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学反思在造型艺术领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则之一。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中的一节基础知识课。学生进入五年级,对简单的美术常识已有一定的积累,因此,适时的补充一些美术知识,会使他们感受到美术中奥秘,这也是提高学习美术兴趣的重要途径。在本课中不但要注重学生造型、表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强了欣赏的分量。之所以这样安排,是让学生从艺术作品中分析、认识比例这一知识概念,学习巧妙地运用比例。从过去的感性了解,升华为理性的认知,使学生初步建立比例设计意识。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正是让学生认识比例知识的一节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物品。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的动手测量、计算,找出黄金分割比,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知道黄金比例并且会用比例知识进行绘画,课堂效果很好。

“比例”一词源于教学,是指两种物体(如: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而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即绘画构图时物体的大小、位置等,属“造型表现”领域,是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一课,本课和前一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样都是在学习一种绘画技能,然而本课十分枯燥,学生兴趣不大,故而在讲授本课之前便觉得有些困难。

本课是五年级美术的内容,分别改进了3次,一、二班讲述步骤摘录如下:

首先,通过测量《溪山行旅图》的长宽距离测算比值。如:课本印刷长度是13厘米,山的位置在画面上占有很大面积高度为9厘米,二者比值大约为0.6。接着测量巴黎圣母院的楼层比例测算比值。最后才讲述黄金分割率。这种方法刚开始学生积极性还不错,越往后同学们越不大愿意做了。“太枯燥就跟听数学一样”同学们对比例知识认识不够,总觉得没有多大帮助,因此,这节课我们感觉是我很吃力,效果不好。

在三班讲述本课时,在讲述时我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先引导大家一起来做实验,摘录步骤如下:首先,实验导入:邀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立正并平举双臂(这时同学们不知道老师接下来要干什么?都有了极大的兴趣)先公布结果说:“这位同学平举双臂之间的距离刚好是他的身高。”有些同学不信。测量完后,学生们很是惊讶,都奇怪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没有先讲《溪山行旅图》反而先讲了达芬奇的《维鲁维斯的人》让同学们先对比例产生兴趣。

接着,我又加入了“三庭五眼”的测量,这更使同学们高兴,就像发现了天大的秘密一样,这时再进行测算比值同学们就有了很大兴趣。

第三、讲解黄金分割率:“说起比例来,有种比例关系不得不谈,”

“为什么?”“老师,是不是黄金分割率。”

“非常好,你已经发现了课本上的小资料了。”于是,我解释了黄金分割率,同学们发现了刚才的比值都是接近黄金比率,这时再让同学们欣赏《溪山行旅图》就客易多了。

最后,讲述黄金比例在绘画作品中的运用,现场将两个黑板擦放在讲桌上请同学们简单的安排它们在画面的位置及大小比例关系。

总之,在这一节课上同学们都对枯燥的比例知识有了兴趣,比前面几节效果都好,讲完这一课我如释重负,终于让同学们有了对黄金比例的认识,虽然还有不少欠妥当的地方,但我会继续努力的。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学反思

王利云

2013.9.21

《偶戏》教学反思

王小丽

2013.10.18

《快乐的人》教学反思

王利云

2013.11.12

《自行车的局部写生》教学反思

王利云

2013.12.11

《快乐的人》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以“快乐的人”为课题,通过观察、分析人体的多种优美姿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它的艺术特色。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快乐的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在本课教学环节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养成对生活中多种废旧材料再利用的能力。使枯燥的美术知识

同趣味形式及学生熟悉的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对美术有亲切感,拉

近美术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本课在注重美术的工具性功能的同时,更强调美术的智育功能和完善自我功能,在注重美术教育的科学价值的同时,更强调美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在《快乐的人》一课备课过程中我已预设到学生遇到的困难会比较多,加上我校教学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在电线材料的准备、剪开和连接上学生制作起来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这种技能性较强且又涉及到安全问题的课,不仅需要学生多多锻炼,而且需要更合适的场地和时间才更妥当。那是否就选择放弃?(因为教学进度所限等原因,以往我们也会对一些实施有困难的教学内容选择不上)可是再看看课题《快乐的人》,我又实在不舍得放弃一次感受快乐的机会。于是我灵机一动,艺术是相通的这一道理应该更适用于本领域的学习。教学中,我建议学生采用各种自己喜欢的、有风格特点的线来做快乐的人,然后用各色油画棒围绕着人儿涂涂抹抹,那些直线的、曲线的人儿闪闪发光,他们有的在草地上舞动、有的在运动场上奔跑跳跃、有的在木马上旋转、有的在飞机上飞翔、有的在秋千上荡漾、有的在恐龙乐园里追逐恐龙……内容丰富极了,题材新颖极了!不仅轻易解决了本课材料准备和制作时会遇到的困难,又体会了一番独特的画画感觉,孩子们释放出无比的快乐!他们快乐了,我们的课题《快乐的人》也似乎更真实更有价值了!由此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对于教材的创新使用以及对学习方式的转换和特殊表现形式的尝试,不仅会有效果独特的作品出人意料地呈现出来,更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欣喜,何乐而不为呢?此时脑中突然冒出某优秀同行的一句话:“艺术是需要规则的,而规则是用来打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