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风力发电原理 第二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风和谷风统称为山谷风,其形成原理与海陆风相似,会生成很 强的气流,进而形成强风. 谷风的平均速度为2~4m/s,有时可达7~10m/s。谷风通过 山隘时风速加大。山风比谷风小一些。谷风所达厚度一般为谷 底以上500~1000m。
一、风的形成
③ 焚风
定义:当气流跨越山脊时,背风面产生一种热而干燥的风。
二、风的特性
平均风速分布
数理统计 平均风速的变化是随机的 具有统计规律 概率分布函数 概率密度函数
通常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或瑞利分布描述 双参数威布尔分布
K=2为瑞利分布
k v P(v) cc
k 1
e
( v / c )k
k为形状参数,c为尺度系数
二、风的特性
风向与风频 为什么研究风向?
1735年英国哈德莱(Hadley)单圈循环模型,没有地球转动影响 1856年美国人费雷尔(Ferrel)的“三圈环流” “副热带高压”,地球偏 转力,维度30平行,气流下 沉 “哈德莱环流圈”,东北 信风带构成 “费雷尔环流圈”, 盛行西风带构成
“极地环流圈”
一、风的形成
季风
原因:海陆比热不同而造成的热力差异,形成大尺度、 随季节交替变化的局部热力环流
纵向湍流度
二、风的特性
②山脉对风的影响
山脊、丘陵和悬崖的形态极大地影响着风廓线。光滑的山 脊会加速穿越的气流,这是因风通过山脊时受阻压缩而引起的。 山脊的形状决定了加速的程度,表面裸露时,对风速影响更加 明显。 若山脊的斜率为6°~16°,则加速明显;但若斜率超过 27°或低于3°,则加速不明显,不利于风力发电。 对于长而地表沿坡度平缓的山脊, 其顶部及迎风面的上半部一般都是最好 的风场;而在其背风面,因可能存在湍 流而不设置风力机。
一、风的形成
大气受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转力、摩擦力、离心力 气压梯度:等压线的疏密程度表示了单位距离内气压 差的大小。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 气压梯度力:由于气压梯度而产生的旁压力。 气压梯度力把两地间的空气从气压高的区域推向 气压低的区域,空气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气压梯度力越大,空气流动速度越快,风速越大。 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而使空气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 力。随风速增大而增大,且与风向始终垂直。
一、风的形成
季节性变化特点明显,日夜变化也有规律 ①海陆风
海风:白昼时,大陆表面空气的升温速度较快,气流流向海洋。 大陆表面形成低压区,近地层海洋产生高压区,海平面上
的空气向陆地流动。4~7m/s
陆风:夜间,海洋释放热量,气流降温较慢,地面降温较快,从而 使地表的空气从陆地流向海面,2m/s
一、风的形成
夏季: 大陆增热比海洋剧烈,海上形成高压,大陆形成低压,空气从 海上流向大陆,而高空形成了与底层气流方向相反的气流,构成了夏 季季风环流。 冬季: 大陆比海洋温度低,大陆的气压比海洋的高。底层气流由大陆 吹向海洋,高层气流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了冬季季风环流。
最著名的是东南亚季风区。在夏季,从印度洋和西南太平洋来 的暖、湿空气向北和西北方向移动进入亚洲大陆,进入印度、 中南半岛和中国。在冬季,亚洲大陆为一强盛高压中心所控制, 气流自高压中心向外流动,其方向与夏季季风正相反。 东亚季风对我国、朝鲜、日本等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影响很大。 这些地区的气候特征,在冬季表现为低温、干旱和少雨;夏季 是高温、湿润和多雨。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面的大气受热不均,温度 差异造成大气层的压力分布不均。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空 气流沿水平方向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了风。 风能:风所具有的动能为风能。 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
一、风的形成
气压与风的关系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7世纪意大利拖里拆里发明气压表, 法国帕斯卡发现 大气压与高度关系。 弯曲的线是等压线。闭合 的等压线如果其气压值高于周 围,则称为高气压区,相反称 为低气压区。如同山峰的山脊 和山谷,从高气压伸展出来的 部分称为高压脊,从低气压伸 展出来的部分称为低压槽。
湍流强度和延伸长度与障碍物的高度有关。湍流区长度可 高达障碍物的2倍,背风侧湍流延伸长度可达障碍物高度 的10~20倍。而且障碍物高宽比越小,湍流衰减越快;高 宽比越大,湍流区越大。在高宽比无限大的极端条件下, 湍流区长度可以达到障碍物高度的35倍。
在垂直方向,最大高度达障碍物高度 的2倍。风力机叶片最低点是3倍障碍 物高度时,则障碍物对风力机的影响 可以忽略。但若风力机前有较多障碍 物时,则此时必须考虑障碍物的影响。 在风电场选址时应考虑到附近区域的 障碍物。
随时间(日和季节)均发生变化 地形地貌 随时间变化 随地形地貌变化 风速受障碍物和地形影响较大 ① 障碍物的影响 当穿越粗糙表面,风速和风向迅速地发生改变。在障碍物的附近 产生很强的湍流,并下风方向远处逐渐减弱, 减小风力机的有效功率,且会增加风力机的疲劳载荷。
② 山脉的影响
二、风的特性
①障碍物对风速的影响
二、风的特性
脉动风
脉动风速:瞬时风速与平均风速的差值,平均值为0 概率密度函数接近于高斯分布或正态分布,随高度 减小而增加。 1
P(v)
2
2 2 exp v / 2
湍流强度 描述脉动风速的相对强度,均方根值与平均风速之比
(u2 v2 w2 ) / 3 ( u , v , w ) v
二、风的特性
另一重要因素是山脊走向。若盛行风的方向与脊线垂直,则加 速效应更明显。若山脊脊线与盛行风平行,则对风速无加速效应。 山的缺口、走向与风平行,风速会提高,俗称为“风口”。当 风穿越山区障碍物之间的间隙时,由于喷管效应,速度会增强。间 隙的几何参数,如宽度、长度、坡度等是决定加速程度的主要因素 。若两座高山之间的间隙面向风向,则是一个极佳的风电厂址。
风力发电原理
第二章 风能及转换原理 谭剑锋
第二章 风能及转换原理
需要掌握:
风的形成(大气环流、季风、陆海风、山谷风)
风特点(风速、风向表示方式) 风的测量(测试系统、测量方法) 风能资源(风能特点、风能密度计算方法、选址)
一、风的形成
2.1风的形成
风是指空气相对于地球表面的运动,是由于大气中热力和 动力的空间不均匀性所致,通常指水平方向的空气运动
海陆风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其影响范围仅局限于沿 海,风向变换以一天为周期。 中纬度地区: 海风可以从海岸线深入陆地50km。 低纬度地区: 海风风速可达4~8m/s,陆风一般只有1~3m/s。
一、风的形成
② 山谷风
“谷风”: 在山区,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
“山风”: 到夜间,风从山坡吹向山谷。
平均风速大小与测量点有关, 我国规定标准高度为10m, 风力等级采用1805年英国人 浦福拟定
二、风的特性
零级无风炊烟上,一级软风烟稍斜,
二级轻风树叶响,三级微风树枝晃,
四级和风灰尘起,五级清风水起波, 六级强风大树摇,七级疾风步难行, 八级大风树枝折,九级烈风烟囱毁, 十级狂风树根拔,十一级暴风很罕见,
从风能利用的观点看, 哪条曲线所代表的风 况比较好?why?
二、风的特性
利用风速频率分布可以计算某一地区单位面积上全年的风 能。如测出风力机安装地点的风速频率,又已知该风力机 的功率曲线,就可以算出该风力机每年的发电量。 在风能利用中,特别是对于风力发电,要选择风频和风速 变化比较稳定的地点。 在现代风能利用中,必须首先了解当地的风能特性,进行 较长时间的观测,并用电子计算机作出风能特性的分析。
二、风的特性
风频???
风频是指风向的频率,即在一定时间内
某风向出现的次数占各风向出现总次数 的百分比。 某风向频率= 某风向出现的次数/风向的总观测次数×100% 风频玫瑰图:计算出各风向的频率数值后,用极坐标的方式将 这些数值标在风向方位图上,把各点联线后形成一幅代表这一 段时间内风向变化的风况图。
十二级飓风浪涛天。
二、风的特性
② 平均风速 风速是指空气的移动速度,单位时间内空气微团移动 的距离。 瞬时风速称为有效风速,即实际发生作用的风速,通 常指很短时间间隔内的风速。 平均风速是很长时间内风速的平均值,实际上是在较 长时间范围内,多次风速测量的平均值,即 n t2 1 ui um v ( t ) dt t2 t1 t2 i 1 n 我国规定时间间隔
一、风的形成
风的尺度
小尺度:米~千米,秒~天,对风电机组设计产生主要影响 中尺度: 千米~百千米, 分钟~周,雷暴和风 天气尺度:百千米~千千 米,天~周, 天气预报尺 度 行星尺度:>千千米,> 周, 全球季节性变化
一、风的形成
全球性风 大气环流
原因:太阳辐射不均匀,赤道和极地的温度和气压差异
风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通常把风吹来的地平方向定为风向 空气由东向西流动叫东风,由南向北流动叫南风,以此类推。
气象台预报风时,当风向在某个方向左右摆动不能确定时,则加 以“偏”字,如在北风方位左右摆动,则叫偏北风。
静风记“C” 。 风向测量单位,陆地一般用16个方位 表示,海上则多用36个方位表示。 风向是风电场选址的一个重要因素。 若欲从某一特定方向获得所需的风能 ,则必须避免此气流方向上有任意的 障碍物。
在实际的风能利用中,总是希望某一风向的频率尽可能大些, 尤其是不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风向频繁变化的情况。
二、风的特性
风速玫瑰图: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各方向的平均风速。
风能玫瑰图:如果表示时间的百分比和风速的3次方 ,这有助于确定从不同方向获取的能量。
二、风的特性
风速频率
是风频吗?
定义:一定时间内某风速时数占各风速出现总时数的百分比, 又称风速的重复性。 按相差1m/s的时间间隔观测1年(1月或1天)内各种风速吹风时 数与该时间间隔内吹风总时数的百分比,称为风速频率分布。
条件:山岭两面气压不同的条件下发生。 分析:山岭一侧是高气压,另一侧是低气压时,空气从高气压区 向低气压区流动。受山阻碍被迫上升,气压降低,空气膨胀,温 度也随之降低。空气每上升100m,气温则下降0.6℃。空气上升 到一定高度时,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雨水。空气到达山脊附近后 变得稀薄干燥,然后翻过山脊,顺坡而下,空气在下降的过程中 变得紧密且温度增高。空气每下降100m,气温则会上升1℃。因 此,空气沿着高大的山岭沉降到山麓的时候,气温常会有大幅度 地提升。背风面空气的温度也总是比迎风面的高。每当背风山坡 刮炎热干燥的焚风时,迎风山坡却常常下雨或落雪。
z v ln( ) z0
v为平均速度, z0为地表粗糙长度
二、风的特性
指数率变化
多数国家采用的经验指数分布
z n v v1 ( ) z1
v1为z1处平均速度
我国n取0.16—0.20
n 0.04ln z0 0.003(ln z0 )2 0.24
二、风的特性
平均风速变化因素:
一、风的形成
左、右手法则进行判别偏转方向。 北半球:右手法则 南半球:左手法则。 气压和风的相互关系: 风速与气压梯度成正比,风向与等 压线成平行。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不 断发生偏转。到风向被偏转到与气 压梯度力角度为90°,此时气压梯 度力对风的分作用力为0。气压梯度 力与地转偏向力正好相反,大小相 等,达到平衡。在平衡状态下,风 向与气压等压线保持平行。
式中 um-平均风速,m / s; n-测量次数;
10min
ui-第i次测量的瞬时风速,m / s;
二、风的特性
③ 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地面上风速较低的原因是由于地表植物、建筑物以及其他 障碍物的磨擦所造成的。 风剪切:风速随距地面的高度增加而变化的规律 对数率变化:
距地面100m高度范围内
危害:会造成果木和农作物的干枯,形成森林大火。当然也可以 加速冬季积雪融化,利于早点使草木生长。
二、风的特性
2.2 风的特性
风的大小 ① 随机性:速度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不断变化,能量和功率随之
发生改变。可能是短时间波动,或昼夜变化,或季节变化。 风速由平均风和脉动风组成
V(t ) V V(t )
一、风的形成
③ 焚风
定义:当气流跨越山脊时,背风面产生一种热而干燥的风。
二、风的特性
平均风速分布
数理统计 平均风速的变化是随机的 具有统计规律 概率分布函数 概率密度函数
通常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或瑞利分布描述 双参数威布尔分布
K=2为瑞利分布
k v P(v) cc
k 1
e
( v / c )k
k为形状参数,c为尺度系数
二、风的特性
风向与风频 为什么研究风向?
1735年英国哈德莱(Hadley)单圈循环模型,没有地球转动影响 1856年美国人费雷尔(Ferrel)的“三圈环流” “副热带高压”,地球偏 转力,维度30平行,气流下 沉 “哈德莱环流圈”,东北 信风带构成 “费雷尔环流圈”, 盛行西风带构成
“极地环流圈”
一、风的形成
季风
原因:海陆比热不同而造成的热力差异,形成大尺度、 随季节交替变化的局部热力环流
纵向湍流度
二、风的特性
②山脉对风的影响
山脊、丘陵和悬崖的形态极大地影响着风廓线。光滑的山 脊会加速穿越的气流,这是因风通过山脊时受阻压缩而引起的。 山脊的形状决定了加速的程度,表面裸露时,对风速影响更加 明显。 若山脊的斜率为6°~16°,则加速明显;但若斜率超过 27°或低于3°,则加速不明显,不利于风力发电。 对于长而地表沿坡度平缓的山脊, 其顶部及迎风面的上半部一般都是最好 的风场;而在其背风面,因可能存在湍 流而不设置风力机。
一、风的形成
大气受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转力、摩擦力、离心力 气压梯度:等压线的疏密程度表示了单位距离内气压 差的大小。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 气压梯度力:由于气压梯度而产生的旁压力。 气压梯度力把两地间的空气从气压高的区域推向 气压低的区域,空气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气压梯度力越大,空气流动速度越快,风速越大。 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而使空气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 力。随风速增大而增大,且与风向始终垂直。
一、风的形成
季节性变化特点明显,日夜变化也有规律 ①海陆风
海风:白昼时,大陆表面空气的升温速度较快,气流流向海洋。 大陆表面形成低压区,近地层海洋产生高压区,海平面上
的空气向陆地流动。4~7m/s
陆风:夜间,海洋释放热量,气流降温较慢,地面降温较快,从而 使地表的空气从陆地流向海面,2m/s
一、风的形成
夏季: 大陆增热比海洋剧烈,海上形成高压,大陆形成低压,空气从 海上流向大陆,而高空形成了与底层气流方向相反的气流,构成了夏 季季风环流。 冬季: 大陆比海洋温度低,大陆的气压比海洋的高。底层气流由大陆 吹向海洋,高层气流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了冬季季风环流。
最著名的是东南亚季风区。在夏季,从印度洋和西南太平洋来 的暖、湿空气向北和西北方向移动进入亚洲大陆,进入印度、 中南半岛和中国。在冬季,亚洲大陆为一强盛高压中心所控制, 气流自高压中心向外流动,其方向与夏季季风正相反。 东亚季风对我国、朝鲜、日本等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影响很大。 这些地区的气候特征,在冬季表现为低温、干旱和少雨;夏季 是高温、湿润和多雨。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面的大气受热不均,温度 差异造成大气层的压力分布不均。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空 气流沿水平方向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了风。 风能:风所具有的动能为风能。 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
一、风的形成
气压与风的关系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7世纪意大利拖里拆里发明气压表, 法国帕斯卡发现 大气压与高度关系。 弯曲的线是等压线。闭合 的等压线如果其气压值高于周 围,则称为高气压区,相反称 为低气压区。如同山峰的山脊 和山谷,从高气压伸展出来的 部分称为高压脊,从低气压伸 展出来的部分称为低压槽。
湍流强度和延伸长度与障碍物的高度有关。湍流区长度可 高达障碍物的2倍,背风侧湍流延伸长度可达障碍物高度 的10~20倍。而且障碍物高宽比越小,湍流衰减越快;高 宽比越大,湍流区越大。在高宽比无限大的极端条件下, 湍流区长度可以达到障碍物高度的35倍。
在垂直方向,最大高度达障碍物高度 的2倍。风力机叶片最低点是3倍障碍 物高度时,则障碍物对风力机的影响 可以忽略。但若风力机前有较多障碍 物时,则此时必须考虑障碍物的影响。 在风电场选址时应考虑到附近区域的 障碍物。
随时间(日和季节)均发生变化 地形地貌 随时间变化 随地形地貌变化 风速受障碍物和地形影响较大 ① 障碍物的影响 当穿越粗糙表面,风速和风向迅速地发生改变。在障碍物的附近 产生很强的湍流,并下风方向远处逐渐减弱, 减小风力机的有效功率,且会增加风力机的疲劳载荷。
② 山脉的影响
二、风的特性
①障碍物对风速的影响
二、风的特性
脉动风
脉动风速:瞬时风速与平均风速的差值,平均值为0 概率密度函数接近于高斯分布或正态分布,随高度 减小而增加。 1
P(v)
2
2 2 exp v / 2
湍流强度 描述脉动风速的相对强度,均方根值与平均风速之比
(u2 v2 w2 ) / 3 ( u , v , w ) v
二、风的特性
另一重要因素是山脊走向。若盛行风的方向与脊线垂直,则加 速效应更明显。若山脊脊线与盛行风平行,则对风速无加速效应。 山的缺口、走向与风平行,风速会提高,俗称为“风口”。当 风穿越山区障碍物之间的间隙时,由于喷管效应,速度会增强。间 隙的几何参数,如宽度、长度、坡度等是决定加速程度的主要因素 。若两座高山之间的间隙面向风向,则是一个极佳的风电厂址。
风力发电原理
第二章 风能及转换原理 谭剑锋
第二章 风能及转换原理
需要掌握:
风的形成(大气环流、季风、陆海风、山谷风)
风特点(风速、风向表示方式) 风的测量(测试系统、测量方法) 风能资源(风能特点、风能密度计算方法、选址)
一、风的形成
2.1风的形成
风是指空气相对于地球表面的运动,是由于大气中热力和 动力的空间不均匀性所致,通常指水平方向的空气运动
海陆风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其影响范围仅局限于沿 海,风向变换以一天为周期。 中纬度地区: 海风可以从海岸线深入陆地50km。 低纬度地区: 海风风速可达4~8m/s,陆风一般只有1~3m/s。
一、风的形成
② 山谷风
“谷风”: 在山区,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
“山风”: 到夜间,风从山坡吹向山谷。
平均风速大小与测量点有关, 我国规定标准高度为10m, 风力等级采用1805年英国人 浦福拟定
二、风的特性
零级无风炊烟上,一级软风烟稍斜,
二级轻风树叶响,三级微风树枝晃,
四级和风灰尘起,五级清风水起波, 六级强风大树摇,七级疾风步难行, 八级大风树枝折,九级烈风烟囱毁, 十级狂风树根拔,十一级暴风很罕见,
从风能利用的观点看, 哪条曲线所代表的风 况比较好?why?
二、风的特性
利用风速频率分布可以计算某一地区单位面积上全年的风 能。如测出风力机安装地点的风速频率,又已知该风力机 的功率曲线,就可以算出该风力机每年的发电量。 在风能利用中,特别是对于风力发电,要选择风频和风速 变化比较稳定的地点。 在现代风能利用中,必须首先了解当地的风能特性,进行 较长时间的观测,并用电子计算机作出风能特性的分析。
二、风的特性
风频???
风频是指风向的频率,即在一定时间内
某风向出现的次数占各风向出现总次数 的百分比。 某风向频率= 某风向出现的次数/风向的总观测次数×100% 风频玫瑰图:计算出各风向的频率数值后,用极坐标的方式将 这些数值标在风向方位图上,把各点联线后形成一幅代表这一 段时间内风向变化的风况图。
十二级飓风浪涛天。
二、风的特性
② 平均风速 风速是指空气的移动速度,单位时间内空气微团移动 的距离。 瞬时风速称为有效风速,即实际发生作用的风速,通 常指很短时间间隔内的风速。 平均风速是很长时间内风速的平均值,实际上是在较 长时间范围内,多次风速测量的平均值,即 n t2 1 ui um v ( t ) dt t2 t1 t2 i 1 n 我国规定时间间隔
一、风的形成
风的尺度
小尺度:米~千米,秒~天,对风电机组设计产生主要影响 中尺度: 千米~百千米, 分钟~周,雷暴和风 天气尺度:百千米~千千 米,天~周, 天气预报尺 度 行星尺度:>千千米,> 周, 全球季节性变化
一、风的形成
全球性风 大气环流
原因:太阳辐射不均匀,赤道和极地的温度和气压差异
风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通常把风吹来的地平方向定为风向 空气由东向西流动叫东风,由南向北流动叫南风,以此类推。
气象台预报风时,当风向在某个方向左右摆动不能确定时,则加 以“偏”字,如在北风方位左右摆动,则叫偏北风。
静风记“C” 。 风向测量单位,陆地一般用16个方位 表示,海上则多用36个方位表示。 风向是风电场选址的一个重要因素。 若欲从某一特定方向获得所需的风能 ,则必须避免此气流方向上有任意的 障碍物。
在实际的风能利用中,总是希望某一风向的频率尽可能大些, 尤其是不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风向频繁变化的情况。
二、风的特性
风速玫瑰图: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各方向的平均风速。
风能玫瑰图:如果表示时间的百分比和风速的3次方 ,这有助于确定从不同方向获取的能量。
二、风的特性
风速频率
是风频吗?
定义:一定时间内某风速时数占各风速出现总时数的百分比, 又称风速的重复性。 按相差1m/s的时间间隔观测1年(1月或1天)内各种风速吹风时 数与该时间间隔内吹风总时数的百分比,称为风速频率分布。
条件:山岭两面气压不同的条件下发生。 分析:山岭一侧是高气压,另一侧是低气压时,空气从高气压区 向低气压区流动。受山阻碍被迫上升,气压降低,空气膨胀,温 度也随之降低。空气每上升100m,气温则下降0.6℃。空气上升 到一定高度时,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雨水。空气到达山脊附近后 变得稀薄干燥,然后翻过山脊,顺坡而下,空气在下降的过程中 变得紧密且温度增高。空气每下降100m,气温则会上升1℃。因 此,空气沿着高大的山岭沉降到山麓的时候,气温常会有大幅度 地提升。背风面空气的温度也总是比迎风面的高。每当背风山坡 刮炎热干燥的焚风时,迎风山坡却常常下雨或落雪。
z v ln( ) z0
v为平均速度, z0为地表粗糙长度
二、风的特性
指数率变化
多数国家采用的经验指数分布
z n v v1 ( ) z1
v1为z1处平均速度
我国n取0.16—0.20
n 0.04ln z0 0.003(ln z0 )2 0.24
二、风的特性
平均风速变化因素:
一、风的形成
左、右手法则进行判别偏转方向。 北半球:右手法则 南半球:左手法则。 气压和风的相互关系: 风速与气压梯度成正比,风向与等 压线成平行。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不 断发生偏转。到风向被偏转到与气 压梯度力角度为90°,此时气压梯 度力对风的分作用力为0。气压梯度 力与地转偏向力正好相反,大小相 等,达到平衡。在平衡状态下,风 向与气压等压线保持平行。
式中 um-平均风速,m / s; n-测量次数;
10min
ui-第i次测量的瞬时风速,m / s;
二、风的特性
③ 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地面上风速较低的原因是由于地表植物、建筑物以及其他 障碍物的磨擦所造成的。 风剪切:风速随距地面的高度增加而变化的规律 对数率变化:
距地面100m高度范围内
危害:会造成果木和农作物的干枯,形成森林大火。当然也可以 加速冬季积雪融化,利于早点使草木生长。
二、风的特性
2.2 风的特性
风的大小 ① 随机性:速度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不断变化,能量和功率随之
发生改变。可能是短时间波动,或昼夜变化,或季节变化。 风速由平均风和脉动风组成
V(t ) V V(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