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程鸣来源:时间:2009-9-4 10:41:52 阅读次【大中小】

关键词:思维思维能力思维训练素质教育外语教学

思维或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被普遍地认为主要是理科教学的任务。这种错误观念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地没有被外语教师所认识。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有三种水平:记忆水平;理解水平;思维水平,而思维能力培养被认为是智力发展的最高层次。但是在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似乎只把教学重点放在:记忆水平;理解水平和交际水平。把语言作为一门交流工具来教,较过去的外语教学理念来讲是一种进步,但不注意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的。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从素质教育观来讲,教育的本质就是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各种潜能以及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中获得成功所必备的能力。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具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培养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的人才,而创新意识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英语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系统的有层次的思维训练来学习外语,在英语教学中有计划的、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思维,可以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许多同学反映语法很难学。他们觉得语法很乱,没有系统,没有规律;而老师也常常说语法的感觉来自语感,要多读,多看,就会融会贯通,就有了语感。这种说法从语言学习的层面来看是对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大部分学校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英语,到高三毕业学英语的时间是八年。但是由于教学大纲限制,教学要求不高,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理念落后,师资力量的薄弱,学校班级规模太大,社会英语普及水平低,等等原因,到基础教育阶段结束时我国高三学生的英语往往是听不懂,说不出,阅读的水平也是很有限的,更不用说写了。

所以如果在外语教学中只是强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语言,自己去提高语感,而不是有系统的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来训练学生,就不可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就不能向高校输送合格的人才。

在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课文教学等各方面都可以有目的的进行思维训练。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只是在讲解课文才会注意到思维的训练,且往往只是注重课文

的理解,没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发挥;而在教词汇,语音,语法或是讲解习题时更是一味的呈现给学生。尽管有时呈现也是必要的,但是教不同的内容,我们的方法应是不同的。要让我们的每一个教学的过程都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我们的教学应是这样一种局面:学生要做动手做,而不是事事都是老师为学生做。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去体验、理解和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掌握学习内容。教师应以研究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学习的内容,要指导对学生看似杂乱无章的语言现象和各自孤立的语言项目进行归纳,比较,分析,概括,联想,创新。要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五个方面进行有计划的培养,以提高他们的思维智力品质。

二、英语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实践

1. 词汇与语法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词汇教学中,把词汇的用法、搭配、辩义等直接告诉学生往往是被认为是最简易的方法。在教语法时教师也常常是先讲解语法的规则,然后就是大量的练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开发,师生之间没有互动,学习是被动的,课堂气氛是沉闷的,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学生常常是在做了大量的语法练习后,仍然是照葫芦画瓢,不得甚解。

其实呈现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只是不应该让学生在所呈现的过程中被动的去接受,去记忆,去模仿。而应该让他们在所呈现的事实中去发现、归类、分析、推理,预测,最后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教师则应该设计科学的、有层次的、符合思维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教会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把握探究的方向,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比如在高中阶段分词是一项难度较大的语法项目。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学习过完成时和被动态,对分词有过接触。所以在高中阶段学习分词是他们总是用原来初中学习到的分词知识来理解高中阶段分词的含义。如果教师在讲分词的初期先把带有分词各种作用的句子展现给学生,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初中阶段的分词作用和高中阶段的分词作用有何不同?让学生去观察,比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在初中阶段的分词的作用是用来构成语态和时态的,而在高中阶段的分词作用则有表语,补语,状语和定语。接下来再提出一个问题:-ing分词(即现在分词)和-ed分词(即过去分词)有何不同?同时把原先所给的句子中的分词扩展成定语从句。再让学生思考:主动句变成了-ing分词还是-ed分词,被动句又变成了什么分词?讨论结果:-ing分词具有主动性,而-ed分词具有被动性。这样通过观察,联系,比较,分析等各种不同的思维形式,让学生对分词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所表示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比较,对高中阶段的分词所起的作用和区别从本质上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将来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权,培养了高中阶段学习语法的思维方法和学习能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清晰的多,牢固的多。课堂的互动性的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得到了激发。

2. 课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课文教学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从翻译法,认知法,交际法,到整体教学法以及现在的任务型教学法等等,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种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其实从教学的规律来讲,我们在教学中是不应该始终用同一种方法的。教学各个阶段有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有所不同;课文的题材和体裁也所不同,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随之变化。无论我们应用哪种教学法,我们都应遵循教学的规律,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都应在教学中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构建学生的认知体系,提高学生的思维层面,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辨证的去认识事物,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

比如在课文教学中,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理解的水平上,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想象。对于课文的理解教学可以分成三个步骤:第一,课文事实的理解。这是对课文一般性的理解。教学的形式可以用提问,对错题的辨认等方式。第二,对课文中语句的深层次的理解。教学的形式可以用提问,对错题的辨认,选择等方式。这类型的问题考察学生对上下文的关系,全文中心思想的把握能力。

第三发散型思维的训练。这类问题往往要建立在前两种理解的基础之上,对课文中所讲述的材料进行扩展性的,符合逻辑的想象。要求学生以课文的材料为基础,加上个人的知识,经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这类型的问题往往是只有优劣之别,没有对错之分。比如,在上完高中英语课本中的《项链》一课后,我们问学生“What would be Jeanne’s reaction when she knew the truth?”这样的问题和课文的理解毫无关系,可是同学们的反映却是十分的强烈,他们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甚至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然而在争辩中,他们的结论更加清晰,更加符合逻辑,更加符合作者对Jeanne这个人的性格描写。他们在体会成功的同时,更增加了对英语的兴趣。

3. 发散性思维能力训练的有效形式---给定题目的演讲(Presentation)

给定题目的演讲(Presentation) 是目前国际教育界流行的培养学生想象,概括,思考,分析,批判,推理,创新等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先给学生一定的题目,让学生准备;也可以在上课时给出题目让学生即兴发挥。无论何种形式都应要求学生能清晰地、有效地和符合逻辑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的结果。同时也应鼓励其他同学对其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让学生在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学习气氛中发展他们的思辨能力,体会着运用英语的快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