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和西洋画的色彩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落 1873年 克劳德.莫奈 法国 布油彩 巴黎 马蒙达博物馆藏 这是莫奈于1873年在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他在同一地点 还画了一张脍炙人口的名画《日出· 印象》。这两幅画在1874年3月 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一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由于两幅画都 没有标题,一名新闻记者讽刺莫奈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 只 能给人一种印象”。于是“印象主义”就这样诞生了。1891年5月 5日,印象派画家毕沙罗给儿子吕西安的信中,对这幅画是这样评 价的:“ 在迪朗画廊举行的莫奈画展开幕。我一只眼睛上了绷带, 所以只能用独眼欣赏莫奈精彩的《日落》。他的画在我看来非常 光彩夺目,堪称是大师的作品。但是,由于我们自身的训练,我 们应该看得更深刻一些;所以我问自己,这些作品还缺乏什么。 要找出缺陷很困难;准确与和谐都不成问题。我能提出些什么意 见的,大概就是画面的统一,或者是某些地方怎么画的技术问题。 色彩与其说是很强烈,还不如说很美。画得很细腻,有浮动感, 尤其是作品的背景。不管怎样,这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当然这 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他的作品实在是太诱人了,展出获得成功乃 是意料中的事。这些画透露出心满意足。”
清 任 伯 年 花 鸟 图
【名称】清 任颐 花鸟图 【年代】清代 【简介】册页,绢本,纵26.5厘米, 横27厘米。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画面意境空灵,藤枝只几笔没骨写 成,枝梢点出黄绿色的叶片,娇嫩新 鲜。紫藤花用撞水法写意而成,笔意 生动饱满。两只小雀用墨笔点出花纹 斑点,又以浓淡的变化呈现体积感, 神情毕肖。
梵 高 夜 间 咖 啡 馆
夜间咖啡馆 凡高 荷兰 1888年 70x89cm 布油彩 纽黑文耶鲁 大学美术馆 凡高由于工作过度紧张,身心疲乏,因此晚上经常光顾离 他住所不远的拉马丁广场的咖啡馆,用酒或咖啡来提神解乏。 那里灯火的颜色和室内陈设的红、黄色,像白天的阳光那样 明亮,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他曾说过:“我试图用红色和 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这幅画是由绿色的 天花板、血红色的墙壁与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金 黄色的地板呈纵向深远的透视,以难以阻挡的力量进入到红 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的墙壁背景也以均等的力量与之 抗衡。而天花板的深重蓝色压迫下来令人窒息。他告诉提奥 “我画《夜间咖啡馆》是想表现一种想法,即所谓的咖啡馆 就是让人沉沦、发狂和犯罪的场所”。这幅画,是透视空间 和企图破坏这个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的斗争。结 果是一种幽闭、恐怖和压迫感的可怕体验,具有震撼人心的 力量。
齐 白 石 群 虾 图
:“我就很爱水中游动 的小虾,我为它们的自 由自在高兴,也为它们 的互相争斗担忧,更为 它们的垂危和死亡伤 心。” ——齐白石
边寿民 晴沙集影图
【名称】清 边寿民 晴沙集影图 轴 【年代】清代 【简介】纸本,设色,纵166.3cm, 横93.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边寿民画芦雁的代表作。 图上仅绘芦苇丛边二雁,悠闲宁 静,姿态生动自然。用笔洗练娴 熟,墨色深浅把握自如,反映了 画家长期与雁朝夕相对,观察入 微,从而达到了“自与心会,画 与神契”的意境。 本幅自题:“晴沙集影,淮海边 寿民。”钤“颐公”白文印、 “寿民”白文印。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色彩差异
主讲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梁瀚予
中国画,又称“中国画”,古称为 “丹青”(丹砂和青雘两种颜料,我 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 画为“丹青”。又因因丹青两色不易 变易,故拈而独出)

在传统中国画中,颜色主要分两大类,一 类是矿物质颜色,也即我们平时常说的 “石色”,另一类是植物质颜色,也即是 “水色”。顾名思义,“石色”颜料就是 从各种有色矿石(贝类)中经过筛选、研 磨、过虑、水漂、沉淀、加胶(粉状颜料 没有加胶工序)制作而成的颜色,如石青、 石绿、朱砂、石黄、雄黄、蛤粉等;“水 色”则是从各种植物的根茎叶片中提取汁 液加工制作而成的颜色,如藤黄、花青、 胭脂、曙红等。但是,传统颜料经过长时 间的沉寂后,有许多已失传。
• 南齐的谢赫将中国绘画特有的设色规律和用色原则加以总 结,在《古画品录》的“六法”中提出了“随类赋彩”的 敷彩制形理论。 • 唐宋之前,色彩是绘画的一个重要表现语言,南朝时期的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还强调色彩在表现对象、塑造形体 方面的重要性:“画家布色,构兹云岭”,“以形写形, 以色貌色”。 • 到了唐朝,这一“以色貌形”的观念却发生了改变,张彦 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则变为弃色求墨了,他认为“草木 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并 由此肯定“运墨而五色具”。这种墨可胜色的理论和实践, 最终演化为“意足不求颜色似”的审美追求和批评标准。 • 唐朝时期的绘画还是以工笔重彩为主,仅据《历代名画记》 的记载,当时颜料的品种就达七十二种之多。而到了二十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画中常使用的颜色就只有十多种 。
绢本,纵163.9cm,横62.3cm,上 海博物馆藏。
明 蓝 瑛 拒 霜 秋 鸟 图
湖石横伸,一枝芙蓉斜出,枝 上伫立一只小鸟;石旁幽草数枝, 伴着两丛秋菊。此图聚于右侧而 感平稳,湖石以枯淡之笔钩勒, 稍加墨苔;花朵用淡墨双钩;叶 子以适度水墨侧笔横超,再以深 墨勾出叶茎。枝上小鸟墨彩醒目, 栩栩如生。
• 丹尼尔的画作大量 是以鲜花美女为主 题。这幅画通过少 女弯腰采摘罂粟花 的情景,描绘了女 孩优雅的姿势,微 红的脸蛋,映衬着 鲜红的花朵和金色 的天空,让人赏心 悦目。
高 更 布 道 后 的 幻 象
布道后的幻象 高更 1888年 油画 730×92厘米 爱丁堡苏格兰国立画廊 藏 这幅油画又称《雅各与天使搏斗》,是《圣经· 创世纪》中的故事。 画中一群布列塔尼农妇在听完布道之后,眼前出现了《圣经》中 “雅各与天使摔跤”的幻象。实际上,高更是要借这种宗教传说与 现实生活的结合,来表现他自己的幻想。高更以一根斜伸的树干将 画面分为两部分。农妇们的形象被画在左下方;她们戴着白色宽帽, 在黑色衣裙衬托下,显得尤为夺目。画家有意夸张了前、后景人物 在透视关系上的大小比例,使前排人物占据大半个画面,而与后景 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画的右上方,则描绘的是农妇们所产生的幻 觉:带翅膀的天使与雅各扭在一起,显得难分难解。画中所有形象 都被大块的红色背景所衬托,既可代表田野,也可代表天空。画中 强烈的色彩,都是非自然主义的,完全是由画家的主观感情所决定, 充分显示了高更的综合主义画风。
张 大 千 临 赵 孟 頫 秋 林 载 酒 图
全画以青绿颜色为主调,山石的脉络阴阳分明, 却无奇峰异石,但见嘉木葱笼,背山面水,描 写幽静的山居景致。大千先生以深蓝到浅绿的 丰富色阶,来表现那些不同的树种,又在靠近 画面的中央,以三株从殷红到浅朱的霜叶,形 成色彩上的对比。再在白云烟掩映山谷间,辅 以茅离、松干、船板、餐具等不同层次的暖色 调,使得全书呈现明净华美,精丽而有士气的 装饰趣味,正是赵孟所頫传承的南宋院体画的 风格。 此画在用笔方面,不论山石枝干、松针夹叶、 屋宇舟船、流泉波纹为都十分细秀劲挺。 画面 里有高士三人,他们的脸相、性格各不相同。 其中一位缓步于岸上的高士,手执佛尘,神情 闲雅,微微转身凝目注视舟中的动态。船上的 二位高士对坐着,其中一位侧望正在交接酒瓮 的两名仆人,另一位却回首望向船舱中的卷轴。 再加上船梢有一名正在撑篙的童子,所有人物 的神情、衣着和他们的动作,安排得各称其身 份、地位,同时也明确点出此画的主题,高士 们在明丽的秋光中,正要载酒出游。
法 国 马 蒂 斯 红 色 中 的 和 谐
红色中的和谐 马蒂斯 1908年 油画 180×246厘米 圣彼得堡艾尔米塔 什博物馆藏 在这幅画中,穿红背心的少年肖像占满了整个画面,他那弓形 的身躯在画面中形成了紧密的空间结构,弧形的手臂与弧形的身 体彼此相协调。绝妙处,画家有意改变了客观形象,他把少年的 左臂有意地“拉”长了,从而使冷色的袖子有足够分量的色块与 上部大面积的白色及冷色取得呼应;还有少年的发间和额头那闪 光的白色与留白也是作者特意安排的,就连少年左肘下那块方形 白纸也是举足轻重的,全画形、色、点、线等因素,均按一定的 理性秩序进行安排,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平衡,且缺一不可。
明 仇英 四季仕女图 长卷,绢本,水墨,纵:29.6厘米,横:300.9厘米 日本大和文华 馆藏
明代仇英四季仕女图是一幅表现宫女们四季游乐的画卷,图用春、 夏、秋、冬四个场景画出。以树石相隔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作者 画法以唐宋为宗,尤擅青绿山水和仕女图。呈泫精致,画风优美, 极具功力。
莫 奈 日 落
盲女 约翰 埃 密莱 1856年 约翰· 埃· 密莱 英国 86.6cm×61.6cm 英 国伯明翰市搏物馆与 美术陈列馆 密莱运用古典画法, 一丝不苟的刻画出一 对流浪儿在雨过天晴 后的神态,盲女聆听 着小伙伴对大自然的 描述。
• 采摘罂粟花的女孩 丹尼尔 美国 1880年 油画 22.25x18.25英 寸 私人收藏
法国 马蒂斯 生活的欢乐
油画, 1905—1906年 ,174x238厘米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梅里 恩· 巴恩斯基金会藏
在这幅画上,马蒂斯描绘了他汜忆中柯里欧尔附近森林中某 个空旷· 地的景色。画面的远景是深蓝的大海,近景的海滩及 草地上,点缀着各种姿势和动态的人体。
这幅画的富于革新性的地方,是对形象的高度简化的处理,所 有形体都以平涂的色面和几笔轻盈流畅的曲线来表现,似乎对 人们讲述着绘画的真谛:绘画,就是在一块平面上,有韵律地 安排线条和色彩。画家将自然物象杂芜的色彩进行高纯度提炼, 并将平涂的色块根据某种内在的需要进行组合、对比,使之产 生音乐般的节奏。画中纯净而明亮的色彩,表现出画家的精神 世界与自然的内在和谐。 这幅画充满着抒情性,在这里,马 蒂斯其实是要通过色彩、线条、形体来组织一个传达着某种欢 快情感的画面。对他来说,那些绘画性的要素给他带来无穷的 快意,他要将那种令人喜悦的清新感通过他的画传达给观众。
• • • •
白云红树图 【作者】明蓝瑛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189.4厘 米,横48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 图中以没骨法加青绿重色作红树 青山,白云缭绕,山下瀑布溪桥, 景物幽胜。画法工整,树石皴点 细密。运用石青石绿、朱砂、赭 石、铅粉每种颜色晕染勾描,色 彩鲜艳。幅上自题:“白云红树” 隶书四大字。又识云:“张僧繇没 骨画法。时顺治戊戌清和画于听 鹤轩。西湖研民蓝瑛”。下钤 “蓝瑛之印”印。现藏故宫博物 院。
【名称】元倪瓒容膝斋图 【类别】中国古画
倪 瓒 容 膝 斋 图
【年代】元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规格:59cm×6.3cm×5.3cm
倪瓒(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 自署懒瓒。江苏无锡人。倪瓒自幼丧父,由其 兄昭奎教养长大,家境富饶,曾在家中筑清閟 阁,庋藏古玩字画。中年以后家道中落,一心 好道,加深了避世思想,以至晚年散尽家产, 漫游于湖泖山水之间,过着隐逸生活。倪瓒画 学自董巨,而后创出渴笔淡墨横向斜皴的折带 皴法,构图多为一河两岸,画上着墨不多,极 空灵萧疏之至,显示一种冷傲孤寂的气氛。倪 瓒常自称其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目 娱耳。」他的画作构图简单,但以精简的笔墨, 呈现出个人心灵情境。
• 【名称】明 唐寅 王蜀宫妓图 • 【年代】明代 • 【简介】绢本,设色,纵 124.7 厘米,横 53.6 厘 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为故宫博物院藏品, 乃唐寅工笔仕女四画中的精品,取材于前蜀后 主王衍“时宫人皆衣道服,顶金莲衣冠,衣画 云霞”的历史记载。四宫伎的头花冠子、金银 宝钗、长褂修裙,以至化妆用具,皆精细无遗, 使人如历历在目。全画设色妍丽秀润,在绢本 上浓淡对比互相呼应,配合脸部特有的“三白” 设色法(额、鼻与颊皆白),更显出人物的身份、 性格和风韵。难怪后人皆推许他与同时期的仇 英为直追南宋院体画的表表者。笔者亦欣赏唐 寅画上的题诗:“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 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隐约间流露青春会无声地流逝的哀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