于李白独特的性格了。
都说是谈李白的书法艺术,那为什么还要把杜甫牵扯进
来?我想纵观唐朝何处李杜曾分过家,无论是诗也好,还是史也罢李白于杜甫总是在一起被
人们津津乐道,书法艺术上两人更是有着极大的可比性。
所以谈李白要以杜甫为辅,谈杜甫
要以李白作衬。
只有有了对比才能看出李白更加真实的人格特点,李白、杜甫缺了一个另一
个都只能是盛唐的一半边,唯有合璧才能更凸显其个体魅力。
黄庭坚、孟綮评李白:余评李白诗如黄帝张乐于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非墨
工椠人所可拟议。
吾友黄介读《李杜优劣论》曰:“论文政不当如此。
”余以为知言。
及观其
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
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
盖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欤?(《山谷内集》卷二十六《题李白诗草后》)。
孟綮、黄庭坚离李白生活的年代相距较
近,亲见李白流传的书作当不成问题。
据宋《宣和书谱》记载,宋廷内府收藏的李白书作计有行书《太华峰》、《乘兴帖》两种,
草书《岁时文》、《咏酒诗》、《醉中帖》三种。
当然,还有在民间流传的,“贵为箧笥之珍”而
藏在箱底的,因为李白的许多诗作,本来就是写给普通百姓的,那是他为他们热情款待他的
盛意的一种酬谢。
篇三:李白开题报告高
开题报告:李白、杜甫书法艺术对比
中折射出其个人的性格特点————笔落何止惊风雨,诗成净须泣鬼神
众所周知,唐朝的诗歌艺术是中国乃至世界不可
逾越的一座高峰,而李、杜正是这座不可逾越的高
峰上的两棵直通云霄的参天大树。
李白好比这出云
之峰,站在上面在云霞明灭间傲视九霄。
而站在杜
甫上则略微势低但浑厚、磅礴高高在上却能望见天
下苍生。
两位,一位是诗仙,一位是诗圣,在诗坛上的造诣无可替代,但请各位不要忽略他们二人的书法成就,因为见字如见人,不同的诗风在不同的性格中是可以在二位的书法艺术中体现的。
纵观李白与杜甫所流传下来的手札无非就只剩这上阳台帖了,但历史上各个文人雅士对李杜二人的评价倒是有不少如:元代的郑杓《衍极》卷四《古学篇》言李杜书法云:“太白得无法之法,子美以意行之。
”同代刘友定注曰:“子美姓杜名甫,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善楷、里、行草。
”等等。
唐代在书法史上是一个尚法于尚情的时代,尚法者有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虞世南等为代表,尚情者有张旭、怀素为代表,那李白与杜甫算什么呢?李白走进长安时,张旭“草圣”的地位早已确立,他的草书风格,不可能不影响李白,加之他们又同是诗人,同为“饮中八仙”。
我们知道,李白是非常重视精神自由的人,他把这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笔者个人认为李白年纪虽稍长于怀素,但其书法颇得怀素的笔体,其中也不乏张旭和自成一派的风格。
有诗为证:少年怀素,又可算是他的晚辈,但(李白)一见到其“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的草书,却尊敬地称其为“吾师”。
而他对于唐楷却是极端鄙视的。
书坛“初唐
四杰”欧、虞、褚、薛,可算是他的前辈,他不愿恭维而斥之为“真书奴耳”。
这里的主要原因就要归咎于李白独特的性格了。
都说是谈李白的书法艺术,那为什么还要把杜甫牵扯进来?我想纵观唐朝何处李杜曾分过家,无论是诗也好,还是史也罢李白于杜甫总是在一起被人们津津乐道,书法艺术上两人更是有着极大的可比性。
所以谈李白要以杜甫为辅,谈杜甫要以李白作衬。
只有有了对比才能看出李白更加真实的人格特点,李白、杜甫缺了一个另一个都只能是盛唐的一半边,唯有合璧才能更凸显其个体魅力。
黄庭坚、孟綮评李白:余评李白诗如黄帝张乐于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椠人所可拟议。
吾友黄介读《李杜优劣论》曰:“论文政不当如此。
”余以为知言。
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
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盖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欤?(《山谷内集》卷二十六《题李白诗草后》)。
孟綮、黄庭坚离李白生活的年代相距较近,亲见李白流传的书作当不成问题。
据宋《宣和书谱》记载,宋廷内府收藏的李白书作计有行书《太华峰》、《乘兴帖》两种,草书《岁时文》、《咏酒诗》、《醉中帖》三种。
当然,还有在民间流传的,“贵为箧笥之珍”而藏在箱底的,因为李白的许多诗作,本来就是写给普
通百姓的,那是他为他们热情款待他的盛意的一种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