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陈毅市长》教案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毅市长》教案
教学目标:
1、解话剧的特点。

2、体会个性化的语言:塑造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光辉形象。

3、体会话剧语言的特点,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把握剧情的矛盾冲突,欣赏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难点:
理解两人之间矛盾冲突的转化过程;咀嚼其中蕴涵丰富的语句。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一)由《梅岭三章》导入,同学们畅言对陈毅的印象,讲述小故事,突出其睿智、风趣、豪爽的性格特点。

(二)师补充:陈毅在上海任市长期间与化学家齐仰之先生之间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即下马制民。

二、作者、作品简介
沙叶新,当代剧作家,现任上海人民艺术学院校长。

代表作品:《宋庆龄》获1986年“十月奖”;
《尊严》获1998年文化部优秀剧目奖;
《耶酥孔子披头士列侬》获1989年加拿大“舞台奇迹与里程碑”称号;
《陈毅市长》获1980年话剧创作一等奖。

三、全剧简介
《陈毅市长》是十场话剧剧本。

第一场以陈毅同志在率领解放军进入上海之前的一次讲演作为开端,提出了“到了上海之后,究竟是上海把我陈毅染黑了,还是我陈毅把上海染成红彤彤”的问题。

然后以此作为全剧动作的贯穿线,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有典型意义的场面里,展开了一系列思想矛盾冲突。

中间八场戏,写了陈毅同志怎样依靠工人阶级,教育资本家,恢复和发展生产;怎样团结知识分子,发展文化和科学事业;怎样整顿包括自
己在内的政府和党的作风,等等,通过描写陈毅一些日常生活和工作片段,通过他与各种各样的人物的接触以及发生的冲突,多侧面的展示了陈毅鲜明、生动的性格特征。

前一场陈毅视察百货商店,发现盘尼西林短缺,不法商贩趁机抬价,百姓无力购买。

于是陈毅决定要办药厂,从而引出“夜访齐仰之”这场戏。

四、剧情分析
(一)一张字条——“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

这张字条表明了宅主人鲜明的个性:非常珍惜时间,不尚空谈,潜心科研。

这张字条在本文矛盾冲突中贯穿始终,开场时“醒目”,终场时被“撕得粉碎”,使结构显得紧凑而有层次。

(二)两个人物——这场戏成功地塑造了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

戏中的两个人物的“不打不相识”,尤其是齐仰之态度的转变反衬出了陈毅市长的光辉形象。

(三)三次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

作者在本文安排了三个回合的矛盾冲突,使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三个回合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1、第一次冲突——突破不接待防线: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一开始就碰出火花:
来访者——礼贤下士,做思想工作,性格直率、自信、泼辣
室主人——与政治绝缘,脾气急躁、固执
结果:突破成功
成功原因:“决不多加打扰”
2、第二次冲突——突破“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防线
来访者——有备而来主动
室主人——接待来宾被动
结果:突破成功
成功原因:巧用激将法“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
3、第三次冲突——突破“与政治绝缘”的最后防线
来访者——知己知彼,论辩有力
室主人——产生感慨共鸣,接受邀请
结果:突破成功
成功原因:激起齐仰之的爱国热情,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四)四个特点
1、完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清晰的结构——以字条的“醒目”与被撕反映冲突的引发与解决
3、个性化的语言
陈毅用什么方法来说服齐仰之——他先引用孟子的话,既而借用齐仰之自己的话,最后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服了这位特殊的化学家。

同学可品味一些内涵丰富的语句——“酸性”,这里指迂腐,不适应新时代;“化学变化”,指的是齐仰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我们不仅会为陈毅的博学、坦诚与热情所折服,也能为齐仰之的质朴、求真与自省所感动。

找出最能表现(陈毅)个性的语言。

说说好在哪里?表现了人物什么思想性格?
陈毅:直率、幽默、英睿、坚毅顽强、坦诚爽朗
问题探究:
作者如何增强语言(人物台词)的表现力?
(1)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2)注意人物的身份、学识。

(3)注意根据人物性格设计语言,人物语言体现性格。

(4)注意前后照应。

(5)有广博的知识,掌握丰富的语汇。

4、陪衬的手法——以齐先生的转变衬托陈毅市长的睿智。

五、联想、演练
学生读全文,选取精彩片段,揣摩人物性格、心理,登台表演,其他同学评议。

六、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思考人物语言。

2、简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3、写出课文中这场戏的矛盾冲突线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角色朗读并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对个性化语言进行品味。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话剧是靠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下面我们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进一步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二、问题探究
1、陈毅市长提出齐仰之对哪门化学一窍不通呢?这个说法采用什么修辞手法呢?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介绍潜台词,并分析文中其他潜台词。

2、陈毅进齐仰之的屋子后打量房间,说:“齐先生就住这里!”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齐先生您是个海内外知名的化学家,怎么住在这么破旧的房子里,这与您的身份不相符合呀!
3、齐(看表)说:“还有两分半钟了。

”其潜台词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要讲就快讲,否则时间一到就不跟你讲了。

4、“先生此言差矣。

”一段台词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明确:以齐仰之遭冷遇为例说明“社会若不起革命变化,实验室里也无法进行化学变化”的道理。

5、何谓“共产党人的革命化学”?
明确:是说社会变化之学而非科学技术之学。

把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传统压迫的旧中国变化成为民主、自由、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6、陈毅为何能礼贤下士?齐仰之为何能欣然从命?
明确:陈毅深知新中国的建设离不开懂得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因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诚意相邀。

齐仰之是一位爱国科学家,同时又被陈毅的诚意、尊重知识分子、风趣睿智的谈吐等崇高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7、围绕“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这个问题,文章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的设置在该话剧中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使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三个回合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8、陈毅市长面对一个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冲突,巧妙地运用高超的谈话艺术打动了一个固执清高的学者,你觉得你可以从陈毅市长身上学到哪些谈话艺术?
陈毅的语言坦率、豪爽,生动、风趣、深邃又不乏幽默。

9、齐仰之是否爽快地答应了陈毅市长的请求?摆在陈毅市长面前的又是一个什么矛盾?他又如何解决呢?
三、本课小结
第三课时
一、人物形象分析
1、看完这出戏,作者所塑造的陈毅、齐仰之各是一个怎样的人?从那里可以看出?
课文这场戏,写陈毅市长为了恢复、发展生产,解决国产西药的问题,抵制帝国主义的封锁,深夜访问化学家齐仰之,说服齐改变看法,接受人民政府的聘请,出来工作。

齐仰之是一位爱国的老化学家,政治观念淡薄、性格固执、清高,专心研究化学,深居简出。

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性格——幽默诙谐谈吐——妙语连珠
作风——平易近人工作——尊重人才
爱国科学家齐仰之:态度:先:固执、急躁、清高
后:热情、诚恳、随和
这场戏成功地塑造了陈毅和齐仰之这两个艺术形象。

2、分析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在话剧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作品的思想倾向等等,主要依靠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

因此,优秀的剧作,人物的语言应该是高度个性化的,这样才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身份教养和思想作风。

课文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其重要的艺术特点。

作者在成功塑造陈毅和齐仰之的形象中,个性化的语言起了重要作用。

陈毅是一个野战军司令员(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他的语言机敏、生动、风趣、幽默、深邃,谈话中常夹些方言和文言,既不失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身份,又给人以诚恳、亲切之感,反映出他的高深修养,显示了他豪爽、直率、坚定、泼辣,富于雄辩的性格特征。

例如:陈毅亲自下请帖请齐仰之参加政府召开的会遭拒后,一天深夜到齐府去拜访,第一次按门铃被拒之门外,又吃了闭门羹,这时陈说“我就不相信,偌大一个上海我都进得来,这小小一扇门我就进不去?!”这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表现了坚定的性格和倔强的脾气,符合陈老总性格特征。

陈再次按门铃,齐看到后说:“又是你!”陈说:“对头!”齐又问他“究竟是干什么的?”陈说:“我倒是干大事的。

鄙人是上海市的父母官,本市的市长。

”这答话,豪爽、风趣中带点滑稽,符合陈毅的性格特征和身份。

陈毅在上海任市长期间,卓有成效的做资本家的工作也是有口皆碑的。

剧作中也多次写到。

第三场,写陈毅和市工业局长到资本家傅一乐(国华纱厂总经理)家,交代政府政策,解除傅的疑虑,让他尽快恢复生产。

陈最后说:“今后我们都要以诚相待,都不能做对不起朋友的事噢!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我们共产党是从来不搞什么糖衣炮弹的,要么是糖,要么就是炮弹!”第八场,陈批评傅抽资外逃,置工人死活于不顾。

过年时,带傅去工人家拜年。

让他看看工人的生活状况。

陈对傅说:“共产党是把你当朋友的,你可不要不讲交情哟!我早就对你说过,我这个人从来不搞糖衣炮弹,要么是糖,要么就是炮弹。

你可不要惹得朋友对你打炮弹哟!”这两次关于“糖衣炮弹”的谈话,也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陈的身份、性格的。

剧中通过齐仰之的语言,表现了他这个爱国、严肃的老科学家,性格固执、清高,最后还是起了“化学变化”。

二、剧作的艺术特点。

《陈毅市长》在选材立意、结构方式、表现手法、人物语言等方面都很新颖独特。

课文围绕齐仰之的行为态度的变化,安排了扣人心弦的戏剧情节。

人物个性色彩鲜明强烈。

剧中人物的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陈毅的生平事迹充满戏剧性,可歌可泣的事迹很多。

他担任上海市长的八、九年间,事迹也很多。

作者以上海解放后的头两年为历史背景,通过工作、活动、日常生活和与各种各样人物的关系的描写,来塑造刻画陈毅这个人物。

作者运用“冰糖葫芦”式的结构和实与虚结合的手法,成功的创作了《陈毅市长》这一剧作。

在结构上,破除了“一人一事”的传统方式,采用了作者称之为“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方式来组织全剧,“虽然全剧没有统一的中心事件,但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来穿引各场;各场之间尽管在情节上下不相连贯,各场都独立成章,可是为了不致产生零零碎碎、片片断断之感,仍旧考虑了在每一场的尾部或用几句台词或用一个细节来为下一场的情节开展找个由头或埋下伏线,做个简单的铺垫;最后一场,除了有自己独立开展的故事情节外,还将前面几场各自发生的事件都在这最后一场里有所交代,使之画上‘句号”。

我期望这样的结构方式使得整个戏分开来可以像一出折子戏,合拢来又有一定的整体感。

”这种结构方式也存在弊病,“陈毅的形象虽然光彩照人,但其他人物却相形见绌。

这一毛病便是结构本身所造成的。

”(沙叶新《〈陈毅市长〉创作随想》)。

关于实事与虚构的问题,作者总结说:“像《陈毅市长》这种带有传记性的作品,它的故事情节不单是一般地要求来源于生活,而且某些重大情节还需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比如第一场陈毅在丹阳的报告,第二场接管国民党上海市政府,第三场陈毅到资本家家中赴宴等等都是当时的实事(当然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

”他认为,传记性的作品,特别是描写革命领袖人物的传记性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也是可以虚构的。

“《陈毅市长》的夜访化学家一场(第五场)便是虚构的。

在采访中听到这样一件事,北京大学哲学教授熊十力长期居住在上海,深居简出,闭门著书,为了防止来访者过多的打扰,书斋内贴了一张
‘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条幅。

……我便虚构出陈毅夜访化学家这场戏。

虽然这并不是曾有的实事,但却是会有的实情。

因为陈毅同志当时确实关心和支持过建造盘尼西林药厂之事。


在风格方面,作者说:“在风格方面,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作品一般以正剧为多,我则力图赋予《陈毅市长》以浓烈的喜剧色彩。


三、小结全文
全剧主要塑造陈毅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对陈毅的工作、活动、日常生活片断的描写,通过他与各种各样的人物关系以及发生的矛盾冲突,多侧面的展示了陈毅鲜明的性格特征和高尚的思想品格,塑造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艺术形象,歌颂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和优良的思想作风。

四、布置作业
1、熟读、朗诵课文。

2、完成课文后面的练习。

3、课外阅读《陈毅市长》全剧。

五、板书设计
陈毅市长
沙叶新
这场戏的矛盾冲突线索(矛盾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是:
打电话、按电铃,夜访被拒(发生)——
进门后限制谈话时间,大谈“化学”(发展)——
破例延时长谈,化学家起了“化学变化”(高潮)——
委以重任,秉烛夜谈(结局)
陈毅:坚定、豪爽、机敏、幽默、雄辩——无产阶级革命家
齐仰之:急躁、诚恳、有爱国心、清高、固执、政治淡薄、科学严谨——爱国主义科学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