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曾向教育部师范司提出建议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标准。
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 2003 年 4 月正式启动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制项目。
《标准》的研制前后经历了体系框架及内容设计、广泛征求意见、初稿研讨与修订、标准实验与完善四个阶段,历时近两年,共有 40 余名专家、学者,近 20 个单位和机构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2004 年 6 月,初稿基本形成后,研制组随即在全国 7 个实验区,共 100余所中小学内通过座谈、问卷调研等方式广泛征询意见,并在其中选择了部分学校进行《标准》使用的实验。
2004 年 12 月 25 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以下简称《标准》 )。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实现目标:
以前,教师培训大都是政府行为,通过政府的文件,要求各级学校层层进行培训。
近两年来,参与信息技术培训的机构和单位越来越多,这是
1 / 7
以前所没有的新现象。
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培训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和培训内容,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制定一套国家级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于规范所有参与教师教育的培训机构和单位,建立准入制度和评价标准具有重要作用。
从这样的角度来说,尽快制定这种标准和体系就显得意义重大。
术语解读: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为了全面地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必须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和理论为指导,重视运用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来指导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优化教学过程。
第二、教育技术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数字化的教学资源。
第三、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目标。
因此,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应重视优化学;既要重视教
---------------------------------------------------------------最新资料推荐------------------------------------------------------ 学资源,又要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开发。
第四、教育技术要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的优化。
此外、教育技术的其他常见概念包括教学设计、学习资源、学习过程、信息技术、信息素养等,这些概念也十分重要,参看《标准》的术语定义部分。
标准框架及内容:
《标准》分为教学人员标准、管理人员标准、技术人员标准三类,教学人员子标准适用对象为:
中小学学科教师,其主要职责: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管理、教学资源的设计与管理、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管理人员子标准适用对象为:
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其主要职责:
管理人员:
规划与决策、组织与应用、评估与发展、合作与交流;技术人员子标准适用对象为:
基础教育系统中从事技术支持的人员,其主要职责:
辅助教学人员的教学工作、辅助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维护和管理校内的资源、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同时三个标准又针对中小学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考核、认证的组织与机构。
3 / 7
在三个子标准中,又划分为四大模块:
意识与形态、知识与能力、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其中,应用与创新是整个《标准》的核心,意识与形态是应用与创新的前提,知识与能力是应用与创新的基础,而社会责任规范了教师使用教育技术的道德。
《标准》(教学人员篇)也分为四部分内容共 42 条。
下面就教学人员子标准进行粗略的解读。
意识与态度部分这是《标准》的第一部分,它规定教学人员在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方面的意识与态度。
具体内容为:
重要性的认识、应用意识、评价与反思、终身学习,共 12 条。
实现目标:
它用于规定教学人员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应用意识、反思意识和终身学习等方面要求,强调应从教学角度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所在,只有意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中自觉使用教育技术,而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知识与能力部分知识与能力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基本总知识与基本技能,在四个部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用于规定教学人员所应掌握的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目标:
---------------------------------------------------------------最新资料推荐------------------------------------------------------ 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才能更好地应用教育技术实现在教学、管理、科研和合作的创新。
其中,基本知识是基本技能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只有具备展示的教育技术基本知识,才能掌握并形成良好的教育技术基本技能,同时,基本技能又能促进基本知识的理解,他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按照《标准》要求,教学人员应该认真学习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掌握信息的检索、分类、比较、综合、重构等信息加工能力,并行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应用与创新部分应用与创新部分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分为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合作与交流四块内容,用于规定相关人员在应用教育技术的行为方式及如何寻求进一步的创新与提高。
教学人员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工作,教育技术应用的对象也主要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学设计与实施是应用与创新部分的重要内容。
教学支持与管理是教学人员在具体教学过程之外的最重要任务,有效的管理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没有管理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因此有教育家提出了管理性教学的思想。
他是教学人员开展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必要条件。
科研能力是新世纪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