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哈工大考研 污染控制微生物本科课堂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常见藻类
水华鱼星藻(Anabaena flos-aqua)铜色微囊藻 水华鱼星藻( ) (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束丝藻 )、水华束丝藻 )、 (Aphanizomenon flos-aqua)、居氏腔球藻 )、居氏腔球藻 )、 (Coelosphaerium kuetzingianum)、细针胶刺藻 )、细针胶刺藻 )、 (Glowotrichia echinulata) 、泡沫节球藻(Nodularia ) 泡沫节球藻( spmigena) ) 在海岸或海湾中,引起“赤潮”的藻类主要是甲藻, 在海岸或海湾中,引起“赤潮”的藻类主要是甲藻, 如角藻属 )、环沟藻属 环沟藻属( 如角藻属(Ceratium )、环沟藻属(Gymnodinium)、 )、 膝沟藻属( )。 膝沟藻属(Gonyaulax)。 )。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第十三章 水体的富 营养化和氮磷的去除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eutrophication)是水 ) 体中含有丰富的溶解性营养盐类(主要是NH3-N、 体中含有丰富的溶解性营养盐类(主要是 NO3-N、NO2-N、PO4-P ),使水中藻类等浮游生 ),使水中藻类等浮游生 物大量生长繁殖, 物大量生长繁殖,而后引起异养微生物旺盛代 谢活动,耗尽了水体中的溶解氧( 谢活动,耗尽了水体中的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使水体变质,从而破坏了水体中的 ),使水体变质 使水体变质, 生态平衡现象。 生态平衡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
有机的和无机的氮、磷物质, 有机的和无机的氮、磷物质,经常不 断地流入水体, 断地流入水体,给水体中带来了藻类生长 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此外, 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此外,水体内部的有 机体, 机体,如水生动植物的遗体及它们的代谢 产物, 产物,经水中好氧性微生物分解亦可作为 藻类的营养。 藻类的营养。
生 物 除 磷
生物除磷的基本工艺流程
(一)An/O法 法 该工艺主要通过排除富含磷的剩余污泥达 到除磷的目的。其主要特点是工艺流程简单, 到除磷的目的。其主要特点是工艺流程简单, 不需投药,运行费和建设费少。 不需投药,运行费和建设费少。缺点是除磷效 率低,去除率为75%左右, 值较高时, 率低,去除率为 %左右,当P/BOD值较高时, 值较高时 难以达到排放要求。 难以达到排放要求。
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
生物除磷原理就是利用所谓聚磷菌在好氧 条件下可过量吸磷, 条件下可过量吸磷,即水中磷富集于活性污泥 而在厌氧条件下活性污泥中磷可释放, 中;而在厌氧条件下活性污泥中磷可释放,即 磷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 磷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从而分别通过聚磷剩 余活性污泥排放和含磷上清液排降使磷脱离处 理系统,达到生物除磷的目的。此外, 理系统,达到生物除磷的目的。此外,在生物 除磷过程中BOD亦得到分解。 亦得到分解。 除磷过程中 亦得到分解
水体富营养化
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与方法 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与方法
化学药剂控制 生物学控制 生物学控制 搅动水层 对二级生化处理的排出水进行脱氮和除磷 对二级生化处理的排出水进行脱氮和除磷 采收藻类,综合利用 采收藻类,综合利用
水体富营养化
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
测定水域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比 测定水域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比 测定藻类生产潜在能力( 测定藻类生产潜在能力(AGP) ) 白瓶法测定光合作用产氧能力 黑-白瓶法测定光合作用产氧能力 白瓶法测定光合作用产氧能力 其它评价富营养化的方法
生 物 脱 氮
活性污泥法系统
1.单级活性污泥内碳源系统
生 物 脱 氮
活性污泥法系统
3.多级活性污泥内碳源系统 多级活性污泥内碳源系统 4.多级活性污泥外加碳源系统 多级活性污泥外加碳源系统
生 物 脱 氮
生物脱氮的基本流程 生物脱氮的基本流程
生物膜法系统 是利用介质上生长的生物膜来去碳、硝化和反硝化。 是利用介质上生长的生物膜来去碳、硝化和反硝化。可 采用的生物膜法主要有生物滤池、淹没式生物膜法、 采用的生物膜法主要有生物滤池、淹没式生物膜法、生物转 盘和生物流化床等。 盘和生物流化床等。这个系统的工艺流程与活性污泥法基本 相同。 相同。 目前研究认为,在生物转盘中, 目前研究认为,在生物转盘中,氧气很难渗透到生物膜 最深处。因此,生物膜的深层厌氧层部分常存在反硝化细菌。 最深处。因此,生物膜的深层厌氧层部分常存在反硝化细菌。 所以,即使单级的生物转盘,亦可完成BOD氧化、硝化和 氧化、 所以,即使单级的生物转盘,亦可完成 氧化 反硝化过程,达到脱氮的目的。 反硝化过程,达到脱氮的目的。
生 物 脱 氮
或延长曝气时间, 行,或延长曝气时间,并保证曝气池中有足够 的溶解氧量,以满足硝化细菌将NH3氧化生成硝酸 的溶解氧量,以满足硝化细菌将 盐的条件。 盐的条件。 大多数反硝化细菌是异养的兼性厌氧细菌, 大多数反硝化细菌是异养的兼性厌氧细菌,它利 用各种各样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化过程中的电子供 包括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类、醇类、烷烃类、 体,包括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类、醇类、烷烃类、 苯酸盐类和其它的苯衍生物等。 苯酸盐类和其它的苯衍生物等。生成的氮气可从水 中逸出,达到了脱氮目的。 中逸出,达到了脱氮目的。 能量 C6H1206+4NO3-→6CO2+6H20+2N2+能量 +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的危害
一旦水体受到污染而呈现富营养状态时, 一旦水体受到污染而呈现富营养状态时, 水体的某些种类的生物明显减少, 水体的某些种类的生物明显减少,而另外 一些生物种类则显著增加。这种生物种类 一些生物种类则显著增加。 演替会导致水生生物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降 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低,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许多产生水华和赤潮的藻类能产生毒素, 许多产生水华和赤潮的藻类能产生毒素, 不仅危害水生动物, 不仅危害水生动物,而且对人类健康及牲 畜和禽类等也会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 畜和禽类等也会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

生 物 脱 氮
影响脱氮作用的环境因素
影响硝化作用的因素
1.有机碳浓度对硝化作用的影响 . 2.氧对硝化作用的影响 . 3.pH值 . 值 4.温度 .温度
生 物 脱 氮
影响反硝化作用的因素
1.氧气 .
2.温度 . 3.pH值 . 值 4.毒物 . 5.碳源及其浓度 .
生 物 除 磷

生 物 脱 氮处理系统 处理系统 处理系统 Anoxicc/oxic syste简称 简称A/O系统,是在二级生化处理 系统, 简称 系统 的基础上又引进的缺氧段的工艺。A/O系统采取内部污水和 的基础上又引进的缺氧段的工艺。 系统采取内部污水和 污泥循环,同时具有脱氮除磷和去除BOD的污水处理新方 污泥循环,同时具有脱氮除磷和去除 的污水处理新方 法。 其流程为进水首先通过厌氧(或缺氧) 并在厌( 其流程为进水首先通过厌氧(或缺氧)池,并在厌(缺) 氧池内与回流硝化液和回流污泥完全混合。 氧池内与回流硝化液和回流污泥完全混合。经过一段时间 的厌氧分解,去除一部分BOD,并将回流的硝化液中 的厌氧分解,去除一部分 ,并将回流的硝化液中NO-3 转化为N -N转化为 2。厌(缺)氧池处理的水引入好氧池进行有机 转化为 物的彻底氧化,并进行硝化作用。可见, 物的彻底氧化,并进行硝化作用。可见,反硝化的碳源直 接来源于原污水中的有机化合物, 接来源于原污水中的有机化合物,而NO-3-N是通过硝化池 是通过硝化池 中硝化液回流来提供。这种方法具有流程简单、 中硝化液回流来提供。这种方法具有流程简单、不用外加 碳源和后曝气池等特点,基建费和运行费均较低。 碳源和后曝气池等特点,基建费和运行费均较低。
生 物 脱 氮
水体中氮化物的危害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增加给水处理的成本 消耗水体中氧量 对人及生物具有毒害作用
生 物 脱 氮
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
生物脱氮过程主要参与的细菌有三个类群: 生物脱氮过程主要参与的细菌有三个类群:氨 化细菌,进行有机氮化合物的脱氨基作用, 化细菌,进行有机氮化合物的脱氨基作用,生成 NH3;亚硝化和硝化细菌,将NH3转化为 亚硝化和硝化细菌, 转化为NO2和NO3; 反硝化细菌, 转化为N 反硝化细菌,将NO2-、NO3-转化为N2。硝化作用过 程的程度往往是生物脱氮的关键, 程的程度往往是生物脱氮的关键,是生物脱氮必须 经过的步骤。 经过的步骤。 在污水生化处理工程系统中,为了达到硝化目的, 在污水生化处理工程系统中,为了达到硝化目的, 必须保证以下运行条件: 必须保证以下运行条件:有机物浓度很低和溶解氧 充足。所以, 充足。所以,实际运行中一般可采用低负荷运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形成富营养化的指标是: 水体形成富营养化的指标是:水体 中含氮量大于0.2-0.3 mg/L ,含磷量大于 中含氮量大于 0.01~0.02mg/L ,生化需氧量(BOD5 ) 生化需氧量( 大于10mg/L。在pH值7~9的淡水中细菌 大于 。 值 的淡水中细菌 总数达到105个/ml,标志藻类生长的叶 总数达到 个 , 绿素a大于 /L。 大于10g/ 。 绿素 大于
生 物 除 磷
影响生物除磷的主要因素
溶解氧 NO3- -N浓度 浓度 浓度 BOD5/TP值 值
思 考 题
1.怎样判断是否为富营养化水体 怎样判断是否为富营养化水体? 怎样判断是否为富营养化水体 2.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 3.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工艺。 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工艺。 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工艺 4.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工艺。 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工艺。 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工艺
生 物 除 磷
生物除磷的基本工艺流程
(二)弗斯特里普除磷工艺 该工艺不但可通过排除含磷的剩余污泥达 到除磷的目的, 到除磷的目的,还可利用活性污泥在厌氧池中 将磷释放于上清液中, 将磷释放于上清液中,通过去除上清液中的磷 而达到除磷的目的。 而达到除磷的目的。上清液中的磷可通过化学 除磷方法去除。 除磷方法去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