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一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培养目标方面,各国普遍关注:
• 公民的责任 • 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 • 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 • 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 • 信息素养 • 国际视野
高中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1. 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 一。
2. 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 机结合。
3. 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 4. 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 5. 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 6. 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 7. 实行学分制。
日本
• 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 2002年起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 容, 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 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
–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 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
人的教育环境; – 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 社会:
– 追求自由与正义,维护权利与法的尊严,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 重视公民的责任和家庭,尊重宗教和文化的多样性,积极参与民 主生活。
• 环境:
– 把由社会和自然共同构成的环境视为生命和变化的起源,对未来 和可持续发展抱有责任感,理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努力保持自 然的平衡性与多样性。
美国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 “美国学生在 4、 8、12 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 英语、数学、 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 面能应付挑战” ,最近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 队”。
•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是:
– 调整培养目标 – 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 –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 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 – 反映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 – 改革评价方式
英国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及教学思考
6.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概念界定: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 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意义阐释: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 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 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课程目标: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 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 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 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 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在认识现实社会 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6个专题 政治体制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法律与教化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货币与税收
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
选择性必修课程(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6个专题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劳动工具与劳作方式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医疗与公共卫生
在政治思想上必须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 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道德人格上,必须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德准则,健 全人格。
在史学品格上,具有求真精神、贯通意识和批判思维。
5.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
必品格:
刘芃:主要指具有历史思维的品质和境界等,即以史为鉴的心 智水平和心理特质、家国情怀的情感素质和认知高度、人文素 养的历史内涵和质量层级、批判性思维的理性程度和表达方式 等。
课程理念教材体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一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抽象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现实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学科和跨学科的观念思维所孕育出来的学科和跨学科的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和跨学科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出来的综合性品质综合性品质和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
课程改革的历史启示
• 课程改革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课程改革 是一种持续的行为,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 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 对课程的关注也是一个过程。最早关注的是学制, 然后是课程教学计划,再次是教学大纲和教材, 对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重视不够。 • 有关课程目标的讨论还没有设计;课程结构只是 做些微调;课程越来越专门化与专业化;课程管 理体制的改革还有待深入。
• 第六次课程改革
• 1981年,教育部对78年《草案》的小学部分作了修订,将 “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恢复历地课,增设劳动 课,外语课改为有条件的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设。84年提 出“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的安排意见”,对城市小 学和农村小学的数学、外语等课程提出不同的要求。 • 根据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精神, 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 规定从高二开设选修课,并将劳技课列入正式课程,首次 提出并开始形成文理分科、高二分流的办学模式。
• 1、目标之一 •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
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 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 值观的过程。
• (解决课程目标上:知识技能取向的问题) • 目中无人到以人为本(我国基础教育现状) • 育人目标的综合性 授 知 识
• 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 调整意见》,注意克服原计划文理科课程比例不 够合理的情况,加大选修课比重。 • 1996年颁行《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 稿) 》。1997年秋季在天津、江西、山西进行试 验。 • 2000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 (试验稿修订)》,并在全国10多个省市试验。 2002年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再 次修订,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例 1
例2
初中《生物》第二册( 初中《生物》第二册(上)
讲述神经系统时,出现了: 讲述神经系统时,出现了:脊神经 肋间神经、坐骨神经、交感干、 节、肋间神经、坐骨神经、交感干、马 视交叉、脑桥、胼胝体、间脑、 尾、视交叉、脑桥、胼胝体、间脑、丘 丘脑下部、中脑、延髓、颈神经、 脑、丘脑下部、中脑、延髓、颈神经、 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 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尾神经等人 体解剖学的专有名词。 体解剖学的专有名词。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1、当前的社会背景及对社会成员的要求 、 (1)经济全球化 ) 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开放的的思维方式、全局观念、 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开放的的思维方式、全局观念、合 作交往、 作交往、赞美分享 (2)信息时代 ) 信息意识与素养、 信息意识与素养、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3)可持续发展 ) 终身发展、自主发展并规划人生; 终身发展、自主发展并规划人生;环保意识 (4)知识经济 ) 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能力
• 人与社会环境: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 人与社会环境: 4.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技能。 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技能。 5.发展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增进团队合作。 发展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增进团队合作。 6.促进文化学习与国家了解。 促进文化学习与国家了解。 7、增进规划、组织与实践的知能。 增进规划、组织与实践的知能。
韩国 韩国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 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 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 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 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 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 “区别性课程”, 从1年级到10年级, 年级, 数学、英语、朝鲜语、 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 课程; 年级, 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 量引入选修课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分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美术教育也不例外。
初中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艺术素养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问题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探讨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创新初中美术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新课程改革是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基础的一项教育改革。
它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式改革、学生学业发展的多样性和公平性。
这些改革内容意味着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美术教育也需要顺应时代的步伐,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和问题1.教学内容单一以往的美术课程主要注重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缺乏综合性和实践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2.教师教学方式陈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注重一切听讲课、背诵知识。
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差异。
3.学生学习能动性不足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足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意识培养。
4.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传统的美术评价方式主要以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创作和表现能力,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作的动力。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亟需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三、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初中美术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PPT
05
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和展望
对教育系统的影响
课程结构调整
评价体系改革
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了 调整,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 选择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注 重过程评价、多元评价、质性评价等, 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教学方法改革
新课程改革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 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 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教学 方式方法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的前景展望
深化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 新,新课程改革仍有继续深化的 空间,将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教
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个性化教育
新课程改革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 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 特长,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
育。
信息技术融合
新课程改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 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利用信息 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
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公平的追求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需要关注公平和质量。新课 程改革旨在打破传统教育体制的局限,缩小城乡、地区和不 同群体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仅 是追求高分。
提升教师素质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学 习和提升自身素质,推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知识技能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通过科学、合理、系统的课程体系设置,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很好资料)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扑面而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展开,我们省17个市33个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也于2002年秋季正式启动。
新课程已经走进学校、走进千万师生。
那么,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从哪里来?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新课程?等等问题,都是教育管理者、新课程实验者、广大教师所关心、关注的问题。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至少进行了7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第一次,是1950年,我们国家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这次改革出台了小学各学科课程暂行标准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形成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是1952年,在第一次立新的基础上,出台了进一步修订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并依据新大纲完成了全国第二套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第三次,是1956年,这次改革主要对1952年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了第三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四次,是1963年,在各地实验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同年,在全国使用第四套教材。
第五次,是1978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课程改革也不例外。
国家组织力量对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新教材的编写工作也紧锣密鼓,同年,第五套通用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
第六次,是1981年开始的,原国家教委颁发了《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4年,又颁布了《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教委制订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学计划(草案),组织编写了第六套通用教材在全国使用。
《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
★★二、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一)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此外,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文肓”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文化、没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新课改要改什么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四个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两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 ..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就是为了实现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所确定的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课程教材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正成为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2、新的课程观: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决定了它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3、课程管理的改革中国自50年代至80年代初一直采用苏联的课程管理模式;即由中央对全国的课程教材进行一级管理;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这样一种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显然与复杂多样的国情不相适应;同时也无法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在“课程设置”的内容中将课程分为“国家安排课程”和“地方安排课程”两类;是建国以来课程管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但地方安排课程所占比例很小;留给各地的课程管理的空间仍然十分有限..1996年3月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第一次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单独一部分列出;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本课程计划中的12门学科课程包括必修和限选由国家教委统一规定基本课时数;颁布学科教学大纲;并规划、组织编写和审查教材;各地根据课程计划的精神;按照实际情况;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参照课程安排示例表;制订本省实施的高中课程计划;提出有关任意选修学科及活动类课程的实施方案;指导学校执行;学校应根据国家教委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对必修学科和限选学科做出具体安排;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次的高中课程计划没有像以往那样给出一个固定的课程安排表;而只是规定了“周课时累计数”和一个课程安排示例表;具体的课程安排表由各省制订;学校则可以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安排任选课和活动课..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关于课程管理的内容上不仅再次明确了课程三级管理制度;而且更进一步扩大地方和学校的权利;允许地方和学校开发符合本地实际需要的课程..行动计划提出要“调整课程政策;明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建立对地方和学校课程指导和评估的制度;下放课程设计的权利;支持和鼓励地方发挥积极性;开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课程;给予学校一定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教科书制度方面;为了适应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家“在统一基本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即所谓“一纲多本”..允许各地在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编写多种教材;经审定后方可被选用..学校校长和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际选择教材;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指导..与此相配套;教科书制度由以前的“国定制”变为“审定制”;实行编审分开..1986年原国家教委成立了建国以来第一个权威性的教材审定机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并设立了常设办事机构“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同时;颁布了一系列课程管理的重要文件;如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章程、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中小学教材送审办法等;规范了教材的编写与审定工作..与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相配套;“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规划了六套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教材;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了“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学制的两套教材..此外;上海市、浙江省根据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分别制订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及编写相应的教材..河北省教委根据农村简易小学的需要制订和编写复式教学的课程和教材..这就是全国目前正在使用的义务教育的“八套半”教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全国同时使用多套不同特色的教材..4、课程结构的改革受苏联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小学课程只有单一的学科课程;课程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以学术性课程为主;实用性课程、适应地方需要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课程薄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生活..必修课过多;对学生要求过于统一;缺乏弹性..各类学科的比例不够合理;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比较薄弱;社会科学类的学科比较薄弱..课程门类过多;课时总量偏高;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总之;旧的课程结构无法完成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为了适应世界范围的飞速发展的科技进步;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参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竞争;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的改革迫在眉睫..课程教材的改革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展开..经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并广泛听取各地教育部门和教师的意见;原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发了新的课程计划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并于1993年秋季开始执行..该计划确立了由学科与活动构成的课程结构..学科课程中;以必修课为主;初中阶段适当设置选修课;以分科课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以按学年、学期安排的课为主;适当设置短期课;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在适当年级因地制宜地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在保证学生学好语文、数学等工具学科所需要的课时的前提下;适当调减工具学科课时;适当增加艺术体育劳技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课时..新课程计划确认了活动的课程价值;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1993年;原国家教委着手研究制订与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并于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这个计划从1997年秋季起在江西、山西、天津三地开始试验;计划试验三年..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它们各自的比例为90.1%和9.9% ..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方式;必修学科是每个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计12门;占高中总课时的62.4%;限定选修学科是学生在学习必修学科的基础上;侧重接受升学预备教育或接受就业预备教育所必须进一步学习的课程;占总课时的12.2%~18.7%;任意选修学科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和加深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能力而设置的;占总课时的9.0%~15.5% ..活动类课程包括校会、班会、社会实践、体育锻炼、科技、艺术等活动;其中科技、艺术等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活动课程..参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学习指导随着新世纪的逐渐迫近;大家感到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势在必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现代化课程体系..义务教育应充分体现普及性和公平性;义务教育的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应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保证基础性和发展性;不能任意扩大和拔高;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有创造性地发展..高中课程要多样化、综合化和具有选择性;要以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和发展能力为基本要求;既要满足学生对提高文化素养的强烈愿望;又要满足他们因不同需要而产生的对提供多种选择的要求..参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5、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是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立足于21世纪知识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奠定基础;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有利于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位教师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6、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为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7、2000年至2010年具体目标是:——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改革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革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改革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政策;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整个改革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00-2005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制定、实验和修订;2005-2010年;逐步在全国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8、新课程要具有以下特征基础性——从保证和满足每个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最基础的人类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多元化和弹性——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区域的需要;课程还应具有差别性和选择性;以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学生和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内容编制依据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调整课程内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组合和选择、增加新内容;教学手段要采用新的教育技术;开放性——强调学习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联系;课程实施过程要体现民主性和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评价标准的差异性;综合化——按照现代社会与科学的发展;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课程;对学科设置及内容进行选择与组合;重视课程的综合化;设计体现课程的整体性..还提倡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在课程编制和教学中;既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又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既体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又吸纳国外有益经验..参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70页..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从1988年开始;1998年进入第二轮改革;这一轮改革是面向21世纪;为适应上海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局面而构建的..他们的设想包括以下几方面:1如何将学科中心的课程思想与经验主义课程思想完美融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2如何将追求教育“卓越”与促进教育“平等”结合起来;3如何保证学生的情意态度和基础学力都得到切实的发展;4核心的学科性课程与外围的活动性课程是发展学生情意态度和基础学力的两翼;在学科性课程中强调基础知识的获得与理解;在活动性课程中则更强调对基础知识的内化、综合应用及技能的训练;5特别强调课程体制的弹性化;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其课程结构由四个课程模块组成;包括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已初具规模..这一方案的理念包括:1学校教育应该整合社会、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应该带领孩子们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2基础教育的责任是为孩子的终身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孩子是发展的主体;追求发展是他们的权利;4学校生活应该充满成功与欢愉..其课程结构包括三类课程棗侧重学术性知识性的课程、侧重实践性的课程和学校自主课程;加强了综合课程的建设..9、教材改革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学习苏联模式;由国家编写统一的教材供全国所有学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就是专门研制、编写全国统一教材的专业队伍;人教社自1950年建社到1988年;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历次课程教学计划;受教育部委托;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编订了历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7套面向全国中小学的各科教材..人教社为新中国建设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这些教材存在严重不足;特别是无法适应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些教材的缺点表现在: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忽视儿童的学习与心理规律;重视各门学科的学术性的经典内容;忽视知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知识内容相对陈旧;没有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果;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在课程实施方面;单纯讲解的教学方式占了绝大多数;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1986年以后;国家倡导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教材多样化;人教社积极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从1988年起开始研究编写与义务教育教学课程计划相配套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制”和“五四制”两套新教材;作为国家规划的多样化的义务教育教材的两个系列..这两套义务教育教材在总结建国以来各套全国通用教材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现代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及各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借鉴引进各地学科教学法改革探索的成熟经验;比原来的教材有了多方面的改进和突破..表现在:1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面向全体学生;教材的难度与分量有所降低;2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较好地处理了现代化与基础性的关系;既反映了本学科的新成果、新动向;又保证学生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材内容更注意与社会、与学生生活的联系;3教材具有一定弹性;教材内容分必学和选学;以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为职业技术教育和地方乡土教育留有10%~25%的课时;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4充分注意到对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研究;体现教材的教学法功能;不仅便于教师教还使学生乐学、易学;如设计各种小栏目;增加精美的插图等;5强调教材的整体化设计;一方面注意各学科教材纵向与横向间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开发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自读课本、教学挂图、音像制品等系列化教材..1995年;人教社又开始全面投入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面向21世纪的普通高中新教材的编写工作..这是人教版第9套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教材..这套教材具有如下特点:1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2重视整套教材整体性;综合发挥教材的整体育人功能;3重视教材内容。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一、宏观背景:1.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由于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
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这一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2.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如果说既往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军事实力等方面那么当前的国际竞争则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国内背景素质教育“一个挂在天边的月亮”,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2001由此展开了素质教育的大讨论。
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困惑“理论口号一大堆,名词概念漫天飞,经验总结立马有,就不知实践怎么走”、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
2005,6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关于基础教育中广泛存在应试教育倾向及有关建议的报告》将应试教育的批判再度推向一个高峰。
第二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介绍每次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51年至1952年间。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期,基础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标准,使全国各地的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
改革的重点在于推动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61年至1965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迎接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重点是加强劳动教育和生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
同时也加强了科学、文化和技术的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85年至1993年间。
这次改革是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改革的重点在于调整课程结构,减轻课业负担,推动素质教育。
此外,改革还加强了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99年至2001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改革还强调了信息技术的教育,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04年至2008年间。
这次改革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改革还注重了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至2013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改革的目标是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改革还加强了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4年至2017年间。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1)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改革的背景、思路与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第一章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思路一、课程改革的背景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
2001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新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从而加快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为什么在世纪之交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大的方面说,是来自两方面的压力。
一是来自国际上国力竞争对基础教育的压力和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二是鉴于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展和成效与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改革基础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势必要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全民素质的提高。
人类进入21世纪,国际间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国力竞争,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挑战,当今世界各国纷纷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战略。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加大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相继研制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从这些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所显示的内容来看,无论是课程理念,还是教学观念,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如关于历史课程改革。
在美国,历史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逐步成为中学教育的核心课程。
1987年成立了研究全美学校历史教育的机构:“布莱德利委员会”。
1988年该委员会提出了《构建历史课程:学校历史教学指导纲领》。
该纲领强调了历史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第一,培养和形成完善的人格,认为历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过去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形成和完善人格。
第二,为参与公众生活作准备,认为历史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所作出的各种重大贡献与抉择,从而使学生形成作为公民的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正确的社会选择。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案例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案例文章标题:深度探讨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目录:一、引言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意义三、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影响3.1 学生角色的转变3.2 教师角色的转变3.3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四、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分析4.1 案例一:实施跨学科整合教学4.2 案例二:重视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4.3 案例三: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五、个人观点及总结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新课程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本文将深度探讨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现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意义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一次全面革新。
其背景是社会对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的不断变化,要求学校和教育机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未来人才。
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竞争力。
三、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三个方面。
3.1 学生角色的转变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其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者,而是知识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他们需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更多地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他们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这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01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 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 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 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 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 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课程资源的 要求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课程评 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 的功能。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改变 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 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 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什么叫“改革”? ●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 ●变革未必带来进步,但是,
4、学习方式观 推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 自主性、合作性和创新性 5、发展性评价观 通过评价促进师生的教与学的改进,发挥评价的 形成性作用,而不是筛选和鉴定作用 6、校本发展观 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发校本课程,体现 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核心理念
主要表现为:
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 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 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 性不强; 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 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以致难 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 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4、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 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实际上是思想、道德、伦理、信念的一种载体。语文
能力是做人的起码基础。(技术专精未必是合格的公民) ●母语的价值。放弃母语亡国。
●古典文学与现代语言的关系 (学习是享受)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2000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对 9 6 年 课 程 计
修订稿)》
划的修订
附表二: 1981 年 2000 年高中课程计划比较一览表
项目
任务与 要求
(或培 养目标)
课程 结构
1981 年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重点中学应模范地贯 彻德、智、体全面发展 的方针,培养有社会主 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 动者,为高一级学校输 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培 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 量。
1981年制定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 学计划试行草案》针对当时教育的实际情况,
强调了“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特别要打 好语文、数学和外语的基础。在此前提 下,既要注意自然科学的教育,也要注 意人文科学的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 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81年计划计划中提出了高中二、三年 级开设4节选修课,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校 仍然是必修课一统天下。
选修特点
分科性选修 高二分流
分科性选修 高三分流
选择性修习 (实际形成)高二分流
选择性修习 (实际形成)高二分流
课程管理
国家管理
国家管理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
级别
理级别
在管理体制上,我国属于集 权化类型,几十年来历次教学 计划均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颁 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转发, 学校照办。
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试行了《九 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 计划》,96年使用新大纲、新教材的初 中生毕业必须有一个新的高中课程计划 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相衔接。
1996年的高中课程方案的特点:
❖ 首次把高中作为独立学段制订课程计 划,并明确提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
美国课程改革背景PPT - 小盼
三、新课程融合与稳定阶段
1991年4月18日,布什政府在发布了全国性教育改革 纲领性文件:《美国2000教育战略》。
2.1993年,克林顿政府也在对《美国2000教育战略》 作出修准之后发布《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明 确规定,要大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推理能力、解决难 题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能力和进行流畅 交流的能力,试图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来增强国力, 以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
开放课程(open classroom),和选修课程 (elective program)。
3. 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教育质量开始大 幅度下降。过分追求教育个性化的人本主义课 程使学校教育处于无政府组织状态,导致学生 的读、写、算三种基本能力水平以及科学基础
知识水平低下。
4.进入80பைடு நூலகம்代后,美国教育质量持续下降。 1983年,联邦教育部长任命的全国教育质 量委员会撰写的《国家处于危险之中一教 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书.
二、新课程反复摇摆阶段
1.1957 年10月,原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 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事件犹如一 股强大的冲击波震撼了整个美国。这时课程 改革以布鲁纳为代表的“学科结构”理论为
指导理论,加强了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 “新三艺”,完全按学科结构编制的课程进
入到学校课堂。
2.70年代初开展的生计教育运动,主要在 三个方面进行:选择学校(alternative school)、
综上所述,
在经历了前几十年的反复历程后,和传 统教育走向了融合,在课程中保留的进步 主义的精髓前提下,形成一个合理的课程 体系,提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口号。
•
美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陈盼 数学与应用数学一班 2007110101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的设计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的设计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也面临着重大的调整和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高中历史作业作为历史课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需根据新课程背景下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设计与调整。
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亲近性和实践性的高中历史作业,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对于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设计高中历史作业,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的探究,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发展。
结束。
1.2 研究意义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的设计成为了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研究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历史的效果。
合理设计的历史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模式,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的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了解历史变迁,提高历史素养。
而设计不合理的作业则可能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影响其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通过研究高中历史作业设计,可以深入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理念和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对历史作业设计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研究高中历史作业设计还可以促进教育研究的发展。
通过对历史作业设计的实际探讨与分析,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借鉴,促进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推动历史教育的提高和创新。
研究高中历史作业设计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设计高中历史作业,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一、宏观背景:1.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由于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
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这一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2.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如果说既往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军事实力等方面那么当前的国际竞争则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国内背景素质教育“一个挂在天边的月亮”,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2001由此展开了素质教育的大讨论。
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困惑“理论口号一大堆,名词概念漫天飞,经验总结立马有,就不知实践怎么走”、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
2005,6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关于基础教育中广泛存在应试教育倾向及有关建议的报告》将应试教育的批判再度推向一个高峰。
第二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这与“应试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观念“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选拔和鉴别人才的唯一方式,它决定了教学的目的、方式、手段以及管理和评价的导向。
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以升学为目的。
这成了许多地方当前发展教育的目标和宗旨。
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升学率成为一所学校办学优劣的唯一评价标准。
新课程环境从教师与学生的位置看,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关注人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从理念看新课程倡导这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人、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因此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贯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二、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1、关注每一位学生。
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理应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4、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关注。
要关注学生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学习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健全发展。
因此站在课程的立场看教学改革的真正意义,并不是教得越多越好或者学得越多越好。
而是,是否更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三、教师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过去,基础教育课程的确定性十分明显,全国同年级、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如出一辙。
这种机械的教学活动,是靠课程内容的精确性作保证的。
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依赖于教科书及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这种课程环境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也掩盖了教师的不同专业水平。
有的教师常年累月就在一两个年级循环,教学模式重复固定,陷入了一个非常狭窄的空间。
教师每天只能按照别人规定的“标准答案”备课、上课、改作业,这种年复一年的重复,由于缺乏挑战“教到最后我们教师自己的水平变得和我们的学生差不多”。
第三章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成效一、由新教材、新课堂到综合实践活动1、新教材首先,作为课程改革的必要载体无论是在目标设定还是在内容编排方面,新教材都作了很大调整,为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文本条件。
当然,不同学生往往存在着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方面的差异,只有当一线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而变通教材,灵活而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时,才能够保证各类学生,真正体验新课程并在新课程中获得真正发展。
突出了对学生基础素质和创新精与能力的培养,删减了繁难的知识内容,较好地体现了教科书的基础性、典型性、时代性和应用性。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注意在教科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注重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探究方法的介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探究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方法。
多数实验教科书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颜、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留下足够的弹性空间。
注意设计多样化的,符合学生特点的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部分教科书的课外探究活动设计很有特色。
呈现方式新颖,注意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知识的陈述,注意教学方法和学科特点的结合。
版面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插图制作精美,装帧富有吸引力。
强调从整体上去理解自然与社会,体现学科知识的整合。
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
2、新课堂直到目前,新课改所带来的“新课堂”依然不尽如人意。
正如一些学者描述的那样,在课程改革决策与设计高端,是完整意义上的新课程改革,到了省市中间层次,渐渐变成新教材试验再往下,简化成学习方式变革,再到乡中心校一级,就成了合作学习,最后到了村校,就剩下拖桌子—学生四人小组学习。
“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这是新课改一直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
“新课标”(试行)中特别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自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我是一位数学老师,下面我就以数学课为例,谈谈这轮新课程改革与上轮课程改革课堂中发生的变化。
变化之一:95年的课有复习03年的课没有复习复习能帮助学生解决眼前的问题的知识能力,帮助学生有利于解决问题,也可能会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次新课改去掉复习专家们是这么想的,第一次来一个地方,没人帮助,跌跌跌撞撞,到达目的地后,第二次来就会容易得多,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只有经历过了,学生才能记忆深刻。
但这样的产生的后果学生差异会更大,但学生之间的交流会增加。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看教学效率应当看合格率,不看平均分。
因为合格率更能表现出教师对后百分之二十学生的关注程度。
变化之二:95年的课没有估算,03年的课有估算,对公民来说日生常活中估算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要培养公民具有良好的数感。
估算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估算还有利于激发学生进行精确计算的动机。
变化之三:95年的课直接给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来计算03的课要求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数学可能与生活脱节,人为偏差的数学太多。
比如相遇问题,学生的数学观不正确,现在的数学要让学生建立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就如应用题分散到计算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道数学计算为了解决生活问题而学的,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需要数学,数学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初中7-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
定义: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
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
学校可以结合实际,为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创造条件。
在国外,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被童子军组织、民间公益组织、社区管理组织所分解,学校只是起到了辅助和输送的作用。
在中国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课程改革被推动,附加在课程体系上的课标教材、封闭实践基地、素质报告承担了更多的实际责任。
目标:1、获得亲身参加实践的积极性体验和丰富经验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
二、由新选择、新评价到新考试1、新选择中小学生除了在教材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方面有了更为多样的选择外,还在课程内容、类型等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主空间。
尤其是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地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