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污染的调查报告
导言:
背景:暑假期间国外研究人员在youtube上放出一段8分钟的视频瞬间扩散到世界各地,几
小时后在优酷、bilibili等网站的点击数就上万,并且在微博引起热烈讨论。海龟保育团体的研究人员在哥斯达黎加发现了一只口腔有异物的海龟,刚开始还以为是寄生虫,船上没有专业兽医器材,研究人员只能用镊子帮他拔除,整个过程持续了8分钟左右,海龟十分痛苦,最终拔出一根10公分的塑料吸管。 1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目前海洋污染的情况、原因治理方法和治理进度。
方法:网络调查,查阅资料。
正文:
2015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健康的海洋,健康的地球”,关注塑料污染。国家海洋局最新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海面漂浮垃圾91%来自陆地,海滩垃圾86%来自陆地。60%~80%的海洋垃圾是塑料类。这些海洋垃圾主要分布在旅游休闲娱乐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及邻近海域。
塑料原材料的提取和处理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消耗了超过30%的自然资本,但海洋污
染是最大的下游成本。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来自于垃圾桶、管理不善的垃圾填埋场、旅游业和渔业活动。一些材料会沉入大洋海底,另外一些塑料垃圾会随着洋流漂浮很远的距离,污染了海岸线并在海洋中大量积累。2
海洋污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石油污染:石油污染是一种严重的海洋污染。来源于经河流、向海洋注入的含油废水,海上油船漏油、排放和油船事故等;海底油田开采溢漏;逸入大气中的石油烃的沉降等。进入海洋的石油烃年约600万吨。
1、入海变化:
①、扩散:入海石油先在海洋表面迅速扩展成薄膜,在风浪、海流作用下分割成块、带
状油膜,随风漂移,速度约为风速的百分之三,石油中的氮、硫、氧等非烃组分是表面活性
剂,促进石油扩散。
②、蒸发:石油的轻组分发生蒸发。含碳数小于12的烃在几小时内大部分蒸发,碳数
在12~20的烃蒸发要几个星期,碳数大于20的烃不易蒸发。蒸发大约消除泄入海中石油量
的1/4~1/3。
③、氧化:海面油膜在光、微量元素的催化下发生氧化。扩散、蒸发、氧化过程在石油
入海后的几天内,对石油的消失起重要作用,其中扩散速率高于自然分解速率。
④、溶解:低分子烃、有些极性化合物溶入海水中。正链烷分子量越大,溶解度越低,
芳烃溶解度大于链烷。溶解、蒸发都是低分子烃的效应,对水环境影响不同。石油烃溶于海
水易被海洋生物吸收。
⑤、乳化:受海流影响,石油易发生乳化。油包水乳化较稳定,聚成像冰淇淋的块状,
较长期在水面漂浮;水包油乳化较不稳定易消失。使用分散剂有助于水包油乳化的形成,加速油污的去除。
⑥、沉积:海面石油经过蒸发、溶解后,形成致密的分散离子,聚合成沥青块,或吸附
于其他颗粒物上,最后沉降于海底,或漂浮上海滩。
⑦、微生物降解:烃类氧化菌广泛分布于海水、海底泥中。浮游、定生海藻直接从海水
中吸收、吸附溶解的石油烃。海洋动物摄食吸附有石油的颗粒物质,由于石油烃是脂溶性的,生物体内石油烃的含量一般随着脂肪含量增大而增高。在清洁海水中,海洋动物体内积累的
石油可以较快地排出。
较高水温有利于油的消失。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10℃时大约为1个半月;18~20℃时,为20天;25~30℃时,为7天。渗入沉积物的石油较难消除,需几月至几年。
2、影响:
石油形成的油膜阻碍大气、海水间的气体交换,影响海面对辐射的吸收。长期覆盖在极地冰面的油膜,增强冰块吸热,加速冰层融化。石油会溶解卤代烃等污染物中的亲油组分,
降低界面间迁移速率。
油膜减弱了太阳辐射透入海水,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油膜沾污海兽皮毛、海鸟羽毛,溶解油脂物质,使其失去保温、游泳、飞行能力。高浓度石油会降低微型藻类的固氮能
力,阻碍生长,导致死亡。沉降于潮间带、浅水海底的石油,使一些动物幼虫、海藻孢子失
去适宜的固着基质。石油渗入大米草、红树等体内,改变细胞的渗透性。炼制油的毒性大于
原油,低分子烃毒性大于高分子烃。
二、有机物污染:这类污染物不会在生物体内积累。适量的有机物、营养盐,有利海洋生物生长,过量造成水体溶解氧减少,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潮流使河口有机物稀释扩散,多
被细菌分解为二氧化碳、水。
影响:①、有机物漂浮、悬浮于海面,海水更加混浊,对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鱼类洄游有
破坏。覆盖力很强的纤维素等粘稠物,能使动物窒息。
②、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消耗大量溶解氧。生产1吨纸浆排出的木质素消耗0.2~0.5吨氧,木质素下沉,造成下层海水缺氧,形成硫化物。大量有机物入海,水体富营养化,污
水生物大量繁殖。
③、过量营养盐排入海洋,使细菌、病毒大量繁殖;病毒进入鱼贝体内,危害鱼贝类的
生长发育,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可引起伤寒、肝炎、大肠杆菌、痢疾和肠胃炎等疾病。
三、重金属污染:污染海洋的重金属元素有汞、镉、铅、锌、铬、铜等。岩石风化、海
底火山喷发、水土流失,大量重金属通过河流、大气注入海中。污、废水、重金属农药,燃
烧煤和石油释放出的重金属经大气进入海洋;全球每年入海洋的汞有3000多吨;大气中的铅通过大气输送,污染海洋。
1、迁移:
①、物理迁移:海-气界面重金属的交换;海流、波浪、潮汐下,随海水运动,稀释、
扩散,能将重金属迁移很远。
②、化学迁移:重金属元素在富氧、缺氧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及化学价态、活性、毒
性的变化。重金属在海水中能与无机、有机配位体生成络合物、螯合物,使重金属的溶解度
增大。底质的重金属可能重新进入水体。重金属在海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或被水中胶体吸附,易在河口、排污口沉积。
③、生物迁移:海洋生物通过吸附、吸收、摄食富集重金属,产生迁移,经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鱼类食物链逐级放大,鱼体内富集浓度较高。此外无机汞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转化
为毒性更强的甲基汞。
2、危害:
食用海产品,重金属进入人体。甲基汞能引起水俣病;镉、铅、铬都能引起中毒,或有
致癌、致畸作用。对生物体的危害一般依次是汞、铅、镉、锌、铜;有机汞、无机汞;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