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价值与价格(精品)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原理第三章 国际交换和贸易条件(3)

国际贸易原理第三章 国际交换和贸易条件(3)

第一节 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
(二)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同一性和量的差别性
同一性: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差别性:国别价值是由该国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的;

国际价值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
即在世界经济现有条件下,在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劳
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世界
约翰·穆勒的结论:在由比较成本所决定的国 际交换比价界限内,两国内具体的商品交换 比率是由两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强度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
单位劳动投入产出品的 数量;
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 劳动投入量;
英国 德国
AB 10 15
10 20
英德两国之间的交换比率介于1:1.5~1:2。

葡萄牙
(1:1)
(1.125:1) (1:1.2)
英国
毛呢
A
英国
(1:1.5) (1:2)
德国
B
假定英德两国之间A、B产品的交换比率为 1:1.7。
3.单因素贸易条件:S= (Px/Pm)×Zx Z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例: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1995年
出口价格指数为70%,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 指数为150%,单因素贸易条件是多少?
(87.45%)
4.双因素贸易条件:D = (Px/Pm)×(Zx/ Zm) Zm: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1995年出口
有四种类型:
①调拨价格(转移价格):跨国公司对其内部交易 (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所规定的 价格,旨在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全球性税赋、增加利 润、转移款项、扶植子公司,控制市场竞争。

国际贸易第三、四章

国际贸易第三、四章
定义:进口税(import duties)是指进口商品进入一国关境时 或者从自由港、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库进入国内市场时,由该 国海关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一种关税。
进口税按税率征收的幅度可以分为:最惠国税率、普通税率、 特惠税率和普惠税率。
2、出口税 出口税(export duties)是
出口国家的海关在本国产品输 往国外时对出口商所征收的关 税。
征收出口税的目的: 1、增加财政收入
2、保护国内生产
3、保障国内市场
4、转嫁开发费用
3、过境税 过境税(transit duties)又称通过税或转口税,是一 国海关对通过其关境再转运第三国的外国货物所征收 的关税。
4、进口附加税
主要类型:
(二)按关税的征收方法 (1)从量税 从量税额=商品总量 从量税的特点: 手续简便。
从量税(specific duties) 是以进口货物的重量、数 量、长度、容量和面积等 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 税。
从量税率
主要应用于对初级 产品的征税
税负并不合理
不能随价格变动作出调整
难以普遍采用
(2)从价税
从价税(ad valorem duties)是 以货物价格作为征收标准的关 税。从价税的税率表现为货物 价格的百分值。
从价税额=商品总值
从价税率
从价税的特点: 税负合理 、明确、公平 进口物价上涨时,保护作用和财政收入增加,但进 口物价下降或外国商品倾销时正好相反。 适用性强、各国可进行比较 完税价格不易掌握,征税手续复杂,大大增加了海 关的工作负荷。
第三章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
国际价值:是指在世界现有条件下,按照世界平均劳动强
度和熟练程度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第五章--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第五章--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第五章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学习指导★本章主要内容与要求1.国际价值的形成(了解)2.国际市场价格(了解)3.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了解)4.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掌握)★本章重点与要求提示本章重点要求掌握贸易条件的涵义、作用、种类与计算,其他内容只作一般了解即可。

★本章知识网络图: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

2.商品的国际价值形态是直接以表示的。

3.各国在同一时间里生产的国际价值量是不相等的,它根源于各国的不同。

4.国际价值量随着国际的变化而变化。

因为国际价值量由其决定的。

5.各国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的改变而改变的。

6.国际生产价格是的转变形态,国际市场价格围绕着上下波动。

7.商品的国际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时所消耗的国际社会必要时间,而国际生产价格取决于各国商品的和各国之和。

8.商品的价格是国际价格变动的中心。

9.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围绕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它是由国际市场上的决定的。

10.市场竞争包括三个方面,即 , 和。

11.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使得国际市场价格接近 .12.国际市场价格主要分为世界价格和世界价格。

13.世界“封闭市场”价格一般包括(1)价格,(2)价格,(3)价格,(4)价格。

14.在世界市场上,国际垄断价格有两种,一种是垄断价格,一种是垄断价格。

15.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存在“比较差异”,是发挥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16.由于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存在比较差异,在国际贸易中就出现了“”17.考虑对外贸易的经济盈利性的重要依据是本国出口商品的与之间的比例关系。

18.在国际贸易中,所谓等价交换就是的交换,不等价交换就是的交换。

19.在经济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际通过进行不等价交换。

20.商品的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在上相同在上不同。

21.国际市场价格是的转化形态。

22.跨国公司内部交易时采用价格,而当其与局外企业进行交易时,则采用价格。

陈宪《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价值与国际价

陈宪《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价值与国际价

第2章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2.1 复习笔记一、国际分工1.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的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广泛发展的结果。

2.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国际分工的性质则由国际生产关系所制约。

具体说,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生产力①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增长是一切分工发展的前提条件。

分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生产力发展对分工,包括国际分工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上。

迄今为止出现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的状况,改善了生产工艺、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并促使新部门和新产品不断出现,从而使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的形式和内容、深度和广度随之发生变化。

②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最先完成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而在国际分工中居于中心地位。

继英国之后,欧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因而与英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和支配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政治上取得独立,努力发展民族经济,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它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得到逐步改善。

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因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

(2)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条件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可能性,使国际分工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虽然很重要,但决不是决定因素。

自然条件只提供进行生产和国际分工的可能性,并不提供现实性,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就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必须发展到一定程度,否则,单纯依靠自然因素是无法催生出国际分工的。

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价值和价格

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价值和价格

2013年两大反垄断处罚案
五粮液、茅台垄断案 六家奶粉企业垄断案
注意:垄断价格不能随心所欲加以确定。
垄断企业之间也存在竞争 垄断价格制定也要考虑市场因素 垄断价格也要受客观经济规律的支配
举例:中石油、中石化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15年5次调整
1998年 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 2000年 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相应调整 2001年 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石油市场价格调整
增值税率
10% 10万 20万 增值税率 20% 20万 10万
缴纳税收
50万 40万 节省10万税收 缴纳税收 40万 35万 节省5万税收
(二)垄断价格 ——垄断组织凭借其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 垄断地位而规定的、高于国际价值的垄断高价或低 于国际价值的垄断低价。
目的和原因: 获得高额利润
四、其他因素 垄断 竞争 经济周期(举例) 国家政策措施
链接: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
处罚 2011年11月,山东潍坊顺通医药有限公司和潍坊市新医药贸 易有限公司因非法控制复方利血平原料药、哄抬价格被国家开 发委分别处以687.7万元及15.26万元罚单,是2008年《反垄断法》 出台后的“首起垄断重罚案”。 2012年2月,湖北省通报数起价格垄断与价格违法案例,重点 查处了4起价格垄断案,涉及多个行业。其中一起是配合国家发 改委调查了一家企业的价格垄断案,并开出了高达1012万元的 罚单,创下了截至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针对价格垄断开出的罚 款书目之最。
影响供求的主要因素: 垄断 经济周期 各国政府的政策措施 商品质量和包装 商品销售中的因素 非经济因素
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
第二节 服务产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式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世界市场价格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世界市场价格

第四章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世界市场价格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的本质内容及其影响因素,了解不等价交换的含义及成因。

一、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民价值(国别价值)(一)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国民价值合乎逻辑的发展形态。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确立,使社会分工发展为国际分工,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商品交换成为世界性交换,社会劳动变成国际性的劳动,国民价值也就自然而然地演变成国际价值。

(二)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质的同一性和量的差异性商品的国别(国民)价值和国际价值一样,都是由抽象的社会劳动所决定的,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结晶,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但是在量的规定性上两者又有着原则的区别……商品的国别价值是商品在一国范围内的社会价值,国别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世界范围的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其价值量大小并不取决于各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决定于“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这个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就是在世界经济的一般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由此可见,同一种商品在一国的国内市场上和在世界市场上就具有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两种不同的价值尺度。

一是国内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国民价值(国别价值、国内价值),二是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国际价值。

商品在国内交换时以国内价值作为衡量的尺度,而在国际交换中则以国际价值作为衡量的尺度。

二、影响商品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国际价值的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劳动强度、劳动生产率和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一)劳动强度对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影响,P78所谓劳动强度是指劳动的紧张程度和繁重程度(或说复杂程度),即在单位时间内劳动力的消耗程度。

第三章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

第三章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

第三章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本章学习要点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商品国际价值的形成,影响商品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

还分析了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并对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作了一定说明。

要求学生弄懂决定国际市场价格的国际价值原理,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和不等价交换的原因,为后面学习国际贸易实务打下扎实的价格理论基础。

第一节商品的国际价值一、商品国际价值的形成各国生条件。

而国际二反之,科技发越大。

某种商品的国际价值总量还取决于各国出口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在世界总出口量中所占的比重。

这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各国的商品出口量在该商品总出口量中所占份额相等,则单个商品的国际价值量由各国商品的国内价值量的平均值决定。

2.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国家,其出口的商品量同老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出口的商品量在总出口量中所占的份额相近的情况下,商品的国际价值量主要由出口国中具有中等生产条件的国内价值量决定。

3.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国家,其出口商品量在该商品的世界市场交易总量中占有较大的份额,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占有较少的份额,则商品的国际价值量主要受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出口商品数量及其国内价值所调节,且高于中等生产条件国家的商品的国内价值量。

4.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其出口的商品量在该商品的是世界市场交易总量中占有较大的份额,而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占有较少的份额,则商品的国际价值量主要受劳动生产铝较高的国家的出口商品数量及其归内价值量所调节,且低于中等生产条件国家的商品的国内价值量。

第二节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在国际贸易中与在国内市场上一样,价值规律也是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

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围绕着国际价值(国际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波动程度受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影响。

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起的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调节国际分工和各过出口商品生产首先,价值规律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即通过各种方法,发达国家把亚非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纳入其国际分工。

李滋植《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圣才出品】

李滋植《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3章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1.简述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

答:虽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决了两国可以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贸易,但是不能说明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换比例的变动范围、交换比例的确定及确定因素。

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回答了这些问题。

(1)国际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穆勒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阐述了贸易双方获利范围的问题。

举例如下:假设投入等量的劳动和资本,韩国和日本分别生产棉布和化纤布的数量如表3-1所示。

表3-1 韩国和日本分别生产棉布和化纤布的数量棉布(米)化纤布(米)韩国 1 1.5日本 1 2如表3-1所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韩国应该分工生产棉布,日本应该分工生产化纤布。

容易得出结论:贸易双方棉布交换化纤布,不能等于或低于韩国国内的交换比例1∶1.5,也不能等于或高于日本国内的交换比例1∶2,只能在(1∶1.5)~(1∶2)之间(开区间而非闭区间)。

即两国之间棉布和化纤布的交换比例,上限是1米棉布交换2米化纤布这个日本国内的交换比例,下限是1米棉布交换1.5米化纤布这个韩国国内的交换比例。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2)贸易条件的决定及贸易利益的分配贸易条件是指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数量比例,即一个单位甲产品能交换多少单位乙产品,比如,1米棉布交换1.6米化纤布。

穆勒认为,贸易条件及其变动是由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

在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上下限的范围内,对对方产品需求相对强烈的国家,它的产品交换对方产品的能力就要降低。

因为它为了多取得对方国家的产品,要拿更多的本国产品去交换,从而使本国产品的交换能力降低,贸易条件就对它不利;相反,贸易条件就会对它有利。

国际贸易能给参加国带来利益,利益的大小决定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范围的大小。

在双方分配贸易利益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比例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对本国越不利,分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少,因为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说明它从贸易中取得的产品量越接近于分工和交换前自己单独生产时的产品量。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1]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1]

2005年,出口总额101590亿美元 进口总额105110亿美元
PPT文档演模板
23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1]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1]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1]
PPT文档演模板
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进口额对比 单位:亿美元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加保险 费、运费”
CIF价=生产采购成本价+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国外保险 费+净利润,即FOB价+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1]
一、几个很重要的概念
2、对外贸易额 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
PPT文档演模板
14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1]
三、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性
1、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差异
如:澳大利亚(土地):种植业、畜牧业; 美国(资本和技术):汽车、计算机; 中国(劳动):鞋类、纺织品 若各国按其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
品,然后进行交易,则不仅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 而且能够促进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经济福利和生 活水平。 2、国际间的生产要素流动性不足
3、各国的科学技术存在差距
PPT文档演模板
15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1]
四、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国际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和服务交换的经 济规律、纯粹理论、基本政策和实务操作的理论 和应用为一体的经济学科。

第三章 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理工大学,彭红斌)

第三章   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理工大学,彭红斌)

垄断分为: 买方垄断是垄断组织凭借买主的垄断地位。以低于 国际价值的世界市场价格购买商品,特别是针对发 展中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 卖方垄断是垄断组织利用其卖主的垄断地位,以高 于国际价值的世界市场价格出售工业品,特别是一 些新兴的或享有专利权的产品,以攫取高额利润。 垄断组织垄断和操纵世界市场的方法包括: 直接的方法:垄断原料市场,开采原料并按垄断价 格出售原料;瓜分销售市场,规定出口份额;直接 控制价格,规定某种限价,低于这一价格便不出售 商品等。 间接方法:限制商品生产额和出口额,限制开采矿 产和阻碍新工厂的建立;在商场上收买“过多”商 品并出口“剩余”产品。
按货物和服务种类划分,世界市场可以分为 世界商品(货物)市场和世界服务市场。 货物市场可以分为纺织品市场,机电产 品市场、石油产品市场、谷物市场等。 服务市场可以分为通讯服务市场、建筑 服务市场、金融服务市场、商业服务市场等。 按市场的组织形式划分,可以分为有固定组 织形式的市场和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即在特定地点按照 一定组织规章进行的交易活动。没有固定组 织形式的市场,即不通过固定场所进行的商 品交易。
电子商务是利用电子化手段从事的商
业活动。 EDI 是指按照协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贸易伙伴之间,采用电子计算机网 络,将一定结构的标准经济信息进行 传递,以实现贸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目 的。 5. 各国政府积极介入竞争。各国政府 不遗余力地帮助企业争夺国外市场。
第二节 世界市场价格 一、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国际价值 国际价值是形成世界市场价格的基础,并制 约着世界市场价格的长期变化。 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轴心。但是 在世界市场上受供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并不总是与国际价值 量相一致,它随着供求等因素的变化围绕 国际价值上下波动。但是从长期来看,商 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与其国际价值量是趋于 一致的。

第二章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

第二章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

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 和发展。(贸易政策、法规、对外开放度)
• 国家力量、经济政策、国际政治经济秩 序、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等因素可推进 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 英国等欧洲殖民帝国主义的掠夺政策 • 发展中国家扶助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 • 关贸总协定的政策
3、3、国国际际分分工工的的类类型型
India S/C
Africa M.East
1.7% (2002) 1.8% (2010)
2.5% ))
1.9% (2002) 2.3% (2010)
Asia Pacific
21.0% (1980)
23.6% (2002)
24.9% (2010)
2002 World GDP, $US 35.9 trillion (F)
• 近年来,我国不断地对外开放,对外贸 易依存度也在不断上升。
第二节、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world market)是指世界各国 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它是在民族市场 或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产物。
Major Economic Regions: 2002
变化中的世界经济版图
三、世界市场的特征
1、世界市场容量迅速扩大 2、世界市场的垄断性不断加强 3、世界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强 4、世界市场的国际协调与管理逐步发展 5、世界市场的投机日益加剧
思考题
1. 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当代国际分工有哪些特点? 3. 国际分工如何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 4. 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5. 统一的世界市场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6. 为什么世界市场起源于地理大发现以后?Βιβλιοθήκη North America

国际价值与价格

国际价值与价格

7
第二节 国际价格的确定
一、仅从供给方面研究无法确定国际交换比率
交换比率区域的确定
精选ppt
8
二、相互需求方程式(约翰.穆勒)
在由比较利益所决定的两国交换比率上 下限内,实际的、唯一的均衡贸易条件 是由两国对于各自交易对手商品的相对 需求强度决定的。
精选ppt
9
三、提供曲线
Y 产 品 进 口 量
是一种世界商品生产者背后的自然过程。 国际价值是唯一的,但是却产生于多元
的国民价值。
精选ppt
5
(二)国际价值的确定
国际贸易中商品的国民价值的加权平均 数。
各国实际国民劳动投入量与平均国民劳 动生产率水平的成绩,是反映各国劳动 生产率差别的一种指数调整后的某种商 品的国民价值。
由主要供货国的生产条件所确定的国际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精选ppt
21
二、关于贸易条件问题的争论
(一)对普雷维什—辛格假说的不同意见 1、使用英国的进出口价格指数来代表世界价
格指数是不适宜的。 2、普雷维什选用的年代中有若干次经济危机。 3、二战以前的经验数字不具代表意义。 4、现实中的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价格与理论
分析有差异。
精选ppt
22
(二)世界银行的分析
精选ppt
6
三、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中发生重大 变化
以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衡量,强度较大 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在相 同劳动时间内会生产出更多的价值。
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 也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
一国内部价值规律分配社会劳动的机制, 在世界市场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精选ppt
对贸易条件的 影响
假设:原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国际贸易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

国际贸易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
• 易货贸易(Barter Trade)是一种古老的贸 易方式。是指双方交换的商品经过计价以后, 用等值的不同商品互相交换。
• 三、国际贸易的作用和特点 • (一)国际贸易的作用 • 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 • 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 •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 • 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 • 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 (二)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 • 货币政策 • 对外贸易垄断政策 • 奖出限入政策 • 鼓励发展本国航运的政策 • 发展本国工业的政策
• 二、绝对利益理论
•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7~1790 年)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 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分工——国际贸 易理论的创始者,是倡导自由贸易的带 头人。亚当·斯密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 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 Z =(X + M)/GDP×100%
• 出口依存度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 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公式为: Zx = X /GDP×100%
• 进口依存度也称市场开放度是指进口总 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公式为:
• Zm = M /GDP×100%
• (六)贸易条件
•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又称交换比价 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 率,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 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 数来计算的,其计算的公式为:
• 一、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 萌芽 • 形成 • 发展 • 深化
• 二、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 •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
素 • 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 跨国公司的发展是推动当代国际分工的重要力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

商品国际价值的决定因素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生产成 本、供求关系、市场竞争、政策法规、国际政治经 济形势等。
商品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密切相 关,国内价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基 础,商品国际价值是国内价值的延 伸。
02
商品的国际价格
商品国际价格的定义
01
05
商品的国际价值与价格 的影响因素分析
供求关系对商品国际价值与价格的影响
总结词
供求关系是影响商品国际价值与价格的重要因素。
详细描述
当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价格通常会上涨;反之,当供应量大于需求 量时,价格则可能下跌。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商品国际价值与价格的相应 调整。
汇率变动对商品国际价值与价格的影响
货币价值
货币价值对商品国际价格具有直接影响,当货币价值发生变化时,商 品国际价格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贸易政策
各国的贸易政策对商品国际价格具有影响,如关税、配额等政策措施 会影响商品的进出口价格。
商品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的关系
商品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相互影响,国内价格水平会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影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和价格;同 时,商品国际价格的变化也会通过进出口贸易对国内价格产生影响。
总结词
汇率变动对商品国际价值与价格具有显著影响。
详细描述
当本国货币贬值时,外国购买者需要支付更多的外币来购买相同的商品,这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相反,当本国货币升值时,外国购买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这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下跌。
国际经济政策对商品国际价值与价格的影响
总结词
国际经济政策对商品国际价值与价格具 有深远影响。
价格对价值的长期影响

国际贸易-第三单元-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分工、国际价值和国际价格

国际贸易-第三单元-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分工、国际价值和国际价格

4. 销售渠道
出口国 1.出口企业----→ 2.出口企业----→出口商----→ 3.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4.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5.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6.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7.出口企业--------
进口国 ----→国外顾客
三、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
(一)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 受 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 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国 际供求关系是这种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
(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 约 束关系下形成的价格。世界“封闭市场”价 格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Z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四、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二)国际市场价格围绕着国际 生产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国际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国 际商品价值的变动,而且两者的变动方向是一 致的。
垄断价格的出现没有也不可能使国际市场 价格长久地背离国际价值,这是由于垄断没有 消灭竞争,竞争反而更激烈。
二、国际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
(一)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国际市场 价格
【注意】 自然条件对分工只产生的 一定的影响作用,不是决定性因素,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作用越来越小。
(三)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是 国际分工的制约性因素
1.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状况会使生产结构 产生差异,从而使国际分工成为生产和生活 的一种需求。
2. 分工是大规模生产的必要条件 。 3. 市场的形成是国际分工产生和最终得 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影响国际价值量的主要因素
1.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联系的广度与深度 2. 国际价值量随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变化而变动 3. 贸易参加国贸易量的大小

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的概念

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的概念

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的概念
国际价值是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与国内市场不同,国际市场的价值受到全球供需关系以及其他因素(如货币汇率、国际贸易政策等)的影响。

国际价格则是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供求受到全球市场的影响,因此国际价格可能会有较大波动,并且可能高于或低于国内价格。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价值和国际价格对于国际贸易和跨国企业的经营至关重要。

国际价值和国际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因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动态并灵活应对。

第十七章国际价值规律及其表现(ppt 16)

第十七章国际价值规律及其表现(ppt 16)


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离 退休工 作的质 量和水 平。202 0年11 月上午6 时41分 20.11.8 06:41N ovember 8, 2020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1月8 日星期 日6时4 1分35 秒06:41:358 November 2020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上午6 时41分 35秒上 午6时4 1分06:41:3520 .11.8
第十七章 国际价值规律及其表现
第一节 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 第二节 国际竞争与国际超额利润 第三节 绝对利益、比较利益与博弈论
第一节 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
一、国际价值 二、国际价格
一、国际价值
概念:是 是国 由际 世之界间劳的动商的品平在均交单换位中决的 定市 的场 。价 它值 是。 国它 别
价值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较高阶段上的转变形 式。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0. 11.8202 0年11 月8日星 期日6 时41分3 5秒20. 11.8
谢谢大家!
一、国际竞争 二、国际超额利润
一、国际竞争
概念:是指经济主体在国际市场上为实现自身的经
济利益和既定目标而不断进行的角逐过程。
国际竞争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二、国际超额利润
概念:是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或国别生产价格
低于国际生产价格)的差额。
手段:
降低国别价值(或国别生产价格)。 通过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和种种超经济强制 来实现。 通过廉价倾销来实现。


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1
100
1
120

价值规律的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

价值规律的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

High-risk Chest Pain
常见的高危胸痛
高危心源性疼痛: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危非心源性疼痛:急性主动脉夹层、肺栓塞、
张力性气胸
低危胸痛
消化系统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痉挛 消化性溃疡等
骨骼肌肉疾病:肋软骨炎、肌肉疼痛、 肋间神经痛等
带状疱疹 精神因素:恐惧、抑郁
内容
1. 急性胸痛及其特征 2. 急性胸痛诊断思路 3. 急诊胸痛的处理原则 4. 常见高危胸痛的诊治
积极作用:
(1)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供新 的有利条件; (2)使得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并扩大的统一 的整体,客观经济规律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 用; (3)加速了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 (4)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共同问 题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消极作用:
(1)扩大了贫富差距,加深了南北矛盾; (2)发达国家推行全球化会使本国工业空心化,减 少本国就业机会; (3)全球化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农业; (4)发达国家利用全球化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危 机,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 (5)发达国家利用全球化侵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侵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与传统,威胁发展中国的社会 和经济的稳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独立。
Associated features
影响胸痛的因素
心绞痛常于用力或精神紧张时诱发,呈阵发性,含服硝酸甘油 片迅速缓解
心肌梗死常呈持续性剧痛,虽含服硝酸甘油片仍不缓解 心脏神经官能症所致胸痛则常因运动反而好转 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心包炎的胸痛常因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 胸壁疾病所致的胸痛常于局部压迫或胸廓活动时加剧 食管疾病的胸痛常于吞咽食物时发作或加剧
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 断力量干扰的前提下,在独立经营的出口商 和进口商之间,经交易磋商以后达成的成交 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雷维什命题”的意义
向西方古典学派和自由学派的贸易理论提出了 大胆的挑战,认为,拉美的落后在于它在虚假 的“自由贸易”的基础上进行不平等和不合理 的国际贸易
谴责富国与穷国之间不平等的贸易关系,因为 这种关系使得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倡议制定可以调整和指导贸易的国家政策,让 国家更强有力地干预经济
原料出口国的贸易条件长期恶化
“普雷维什命题”:在中心和外围国家的贸易交往中, 贸易条件越来越有利于中心国家,而不利于外围国家
辛格1950年发表《投资国和借款国之间利益的分配》 一书,提出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同和节约物资的技术革 新引起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
金德尔伯格CP在1956年出版的《贸易条件》中指出, 就欧洲来看,贸易条件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 展中国家
195 127
中国
1134
370
7.4
85
43
其它亚洲国家
683
1320
4.6
135
97
拉美和加勒比海 444
2190
-0.1
104
60
中东
503
1720
-1.3
174 111
所有发展中国家 4123
900
3.0
152 106
前共产主义国家 346
2850
0.5
36
22
发达国家
798 19900
2.2
第四章 国际价值与价格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和掌握国际价 值与国际价值量的概念,厘清其与国际 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理解确定商品的 国际交换比率的理论说明;掌握国际市 场价格的决定因素,以及影响国际市场 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等内容;初步了解 有关国际贸易条件的争论的不同观点
基本内容
国际价值与国际价值量 国际价值规律 国际价格确定(交换比率、相互需
米德技巧和提供曲线
马歇尔(Alfred·Marshall)使用均衡分析的方 法,利用提供曲线解释了穆勒的相互需求学说
哈勃勒(G·Harberler) 提出用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 代替劳动成本;
列昂惕夫(Wassily·Leotief) 和勒纳 (A·P·Lerner)将无差异曲线表示需求引入马歇 尔的国际均衡模型;
进口替代的经历
发展中国家近期贸易自由化与贸易增长
上一页 返回
发展中国家目前的问题与要求
发展中国家的贫穷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债务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问题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案例
案例
返回
发展中国家初级出口品价格波动
D和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价格
P为均衡价格。
S S`
如果D 移向D`或S移向S`,价格下降
国际贸易量
世界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在世界经济现有的生产条件下, 在世界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 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在世界市场上,人们只承认世 界必要劳动时间
国民价值高于国际价值的国家 在国际交换处将处于不利的地 位,而国民价值低于国际价值 的国家在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 中则处于有利的地位
马歇尔的提供曲线(2)
马歇尔的提供曲线(3)
提供曲线(国际均衡)(4)
Y
I
Pw
60
II
O
60
X
Y
I
Pw Pw’
70
II
40
O
55
85 X
提供曲线的特点
提供曲线在象限I中, 表现了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 一国对一种商品的出口意愿和对另一种商品的进口 意愿,具有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特点
提供曲线凸向的轴表示出口商品,凹向的轴表示进 口商品;
21
11
世界
5267
4000
1.2
135
96
人均寿命(年)
1975 1990 (%/率)
48
52
53
58
56
69
56
62
62 70
52
61
56
63
70
70
73
76
60
65
案例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指标(1975-1992)
要求各国政府积极规划进口替代品、基础工业、 能源和运输方面的投资、寻求外部市场的多样 化和建立拉美的共同市场
汉斯·辛格将贸易条件恶化论 拓宽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比 率高于发达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 化比率;
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的价格比发达国 家出口制成品的价格下降得更快;
通过进口替代还是通过出口谋求发展
进口替代工业化(ISI)
优点:
1 工业产品市场已经存在,降低建立工业取代进口的风险 2 保护国内市场抵制外国竞争,迫使发达国家降低贸易壁垒 3 国外公司建立“关税工厂”对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
缺点:
1 国内工业习惯无国外竞争的环境,缺乏提高效率的动力
2 难以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致使进口替代导致工业低效率
另外一个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对工业品需求的增加比发达国 家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要快得多。
商品与贸易收入条件的历史变化
上一页 返回
出口的波动与经济发展
出口波动的原因和结果 发展中国家初级出口品价格波动
出口波动的计量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国际商品协定
基本类型:缓冲库存储备、出口管制、购货合约
返回
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
S = (Px/PM) Zx
双边要素贸易条件 (double factorial terms of trade) (D)
D = (Px/PM) (Zx/ZM) 100
下一页 返回
贸易商品条件恶化的所谓理由
发展中国家商品贸易条件会不断恶化,其原因在于发达国 家生产率的提高全部或大部分转化为工人更高的工资收入,而 发展中国家却将生产率的提高全部或大部分转化为更低的价格。 发达国家就因为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价格降低而占尽好处。
扩展知识:贸易条件与经济发展
各类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 等于国家出口价格指数(Px)与进口价格指数(Pm)
的比乘以100,(用来表示贸易条件的百分比)。
N = (Px/PM)100
贸易收入条件(income terms of trade)(I)
I = (Px/PM) Qx
单边要素贸易条件(single factorial terms of trade)(S)
初级产品占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较高 比重意味着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对它 们的影响更甚于发达国家
收入贸易条件
由威尔逊(T·Wilson)、辛哈(P·R·Sinha)和卡斯特里 (J·R·Castree)在1969年提出
它是指出口产品价格指数与进口产品价格指数之比乘 以出口量,Ti=(Px/Pm)×Qx=Tb·Qx
物物交换的比率是在交易双方的国内交换比率所形成 的界限之间摆动。(见图4-1)
这一比率所形成的国际价值必须满足国际需求方程:
I国进口商品数量×其国际价值=II国进口商品数量×其 国际价值
国际价值的摆动方向和幅度取决于两国的需求和价格 弹性
比较优势: A国X产品 B国Y产品 国内交换比率: A国:10X 15Y B国:20Y 10X
商品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是有区别的,前者衡量 的是出口对进口的单位(或平均)购买力,而后者衡 量的是出口对进口的总购买力。商品贸易条件恶化, 而收入贸易条件不一定随之恶化,相反,有可能改善, 即在出口量增大的情况下,有可能提高一个国家总的 购买力
商品贸易条件恶化不一定对经济发展不利,只有收入 贸易条件恶化才不利于经济发展,而收入贸易条件改 善则有利于经济发展
提供曲线上任意一点和原点连线的斜率表达了贸易 商品的相对价格(贸易条件)
点的坐标是在这一贸易条件下愿意出口和进口商品 的数量.
提供曲线有向后弯曲的特点: X商品的相对价格提 高, 厂商增加对X商品的投入, 由于边际成本递增 规律, X商品边际成本上升,由于贸易, I 国消费较 少的X商品, 而消费较多的Y 商品,Y商品的边际效 用下降,I国只愿意用较少的X商品交换更多的Y商品
米德(J·E·Meade)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供 给, 并且和无差异曲线相结合, 推导出提供 曲线, 得出国际贸易的均衡价格。这种分析方 法称为米德技巧(Meade’s Technique )
马歇尔的提供曲线(1) (offer curves)
含义
在不同的国际交换比例下, 一国的进口需求和愿意提供 的出口供给
3 更多资本密集和技术先进的进口由国内替代生产,是进口
替代变得困难而且成本高
下一页 返回
出口导向工业化的
优点: 1 克服国内市场狭小,允许发展中国家利用规模经济优势 2 为出口而进行工业品生产,刺激整个经济效率 3 随着国内市场的成长,出口制成品的扩张是无限的
缺点: 1 由于来自发达国家的高效率的工业的竞争,发展中国家建立出口 工业将很困难 2 发达国家经常使用有效的保护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这些产业对于发展中国家已经或很快具有比较优势。
国别价值量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的
国际商品价值量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计量而出
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
世界劳动生产率。国际劳动生产率越 高,单位商品的国际价值量越小;反 之亦然
国际劳动强度。价值量与劳动强度成 正比。在同一时间内,强度较大的劳 动比强度较小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大
贫困化增长:“痛苦的增长”
在增长的过程当中,一方面因为出口增长带来 了很多利益,但同时因为贸易条件的恶化带来 损失,而这种损失要超过增长带来的利益,出 口比不出口更糟糕,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贫困化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