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研究

合集下载

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处理contents •临床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处理临床检验标本不合格的措施•讨论及展望目录01临床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1标本采集不规范23如空腹采集血标本,受饮食影响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失真。

采集时间不正确如采血时未使用正确的采血器,可能导致标本溶血或凝血。

采血方法不正确如血液标本与消毒液未彻底混匀,导致部分结果偏低。

标本污染如需要冷藏的标本未按规定冷藏,可能导致细菌繁殖影响结果。

保存温度不正确如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可能导致某些成分分解或降解。

保存时间过长标本保存不当运输时间过长如标本在运输过程中耗费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失真。

运输温度不当如需要冷藏的标本未按规定冷藏运输,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失真。

标本运输不当饮食影响如未遵守医生建议进食,导致检测结果失真。

运动影响如运动后立即采集血样,导致血糖、乳酸等指标升高影响检测结果。

患者准备不足02处理临床检验标本不合格的措施03严格消毒采血前严格消毒,保证采血器、容器和周围环境的清洁。

加强采血操作规范化培训01采血技术规范采血技术,确保采血过程中不污染标本、不破坏红细胞,避免产生溶血。

02正确选择血管选择正确的血管进行采血,避免选择有炎症、水肿、曲张的血管。

温度控制根据不同标本的保存要求,合理设置冰箱温度,确保标本在保存过程中不变质。

严格控制标本保存条件防止光照避免阳光直射标本,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防止污染确保标本在保存过程中不受其他物质污染,如灰尘、细菌等。

加强标本运输管理专人专送01指定专人负责标本运输,确保标本及时送达实验室。

运输时间02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运输容器03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标本运输,确保容器坚固、密封,防止标本泄漏或被污染。

1患者充分准备23患者在采血前应遵循低糖、低脂、高蛋白的饮食原则,避免大量饮酒或进食高糖、高脂食物。

饮食控制患者在采血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尽量在安静状态下进行采血。

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发生误差的原因及措施分析

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发生误差的原因及措施分析

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发生误差的原因及措施分析临床医学检验是确诊疾病、评估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检验过程中可能发生误差,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发生误差的原因以及可能采取的措施。

一、人为操作错误临床医学检验需要由有经验的医学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但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也难免会出现操作失误。

这些人为操作错误通常分为样本采集、标本处理、实验操作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

例如,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

同时,要求操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监测和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二、样本质量差样本质量差是导致临床医学检验结果误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样本质量差可能包括样本采集不当、保存条件不当、污染或稀释等。

为了避免样本质量差产生的误差,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医护人员应该接受专业培训,学会正确的样本采集方法和保存条件。

其次,医疗机构应该建立样本采集的质量控制标准,对所有样本进行质量检查,并及时处理问题样本。

此外,应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降低污染和稀释的风险。

三、仪器设备故障临床医学检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保证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然而,仪器设备的故障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错误。

为了避免仪器设备故障带来的误差,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医疗机构应该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和校准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其次,医护人员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熟悉故障排除方法。

此外,在检验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仪器设备进行质量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四、实验室管理不当实验室管理不当也可能导致临床医学检验出现误差。

例如,缺乏标准化操作流程、没有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缺乏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等。

为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简述

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简述

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简述
医学检验分析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测手段,对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以反映生物体内部环境的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保证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质量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简要地介绍一下。

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之一是操作技术。

操作技术是医学检验分析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准确性和规范性对检验结果有着直接影响。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熟悉各种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结果误差。

操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实验技巧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设备和试剂的质量也是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检验设备和试剂的质量对检验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低质量的设备和试剂可能导致结果的失真和误差。

在进行医学检验分析前,必须确保所使用的设备和试剂符合国家标准,并且经过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只有确保设备和试剂的质量,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体系也是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质量控制体系是通过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实验室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标准的建立和实施、质量控制的计划和实施、质量评价和改进等内容,只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有效地保证医学检验分析的质量。

医学检验的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

医学检验的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

医学检验的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并且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展开解决措施的讨论。

方法主要是将最近两年内接受治疗的临床病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一共包括1,289例。

在进行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分析的总结之前,对于出现误差的各种情况进行归类分析。

结果一共观察的1,289例临床病例当中,有117例患者在接受样本采集的过程中都存在过误差,占据全部病例的9.1%,然后直接导致了分析前误差。

研究发现,发生这些误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最多的就是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其次是采集样本之前没有做好充分地准备工作导致发生分析前误差,还有就是样本已经正确采集完成,也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但是采集完成以后还是会发生意外。

另一大类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产生原因不是采集样本环节中导致的,还有可能是因为采集样本的设备本身存在问题,或者是试剂本身存在问题等。

结论检验结果存在误差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医学检验前的多种因素导致的,一定要对这些误差进行详细分析,重视起来,以解决问题。

关键词: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解决措施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并且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展开解决措施的讨论。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最近两年内接受治疗的1,289例患者临床资料(含有医学检验),其中有392例女士,897例男士,平均年龄在45.3左右,最大的为74岁,最小的为20岁,在患者发病初期就已经来医院接受治疗,这些受试者是同意接受医学检验的患者。

1.2方法搜集调访资料,分别对患者本人和造成误差的当事人医师进行资料收集,并且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归好类的分析结果进行原因总结,最后能够发现造成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情况,主要分为文章列举的几种情况。

2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2.1样本采集因素在这次对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分析过程中发现,32例患者出现分析误差是发生在样本采集过程中;25例患者是因为采集时间出现问题才导致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117例患者,高达全部患者的9.1%都是在采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12例患者是因为医学检验分析人员采集样本的位置不当才造成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23例患者采集样本并没有按照规范程序来,因此造成了误差的发生。

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误差分析

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误差分析

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误差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重要性决定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现代临床医学检验科室必须注重岗位人员质量意识的培養,以质量意识为基础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利用质控管理方法提高检验质量,减少和避免误差的发生,利用指控密度及梯度管理方法、审单工作的强化等保障临床检验报告质量,避免检验误差对临床医师诊断的误导,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标签:医学;临床检验;误差;原因;对策1.临床检验常见误差分类1.1主观因素引起的误差随着科技的进步,临床医学检验也在传统技术上做出了更新,但是当前仍然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仪器,避免医学检验中由于人的因素让检验结果出现误差,而当前由于人的因素导致的检验误差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如病人出现多个标本,或者拿错病人的检测样本,或者漏填、错填了检验报告,给患者带来了治疗方向上的误导以及心理上的压力,所以,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必须坚持严谨细心的态度,保有充足的耐心,对由于心理因素造成检验报告出现误差的,应认真分析原因,对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提出改正及往后努力的方向。

1.2偶然误差在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洗、记录时方法不当也会造成检验结果出现偶然误差。

定期给仪器进行日常的维护是工作人员职责,仪器的故障和排除记录、质控记录和质控图、以及日常的使用记录等都是仪器维护必不可少的。

1.3样本方面的误差及解决方法分析1.3.1血液样本的采集方法检验者不应直接从输液的手臂抽血,使血液样本稀释,如一边手臂正在输血,需要做抽血检验时,应从对侧手臂采血。

抽血完毕之后应将针头拔掉再把血液注入试管,以防血液样本溶血。

1.3.2样本合格率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我院血液的检验已经采用血细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自动分析仪检测技术。

做蛋白、血糖、肾功能、肝功能等30余项的生化系列的检测采取5mL的血即可,因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样本的合格率有直接关系。

使用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技术来检验血常规,要求使用抗凝血,在采血时应格外注意,要充分均匀混合血液,避免出现血凝块,即使血凝块小到肉眼看不见,从而减少血小板数、血细胞的数量。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措施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措施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措施摘要:目的:探究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产生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措施,提升医学检验的准确性。

方法:选择2019年医学检验病例中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对导致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因素进行研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结果:研究选择的70例患者中有58例患者由于样本采集失误导致出现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占比为82.86%。

有12例患者由于试剂、设备等因素导致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占比为17.14%。

结论:在医学检验方面,需要加强对患者样品采集的管理力度,加强设备和试剂控制,从根源上避免分析前误差的产生,确保医学检验分析的准确性。

关键词:医学检验;分析;误差因素;解决措施Error factors and measures before analysis of medical examination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ain factors of errors before medical examination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n this basi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edical examination.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pre-analysis error of medical examination in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data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factors leading to pre-analysis error of medical examination were studied,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proposed.Results: Among the 70 patients selected in the study, 58 (82.86%) had pre-analysis error due to sample collection error.In 12 patients, the error before analysis of medical examination was caused by reagents, equipment and other factors, accounting for 17.14%.Conclusion: In terms of medical examin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 sample collection,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equipment and reagents, avoid the generation of pre-analysis error from the root, and ensure the accuracy of medical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Key words: Medical examination;Analysis;Error factor;The measures引言通常在医学检验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现阶段医学领域检验分析重点对最后两个阶段重视程度较高,却忽视了分析前检验的重要性。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分析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分析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活动,确保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所获得的结果准确可靠。

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和方法因素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影响因素,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下面将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人为因素:1. 检验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水平不足可能导致误差增大、质量降低。

应对措施: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培训,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鼓励检验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提高技术水平。

2. 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样本处理不当、标本交叉污染、试剂配制错误等问题,进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应对措施:建立操作规范,对检验人员进行严格的操作培训和考核。

制定具体的作业指导书,明确操作步骤和要求。

定期检查和验收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

二、设备因素:1. 仪器设备问题: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和准确性是保障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基础。

设备问题可能导致结果误差、报告不准确等问题。

应对措施: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准确。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制度,及时维修设备和更换关键部件。

2. 试剂问题:试剂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剂问题可能导致结果误差、质量降低等问题。

应对措施:确保试剂的来源可靠,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

对试剂进行严格的验收和入库管理,确保试剂的质量。

建立完善的试剂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试剂的保存情况和有效期,及时淘汰过期试剂。

三、方法因素:1. 检验方法选择不当:不同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不当可能导致结果误差、质量降低。

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方法选择和评价制度,根据临床需要、设备条件和实验室经验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对新引进的方法进行验证和评价,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浅析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
大。 本 文 旨在 讨 论 分 析 采 集 前 、 采 集 中、 采 集 后 的 可 致 误 差 产 生 的 临床 上 对患 者 进 行 采 血 时 无 特 殊 情 况 应 选 择 坐位 。 原 因及 预防 方 法 , 具 体 信 息 如下。
1采 集 前
3 采 集 后
① 运 送。 标本运送过 程中如存在储存 时间长 、 光 照等 外 界 因
因, 采集后 的运送 及储存等方 面原 因导致, 相应的预防能够减少分析前误差 的产生。结论 医学检验分析前 m现几率较大, 是 由多种因素引起 的, 相信在检验 等相关环节的不断完善改进之下, 检验分析前误差会得到缩小从 而给疾病 的诊 断和治疗 提供
更 加 准 确 的依 据 。 【 关 键 词 】医学检 验 ; 分析前误差 ; 原 因和 对 策 分 析
B u MMA 工 z E 综述
C H工NA E A LT6 - 1 工N口UB T口 Y
浅析 医学检 验 分析 前误 差 的原 因及对 策
唐 延 辉 周 延 美。 董 成 霞
1 . 山东省 济 阳 县人 民医 院 , 山东 济 阳 2 5 1 4 0 0 ; 2 . 山东 省济 阳县 中医 院 , 山 东 济 阳 2 5 1 4 0 0
【 中 图分 类 号 】R4 4 6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5 6 5 4 ( 2 0 1 3 ) 0 1 ( c ) 一 O 1 9 1 一 O 1
近 年来 , 生 活 水平 以及 临床 检 验 技 术飞 速 发 展 , 人 们 对 于实 验 会 因输 入 的 液 体 而 受 到 稀 释 , 因此 将 影 响 检 验 结 果 。 而 有 研 究 表

临床检验结果误差分析

临床检验结果误差分析

临床检验结果误差分析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检验结果可能会存在误差。

本文将对临床检验结果误差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实验室操作误差实验室操作环节是临床检验中最容易出现误差的环节之一。

操作人员在取样、标本处理、试剂配制、仪器操作等环节中可能会犯错,从而导致结果不准确。

为减少操作误差,实验室需要建立严格的操作规范,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并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检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样本采集误差样本采集环节也是导致检验结果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恰当的样本采集方法、采集器具的不洁净以及采集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都可能影响到样本的准确性。

为减少样本采集误差,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样本采集方法和操作流程。

同时,在样本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采集器具的洁净,并及时将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

三、仪器设备误差临床检验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误差,从而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这些误差可能是由于仪器的校准不准确、使用过期试剂或者仪器老化等因素引起的。

为减少仪器设备误差,实验室应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使用高质量的试剂和耗材。

同时,操作人员也需要进行仪器操作的培训,以确保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四、环境因素误差环境因素也可能对临床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可能导致试剂和标本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减少环境因素误差,实验室应该建立恰当的环境控制措施,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此外,在存储和运输标本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避免环境因素对样本产生影响。

五、数据处理误差数据处理环节是临床检验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错误的数据处理可能导致结果的误差。

人工录入数据时,由于疲劳、疏忽等原因可能发生错误。

为了减少数据处理误差,实验室应该采用计算机化的数据处理系统,并对数据进行二次核对。

此外,还应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机制,及时纠正和处理出现的数据异常。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样本采集误差:包括样本采集器具、采集方法、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误差。

如样本采集时使用的采血针不规范或不洁净、采集方法不正确、采集者不熟练等,都可能导致样本受到污染或变质,从而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

2. 样本处理误差:样本在采集后、检测前需要进行一些处理步骤,如离心、过滤、加药等。

这些操作如果不规范或不准确,也会影响检验结果。

3. 仪器误差:检验仪器的质量和性能对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仪器的校准不准确、使用寿命过长、维护保养不及时等,都可能导致结果偏差。

4. 检验人员误差:检验人员的技能水平、操作规范、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误差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对策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规范采集操作:培训采集人员的操作技能,提高其对采集器具、采集方法以及洁净、无菌等方面的认识。

2. 保证样本质量:样本采集后要及时送至检验部门,并进行冷藏保存或加工处理。

3. 定期检测仪器:检测仪器要进行定期维护保养,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其性能和精度。

4. 建立检测流程:制定严格的检测规范和操作流程,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准确性。

5. 引入质控措施:采用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等措施,对检验过程中的误差进行监测和修正,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以及采取的对策。

方法:通过对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公司检测葡萄糖和血清钾结果分析总结,分析发现分析前因素对检测结果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为减少检验分析前误差提供有效的解决对策。

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导致血钾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因素是试管是带分离胶的促凝管,标本也按要求及时进行了离心,且标本未按要求及时离心分离血清设置结论:在进行医学检查分析前需要采用严格的管理方式,以此来提高检验结果的正确率,为患者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医学检验;误差因素;应对对策在临床工作中,医学检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项目,其不仅能够帮助医生对疾病做出诊断,还可以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1]。

医学检验分析涉及到三项流程,分别是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大部分的医院只重视了后两个流程的检验质量而忽略了第一个流程,这就会对患者的检查结果产生误差,影响其后续的临床治疗[2]。

所以在医学检验分析前,需要对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更好地保证患者的检验结果符合患者的症状,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3]。

本次实验主要对分析前的误差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有效的对策,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1.1 2020年06月10日,A客户送检138个标本体检标本,检测电解质钾,钠氯,肝、肾功能、血糖、血脂6项。

血清钾结果122个偏高,其中34个标本血清钾高于6.50mmol/L,结果达到危急值,随即检查检测系统和室内质控,检测系统无异常,室内质控质控,对危急值结果复查,结果无显著差异(复查结果与原结果偏倚<1>。

1.1.2 2021年05月08日,B客户166个体检标本检测肝、肾功能和葡萄糖,其中114个标本血糖低于2.20mmol/L,结果已达危急值,随即检查检测系统和室内质控,检测系统无异常,室内质控质控,对危急值结果复查,结果无显著差异(复查结果与原结果偏倚<1>。

临床医学检验中存在的实验误差及对策

临床医学检验中存在的实验误差及对策

临床医学检验中存在的实验误差及对策发表时间:2016-03-08T13:46:11.7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邱润洁[导读]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中心卫生院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如果存在实验误差,就会给医师为患者进行诊疗造成影响。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中心卫生院浙江省 316012摘要: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如果存在实验误差,就会给医师为患者进行诊疗造成影响,所以临床医学检验中必须要对误差进行严格的控制,重视检验工作的质量,分析影响医学检验的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对哦侧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对误差加以有效控制,最终为治疗患者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

下文就对这一问题展开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实验误差;对策一、临床医学检验管理的现状由于临床检验工作对诊疗的重要性,我国专门针对临床检验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对检验人员的审核制度,切实有效的执行,为检验结果的准确,奠定了较好的检验管理基础。

同时,在检验设备的操作、保养、调试等过程中,会有不可避免的误差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要在检验科的管理中,建立起标准的检验仪器操作流程,对临床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减少设备及人为因素对误差的影响,最大程度的降低临床检验误差,从而提供可靠、准确的检验结果。

二、临床医学检验中实验误差的分类及特征1、系统误差。

工作人员在对检测仪器进行操作时,由于在操作前没有校对或者校对不准确而导致检测结果与正确数值出现误差,这一现象所产生的误差被称作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在测量结果中出现一系列或者连续性,其变化是相同的的偏差,这是由于恒定因素所引起的,所以会多次重复出现。

这一误差可以通过正确的措施和实际测量来纠正。

2、随机误差。

此类误差是指排除系统误差后的误差,也称为偶然误差。

随机误差至今没有很好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因随机误差的符号和绝对值变化没有很明显的倾向性。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会因测量次数达到一定值时趋向一致,所以随机误差的均数总体是零,具有相互抵偿的特性。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分析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分析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操作规范性、设备质量、人员素质和环境因素等。

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操作规范性是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

操作规范性包括操作流程、样本采集和保存、试剂使用等方面。

如果操作不规范,很容易造成误差和偏差,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操作规范性,应加强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相应的操作标准和质控程序,并定期开展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设备质量也是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

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设备质量,应选择具有良好性能的设备,并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检修和更换老化设备,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还应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和设备故障处理方案,及时记录设备情况,分析设备故障原因,避免再次发生。

人员素质是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

人员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质控意识等方面。

在选择检验人员时,应注重其专业素质和经验水平,并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

针对人员素质不足的问题,应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还应加强质控意识的培养,让每位检验人员明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环境因素也会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产生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灰尘等因素。

如果环境条件不稳定,可能会对试剂和样本的保存和处理产生影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环境的稳定性,应定期检测和调整环境条件,建立环境监测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影响检验结果的异常情况。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很多,需要在操作规范性、设备质量、人员素质和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管理。

通过加强培训和管理,建立相应的操作标准和质控程序,定期开展质控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摘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医疗水平建设发展迅速,各大医院的临床检验部门已经发生了本质改变,机构规模、仪器数量、实验室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进步,这也体现出我国医学水平的提高速度。

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尤其是分析前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和识别、原始样品采集、运送等。

这些因素在影响检验质量的同时也制约了临床检验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医学检验;检验质量;分析前;影响因素;控制措施引言在现阶段的医疗领域中,医学检验一直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医生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依据。

临床医生依据检验科的检测结果分析患者的病情,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对症的治疗,甚至有部分病症也可以使用检验的结果就能做出决定性的治疗结论的[1-2]。

因此,检验结果的准确度至关重要,尤其检验质量的控制环节必不可少。

而在医疗机构临床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通常较重视医学检验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而忽略了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

检验分析前过程涉及人员多(医生、护士、工勤人员、患者、家属等)、交接环节多、控制难度大。

因此分析前阶段是全程质量控制中最薄弱、最易出现问题、最难控制的环节。

据统计,临床反馈的不满意检验结果中,60%—80%为标本质量不合格原因导致[3]。

因此分析前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为获得合格的临床标本,保证所采集的标本能客观真实反映患者当前疾病状态。

而针对于检测前患者的准备、标本收集及运送等的管理,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是否对患者当前的病情进行有效的反馈,是否有效辅助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患者预后评价等。

1医学检验质量分析前影响因素在标本分析前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分为体内因素和体外因素。

体内因素包括运动、饮食及用药等;体外因素主要包括标本采集、运输、处理及储存过程等的干扰因素。

1.1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临床医生作为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论医学检验中误差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论医学检验中误差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科 技 论坛
・ 3 3・
论医学检验中误差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徐 平 王 林涛 ( 山东省平度 市田庄镇卫生院 , 山东 平度 2 6 6 7 0 0 )

要: 临床 医学检 验 中的误 差会 影响临床诊 疗医生对患者病 情的判断 , 因此 , 加强 临床 医学检验误差 的控制 、 强化临床 医学检 验工
而且医疗机构的人力21临床医学检验中标本原因引发误差的对策分析资源管理部门还应建立岗位职责评测体系根据检验岗位人员的工根据临床医学检验内容样品的采集不符合检验要求将造成检作内容定期进行工作质量绩效评价通过奖惩制度的联合执行改验结果误差的发生样品采集操作不当采集样品不符合要求等都善临床检验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发将造成临床检验误差的发生
现代 临床医疗活 动中 ,临床医学检验是病情诊断 的重要依据 。 在临床医学检验 中 ,检验操作失误造成 的检验误差时有发生 。 随着现代科技 的快速发展 , 越来越多 的疾病诊 断需要 准确的检验数 虽然通 过复核管理制度能够避免此类事件 的发生 , 但是 在繁 忙时段 据, 以此实现快速 、 高效 的临床诊疗 目 标 。针 对临床医学诊疗需求 , 此类误 差或事故 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 在 对现代临床医学检验现状 我 国医疗结构都配备 了高精度 的检验设备仪 器 , 以此 为诊疗 活动提 的调查 与分析 中发现 , 检验人员 的耐心 、 细心 、 严谨 的工作态度是避 供准确检验结果 。 免此类 问题发生的关键。 但是 , 受样 品采集 、 样品质量 、 检验试 剂控制 、 检验设 备操作等 因此 , 现代 临床 医学检验管理 中应加强对 临床 医学检验人员工 因素影响造成的检验误差始终影响着医疗 诊断的准确性 。 为了满足 作态度 、 职业道德 的培训与培养 。 在此基础上 , 定期组织检验人员会 现代诊 疗活动对医学检验结 果的需求 , 临床医疗 机构 的检验科室必 议 , 将一段时 间内发生 的误差 问题进 行分类整理与分析 , 通 过误差 须加 强临床检验中误差 的控制 , 通过 临床检 验准确性的提高促进临 分析会议提高检 验人员 的工作责任心 , 提醒检验人员对操作注意事 床诊断工作 的开展。 项的理点的分析 2 . 4强化 医学检验科室管理是预防各类误差的关键 针对 临床 医学检验工作 的重要性 , 我 国临床 医学检验 管理 中明 根据产生 临床医学检验误差的 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要求 , 现代 确 了检验人员 资格审核制度 , 并通 过有效 的执行 , 奠定 了 良好 的医 临床医学检验科室应加强科室管理工作 的开展 。 根据检验内容需求 学检验 管理基础 。受 仪器设备 调试 、 操作 、 保 养 以及人 为因素 的影 对 现有规程进行完善 、 对 引发误差 的因素进行针对性控制 。考虑临 响, 临床检 验工作 中存在 着不可避免 的误 差 , 为了将临床 医学检验 床 医学检验工作 的特殊. 眭, 在科室管理工作 中还应在制度完善 的基 误差 降至最低 , 为临床诊 断提供准确检验 信息 , 现代 临床 检验科室 础上注重执行的监督 , 并通过岗位职责的完善、 执行确保临床医学 管理 中应 通过检验科室设备标准操作规程 的建立 、 检验人员培训工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根据 临床 医学检验科室职能 , 将各检验工作 内 作 的开展 等工作减少 和杜绝人为 因素 、设备 因素等造成 的检验误 容及职责落实的各个 岗位 的人员 职责中 , 并 由科室对下属员工 的工 差, 保障临床检验工作的有效开展 。 作质量 负责 , 由科 室主管对 临床检验 工作 进行复核与监督 , 通 过这 2 临床 医学检验 中的误差原因及对策分析 样的方式避免临床 医学检验 中误差 的发生 。而且 , 医疗机构的人力 2 . 1临床 医学检验 中标本原 因引发误差 的对策分析 资源管理部 门还应建立 岗位职责评测体系 , 根据检验 岗位人员 的工 根据 临床 医学检验 内容 , 样品 的采集不符合检 验要求 将造 成检 作 内容 , 定期进行工作质量绩效评价 , 通过奖惩制度的联合执行 , 改 验结果 误差 的发生 , 样品采集操作 不当 、 采集样 品不符 合要求 等都 善临床检验科室工作人员 的工作态度 , 避免人 为因素造成 的误差发 生。 将造成临床检验误差 的发生 。 例如 : 在输液手臂进行采血将导致血样标本 因被稀释 而影 响检 3 注重质量 意识 的培养 。 预防临床检验误差的发生 验准确性 。通过标准执行操作规程 以及检验人员严谨 的态度 , 能够 临床 医学检验质量 的重要 性决定 了临床 检验质量控 制与管理 有效避免此类误差 的发生 。 工作 的重要性 。 现代临床医学检验科 室必须注重 岗位人员质量意识 因此 , 现代 临床 医学检验科 室 , 应根 据不 同样 品标本 检验需求 的培养 , 以质量 意识为基础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同时 , 利用质控 对现有操 作规程进行完善 。 在操作规程中明确样 品标准采集注意事 管理方法提 高检验质量 , 减少 和避免 误差的发生 , 利用指控密 度及 项、 明确操作过 程中 的标 准及 方法 , 样品采集人员 应严格遵 守操作 梯度管理 方法 、 审单 工作的强化等保 障临床检验报告质量 , 避 免检 规程 , 避免样 品标本引发 的检验误差 。 验误差对临床 医师诊断 的误导 , 提 高临床诊疗效果。 4 结 论 2 . 2设备及实 际引发误差 的对策分析 自动化检验仪器设备 的应用 提高 了临床检验工作效率 , 降低了 综上所述 , 现代医疗 活动中临床医学检验工 作是疾病诊 断的重 临床 医学检验 工作量 。但 是 , 受设备使用环境 、 使用 频率等 因素影 要依据。针对 临床 医学检验工作重要性 , 现代临床医学检 验科 室应 响, 检验设 备在使用 一段时间后必 须进行校验 , 以此保 障设备检 验 加快 引发 医学检验误差原因分析 , 并针对 引发 临床 医学检验误差 的 的准确度 、 避 免检验误 差的发生。 针对设备校验 、 操作等因素造成的 因素 开展针对性控制与管理。从样品标本 采集管理 入手 、 以人 为因 检验误差 , 临床检验科 室也 应建立完善 的设备标准操作规程 。根 据 素控制为重点 、 以设备及试剂 控制为关键 , 提高临床 医学检验质量 不同设备 操作要求 、 设备 使用过程 中的注意事项 , 建立完 善 的设备 管理能力 , 预防临床 医学检验误差 的发生 。针对现代临床 医学检验 标准操作规程管理体系 , 严格按 照仪器设备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工作 需求 , 加 强 岗位标准操作 规程 、 设备 标准操作规程 的建 立与完 设 备的操作 , 避免设备操作误差 以及设备 精度 校验等工作引发 的检 善 , 实 现标准化检验控制 , 保 障临床 医学检验准确度 、 保障临床医学 验误差 。并且针对检验仪器设 备保养对检验结果 的影 响 , 医疗检验 检验工作质量 。 科 室还 应根据设 备检验要求完善设备保养规程 。根据要求每 1 3 、 每 参考文献 周、 每 月按照保养计 划进行仪器设 备的保养 , 避免仪器 设备 引发的 【 1 】 梁快. 临床 医学检验科 室管理 f J 1 . 医疗管理资讯 , 2 0 1 1 . 检验误差 。 [ 2 ] 宋晓娇. 临床 医学检验误 差原 因分析及控 制管理 重点的探讨『 J 1 . 临 在 临床 医学检验 中, 试剂的使用也是造成检验误差 的重 要因素 床检 验信 息, 2 0 1 0 . 之一 。 更换试剂后未按 照不 同试剂 、 不同批 号使用要求进行校验 , 试 剂使用与设备要求不符等都将 引发检验误差 。针对这一问题 , 临床 检验科 室应通过仪 器设 备专人 使用 、 专 人保养 、 使用前状 态检查 以 及 试剂管理等工作避免临床医学检验误差的发生。 2 - 3人为因素的控制分 析

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最基础的检验之一,对于很多疾病的筛查和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存在误差,严重影响了检验质量和医疗诊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的原因和解决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一、常见误差原因分析1. 自然因素干扰自然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从而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产生干扰。

例如,高温、低温或湿度过高等环境条件下,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导致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值的偏差。

血常规检验中血样提取的方法、氧气暴露时间等操作因素会导致红细胞容积分布、血细胞计数等指标数据的变化。

此外,由于人体内存在其他生理状态和疾病状态,如代谢状态、炎症过程、肝肾功能等情况都会对血常规检验产生干扰。

3. 仪器设备因素干扰现代医疗检验设备大多采用自动化检测方式,但由于仪器设备本身的结构、设计、性能等各方面因素,如光源的稳定性、管路的堵塞、机械损伤的影响等,容易导致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

此外,不同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标准也有可能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 操作人员技术操作的影响操作人员技术操作熟练度和操作规范性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密切相关,不合适和不规范的操作常常导致血常规检验产生误差。

其中,职业技能、操作动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是操作人员的关键能力,娴熟的操作能力才能保证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解决策略研究为了控制自然因素对血常规检验的干扰,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尽可能选择气温恒定、湿度稳定的空间进行检测;保持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干燥和清洁;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氧气的暴露时间过久等。

在进行血常规检验前,应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和身体状态进行评估和分析,尽量控制疾病的影响。

如,对于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可以在体外进行分离和处理,避免干扰检测结果;对于肝肾功能不佳的患者,可以调整检测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化学物质消耗。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
3讨 论
构正 常的十二指肠 上皮粘膜有中性粒细胞的浸润 ,可 以有糜 烂 , 但 无 胃上皮化生。溃疡性结肠炎 、 克罗恩病的诊断标准见北 美儿科 胃 肠病 学 、 肝脏病 学和营养学 协会工作组 , 以及 美国克罗恩病 和结肠
炎基金会 。
本研究的 目的是分析胃炎 和十二指肠球炎在病例组和对 照组 的 发病情 况 , 结果表明病例组发生十二指肠球炎 和各 种分型的 胃炎 的 比例明显 升高 , 而且克罗恩病患者以及年龄小于 3 5岁的患者发生上
2 . 1 炎症性肠病患者各种类型 胃炎 的发生 与幽门螺旋杆菌 的感染情 况, 即炎症性 肠病患 者发生 胃炎 的 比例要远远 高于健康对 照 , 其 中 克罗恩病患者发生 胃炎 的比例最高 , 有两例 胃 粘 膜活检发现 肉芽肿 改变。炎症性肠病患者发生幽门螺旋杆菌 阴性 的慢性活动性 胃炎和 慢性非活动性 胃炎 的比例很高 , 这两种 胃炎 在克罗恩病患者 的比例 高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 而 幽门螺旋杆菌 阳性的 胃炎在克罗恩病 患
医学信息 2 0 1 3年 4月第 2 6卷第 4期( 上半月) Me d i c a l I n f o r m  ̄i o n . A p r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4
象分为 : 对照组 ( A 组) 4 5 例, 病 例组( B 组) 5 6 例, 其 中克 罗恩病组 ( B l 组) 4 O例 , 溃疡性结肠 炎组 ( B 2组 ) 1 6例 。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医 学检 验 分 析 前 对 检 验 结 果 产 生误 差 的原 因及 解 决 这 些 问题 的对 策 。方 法 本 文通 过 回顾 性 分 析 的 方 法 对 于 2 0 1 1年 6月~ 1 2

医学检验结果误差分析与改进研究

医学检验结果误差分析与改进研究

医学检验结果误差分析与改进研究医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分析人体样本中的生理指标,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依据。

然而,在医学检验中,结果误差是难以避免的问题之一。

因此,本文将探讨医学检验结果误差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误差来源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医学检验结果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

例如,操作不当、样本标识错误、记录不准确等都会导致结果误差。

2. 仪器因素仪器因素也是医学检验结果误差的重要来源。

例如,仪器的精度、灵敏度、校准等问题都会导致结果误差。

3. 样本因素样本因素也会影响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样本的质量、保存条件、采集时间等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二、改进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对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需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操作规范和流程正确。

2. 定期维护仪器定期维护仪器可以保证其精度和灵敏度,从而减少仪器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校准仪器,确保其准确性。

3. 优化样本采集和保存条件优化样本采集和保存条件可以减少样本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例如,采集样本时需要注意采集时间、采集方法和保存条件等。

4. 引入质控体系引入质控体系可以监测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例如,可以建立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体系,对检验结果进行监测和比对,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5. 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对患者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存储,避免信息丢失和错误。

三、结论医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提高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从人员培训、仪器维护、样本采集和保存条件、质控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和优化医学检验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措施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措施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措施摘要:目的:探讨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形成的原因及避免措施。

方法:从我院医学检验科中随机抽取1000份临床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当中包含有5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误差防控措施,之后对比分析两组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发生率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结果:研究组检验分析前误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结论: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原因主要包括样本采集和仪器试剂两个方面,通过提前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误差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原因;措施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我院医学检验科中随机抽取1000份临床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当中包含有500例。

对照组当中包含有201例男性患者病例和299例女性患者病例,患者的年龄均在18岁到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56±5.12)岁。

研究组当中包含有300例男性患者病例和200例女性患者病例,他们的年龄均在18岁到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73±5.66)岁。

可见,两组病例资料各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即发现误差后分析误差出现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研究组实施误差防控措施,具体包括:(1)严格管理样本采集全过程:采集检验标本前,医护人员应提前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规避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清淡饮食、保持乐观的情绪,采集前多久需要严格禁食等。

尽可能做好一切前期准备工作,最大限度规避检验分析前误差,降低误差发生风险[1]。

开始采集样本的时候,医护人员需再次询问患者是否处于空腹状态,确认后方可实施采样操作。

同时要保证整个检验过程中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型,需对每张检验单进行仔细核查。

临床检验结果误差分析

临床检验结果误差分析

临床检验结果误差分析在临床医学中,检验结果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检验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本文将对临床检验结果误差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人为误差1. 操作不当:临床检验需要借助各种仪器和试剂进行,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引入误差。

例如,在样本采集过程中没有遵守操作规范,或在试剂配制过程中发生计量错误等。

2. 分析技术问题:不同的检验项目有不同的分析技术要求,如果操作人员对某项技术不熟悉或技术水平不高,可能会导致结果的误差。

此外,仪器的校准和维护也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如果不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可能会引入误差。

二、样本因素1. 样本采集问题:临床检验的结果是基于样本进行分析的,如果样本采集不当,可能会导致结果的误差。

例如,采集时没有按照规范采集足够的数量或没有采集到合适的部位。

2. 样本保存和运输问题:样本在采集之后需要及时保存和运输,如果保存时间过长或者保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导致样本的变化,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三、环境因素1. 温度和湿度:某些检验项目对温度和湿度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环境温度和湿度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导致结果的误差。

2. 光线干扰:某些检验项目对光线有较高的敏感性,如果在检验过程中遭受到强光的照射或长时间处于暗处,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误差对临床医学影响的几个方面:1. 误诊误治:临床检验结果误差可能导致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判断错误,进而产生误诊和误治,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2. 患者安全:在某些情况下,临床检验结果误差可能会导致对患者的安全造成威胁。

例如,在用药治疗中,如果依赖于检验结果控制用药剂量,误差可能导致药物过量或不足。

对于临床检验结果误差,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加强人员培训:对临床检验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水平。

此外,还应加强对操作规范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每位操作人员都能够遵守规范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研究目的对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医学检验分析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临床病例1 28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出现误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进行总结。

结果观察中发现,1 289例受试者中,有1 166例(90.46%)患者由于样本采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分析前误差。

误差因素中包括有样本采集前准备工作不足、样本采集过程中出现意外、样本采集完毕后发生意外;除此外部分患者因试剂或者是设备因素出现分析前误差。

结论医学检验分析前,造成误差的因素较多,给检验结果造成了严重影响,临床工作中,应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避免或修正误差,提高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治工作,提高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标签:医学检验;检验分析;误差因素;预防措施[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error factors and solutions before the medical test analysis and provide th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medical test analysis work. Methods 1 298 cases of clinical cas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error conditions of patients before the clinical medical test analysis were count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showed 1 289 cases that the issues in the sample collection course leading to the errors before analysis was in 1 166 cases,accounting for 90.46%,and the error factors included the insufficient preparation work before collection,accidents in the blood collection course and after the blood collection,in addition,and the errors before analysis of some patients were caused by the reagent factor and equipment factor.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of errors before the medical test analysis,which has a serious effect on the test results,and in clinical work,we should positively adopt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avoid or correct errors,improve the test accuracy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ork.[Key words] Medical test;Test analysis;Error factor;Preventive measures目前医学检验分析已经成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一项重要判断依据[1]。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检验分析的过程中,检验工作者对检验分析中、检验分析后的检验分析质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对检验分析前的质量则很少关注[2]。

因此,开展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有效避免和纠正误差的临床意义重大,值得关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2014年1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临床病例1 289例,包括有男897例,女392例,年龄20~74岁,平均(45.3±12.3)岁。

所有受试者均为发病初期来该院就诊,并接受医学检验的患者。

1.2 资料收集方法对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广泛搜集,包括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医学检验前医师对病情的陈述等。

只有实现全面系统的对患者信息进行了解分析,采可以1.3 统计方法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析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样本采集因素在该次研究中,1 289例受试者中,有1 166例(90.46%)患者由于样本采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分析前误差。

其中有737例患者因采集样本前出现了意外状况,最后造成分析前误差的发生。

有123例(9.54%)患者因情绪不稳定,有246例(19.08%)患者在检验前误食用了药物,有276例(21.41%)患者存在不健康饮食习惯,有92例(7.14%)患者检验单核出现问题。

在检验过程中,样本采集时有可能出现时间、部位、步骤不合適等问题,若是在样本采集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差错,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发生巨大的偏差。

该次研究中,有276例(21.41%)患者在样本采集中出现问题而造成分析误差,其中有123例(9.54%)患者的原因是采集时间不当,有92例(7.14%)患者的原因是采集部位不准确,另外有61例(4.73%)患者的原因是采集样本不规范。

此外,在样本运输、储存问题方面,也会造成误差的发生。

该次调查中,有153例(11.87%)患者因样本运送、储存问题引起了分析前误差。

2.2 仪器与试剂因素仪器因素:由于检验人员对仪器的特点、构造无法深入的了解,对一些使用注意事项无法准确的掌握,对一些检验试剂未进行新旧交换,检验工作者未关注规定的变化。

由于以上疏忽大意,从而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

试剂因素:检验人员在使用试剂的过程中,对试剂的浓度、使用方法的认识不深,在试剂的采购中,多会出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从而使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受到影响,一些国外检验设备对国内生产的检验试剂无法很好的适应,从而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该次研究中,有123例(9.54%)患者由于检验设备与检验试剂不匹配而造成分析前误差。

3 讨论临床工作过程中,医学检验工作为诊断和治疗中的一项基本环节,医学检验的最终结果将会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产生很大的影响[3]。

医学检验的分析包括有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步骤,分析前的质量为检验步骤中最为关键的环节[4]。

因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是后续2个基本步骤的基础,只有对检验分析前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才可以获得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因医学检验的相关人员对分析前的检验质量没有足够的重视,多将重点放在分析过程中、分析后的质量,因此很容易造成检验结果出现偏差[5-6]。

该次研究中,出于对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医学检验分析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临床病例的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进行了统计分析,最终发现,医学检验分析前,造成误差的因素较多,给检验结果造成了严重影响,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避免或修正误差,提高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治工作,提高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针对误差因素分析结果,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对样本采集全过程实施严格的管理。

研究分析中发现,造成分析前误差的因素中有超过一半以上是因为采集样本之前的准备阶段造成,因此要求在医学检验过程中,着重加强对分析前的质量管理[7]。

检验采集前,检验工作者要提前告知患者在饮食、用药以及情绪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保证患者能够有充足的准备,从而有效减少因患者的准备不足而造成分析前误差[8]。

同时还应对信息记录过程中的问题给予关注。

检验工作中,医学检验工作者不但需要使自身的检验水平得到提高,检验单的规范程度得到保证,同时还需要对每一张检验单进行审核,保证相关检验流程无差错[9-10]。

②加强试剂管理和设备检验。

一些检验仪器为医学检验必需设备,使用频率高,由于高频的使用,会对仪器造成严重的损耗,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定期设备检验对于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苏鲁贤,陈育贤,黄向阳.医学检验常见失误与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4):105-106.[2] 周立红.探析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与相应解决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9):218.[3] 郭长旭.对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1,6(26中旬刊):238-239.[4] 宿振国,周玉明,彭新国,等.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4):710-711.[6] 杨金荣.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3):239-240.[7] 何丽杰.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21):1748-1749.[8] 董大光.浅谈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J].中华全科医学,2012(7):1143-1144.[9] 宮春勇,郑柳.“不合理”检验结果的原因分析及解决[J].医疗装备,2011(8):35.[10] 郝翠珍.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779-1780.(收稿日期:2016-1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