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合集下载

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

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

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国家公文是国家机关和组织之间进行内部和外部交流的重要载体,其格式和标准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和工作效率。

为了规范国家公文的格式和标准,提高公文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国家对公文格式和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

一、标题。

国家公文的标题应当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公文的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标题应居中书写,字体以黑体为主,大小为小四。

二、发文单位。

发文单位是国家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清晰明确,一般位于标题下方。

发文单位的名称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格式书写,字体为宋体,大小为小四。

三、正文。

1. 公文的正文应当简练明了,语言通顺,表达准确。

正文内容应按照时间先后或者重要性顺序排列,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2. 公文的正文格式一般包括序言、正文、结尾等部分。

序言部分一般包括公文的发文日期、文号等内容;正文部分为公文的主体内容;结尾部分一般包括落款人、联系方式等内容。

四、格式要求。

1. 纸张规格一般为A4,纸张颜色一般为白色。

2. 公文的字体一般为宋体,标题部分可以使用黑体,字体大小一般为小四。

3. 公文的行距一般为1.5倍,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

4. 公文的页边距一般为上下左右各2.5厘米。

五、标准要求。

1. 公文应当遵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避免使用生僻字和口语化词语。

2. 公文应当遵循国家公文的规范格式,不得私自增减内容或者更改格式。

3. 公文应当遵循国家公文的用语规范,不得使用不文明用语或者带有歧视性的用语。

4. 公文应当遵循国家公文的行文规范,不得出现语法错误或者表达不清的情况。

六、结束语。

国家公文的格式和标准是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形象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每一位公文创作者都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公文的格式和标准,做到言简意赅,表达准确,以提高公文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为国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就是关于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一、前言。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是国家机关和其工作机构用于处理国家事务、行政管理和社会事务的文件。

公文是国家机关和其工作机构履行职责、管理社会事务、服务群众的一种重要工具。

因此,规范的公文格式标准对于提高国家行政效率,保障国家机关工作的规范性和效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文格式的基本要求。

1. 文种,公文种类应当明确,包括公告、通知、批复、决定、命令、公函等。

2. 标题,标题应当简明扼要,能够准确反映公文的内容。

3. 发文机关,发文机关名称应当准确无误,包括机关全称、机构代码等。

4. 正文,正文内容应当简明扼要、层次清晰,表述准确、规范。

5. 签署,签署人应当具体明确,包括姓名、职务、签章,签署日期等。

6. 附件,如有附件应当明确标注,附件名称应当简明扼要。

7. 格式,公文格式应当规范统一,包括纸张规格、字号、字距、边距等。

8. 印制,印制质量应当清晰、整洁,不得有涂改、污损等情况。

三、公文格式的具体要求。

1. 公文标题应当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公文的内容,字体应当统一规范。

2. 发文机关名称应当包括机关全称、机构代码,排列顺序应当统一。

3. 公文正文内容应当简明扼要,层次清晰,文字表述应当准确、规范。

4. 签署人的姓名、职务、签章、签署日期应当具体明确,不得有涂改、更改情况。

5. 如有附件,应当明确标注附件名称,附件格式应当统一规范。

6. 公文格式应当统一规范,包括纸张规格、字号、字距、边距等,不得有涂改、污损情况。

7. 印制质量应当清晰、整洁,不得有涂改、污损等情况,保证公文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四、结语。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提高国家行政效率,保障国家机关工作的规范性和效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公文格式标准要求,规范公文的起草、印制和管理,确保公文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同时,国家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公文格式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公文起草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国家行政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政府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一、前言政府机关公文是指政府机关用于内部和外部交流的书面文件。

作为政府机关的重要工作形式之一,政府机关公文的格式和标准化要求对于保证政府工作的高效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政府机关公文的国家标准,包括纸张规格、文字要求、结构和元素等方面的内容。

二、纸张规格政府机关公文应采用A4纸张规格(210mm × 297mm),纸张应为白色或淡黄色,质地坚韧,质量优良。

三、文字要求1.字体及大小:政府机关公文应使用宋体、黑体或楷体字,并统一使用小四号字(12磅)。

2.行距要求:正文行距应为多倍行距,推荐1.25倍或1.5倍行距;标题行距应为1.5倍行距。

3.字间距要求:正文字间距应为标准字间距,标题字间距可以适当调整。

4.对齐方式:正文段落应采用两端对齐方式,标题应居中对齐。

四、结构要求政府机关公文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组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标题:标题应置于公文正文居中位置,格式应为加粗字体。

2.发文机关:发文机关应位于标题下方,右对齐,内容包括机关名称、所在单位、邮政编码以及联系方式等。

3.收文机关:收文机关应位于发文机关下方,右对齐,内容包括机关名称、所在单位、邮政编码以及联系方式等。

4.日期:日期应位于发文机关或收文机关下方,左对齐,格式为“年月日”或“年月日时分”。

5.正文:正文是公文的主要部分,应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等部分,内容应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6.落款:为表明公文真实性和合法性,公文应有主要领导的署名和签章,位于正文下方,左对齐。

7.附件:如有附件需要附带在公文中,应在正文结尾处注明并列出具体的附件清单。

五、元素要求政府机关公文中的元素包括页眉、页脚、页码和标志等。

1.页眉:页眉位于每一页的顶部,一般包括机关全称、文件题名以及页码等。

2.页脚:页脚位于每一页的底部,一般包括日期、文件密级以及机关全称等。

3.页码:页码应置于页脚位置,从正文开始连续编排。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一、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一〕幅面尺寸公文用纸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

〔二〕版面1.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

2.字体和字号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

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3.行数和字数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

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4.文字的颜色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黑色。

二、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那么〔一〕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局部。

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局部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局部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局部称为版记。

页码位于版心外。

〔二〕版头1.份号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2.密级和保密期限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3.紧急程度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4.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标准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党的机关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标准化简称。

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那么。

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5.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

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范本模板】

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范本模板】

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1、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2、制版要求: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1mm。

3、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将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同版芯,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统称训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

4、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5、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2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6、公文标题位于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7、主送机关位于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8、公文正文位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

数字、年份不能回行.9、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就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2023年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2023年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一、标题
公文标题应简明扼要,准确表达公文的主题内容。

公文标题应采用宋体字,字号为三号(三号字高占400个点),居中书写,并按照层次分级编号。

例如:
1. 总则
2. 任务概述
3. 方案设计
二、
1. 字体和字号
应使用宋体字,字号按照规定选择。

一般情况下,标题字号为小二,字号为小四。

字号的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公文的级别进行调整。

2. 段落格式
公文的段落间距一般为1.5倍行距,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

公文中段落应合理分段,各段落之间应有明确的逻辑顺序。

3. 表格和图表
当需要使用表格或图表时,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编排和排版。

表格和图表应有相应的标题和编号,方便读者快速定位和理解。

4. 引用资料
在公文中引用资料时,应标明出处,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引用和注释。

引用资料内容应准确无误,以确保公文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三、附件
当公文需要附带一些相关材料或文件时,应在结尾处注明附件,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编排和排版。

四、页眉和页脚
公文页眉中应标明“国家标准”字样,并在页脚中标记页码。

五、稿纸格式
公文一般使用A4纸张进行打印和抄写。

在A4纸张上应留有一定的边缘,以确保公文内容的完整和美观。

以上为2023年国家标准公文格式的基本要求,具体格式和各级公文的特殊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2023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2023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2023引言公文作为一种正式官方文件,有着固定的格式和规范。

为了实现公文的统一和规范,国家制定了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本文档旨在介绍公文格式国家标准2023版,包括公文的组成部分、文字格式、排版要求以及其他相关规定。

一、公文的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公文应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题名:公文的题名应简明扼要,准确概括文件内容,通常位于文件的上方中央位置。

2.发文机关:公文的发文机关是指政府部门、机构或组织的名称,通常位于题名下方。

3.正文:公文的正文是文件的主体内容,应简明清晰地陈述事实、表达意见和要求。

4.附件:对于需要附带材料或相关文件的公文,应在正文下附上相应的附件。

5.签署:公文的签署是指主要负责人或相关官员签字确认的部分,表明文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6.印章:公文的印章是指发文机关或主要负责人的印章,用于标识公文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二、文字格式要求公文的文字格式要求必须符合以下标准:1.字体:公文正文要求使用宋体字体,其他部分(如题名、发文机关、签署等)可选择魏碑、楷体等其他合适字体。

2.字号:公文正文的字号一般为小四号,标题和其他部分的字号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3.字距:公文正文的字距要求适中,不能过分稀疏或过于拥挤。

4.行距:公文正文的行距要求为1.5倍行距,以保证内容清晰易读。

5.对齐:公文正文的对齐方式为两端对齐,使排版整齐美观。

三、排版要求公文的排版要求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页边距:公文的上下左右边距应设定为2.54厘米。

2.段落缩进:公文的每一段落首行应设置缩进2个字符的空格,以突出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

3.分页与分栏:当公文内容较长时,应合理分页和分栏,避免内容跨页或跨栏。

4.段间距:公文段落之间应设置适当的段间距,以提高可读性。

5.标点符号:公文中的标点符号需要符合规范用法,特殊情况下需注明使用。

四、其他相关规定除了上述的格式、文字和排版要求之外,公文格式国家标准2023版还有以下其他相关规定:1.公文的编号:公文应根据发文机关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号,并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予以分类和存档。

2023国家标准公文格式8篇

2023国家标准公文格式8篇

2023国家标准公文格式8篇2023国家标准公文格式篇1 一、设置页面(页面布局页面设置)(一)页边距1.页边距: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6厘米、右2.5厘米。

2.纸张方向:纵向。

(二)纸张纸张大小:A4。

确保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

二、设置标题(一)字体1.主标题:先设置字体为华文小标宋简体(或华文中宋、宋体),再设置字体为TimesNewRoman;字形,加粗;字号,二号。

2.副标题:字体,与主标题一致;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二)段落1.对齐方式:居中。

2.左侧右侧缩进均为0字符。

3.特殊格式:无。

4.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行。

5.行距:固定值,28磅。

(三)内容要求1.标题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应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多行标题排列时应当采用梯形或菱形布局,不应采用上下长短一样的长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2.正式公文标题应要素完整,一般格式为发文机关+关于(事由)的+文种。

3.标题回行时应词意完整,不能将词组拆开;发文机关名称应在第一行居中排布;最后一行不能将的与文种单独排列成行。

4.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四)标题与正文间隔空一行,字号为五号,行距为最小值12磅。

三、设置正文(一)字体1.一级标题:字体,黑体;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2.二级标题:字体,楷体_GB2312(或楷体);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3.三级标题、四级标题和五级标题:字体,仿宋_GB2312(或仿宋);字形,加粗;字号,三号。

4.其余正文(包括附件、落款、附注):字体,仿宋_GB2312(或仿宋);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5.正文各级各类字体设定完后,应再次选定全文,设置字体为TimesNewRoman。

(二)段落1.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2.左侧右侧缩进均为0字符。

3.特殊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

4.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行。

5.行距:固定值,30磅。

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国家标准公文格式一、公文用纸格式公文用纸一般为16开型(长260毫米、宽184毫米)单页,也可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297毫米、宽210毫米)。

张帖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公文用纸要符合档案保护技术要求。

公文用纸的页边与图文区尺寸。

公文天头(上白边)宽20毫米+05毫米;地脚(下白边)宽7毫米+05毫米;装订边(左白边)宽20毫米+05毫米;翻口边(右白边)宽15毫米+05毫米。

国内通用16开型纸图文区尺寸为:长233毫米,宽149毫米;国际标准A4型纸图文区尺寸为:长270毫米,宽175毫米。

二、公文印制格式公文图文区用字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少数民族文字的公文,则按其习惯书写、排印。

公文的书写和印刷,必须使用规范的汉字,不能使用异体字、繁体字和未经国家语委公布的简化字。

标点符号、字体、字号、数字以及计量单位使用要准确、规范。

发文机关的版头推荐用黑变体字(高22毫米、宽15毫米)或初号宋体字,联合行文时,推荐使用小初号宋体字;公文大标题使用二号宋体字,小标题使用三号宋体字;密级、紧急程度和各种标记字符或其它重点字使用三号黑体字;主题词使用三号宋体字;发文字号、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附注、抄送机关、印发说明等一般都彩三号或四号仿宋体字。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

计量单位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正文开头和每一段落首行空两个字,回行时顶格。

正文文字的每行宽度与图文区宽度相等。

页码是标记公文张页的顺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注,数字两侧各标一短横。

单面印刷公文,页码位于每页图文区右下端;双面印刷公文,正面为单数,页码位于每页图文区右下角,背面为双数,页码位于左下角;没有图文区的页面不标页码。

公文一律在左侧装订,不要在天头装订,不要压住文字,也不能只订一颗订书订。

三、公文文面格式(一)发文机关(亦称“版头”、“文头”)版头是发文机关的标志,它具有法定性、权威性和效用性,通常套红,以示庄重。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一、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一)幅面尺寸公文用纸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

(二)版面1、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

2、字体与字号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

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3、行数与字数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

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4、文字的颜色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黑色。

二、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一)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

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页码位于版心外。

(二)版头1、份号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2、密级与保密期限如需标注密级与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3、紧急程度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与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与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4、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党的机关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

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5、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目录一、前言二、引言三、术语和定义四、符号和缩略语五、公文格式1.标题格式1.1 一级标题1.2 二级标题2.正文格式2.1 字体与字号2.2 段落格式2.3 对齐方式2.4 缩进格式3.编号与注释3.1 编号格式3.2 注释格式3.3 公文编号六、附件格式1.附件标题2.附件内容2.1 附件索引2.2 附件内容七、排版要求1.页边距2.页眉、页脚与页码3.行间距与段前段后距离4.字距与字间距5.分页与换页6.目录制作7.图表制作八、篇末1.书写日期2.机关印章3.文件保密要求4.文稿合格标志5.文稿生效日6.附件清单九、附件1.附录1:国家标准公文格式模板一、前言本标准是为规范国家公文格式,提高公文的规范化程度,明确公文编写的要求和规定,以便于公文的传阅、查阅和管理。

二、引言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公文作为表达行政机关意见和决策的重要工具,其格式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于保证沟通效率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本标准,是为了统一公文格式,提高行政机关公文的规范化程度,便于公文的归档、查阅和管理。

三、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适用以下术语和定义:1.公文:指行政机关及其各级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所印发的文件孙2.标题:指公文的题名,用于概括公文主旨和内容的文字3.正文:指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各项事项、具体要求和处理决策等内容4.附件:指正文之外所附的补充材料5.页眉:位于每页的顶端,用于标明公文的属性或重要信息四、符号和缩略语本标准中使用的主要符号和缩略语:1. 省略号(……)2. 百分号(%)3. 日期格式(yyyy-mm-dd)4. 字体(宋体、黑体、楷体)5. 字号(小四、五号、六号)五、公文格式1.标题格式1.1 一级标题一级标题位于公文的顶部,使用黑体字,居中显示,字号为小四,加粗。

标题之下空两行。

示例:公文一级标题1.2 二级标题二级标题位于一级标题之下,使用宋体字,居中显示,字号为小四,加粗。

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

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

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在国家机关、政府部门以及其他行政机构中,公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书面沟通方式。

为了确保公文的格式规范、公开透明、易于阅读和保存,国家对公文的格式和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介绍国家公文的格式和标准。

首先,国家公文应包括以下要素:发文机关名称、文号、发文日期、标题、正文、签发人署名、印章、附件等。

发文机关名称应位于公文的上方中央位置,用正楷书写。

文号应位于发文机关名称的右上方,使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例如“国信发(2022)1号”。

发文日期应位于文号下方,格式为年月日,例如“2022年1月1日”。

其次,国家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文中内容,并使用粗体字,位于发文日期下方。

正文应分为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称呼等开篇礼仪用语,需要表达出发文机关对收文机关或针对事项的重视与关切。

主体部分是公文的核心部分,应以简练明确的语言表达主要内容。

结尾部分一般包括表示祝愿、期待和告知对方后续行动或处理事项等信息。

签发人署名位于正文结尾部分,签发人署名和职务一般应左右对称,署名要清晰、整齐,不可带有涂改痕迹。

签发人署名的下方应有公章盖章,公章的位置应居中且清晰可见。

在国家公文的附件部分,如果需要附上相关文件、材料或数据等,应明确注明附件名称和数量,并用罗马数字进行编号。

总体而言,国家公文应注意以下几个规范:首先,使用规范的文字和语言,避免使用口头用语和随意的比喻。

其次,语句通顺,段落间要有适当的过渡。

第三,公文要注意使用规范的标点符号和标点符号的位置。

最后,整个公文要排版整洁美观,字体一致,字迹清晰。

通过遵循上述规范,国家公文的格式和标准得以保持一致,确保了公文的准确传达和统一性。

公文的规范化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始终遵循国家公文的格式和标准,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以上是对国家公文格式及标准的介绍,只有遵循规范的格式和标准,才能保证公文的合法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公文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它为公文的编写提供了统一的规范。

公文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在公务活动中用以互相联系和向上级机关汇报、请示、报告的一种书面形式。

公文格式的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公文的易读性和可理解性,使公文更具权威性和规范性。

本文将介绍公文格式的基本要素和一些常见的公文类型。

一、公文格式要素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突出主题,避免使用冗长或太过晦涩的词汇。

标题通常居中放置于正文之上。

2. 标志:公文的标志应包括机关名称、编号、日期等信息,以确保公文的真实性和可辨认性。

标志通常位于标题下方,左对齐。

3. 正文:公文的正文部分应包括事由、内容、要求等,语句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正文通常在标志下空两行开始写。

4. 签发人和签发日期:签发人通常是公文的主要起草人或负责人,签发日期则是公文起效的日期。

签发人和签发日期通常位于正文之下,右对齐。

5. 附件和抄送:如有需要,附件和抄送可以列在公文末尾。

附件通常包括其他相关文件或资料,抄送通常列出需要抄送的单位或个人。

附件和抄送应单独列出并注明清楚。

二、常见的公文类型1. 命令:命令是一种强制性的公文,常用于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或个人下达命令。

命令通常以“命令”字样作为标题,正文部分明确要求和行动。

2. 通知:通知是一种用于向单位或个人传达信息、通告事项的公文。

通知通常以“通知”字样作为标题,正文部分包括通知的事由、内容和要求。

3. 文件:文件是一种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报告等的公文。

文件通常以“文件”或“报告”作为标题,正文部分包括对事项的描述、说明和请求。

4. 意见:意见是一种用于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提出观点和建议的公文。

意见通常以“意见”字样作为标题,正文部分包括对问题的分析、观点和建议。

5. 申请:申请是一种用于向上级机关或其他单位请求某种事项的公文。

申请通常以“申请”字样作为标题,正文部分包括对事项的描述和请求。

三、总结公文格式是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一种书面形式,其规范性和权威性有助于提高公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 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 用红色标识。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 美观为原则酌定, 但最大不能等于或大于“国务院文件”的字号
• (22mm×15mm)。
(5)发文字号(文号)
• 发文字号的作用是便于分类归档, 查找及引用。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 份和序号组成。其 位置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 用3号仿宋体字, 居中排布; 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 应标全称, 不要把“1999”简化为“99”, 用六 角括号“〔〕”括入, 不要用方括号“[]”或半 圆括号“()”。序号是发文的流水号, 一般都 按文件的形式统一编, 即是哪一个部门主办的, 只要是同一发文形式, 就要统一按顺序编号。序 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或001), 不加“第” 字。如 “苏府〔2001〕12号”, 表示江苏省人民 政府在2001年度内的第12号文。“粤府 办〔2001〕 2号”表示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01年度内
(12)公文生效标识(印章)
• 公文生效标识是证明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它包括发文机关印章或者签署人 姓名。
• 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 应当加盖印章。一般情况除了 会议纪要之外, 不加印章视为无效。
•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 只标成文日期。成文日期 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mm
(2)密级和保密期限

秘密等级就是公文内容涉密程度的等级。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
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我国
• 《保密法》将秘密等级分为: 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应根据公文内容恰当划 分密级,不能过宽或过严。“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 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国家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 受到严重损害 “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 害。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中应按照上述要求在公文中标识公文的秘密等级 。

最新公文格式标准

最新公文格式标准

最新公文格式标准公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用于处理公共事务的书面文件。

公文的格式标准对于保证公文的规范化、统一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最新的公文格式标准,以便广大文档创作者能够准确地编写公文,提高工作效率。

一、标题。

公文的标题应当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公文的主题内容。

标题一般置于公文正文的上方居中位置,使用小四号黑体字,加粗。

标题之后空一行,再写发文单位名称。

二、发文单位。

发文单位名称应当准确、完整地写出,包括单位的名称、级别、部门等信息。

发文单位名称一般置于标题下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居中书写。

三、日期。

日期应当写明公文签发的具体日期,包括年、月、日。

日期一般置于发文单位名称下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居中书写。

四、正文。

公文的正文应当围绕主题内容进行陈述,语言简练、明确。

正文内容要求分段落书写,每段的开头不需要缩进,段落之间空一行。

正文使用小四号宋体字,行间距设置为1.5倍。

五、文种。

文种是公文的一种分类,包括公文的种类、性质等信息。

文种一般置于日期下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居左书写。

六、编号。

编号是公文的识别符号,用于区分不同的公文。

编号一般置于文种下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居左书写。

编号格式一般为“年份+文种+序号”,如2022年度的通知公告编号为2022通01号。

七、附件。

如果公文有附件,应当在正文结束后注明“附件”二字,并注明附件的数量。

附件一般置于编号下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居左书写。

八、落款。

公文的落款一般包括签发人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息。

落款一般置于附件下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居右书写。

九、印章。

公文的印章一般应当盖在落款的右下方,印章的规格、形状、内容等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以上就是最新的公文格式标准,希望广大文档创作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编写公文,提高公文的规范化、统一化水平,为工作效率的提高做出贡献。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word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word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word一、前言。

公文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组织内部和外部进行公文往来的一种书面文件。

公文格式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文件的正式性、规范性和美观性。

国家标准word公文格式的制定,旨在统一公文格式,提高文件处理效率,规范公文写作,保证文件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二、公文格式国家标准word的基本要求。

1. 页面设置,A4纸张,上下左右边距分别为2.5厘米;2. 字体要求,宋体、黑体、仿宋等国家标准字体;3. 字号要求,标题一般为小三,正文一般为小四;4. 行距要求,多倍行距1.25倍或1.5倍;5. 段落格式,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间空一行;6. 页眉页脚,页眉中应包括机构全称或简称,页脚中应包括页码;7. 文档命名,文件名要有明确的意义,便于查找和识别。

三、公文格式国家标准word的具体操作。

1. 打开word软件,选择“页面布局”中的“页面设置”,设置页面为A4纸张,上下左右边距分别为2.5厘米;2. 选择“字体”和“段落”对文字格式进行设置,保证字体、字号、行距和段落格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3. 在文档顶部插入页眉,包括机构全称或简称,底部插入页脚,包括页码;4. 在保存文档时,要按照具体内容命名,避免使用模糊的文件名。

四、公文格式国家标准word的重要性。

1. 统一规范的公文格式能够提高文件处理效率,减少因格式不统一而导致的沟通障碍;2. 规范的公文格式能够体现机构的正式性和专业性,提升机构形象;3. 美观的公文格式能够提升文件的可读性和审美性,增加文件的吸引力和权威性。

五、结语。

国家标准word公文格式的制定,对于规范公文写作、提高文件处理效率、保证文件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word公文格式要求进行文件处理,做到格式统一、规范美观,提升文件的正式性和专业性,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六、参考资料。

1. 《公文处理规范》。

2. 《国家标准word文档格式要求》。

公文格式标准

公文格式标准

公文格式标准一、前言。

公文是国家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用于处理公共事务的文件,是国家机关和单位之间进行交流、指挥、管理、监督、决策和执行的工具。

公文的格式标准不仅关系到文件的整体形象,更关系到文件的正式性、规范性和可读性,因此,规范的公文格式对于提高文件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文格式标准的要求。

1. 纸张规格。

公文一般采用A4纸张规格,这是因为A4纸张规格适中,方便携带和存档,同时也符合国际标准。

2. 字体要求。

公文的字体一般采用宋体或仿宋,字号为小四号。

字体要求工整,字迹清晰,不得有错别字、涂改、划线、涂改痕迹等。

3. 标题格式。

公文的标题一般采用黑体,字号为小二号,居中书写。

标题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文件的内容,避免使用过长或模糊的标题。

4. 页眉页脚。

公文的页眉一般包括文件的密级、文件的标题,页脚一般包括页码和文件的日期。

页眉页脚的设置应当符合规范,位置居中,格式统一。

5. 段落格式。

公文的段落一般采用首行缩进格式,行间距为1.5倍行距。

每一段的开头应当空两个字符,行尾不得空格。

6. 文字对齐。

公文的文字一般采用两端对齐格式,这样能够使文件整洁美观,易于阅读。

7. 文件编号。

公文的文件编号一般位于文件的右上角,编号格式应当统一,编号规范,便于归档和查阅。

8. 签署格式。

公文的签署格式应当符合规范,包括签发人、签发日期、单位名称等内容,签署格式应当简洁明了,不得有涂改痕迹。

9. 附件格式。

如果公文有附件,应当在正文结束后注明“附件”二字,并列出附件清单,附件的格式也应当符合规范。

三、结语。

公文格式标准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只有严格遵守公文格式标准,才能够提高公文的正式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因此,各级单位和个人在撰写公文时,务必要严格按照公文格式标准来进行,以确保公文的质量和效率。

四、附录。

(略)。

以上就是关于公文格式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公文格式标准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

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国家标准公文格式一、前言。

国家标准公文格式是国家机关和各级政府部门处理公文事务的基本规范,它的制定和遵循对于保障公文的规范化、统一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公文的格式,提高公文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此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二、一般要求。

1. 纸张规格,A4纸(210mm×297mm);2. 字体,宋体;3. 字号,小四(12磅);4. 行距,1.5倍行距;5. 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6. 文字排列,左对齐;7. 页眉,2.5厘米;8. 页脚,2.5厘米。

三、公文格式。

1. 公文标题。

公文标题应置于文档正中,使用小四号宋体加粗,居中对齐。

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反映公文的主题内容。

2. 发文单位。

发文单位应置于公文标题下方,使用小四号宋体,左对齐。

发文单位名称应准确、完整,不得出现错别字或缩写。

3. 发文日期。

发文日期应置于发文单位下方,使用小四号宋体,左对齐。

日期应按照年、月、日的顺序书写,如“年月日”。

4. 收文单位。

收文单位应置于发文日期下方,使用小四号宋体,左对齐。

收文单位名称应准确、完整,不得出现错别字或缩写。

5. 正文内容。

正文内容应置于收文单位下方,使用小四号宋体,左对齐。

正文内容要求简洁明了,逻辑清晰,语句通顺。

6. 公文编号。

公文编号应置于正文内容下方,使用小四号宋体,左对齐。

公文编号应准确、完整,不得出现错别字或缩写。

7. 签发人。

签发人应置于公文编号下方,使用小四号宋体,左对齐。

签发人姓名应准确、完整,不得出现错别字或缩写。

8. 附件。

附件应置于签发人下方,使用小四号宋体,左对齐。

附件内容应简明扼要,准确明了。

四、结束语。

国家标准公文格式的制定和遵循,对于规范公文的格式,提高公文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公文格式,以提升公文的规范化、统一化,为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的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公文格式一、公文用纸格式公文用纸一般为16开型(长260毫米、宽184毫米)单页,也可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297毫米、宽210毫米)。

张帖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公文用纸要符合档案保护技术要求。

公文用纸的页边与图文区尺寸。

公文天头(上白边)宽20毫米+05毫米;地脚(下白边)宽7毫米+05毫米;装订边(左白边)宽20毫米+05毫米;翻口边(右白边)宽15毫米+05毫米。

国内通用16开型纸图文区尺寸为:长233毫米,宽149毫米;国际标准A4型纸图文区尺寸为:长270毫米,宽175毫米。

二、公文印制格式公文图文区用字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少数民族文字的公文,则按其习惯书写、排印。

公文的书写和印刷,必须使用规范的汉字,不能使用异体字、繁体字和未经国家语委公布的简化字。

标点符号、字体、字号、数字以及计量单位使用要准确、规范。

发文机关的版头推荐用黑变体字(高22毫米、宽15毫米)或初号宋体字,联合行文时,推荐使用小初号宋体字;公文大标题使用二号宋体字,小标题使用三号宋体字;密级、紧急程度和各种标记字符或其它重点字使用三号黑体字;主题词使用三号宋体字;发文字号、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附注、抄送机关、印发说明等一般都彩三号或四号仿宋体字。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

计量单位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正文开头和每一段落首行空两个字,回行时顶格。

正文文字的每行宽度与图文区宽度相等。

页码是标记公文张页的顺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注,数字两侧各标一短横。

单面印刷公文,页码位于每页图文区右下端;双面印刷公文,正面为单数,页码位于每页图文区右下角,背面为双数,页码位于左下角;没有图文区的页面不标页码。

公文一律在左侧装订,不要在天头装订,不要压住文字,也不能只订一颗订书订。

三、公文文面格式(一)发文机关(亦称“版头”、“文头”)版头是发文机关的标志,它具有法定性、权威性和效用性,通常套红,以示庄重。

常用的公文版头形式有三种:1、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

例如:国务院文件2、只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作版头。

例如:安徽省人民政府3、几个同级机关(如安徽省人事厅、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安徽省财政厅)联合发文,可用主办机关(安徽省人事厅)的名称加“文件”二字作版头?(例1),但发文机关署名应标联合行文单位的名称;也可用几个同级机关的名称加“文件”二字作版头(例2),但应将主办的机关排列在前。

前者多用于上行文,后者多用于下行文。

例1:安徽省人事厅文件例2:安徽省人事厅安徽省科委文件安徽省财政厅4、有时根据工作需要,同一机关还可以制发专用公文版头。

例如:***人民政府令、***人民政府任免通知发文机关名称必须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一般用22毫米*15毫米(高*宽)黑变体字。

联合行文,应视机关多少,选择大小适当的宋体字。

在民族自治地方,发文机关名称可以并用自治民族的文字和汉字印刷。

版头和版头下的一条细实横隔线(宽140毫米,高1毫米),居中套红印在公文首页图文区第13行—22行和37行—46行区域内。

为了保证公文的权威性、严肃性,除“公告”、“通告”不用公文版式头外,其它各类公文均需使用公文版头。

发文机关的公文版头一经确定,不可经常变动。

(二)密急密级是指公文内容涉密的程度。

公文内容涉密应分别标明“秘密”、“机密”、“绝密”,“绝密”、“机密”公文应当同时标明份数序号。

密急在公文首页发文机关版头的左上角区域内标注。

密急的标识为一个五角星,即“”,五角星之前标密急,五角星之后标期限,如:机密20年。

密急件的份数序号是同一文件在其总印数中逐份所给的顺序编号。

一份文件一个号,依次流水编列,以便查对和清退。

份号使用6位阿拉伯数字在密级标识区域的上一行标注。

如:某份文件份号为“000068”就说明这份文件是总印数中的第68份。

(三)紧急程度公文处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紧急程度是对公文传递和办理速度的要求。

标明紧急程度,是为了引起特别注意,以保证公文的时效,确保紧急事项的及时处理。

文秘部门处理公文要力求“当日签收、当日登记、当日呈批、当日转办”。

特别是急件,要贯彻“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抓紧办理,行文时应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紧急电报应分别标明“特急”、“加急”、“平急”。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标明“在*日*时送达”。

紧急程度在公文右上角标注。

公文标题内有“紧急”二字的,如“关于**紧急通知”等,也应视同急件处理。

(四)发文字号(亦称“文号”)发文字号是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和顺序号三个部分组成。

年度使用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两侧用方括号“[]”。

例如:皖政[1997]18号,“皖政”是安徽省人民政府的代字,“[1997]”是发文的年度,“18号”是1997年发文的顺序号。

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只标注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有发文机关加“文件”二字组成文头的文件,发文字号一般标注在文头之下、横线上方居中;只用发文机关作文头时的文件,发文字号则标注在横线之右下角、文件标题之上。

上报的公文,应注明签发人。

联合行文要同时注明联合发文机关的签发人。

签发人姓名标在文头之下、横线以上右侧位置,或标在横线之右下角、文件标题之上。

同时,发文字号则移至左侧。

机关代字应相对稳定,不可经常变动。

为保证发文字号规范,防止重号、漏雨和错号,发文字号应由发文机关的文秘部门统一管理与编写。

(五)公文标题公文标题是对公文主要内容的揭示。

要求做到准确、简要。

规范化的公文标题一般应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事由)和公文种类三个部分组成。

除三个部分外,在发文机关名称与公文主题之间加个介词(如:“关于”、“对”、“在”、“为”、“给”等),在公文主题与公文种类之间加一个结构助词“的”字。

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其中:“国务院办公厅”是发文机关名称,“关于”是介词,“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是公文主题,“的”是结构助词,“通知”是公文的种类。

标题除发布法规性的文件可加书名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居中在公文首页红色横隔线之下、正文之上各空一行排列。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公文标题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名称或公文主题组成部分。

1、使用正式的套红文件版头,公文标题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名称。

例如:“关于印发《安徽省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这份文件是使用“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机关固定的文件版头印发的,因此,公文标题就省略了发文机关名称。

2、印发公布性文件时,有的公文标题可以省略公文主题部分。

例如:“铜陵市人民政府令”。

经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的公文,可在标题下加题注,在圆括号内注明某年某月某日经某会议讨论通过。

公文标题字数不宜太多,可视情况分一行或多行排列。

公文标题多行排列时,尽量不要把人名、地名以及两个字以上的词或数字分开,以防产生歧义。

(六)主送机关(亦称“抬头”)主送机关是指发文机关要求对公文进行办理或给予答复的机关。

主送机关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主送机关不是一个时,应按其性质、级别以及有关规定或惯例依次排列;同类型机关可使用统称,如“省政府各部门”。

主送机关应明确、具体,标列在公文标题的下方、正文之上,从左至右顶格书写,回行继续顶格,未尾加冒号。

主送机关的确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上行文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以及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

2、平行文是同级机关互相商请解决有关问题或布置某项工作时使用的一种公文,主送机关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3、下行文是上级机关要求下级机关周知、办理或执行事项时使用的一种公文。

这种公文如发行范围大,主送机关可用统称。

4、张贴性在需广大群众周知的公文,如:“公告”、“通告”等一般不标主送机关;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如:“决定”、“会议纪要”、“令”,主送机关名称则移至文尾抄送栏上方标明。

5、对参阅性文件,不需要明确的主送机关,可将“主送”“抄送”合并为“分送”,印在原“抄送”位置。

“分送”栏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上级领导;二是文件内容涉及的有关单位;三是应抄送周知的单位。

(七)正文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用来表达公文的内容、传达发文机关的意图。

撰写公文总的要求,内容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情况准确,措施、要求扎实具体,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精炼,书写工整,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

当正文占满了公文用纸的全页,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时间不得不转下一页时,必须在下一页的首行标注“此页无正文”并加圆括号,然后在下方的适当位置标注发文机关署名牌成文时间。

(八)附件附件是指附在正文后面的文件、材料、图像和声像资料等,是某些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件有的起补充、阐明作用,有的起说明、注释作用,有的起证实、执行作用。

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成文时间之前注明顺序和名称。

除使用特殊材料制作的附件外,一般附件应放在正文未页后面一起装订。

被印发、批转、转发的公文应视为正文,不能作为附件处理。

(九)发文机关署名公文除电报、会议纪要外,大部分文件的发文机关署名都应加盖印章。

印章是代表机关组织或领导人的象征,是行使法定职权的一种印信凭证。

法定机关印章具有法定性、权威性和效用性。

公文盖上印章,是表示发文机关对文件正式生效和确认无误的一种凭证。

印章与公文版头一样,都必须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

用印位置在成文日期的中间偏上,要求上不压正文,下骑年盖月。

印章必须盖得端正、清晰。

(十)成文时间成文时间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发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一般以讨论通过的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成文时间一般在正文之后的右下方专行标注。

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如决议、决定、条例等,一般应用小于标题的字体将会议讨论通过的时间和会议名称在公文标题之下居中标注,并加圆括号。

成文时间一般应是公文正式生效、执行的日期,但是发布法规、规章的公文,除了标注发布时间外,还专门公布具体实施的年、月、日。

成文时间使用汉字写明年、月、日,年度使用公元纪年全称,不得简写或省略。

如:1997年1月8日,既不能写成“97年1月8日”,也不得写成“九八、元、八”。

成文时间必须按规定标注,切忌标注拟稿、审稿或打印时间。

(十一)附注附注用于说明公文中在其它区域不便说明的事项。

如需要加以解释的名词术词、或用于表述公文的传达范围等。

附注的内容,一般在成文日期的左下方、主题词的上方,另行标注,并加圆括号。

如:“(此件发止各乡、镇人民政府)”;“(此件至**月**日对外公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