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组合而在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设 施、资源和产品利用等方面得以互补、共 享所产生的收益。
产业集聚就是在集聚经济作用下的现代区域经济增 长的一种重要现象。在产业集聚区域,同一产业或 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能使得该区域的经济 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
a
9
区域经济集聚的空间表现:
(1)导致区域经济的极化现象; (2)加剧区域经济成长的空间差异与非均衡; (3)在地域间产生了发展上的“马太效应”
a
13
点轴理论
对区域开发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运输通道被成 为生产轴(沃尔.松世)。
随着连接中心地的重要交通干线形成新的优势 区位,对产业和劳动力产生新的吸引力,从而 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线集 聚并产生新的居民点,使该地区出现工业化和城 镇化的趋势。
a
14
扩散效应
相对均衡的高 级有序状态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a
1
区域空间结构的定义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 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织形式。
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 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
a
2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下形成 和发展的。主要有:
1、单个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2、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 3、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
原料地指向。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 量的原料,某些经济活动的区位趋向于原料 集中供给地,因而表现为原料地指向。如高 物耗的钢铁、建材、木材加工、重型机械制 造、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基本上都是原料 地指向。
a
5
燃料动力指向。一些经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或者是需要获得稳定的 动力供给,它们在选择区位时趋向于选择在 或靠近燃料、动力供给地。如高耗能的火力 发电、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 生产、石油化工等都属于燃料动力指向。
劳动力指向。部分经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需 要大量使用劳动力或对某种类型的劳动力有 很大的依赖性,因而在选择区位时趋向于相 关劳动力集中的地方,从而表现为劳动力指 向。
a
6
市场指向。有的经济活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 中产品销售受市场影响大或产品不能长途运 输,因此,它们的区位趋向于市场。如服务 业、部分食品和饮料工业、部分化学原料工 业,以及对市场行情波动敏感的行业。
a
3
(一) 区位指向
概念
指经济活 动在选择区位 时所表现出的 尽量趋近于特 定区位的趋向 。
分类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 原料地指向
燃料动力指向
劳动力指向
市场指向
a 运输指向
4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即,经济活动的 区位主要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布的影响, 在空间分布上趋向于相关自然条件和自然资 源集中的地方。农业和采矿业基本上是这种 指向。
就容易与空间上近邻的相关经济活动或区域发生
联系。而且,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各种经济活
动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及产生的影响都将相应地减
小。
a
18
2.产生的原因
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 为了降低决策风险,多倾向于在周围地 区采取行动,谋求发展。 受长期形成的经济与社会联系的影响。
a
19
3.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
10
经济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
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区域经济扩散的机制主要有:
1、避免集聚不经济
2、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3、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
4、政府的干预作用
总体而言,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
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
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a
11
扩散的几种形式:
近邻扩散
等级扩散
跳跃式扩散
随机扩散
点轴理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墨渍扩散a
12
就近分散:就近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 门由集聚地区向周围地区的扩散。 跳跃式分散:跳跃式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和经 济部门从集聚地区越过周围的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 它地区。 等级扩散:等级扩散是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 业和经济部门按照城市等级体系由上至下地进行扩 散。 随机扩散:随机扩散是集聚地区资源、要素、企业 和经济部门的一种无规律的扩散。 墨渍扩散——是由占据扩散和蔓延扩散混合而成的一 种扩散类型。移民迁移到新的居住地,首先完成占 据式扩散,之后,通过蔓延式扩散,使得文化区得 到更大扩展。结果是原居住地的文化在新居住点周 边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扩散,但是各个新居住点之 间仍然被土著文化所分隔,尚未连绵成片。
a
16
空间近邻效应 1.概念
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 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 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a
17
空间近邻效应
研究表明,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是 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这就是空间 距离衰减原理。
只要能够基本满足所必需的技术要求、经济效益,
各种经济活动都倾向于就近组织资源、要素,也
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 促进
a
20
集聚效应
局部集聚非均 衡的低级有序 状态
孤立、分散的
均质无序状态
a
15
.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集聚与扩散是相互对立和并存的,是制约区域空间 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 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 一样。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初期,集聚机制起着主 导作用,引发区域内部发生空间分异。在区域空间 结构发展时期,集聚机制的作用将逐步减缓,扩散 机制逐渐发挥作用。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成熟期, 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同时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程度 较为复杂。一般情况是扩散机制的作用强于集聚机 制。
运输指向。对有的经济活动而言,运输费用 在产品的成本中占的比重高,或者是为了方 便地从不同的地方获得原材料、向许多地方 发送产品,所以,它们在选择区位时通常都 趋向于运输费用最低的地方。
a
7
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结构演变上始终存在着两 个空间相互作用(主动因):
集聚
扩散
集聚效应 扩散效应
a
8
集聚经济:因相关集聚活动在空间上合
产业集聚就是在集聚经济作用下的现代区域经济增 长的一种重要现象。在产业集聚区域,同一产业或 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能使得该区域的经济 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
a
9
区域经济集聚的空间表现:
(1)导致区域经济的极化现象; (2)加剧区域经济成长的空间差异与非均衡; (3)在地域间产生了发展上的“马太效应”
a
13
点轴理论
对区域开发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运输通道被成 为生产轴(沃尔.松世)。
随着连接中心地的重要交通干线形成新的优势 区位,对产业和劳动力产生新的吸引力,从而 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线集 聚并产生新的居民点,使该地区出现工业化和城 镇化的趋势。
a
14
扩散效应
相对均衡的高 级有序状态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a
1
区域空间结构的定义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 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织形式。
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 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
a
2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下形成 和发展的。主要有:
1、单个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2、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 3、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
原料地指向。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 量的原料,某些经济活动的区位趋向于原料 集中供给地,因而表现为原料地指向。如高 物耗的钢铁、建材、木材加工、重型机械制 造、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基本上都是原料 地指向。
a
5
燃料动力指向。一些经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或者是需要获得稳定的 动力供给,它们在选择区位时趋向于选择在 或靠近燃料、动力供给地。如高耗能的火力 发电、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 生产、石油化工等都属于燃料动力指向。
劳动力指向。部分经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需 要大量使用劳动力或对某种类型的劳动力有 很大的依赖性,因而在选择区位时趋向于相 关劳动力集中的地方,从而表现为劳动力指 向。
a
6
市场指向。有的经济活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 中产品销售受市场影响大或产品不能长途运 输,因此,它们的区位趋向于市场。如服务 业、部分食品和饮料工业、部分化学原料工 业,以及对市场行情波动敏感的行业。
a
3
(一) 区位指向
概念
指经济活 动在选择区位 时所表现出的 尽量趋近于特 定区位的趋向 。
分类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 原料地指向
燃料动力指向
劳动力指向
市场指向
a 运输指向
4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即,经济活动的 区位主要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布的影响, 在空间分布上趋向于相关自然条件和自然资 源集中的地方。农业和采矿业基本上是这种 指向。
就容易与空间上近邻的相关经济活动或区域发生
联系。而且,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各种经济活
动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及产生的影响都将相应地减
小。
a
18
2.产生的原因
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 为了降低决策风险,多倾向于在周围地 区采取行动,谋求发展。 受长期形成的经济与社会联系的影响。
a
19
3.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
10
经济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
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区域经济扩散的机制主要有:
1、避免集聚不经济
2、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3、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
4、政府的干预作用
总体而言,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
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
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a
11
扩散的几种形式:
近邻扩散
等级扩散
跳跃式扩散
随机扩散
点轴理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墨渍扩散a
12
就近分散:就近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 门由集聚地区向周围地区的扩散。 跳跃式分散:跳跃式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和经 济部门从集聚地区越过周围的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 它地区。 等级扩散:等级扩散是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 业和经济部门按照城市等级体系由上至下地进行扩 散。 随机扩散:随机扩散是集聚地区资源、要素、企业 和经济部门的一种无规律的扩散。 墨渍扩散——是由占据扩散和蔓延扩散混合而成的一 种扩散类型。移民迁移到新的居住地,首先完成占 据式扩散,之后,通过蔓延式扩散,使得文化区得 到更大扩展。结果是原居住地的文化在新居住点周 边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扩散,但是各个新居住点之 间仍然被土著文化所分隔,尚未连绵成片。
a
16
空间近邻效应 1.概念
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 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 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a
17
空间近邻效应
研究表明,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是 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这就是空间 距离衰减原理。
只要能够基本满足所必需的技术要求、经济效益,
各种经济活动都倾向于就近组织资源、要素,也
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 促进
a
20
集聚效应
局部集聚非均 衡的低级有序 状态
孤立、分散的
均质无序状态
a
15
.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集聚与扩散是相互对立和并存的,是制约区域空间 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 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 一样。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初期,集聚机制起着主 导作用,引发区域内部发生空间分异。在区域空间 结构发展时期,集聚机制的作用将逐步减缓,扩散 机制逐渐发挥作用。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成熟期, 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同时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程度 较为复杂。一般情况是扩散机制的作用强于集聚机 制。
运输指向。对有的经济活动而言,运输费用 在产品的成本中占的比重高,或者是为了方 便地从不同的地方获得原材料、向许多地方 发送产品,所以,它们在选择区位时通常都 趋向于运输费用最低的地方。
a
7
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结构演变上始终存在着两 个空间相互作用(主动因):
集聚
扩散
集聚效应 扩散效应
a
8
集聚经济:因相关集聚活动在空间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