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简介定稿版

合集下载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ptkejian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ptkejian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 PPT大纲
目 录
•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简介 •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的原理 •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实验操作流程 •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的结果解读 •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的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案例分析
01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简介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是一种评估肌 肉力量和耐力的方法,通过使用 等速测力器进行。
多维度评估
研究和发展更多维度的评估指标,以全面反映肌肉的功能 和健康状况,为个体化运动处方和康复计划的制定提供更 科学的依据。
06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案例 分析
案例一:运动员的等速运动肌力测定
总结词
评估运动员肌肉力量和耐力
目的
了解运动员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水平, 为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使用等速运动肌力测定仪对运动员进 行测试,测量肌肉在不同速度下的力 量和耐力。
测试成本较高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因此 测试成本相对较高。这限制了其在一些基层医疗 机构和社区的普及和应用。
适用人群有限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主要适用于有一定运动能力的 成年人,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 人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测试结果的主观性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操作 者的主观判断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因此,需要确 保操作者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
表现、疾病风险等方面的关系。
05
等速运动肌力测定的注 意事项与局限性
注意事项
确保受试者了解测试目的 和过程
在开始测试前,向受试者详细 解释等速运动肌力测定的目的 、方法和要求,以避免不必要 的误解和恐慌。
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设置

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及训练系统项目需求

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及训练系统项目需求
24
具有专用校准器,校准力矩和角度。
25
具有热身试操作功能,在测试训练开始前可让患者进行热身、熟悉测试过程,防止损伤、保证测试有效进行,数据准确。

配置要求:
1
多功能动力头,1个。
2
患者身体定位系统,1台。
3
可调节座椅,1个。
4
电脑控制及数据采集分析系统,1套。
5
软件操作系统,最新专用力量测试及训练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2
可进行测试与训练的关节动作至少包括:
2.1
肩关节:屈/伸,外展/内收,外展不小于90度位外旋/内旋,修正中立位外旋/内旋,坐位对角线运动,站立位对角线运动,仰卧位屈/伸(仰卧位),水平位外展/内收。
2.2
肘关节:屈/伸(可分别在前臂中立位、前臂旋前位、前臂旋后位进行坐位、站位、仰卧位运动)。
2.3
7
系统电脑及台车为非固定式,可围绕T型轨道及座椅全范围移动,保证受试者在不同的测试训练体位和动作下均可看到显示器进行视觉反馈测试训练。显示器可上下左右旋转。
8
具有生物反馈模块,无需提前创建受试者信息和方案,可在一个界面对训练参数进行实时设置。可在界面调出训练目标区间,训练目标区间至少具有上限线、下限线2条线。可实时反馈的力矩曲线、角度曲线、力矩柱状图、峰值力矩、总功、变异系数等,并配有实时数据分析表格和完成进度饼图。
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及训练系统项目需求
序号
指标重要性
指标
备注
一、
总体要求
1
数量
1套
2
用途
适用于:人体各主要关节的肌肉力量测试、评估和训练。进行等长,等张,等速,向心、离心和被动多种运动模式下的测试和训练。视觉生物反馈力量训练。适用于骨科康复,运动损伤康复,老年病康复和神经科康复。

等速肌力训练

等速肌力训练

等速肌力训练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是指肌肉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以恒定的速度进行的最大用力收缩,且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称为等速收缩。

在一般生理活动状态很难产生等速收缩,只有在特定的仪器上才能进行等速运动。

等速肌力训练(isokinetic exercise)是指利用等速仪器,根据运动过程中患者肌力大小的变化,由机器提供相匹配的阻力,使整个关节按照预先设定的速度进行运动的一种训练方法,又称可调节抗阻训练或恒定速度训练。

等速训练也分为向心性训练和离心性训练两种不同的肌肉训练方法。

等速肌力训练的适应症可根据肌力恢复的程度,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式;对于3级以下的肌力,可先在持续被动活动(CPM)模式下进行助力运动,已进行肌肉的早期训练,对于3级以上肌力可选用向心性肌力训练和离心性肌力训练。

禁忌症:关节及相邻关节失稳、骨折、局部严重的骨质疏松、骨关节恶性肿瘤、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严重受限、软组织瘢痕挛缩、急性肿胀、急性拉伤或扭伤以及严重疼痛。

训练方法(一)等速向心肌力训练:是最常用的一种肌力训练方式。

由于等速仪器能够提供不同的运动速度,因此可根据不同病情需要,选择一系列不同的运动速度进行肌力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又称为运动速度谱训练,运动速度谱包括:慢速(1°~60°/s)、中速(60°~180°/s)、快速(180°~300°/s)及功能性运动速度(300°~1000°/s)。

运动速度谱训练包括肌力训练运动速度谱训练和功能适应性训练运动速度谱训练两种形式:A、肌力训练运动速度谱训练常用于运动系统伤病康复治疗的早期及中期,以训练肌力为主。

常选用的训练速度谱为:60°/s、90°/s、120°/s、150°/s、180°/s、180°/s、150°/s、120°/s、90°/s、60°/s 共10种运动速度。

等速肌力测试实验报告

等速肌力测试实验报告

等速肌力测试实验报告等速肌力测试实验报告引言:肌力是衡量一个人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等速肌力测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肌力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等速肌力测试,探究不同因素对肌力表现的影响,并分析测试结果。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双臂肌力测试仪进行等速肌力测试。

实验对象为20名健康成年男性,年龄在20-30岁之间。

实验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静态肌力测试和动态肌力测试。

实验一:静态肌力测试静态肌力测试是通过测量实验对象在特定动作中的最大肌力来评估其肌力水平。

实验对象分别进行了俯卧撑、握力和深蹲的静态肌力测试。

结果分析:通过统计实验对象在静态肌力测试中的成绩,我们发现不同动作对肌力表现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俯卧撑测试中,实验对象的平均成绩为30次;在握力测试中,实验对象的平均成绩为35kg;在深蹲测试中,实验对象的平均成绩为50次。

这表明不同动作对肌力的要求和表现是有差异的。

实验二:动态肌力测试动态肌力测试是通过测量实验对象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动作的次数来评估其肌力水平。

实验对象进行了仰卧起坐、跳跃和引体向上的动态肌力测试。

结果分析:通过统计实验对象在动态肌力测试中的成绩,我们发现不同动作对肌力表现的影响同样是不同的。

在仰卧起坐测试中,实验对象的平均成绩为40次;在跳跃测试中,实验对象的平均成绩为50次;在引体向上测试中,实验对象的平均成绩为15次。

这表明不同动作对肌力的要求和表现也是有差异的。

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动作对肌力的要求和表现是有差异的。

俯卧撑、握力和深蹲等动作对上肢和下肢肌力的评估有着不同的作用。

2. 动态肌力测试相对于静态肌力测试,更能反映出肌肉的爆发力和持久力。

3. 个体差异对肌力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个体的体质和训练程度会导致肌力水平的差异。

结论:等速肌力测试是一种有效的评估肌力水平的方法。

通过对静态肌力和动态肌力的测试,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动作对肌力的要求和表现,并为制定个体化的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等速训练技术讲解

等速训练技术讲解

峰力矩角度(AOPT): 指力矩曲线中峰力矩所对应的角度,代表肌肉收缩的最佳用力角度。 指定角度的峰力矩值:等速仪器可自动计算出关节活动中任意角度所对应的力矩值,一般可事先指定两个角度,目的在于比较两侧指定角度的力矩值。
峰力矩
峰力矩角度Biblioteka 等速肌力测试的常用指标及意义
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指单位时间内肌肉的作功量,反映了肌肉作功的效率。等速肌力测试中,AP值与测试速度有关,即在一定范围内测试速度越快,AP值越大,说明测试中测试速度越快,肌肉作功的效率越高。
多关节运动模块
等速肌力测试的常用指标及意义
峰力矩peak torque ( PT)指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力矩输出,即力矩曲线上最高点处的力矩值,代表了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肌力,单位为牛顿·米(N·m) . 峰力矩体重比(PT/BW) 指单位体重的峰力矩值,代表肌肉收缩的相对肌力,可用于不同体重的个体或人群之间的肌力比较。
为何等速训练优于其他肌力训练方式
常用等速肌力测定训练设备
肌力测定为主设备 (配计算机系统) CYBEX(美国) Biodex (美国) IsoMed (德国) CON-TREX (瑞士) Moflex Kin-Com LID等等
肌力训练为主设备 (不配计算机系统) 不能获得力矩、关节角度变化等相关数据资料。 可进行肌肉的离心、向心、持续被动训练等。 BodygreenS06 BodygreenS1000
4、通过这样的等速运动可大幅降低因使用重量块进行的重力训练所产生加速度与减速度的运动伤害。 5、协助全身的肌肉训练、康复训练、身材体能的保持,特别针对脑损伤、脊髓损伤、骨关节等康复训练者、中老年人及慢性关键炎患者设计的肌力训练器材。

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仪的操作方法和应用

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仪的操作方法和应用

仁爱、恪职、精诚、创新
仁爱、恪职、精诚、创新来自仁爱、恪职、精诚、创新
仁爱、恪职、精诚、创新
仁爱、恪职、精诚、创新
2.等速运动测定仪的构成
保持运动速度不变
等速运动仪
操作系统
计算机处理系统
感应系统
阻力反馈调节系统
仁爱、恪职、精诚、创新
三、等速运动测定肌力的适应证、禁忌证
(一)适应证 各种病因导致的肌力下降; 临床徒手肌力检查肌力在≥ 3级以上。
仁爱、恪职、精诚、创新
(二)禁 忌 证
绝对禁忌证 失稳,骨折 严重骨质疏松 骨关节恶性肿瘤 相对禁忌证 疼痛 关节活动度受限 滑膜炎或渗出
仁爱、恪职、精诚、创新
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仪的操作方法和应用
康复医学科 韩栋畴
仁爱、恪职、精诚、创新
提纲
一、等速收缩概念 二、等速肌力测试仪的构成及仪器的种类 三、等速肌力测试仪肌力适应证和禁忌证 四、测定肌力和训练的操作步骤 五、等速测试的结果 六、文献分享
仁爱、恪职、精诚、创新
等速收缩概念
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是指肌肉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 以恒定的速度进行的最大用力收缩,且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始终 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称为等速收缩。在一般生理活动状态很难 产生等速收缩,只有在特定的仪器上才能进行等速运动。实际上, 等速运动时,其肌肉收缩是一种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相混合的方 式。
左右同名肌 力比
拮抗肌比
仁爱、恪职、精诚、创新
病例
郑某, 28岁,男,IT人员。主诉: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修复术后,疼痛伴无力2月余。诊断为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修复术后,2018年12月12日来我院门诊进行康复治疗。因 左侧膝关节肌力下降、步行困难,于2018年12月12日进行 等速肌力测试训练.

等速肌肉测试和训练技术

等速肌肉测试和训练技术

等速肌肉测试和训练技术浩天揽云FBI 2008-10-07 11:00:16 回复在康复后期需要通过等速测试来判断康复情况,很多断友有疑虑,整理小文如下,仅供参考,敬请指正!1 等速运动的定义及特点等速运动是指在关节运动过程中,运动速度一旦预先设定,无论受试者肌肉收缩产生多大的张力,肢体的运动始终在某一预定的速度(等速)下进行,肌肉张力大小的变化并不能使肢体产生加速或减速(运动开始和末了的瞬时加速度和减速度除外)的一种运动。

在等速运动过程中,等速仪器提供一种与肌肉实际收缩力相匹配的顺应性阻力。

这种顺应性阻力使肢体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的每一瞬间或不同角度下均承受相应的最大阻力,使肌肉产生最大的张力和力矩输出。

由于等速运动时,肌纤维伸长或缩短,引起明显的关节活动,是一种动力性收缩,类似等张收缩。

而肌肉收缩时因阻力可变,在每个角度都能承受最大阻力,产生最大肌张力,又类似等长收缩。

因此,等速肌肉收缩兼有等张和等长收缩的某些特点优点。

但也有人认为,等速运动提供的动作较简单局限,与肢体运动时的自然动作有一定差距,在肌肉测试和训练中存在一定的局限。

2 等速肌肉测试的临床应用传统的等长肌肉测试仅反映关节运动中某一角度肌力的大小;等张肌肉测试只能反映关节运动过程中最弱的肌力。

而等速肌肉测试可同时测试关节运动中主动肌和拮抗肌的任何一点肌肉输出的力矩值,得到力矩曲线,并可同时进行肌肉作功能力、爆发力及耐力等功能的测试,上述各项参数经等速仪器的计算机处理后,可作为评价肌肉功能的指标。

弥补了前两种肌肉测试方法的缺陷。

等速肌肉测试作为一种新的肌肉功能测试和评定方法,在临床应用中,不少学者运用测试数据的组内相关系数(ICCs)进行等速测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等速肌肉测试的可信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各项测试数据中,峰力矩(PT)值的可信度最好,总功(TW)和平均功率(AP)中等,而肌肉耐力略低。

肌肉向心收缩测试的ICCs值高于肌肉离心收缩。

等速肌力训练助下肢肌萎缩恢复1例

等速肌力训练助下肢肌萎缩恢复1例

等速肌力训练助下肢肌萎缩恢复 1例关键词:等速肌力训练肌萎缩摘要:等速肌力训练优于传统肌力训练,兼有等张训练及等长训练的功效。

其具有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肌力、增强关节稳定性、促进本体运动感觉恢复,以及防治肢体肌萎缩等作用。

我科2019年7月收治一例膝关节术后患肢肌萎缩病人,经等速肌力训练等康复锻炼6周后肌萎缩较入院时明显改善。

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刘某,女,56岁,因“左膝疼痛1+年,左下肢肌萎缩半年”入院。

入院1+年前,患者因左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撕裂及左膝骨关节炎行左膝关节镜检查+滑膜切除+内侧半月板成形术。

出院卧床休息半月开始平地步行,间断行下肢功能锻炼(直腿抬高训练、坐位伸膝训练等)。

患者左膝疼痛好转,但自半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左下肢肌萎缩,以股四头肌远侧肌萎缩最明显,无肌无力、感觉异常及肌束震颤等。

多次于外院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直腿抬高训练、绷腿训练、坐位伸膝训练及蹬自行车训练等),肌萎缩无明显改善。

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正常,体重无变化。

既往高血压病半年,血压控制可。

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

脊柱生理曲度存在,各椎体棘突无叩压痛,屈伸旋转活动度好。

左下肢皮肤未见皮疹、红肿,皮温不高,足背动脉可扪及,末梢循环良好。

左膝浮髌试验阴性,内侧半月板McMurray征阴性,侧方应力试验阴性,前、后抽屉试验阴性,前、后Lachman试验阴性。

左下肢肌力4级,其余肢体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正常,左下肢感觉及平衡功能正常,双下肢腱反射对称引出,病理征阴性。

左下肢肌萎缩,双大腿周径相差4.5cm(左、右下肢膝上10cm处分别为34cm、38.5cm),萎缩指数11.7%<萎缩指数=(健侧大腿周径-患侧大腿周径)/健侧大腿周径>。

入院诊断:1.左膝半月板损伤术后,2.左下肢肌肉萎缩原因待查,3.左膝骨关节炎。

辅助检查:抗核抗体、肌酸激酶、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类风湿因子、补体3、补体4、生化、血脂、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讲课文档

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讲课文档
指导患者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饱餐 后进行等速肌力测试
有心血管疾病者,应指导其避免屏气和 过度用力
第二十页,共67页。
等速肌力测试的优点
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客观量化评定运动 功能
准确性和敏感性:对正常人膝伸、肩内 外旋运动进行了徒手肌力测定和等速测 定的比较,发现即便在徒手肌力为5级的 正常人群中,也有10% ~30% 的人存在 力量缺陷。等速测试的敏感性对于肌力 缺陷相对较小的个体更有意义。
第四十六页,共67页。
偏瘫患者肌力训练
传统观念认为肌力下降是由于拮抗肌痉挛而原动
肌张力下降造成的,肌力训练被认为会增加痉挛协同 收缩及异常运动模式而被禁用。但临床研究表明肌力
训练并不会增加痉挛、联合运动、协同收缩或被动运动阻力。 反而有一些证据表明肌力训练后,它们较前下降。而且国内有 报道,等速运动训练可增强偏瘫患者肌力,却不影响其痉挛程 度,由此可提高患者步速、移行和其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被视为等速肌力测试的黄金指
标和参考值 。
第五十页,共67页。
对照组接受常规训练。训练内容如下: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B兀lnnstrom、 PNF、Rood、Bobath等神经促进技术及 功能训练,具体包括卧位下单(双)桥运动, 躯体控制训练,坐(站)平衡训练,重心转 移训练,平行杠内步行训练等。每日1次, 每次40 min,30次为1疗程。
第三十八页,共67页。
第三十九页,共67页。
第四十页,共67页。
第四十一页,共67页。
第四十二页,共67页。
第四十三页,共67页。
第四十四页,共67页。
第四十五页,共67页。
等速肌肉测试的临床应用
评价肌肉功能的指标: 同时测试关节运动中主动肌和拮抗肌的

等速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是一种用于评估人体肌肉力量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肌肉在相同速度下的力量表现,来帮助医生、运动员和体能教练了解一个人的肌肉健康状况及运动能力。

这个评定方法可以用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锻炼方案和康复计划。

等速肌力评定通常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进行,例如屈膝、伸膝、屈腰和推举等。

测试者需要在特定的速度下完成这些动作,并通过力量传感器或其它设备来测量肌肉的力量表现。

测试时需要保持肌肉的稳定性和力量输出,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等速肌力评定,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肌肉力量水平,识别潜在的肌肉问题和不平衡,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训练和治疗。

对于运动员来说,这项评定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某些特定动作下的肌肉表现,从而调整训练计划和提高竞技水平。

对于康复患者来说,等速肌力评定可以帮助他们监测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康复方案,并预防再次受伤。

此外,等速肌力评定还可以用于研究领域,帮助科研人员了解不同人群的肌肉力量表现,探索肌肉健康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为肌肉健康和运动训练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总之,等速肌力评定是一种全面的、有效的肌肉力量评估方法,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肌肉健康状况,还可以为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这项评定方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有助于促进人们的健康和运动水平的提升。

2等速肌力测定与训练

2等速肌力测定与训练
速度慢到极限为0时, 就产生了最大力矩, 即最大等长力量
0
Muscle Force
速度与力距成反比
Velocity of Contraction
(三)力量控制精度测试: (force control accuracy test) 作重复的次大强度收缩运动若
干次,观察力矩曲线的匀称性, 可作为运动协调性的评价指标。
五 测试方案的选择
速度 肌肉收缩方式
慢速 中速
快速
(一) 慢速测试:<60°/s 测试肌肉的力量 分析动作中的薄弱环节 重复4—6次
(二) 快速测试:>180°/s
测试肌肉的耐力 重复20-30次
速度与力矩的关系
速度越高力矩越低, 反之速度越低力矩越高
F1
速度快到无限时,就无 法完成动作,力矩为0
与相应的肌力改变相匹 配,从而使预定的角速 度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 保持恒定
(二)等速运动仪特点
提供肩、肘、腕、髋、膝、踝和腰背等多个 部位、多个功能动作的肌力测试
提供多种形式的肌力测试
提供多种力学参数, 是目前评定肌肉功能、 研究肌肉力学特性的 最佳方法(峰力矩值、 功、力矩加速能等)
提供临床上对各种疾患的 肌力量化测定(关节稳定 性、肌腱韧带损伤等)
4. 提高力量阶段 等速,等张,被动,离心反馈模式下适当 的测试和训练,恢复肌肉力量和耐力
5. 恢复功能阶段 等速向心/向心,等张模式下,进行功 能,本体感觉,加/减速训练
6. 完全恢复阶段 使用所有五种模式,完全提高和恢复 关节肌肉力量和神经肌肉控制
康复治疗“力量评定、训练”的内涵
文化程度、精神心理状态 3、操作者:操作熟练规范程度,方
案,等
八、等速训练

等速肌力及训练

等速肌力及训练

(4)等速肌力训练
收费
等速肌力测定次96 全额支付等速肌力训练次45 全额支付
实验对比疗效
观察等速肌力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
方法41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试验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加用等速肌力训练.结果训练后试验组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积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膝关节伸屈肌峰力矩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有明显改善.
目的:研究不对称性等速肌力训练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
方法: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25例,均给予神经促通技术及有氧运动训练;A组配合不对称性等速肌力训练,即屈肘角速度为210°/s,伸肘角速度为60°/ s,10个肘屈伸动作为一轮,每日3~4轮,每周3次.治疗前后使用BIODEX Ⅲ等速仪检测2组患者肘屈伸的各生物力学指标;Fugl-Meyer量表(FMA)及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评定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肌张力.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各生物力学指标2组均有改善,A组明显优于B组(P<0.05);FMA积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A组高于B组(均P<0.05);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2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不对称性等速肌力训练能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提高,可作为偏瘫患者上肢肌力训练的备选方法.。

多关节等速训练与测试系统产品技术要求广州一康医疗设备

多关节等速训练与测试系统产品技术要求广州一康医疗设备

2.性能指标2.1外观和结构2.1.1外观应色泽均匀,表面应清洁、平整,无明显伤斑、划痕、锈蚀和涂层剥落等缺陷。

2.1.2文字和符号标识应完整、清晰。

2.1.3控制和调节机构应灵活、可靠,紧固件应无松动。

2.1.4座椅配备的固定带应缝制牢固,缝线应均匀,不应有浮线和跳线。

2.2使用功能2.2.1应有开机自检功能,自检通过后,方能继续操作和使用。

2.2.2应能选择、搜索、添加和删除用户,以及修改用户信息。

用户登录后,方能进行测试和训练,以及查看报告。

2.2.3应能对下述关节进行测试和训练。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这 3 个关节 A8-2M 不适用)。

2.2.4应能选择、新建和删除方案,以及重命名方案名称。

应能选择、添加和删除步骤,以及修改步骤信息。

2.2.5运动模式运动模式见附录 B 表 B.1。

2.2.6收缩方式在测试下,等速运动模式的收缩方式为【向心/向心】,等长运动模式的收缩方式应有【向心/离心】和【离心/向心】。

在训练下,等速运动模式的收缩方式应有【向心/向心】、【向心/离心】、【离心/向心】和【离心/离心】,等长运动模式和等张运动模式的收缩方式应有【向心/离心】和【离心/向心】。

2.2.7热身、正式和缓冲设置2.2.7.1热身次数设定范围为 0~10 次。

热身休息时间设定范围为 0~300s,允差为±2%。

2.2.7.2正式次数设定范围为 0~250 次。

正式休息时间设定范围为 0~300s,允差为±2%。

2.2.7.3缓冲设定范围为 0~9 级。

2.2.8等长设置等长运动模式应能设定持续时间和休息时间。

持续时间设定范围为 0~300s,计时允差为±2%。

休息时间设定范围为 0~300s,计时允差为±2%。

2.2.9角速度2.2.9.1等速运动模式在向心收缩的角速度设定范围见附录 B 表B.2。

2.2.9.2等速运动模式在离心收缩的角速度设定范围见附录 B 表B.2。

等速肌力测试

等速肌力测试

解读报告 结合临床

等速肌力测试在等速仪器提供的恒定速度和顺应性阻 力条件下,可测试关节运动中任何一点的肌肉输出 的最大力矩值,同时等速肌力测试还可获得肌肉做 功能力、爆发力、及耐力等数据,并且一次测试可 同时测得主动肌和拮抗肌两组肌力,可了解拮抗肌 群间的平衡情况。因此。等速肌力测试要优于传统 的等长肌力和等张肌力测试方法。


步骤14. 按下“OK”以保存速度并返回到评估设置。 新的速度设置将出现在屏幕的中间。 要编辑速度: 再次按下“Set / Edit Sets and Speeds(设定/编 辑设置和速度)”按钮。在设置和速度对话框,按 下想要修改的速度并单击“Edit(编辑)”按钮。 您现在可输入新的速度。按下“OK”以确保您做 的改变并返回到评估设置。“按下Cancel(取消)” 将使您返回评估设置,但将废弃最近的设置和速率 改变。
பைடு நூலகம்




步骤4. 在屏幕右下角的设置/速度列表框中单击或 按下第一项待执行设置。 步骤5. 为了使患者逐渐适应试验,电击右下方的 “Start(开始)”,开始实践测试。 步骤6. 因为等动力的方式要求指定活动量程,设置 /编辑ROM对话框将出现。 单击“Set BOR(设置 BOR)”并指示患者将工具移至要求量程的起点。 单击“OK”保存该位置 接下来,按下“Set EOR(设置EOR)”按钮,并让 待试验的对象交工具移至量程的终点。 单击“OK” 保存该位置。指示患者将其手从附件移开–手将移 回起点位置。



步骤7. 试验现在将开始。向试验对象说明,附件必 须移动通过将计为有效rep的运动的全程。 患者施加的力将以两个垂直的黑色点线之间的彩色 线表示(图4)。这些垂直的表明为试验设定的活 动范围的边界。白色图示区按照您在评估设置中为 “Side 1(侧1)”和“Side 2(侧2)”输入的侧 和功能标记。 全部重复动作完成时,每项设置将停止。 (如果执行一项比较评估,并且将对患者的另一肢 实施实践试验,按下“Test 2(试验2)”按钮, 让患者用另一肢抓住附件并重复步骤5 - 7.)

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的研究进展

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的研究进展

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的研究进展黄志平;尹彦;刘敏;黄中校;杨小英;苏玉林【摘要】Isokinetic muscle testing and training is the most advanced and practical technique in the evaluation of muscle function and training muscle strength in the world, It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sport science research and rehabilitation. This paper gave a summary of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s of isokinetic techniques,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sokinetic in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post-research..%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用于肌肉功能评定和肌肉力量训练的实用技术,因此等速测试系统在运动训练、体育科研和康复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阐明等速技术的概念和特点,通过文献资料法总结分析国内外有关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名称】《体育科技》【年(卷),期】2011(032)004【总页数】7页(P52-58)【关键词】等速技术;测试;训练【作者】黄志平;尹彦;刘敏;黄中校;杨小英;苏玉林【作者单位】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南宁530031;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南宁530031;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南宁530012;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南宁530031;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南宁530031;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南宁5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631967年,等速作为一种特殊运动方式的概念由美国学者Hislop和Perrine最先提出 [1],由此发展而来的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简称等速技术)逐渐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
统简介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一、等速肌力训练的定义及原理
1.定义:等速运动又称为可调节抗阻运动或恒定角速度运动,即在预定角速度的前提下,利用专门的仪器,根据关节活动范围中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地调节所施加的阻力,使瞬间施加的阻力与肌力相对等,整个关节活动只能依照预先设定的角速度运动,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的阻力仅使肌力增高,力矩输出增加,而不改变运动角速度的大小。

2.等速运动测定仪及其测定原理
等速运动测定仪即为可实现上述等速
运动的专门仪器,其核心部分是肌力感应
系统和阻力反馈调节系统。

3.与生理肌肉收缩运动的比较
传统的肌肉生理收缩运动分为等长收缩运动和等张收缩运动两大类。

等速运动具有恒定速度和可调节阻力的特点、关节活动中任何一点的肌力均可达到最佳效果的优点,因此在肌力评定和训练上明显优于传统肌肉收缩运动。

二、等速肌力训练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高者各种原因(骨折术后、关节切开引流术后、
制动时间过长、人工韧带置入者等)所致关节活动受限者肌力下降者、关节炎
术后、骨折术后、脊髓损伤患者、脑卒中、周围神经损伤、健康人群力量训练、
运动员训练、肌源性肌无力。

禁忌症:失稳,局部严重的骨质疏松,骨关节恶性肿瘤,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急
性肿胀,急性拉伤,急性扭伤,严重疼痛、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滑膜炎或渗
出,亚急性或慢性扭伤。

三、等速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1. 注意仪器的正确操作在测试前必须先进行校准:操作应按各种类型的等速运动测定仪随机说明书进行:应对仪器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

2. 测试时的注意事项测试前应正确摆放患者体位,近端肢体应良好固定,防止产生替代动作;测试前应告知患者正确地按照测试要求进行肌肉收缩,必要时
可给予3-5次预测试,使患者熟悉测试方法;进行双侧同名肌群肌力比较时,应
以先测定健侧、后测定患侧的顺序进行,以利于双侧的比较;测试中可适当给
予鼓励性指令,以提高患者用力的兴奋性,从而获得最大肌力;进行含离心收
缩的测试时,要注意重复次数,避免次数过多产生延缓性肌痛现象。

3. 加强对患者的指导指导患者,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饱餐后进行等速肌力测试;有心血管疾病者,应指导避免闭气使劲。

四、等速肌力训练的作用
1.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及延缓肢体肌肉萎缩;
2.提高患肢肌力、降低任何原因引起的肢体肌张力增高;
3.可针对性地训练某些肌肉、增加回心血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4.增强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肌张力、增强关节稳定性;
5.促进本体运动感觉恢复。

等速肌力训练常用的评价指标如下:①峰力矩(PeakTorque,PT):指肌肉在一次收缩过程中达到的最大力矩输出,反映测试者的肌力情况,是等速技术中的黄金指标。

②峰力矩体重比(PeakTorque/Weight,PT/W):指单位体重的峰力矩值,反映了肌肉的相对肌力,可用于不同体重人群之间的肌力对比。

③峰力矩角度(AveragePower,AP):PTA出现时的关节角度,是关节的最佳用力角度。

④平均功率(AP):肌肉单位时间内作的功。

⑤总功(TotalWork,TW):肌肉单次收缩所作的功,反映肌肉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