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翻转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翻转课堂
发表时间:2014-06-12T16:22:33.983Z 来源:《素质教育》2014年2月总第147期供稿作者:黄俐
[导读] 从课堂教学的流程来看,都是先学后教,然后课堂上学生探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小组合作化。
黄俐江西省景德镇市梨树园小学333000
2011年秋季,美国明尼舒达州斯蒂尔沃特834独立学区6个五年级班开始在数学课堂中试水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此替代教师每天在讲台前讲课/学生回家做作业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教师们为每天数学课准备了7到12分钟的在线视频,学生需先在家看完这些视频教学;然后回到课堂上,学生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完成作业和开展讨论。这就是在美国日渐流行的被称为“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的创新教学模式。那么,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否借鉴这一模式呢?首先,让我们老看看翻转课堂的几个要素:
一、教学手段的先进化
所谓教学手段的先进化,主要就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把预习部分转化为观看视频,这是有别于我们国家教学的一大特色。
二、先学后教的预习化
目前我们的课前预习大多数是纸质的预习学案,再先进一点就是如一些小学实行的校讯通,把学生的作业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家长,从这点上看,我们的校讯通与美国的翻转课堂有相似之处,异曲同工,形式相识,目的一样。
三、学生合作的小组化
从课堂教学的流程来看,都是先学后教,然后课堂上学生探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小组合作化。
四、教师角色的导师化
还原并简化了的教学模式,俗话说:“懒人推进了世界的发展。”正是这种原因,由于“懒教师”的出现,才产生了“勤学生”。不论怎样改革,都要以“学”定教,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脑思考,自己的嘴去说。带着试试看的心理,我选用了人教版小语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乡下人家》下水实验。
【课例】布置学生预习,学生认读生字,扫清阅读的障碍,进行汉字的书写和指导。第一课时,播放预习材料——《乡下人家》课件。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获得文章结构信息:蔬菜瓜果图、鲜花的图、鸡鸭群戏图、乡村晚饭图、静夜乡村图等。把预习部分转化为观看视频,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革,关键是把课堂教学转化为课外甚至是校外,是对课堂地点的演变,使课堂变成了一切皆为教室。这是翻转课堂的理念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
根据课件信息,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开展动手做一做活动,这需要进一步的阅读,学生要表现文本内容就必须发现文章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甚至要进行联想想象,这是牵引学生主动探究的一项活动。
伴有教师的指导和建议,把预习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更有利于学生的预习。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就是布置好任务,然后有学生进行研究讨论,合作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只是一个任务的安排者,学生是任务的研究者、执行者和探索者。
第二课时,汇报活动结果,第一小组的代表熊昱涵同学当堂展示,她展开了一幅图画,显示了许多景物:农家小院、铅笔绘画出的立体的瓜架、有绿叶藤蔓相衬的南瓜、丝瓜等。她进行说明如下:“乡下人家大多会在自己家门前搭一个瓜架,种上丝瓜、苦瓜,爸爸说南瓜是种在地上的,因为结瓜的时候,南瓜会长很大,沉得挂不住会掉下来。就是丝瓜和苦瓜,还有豆角之类的可以爬在架子上长。这青、红的瓜,和碧绿的藤叶,构成了门前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这长长的一段话,把全班同学都震住了,因为所绘和文本是那样的相似。可见,知识不仅来源于课本,更来源于生活。
但是,我还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了书上的另一句“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提出,这里的瓜藤怎么样?学生眼疾嘴快地说了起来:“哦,还没爬上屋檐!”“瓜架离屋子太远了,爬不上去的。”我顺势引导,“是的,绘画是一种表现形式,生活中的藤蔓是可以爬上屋檐的。也可以理解为,这些藤现在还是刚刚开始长,希望哪一天就爬上屋檐去了呢。”学生有的露出笑脸,有的点点头,我也赞许他们都认真阅读思考了问题,其中也包含了我对他们的期待。
第二位上台展示的是班上的小不点吴羽彤同学,这位同学平时听讲时,最爱的是躲在课桌下看她自己的书,总难得抬起她的脑袋来看老师一眼的,更不要说举手回答问题了。她介绍起绘画中的景物来:“乡下人家有小屋、绿树,有小桥,吃晚饭的时候,把桌子搬到家门前,饭桌上饭菜很好吃的。”
我很仔细地看,看清楚了桌子四边都画上了椅子,还有俩人,一个面向我们,一位背对我们,只露出大半个脑袋。实际就是以她自己为模特而画下来的,看着这么稚拙的画,我和同学们一起欣赏起她的绘画,我给出了建议:“同学们对照课文,看看这幅画上还能添上一些什么?”学生的阅读速度也显得很快,一下子就有许多同学举起手来:“可以画上晚霞,红红的晚霞。”“可以画上风——”于是,我没有再进行展示,而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片段的学习当中,继续学习课文的时候,全班同学对文本内容都相当感兴趣,读得也很带劲。 “朴素中带着华丽、捣衣、纺织娘”等比较难以理解的词句都解释得很到位,我认为比较难懂的意思对于他们来说都不是问题了,比如:为什么母鸡率领小鸡在竹林中觅食?雄鸡在场地上走来走去,它在干什么?学生们都能结合前边学习的课文,进行有意思的内容迁移,也能结合文本阅读想象,表现了乡下人家生活宁静、和谐、独特、迷人的一面。虽然只有两位同学的绘画在课上展示,但整节课生动,学生对乡下人家的生活情境有了深刻的了解,充满了向往。
对照前文的理念,我感到这种模式的教学是愉快而生动的,是扎实而有效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