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天门中学黄力波

本章概览

本章叙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有关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史实。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后,苏俄社会主义经历了巩固政权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实践。1936新宪法的通过,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在十月革命的推动和影响下,亚非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其中中国的五四运动、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都是其中的重大事件。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道路。只有中国等极少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多数国家仍是资产阶级领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学法指导

1.首先理清本单元的两条线索——革命和建设。俄国革命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而向社会主义过渡又经历了由直接过渡到间接过渡两个重要阶段;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等内容,它们既是提高生产力,又是变革生产关系,既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搞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巨大的成就,又有严重问题。

2.在理清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如十月革命的原因、十月革命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涵、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制定、苏联新宪法、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利弊等。

3.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问题。如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综合分析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尤其要注意俄国革命的爆发主观因素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列宁的个人魅力不可忽视,而一战又加速了革命的到来,其客观因素反倒并不是很充分,不久苏联的解体就很能说明问题。还要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暂时的特殊措施,最终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的必然性;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评价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

1.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

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②由于其帝国主义带有明显的军事封建色彩,对的依赖性很大,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特别突出,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2)主观条件

①俄国无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俄国无产阶级的较强。

②有成熟的政党--的领导。

③有革命的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

(3)导火线:使俄国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战争的失利和经济危机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

◎思考感悟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第一,垄断组织在俄国经济中已起决定作用。俄国的社会化生产程度进一步提高,已经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第二,相对落后的俄国集中了各种矛盾。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存在,决定了以沙皇为代表的封建残余势力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沙皇的大俄罗斯主义激起了民族矛盾。沙俄以军事手段推行对外扩张,引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同沙俄的矛盾。沙俄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也矛盾重重。各种矛盾的集结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因而旧政权易于被摧毁。

第三,无产阶级及其革命政党的成熟。俄国无产阶级集中程度高,身受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因而组织程度高、战斗性强。布尔什维主义的指导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革命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第四,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沙俄参加了一战,死伤和被俘人数是参战国中最多的;经济也濒于崩溃。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推进了革命的爆发。

总之,无论从客观条件还是从主观条件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是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产物。

2.经过

(1)二月革命:1917年爆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宣告了王朝统治的结束,形成了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①革命方针的制定:1 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会议上作了《》的报告,即《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②制定武装起义的决议: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革命已失去了和平发展的可能。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会议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关于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

③革命的爆发:11月7日,发生了起义,攻占了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冬宫,推翻了以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④新政府的内外措施:对内,在政治方面,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宣布国内各民族的权利平等,废除的一切特权;在经济方面,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实行,后来又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对外,同德国签订《》,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历史意义

①对俄国历史而言,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工业化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②对资本主义而言,它打破了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③对世界革命而言,它对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

④对人类历史进程而言,它使人类进入了探索的新时期,因而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⑤对国际共运而言,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全世界统一的共产党组织应运而生,它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思考感悟:

2.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有哪些?

⑴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得以实践。使俄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单独取得革命胜利。

⑵从革命道路来看,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

⑶从革命阶段来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从而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

⑷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取政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1.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

(1)从国内来看:被推翻的地主和不法资本家不断发动叛乱。

(2)从国际上看:英、、、日等国敌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满俄国单独与媾和,又惧怕苏维埃政权会威胁到本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于是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

2.措施

(1)军事:实行制,组建。

(2)经济: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实行制;把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的原则。

3.结果

经过年多的战斗,红军把白军全部击溃,并把外国军队赶出俄国,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

(三)苏联的成立

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和,宣告成立苏联。

◎思考感悟:

3.为什么俄国在新经济政策中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企业?

1921年俄国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将一部分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采取租借制和租让制的方式,交给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企业。租让制是将国家所有制的某些企业、厂矿、资源,按一定条件让外国资本家经营;租借制是将某些国有制企业租给国内资本家或合作社经营。对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列宁作了理论上的阐述,他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