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帝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浅谈亚里士多德,普罗提诺,奥古斯汀及阿奎那的上
帝思想
(02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王慧娟)
摘要:古希腊哲学,的行而上学的基本精神,无疑使内在时空和自然的经验世界指向二个超越一切的绝对存在,这必然导致哲学知识朝神学知识发展。

上帝便是这一发展的产物。

本文将对早期推动神学发展的几位重要的哲学或哲学神学家的上帝思想做作以浅要分析,以求更深刻地了解哲学从关注客观世界的基本构成到哲学与个人生活的关系这一转变的思想历程。

关键字:上帝,存在,恶,流溢
人从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停止过对周围事物及自身的思索。

黑格尔说过,自我意识渴望一般,即对普遍性的追求。

古希腊先哲们三百多年的探索,并没有给世界的本原“始”(the basic stuff)一个统一的答案。

无论是泰勒斯的水,阿那科西米尼的气或者巴门尼德的存在(being),尽管它们彼此矛盾,都不是世界本原的最理想解释,但这种行而上学的思考,对一般性和普遍性的追求,为后来神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面对这种关于终极组成问题的分歧,哲学家们开始怀疑人类的认识能力,人类是否能够获得宇宙普遍真理问题。

这种内在的意识逻辑的转变,导致哲学问题从客观到主观的转变。

从而人的认识能力,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关注。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对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后期亚里士多德学派以及新柏拉图主义将哲学与个人生活及生命的意义联系了起来。

在对世界的产生,真理的获得和幸福的追求过程中,逐渐形成“上帝”这一世界的创造者,绝对真理的代表者,及最终幸福的来源者的思想。

在有关上帝思想的开启和发展中,有四个人物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他们是古希腊经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普罗提诺,最早将柏拉图主义哲学与神学结合起来的基督教“教父”奥古斯丁,以及十三世纪初正统经院哲学体系的最终建立者阿奎那,他们从各自的行而上学的哲学基础出发,对“上帝”的认识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创新。

一上帝的存在
准确地说,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上帝”即他所谓的“神”或“不动的推动者”(the Unmoved Mover)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帝”,它仅仅是一个纯粹的逻辑思维的产物,是作为他的整个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的。

他认为具体的单个事物是不依赖别的东西而独立存在的“第一实体”。

它们的存在和产生包括四种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后两种又可以归结为形式的作用,于是可以说一切具体事物就是由形式和质料构
成的。

事物的运动变化即为“质料”实现“形式”的过程,亚里士多德又将这一过程解释为“潜能”向“现实”的转变。

宇宙万物就是一个由“质料”到“形式”,由“潜能”到“现实”,由低级到高级逐渐上升的等级阶梯式的体系。

这一体系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有始有终的,完全没有形式的“纯物质”即“绝对的潜能”被作为最低层,那么处在这一体系的最顶层是什么呢,按逻辑推理,应该是“纯形式”即“绝对的现实”,亚里士多德将它称为“不动的推动者”,作为整个宇宙运动的最高原动力。

普罗提诺和奥古斯丁对与“上帝的存在”同样没有系统而具体的论证。

普罗提诺继承了柏拉图的一些思想,认为物质世界是变化的,不真实的,只有“上帝”才是完全超越于这个世界的唯一不变的真实存在。

万物产生于上帝,与上帝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因而可以从万物中追溯到上帝的存在。

奥古斯丁则认为这个世界是有限的,它要求有某个永恒的存在来解释它如何存在。

上帝的存在是一种信仰,是强烈的个人智慧追求和精神平静的产物,不需要论证它如何存在。

人只有在对普遍真理及上帝的真知的不断探索中,与上帝发生绝对的永恒的关系,才能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

阿奎那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的学说,认为上帝是没有质料的“纯形式”即“绝对的现实”,他将亚里士多德的仅仅处于逻辑假设地位的“不动的推动者”发展为神学的最高信仰“上帝”,并且对它的存在做了系统的哲学的论证。

一共有五种:(1)世界上每个事物的运动都是其它事物推动的结果,而其它事物的推动力又来源于另外一个事物,为避免这种无限的追溯,就必须存某个不被推动而能推动的东西,这个存在就是“上帝”。

(2)世界上每个事物都是一个结果,它的产生必须以其它事物为原因,为避免在因果关系上陷入无穷的追溯,因而必须有某个不需要其它任何东西就能存在的“第一原因”,这个第一原因就是“上帝”。

(3)世界上每个个别的偶然的可能的存在都必须有某个必然的绝对的存在作为它的理由和根据,这个绝对必然的存在就是“上帝”。

(4)世界上必定存在一个最高完美的存在作为一切完美事物的原因,这个最完善的存在就是“上帝”(5)世界上必定存在一个最高的智慧,它制定的目的就是世界上每一事物,以及整个合目的性的世界本身正在完成和一定要完成的最终目的,这个最高智慧便是“上帝”。

这五种证明对后世的哲学和神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上帝如何创造世界
亚里士多德的“不动的推动者”这一逻辑假设,可以说是“上帝”的雏形,它不同于神学家所说的“一个创造者”,它没有意志,仅仅依靠自身的吸引力来促使事物向着它们的终极发展。

亚里士多德用一个被爱的人因其本身的魅力来博得另一方的爱慕的例子解释这个“不动的推动者”如何引起运动。

从他的四因说观点看,“不动的推动者”是宇宙中所有运动变化的目的因,是一个纯形式,绝对现实的永恒的规则。

用他的形式与质料的学说解释,即“不动的推动者”(形式)赋予这个世界上的事物(质料)以形式,便产生了运动。

普罗提诺在这方面有他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即他所谓的“流溢说”。

他认为上帝作为最真实的永恒的存在,它产生万物是完全必然的,就像太阳的光芒自然而然普射万物一样,上帝的“光芒”自然地“流溢”出来形成了万物。

由于万物是从上帝那里流溢出来的,因而与上帝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由于距离上帝的远近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等级。

距离上帝最近的即最先被产生的是精神(nous),它具有普遍的思想和智慧,没有时空的边界,拥有复杂而永恒的合理性。

接下来产生的是世界灵魂(the world soul),它从属于比它高一级的精神,同时又是下一级人类灵魂(the human soul)的存在及其规则的来源,可以说它是连接精神层面的认识与自然世界的桥梁。

这两级与上帝一样是超越时间而永恒存在的,再往下就没有时间的永恒性。

人类灵魂同样可以向上分享普遍理性,向下与肉体相连,显示生命的活力。

当肉体死亡时,灵魂可以脱离这个肉体而依附于另外一个肉体而继续存在。

处于最低层,即距离.上帝最远的存在是物质世界,它与灵魂相连,被一定的原则或规律操纵着。

它虽然与精神世界相反,吸收的上帝的光芒最微弱,但却不是完全的“黑暗”。

奥古斯丁和阿奎那虽然分别继承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但在神学理论中“上帝创世”的思想却基本一致。

首先,世界是上帝的自由活动创造的。

阿奎那在此假设基础上提出疑问,世界是被上帝从一个时间开始创造的还是永恒创造的,这一问题哲学不能作出明确的回答。

其次,上帝是从无(nothing)中创造出世界的。

世界是万物的根源,在上帝之先,不可能存在任何东西。

上帝的这种创造与工匠的创造不同,工匠要造一个什么东西,无论是质料还是形式都是来源于这个世界,而上帝却不依赖任何东西。

最后,他们都认为在上帝与创造物之间有一道鸿沟,上帝是以自己作为模型来创造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只是上帝永恒思想的有限反映。

很明显,这种观点与普罗提诺的“流溢说”不同,在他看来万物是上帝的延伸,二者之间存在一种连续性。

另外,奥古斯丁还用他的“种子原则”解释了万物的种族繁衍及圣经中关于上帝在六天之内创造世界的问题。

他认为事物之所以延续一定的物种而不产生新的形式,是因为在万物产生之前,上帝用自己的智慧将“种子原则”植入它们身体里,让它们像种子一样慢慢的从潜在的状态变为现实。

正是由于万物由潜在到现实存在一个过程,上帝才用六天的时间创造出世界,其实所有的“种子原则”是同时被植入的,只不过是潜在性完成的先后不同。

三上帝的特性
从前面两部分的叙述中,我们已经能够大致了解亚里士多德对他所谓的“上帝”——“不动的推动者”的认识。

虽然只是一个逻辑假设,但它还是有它应有的性质。

首先,“上帝”是不动的,永恒存在的。

它是÷切运动的源头,是它们运动的原因和依据。

其次,它是纯粹的思想,它没有意志,推动世界只因为它自身的吸引力,由于“被爱”而产生了运动。

最后,它是完全的自我实现,没有任何未被实现的目的,是绝对的现实,纯粹的形式。

但是,一切生物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感觉到它的存在,它是人们所追求的最完美的
象征。

在普罗提诺看来,物质世界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世界,只有上帝是唯一永恒不变的真实的。

它超越于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它没有具体的形式,也没有质料,没有心灵,没有灵魂,看不见的无限的存在。

因此它超越于人的理解,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普罗提诺又将它称为“一”,它先于所有的事物而存在,因此任何描述它的属性都是有局限的,因为这些属性来源于具体事物。

它不可变更,不能被创造,又是简单的真实的没有物质局限的超越所有区别的统一体。

奥古斯丁与阿奎那的观点相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I Am That I Am”,即其存在和本质为一体,没有内在的或时空的延伸,上帝就是它自身(itself)。

它是最高的永恒的存在,全知全能,而且自足。

它以自己为模型创造这个世界,并且可以预知所有创造物反映它的可能的方式。

虽然我们看到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但只要它存在,它就有一个明确的形式是反映上帝的存在及活动的。

但是,这种反映是有限的,上帝是超越我们的永恒的存在,创造物与上帝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上帝代表最纯的实在,最终的真理,最高的智慧,绝对的完美和绝对的善,但处于有限世界里的我们并不知道上帝“是什么”,阿奎那强调说,我们仅仅只能说上帝“不是什么”因为我们所有的语言只适用于有限的这个世界上的事物,而不适用于无限的超越一切的上帝,上帝的实在性超越人的理解力。

但由于上帝与人毕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我们可以用一些相似性的词汇来描述—上帝,诸如存在,善,完美等,但用于人和用于上帝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任何一种试图去理解上帝的行为,都无法逾越那道鸿沟,最终还必须依靠信仰的支持。

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神学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

四恶的由来
既然上帝创造了万物,那么万物之中存在的恶也来源于上帝吗?为了捍卫上帝的完美性,普罗提诺,奥古斯丁和阿奎那分别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普罗提诺认为恶产生于灵魂的正确意图与它实际行为的不一致,是一种在灵魂——身体安排上的不完善,是由物质的最终的非理性运动引起的。

在他看来恶的产生仅仅是由于物质缺乏完美性,缺乏形式和秩序,虽然物质处于上帝“流溢”的边缘,但恶的产生并不完全根源于上帝。

奥古斯丁则认为,既然上帝创造了物质,那么物质的本性就是善的,上帝不会创造任何恶。

恶的产生是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

人具有选择信仰上帝和沉迷于具体事物的自由意志。

上帝希望人们在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去信仰它,这就无法避免人们会自主地选择恶。

恶是一种缺失(privation),它使得人把自己与上帝的永恒的关系抛弃了,即便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人的有限性及人与上帝之间的鸿沟也无法使我们摆脱恶的束缚,真正信仰上帝,这就需要上帝的启示。

阿奎那吸收了奥古斯丁有关恶的一些观点,认为恶不是正面的东西,它代表了事物本
身某种东西的缺失,可以说恶并不是一个事物,所以也就无所谓上帝产生了恶的说法。

阿奎那把恶分为两种,自然之恶和道德之恶。

自然之恶是由于事物本身应该具有的能力而不具有,例如天生残疾,自然灾祸损伤:道德之恶是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但自由意志又不可缺少,因为它是信仰上帝的必要条件。

阿奎那认为人的理性和信仰可指导我们摆脱恶,在爱上帝的基础上获得最终的幸福。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能够阐释一切的全知全能的最高存在——“上帝”在先哲们艰苦的心路历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

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人们对于完美的追求,超越自身局限的渴望,以及到达彼岸世界的执着。

人类的生活也从此而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参考书目:
1.陈修斋《欧洲哲学史稿》湖北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4月
2.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