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 校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局域网的组建课程设计
![局域网的组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1bb03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6.png)
局域网的组建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工作原理和组建方法;2. 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局域网类型,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等;3. 让学生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如交换机、路由器等;4. 使学生了解IP地址分配和子网划分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组建简单局域网的能力,包括布线、设备配置等;2.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局域网监控与管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解决局域网常见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网络技术,增强对信息科学的兴趣;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组建局域网的过程中,学会沟通与分工;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网络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网络道德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组建简单的局域网,并具备解决局域网常见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局域网基础知识:包括局域网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内容列举: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光纤局域网等。
2. 网络设备与布线:介绍常用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及其功能,以及局域网布线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设备与布线技术- 内容列举:设备功能、设备连接、布线标准等。
3. 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讲解IP地址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进行子网划分。
- 教材章节:第三章 IP地址与子网划分- 内容列举:IP地址格式、特殊IP地址、子网划分方法等。
4. 局域网组建与配置:学习如何组建局域网,包括硬件连接、设备配置等。
2.3无线局域网的组建(第1课时)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教学设计
![2.3无线局域网的组建(第1课时)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44ba6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5.png)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无线局域网组建知识点和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 《无线局域网技术简介》:介绍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技术标准和发展趋势。
内容逻辑关系
①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原理:
- 无线信号的传播
- 无线接入点的设置
- 网络配置
② 无线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 网络设置
- 无线设置
- 安全设置
③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办法:
- 密码设置
- 加密算法
- 防火墙
板书设计:
一、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原理
1. 无线信号的传播
2. 无线接入点的设置
3. 网络配置
2. 辅助材料:
a. 收集与无线局域网组建相关的图片、图表,如无线信号覆盖图、网络拓扑结构图等,以直观展示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和组建过程。
b. 准备一些关于无线局域网组建的案例视频,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场景和组建方法。
c. 整理一份无线局域网组建的操作步骤手册,供学生在实验环节参考。
23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教案
![23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9b7f6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1.png)
23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第八章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建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无线局域网的组建过程,学会如何设置无线路由器,以及如何连接和配置无线网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理解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2. 学会如何组建无线局域网,掌握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方法。
3. 能够独立完成无线局域网的搭建和配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方法。
难点:无线路由器的配置过程、无线网络的连接和调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无线路由器、网线、无线网卡。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无线路由器、网线、无线网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无线局域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与有线局域网的区别是什么。
2. 讲解:讲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组建无线局域网,包括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无线网络的连接和调试。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无线局域网的组建过程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及其工作原理。
2. 根据教材P121页的步骤,完成无线路由器的设置。
3. 请描述一下如何连接和配置无线网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发展,如5G、WiFi 6等,了解其原理和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同时,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无线局域网组建工具,如OpenWrt,了解其与传统无线路由器的区别,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建方法。
《组建局域网》教学设计
![《组建局域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f7157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7.png)
《组建局域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2、使学生掌握组建局域网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连接方法。
3、帮助学生学会设置网络参数,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局域网的组成和硬件设备。
(2)网络参数的设置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2、教学难点(1)IP 地址的分配和子网掩码的设置。
(2)网络故障的排查和解决。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
2、演示法:通过演示组建局域网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实践法:让学生分组动手组建局域网,亲身体验网络搭建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安装 Windows 操作系统。
2、网络设备:交换机、网线若干。
3、教学课件和相关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网络、学校网络等,引出局域网的概念。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1、局域网的概念和特点介绍局域网是在一个局部范围内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小、传输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
2、局域网的组成(1)硬件组成:计算机、网络适配器(网卡)、传输介质(网线)、网络互联设备(交换机)等。
(2)软件组成: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
(三)演示操作(15 分钟)1、硬件连接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如何将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强调连接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2、网络参数设置(1)打开“控制面板”,选择“网络和Internet”。
(2)点击“网络和共享中心”,选择“更改适配器设置”。
(3)右键单击“本地连接”,选择“属性”。
(4)在“本地连接属性”窗口中,选择“Internet 协议版本 4(TCP/IPv4)”,点击“属性”。
(5)设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服务器地址。
局域网组建课程设计
![局域网组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17d55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b.png)
局域网组建课程设计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局域网的组建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个课程设计,学生将学习到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网络设备的配置、网络服务的搭建等知识和技能。
1. 实验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如下:1.1 了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1.2 掌握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缺点,选择适合的拓扑结构;1.3 学会配置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1.4 搭建网络服务,如DHCP、DNS等;1.5 学会使用网络管理工具,对局域网进行管理和维护。
2. 实验内容2.1 网络拓扑结构选择根据实验需求,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来搭建局域网。
可以有如下几种选择:2.1.1 星型拓扑结构:适用于小型局域网,易于管理和维护。
2.1.2 环型拓扑结构:适用于大型局域网,具备冗余功能。
2.1.3 总线型拓扑结构:适用于小型局域网,成本低廉。
2.2 网络设备配置在组建局域网之前,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2.2.1 配置路由器: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2.2.2 配置交换机:设置VLAN、端口的划分等;2.2.3 配置防火墙:设置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等。
2.3 网络服务搭建局域网的运行离不开各种网络服务的支持。
学生需要搭建一些常用的网络服务,如:2.3.1 DHCP服务器:用于为局域网内的设备动态分配IP地址;2.3.2 DNS服务器:用于实现域名解析功能;2.3.3 文件共享服务器:用于实现文件的共享与传输。
2.4 网络管理与维护在局域网搭建完成后,学生需要学会使用网络管理工具对网络进行管理和维护。
如:2.4.1 网络监控工具:用于实时监测网络的状态和流量情况;2.4.2 网络安全工具:用于检测和预防网络攻击;2.4.3 网络故障排除工具:用于快速定位和解决网络故障。
3. 实验步骤3.1 网络拓扑结构选择根据实验需求和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
组建校园局域网 课程设计
![组建校园局域网 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b4a57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b.png)
组建校园局域网课程设计I. 简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校园局域网作为一种高效的网络建设方式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和选择。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校园局域网的概念、原理以及搭建过程,并培养学生的网络规划和配置能力。
II. 目标1. 了解校园局域网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校园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和布线规划;3. 学会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和配置网络参数;4. 能够搭建和管理一个稳定高效的校园局域网。
III. 教学内容1. 校园局域网概述1.1 什么是校园局域网1.2 校园局域网的特点1.3 校园局域网的好处2. 校园局域网拓扑结构设计2.1 总体拓扑结构设计原则2.2 核心交换机的选取和布局2.3 分布交换机的选取和布局2.4 网络设备互连方式3. 校园局域网布线规划3.1 布线类型和标准3.2 主干线和水平线的规划3.3 布线材料和设备选择4. 网络设备选择与配置4.1 校园局域网所需设备4.2 网络设备的选择标准4.3 网络设备的初始化和配置5. 校园局域网搭建与管理5.1 设备的安装和连接5.2 网络参数的设置和调整5.3 网络的测试和故障排查IV. 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校园局域网的概念、特点和设计要点。
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校园局域网的拓扑结构设计、布线规划和网络设备的配置等实际操作。
3. 案例分析:引入校园局域网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已经搭建好的校园局域网项目,了解实际运行情况和管理方法。
V. 实施方案1. 课程安排:根据学时和内容的要求,确定授课进度和章节安排,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时间比例。
2. 资源准备: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设备、网络设备、案例材料和实地考察场地。
3. 分组指导:编写详细的实践操作指南,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考核评估: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表现、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课程设计报告的评估来评定学生的成绩。
校园网络组建课程设计
![校园网络组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74ab0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a.png)
校园网络组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等基础知识;2. 学习并掌握校园网络组建的硬件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3. 了解校园网络组建的软件需求,学习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4. 掌握网络故障排查与处理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设计合理的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并进行组网配置;2. 学会使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网络监控与管理;3. 能够独立完成校园网络的故障排查与处理;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信息技术,关注网络技术发展的情感;2.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掌握校园网络组建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
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IP地址分配等,对应教材第一章;-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硬件设备认识与使用,对应教材第二章;- 网络组建:设计校园网络拓扑结构,配置网络设备,实现网络通信,对应教材第三章;- 网络管理:学习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进行网络监控、性能优化与故障处理,对应教材第四章;- 网络安全:了解网络安全知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对应教材第五章;- 实践操作:校园网络组建案例分析,动手实践操作,提高实际组建与维护能力,对应教材第六章。
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地组织,制定以下教学大纲:第一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网络设备认识与使用;第三周:校园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与配置;第四周:网络管理软件学习与应用;第五周:网络安全知识与网络道德观念培养;第六周:校园网络组建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校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方案
![校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4eac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8.png)
校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化和无线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校园无线局域网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局域网为教学、学习和管理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使校园内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能够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资源。
本文将介绍校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方案,包括网络拓扑、设备选型、安全策略等。
二、网络拓扑校园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拓扑设计是构建高效稳定网络的基础。
根据校园的大小和需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网络拓扑:1. 星型拓扑星型拓扑是最常见的拓扑结构,中心设备连接所有的终端设备。
在校园无线局域网中,可以将无线接入点作为中心设备,连接各个学生宿舍、教学楼和办公楼的终端设备。
这种拓扑结构适用于校园规模较小的情况,具有简单、易于扩展的特点。
2. 树型拓扑树型拓扑是将多个星型拓扑连接起来形成的,可以在大规模校园网络中发挥作用。
树型拓扑可以将校园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的中心设备连接该区域内的终端设备,再通过中心设备连接其他区域。
这种拓扑结构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可以减少网络传输的冲突和延迟。
3. 网状拓扑网状拓扑是所有设备之间都直接相连形成的结构,灵活性和可靠性较高。
校园无线局域网的网状拓扑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快速通信,减少中断和单点故障的影响。
然而,网状拓扑的复杂性使其设计和管理成本较高,适合校园规模较大、对网络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情况。
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情况,选择适合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更好地满足校园无线局域网的需求。
三、设备选型校园无线局域网的设备选型是保证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选用合适的设备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增强信号覆盖范围和提升网络安全性。
以下是设备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因素:1. 无线接入点(AP)无线接入点是校园无线局域网的核心设备,负责将有线网络转换为无线信号,并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在选择无线接入点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传输速度:无线接入点应支持高速的无线传输,如802.11ac标准,以满足大量用户同时上网的需求。
组建局域网的课程设计
![组建局域网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0d629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5.png)
组建局域网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局域网的定义、组成及作用;2.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IP地址分配、子网划分等基本概念;3. 学会使用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进行局域网的组建与配置;4. 了解网络协议(如TCP/IP)在局域网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设计并搭建简单的局域网;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3. 学会使用网络测试工具,检测网络连接及排查常见问题;4. 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意识,能够对局域网进行简单的安全防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激发学习兴趣;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实践操作能力;4.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生,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定了解,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局域网的基本知识,具备组建局域网的技能,并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局域网基础知识- 局域网的定义与作用- 网络拓扑结构(星型、环型、总线型等)- 网络协议(TCP/IP、NetBIOS等)- 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2. 网络设备与布线- 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原理与功能- 网络设备的连接与布线技巧- 网络设备配置方法(如VLAN、端口镜像等)3. 局域网组建与配置- 设计局域网方案- 搭建局域网环境- IP地址分配与网络设备配置- 网络测试与故障排查4. 局域网安全与维护- 常见网络安全问题与防护策略- 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 局域网监控与管理5. 实践与拓展- 搭建小型局域网,实现文件共享与打印共享- 课堂案例分析与讨论- 布置课后拓展任务,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课时:局域网基础知识第2课时:网络设备与布线第3课时:局域网组建与配置第4课时:局域网安全与维护第5课时:实践与拓展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涵盖教材中关于局域网组建与配置的相关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教学设计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2862c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a.png)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无线局域网技术基础 • 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 • 无线局域网组建过程 • 无线局域网安全与防护 • 无线局域网性能评估与优化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无线局域网概述
01
无线局域网(WLAN)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02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设备调试
启动设备,检查设备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 行。
电缆铺设
铺设网线、电源线等,连接各个设备。
网络连通性测试
测试网络设备的连通性,确保网络畅通无阻 。
测试与优化阶段
信号覆盖测试
使用专业测试工具测试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和质量,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性能测试
测试网络带宽、延迟等性能指标,评估网络性能。
故障排查与优化
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
学生作品一
某公司办公区无线局域网设计方案。该方案综合考虑了办公区的面积、建筑结构、人员密 度等因素,设计了合理的网络拓扑和参数配置,满足了办公区的无线覆盖和上网需求。
学生作品二
基于WiFi技术的智能家居无线局域网设计。该设计将无线网络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 实现了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状态监测等功能,提高了家居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无线网络设备
介绍了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 无线AP等设备的原理、功能及选 型要点。
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
阐述了无线网络规划的原则、步 骤和方法,包括网络拓扑设计、 频率规划、容量规划等。
无线局域网基本概念
包括无线局域网的定义、特点、 应用场景等无线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和防护措施,以及网络性能优化 策略。
无线交换机
一种在数据链路层实现数据交换的无 线设备,可以在多个端口之间建立数 据通道,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无线局域网构建课程设计
![无线局域网构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79395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a.png)
无线局域网构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2. 学生掌握无线局域网的标准、协议和关键技术;3. 学生了解无线局域网的规划、部署和优化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场景,设计合适的无线局域网方案;2. 学生具备配置无线局域网设备、排除故障的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网络管理工具对无线局域网进行监控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2. 增强学生对网络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创新意识;3. 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道德和法律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无线局域网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包括无线局域网的概念、分类、应用场景,以及与有线网络的区别。
教材章节:第一章 概述2. 无线局域网技术原理:探讨IEEE 802.11标准、Wi-Fi技术、蓝牙技术等关键技术。
教材章节: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技术原理3. 无线局域网设备与协议:介绍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接入点等设备,以及TCP/IP、DHCP、DNS等网络协议。
教材章节: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设备与协议4. 无线局域网规划与部署:讲解无线局域网的规划、设计、部署和优化流程。
教材章节:第四章 无线局域网规划与部署5. 无线局域网安全与监控:探讨无线网络安全策略、加密技术,以及网络监控和管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无线局域网安全与监控6. 无线局域网故障排除:分析无线网络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教材章节:第六章 无线局域网故障排除7.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无线局域网设备的配置、监控和优化实践。
教材章节:实践篇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掌握无线局域网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ENSP组建校园局域网课程设计
![ENSP组建校园局域网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de7e5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c.png)
ENSP组建校园局域网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局域网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校园局域网不仅能够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满足师生对网络资源的访问需求,还能够支持各种信息化应用,如多媒体教学、在线考试、电子图书馆等。
因此,掌握校园局域网的组建技术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网络拓扑结构、IP 地址规划、VLAN 划分、路由配置等网络技术,掌握使用 ENSP (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企业网络模拟平台)组建校园局域网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网络规划、配置和故障排除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校园网络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
2、完成 IP 地址规划,包括子网掩码、网关地址等。
3、进行 VLAN 划分,实现不同部门或区域之间的网络隔离。
4、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
5、进行网络测试,确保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6、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详细记录网络设计方案、配置过程和测试结果。
四、课程设计内容(一)网络需求分析1、对校园的建筑布局、用户数量和分布进行调研。
2、确定校园内各个部门(如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的网络应用需求,如带宽要求、安全性要求等。
(二)网络拓扑设计1、根据网络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树型、环型等。
2、绘制详细的网络拓扑图,标注设备名称、连接方式和端口类型。
(三)IP 地址规划1、确定校园局域网使用的 IP 地址段。
2、为每个部门或区域分配子网,合理规划子网掩码和网关地址。
(四)VLAN 划分1、根据部门或区域的不同,划分 VLAN,如教学 VLAN、办公VLAN、学生 VLAN 等。
2、配置 VLAN 接口,实现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
学校局域网搭建课程设计
![学校局域网搭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3dde4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01.png)
学校局域网搭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局域网的定义、组成及工作原理;2. 学生掌握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3. 学生了解网络协议(如TCP/IP)在局域网中的作用;4. 学生掌握网络故障排查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学校局域网的搭建与配置;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局域网中出现的常见问题;3. 学生能够运用网络管理软件对局域网进行管理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网络技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信息素养;2. 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遵循网络行为规范;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局域网搭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网络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网络技术感兴趣,动手能力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和分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局域网基础知识:介绍局域网的概念、分类、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使学生建立局域网的整体认识。
-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协议(如TCP/IP、IPX/SPX等)-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2. 网络设备配置与连接:学习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掌握设备连接技巧。
-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网线制作与连接- IP地址规划与分配3. 局域网搭建与测试: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搭建学校局域网,并进行功能测试。
- 网络设备布局与布线- 网络设备配置- 局域网性能测试与优化4. 网络管理与维护:学习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掌握局域网日常管理与维护方法。
- 网络监控与故障排查- 网络安全管理- 系统更新与备份5. 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分析局域网中常见的故障现象,学习故障排除方法。
局域网组建课程设计
![局域网组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60520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0.png)
局域网组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局域网的定义、组成原理和基本功能;2. 掌握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型、总线型等;3. 学会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等网络参数;4. 了解常见的局域网通信协议,如TCP/IP、NetBEUI等;5. 掌握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调试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设计并组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2. 能够解决局域网中常见的问题,如IP冲突、网络不通等;3. 学会使用网络诊断工具,分析并解决网络故障;4.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组合作完成局域网组建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学习的乐趣;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养成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的好习惯;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课程,以动手实践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或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喜欢探索新知识,动手能力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际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局域网组建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疑问,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局域网基础知识- 局域网的定义与分类- 局域网的组成原理与功能- 常见局域网拓扑结构介绍2. 网络设备与传输介质-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功能与配置- 传输介质的种类与选择- 网络设备的连接与调试3. IP地址与子网划分- 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的概念与作用- IP地址的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法- IP地址冲突与网络故障排查4. 局域网通信协议- 常见局域网通信协议(TCP/IP、NetBEUI等)的介绍与比较- 协议的选择与应用5. 局域网组建与故障排除- 局域网组建流程与方法- 常见网络故障现象与解决方法- 网络诊断工具的使用6. 实践操作- 设计并组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解决局域网中的实际问题,如IP冲突、网络不通等- 团队合作完成局域网组建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课时:局域网基础知识学习第3-4课时:网络设备与传输介质学习第5-6课时:IP地址与子网划分学习第7-8课时:局域网通信协议学习第9-10课时:局域网组建与故障排除实践第11-12课时:团队协作完成局域网组建项目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关于局域网组建的章节紧密相关,涵盖了局域网基础知识、设备配置、网络协议、故障排除等核心知识点,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校园网组建方案课程设计
![校园网组建方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20715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6.png)
校园网组建方案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校园网组建方案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运用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升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校园网的基本概念、组建原理和网络拓扑结构;掌握网络设备的选型、配置和调试方法;了解网络安全的常见问题和防护措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校园网的组建和调试,具备网络设备配置和故障排查的能力;能够运用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网络拥堵、信息安全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兴趣,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和安全观,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校园网的基本概念和组建原理:介绍校园网的定义、发展历程、组建原则和网络拓扑结构。
2.网络设备的选型和配置:讲解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选择标准、功能特点和配置方法。
3.网络调试和优化:介绍网络调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分析网络故障的原因和解决策略,探讨网络优化的途径。
4.网络安全防护:阐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分析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和防护措施,如防火墙、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5.实战演练:学生进行校园网组建和调试的实践活动,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校园网组建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校园网组建方案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论文,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教学资料,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组建局域网》教学设计
![《组建局域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edc59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4.png)
《组建局域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2、学生能够掌握组建局域网所需的硬件设备和其功能。
3、使学生学会设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等网络参数。
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局域网的组成和硬件设备。
(2)IP 地址的设置和子网掩码的计算。
2、难点(1)理解网络协议在局域网中的作用。
(2)解决局域网组建过程中的故障排除。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组建局域网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3、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局域网的组建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计算机教室,确保每台计算机能正常运行。
2、准备足够数量的网线、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设备。
3、多媒体教学软件,用于演示和控制学生机。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网络、学校网络等,从而引出局域网的概念。
2、知识讲解(20 分钟)(1)介绍局域网的定义、范围和特点,如覆盖范围小、传输速度快、安全性高等。
(2)讲解局域网的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设备、传输介质(如网线)、网络连接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并分别介绍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3、硬件展示与连接(15 分钟)(1)展示准备好的网线、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设备,让学生观察其外观和接口。
(2)讲解网线的制作方法和连接方式,如直通线和交叉线的区别,以及如何将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进行正确连接。
4、网络参数设置(20 分钟)(1)讲解 IP 地址的概念、分类和组成,以及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在计算机上设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让学生跟着操作。
5、小组实践(30 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局域网的组建实践,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故障排除与总结(15 分钟)(1)挑选几个小组,模拟出现网络故障的情况,如无法连接、IP冲突等,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故障原因,并尝试解决。
组建局域网教学设计
![组建局域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d1450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2.png)
组建局域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2、学生能够掌握组建局域网所需的硬件设备及其作用。
3、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并能绘制简单的网络拓扑图。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组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组建局域网所需的硬件设备及其连接方法。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和绘制。
2、教学难点网络拓扑结构的理解和选择。
网络设备的配置和参数设置。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局域网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2、演示法:通过演示网络设备的连接和配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分组动手组建局域网,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室:配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
2、网络设备:若干台计算机、交换机、网线、网卡等。
3、教学软件:网络模拟软件。
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在企业、学校、家庭等场景中使用局域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局域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组建局域网。
2、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局域网的概念:向学生讲解局域网的定义,即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通常范围在几千米以内。
局域网的组成:介绍局域网的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传输介质(如网线)等。
局域网的特点:强调局域网的特点,如覆盖范围小、传输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便于管理等。
网络拓扑结构:详细讲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每种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并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3、演示操作(约 20 分钟)硬件连接:在讲台上,教师使用实际的网络设备(计算机、交换机、网线)进行连接演示,向学生展示如何将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
软件设置:演示如何在计算机上进行网络参数的设置,如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课程设计校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课程设计校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https://img.taocdn.com/s3/m/9e66a0b8be23482fb5da4ca5.png)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校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学号:姓名:专业:网络工程课程:无线与移动网技术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2014年9 月----2015 年1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制2014年12月10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成绩评定目录第1章系统设计背景 (4)1.1引言 (4)1.2无线局域网概述和发展史 (5)1.3 WLAN目前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5)1.4 本课程设计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6)1.5 无线局域网分析 (6)1.5.1 无线局域网的理论基础 (6)1.5.2 无线局域网的优点 (6)1.5.3.无线局域网的不足之处 (6)1.5.4相关协议简介 (6)第2章系统设计方案 (6)2.1网络设计原则 (6)2.2网络设计目标 (6)2.3整体的网络拓扑图 (6)第3章性能测试 (6)第4章结论 (6)第1章系统设计背景WLAN 技术可以使用户在本地创建无线连接(例如,在公司或校园的大楼里,或在某个公共场所,如机场)。
WLAN 可用于临时办公室或其他无法大范围布线的场所,或者用于增强现有的LAN,使用户可以在不同时间、在办公楼的不同地方工作。
无线网络推动了数据通信进入了新的里程碑,让办公、工作、学习不再受“线”制。
方便实现了移动办公,组建临时工作组,召开紧急会议等不再需要复杂的布线拆线,无线覆盖区域直接可以通过无线进行通信。
校园环境内,可以让师生在不同场所,如操场、草坪、宿舍、教学楼、图书馆等地任意位置连接上Internet。
随着无线网络在各个领域的成功案例及人们对它的关注程度,无线网络定是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也定能在各个领域中得到美好的应用。
为满足无线网络的容量需求,校园无线网络在网络规划时首先需要考虑AP(无线接入点),因为AP接入简单且传输速度相对于AD_HOC高。
由无线网络的特点决定,用户对带宽的需求越高,要求信号质量越好,就要计算提供足够的覆盖所需要的AP数量。
同时兼顾考虑网络扩容,也要为今后网络扩容做好预留。
组建局域网课程设计
![组建局域网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276e3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8.png)
组建局域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局域网的定义、特点及组成;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及各自的优缺点;3. 让学生掌握IP地址的分配原则,子网划分及配置方法;4. 让学生了解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的基本配置与使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组建简单的局域网;2. 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局域网内的设备互联和网络配置;3. 培养学生解决局域网组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计算机网络技术,增强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遵循网络道德规范,养成安全、文明、健康的网络行为。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对网络组建感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局域网基础知识:- 局域网的定义、特点与组成;- 常见局域网拓扑结构(星型、环型、总线型)及优缺点分析;- 网络传输介质及其选型。
2. 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 IP地址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子网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跨网段通信原理及路由器配置。
3. 网络设备配置与局域网组建:-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使用;-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使用;- 局域网组建步骤及注意事项。
4. 局域网应用与维护:- 常见局域网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 局域网故障分析与排除;- 局域网安全管理与维护。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局域网基础知识学习;第2周: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第3周:网络设备配置与局域网组建;第4周:局域网应用与维护及实践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 校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学号:姓名:专业: 网络工程课程: 无线与移动网技术指导教师: 职称:完成时间: 2014年9 月----2015 年1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制2014年12月10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成绩评定目录第1章系统设计背景 (3)1、1引言 (4)1、2无线局域网概述与发展史 (4)1、3 WLAN目前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4)1、4 本课程设计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5)1、5 无线局域网分析 (6)1、5、1 无线局域网的理论基础 (6)1、5、2 无线局域网的优点 (6)1、5、3.无线局域网的不足之处 (7)1、5、4 相关协议简介 (7)第2章系统设计方案 (11)2、1网络设计原则 (12)2、2网络设计目标 (12)2、3整体的网络拓扑图 (12)第3章性能测试 (14)第4章结论 (14)第1章系统设计背景WLAN 技术可以使用户在本地创建无线连接(例如,在公司或校园的大楼里,或在某个公共场所,如机场)。
WLAN 可用于临时办公室或其她无法大范围布线的场所,或者用于增强现有的 LAN,使用户可以在不同时间、在办公楼的不同地方工作。
无线网络推动了数据通信进入了新的里程碑,让办公、工作、学习不再受“线”制。
方便实现了移动办公,组建临时工作组,召开紧急会议等不再需要复杂的布线拆线,无线覆盖区域直接可以通过无线进行通信。
校园环境内,可以让师生在不同场所,如操场、草坪、宿舍、教学楼、图书馆等地任意位置连接上Internet。
随着无线网络在各个领域的成功案例及人们对它的关注程度,无线网络定就是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也定能在各个领域中得到美好的应用。
为满足无线网络的容量需求,校园无线网络在网络规划时首先需要考虑AP(无线接入点),因为AP接入简单且传输速度相对于AD_HOC高。
由无线网络的特点决定,用户对带宽的需求越高,要求信号质量越好,就要计算提供足够的覆盖所需要的AP数量。
同时兼顾考虑网络扩容,也要为今后网络扩容做好预留。
若就是仅对于学生寝室与老师办公室进行简单的组建也可以用AD-HOC结构。
此次网络建设就是在学院原有的有线网络上,进行无线网络扩充。
要求成全方位立体式无线覆盖,让师生可以在这些区域随时随地、无拘束的连接网络,教职工可以依托无线完成各项教学办公事务,外来来宾可以顺畅的访问校内与校外网络资源。
1、1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局域网络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就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
尽管目前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独立于有线网络,但近年来无线局域网的产品逐渐走向成熟,正以它优越的灵活性与便捷性在网络应用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无线局域网就是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就就是通过无线信道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并实现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与宽带化。
通俗地讲,无线局域网就就是在不采用网线的情况下,提供以太网互联功能。
广阔的应用前景、广泛的市场需求以及技术上的可实现性,促进了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完善与产业化,已经商用化的802、11b网络也正在证实这一点。
随着802、11a网络的商用与其她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局域网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1、2无线局域网概述与发展史(1)40—50年代扩频技术就是扩展频谱技术的简称,对该技术的研究就是50年代中期从美国军方开始的。
在 1971年时,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员创造了第一个基于封包式技术的无线电通讯网络。
这被称作ALOHNET的网络,可以算就是相当早期的无线局域网络 (WLAN)。
它包括了7台计算机,它们采用双向星型拓扑横跨四座夏威夷的岛屿,中心计算机放置在瓦胡岛上。
从这时开始,无线网络可说就是正式诞生了。
(2)1990年,IEEE正式启用了802、11项目,无线网络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IEEE802、11(WIFI)标准诞生以来,先后有802、11a与802、11b,802、11g,802、11e,802、11f,802、11h,802、11i,802、11j等标准制定或者酝酿,现在,为实现高宽度、高质量的WLAN服务,802、11n也即将横空出世。
(3)2003年以来,无线网络市场热度迅速飙升,已经成为IT市场中新的增长亮点。
由于人们对网络速度及方便使用性的期望越来越大,于就是与电脑以及移动设备结合紧密的WiFi、CDMA/GPRS、蓝牙等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吹捧。
于此同时,在相应配套产品大量面世之后,构建无线网络所需要的成本下降了,一时间,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
1、3 WLAN目前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在美国,300多家星巴克咖啡连锁店已经为客人提供无线接入服务,今年年底这数字将变成2000;在日本,随处可见年轻人拿彩色屏幕的3G手机下载信息,拨打可视电话;在新加坡,用户通过手机、PDA或者笔记本电脑连接到UOB网络银行,可以查询她们的个人银行账户、支付账单、买卖信贷或者预定宾馆。
在我国,信息产业部最近发出通知,今后,无线局域网、无线宽带、蓝牙设备与交通无线电台等将共同使用5、8GHz的频段。
在清除了无线上网政策上的屏障之后,相关投资者都开始相继出手——5月中旬,中国网通集团首先在上海推出“天翼通”无线宽带业务,随后福建、广东等地也都陆续推出这项新业务,并大加推广;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中国移动也宣布其GPRS网络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覆盖全国138个城市,中国移动甚至宣称,她们将从第四季度开始建设无线局域网;而中国联通大规模建设CDMA 1X网络的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一切表明,我国无线已越来越近,触手可及。
1、4 本课程设计研究的意义及目的从国外的经验可以瞧出,在一代人中培养“网络文化意识”,就是建设“住处高速公路”最重要的思想准备的技术准备,就是在“住处时代”仍然可以处于领导地位的重要战略措施。
21世纪的国力竞争说到底就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能否大量涌现主要瞧学校的教育质量,本世纪就是计算机与通讯的时代,如何利用计算机组建一个无线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已经就是一个很实用的问题。
在组建一个无线网时,要达到以下目的:(1) 增强学生的网络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带动大家的动手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支持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水平与教育信息化程度(4) 在校园内部实现资源高度共享,使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
(5) 及时、准备、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完成与因特网的通讯与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为学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
(6) 实现课堂多媒体电化教学,具备适用于双向课堂语音教学及语音室功能学习。
总之,促进教师与学生尽快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环境,为教师与同学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
从长远来瞧,无线网络的建设,其主要意义就是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它能使广大教师与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教学,开展科研活动,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为回忆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1、5 无线局域网分析1、5、1 无线局域网的理论基础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传输媒体主要有两种,即红外线与无线电波。
按照不同的调制方式,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媒体的无线局域网又可分为扩频方式与窄带调制方式。
(1)红外线(Infrared Rays,IR)局域网采用红外线通信方式与无线电波方式相比,可以提供极高的数据速率,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设备相对便宜而且简单。
但由于红外线对障碍物的透射与绕射能力很差,使得传输距离与覆盖范围都受到很大限制,通常IR局域网的覆盖范围只限制在一间房屋内。
(2)扩频(Spread Spectrum,SS)局域网如果使用扩频技术,网络可以在ISM(工业、科学与医疗)频段内运行。
其理论依据就是,通过扩频方式以宽带传输信息来换取信噪比的提高。
扩频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与隐蔽性强、保密性好、多址通信能力强的特点。
扩频技术主要分为跳频技术(FHSS)与直接序列扩频(DSSS)两种方式。
所谓直接序列扩频,就就是用高速率的扩频序列在发射端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开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号。
而跳频技术与直序扩频技术不同,跳频的载频受一个伪随机码的控制,其频率按随机规律不断改变。
接收端的频率也按随机规律变化,并保持与发射端的变化规律一致。
跳频的高低直接反映跳频系统的性能,跳频越高,抗干扰性能越好,军用的跳频系统可达到每秒上万跳。
(3)窄带微波局域网这种局域网使用微波无线电频带来传输数据,其带宽刚好能容纳信号。
但这种网络产品通常需要申请无线电频谱执照,其它方式则可使用无需执照的ISM频带。
1、5、2 无线局域网的优点(1)灵活性与移动性。
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位置的限制,而无线局域网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内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
无线局域网另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于其移动性,连接到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可以移动且能同时与网络保持连接。
(2)安装便捷。
无线局域网可以免去或最大程度地减少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局域网络。
(3)易于进行网络规划与调整。
对于有线网络来说,办公地点或网络拓扑的改变通常意味着重新建网。
重新布线就是一个昂贵、费时、浪费与琐碎的过程,无线局域网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4)故障定位容易。
有线网络一旦出现物理故障,尤其就是由于线路连接不良而造成的网络中断,往往很难查明,而且检修线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无线网络则很容易定位故障,只需更换故障设备即可恢复网络连接。
(5)易于扩展。
无线局域网有多种配置方式,可以很快从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域网扩展到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并且能够提供节点间"漫游"等有线网络无法实现的特性。
由于无线局域网有以上诸多优点,因此其发展十分迅速。
最近几年,无线局域网已经在企业、医院、商店、工厂与学校等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5、3.无线局域网的不足之处无线局域网在能够给网络用户带来便捷与实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无线局域网的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性能。
无线局域网就是依靠无线电波进行传输的。
这些电波通过无线发射装置进行发射,而建筑物、车辆、树木与其它障碍物都可能阻碍电磁波的传输,所以会影响网络的性能。
(2)速率。
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与有线信道相比要低得多。
目前,无线局域网的最大传输速率为54Mbit/s,只适合于个人终端与小规模网络应用。
(3)安全性。
本质上无线电波不要求建立物理的连接通道,无线信号就是发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