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呕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治疗:小儿呕吐

【概述】

呕吐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原因很多,本章节着重介绍由消化道病变所引起的呕吐。一般来说是因食管、胃或肠道呈逆向蠕动,并伴有腹肌强力痉挛性收缩,迫使食管或胃内容物从口、鼻腔涌出,严重呕吐者甚至使患儿呈呼吸暂停的窒息状态。若护理不当或有呕吐物被吸人,尚可继发呼吸道感染。反复呕吐易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长期呕吐者,可影响营养的吸收,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另外,如果因喂养不当,吸入空气过多,或喂乳过多,出现乳后有少量乳汁倒流至口腔,从口涌溢出,此称为“溢乳”,为正常现象,不属于病态。

祖国医学认为呕吐是由于胃气上逆所致。有物有声者,谓之呕;有物无声者,谓之吐;有声无物者,谓之干呕。

【临床表现】

依中医辨证呕吐可分为以下几种:

1.寒吐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多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的乳食,呕吐物酸臭不甚,腹痛喜暖,面色苍白,四肢乏温,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而无力,指纹色红。

2.热吐食入即吐,呕吐物恶臭,身热口渴,面赤烦躁,大便臭秽或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指纹色紫。

3.伤食吐呕吐频繁,吐物酸臭腐馊,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或乳片,院腹痞问,腹胀厌食,矢气恶臭,大便秘结或泻下酸臭,苔厚腻,脉滑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诊断和鉴别】

因呕吐是一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一见即知是呕吐。问题在于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特别需要鉴别的是中枢性呕吐。

任何中枢神经病变引起颅内压升高时均可出现呕吐,且多伴有明显头痛。呕吐往往于头痛剧烈时出现,可呈喷射状。从呕吐与头痛的关系中,可作出中枢性呕吐的诊断。如脑外伤、脑膜炎、儿童周期性呕吐等。

【治疗】

1.治疗原则寒吐者,治宜温中散寒,和胃降逆;热吐者,治宜清热和胃,降过止呕;伤食吐者,治宜消食导滞,和中降逆。

2.常用穴位脾经、板门、腹阴阳、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

3.常用手法推法、揉法、摩法、按法等。

4.操作方法

(1)基本治法:患儿取仰卧位,医生坐于其右侧,先揉天突30次,直推膻中500次,揉中脘3分钟。以双手拇指分别自剑突下,沿肋弓下缘向左右分推(分推腹阴阳)约50次,再摩腹3分钟。

揉板门穴300次;再以双手拇指按揉双侧足三里三分钟。

患儿取俯卧位,医生坐于其左侧,以拇、食二指推天柱骨自上而下200次,再以双指揉法施于脾俞、胃俞穴,每穴各1分钟。

(2)随症加减:

寒吐者:加补牌经300次,揉外劳宫30次,推上三关300次。

热吐者:加清牌经100次,清大肠300次,退下六腑200次,揉外劳宫30次。

伤食吐者:加清、补牌经各300次,清大肠300次,推下七节100次,搓摩胁肋50次。

【注意事项】

1.对呕吐患儿应适当控制乳食;呕吐频繁者,必要时应予禁食,待病情缓解后,再酌增饮食量。

2.呕吐时应及时将患儿头部置于侧位,避兔呕吐物吸入气管。

3.反复呕吐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者,应及时给予静脉补液。

小儿呕吐推拿

【疾病】呕吐

【简介】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呕吐可由许多疾病如胃肠道疾患、发热、颅内感染、药物以及食物中毒等引起。中医学认为,外感风寒、热邪犯胃。内伤饮食、胃虚夹热、胃阳亏虚以及脾胃虚寒等原因均可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呕吐。严重的呕吐常使体液丧失过多,出现气阴亏损。长期反复呕吐,可导致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后果。常见症状为食后呕吐,吐物酸臭或清稀粘液,时有恶心,嗳气,脘腹胀满,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或面红耳赤,不愿进食等。

按摩方法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直推膻中穴1~3分钟。

(2)家长用两拇指,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30~50次。

(3)顺、逆时针摩腹各1分钟。

(4)以拇指端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约1分钟。

2、随证加减

(1)伤食吐型:呕吐频繁,口气臭秽,呕吐物常伴未消化的乳块或食物残渣,大便量多,气味酸臭,或溏或秘,腹部胀满,吐后则舒,嗳腐厌食,矢气恶臭,舌质淡,苔厚腻。

常用手法加

①清脾经100次,揉板门300次。

②清大肠20O次,退六腑100次。

③以指点揉中脘穴1~3分钟。

(2)寒吐型:起病较缓,呕吐乳食不化,呈清稀粘液,无臭味,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肠鸣,大便溏薄,或为不消化食物,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揉板板门00次。

②揉外劳宫50次,推三关300次。

③点揉关元穴1分钟。

④以掌横擦肩背、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热吐型: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臭或为黄水,身热口干口渴,口唇色红,烦躁不安,胃脘胀痛,大便稀薄臭秽或秘结不通,小便色黄量少,舌质红,苔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脾经200次,清小肠200次。

②清大肠200次,退六腑200次。

③以拇指侧推小横纹100次。

④按揉双侧天枢穴各1分钟。

⑤推下七节骨100次。

(4)虚火吐型:时作于呕,咽干舌燥唇红,不欲进食,两颧发红,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尖红,苔少而干。常角手法加

①清天河水200次,清肝经200次。

②补肾经300次。

③推涌泉300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以中指先按后揉中脘穴1分钟。

(2)家长将双手拇指分放于患儿剑突两侧的季肋处,然后向两旁分椎1~3分钟。

(3)先掐后揉内关穴1分钟。

(4)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拇、食、中三指,捏拿脾俞、胃俞穴处肌肉,各15~20次,然后以拇指各按揉1分钟。

2、随证加减

(1)感受风寒者,常用手法加

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②推揉太阳穴50次。

③清肺经200次,清大肠200次。

(2)脾胃虚弱,神疲乏力者,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

②捏脊5~7遍。

③按揉足三里穴1~3分钟。

(3)饮食过多或不干净者,常用手法加

①清胃经300次,清大肠300次。

②揉板门100次,运内八卦100次。

③推下七节骨100次。

按摩方法三

1、常用手法

(1)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一手固定患儿头部,用另一、手食、中二指自上向下,直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处300次。

(2)以拇指顺运内八卦50~100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