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爱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

本文以一个男生寝室的普通矛盾为切入点,从看似简单的日常琐事中,通过网状、多点的谈心工作,在纵的方向挖掘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灵活运用心理学原理,在横的方向,通过立体、发展、富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敏锐的发现了某个学生群体孤僻、不善交往的集体心理症侯;继而多角度、多手段对该症候及时进行纠偏、干预。既妥善解决了个体心理问题,又顺利化解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不良情绪,更有力促进了团结班风的形成、推动了和谐班级的建设。从而总结出一套从典型个案到群体、从浅近到深入的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标签:

一、案情介绍——一个手机引发的愤怒

2012年4月中旬上午,某男生宿舍5个男生集体来办公室,坚决要求调寝室。理由是他们都不能再忍受同宿舍李某的自私、偏执和强烈的报复心理,坚决不能和他再住在一个宿舍了。

这些带有攻击性的词汇立刻刺痛了笔者的耳鼓。笔者静静的、不厌其烦的听他们喋喋不休的控诉。四十分钟后,问题轮廓逐渐清晰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他们共同认为:其一,李某性格孤僻,不合群;不講卫生;不知感恩。案发前的周日下午,李某把垃圾篓弄翻了,把崔某的衣服弄脏,崔某和他吵了几句,然后就出去打篮球了。他新买的智能机(价值1600元)放在寝室里充电。等到晚上回到寝室,发现手机已被人在水盆里泡过,不能再用了。而整整一个下午,寝室里只有李某在洗衣服。于是崔某和其他四个学生都怀疑是李某破坏的。鉴于对这种“强烈的报复心”的惧怕,他们害怕有一天会遇到“另一个马加爵”,所以态度坚决,集体要求调换寝室。

我感到事情的复杂性,略加思索,便安慰他们,并保证一定会尽快了解事情的前后情况,不偏不倚的解决这个问题。我说:“放心吧,通过这件事情,你们一定能和他共同成长的。”

二、过程分析——逐层深入,步步为营

凭直觉推断:这是一个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

笔者决定用最拿手的“心理组合拳”理性思考,准确定位,重拳出击。

初步确定方案如下:其一,解铃还须系铃人,要顺藤摸瓜,从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和其他学生那里充分掌控李某的真实心理状态;其二,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其三,寻找“和平”解决双方矛盾的中间途径;其四,最大限度发挥经验效能,将该经验以合适的途径向全班推而广之。

三、实施方案——心理“组合拳”的威力

1.出拳第一招:挖地三尺,不着痕迹

笔者马上叫来涉事学生李某,从学习和生活谈起,跟他聊天。谈到寝室里面大家相处的情况,他很坦白的告诉我,崔某的手机最近在寝室里被水泡过。问及其他寝友的反应,他说:“也没什么”。谈话完毕,我发现学生思路清晰、语言简洁,就是有点内向,比较害羞。

接着叫来班长和班里其他男生,以了解男生寝室状况为由,“顺便”问问李某的情况。但这次,除了“孤僻、不合群”外,我还听到了“害羞”的中性词汇和“善良”的褒义词。

和李某家长通电话后了解到他在单亲家庭生活中长大。

怎么办?从调查心理健康状况入手。把李某同寝室六个男生一起叫到办公室,给他们统一做了SCL-90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所有上述调查过程显示,李某是一个勤奋上进,但性格孤僻,不善交际的学生。

2.出拳第二招:太极八卦,乾坤大挪移

接下去如何进行?决定以集体辅导为切入点,主动出击,化解矛盾。

首先给全班学生做了一次《人际沟通八大技巧》的讲座,,全班重点“严寒”地带的气候开始变温发热。

其次乘胜追击。一周后,待上次讲座的内容已被我推动、消化得完全融入学生的日常交往之后,在一个无课的下午,我和全班同学,在操场上做了一次主题为“沟通无限”的主题班会暨心理团体训练。通过团体合作、没有压力的谈话、儿时的游戏,让他们有哭有笑、有喊有叫。活动结束后,大家久久不愿离去,同学们之间的感情空前融洽。

在这种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所有的感情冰山都融化了。这个宿舍的空前团结、冰释前嫌也成为上述活动的重要成果。室友们均和李某和好如初,他们主动要求不再调寝室,和谐、友爱的气氛在他们之间荡漾。

案例思考:

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变化主要呈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从教育工作的环境来看,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工作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经济在极大地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领域和认

知领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离婚率的提高,会有更多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是从教育工作的对象来看,当代大学生同以前相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想活跃,他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更复杂、信息量更大。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形成时期,不够成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信息的影响。而应对这些变化,我认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应建立在用爱心、耐心和细心来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前期基础工作上,以真诚和恰当的引导作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这一案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辅导员深入学生心灵,多与学生接触、多多了解学生有多么重要。辅导员只有在学生工作中仔细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个案,用心去体贴、感化自己的学生,才能把学生工作做好。也才能用自己的爱心与学生一同成长。

要构建和谐校园,辅导员工作迫切需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第一,做辅导员要有爱心。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一直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辅导员的工作很琐碎,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如果一名辅导员没有爱心,那么他的工作只是停留在工作的层面上,而做不到育人的层面。在这个案例中,如果工作只是停留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上,直接给学生调寝室,不了解寝室里发生了什么事,也不了解李某的情况,也更不会想要帮助李某去成长,那么李某将会在男生心中永远留下一个爱报复的印象,也永远不懂得怎样与人交往,永远不相信真正的朋友,他的室友也将不会这么快就学会宽容、理解和忍让。

第二,要善于分析学生个案,善于由此及彼,以点带面,善于总结学生个案中的问题与解决过程中的经验。很多学生个案并不是个别学生,而可能会是一部分学生会出现的问题,作为辅导员,深入分析个案问题出现的原因,避免同类学生个案的发生,这种意识至关重要。该案例中的李某具有某种代表性,性格孤僻、内向、不善交往的学生随处可见。以个体带群体,总结经验推而广之,课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经验的广泛性和扩大经验的有效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工作的工作效果,与辅导员有很大的关系。无论哪种套路的“组合拳”,只有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去了解学生,才能换回学生的信任,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正确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领路人和贴心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