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汞等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合集下载

汞的检出限

汞的检出限

汞的检出限摘要:一、汞的检出限概述二、汞检出限的测定方法1.原子荧光光谱法2.冷原子吸收光谱法3.电化学方法4.光学方法三、汞检出限的应用领域四、我国汞检出限标准及政策法规五、汞检出限的环保意义及前景展望正文:汞作为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其在环境、食品、化工等领域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汞的检出限是指在一定的检测条件下,能够准确测定汞含量的最低限度。

本文将介绍汞的检出限及其测定方法、应用领域,并探讨我国汞检出限标准及政策法规,以及汞检出限在环保领域的意义及前景。

一、汞的检出限概述汞的检出限是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实验室能够准确测定汞含量的最低限度。

汞的检出限主要包括总汞、有机汞和无机汞等。

由于汞的毒性,我国和世界各国都对汞的检出限有明确的规定。

二、汞检出限的测定方法1.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是测定汞的一种灵敏、准确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形态的汞测定。

2.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汞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3.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汞测定方法,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4.光学方法:光学方法包括荧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三、汞检出限的应用领域汞检出限在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化工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汞的检出限进行严格控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汞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四、我国汞检出限标准及政策法规我国对汞的检出限有明确的标准规定,如《水质汞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HJ 700-2014)等。

此外,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强对汞及其化合物的管理,限制汞的使用和排放。

五、汞检出限的环保意义及前景展望汞检出限的提高,有助于更好地监测和控制汞污染,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汞检出限的方法将更加完善,检测速度和准确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汞替代品的研究和应用也将得到加强,从源头上减少汞污染。

汞含量的实验报告

汞含量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汞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汞污染的危害及其检测的重要性。

3. 提高实验室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实验原理汞是一种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

汞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冷原子吸收法,该法基于汞原子蒸气对波长253.7nm的紫外光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汞蒸气浓度与吸收值成正比。

本实验采用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将试样中的汞转化为二价汞,再用氯化亚锡将二价汞还原成金属汞,最后通过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测定汞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消解器、电热板、移液器、容量瓶、锥形瓶等。

2. 试剂:高锰酸钾、过硫酸钾、硫酸、硝酸、氯化亚锡、氢氧化钠、盐酸、汞标准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消解器、电热板、移液器等仪器清洗干净,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配制一定浓度的汞标准溶液,用于制作标准曲线。

2. 样品消解(1)取适量样品(如水样、土壤样品等)于锥形瓶中。

(2)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和过硫酸钾,充分混合。

(3)将锥形瓶放入消解器中,加热消解至样品完全消解。

3. 氧化还原(1)消解完成后,待锥形瓶冷却至室温。

(2)加入适量的硫酸羟胺,将过剩的氧化剂还原。

(3)加入适量的氯化亚锡,将二价汞还原成金属汞。

4. 冷原子吸收测定(1)将消解后的溶液通过气体发生器通入空气或氮气流。

(2)将金属汞汽化,载入冷原子吸收测汞仪。

(3)测量吸收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汞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制作(1)取一定量的汞标准溶液,分别加入适量的消解剂,进行消解和氧化还原。

(2)将消解后的溶液通过气体发生器通入空气或氮气流,将金属汞汽化。

(3)测定不同浓度的汞标准溶液的吸收值,以吸收值为纵坐标,浓度值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1)按照实验步骤,对样品进行消解、氧化还原和冷原子吸收测定。

(2)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汞的含量。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汞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了汞污染的危害及其检测的重要性。

生活饮用水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分析

生活饮用水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分析

生活饮用水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分析摘要:饮用水是人类健康生活的基本需求,然而生活饮用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重环境问题。

这些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对生活饮用水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监测与分析至关重要。

本综述旨在研究总结当前关于生活饮用水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分析方法,总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与影响,并探讨相关治理策略,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饮用水、监测、分析、污染治理1. 引言重金属是一类密度较高、毒性较大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等。

饮用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已引起广泛关注,长期暴露于重金属污染的饮用水中可能会导致慢性中毒、神经系统损害等健康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害。

2.监测方法监测生活饮用水中重金属污染的常用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这些方法具有高准确度和灵敏度,可有效检测重金属元素含量。

2.1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最常用的重金属监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原子吸收光谱原理,通过测量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吸收光线强度来确定其浓度。

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能够同时检测多种金属元素。

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能够测量极微量的金属元素。

该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离子源,将样品中的金属元素离子化,然后通过质谱仪器进行分析和定量。

ICP-MS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可以同时检测多种金属元素,并具备快速分析的优势。

3.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工业废水、农药使用和自然环境因素等均可能导致饮用水中的重金属污染。

各个环节的管控和治理是减少重金属污染的关键。

3.1 工业废水。

工业活动是生活饮用水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许多工业过程涉及使用和处理含有重金属的化学品和材料,导致废水中重金属浓度升高。

例如,金属冶炼、电子制造、化工生产和纺织等行业都可能排放含有铅、汞、镉等重金属的废水。

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汞的方法研究

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汞的方法研究
目前常用的汞测定方法存在灵敏度低、干扰因 素多等问题,需要研究更加准确、灵敏的测定 方法。
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一种准确、灵敏的测定水中汞 的方法,为水体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
国内外研究现状
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发展历程
原子荧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定特定元素荧光的分析仪器, 具有高灵敏度、低背景干扰等优点。
通过计算得到方法的检出限为0.01μg/L,精密度为 1.6%~3.5%,准确度为94%~106%。这些结果表明该方法具 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实际样品测定的需要。
样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总结词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0%~108%之间,说明方法的准确度较 高。
详细描述
通过对实际水样进行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得到不同水样加标回收率的结果。 根据加标回收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加标回收率在90%~108%之间,说明 方法的准确度较高。
研究结论
建立了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水 中汞的方法。
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酸度、 载气流量、灯电流等。
对比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测定 结果的影响。
得出了该方法的标准曲线和检 出限。
研究不足与展望
缺乏与其他方法的对比研究。 实验样本量较少,需要拓展实验数据。
对实际水样中干扰离子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对仪器性能和试剂纯度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
实验仪器与设备
实验仪器
原子荧光光度计、粉碎机、电子天平、电热板、移液管、容量瓶等。
实验设备
需准备实验所需的玻璃器皿和塑料容器,如玻璃棒、烧杯、容量瓶等。
样品预处理与前处理方法
样品预处理
将水样进行过滤,除去悬浮物和杂质,取适量水样进行稀释 。
前处理方法
将稀释后的水样加入酸溶液,进行消化处理,使水样中的汞 全部转化为二价汞离子,同时加入适量的还原剂,将二价汞 离子还原为单质汞。

水质重金属检测方法

水质重金属检测方法

水质重金属检测方法水质重金属检测方法1、原理水质重金属检测成分主要包括At(铊)、Cd(镉)、Cr(铬)、Cu(铜)、Hg(汞)、Ni(镍)、Pb(铅)和Zn(锌)等。

当包含有重金属的水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如水热分解、抓悬游虫的方法等),可以将重金属进行预处理,从而增加不同比例的重金属,然后经过各种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原子荧光光谱仪(AFS)等的检测,来测定水质中重金属的含量。

2、方法(1)抓悬游虫法抓悬游虫法(SRP)是一种滤网技术,可以从水中捕获悬游动物,包括浮游物、水族动物等,随着捕捉到的量增加,悬游动物中重金属浓度也会增加。

抓悬游虫法能够滤出重金属,但不能准确测定重金属含量和浓度。

(2)水热分解法水热分解法是通过将水中含有重金属的化合物热分解,使其分解成不同的重金属,然后用某些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原子荧光光谱仪(AFS)等仪器测定不同重金属的含量。

这种方法对重金属的测定灵敏度高,但耗时较长。

(3)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AAS)是一种测定重金属元素在溶液中的激发法则,它可以测定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由于所测量元素仅限于重金属,故业内称之为原子吸收光谱(AAS)。

原子吸收光谱法仪器不复杂,对灵敏度低的金属元素检测效果也良好,但对有毒金属的检测效果差,如汞、砷等有毒金属,必须用更加灵敏的仪器来进行检测。

3、结论水质重金属检测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有抓悬游虫法、水热分解法以及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抓悬游虫法可以滤出重金属,而水热分解法和原子吸收法则可以确定含量。

同时,对有毒金属的检测效果较差,必须使用更加灵敏的仪器来进行检测。

自来水中的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自来水中的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自来水中的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

-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引言是文章的开头部分,目的是引导读者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在本文中,引言的主要目标是概述自来水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的背景和重要性。

概述部分内容如下: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近年来,人们对自来水中的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越来越关注。

这些重金属是自然界存在并广泛使用的物质,但过高的含量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重金属含量标准对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自来水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的含量标准,特别是国际和国内标准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通过分析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制定原理和核心要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范围内对自来水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促进国内自来水质量的改进与提升。

本文将首先介绍铅的含量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比较。

其次,我们将探讨砷、汞、镉等重金属的含量标准,同样进行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对比分析。

最后,我们将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自来水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引起公众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加强自来水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的监测和控制工作,确保公众用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内容以及目的,为读者提供了对本文内容的整体了解。

其次,在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了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的相关内容。

其中,分别对铅、砷、汞、镉的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进行了介绍和比较。

在每个部分中,都对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包括标准的制定依据、限制条件、检测方法等。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自来水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对自来水安全的影响,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自来水安全的科学参考。

硫酸还原法检测汞

硫酸还原法检测汞

硫酸还原法检测汞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硫酸还原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检测汞的存在。

汞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金属,长期接触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汞的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硫酸还原法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硫酸还原汞成离子态汞,然后通过测定还原后的离子态汞的浓度来确定样品中汞的含量。

硫酸还原法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需要的试剂和设备相对较少,因此在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硫酸还原法检测汞的步骤和操作流程。

准备样品。

样品可以是水样、土壤样品、废物样品等含有汞的物质。

将样品称取适量,然后将其溶解于一定体积的溶剂中,以便后续的处理和检测。

硫酸还原反应。

将溶解好的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硝酸和硫酸混合液中,然后将其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使汞被还原成为离子态汞。

在这一步骤中,有机汞会被还原为无机汞,并释放出来,便于后续进一步处理。

然后,进行沉淀处理。

在硫酸还原反应结束后,离子态汞会与一定浓度的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汞沉淀。

这个沉淀是汞的一个常见的化合物,也是检测汞含量的关键。

通过将生成的沉淀分离收集,可以进一步测定样品中汞的含量。

测定汞的含量。

将收集到的硫化汞沉淀溶解于一定体积的溶剂中,然后利用光谱仪器或其他分析仪器进行测定。

根据测定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汞的含量或者浓度。

需要指出的是,硫酸还原法在检测汞时具有一定的优缺点。

优点是操作简单,仪器设备要求不高,检测过程速度较快;缺点是需要较多的化学试剂,且操作中产生的废液需妥善处置,否则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控制试剂用量和处理废液的流程,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环境的安全。

硫酸还原法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汞含量的方法,其操作简单、成本低、结果可靠。

在实验室中,常常会选择硫酸还原法来对样品中的汞进行检测,以保障环境和人体的健康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硫酸还原法检测汞的原理和方法有所了解,进一步提高对水质和环境污染的监测和管理能力。

ICP—MS法测定地表水中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

ICP—MS法测定地表水中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

ICP—MS法测定地表水中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各类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日趋加剧,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重金属含量检测方法非常必要。

目前,我国学者研究出多种测定地表水中重金属的方法,如化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1-4]、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AFS)[5-7]、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8-9],其中,化学法、AAS 法和AFS法只能逐个测定单元素(或2个元素),分析速度慢;ICPAES 法虽然可以多元素同时测定,但谱线干扰多,灵敏度较低。

与传统无机分析技术相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提供了最低的检出限,最宽的动态线性范围,干扰少,分析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以及检测模式灵活多样,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医学、生物、半导体、冶金、石油、核材料分析等领域。

笔者研究采用ICPMS法测定地表水中常规重金属元素含量,旨在为建立快速、准确、灵敏、高效的地下水重金属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AP Q ICPMS,RF功率1 550 W,冷却气13.8 L/min,辅助气0.8 L/min,驻留时间100 ms,雾化气1.0 L/min。

雾化器,镍采样锥,截取锥,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氩气(纯度*****%),金龙气体厂;精密微量移液器,德国Eppendorf;超纯水,电阻率182 MΩ·cm;硝酸(UP级),苏州品瑞化学有限公司;汞标准溶液,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100 μg/mL;质谱调谐液,包括1.0 μg/L的Ba、Bi、Ce、Co、In、Li、U溶液。

1.2 方法1.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吸取多元素标准溶液,用2% HNO3稀释为0、5.0、10.0、20.0、40.0、50.0 μg/L的标准系列,配制浓度为10.0 μg/L的内标物质45Sc、74Ge、115In、185Re 的混合溶液。

水 重金属检测标准

水 重金属检测标准

水重金属检测标准
水中重金属检测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水质标准,其中包括水中重金属含量的限制要求。

以下是常见的一些水重金属检测标准:
1. 铅(Pb):不超过0.01毫克/升。

2. 汞(Hg):不超过0.001毫克/升。

3. 镉(Cd):不超过0.005毫克/升。

4. 铬(Cr):不超过0.05毫克/升。

5. 镍(Ni):不超过0.02毫克/升。

以上标准都是以每升水中重金属的含量为限制,并且都是以毫克/升为单位。

同时,不同的水质标准可能会对不同的重金属设置不同的限值要求。

为了保证水质安全,对水中重金属的检测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操作,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只有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评估水质情况,有效地保障人民健康。

- 1 -。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测定水中重金属的应用研究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测定水中重金属的应用研究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测定水中重金属的应用研究
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是
一种常用的重金属分析方法,尤其在水中重金属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测量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光谱,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在测定水中重金属时,通常需要将水样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可测量的气态原子形式。

这需要使用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如酸溶、氧化剂反应、还原反应等,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易挥发的原子形式。

转化后的样品被导入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特定的波长对比法,测量样品中重金属原子的吸收光强度。

AAS具有高选择性、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在
水质监测、环境污染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广泛应用。

常见的测定水中重金属的应用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用水监测:AAS可用于测定饮用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

这对于保障饮用水的安全质量至关重要。

2.环境水体监测:AAS可用于监测环境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这有助于了解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指导环境保护措施。

3. 农田土壤监测:AAS可用于测定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如铜、锌等。

这有助于了解土壤质量,指导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

4.食品安全监测:AAS可用于分析食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如水产品中的汞、大米中的镉等。

这对于保障食品安全、预防食品中重金属超标造成的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测定水中重金属的应用研究中,可以提供准确、快速、可靠的分析结果,对于保障水质安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水质重金属含量标准

水质重金属含量标准

水质重金属含量标准水质重金属含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镉、铬、汞等元素。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对水质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国家标准,不同类型的水体对重金属含量有着不同的标准限值。

以地表水为例,对其中重金属含量的标准限值如下,对铅的标准限值为0.01mg/L,对镉的标准限值为0.005mg/L,对铬的标准限值为0.05mg/L,对汞的标准限值为0.001mg/L。

而对于饮用水中的重金属含量标准限值更为严格,对铅的标准限值为0.01mg/L,对镉的标准限值为0.005mg/L,对铬的标准限值为0.05mg/L,对汞的标准限值为0.001mg/L。

在实际监测中,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来检测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为水质监测和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除了监测,我们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

首先,加强工业废水的治理,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重金属的排放。

其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重金属的输入。

此外,加强城市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处理等措施也能有效减少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

总的来说,水质重金属含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水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水质重金属含量的监测和治理,推动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为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汞的含量测定方法

汞的含量测定方法

汞的含量测定方法
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因此对其含量进行准确测定非常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汞含量测定方法:
1. 原子荧光光谱法: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可以对样品中的汞进行分析和测定。

这种方法非常灵敏和准确,通常适用于低浓度汞的测定。

2. 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可以对样品中的汞进行分析和测定。

这种方法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将样品喷入火焰中,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产生的汞原子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适用于动态范围宽、测定速度快的场合。

4. 气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和原子荧光光谱技术,可以对环境样品中的微量汞进行准确测定。

上述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待测样品的性质、汞含量的范围和分析要求等因素。

在进行汞含量测定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实验操作规程,并使用合适的标准物质进行校准和质控,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质检验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研究

水质检验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研究

水质检验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研究摘要: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世界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一些地区的水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喝受污染的水会引起许多疾病。

从2019年开始,随着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地方政府已开始加强环境监督。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任务已经从传统监测转向生态监测和环境风险预警,监测指标也从传统的常规指标转变为有毒生物。

有害和生态指标,水质监测的内容也更加详细。

关键词:水质检查;重金属的测定前言目前,水源作为人类生命的来源已受到工业,化学,生活垃圾和其他方面的污染。

同时,重金属也被排放到水体中。

如果水中残留的重金属超过国家标准,将影响水的质量和饮用安全,危害人类健康。

随着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种水质检测技术应运而生,为确保饮用水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探索更有效的方法来分析被重金属污染的水的质量非常重要。

1影响重金属毒性因素(1)汞在环境中非常稳定,微生物甲基化后其毒性增加。

(2)金属镉的毒性很小,但镉化合物的毒性较高,尤其是氧化镉。

(3)元素砷不溶于水和强酸,毒性很低,但复合毒性很高,尤其是三氧化二砷,它是剧毒物质。

(4)水的环境温度,pH值,作用时间,溶解氧饱和度,硬度和水中的其他有毒物质对重金属有较大的毒害作用,例如低温的毒性小于高温。

(5)由于重金属离子与其他盐金属离子之间的拮抗作用,pH值降低,毒性增加,并且在硬水中的毒性小于在软水中的毒性。

(6)在高硬度水中添加强酸,水中的碳酸盐和碳酸盐会产生大量的游离二氧化碳,将不溶性重金属转化为可溶性盐类,增加了重金属的毒性。

(7)当同时存在两个或多个金属离子时,由于其协同作用,毒性会增加。

2水质中的重金属危害2.1对人类健康的损害重金属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并逐渐积累,对人体造成损害。

重金属能与人体内的蛋白质、酶等产生强相互作用,使人体失去活力,造成急性中毒。

它还可能在人体某些器官中积累,引起慢性中毒。

毒性和副作用主要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并对人体造成损害。

汞中毒检测标准

汞中毒检测标准

汞中毒检测标准
汞中毒检测标准
一、概述
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污染水源、土壤和食物链。

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汞或长期摄入过量的汞化合物可能导致汞中毒,对神经系统、肾脏、免疫系统等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建立准确的汞中毒检测标准对于预防和治疗汞中毒至关重要。

二、检测方法
血液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汞含量来判断是否发生汞中毒。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汞含量较低,但在汞暴露后,血液中的汞含量会显著升高。

尿液检测:尿液中的汞含量也可以作为汞中毒的指标之一。

与血液检测相比,尿液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发丝检测:发丝中的汞含量可以反映体内汞含量的历史变化。

通过检测发丝中的汞含量,可以追溯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汞暴露情况。

三、检测标准
尿汞检测:正常值通常为<2.2μmol/mol肌酐(4μg/g肌酐),上限值为5.1μmol/mol肌酐(8μg/g肌酐)。

当尿汞值超过正常值时,提示可能发生汞中毒。

血汞检测:正常值通常为<10μg/100ml,当血汞值超过正常值时,提示可能发生汞中毒。

发丝检测:通过比较发丝中汞含量与背景值或正常参考值,可以判断是否发生汞中毒。

通常情况下,发丝中汞含量超过背景值或正常参考值时,提示可能发生汞中毒。

四、注意事项
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病情严重程度、暴露史和临床怀疑等。

不同检测方法的正常值范围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根据所使用的检测方法确定正常值范围。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原理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原理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原理汞是一种有害的重金属,在环境中的汞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有效地监测和治理环境中的汞污染,需要开发出一种高灵敏度、高精度的汞检测方法。

目前,冷原子吸收法(cold vapor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CVAAS)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汞检测技术。

冷原子吸收法是利用光谱仪测量汞原子的吸收热蒸气的能力来定量测定汞的方法。

冷原子吸收法适用于测定空气、水、土壤、废弃物及口腔中的总汞和甲基汞等形态的汞。

本文将介绍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的原理。

1. 汞化反应:将样品中存在的汞物质转化为汞原子,是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的关键步骤。

汞化反应一般采用亚硝酸钾和氢氯酸作为还原剂,将汞物质还原为汞离子和汞原子的混合物。

2. 冷降解:汞化反应后的样品要进行冷降解,使汞离子和汞原子稳定存在于水溶液中,此过程是通过加入氢氧化钠(NaOH)和钾氰化物(KCN)实现的。

氢氧化钠可以调节样品中的pH值,使样品中的汞离子和汞原子稳定存在于溶液中。

而钾氰化物会将样品中的游离汞离子化合为配合物,从而提高汞原子在分子中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冷原子吸收法的检测灵敏度。

3. 冷蒸气发生器:冷蒸气发生器是将样品中产生的汞原子转化为汞蒸气的过程。

将样品溶液注入冷蒸气发生器中,在室温下通过氩气(Ar)气化汞原子,生成汞蒸气。

冷蒸气发生器内的气氛要充分的干燥,以减少汞原子和氧气的反应,会产生汞氧化物,降低检测精度。

4. 吸收光谱仪:吸收光谱仪是进行汞测定的关键设备。

经过冷蒸气发生器中的氩气携带,汞原子进入吸收光谱仪的采样室中。

在采样室中,利用一个半导体激光器或一个低压汞灯发光源激发吸收室中的汞原子,汞原子吸收激光的能量,从而使得激光通过吸收室的光强发生变化。

吸收室内的光通过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电信号,被记录下来,根据吸收的光强可以计算出对应的汞原子浓度。

1. 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较,冷原子吸收法检测汞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更高。

汞在工业废水中的检测与治理

汞在工业废水中的检测与治理

汞在工业废水中的检测与治理汞是一种具有剧毒性的重金属物质,常常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因此,有效地检测和治理工业废水中的汞成为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汞在工业废水中的检测方法以及常用的治理措施。

一、汞在工业废水中的检测1.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汞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汞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进行测定。

它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但仪器设备要求较高,且操作复杂。

2.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简单、快速且灵敏的汞检测方法。

该方法使用电极对汞离子进行电化学反应,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势的变化来确定汞离子的浓度。

电化学法具有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的优势,但对样品预处理和仪器校准要求较高。

3. 荧光分析法荧光分析法利用汞离子与荧光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发生荧光反应进行测定。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选择性好的特点,且操作简单,适用于汞离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4. 传感器技术近年来,传感器技术在汞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电化学、光学、生物和化学等原理的传感器可以实时、快速地检测汞离子浓度。

传感器技术具有实时监测、操作简便等优势,但需要进一步改进其选择性和稳定性。

二、工业废水中汞的治理方法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物理手段将废水中的汞分离出来。

常用的物理方法包括离心沉淀、过滤、吸附和膜分离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将汞离子从废水中去除,但无法消除汞的毒性。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汞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沉淀。

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化学沉淀、还原沉淀和络合沉淀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汞从废水中剥离出来并转化为较为稳定的化合物,但需要注意处理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风险。

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来降低废水中汞的含量。

例如,利用某些微生物具有对汞离子比较高的耐受力,并能够通过吸附、还原和甲基化等方式将汞离子转化为难以溶解的沉淀物。

生物方法具有处理能力强、操作成本低等优势,但需要考虑生物体的选择、培养和保持条件。

水质 汞的测定

水质 汞的测定

水质汞的测定水质是指水中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征等方面。

其中,汞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对水中汞的测定非常重要。

一、汞的来源汞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农业生产、医疗废弃物等方面。

其中,工业排放是主要来源之一,包括煤炭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工业企业的废气和废水中都含有大量的汞。

此外,农业生产也会释放出少量的汞,如使用含有汞的肥料等。

二、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神经系统受损: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汞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

2.肾脏受损: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汞还会导致肾脏受损,表现为尿频、尿急等症状。

3.胎儿畸形:孕妇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汞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胎儿畸形。

三、水中汞的测定方法1.原子荧光法:原子荧光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测定水中汞含量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水样中的汞转化为气态汞蒸气,然后利用激光或灯光激发其荧光发射,从而测定汞的含量。

2.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汞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成元素态,然后利用电化学技术测定其含量。

3.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简单的测定水中汞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利用紫外线照射样品,然后根据吸收谱分析样品中汞离子和有机物质等物质对紫外线吸收程度进行测定。

四、水质检测标准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生活饮用水中总汞含量不得超过0.001毫克/升,汞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001毫克/升。

此外,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规定,地下水中总汞含量不得超过0.005毫克/升。

五、水质改善方法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水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质改善方法:1.减少汞的排放:通过加强环保监管、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等措施,减少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中的汞排放。

2.加强汞的治理:对于已经排放到环境中的汞,需要采取一些治理措施进行处理,如利用生物技术、化学方法等将其转化成无害物质。

饮用水中重金属限值是多少,水质检测化验

饮用水中重金属限值是多少,水质检测化验

饮用水中重金属限值是多少,水质检测化验在众多的水体污染中,重金属污染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存在,水中常见的重金属离子,如铅、汞等,无色无味,不易被察觉并具有高稳定性、难降解性、可累积性和毒性等特性,即使把水烧开也无法完全消除。

饮用水重金属超标的原因,可能有:1、在输水管系中,管道老化、内壁锈蚀等原因,造成水体“二次污染”;2、购买不符合国标要求的水龙头,水龙头的重金属析出量超标,污染水体等。

标准要求饮用水中重金属含量限值是多少?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某些重金属含量限值如下:1、砷 As:0.01(mg/L),即每一升自来水中砷元素含量不大于0.01毫克。

2、镉 Cd:0.005(mg/L),即每一升自来水中镉元素含量不大于0.005毫克。

3、铅 Pb:0.01(mg/L),即每一升自来水中铅元素含量不大于0.01毫克。

4、汞 Hg:0.001(mg/L),即每一升自来水中汞元素含量不大于0.001毫克。

5、硒 Se:0.01(mg/L),即每一升自来水中硒元素含量不大于0.01毫克。

6、铝 Al:0.2(mg/L),即每一升自来水中铝元素含量不大于0.2毫克。

7、铁 Fe:0.3(mg/L),即每一升自来水中铁元素含量不大于0.3毫克。

8、锰 Mn:0.1(mg/L),即每一升自来水中锰元素含量不大于0.1毫克。

9、铜 Cu:1.0(mg/L),即每一升自来水中铜元素含量不大于1.0毫克。

10、锌 Zn:1.0(mg/L),即每一升自来水中锌元素含量不大于1.0毫克。

广东精美检测实验室,取得CMA认可资质,坚持“科学、严谨、快捷、公平”的理念,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水质检测服务,认真完成每一次检测委托,出具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文章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还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

硫酸还原法检测汞-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硫酸还原法检测汞-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硫酸还原法检测汞-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汞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重金属,具有高毒性和生物蓄积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环境中的汞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硫酸还原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检测汞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生产等领域。

硫酸还原法的原理是在硫酸溶液中,将汞化合物还原为汞离子,通过测定汞离子的浓度来间接测定样品中汞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且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硫酸还原法在检测汞方面需要经历一系列步骤和方法。

首先,将待检样品与硫酸溶液混合,并通过加热使其完全溶解。

然后,加入还原剂,将汞化合物还原为汞离子。

接下来,采用一定的分析技术,如原子荧光光谱法或电子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汞离子的浓度。

硫酸还原法检测汞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和应用。

研究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硫酸还原法可以实现对不同环境样品中汞含量的精确测定。

此外,硫酸还原法还可以应用于环境汞监测中,对于评估环境汞污染程度、制定有效的治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硫酸还原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检测汞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准确性高等优点。

在环境汞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环境汞污染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文章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子部分。

在概述部分,将介绍硫酸还原法检测汞的背景和意义,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

在文章结构部分,将对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进行说明,让读者了解各个部分的内容和关系。

最后,在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引导读者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将分为硫酸还原法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硫酸还原法检测汞的步骤和方法两个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中汞等重金属含量检测的新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胡志强,1231410011
【摘要】
近年来,由于重金属而受到污染的地区日益增多,受污染的程度日趋加重。

因此,重金属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水中的重金属而言,由于不易被微生物分解,稳定性较强,会在水体中聚集,造成环境污染。

与此同时,它也会因为水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而在水生物体内聚集,造成水生物重金属中毒。

因此,在不明情况下,人们食用受污染的水生物,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关键词】:重金属、微观氧化还原法、新方法
【正文】
汞(Hg)为一种银白色液体金属,原子量200.59;相对密度13.546(20℃);沸点357℃;熔点-38.87℃,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

蒸气压在0℃为0.0407Pa;20℃为0.1600Pa;30℃为0.3866Pa。

金属汞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易溶于稀硝酸中,可溶于类似脂类的物质。

汞具有易蒸发的特性,尤其当其洒落在地面,形成无数小汞珠,蒸发面积增大,蒸发速度更快,造成空气污染。

汞在空气中以蒸气态存在。

这些重金属主要来源:汞的污染多见于汞矿开采和冶炼,仪表制造(如温度计,压力计等),电气器材制造与修理(如电流开关、整流器、荧光灯等),冶金工业、氯碱工业、有机合成、防腐涂料、电池、塑料、染料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有含汞粉尘或气溶胶。

汞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有毒物质。

人在空气中汞浓度为1~30mg/m3时,数小时即可引起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昏、乏力、失眠、多梦、发热等神经系统及全身症状。

慢性中毒一般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以及多梦、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失眠等。

在自然界,汞经过转化可变为有机汞,再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中毒。

日本的“水俣病”就是由工业废水中汞的污染造成的一种“公害病”。

既然汞汞是一种重金属,而且其破坏性如此之强,那么研究汞在空气中或是水中的含量,显得迫在眉睫。

能不能找到一种及时有效的测定方法,快速简便的检测出汞的含量,提供给人们生活生产等大量有用信息,是我们每一个化学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水中的汞含量的检测新方法。

核心原理
汞蒸气对波长253.7nm的共振线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样品经过酸消解或催化酸消解使汞转为离子状态,在强酸性介质中以氯化亚锡还原成元素汞,以氮气或干燥空气作为载体,将元素汞吹入汞测定仪,进行冷原子吸收测定,在一定浓度范围其吸收值与汞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新方法】
1、试剂:
分析过程中全部用水均使用去离子水(电阻率在8×105以上),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或优级纯:硝酸、盐酸、过氧化氢(30%)、硝酸(0.5+99.5):取0.5mL硝酸,慢慢加入50mL水中,然后加水稀释至100mL;高锰酸钾溶液(50g/L):称取5.0g高锰酸钾,置于100mL棕色瓶中,以水溶解稀释至100mL;硝酸—重铬酸钾溶液(5+0.05+94.5):称取0.05g 重铬酸钾,溶于水中,加入5mL硝酸,用水稀释至100mL;氯化亚锡溶液(100g/L):称取10g氯化亚锡,溶于20mL盐酸中,以水稀释至100mL,临用时现配;无水氯化钙;汞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0.1354g经干燥器干燥过的二氧化汞,溶于硝酸重铬酸钾溶液中,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硝酸—重铬酸钾溶液稀释至刻度。

混匀。

此溶液每毫升含1.0mg汞;汞标准使用液:由1.0mg/mL汞标准储备液经硝酸—重铬酸钾溶液稀释成2.0,4.0,6.0,8.0,10.0ng/mL的汞标准使用液。

临用时现配。

2、仪器:
所用玻璃仪器均需以硝酸(1+5)浸泡过夜,用水反复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冼干净:双光束测汞仪(附气体循环泵、气体干燥装置、汞蒸气发生装置及汞蒸气吸收瓶);恒温干燥箱;压力消解器、压力消解罐或压力溶弹。

3、分析步骤
3.1样品预处理
在采样和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不使样品污染。

储于塑料瓶中,保存备用。

3.2样品消解(可根据实验室条件选用以下任何一种方法消解)
3.2.1 压力消解罐消解法:称取1.00~3.00g样品(干样、含脂肪高的样品少于1.00g,鲜样少于3.00g或按压力消解罐使用说明书称取样品)于聚四氟乙烯内罐,加硝酸2~4mL浸泡过夜。

再加过氧化氢(30%)2~3mL(总量不能超过罐容积的1/3)。

盖好内盖,旋紧不锈钢外套,放入恒温干燥箱,120~140℃保持3~4h,在箱内自然冷却至室温,用滴管将消化液洗入或过滤入(视消化后样品的盐分而定)10.0mL容量瓶中,用水少量多次洗涤罐,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作试剂空白。

3.3测定
3.3.1 仪器条件:打开测汞仪,预热1~2h,并将仪器性能调至最佳状态。

3.3.2 标准曲线绘制:吸取上面配制的汞标准使用液2.0,
4.0,6.0,8.0,10.0ng/mL各
5.0mL(相当于10.0,20.0,30.0,40.0,50.0ng汞),置于测汞仪的汞蒸气发生器的还原瓶中,分别加入1.0mL还原剂氯化亚锡(100g/L),迅速盖紧瓶塞,随后有气泡产生,从仪器读数显示的最高点测得其吸收值,然后,打开吸收瓶上的三通阀将产生的汞蒸气吸收于高锰酸钾溶液(50g/L)中,待测汞仪上的读数达到零点时进行下一次测定。

并求得吸光值与汞质量关系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3.3.3样品测定:分别吸取样液和试剂空白液各5.0mL,置于测汞仪的汞蒸气发生器的还原瓶中,以下按5.3.2自“分别加入1.0mL还原剂氯化亚锡”起进行。

将所测得其吸收值,代入标准系列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求得样液中汞含量。

4.计算X1=(m1-m2)(V1-V2)*1000/(m3*1000)
式中:X1——样品中汞含量,µg/kg(µg/L);
m1——测定样品消化液中汞质量,ng;
m2——试剂空白液中汞质量,ng;
V1——样品消化液总体积,mL;
V2——测定用样品消化液体积,mL;
m3——样品质量或体积,g或mL。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数字。

5.允许差:相对相差≤20%。

【意义】
利用该方法检测水中的汞含量,可以快速检测水中汞的含量,快捷方便。

可以及时为企业提供控制水质量的数据指标,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

避免人体因不明水质而长期摄入过量的重金属饮用水,引发各种病症,甚至导致死亡。

所以无论从环保还是从人们的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高效而精确的检测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前景】
由于重金属的检测需要一系列的前处理过程,这就导致了汞检测效率的降低。

因此,今后的汞检测一种趋势将是汞的前处理技术。

同时,有时由于特殊行业的需要,对汞的精确度进行进一步的要求,因此,高准确度和精确度的测量方法也是汞测量的一个发展趋势。

出这两个两个方向外,还有一个尤具吸引力的技术,那就是将检测方法与生物方法相结合。

如将细菌、将生物膜引入检测的范畴,将是物质检测的一大亮点。

【结束语】
化学物质的检测,是继化学物质性质研究、化学物质合成之后的又一门高深的化学分支学科,在这门分支学科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科学家和方法。

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学习和发展先进的检测物质的方法是我们化学工作者的光荣而艰巨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再接再厉,勤奋创新,在方法上精益求精,为化学科学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控制》范拴喜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重金属冶金学》翟秀静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3、《重金属污染对农产品的危害与风险评估》滕葳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4、《污水灌溉土壤重金属污染机理与修复技术》周振民著水利水电出版社
5、《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监测新方法》
6、《天然水环境中的生物膜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董德明科学出版社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7、《土壤重金属的植物污染化学》陈英旭等著科学出版社
8、《中国水环境重金属研究》陈静生等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