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变形监测技术ppt课件

现代变形监测技术ppt课件

21
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
长江三峡水电枢纽 ——三峡大坝全景
22
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
三峡大坝 施工现场
23
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
长江三峡水电枢纽 ——三峡大坝卫星影像图
24
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
安徽 佛子岭水电大坝
——新中国第一坝
始建于1952年 建成于1954年
2005年国家投资1.66 亿对其进行检测加固
§1.1 变形测量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一、变形与变形监测
• 变形
由于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这些工程建筑物及精 密设备都有可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沉降、位移、挠 曲、倾斜及裂缝等现象,这些现象统称为变形。
当变形值在一定限度之内时,可认为是正常现象, 如果超过了规定的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 用,严重时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 的安全。
25
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
安徽金寨 梅山水电大坝
26
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
利用全自动全站仪 进行大坝监测
27
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
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 进行大坝监测
28
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
浙 江 秦 山 核 电 站
29
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30
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
10
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塔
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 (Burj Dubai),位于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 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 耗资10亿美元。
168层,钢混结构 总高828米=601+227米

建筑物变形监测.ppt

建筑物变形监测.ppt
②当被测建筑物内部有一定竖向通视条件时,宜选用垂 吊法、激光铅直仪监测法;
③当被测建筑物具有较大的结构刚度和基础刚度时,可 选用倾斜仪法和差异沉降测定法。
3.3 监测方法
y M(x,y,z)
3.3.1 从建筑或构件的外部观测
E1 o
E2 x
前方交 会法
A1
A2 o
2
Z
O1(x1,y1,z1)
交会测量原理
(1)监测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振动影响范围之内及易引起沉降位 置设站。 (2)监测时应避免视线穿过玻璃、烟雾和热源上空。 (3)前后视观测最好使用同一根水准尺,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 等,视距一般不应超过50m,前视各测点观测完毕后,回测后视 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2. 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
监测目的 监测仪器
2.4 监测实施
2.4.1 监测方法
视准线法 小角度法
2.4.2 监测精度控制
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等 最弱边边 级 长中误差
/mm 一 ±1.0
二 ±3.0 三 ±10.0
测角控制网
平均 边长 /m
测角中误差 /(〞)
200
±1.0
300
±1.5
500
±2.5
最弱边边长相 对中误差(未 计基线边长)
建筑物变形监测
01
沉降监测01
裂缝爆破监测04
02
04
水平位移监测02
03
倾斜监测03
1.建筑物沉降监测
内容
监测目的 监测仪器 测点埋设 注意事项
测点布置 测点埋设
1.1 监测目的
时掌握由于地 下工程的施工引 起邻近重要建筑 物的沉降量值及 其变形规律,以 便及时调整施工 参数和采取必要 加固措施,确保 邻近建筑物的稳 定与安全

建筑物构筑物的变形监测PPT课件

建筑物构筑物的变形监测PPT课件
1、 特级水准观测的仪器i角不得大于10″,一、二级
水准观测的仪器不得大于15″ ,三级水准观测的仪器不
得大于20″ 。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Δa 绝对
值不得大于0.2″ 。 2、 水准标尺分划线的分米分划线误差和米分划间隔
真长与名义长度之差,对线条式因瓦合金标尺不应大于 0.1mm,对区格式木质标尺不应大于0.5 mm。
量规程JGJ/T 8-97》附录A执行。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 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点位宜选设在 下列位置:
第17页/共110页
1、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 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 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 侧。
第29页/共110页
各周期水准观测作业,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在标尺分划线呈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观测。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 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呈像跳动 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晴天观测时,应用测伞为仪器 遮蔽阳光。
2、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标尺的水准器和 i角进行检查。当发现观测成果出现异常情况并认为与 仪器有关时,应及时进行检验与校正。
第31页/共110页
2、倾斜观测
(1)基础倾斜观测 倾斜度i= —Lh—
B1
i
h
B2
第32页/共110页
(2)上部倾斜观测
●通常采用直接观测法: ◆挂垂球法 ◆经纬仪(全站仪)垂直投影法。
倾斜度i= —H
H
第33页/共110页
H
H=Dtan
D
◆由于高度角较大,投影读数以盘左、盘右取平均; ◆观测位置过近时,可加装直角目镜,以利观测高处。 ◆加测水平距离,可根据垂直角计算出观测高度H。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课件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课件

如倾斜仪、应变计等,根据不同的监测需 求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
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01
02
03
04
水平位移监测精度
通常要求达到±1mm或更高 精度。
垂直位移监测精度
通常要求达到±1mm或更高 精度。
倾斜角度监测精度
通常要求达到±0.1°或更高精 度。
应变监测精度
通常要求达到±0.0001或更高 精度。
变形监测的方法
常规大地测量法
卫星定位测量法
利用常规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如全站仪、 水准仪等,对变形体进行定期的观测和测 量,以获取变形体的位移和形变数据。
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如GPS、GLONASS等 ,对变形体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以获取 变形体的位移和形变数据。
摄影测量法
其他方法
利用摄影技术,如航空摄影、地面摄影等 ,对变形体进行定期或实时监测和测量, 以获取变形体的位移和形变数据。
提高工程质量
通过监测施工过程中的结 构变形,可以及时调整施 工工艺和方法,提高工程 质量。
促进科学研究
变形监测提供的数据可以 用于科学研究,深入了解 工程结构的变形机理和规 律。
变形监测的应用领域
土木工程
桥梁、大坝、高层建筑 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变形
监测。
地质工程
边坡、隧道、地下工程 等地质结构的变形监测
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数据收集
根据监测项目需求,收集相关 变形数据。
数据预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 格式转换,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处理
运用数学模型和算法对数据进 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
结果输出
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报表 等形式呈现,便于分析和解读

变形监测技术PPT课件

变形监测技术PPT课件

1)








B
算倾
H
斜 i=
S
B
(水 准 测 量 方 法 测 基 础 的 不 均 匀 沉 陷 )
2 ) 悬 吊 垂 球 测 l,以 求 倾 斜
3) 两 台 经 纬 仪 交 会
a1 a
l x 2 y 2 = a12 a 22
a2
4) 测 水 平 角 法
l1
(
2
2
3
1 2
4)
尼龙绳准直测量的精度分析
m2m2V14m2V14m2V1.5m2Vm1.22mV
m2
2m2.44mV
S
S
连接支导线中点(最弱点)的准直精度可用下式估算:
m ym S
n(n2)[n(n2)2] 48(n1)
尼龙绳准直的精度受:①观测仪器误差②读数误差影响③气流的影响
5)垂准观测2.1.2 特殊的大地测量方法
①+②得:hAB 12b2b1b2b1 ①-②得:c=a2-a112b2b1(b2b1)
c为仪器常数,读数零点之差数,它取决于制造误差.
电感传感器测定液面高度变化: 当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时,浮子带着铁心
升降,由于铁心相对于电感线圈的上下移动 ,使线圈上的电感发生变化,用导线连接到 离观测点一定距离的观测室内,再用专门的 电桥将电感量的变化→电压变化,遥测仪器 通过量测电压的变化,便知铁心的升降量, 亦即为容器液面高低的变化量。
变形监测意义:
对于工程建筑物:为改善建筑物理参数、地基强度参数提供 依据,防止工程破坏事故,提高抗灾能力。
机械技术设备: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为改善 产品质量和新产品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课件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课件

提高数据处理精度的措施与方法
多源数据融合
综合利用不同来源和类型的变形监测数据,通过数据融合提高数 据处理精度和可靠性。
误差分析与校正
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校正,消除或减小误差对数据处理 结果的影响。
数据处理算法改进
研究和改进数据处理算法,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和精度,以满足更高 标准的变形监测需求。
新技术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应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模式 识别、预测分析和异常检测,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
遥感与无人机技术
利用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实现快速、准确和全面的变形监 测,尤其在难以接近或危险的区域具有显著优势。
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
通过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复杂的非 线性处理和分析,揭示数据之间的潜在联系和规律。
THANKS
感谢观看
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对 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 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结果评估与报告
根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对变 形状况进行评估,并编写相应 的报告,为工程安全和维护提
供依据。
02
变形监测数据获取
变形监测点的布设
监测点布设原则
根据工程特点和变形类型选择合 适的变形监测点,确保能够全面 反映变形情况。
明确监测对象、监测点和监测周期。
选择合适的模型
根据数据特征和变形类型选择合适的数学模 型。
模型参数估计
利用已知数据估计模型参数,建立变形模型 。
变形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
对某一时间点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评估变形量。
动态分析
将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连续对比,分析变形趋势和 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就可能包含建筑物的沉降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倾斜监测、裂缝监测以及挠度监测等。 对于危岩滑坡的成灾条件,变形监测则主要包括:危岩、 滑坡地表及地下变形的二维(X、Y方向)或三维(X、 Y、Z方向)位移、倾斜变化的监测;有关物理参数――应 力应变、地声变化的监测;环境因素――地震、降雨量、 气温、地表(下)水等的监测。
1.典型精度是lmm或相对精度为10-6。 2.特种工程设备(例如高能加速器,大型天线),要求变形观测
的精度高达0.1mm。 3.滑坡变形测定精度一般在10~50mm之间。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
3.3变形监测精度的确定
大坝变形观测典型精度
观测内容
沉降量/mm
基岩上的混凝土坝
1压缩土上的混凝土坝Fra bibliotek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
3.2 监测方法和仪器的选择
静态监测与动态监测的关系
1.由于观测条件的影响,静态监测一般应避开阳光太强或暴风雨的恶 劣天气,而这时候才是变形体变形和振动幅度最明显的时候;动态监测 是全天候的,可以监测任何时候的变形。
2.静态监测可以不同精度监测建筑物的不同部位,而动态监测特别是 GPS只能监测变形较大的位移等。
故m差=2.4mm
因差异量为两点高差之差Δ=h1-h2
8m
而hi=HB-HA 为两次高程之差
故: m 2mh mh 2mH
所以 mH=mΔ/2=1.2m m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
3.4 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
一、变形监测的测量点分类
变形监测的测量点,一般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3类。 • 1. 基准点 • 基准点是测定工作基点和变形点的依据。 • 基准点的通常埋设在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域以外,长期保存稳定不动。 • 一般应建立至少3个基准点,以便相互检校,确保坐标系统的统一。 • 应采用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垂直位移基准点宜采用双金属标或钢管标。 • 变形监测中设置的基准点应定期复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
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适用范围
变形测 量等级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沉降观测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
误差(mm) ±0.05 ±0.15
±0.50
±1.50
位移观测 观测点坐标中 误差(mm) ±0.30 ±1.0
±3.0
±10.0
主要适用范围
特高精度要求的特种精密工程的变形 测量
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的变形测 量;重要的古建筑和特大型市政桥梁 等变形测量等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
变形监测五固定原则
• 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要固定; • 采用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 使用固定的监测仪器和设备; • 固定观测人员; • 在基本固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
3.1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的确定主要主要根据监测工程的性质和要求, 在收集和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组织计划的基础 上,根据施工周围的环境确定变形监测的内容。
第三章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1、监测内容的确定; 2、监测方法、仪器和监测精度的确定; 3、基准点和变形观测点布置的确定; 4、监测周期(频率)的确定。 5、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的确定。 6、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的确定 7、提交成果内容的确定。
方案设计的原则
a.在确定监测方法方面,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及监测环境,选择相适 应的监测方法,人工直接监测和自动监测相结合。
地基基础设计为甲、乙级的建筑的变 形测量;场地滑坡测量;重要管线的 变形观测;地下工程施工及运营中变 形测量;大型市政桥梁变形测量等
地基基础设计为乙、丙级的变形测量; 地表、道路及一般管线的变形测量; 中小型市政桥梁变形测量等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
2
土坝的施工期间
10
土坝的运营期间
5
水平位移/mm 1 2
5~10 3~5
类型
岩质滑坡 土质滑坡
滑坡监测的精度要求
水平位移监测 垂直位移监测 地表裂缝的观
的点位中误差 的高程中误差 测中误差
(mm)
(mm)
(mm)
6.0
3.0
0.5
12
10
5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
3.3变形监测精度的确定
3.静态监测体现的是相对于建筑物竣工状态的变化情况;而动态监测 则是在建筑物正常运营的状态下进行的实时监控,体现了在各种荷载 (特别是动荷载)情况下的瞬时状态。
4.由于两者以上不同的特点,故静态监测与动态监测可以相辅相成, 全面监测建筑物的运营状态,以达到共同监测建筑物安全的目的。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
3.3变形监测精度的确定
[例1]某建筑物为框架结构,基础土层为高压缩性土,相邻两沉降观测 点(埋设在柱基上)的距离=8m,建筑物的倾斜不允许超过3‰求任一 观测点高程中误差。
解:由于建筑物地基上两点差异沉降量允许值为
0.003l 0.0038 24(mm)
而一般观测误差为变形量的1/10,
3.3变形监测精度的确定
制定变形观测的精度取决于变形的大小、速率、仪器和方法所能 达到的实际精度,以及观测的目的等。国际测绘工作者联合会(FIG) 第13届会议(1971年)指出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误差 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如果是为了研究变形的过程, 则其误差应比上面这个数值小得多,甚至应采用目前测量手段和仪 器所能达到的最高精度。
b.在监测仪器选择方面,不要片面追求高、精、尖、多、全。监测仪器一 般应满足精度、可靠度、牢固可靠三项要求,统筹考虑安排。
c.测点的布设不宜过多,但要保证观测质量。一般情况下,主要测点的布 设应能控制结构的最大应力(应变)和最大挠度(或位移)。
d.各个不同的监测方案,需要进行方案的比较和验证工作,使监测工作做 到技术上有保证,经济上可行,实施时安全,数据上可靠,特别要强调 的是应避免“唯武器论”,单方面追求高精度、自动化、多参数,脱离 工程实际需要的监测方案。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
3.2 监测方法和仪器的选择
变形监测方法和仪器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工程周围 的环境条件,根据监测内容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和仪器。
选择仪器时一般要注意
1.选择观测仪器必须从监测实际情况出发,选用的仪器应能满足 监测精度的要求。
2.在选用仪器时,既要注意环境条件,又要避免盲目追求精度。 3.仪器应该有足够的量程,一般要满足监测的要求。 4.一般说来,电测仪器的适应性不如机械仪器仪表,而机械仪器 仪表的适应性又不如光学仪器。 5.静态观测与动态观测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