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与染色观察

合集下载

植物切片相关实验报告(3篇)

植物切片相关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切片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2. 掌握植物组织切片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 通过观察植物切片,了解植物组织的结构特征。

二、实验原理植物切片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学研究方法,通过将植物组织制成薄片,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特征。

本实验采用石蜡切片法,将植物组织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最后进行封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马铃薯块茎、胡萝卜根等。

2. 仪器设备:切片机、显微镜、显微镜载物台、显微镜镜头、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酒精、二甲苯、甲醛、石蜡、刀片、剪刀、镊子、滴管、烧杯、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固定:将植物材料放入装有甲醛的烧杯中,浸泡24小时。

2. 脱水:将固定后的植物材料依次放入50%、70%、90%、95%、无水酒精中,每级酒精浸泡30分钟。

3. 透明:将植物材料放入二甲苯中,室温下浸泡,使组织透明。

4. 包埋:将透明后的植物材料放入熔化的石蜡中,使其成为石蜡块。

5. 切片:将石蜡块放入切片机中,切取5-10微米的薄片。

6. 染色:将切片放入染液中,如苏木精-伊红染色液,室温下染色30分钟。

7. 水洗:将染色后的切片用蒸馏水冲洗,去除多余的染液。

8. 封片:将冲洗后的切片用中性树胶封片,制成植物切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切片观察:- 表皮细胞: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细胞核较大,染色较深。

- 保卫细胞:位于表皮层,呈肾形,细胞壁较薄,细胞核较小。

- 保卫细胞间隙: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空隙,有利于气体交换。

- 气孔: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开口,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

2. 马铃薯块茎切片观察:- 表皮细胞:细胞呈多边形,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细胞核较大。

- 薄壁组织:位于表皮下方,细胞较大,细胞壁较薄,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 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3. 胡萝卜根切片观察:- 表皮细胞: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细胞核较大。

201410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

201410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一、器具石蜡切片机、烘箱、显微镜、染色缸、小培养皿、镊子、毛笔、吸水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切片架等。

二、试剂酒精、二甲苯、甲醛、冰乙酸、番红、固绿、明胶、中性树胶、蒸馏水等三、全都过程1.固定2.脱水3.脱酒精4.浸蜡和封埋5.切片6.粘片7.脱蜡8.染色9.胶封10. 拍照四、操作步骤:1、固定和保存(Fixation)FAA固定液(事先冷却)固定24 h以上,然后转移到70%酒精中保存。

固定时,真空抽滤2-3次,以促使固定更充分。

2.脱水与硬化(Dehydration)3.脱酒精(透明)Dehydration in a series of ethanolDay 185% Ethanol 1 Hr on ice95% Ethanol + 0.1% Eosin OVERNIGHT 4°CDay 2100% Ethanol 30 min room temp100% Ethanol 30 min room temp100% Ethanol 1 Hr room temp100% Ethanol 1 Hr room temp25% Xylene+75% Ethanol 1 Hr room temp50% Xylene+50% Ethanol 1 Hr room temp75% Xylene+25% Ethanol 1 Hr room temp100% Xylene 1 Hr room temp100% Xylene 1 Hr room temp100% Xylene 1 Hr room temp4.浸蜡和封埋(Embedding)(1)从二甲苯逐步梯度更换纯石蜡,使组织渗透彻底。

(2)将材料移入纸盒中,依将所要切的方向,妥善排列,再以两手平持纸盒,移至冷水(about 18°C)中,用口在蜡面上吹气,促其凝结,待蜡面凝成簿层时(about 1 minute),将纸盒全部沉入。

植物组织切片制作以及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切片制作以及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以及注意事项1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⑴固定:用50%或70% FAA固定液(50%或70%酒精:甲醛:冰乙酸=16:1:1; 幼嫩材料用50 % FAA;老的材料用70%的FAA),置于4℃固定24 h。

⑵脱水:将固定液倒去,加入50%乙醇,室温静置30 min;重复一次,室温静置20 min。

换成1%番红O溶液(用70%酒精配制),室温脱水染色过夜。

次日继续脱水,酒精浓度梯度和时间依次为:80% 乙醇1h、95% 乙醇1h、无水乙醇1h、40min(2次)。

⑶透明:1/2无水乙醇+二甲苯混合液1h,纯二甲苯1h、40 min(2次)。

最后加入少量二甲苯(浸没材料即可)和碎蜡,放入38℃温箱中过夜。

⑷浸蜡:将温箱温度调至56℃,计时1h;换成二级蜡1h;三级蜡(3次)各1h、1h、40min(从温度上升到56℃开始计时)。

⑸包埋:将带有材料的液体蜡倒入叠好的纸槽中,迅速放入冰水中使蜡凝固,防止气泡产生,以及凝蜡不匀。

⑹切片:修整蜡块,用Lica RM2126切片机切片,厚度5-10 μm。

⑺贴片: 在载玻片上涂少许粘片剂,将切好的蜡带放入温水中,捞至载玻片上,最后置于37℃恒温箱过夜烤片。

⑻脱蜡及染色:①番红-固绿对染ⅰ脱蜡:二甲苯60min,二甲苯5 min、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混合液5 min、无水乙醇5 min、无水乙醇5 min、95%乙醇5 min、80%乙醇5 min、1%番红室温过夜。

ⅱ染色:80%乙醇5 min,1%固绿(用95%酒精配制)迅速蘸一下,大约10s,直接放到95%乙醇5min 、无水乙醇5min、无水乙醇5min、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混合液5min、二甲苯5 min(2次)。

②甲苯胺蓝染色ⅰ脱蜡:二甲苯60 min、二甲苯5 min、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混合液5 min、无水乙醇5 min、无水乙醇5 min、95%乙醇5 min、80%乙醇5 min、70%乙醇5 min、50%乙醇5 min 、30%乙醇5 min、蒸馏水5 min。

石蜡切片的制作

石蜡切片的制作

石蜡切片的制作试验药品和仪器试验药品:酒精、二甲苯、石蜡、番红、固绿、冰醋酸、甲醛、明胶、甘油、石碳酸、中性树胶。

试验仪器:石蜡切片机、组织包埋机、水浴锅、染缸、烘箱。

试验方法1 叶片组织结构的观察对叶片组织结构的观察采用石蜡切片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材。

选取生长良好的叶片,用水清洗干净,擦干,沿主脉切取2mm x 5mm 的小段。

2. 固定。

将切取的植物材料立即放入FAA 固定液中(材料与固定液比例1:20),用真空泵抽气(使固定液尽快渗入材料中,并排除材料内气泡的干扰),固定时间48h以上。

FAA固定液配方:50%酒精、冰乙酸、甲醛(37%-40%)按18:1:1的比例配置。

3. 冲洗。

材料从固定液中取出后,用70%的酒精冲洗3次,每次间隔2h,并在70%酒精中过夜。

4. 脱水。

酒精为常用脱水剂,它既能与水相混合,又能与透明剂相混,为了减少组织材料的急剧收缩,应使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递增的顺序进行:70%酒精一80%酒精一95%酒精一无水酒精一无水酒精,每级酒精中放2h,无水酒精分2次,一次2h。

5. 透明。

纯酒精不能与石蜡相溶,还需用能与酒精和石蜡相溶的媒浸液,替换出组织内的酒精。

材料块在这类媒浸液中浸渍,出现透明状态,此液即称透明剂,透明剂浸渍过程称透明。

通常组织先经纯酒精和透明剂各半的混合液浸渍1〜2小时,再转入纯透明剂中浸渍。

具体为:1/3二甲苯+2/3无水酒精(加番红染色,以便透明后找到材料)一1/2二甲苯+1/2无水酒精一2/3二甲苯+1/3无水酒精一二甲苯一二甲苯,每级二甲苯中放2h,纯二甲苯分2次,每次放1h。

材料进入无水的透明剂中后,若透明剂变浑浊,说明材料中的水分未脱干净,必须回到前面一级无水的脱水剂中再次脱水。

6. 浸蜡。

夏季采用熔点较高的石蜡(56-58),冬季宜选用熔点较低的石蜡(52-54)。

新蜡应溶一次,增加密度,反复溶的旧蜡包埋效果更好。

在溶蜡箱中进行55-60C,恒温。

石蜡切片及染色实验报告(3篇)

石蜡切片及染色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步骤。

2. 了解石蜡切片的染色原理和方法。

3. 观察细胞组织的结构特征。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 石蜡切片机- 石蜡包埋机- 恒温箱- 显微镜- 载玻片- 盖玻片- 毛笔- 镊子- 刀片- 染色缸- 烤片机- 试剂瓶2. 试剂:- 4%多聚甲醛固定液- 无水乙醇- 二甲苯- 苏木素染液- 伊红染液- 1%盐酸酒精溶液- 1%氨水溶液- 甘油蛋白粘片剂- 中性树胶三、实验步骤1. 取材与固定:取新鲜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放入脱水盒,依次用75%、85%、90%、95%、无水乙醇进行脱水,每级酒精处理1小时。

3. 浸蜡:将脱水后的组织放入二甲苯中浸泡,每缸浸泡1小时。

4.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块放入包埋机中,加入融化的石蜡,待石蜡凝固后取出,修整蜡块。

5.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固定在切片机上,切成4微米厚的切片。

6. 水化:将切片放入水中,用毛笔轻轻搅动,使切片展平。

7. 脱蜡:将水化的切片放入二甲苯中,依次浸泡30分钟,然后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10分钟。

8. 苏木素染色:将脱蜡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素染液中,染色0.5-1分钟。

9. 自来水漂洗: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入自来水中漂洗。

10. 盐酸酒精分化:将漂洗后的切片放入1%盐酸酒精溶液中分化数秒。

11. 自来水漂洗:将分化后的切片放入自来水中漂洗。

12. 氨水返蓝:将漂洗后的切片放入1%氨水溶液中返蓝1分钟。

13. 自来水漂洗:将返蓝后的切片放入自来水中漂洗。

14. 伊红染色:将漂洗后的切片放入伊红染液中染色1分钟。

15. 自来水漂洗: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入自来水中漂洗。

16. 梯度酒精脱水:将漂洗后的切片依次放入70%、80%、90%、95%、无水乙醇中,每级酒精处理5分钟。

17. 透明:将脱水后的切片放入二甲苯中,依次浸泡5分钟,然后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5分钟。

石蜡的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的切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

2. 掌握石蜡切片的染色技术。

3. 了解石蜡切片在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制片方法,其原理是将组织标本进行脱水、浸渍、浸蜡等处理,使其在石蜡中充分浸渍,然后用微型切片机将其切成薄片,最终制成组织学切片。

石蜡切片具有切片厚薄均匀、染色效果好、保存时间长等优点,是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的重要工具。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2. 实验器材:石蜡切片机、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缸、酒精灯、剪刀、镊子等3. 实验试剂:卡诺氏固定液、FAA固定液、各种浓度的酒精、二甲苯、石蜡、埃利希苏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等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小白鼠肝脏组织,用剪刀剪成小块。

2. 固定:将剪好的组织块放入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

3. 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块依次放入70%、80%、90%、95%、100%酒精溶液中,每级酒精溶液浸泡1小时,使组织逐渐脱水。

4. 透明:将脱水的组织块依次放入三个二甲苯溶液中,每缸浸泡1小时,使组织逐渐透明。

5. 浸蜡:将透明的组织块依次放入三个石蜡溶液中,每缸浸泡1小时,使组织完全浸渍在石蜡中。

6.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块放入熔蜡中,待石蜡凝固后取出,用剪刀修整蜡块。

7.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固定在石蜡切片机上,调整切片厚度为4微米,制成石蜡切片。

8. 展片:将切好的石蜡切片展平在载玻片上。

9. 脱蜡:将展平的石蜡切片依次放入二甲苯、无水乙醇中,使切片脱蜡。

10. 染色:将脱蜡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5-10分钟,然后放入1%盐酸酒精溶液中分化,最后放入伊红染液中复染30秒。

11. 封片:将染好的切片放入封片液中封片。

五、实验结果制作完成的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肝脏组织的细胞结构,如细胞核、细胞质、血管等。

六、实验讨论1. 石蜡切片技术是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的重要工具,具有切片厚薄均匀、染色效果好、保存时间长等优点。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显微镜下的观察。

二、实验原理石蜡是一种固体烷基烃化合物,常用于组织学中的切片制备。

在制备石蜡切片时,需将所需组织样本固定于载玻片上,并使用石蜡作为嵌塑剂进行与样本的包埋。

待到石蜡固化后,便可使用石蜡切片机或手动微调器进行切片。

切片后,可对切片进行染色及显微镜观察。

三、实验步骤1、取一张干净的载玻片,涂上少量的胶水并晾干。

2、取所需组织样本进行处理。

如为植物组织,可直接在生长期较长的表皮或叶片上进行取样;如为动物组织,可通过手术操作或解剖等方法获取所需组织。

取出组织样本后,清洗干净并切成合适大小。

3、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倒入石蜡中,将组织样本包埋于石蜡内。

4、等待石蜡凝固,调整切片机或手动微调器,进行切片。

5、将石蜡切片玻片用甲苯或二甲苯进行脱蜡。

6、选择所需颜色及染料进行染色。

7、将染色后的玻片用苏木精固定,晾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取像。

四、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备出石蜡切片,并选择了适合的颜色进行染色。

显微镜观察后,能够清楚地看到组织细胞、细胞核等结构,对于组织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帮助。

五、实验结论本次石蜡切片实验证明了石蜡作为组织学研究中的嵌塑剂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合适的嵌塑剂与染料,在切片之后可以得到良好的显微镜照片,有助于对细胞和组织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总之,石蜡切片制备是组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个实验的成功进行,不仅让我们深入理解了组织切片的制备过程,也提高了我们对组织细胞结构的深入认识。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 2005-5-25 14:04:43 来源:生命经纬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石蜡切片的方法。

2.掌握永久制片的制作过程,为研究植物的内部结构奠定基础。

3.学会植物内部结构的比较研究方法。

二、实验器具与试剂1.器具石蜡切片机、烘箱、显微镜、染色缸、小培养皿、镊子、毛笔、吸水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等。

2.试剂10%番红水溶液、0.5%固绿(用95%的酒精配制)、酒精(100%、95%、80%、70%、50%)、二甲苯、蒸馏水、甘油、中性树胶等。

三、实验材料幼嫩植物各部分,根据季节选择材料。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石蜡切片法是显微技术上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是把材料封埋在石蜡里面,用旋转切片机切片,可以切出很薄的切片。

凡是精细的工结构,大都用石蜡切片。

全都过程如下:1.固定 2.洗涤 3.脱水与硬化 4.脱酒精 2.封埋 6.切片7.粘片 8.脱蜡 9.染色 10.脱水 11. 透明 12.胶封(一)固定1.固定的意义:固定就是用药品把细胞杀死,使细胞的原生质凝固,死后不发生变化,尽可能保持原来的结构以供我们观察。

良好的固定剂,应是穿透力强,使细胞立刻致死,原生质全部凝固;不发生任何变形,增强折光率,并且不妨碍染色。

2.固定液的种类:固定液的种类很多,根据配制成分可划分为:(1) 简单固定液:以一种化学药品配制的固定液。

常用的简单固定液有:A.酒精即乙醇,用作固定液,常用纯酒精或95%酒精。

酒精穿透力强,固定时间常在1小时以内。

高浓度酒精有使材料收缩的作用。

70%的酒精可作保存液。

配制低度酒精必需要用普通酒精即95%的酒精,绝不可用纯酒精。

酒精为还原剂,不能与铬酸、锇酸、重铬酸钾等氧化剂配合。

酒精可使核酸,蛋白质及肝醣等发生沉淀,但能溶解脂肪及拟脂。

B.福尔马林即甲醛,具强烈刺激性的气味,纯净的甲醛,为无色透明液体。

固定用的浓度为4-10%甲醛也是强还原剂。

不能与铬酸、锇酸等氧化剂配合。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实验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石蜡切片实验的步骤、原理以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实验步骤石蜡切片实验的步骤主要包括标本制备、石蜡浸渍、切片和染色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适当的组织标本,如动物器官或植物组织。

这些标本需要经过固定处理,通常使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然后进行脱水和透明化处理,最终被浸渍进入石蜡中。

在石蜡浸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标本逐渐浸入温度逐渐升高的石蜡中,以使其充分浸渍并软化。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同时还要避免气泡的产生。

一旦标本被完全浸渍在石蜡中,我们可以使用石蜡切片机进行切片。

在切片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切片机的切片厚度,通常为4-6微米。

此外,为了得到较好的切片质量,我们还需要确保刀片的锋利度和切片机的切片速度适当。

切片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上,并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可以提高组织的对比度,使细胞和组织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学染色、核染色和生物标记染色等。

第二部分:实验原理石蜡切片实验的原理是基于石蜡的高渗透性和易于切割的特点。

通过浸渍和固化过程,标本会充分浸泡在石蜡中,使其变得坚硬而易于切割。

切片机通过旋转刀片来切割标本,形成薄而均匀的切片。

石蜡切片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和研究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通过切片和染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形态、组织的排列以及细胞内的细胞器结构。

这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估以及生物学基础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实验问题与解决方案在石蜡切片实验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切片不均匀、切片断裂或组织变形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和观察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在标本制备过程中,我们可以控制好固定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的固定时间导致的组织变形。

其次,在切片机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刀片的锋利度和切片机的切片速度适当,以避免切片不均匀或切片断裂的问题。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石蜡切片用途:1.研究植物组织内部结构;2.原位杂交,揭示基因在植物体的表达部位或者特定的发育时期;3.组织化学,显示细胞内的某些化学成分(核酸,多糖,淀粉,脂肪,木质素等)。

制作步骤:Day1 取样固定FAA固定液固定:真空抽气30min,室温下24h,4℃存储。

目的:保持细胞组织在活体状态下的成分和结构。

1.FAA配方(1L):福尔马林100ml,乙酸30ml,50%乙醇870ml;2.固定用的容器:青霉素小瓶,10ml离心管,蓝盖瓶等。

Day2 脱水切片材料脱水:除去组织内的水分,使细胞组织变硬,也便于透明剂进入细胞内。

30%乙醇→50%乙醇→70%乙醇,各1.5h。

材料在70%乙醇中过夜或者4℃长期保存。

Day3 继续脱水、透明、透蜡1. 70%乙醇中过夜的材料继续脱水; 85%(1.5h)→95%(1.5h)→100%(1h)→100%(1h)为了使材料脱水彻底,纯乙醇要换2次,每次1h。

2. 透明:使透明剂二甲苯进入组织内,以便使石蜡透入组织。

1/5二甲苯+4/5乙醇(1h)→2/5二甲苯+3/5乙醇(1h)→3/5二甲苯+2/5乙醇(1h)→4/5二甲苯+1/5乙醇(1h)→纯二甲苯(1h)→纯二甲苯(1h)。

在装有材料的小瓶上画5格刻度线,每次吸取一格加入二甲苯,直至纯二甲苯。

3.透蜡:透蜡注意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从低温到高温,使石蜡慢慢透入组织中,透蜡过程逐步升温37℃→42℃→58℃(可不用)。

【将二甲苯吸出,仅剩没过材料的二甲苯,加入碎蜡至瓶满,碎蜡一完全融化,再加入碎蜡,直至瓶满。

】透蜡持续三天。

Day7 纯蜡透蜡、包埋1. 换用纯蜡继续透蜡,换纯蜡3次,每次2h,包埋。

(此处在60℃--65℃恒温中进行,依蜡熔点而确定)。

此时要换入液体状纯蜡,先将固体纯蜡在烧杯中80℃水浴或者用电炉烧开水使其熔化,然后放到60℃--65℃恒温箱中备用。

2. 包埋:使用包埋机进行, 叠小盒子并作标记,将纸盒注入适量的蜡(依材料大小而定)。

石蜡切片以及染色体制作

石蜡切片以及染色体制作

波恩氏固定液:苦味酸饱和液(0.9-1.2% )75ml 冰醋酸5ml 40% 甲醛(也就是100%畐尔马林)25ml一.石蜡切片的主要流程为:1)取材与固定:将两年龄的各种样本的性腺组织放入干净的EP管中,然后倒入波恩氏固定液,固定3〜4个小时;2 )脱水:组织经固定后,去除固定液,然后逐级脱水,70%^80%^90%^纯酒精(I)-纯酒精(II),每级脱水处理40分钟左右;3)透明:脱水后,用二甲苯置换组织中的酒精,纯酒精(II) -1/2纯酒精+1/2二甲苯-二甲苯(I)-二甲苯(II),同样的每级处理40分钟左右。

4)浸蜡:将已透明的样本放入放置在60摄氏度左右的恒温箱的液体石蜡中,浸蜡4小时左右;5)包埋:用牛皮纸折叠成合适大小的小盒,然后将熔化的石蜡和样本材料倒入盒中,用在酒精灯上略热的镊子将样本材料安放整齐,直至冷却;6)切片:首先用单面刀片把石蜡块修整好,然后将其固着在台木上,最后固定在石蜡切片机上开始切片;7)贴片:将切片机切下的蜡带按载玻片大小分割成小段粘贴在载玻片上,为使粘贴牢固先在在玻片上滴一小滴蛋白甘油,涂抹均匀,然后再滴一滴干净的水在上面,将分割好的蜡带轻轻的放在上面,然后移到烫板上;8)染色:以粘贴牢固的切片脱蜡下降至水(每级处理2~5分钟)T苏木精中染色4分钟左右T水洗T氨水中蓝花” 1~分钟,蒸馏水漂洗一次T0.2%署红水溶液半分钟左右T70%的酒精过一下T95% 的酒精浸几下T纯酒精(I)2分钟T纯酒精(II)2分钟T 1/2纯酒精+ 1/2二甲苯2分钟T二甲苯2分钟;9)封片保藏:将染色好的切片封藏于中性树胶中。

透射电镜技术材料准备的主要流程为:1)用干净的镊子和剪刀剪取合适大小的性腺组织,用3%的戊二醛固定4~5小时;2)用磷酸缓冲液清洗几次后用锇酸固定;3)系列丙酮对其梯度脱水后用Epo n812包埋;4)超薄切片机60~70 nm厚度超薄切片,然后用醋酸双氧铀 -枸掾酸铅染色;5)利用日本H -600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6)参照刘筠等采用的鲤科鱼类的分期标准对其进行性腺分期。

植物石蜡切片实验报告(3篇)

植物石蜡切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熟悉实验操作流程。

2. 了解植物细胞和组织结构,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材料。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实验原理植物石蜡切片是显微镜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制片方法,通过将植物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将植物组织制成透明、薄而均匀的切片,以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植物材料(如叶片、茎、花等)。

2. 实验仪器:石蜡切片机、烘箱、显微镜、染色缸、小培养皿、镊子、毛笔、吸水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等。

3. 实验试剂:10%番红水溶液、0.5%固绿(用95%的酒精配制)、酒精(100%、95%、80%、70%、50%)、二甲苯、蒸馏水、甘油、中性树胶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材:选择新鲜植物材料,用锋利的刀片切取适当大小的组织,迅速固定于FAA固定液中。

2. 固定:将固定后的组织块放入70%酒精中浸泡24小时,以固定细胞结构。

3. 洗涤:将固定后的组织块用蒸馏水冲洗,去除固定液。

4. 脱水与硬化:将组织块依次放入70%、85%、95%、100%酒精中浸泡,每步浸泡1-2小时,直至组织块完全脱水。

然后将组织块放入100%酒精中浸泡24小时,以硬化组织。

5. 脱酒精:将组织块依次放入100%、95%、90%、80%、70%、50%酒精中浸泡,每步浸泡1-2小时,以脱去酒精。

6. 透明:将组织块依次放入95%、100%的酒精和二甲苯中浸泡,每步浸泡1-2小时,直至组织块完全透明。

7. 浸蜡:将组织块放入熔化的石蜡中浸泡,使组织块完全浸入石蜡。

8. 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块放入石蜡包埋盒中,加入熔化的石蜡,待石蜡凝固后取出。

9. 切片:将包埋好的蜡块放入石蜡切片机中,切片厚度为4-6微米。

10. 粘片:将切片从蜡块上剥离,用载玻片将切片粘附于载玻片上。

11. 脱蜡:将切片放入二甲苯中浸泡,去除切片上的石蜡。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与染色观察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与染色观察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与染色观察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与染色观察一.实验器具与试剂1.器具小培养皿、锡箔纸、尖头和平头镊子、剪刀、刀片、吸水纸、移液枪、1枪头、移液器和移液管、量筒(50,100,250,500)、废液瓶、水浴锅、酒精灯、三角瓶、真空锅、烘片箱、木筷、石蜡切片机、染色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2.试剂100%酒精、100%二甲苯、100%叔丁醇、石蜡块、蒸馏水、多聚甲醛、中性树胶、甲苯胺蓝()染色剂等二. 实验步骤1.溶液配制10×溶液:(国药或生工)75.95g24.12H2O(国药)25.07g24.2H2O (国药) 4.68g充分溶解后,用(国药)调7.0,定容1000,高压灭菌25,4℃保存。

4%多聚甲醛固定液:1×1001 0.5水浴加热至60-70℃,在通风橱中加入4g多聚甲醛,待溶解后冷却至4℃,加入100μl的10%的浓硫酸调节为7.0。

2.材料准备⑴固定取幼嫩的植物材料,将植物组织剪成合适大小的小块,立即放入一个装有新配制的4%多聚甲醛固定液的小器皿中,固定液体积视材料多少而定,一般材料少时10材料较多时可放15,小器皿置于冰上。

上面用锡箔纸盖好后扎孔。

抽真空使得材料浸没其中(反复真空和非真空状态,并保固定液不要沸腾),待材料下沉到管底。

具体操作如下:①放置在冰上的器皿放入真空锅里,盖上锅盖,拧开盖上螺旋,拧紧侧面螺旋,打开开关当压力表上显示到0.2时可计时10分钟。

②关上锅盖螺旋,拧松侧面螺旋,外面空气会进入真空锅内,当内外压力相等时计时10分钟。

③再重复步骤①,换一次新的固定液,4℃过夜固定,但不要超过16h。

(2)漂洗用1×缓冲液(7.0)漂洗组织块2次,每次4℃放置30。

注意容易结晶可75℃水浴加热。

(3) 脱水在翻转下进行梯度乙醇和叔丁醇脱水:30%、40%、50%、60%、70%乙醇(此步可保存可过夜)、10%叔丁醇+20%水+70%乙醇、20%叔丁醇+10%水+70%乙醇、30%叔丁醇+70%乙醇、50%叔丁醇+50乙醇、70%叔丁醇+30%乙醇、90%叔丁醇+10%乙醇、100%叔丁醇(2次),30次。

石蜡切片的相关介绍

石蜡切片的相关介绍

石蜡切片的相关介绍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研究技术,可以将生物样品切成极薄的切片,便于显微镜观察。

本文将介绍石蜡切片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原理石蜡切片的制作原理是将生物样品固定在石蜡中进行包埋,形成石蜡组织块,然后用微型切片机将石蜡组织块切成极薄的切片,并将切片染色,以便观察。

方法标本制备1.样品采集:根据需要采集样品,可以是动物组织、植物组织或其他生物体的某一部分,根据不同采集要求决定。

2.固定样品:将采集的样品放入一定体积的固定液中固定,常用的固定液包括福尔马林、戊二醛等。

3.脱水:将固定后的样品放入一定体积的酒精容器中进行脱水处理,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酒精依次脱水。

4.渗透:将脱水后的样品放入一定体积的作用剂中进行渗透处理,作用剂包括丙烯酰胺、丙烯酰酸等。

5.包埋:将渗透后的样品放入一定体积的石蜡容器中进行包埋处理。

切片1.切片机设置:将切片机的温度、刀片、厚度等参数进行设置。

2.切片:将包埋好的样品放入切片机中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一般为2~10微米。

3.切片传递:将切片沉淀在蒸馏水中,使用玻璃刀将切片转移到载玻片上去。

4.切片染色:使用不同染色剂(如血红蛋白染色剂、伊红染色剂等)对切片进行染色,便于观察。

应用石蜡切片是常用的组织学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和基础研究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病理学诊断:通过切片对肿瘤、疾病等样本进行组织学分析,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2.细胞学研究:通过切片对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

3.生物学研究:通过切片对生物体的不同部位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生物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总之,石蜡切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物组织学实验技术,为医学研究和诊断提供重要的手段。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

• (1) 明胶液:这是粘片最常用的胶液,简便优良,配法是100毫 升纯水中,加明胶4毫克,加热熔化,过滤即得。
• (2) 梅氏蛋白质: • 鸡蛋清 50ml • 甘 油 50m1 • 水杨酸纳 1g • 用蛋白与甘油搅拌,同时加入水杨酸纳,调匀过滤,应用时以滤
液15滴,放入纯水50毫升中即得。 • (3) Land氏液: • 阿拉伯胶 1克 • 重铬酸钾 0.2克 • 纯 水 100毫升

修块、粘块、整修的步 骤:

选取所要切片的材料, 从包埋的石蜡块上用单 面刀片切割下来,注意 不可损伤包埋的组织。

确定切面的方位,用刀 片将石蜡块的四面作初 步的整修。保证材料四 周都有石蜡包围。但不 可太多。切面的上、下 边平行。
01
点燃酒精灯,并准备一把旧的解 剖刀。
02
左手大拇指与食指间持整修好的 石蜡块,材料向上用其余三指夹 住台木。此时将解剖刀在酒精灯 上加温后,即放在台木与石蜡块 之间,因解剖刀已加温,遇上两 面的石蜡都会融化,可立即将解 剖刀抽出,石蜡块迅速压在台木 上。
切成的蜡带到2030厘米时,即以右 手用另一只毛笔轻 轻将蜡带挑起,平 放在黑电光纸上。 靠刀的一面较光滑, 应向下,较皱的一 面向上。
切下的蜡片是否良 好,此时应先行检 查。
切片工作结束后, 仍将刀片用具擦拭 干净。
01
贴片:贴附牢固,在染色时不易脱落;是皱褶的蜡片伸展平整。
02
用具:载玻片、粘片剂、解剖刀、蒸馏水、展片机及铐片机。
用解剖刀将蜡带切成小段, 每段的长度应以盖玻片的 长度为准,一般应比盖玻 片短约1/5-2/5。分片应 从蜡带交界处分。
将蜡带轻轻移到涂有水的载玻片上,蜡片光面应向下贴在载 玻片上,依次排列整齐。留出右端贴标签处。

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是组织学中常用的一种制备技术,用于观察和研究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

其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组织采集:首先,需要将待观察的生物组织(例如动物、植物的器官或细胞等)进行采集和收集。

采集可以通过活体取材或者组织固定的方式进行。

2. 组织固定:为了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不受损失,采集到的生物组织需要进行固定处理。

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用福尔马林(formalin)进行固定、液氮冷冻等。

3. 组织处理:固定后的生物组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以便使其能够被切割成薄片。

处理步骤包括去水化、透明化和浸渍。

4. 包埋:将处理后的组织用石蜡进行包埋,即将其浸入熔化的石蜡中。

石蜡可以提供支持和保护组织的结构,使得组织在切割过程中不会受损。

5. 切片:经过包埋的生物组织在石蜡硬化后,需要使用显微切片机进行切割。

切片机能够将包埋的生物组织切割成极薄的切片,常见的厚度约为4-6微米。

6. 染色:切片完成后,需要进行染色以增强对组织结构的观察。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常规染色(如血液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7. 观察和分析:最后,将染色后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并使用显微镜和其他相关设备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可以观察和研究生物组织的细胞结构、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病理变化等重要信息,对于医学诊断、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掌握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
2. 观察石蜡切片下细胞结构的形态变化。

实验器材:
1. 细胞样品(如植物组织或动物组织);
2. 甲苯;
3. 石蜡;
4. 切片机;
5. 切片夹;
6. 显微镜。

实验步骤:
1. 准备样品:取一块大小适中的组织样品,将其固定在甲醛中。

2. 组织脱水:将固定的组织样品放入不同浓度的醇中,逐渐提高浓度,直至浓度达到100%的醇。

3. 渗透:将脱水后的组织样品浸泡在甲苯中,使其充分渗透。

4. 包埋:将渗透后的组织样品放入熔化的石蜡中,使其完全包埋,并将其固化。

5. 制备切片:将固化的组织样品放入切片机中,用切片夹固定,并使用切片刀将其切割成薄片。

6. 切片上染:将切片浸泡在甲醛中进行染色处理,使细胞结构更加鲜明可见。

7. 盖玻片:将染色后的切片移至玻片上,并在上方加一两滴甲醛。

8. 干燥:将盖玻片放入带有热盖玻片机中,将其加热至切片周
围甲醛完全蒸发。

9. 观察:将干燥后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利用透明光源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经过石蜡切片制备方法处理后的样品,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石蜡切片使细胞得到了固定和保护,使细胞结构更加稳定,方便观察和研究。

同时,切片上染的染色处理也增强了细胞结构的对比度,使其更加明显可见。

结论:
石蜡切片制备方法可以有效地固定和保护细胞结构,使其在显微镜下观察得更为清晰和明确。

通过石蜡切片制备方法,可以进一步探究细胞结构和功能,为细胞学研究提供基础。

石蜡切片实验原理

石蜡切片实验原理

石蜡切片实验原理石蜡切片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实验方法,通过将组织样本制成切片,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石蜡切片实验的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材: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源和部位。

例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常选择洋葱根尖作为材料,因为此处细胞分裂速度快且便于切取。

确保材料新鲜,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蛋白质分解、细胞自溶和细菌滋生,以保证观察到的组织结构能反映活体时的形态。

2. 固定:将切好的新鲜组织小块浸入适当浓度的固定液中,如中性甲醛固定液。

固定液可以迅速凝固或沉淀细胞和组织中的物质成分,终止细胞的一切代谢过程,防止细胞自溶或组织变化,尽可能保持其活体时的结构。

3. 洗涤和脱水:固定后,将组织样本用磷酸缓冲液洗涤,去除多余的固定液和杂质。

然后进行脱水,通常使用系列梯度酒精(如70%、95%和100%)进行脱水。

4. 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放入透明剂中,如二甲苯,使组织透明,便于切片。

5. 浸蜡:将透明后的组织样本放入蜡液中,如石蜡,进行浸蜡。

石蜡可以填充组织间隙,使切片更加完整。

6. 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样本放入包埋盒中,固定并密封。

7. 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样本放入切片机中,切成薄片(通常厚度为4-6微米)。

8. 贴片:将切好的切片粘附在载玻片上,可用甘油蛋白贴片剂辅助。

9. 脱蜡:将贴片后的切片放入二甲苯中,脱去多余的石蜡。

10. 染色:采用适当的染色方法,如苏木素与伊红对比染色法(简称H.E.对染法),对切片进行染色。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固定液固定的材料,染色后不易褪色,可以长期保存。

11. 脱水、透明、封片:染色后,将切片依次放入系列梯度酒精、磷酸缓冲液、甘油中进行脱水、透明。

最后,用封片胶封片,完成石蜡切片制作。

石蜡切片实验原理就是这样啦。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观察正常细胞和组织,还广泛应用于病理学和法医学等领域,以研究、观察和判断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变化。

石蜡切片制作和HE染色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制作和HE染色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制作和HE染色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和掌握石蜡切片制作和HE染色技术,以便在组织学研究中能够准确、清晰地观察和分析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2. 实验步骤:a. 收集需要制作切片的组织样本,并进行固定处理。

b. 进行脱水和渗透处理,使组织样本逐渐置入蜡块中。

c. 使用石蜡切片机将蜡块切割成薄片,厚度通常为4-6微米。

d. 将切片贴附在载玻片上,然后进行脱蜡处理,以便后续染色。

e. 进行HE染色,包括将切片置于嗪红溶液中染色,然后置于苏木精溶液中染色。

f. 用乙醇进行脱水处理,最后用封片剂将切片封闭。

3. 实验结果:a. 切片制作,经过石蜡切片机的切割,获得了薄片,厚度均匀,无明显破损。

b. 染色效果,经过HE染色后,切片呈现出不同颜色的细胞和组织结构,清晰可见。

4. 实验分析:a. 切片制作,本次实验中,切片制作的过程相对顺利,切片的厚度均匀,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更加仔细,以避免切割过程中的破损。

b. 染色效果,HE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细胞核和胞质的形态和结构。

本次实验中,染色效果良好,细胞和组织结构清晰可见。

5. 实验改进:a. 在切片制作过程中,需要更加细心和谨慎,以确保切片的质量和完整性。

b. 在染色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染色时间和浓度,以获取更好的染色效果。

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和掌握了石蜡切片制作和HE染色技术。

这些技术在组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和分析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和形态。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将更加注重实验操作的细节和精确性,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熟悉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方法,了解石蜡切片制备的过程,并观察切片的结构。

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检查方法,常用于生物组织的切片制备。

石蜡可以通过渗透,浸渍和固化来固定生物组织,并使其变硬,便于切割。

切片制备过程中,石蜡会填充生物组织的间隙,使组织保持形状和结构,便于显微镜下的观察。

实验材料:1. 组织样本:动物组织片或植物组织片2. 10% 罗丹明B 染液3. 显微镜玻片和盖玻片4. 切片刀、切片夹、玻璃棒5. 石蜡实验步骤:1. 取出石蜡块并加热至熔化状态。

注意,石蜡的熔点通常在60-65°C。

2. 取出组织样本,并用10% 罗丹明B 染液浸泡片段10-15分钟,以染色组织。

3. 将熔化的石蜡倒入切片模具中,随后将组织样本放入石蜡中,确保完全浸没。

4. 将切片模具放入冷却器中,降温至室温,使石蜡凝固。

5. 取出切片模具,用切片刀将切片切下。

切割时,角度和刀的质量对切片质量都有影响,所以操作要尽量快速、准确。

6. 将切片用切片夹固定在显微镜玻片上。

7. 用玻璃棒平均地将切片摊开,以避免切片叠合。

8. 将切片放入加热板上烘干至石蜡融化。

9. 取出加热板,用盖玻片覆盖在切片上。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可以清晰地看到组织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器,以及组织之间的关系。

切片的质量和染色效果会受到操作技术和实验条件的影响。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熟悉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方法,使我了解了石蜡切片制备的过程,并通过观察切片的结构,加深了对生物组织的了解。

同时,实验也提示了切片制备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例如切割角度和切片刀的质量对切片质量的影响等,这将为今后的实验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与染色观察
一.实验器具与试剂
1.器具
小培养皿、锡箔纸、尖头和平头镊子、剪刀、刀片、吸水纸、移液枪、1ml枪头、移液器和移液管、量筒(50mL,100mL,250mL,500mL)、废液瓶、水浴锅、酒精灯、三角瓶、真空锅、烘片箱、木筷、石蜡切片机、染色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2.试剂
100%酒精、100%二甲苯、100%叔丁醇、石蜡块、蒸馏水、多聚甲醛、中性树胶、甲苯胺蓝(TB)染色剂等
二. 实验步骤
1.溶液配制
10×PBS溶液:
NaCl(国药或生工)75.95g
Na2HPO4.12H2O(国药)25.07g
NaH2PO4.2H2O (国药) 4.68g
充分溶解后,用NaOH(国药)调PH7.0,定容1000mL,高压灭菌25min,4℃保存。

4%多聚甲醛固定液:
1×PBS 100mL
1M/L NaOH 0.5mL
水浴加热至60-70℃,在通风橱中加入4g多聚甲醛,待溶解后冷却至4℃,加入100µl的10%的浓硫酸调节pH为7.0。

2.材料准备
⑴固定
取幼嫩的植物材料,将植物组织剪成合适大小的小块,立即放入一个装有新配制的4%多聚甲醛固定液的小器皿中,固定液体积视材料多少而定,一般材料少时10ml材料较多时可放15ml,小器皿置于冰上。

上面用锡箔纸盖好后扎孔。

抽真
空使得材料浸没其中(反复真空和非真空状态,并保固定液不要沸腾),待材料下沉到管底。

具体操作如下:
①放置在冰上的器皿放入真空锅里,盖上锅盖,拧开盖上螺旋,拧紧侧面螺旋,打开开关当压力表上显示到0.2时可计时10分钟。

②关上锅盖螺旋,拧松侧面螺旋,外面空气会进入真空锅内,当内外压力相等时计时10分钟。

③再重复步骤①,换一次新的固定液,4℃过夜固定,但不要超过16h。

(2)漂洗
用1×PBS缓冲液(PH 7.0)漂洗组织块2次,每次4℃放置30min。

注意PBS容易结晶可75℃水浴加热。

(3) 脱水
在翻转下进行梯度乙醇和叔丁醇脱水:30%、40%、50%、60%、70%乙醇(此步可保存可过夜)、10%叔丁醇+20%水+70%乙醇、20%叔丁醇+10%水+70%乙醇、30%叔丁醇+70%乙醇、50%叔丁醇+50乙醇、70%叔丁醇+30%乙醇、90%叔丁醇+10%乙醇、100%叔丁醇(2次),30min/次。

补充:若没有叔丁醇,可替换一下步骤进行30%、40%、50%、60%、70%、80%、95%、100%乙醇,然后1/4二甲苯+3/4乙醇、1/2二甲苯+1/2乙醇、3/4二甲苯+1/4乙醇、100%二甲苯(2次),每步均30 min。

(4) 浸蜡
用刀片将石蜡块切成碎末,逐步加入到上述最后一步的材料中大约是1/4的量,37℃烘箱过夜;继续加石蜡,同时放入到42℃,待石蜡不继续熔化时放入到60℃烘箱中,等待全部融化后,将叔丁醇和石蜡的混合物换成纯蜡,每天上午下午(9点)各换纯蜡一次,持续3天。

(5) 包埋
最后将材料包埋备用。

在切片前将包埋块4℃冰箱中保存,可保存至少一年。

3.组织切片
⑴切片
将包埋的材料用切片机进行组织学切片,切成8μm厚度的连续的薄片,用刀片把蜡片切成合适的长度(能放在载玻片上即可)。

⑵展片和烘片
转入42℃的水中展片2-3min,用氨基载玻片将其捞出,放置于42℃过夜烘片(烘过的片子可以再放干燥剂的条件下保存数周。

⑶脱蜡
将烘过的片子浸没在100%的二甲苯脱蜡两次,每次15min;
⑷复水
梯度乙醇复水:100%、95%、85%、70%、60%、30%、水两次,每步3min。

⑸染色
0.05% TB(甲苯胺蓝)染色37℃,30 min。

染色时间不要太久,中间可以拿出来看一下。

然后把片子置于一个盛水的容器中,把片子浸入再提出,不要直接用水冲,直至水变清,拿出晾干。

二甲苯:无水乙醇=1:1 10 s 。

100%二甲苯2min, 2次。

滴上1—2滴中性树胶(加拿大树胶)后盖上盖玻片(不要有气泡)。

⑹镜检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