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思维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计算思维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培养
作者:杜海涛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要:因为现在全球的信息技术发展和人类智能发展都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所以,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我国针对这样的发展趋势,要求中小学生在日常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从而保证国家对于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和培养。
关键词:计算思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1-0158-01
引言
早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受美国学者提出的计算思维影响,开始注重中小学生计算思维方面的培养工作,并且,发展学生计算思维这一要求在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列出,而这一行为是为了引起广大教育者、家长和学生对于计算思维培养工作的重视。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才可以满足国家社会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并且,计算能力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也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对于中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也将有利于学生更加快速地适应社会生活。
1.计算思维的概念
人们在感知周围世界、分析事物本质、归纳事物规律等方面都离不开思维的作用,思维是人类特有的,而计算思维便是利用现在发达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对于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计算和统计等思维活动。计算思维从提出开始,便受到了全球教育界的关注和认可,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高校将计算思维领域的研究放在了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位置上,而对于计算思维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进行实际推广仍然是一个问题。并且,由于计算思维主要用抽象的方法将问题简化分解,在代码与数据间来回切换,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找到存在的解决方案,并对所有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这一复杂的过程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来说较为困难。
2.计算思维在信息教育中的作用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通常十分注重学生对于计算机某一软件的技术进行练习和掌握,并没有给予学生通过计算机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并且,将对软件的操作放在成绩考核项目中的主要内容上,这样的信息技术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对于信息技术不够全面的看法,并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容易使学生对枯燥的计算机操作产生厌倦心理。而将计算思维的培养纳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