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林毅夫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语:在当今社会中,发达国家对技术上形成了一种垄断,并且利用这种垄断扩大着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经济环境中不存在相对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一样可以发展资本集中型产业,为了使其具有竞争力,发展中国家必须拥有自主先进的生产技术技术。因此我们必须促进教育体制的改革,鼓励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有利于技术的开发和成本的节省,实现产业化的升级和经济的增长。
2、发展中国家不会因为的劳动和资本的比值较小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占据相对劣势。
在这里仅仅比较因为劳动和资本的密集程度来考虑其在密集型产业上的相对优势和劣势,而不考虑因为两个国家的技术水平所带来的差异。
那么试想在两个国家技术水平一样的情况下,影响两国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的将不会是产量或者产品的质量,而是生产行业中的生产资料。发展中国家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同时一半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所以相比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发展中国家没有相对比较劣势。而一个国家的总劳动量和总资本量不会影响产业领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要素禀赋理论与相对优势理论》林毅夫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要素替代理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中国流》清华大学出版社熊焰
《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齐良书
关键词:要素禀赋相对优势技术生产
正文:
(一)不存在因要素禀赋结构产生的相对优势理论
1、中国国内不存在人口密集型产业的相对优势理论.
首先,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元素优化方面进行分析,建立图形一
K
区域ⅠⅡ
曲线Ⅰ
区域Ⅱ
曲线Ⅱ
L
45º
图一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要素优化配置
注:不妨设当资本的需求量大于劳动的需求量时为资本密集型即区域Ⅰ
结论:不论是否是资源密集型产业或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都不存在由于资源不能有效地进行配置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所造成的自生能力的下降.
其次,在资本回馈率的角度分析自生能力的问题
在两个行业自生能力的比较情况来看,相对较先进的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产量将远远的大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创造的财富。并且经常会发现资源密集型产业用一样多的资本和相对较少的劳动创造出了比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的价值。所以资本密集型产业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这样劳动相对充裕的环境下也不会受到不能合理配置资源的影响而降低自己的自生能力,相反,他会创造出比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的价值。
资本回馈率的问题的公式计算
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资本回馈率并不小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本回馈率
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资本回馈率为β,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量分别为为Y1、Y2,劳动为L,资本为K,劳动密集型技术参数为A1,资本密集型技术参数为A2
资本的回馈率为β=Y/K
Y
令其资本是一样的,但是由于A1与A2的值不相同,即使我们能确定L1>L2,但是我们不确定β1β2大小。并且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得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产量将远远的高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见资本回报率低不能进行资本积累的问题有待商榷。
2、自主发展高新技术是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
促进经济快速的发展,不需要单单引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抛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更重要的是自主创新。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只有弥补和发达国家生产技术之间的差距,才会实现发展中国家的稳步发展甚至实现反超。
而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拿市场换技术到后来的用资金卖技术,我们所得到的都是发达国家所抛弃不用的边缘技术。而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仍牢牢的掌握在发达国家的企业手中,虽然趁着经济危机的潮流,我国主要以私企为代表形式的远征团开始了收购并购之举从而获取技术,但这毕竟不是促进一个国家发展的支柱。因此我们必须倡导自主创新,把发展生产技术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技术的开发,使其和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达到收殓,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生产能力和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差距。积极地开发研制新兴技术,打破发达国家技术上的垄断和优势。而这种种都应归结于教育,开办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劳动的需求量大于资本的需求量时为劳动密集型即区域Ⅱ
曲线Ⅰ为资本密集型曲线Ⅱ为劳动密集型
图形分析:由于不论是曲线Ⅰ处于资本大于劳动需要的产业还是曲线Ⅱ劳动大于资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有斜率一样的等成本线与之相切.也就是说两种产业在中国的现状中,即资本的价格远远高于劳动力价格的情况下(-1<K<0时) 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赶超战略中失败的原因
对于发展中国家快速反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失败经历并不是违背了要素禀赋理论,而是他们舍本逐末,只追求产量,却忘了影响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生产技术。在与发达国家在重工业的竞争过程中,不是因为其劳动力过于丰富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自生能力下降,不能积累资本。而是发展中国家在重工业产业上没有一套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并且由于其仅仅注重了第二部类的生产而忽略了第一部类的生产从而导致整个经济体系的不协调而导致经济体的崩溃。这和其劳动力丰富资源不丰富而自生能力下降不构成决定性的互为影响的作用。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本密集型产业自生能力的具体分析
我们比较的是他们的技术水平一样,是否受到的劳动影响。在技术水平一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妨认为两者在这一行业生产相同的产品。在生产出同样多的产品的前提下其消耗的劳动和资本量是一样的。而自生能力在这里体现的是价格上的优势,也就是劳动和资本的富足程度,和劳动和资本的比例没有关系。
从经济角度看创新教育
——从生产技术方面考虑创新教育对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
靳珂(南开大学经济系0911546天津)
摘要:林毅夫教授提倡要素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比较优势,从而积累资本,同时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当资本相对丰富的时候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借以实现中国产业的升级,实现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我看来现实不存在相对优势,发展高新技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这需要从抓创新型教育做起。
(二)除去要素禀赋结构后的看法
1、要素禀赋结构长期实行的缺点
产业结构的升级,不受到要素禀赋结构的影响,而是受到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只有技术水平大大的提高,才能合理的利用丰富的劳动资源,使其的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林毅夫教授提倡我们引进发达资本国家的生产技术,这样我们将陷入一个泥潭,就是不能完全的解放生产力。我国遵循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样便是单单凭借着劳动力资本丰富廉价的特点,而只从外界引进技术,忽略自主的研发,将得不到技术的长足发展,反而导致了产业结构升级缓慢。而随着中国日趋老龄化的态势,当产业结构没有升级并且遭遇劳动力和资本的匮乏和老人需要消耗社会财富的问题时情况将是十分的严重。
更加令人忧虑的是,丧失了自主研制技术的主动权,仅仅依靠丰富的劳动去吸引资本是做不到资本积累的。中国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可是由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问题,这些资料的生产价值将不会分到劳动者的手里,绝大多数会回归生产资料所有者。ຫໍສະໝຸດ Baidu据刚开始的理论,中国没有相对较高的技术,将丧失和这些外资竞争的机会,失去积累资本的能力。一旦中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化为资源密集型产业,这些积累的大量资本会陆续的撤离,中国将相当于兜了一大圈,又回归起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