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调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在高中期间应该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体育锻炼欲望和需求,养成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习惯。本文就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就学生的性别差异导致课外体育锻炼主观倾向、影响因素的差异与实施课外体育锻炼行为间的联系进行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试图就目前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
的取向
与实施进行调查分析,以便为进一步了解高中生的体育现状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本文采用了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问卷以桐庐富春高级中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00 份,收回有效问卷482 份。
2 当代高中生特点高中阶段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代谢功能都已日趋完善。他们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向成熟发展。
2.1 生理方面此时的高中生身体形态发展已趋完善,这一阶段表现出青春期的特点: 即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 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相互关系更完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由于神经过程的灵敏性高,神经细胞物质代谢机能旺盛,易出现疲劳,但恢复较快。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机能的迅速发展为提高思维能力创造条件。这个时期由于分泌活动发生变化,性腺活动加强,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
2.2 心理方面
高中生朝气蓬勃、勇往直前,出现大量类似成人的新需要,并渴望得到满足,情绪化强烈,善于独立思考,求知欲强而好争辩,自我意识有新的发展。同时滥用精力与蛮干,有时在客观条件未具备时,急于谋求需要的满足,对情绪、情感缺乏控制并易陶醉于低级情绪中。
3 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因素动机因素是人们为什么能够思维与行动的原因,是决定思
想和行动的因素。
对行为的发动、维持、制止以及选择做出解释。其体现在人对行为的主观的思想的倾向和主观意识上。
3.1 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观思想倾向高中生作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群体,有强烈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欲望来宣泄自我的情绪和缓解自身压力。他们精力旺盛,需要通过课外体育锻炼来提高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行为倾向。
表1 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主观思想倾向调查统计表
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女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都有很高的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57.7%的学生有较强的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思想倾向;29.
3 %的学生有参与的主观意愿;只有不到1.3%学生不愿意参与。可以肯定地说,处在高中期间的学生有积极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倾向性。这与他们现阶段的
生理和心理特点相吻合。此时的学生有充沛的精力、良好的恢复机能。能够高频率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3.2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观意识因素
高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有其必然的主观意识因素,而且他们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意识各有不同。
表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主观意识倾向调查统计表
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在动机60%勺学生还是比较理性的,希望通过课外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去适应未来激烈的社会环境;为将来能够在社会立足而进行身体的储备。这种内在的动机是长期的、持续的、在主观意识中难于动摇。从外在动机上说,11.4%的学生认为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从而在各种体育竞赛中有所收获,促动进一步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动力。也有28%勺学生是为了能得到同学及同伴的认可、赞赏,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外在动机虽然在时间上和维持程度上比不上内在动机,但其具有较强的刺激效能;在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有很大的促动。0.6% 的高中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毫无目的,而这些学生正是不想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可见,有目的有目标才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
3.3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状况
通过调查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去的学生并没有其主观思想行为倾向中表现出来的那么一致。
表3 高中生平均每周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统计表
表3中我们发现学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比率并不象其主观思想倾向表现的那么强烈,只有不到5%勺学生每星期进行四次或四次以上的课外体育锻炼;而近有60%勺学生每周只参与一次或少于一次的课外体育锻炼。这明显与他们的主观思想倾向相违背,主观思想在行动中得不到实施。他们主观上的愿望只代表一种思想倾向,而能否实施于具体的实践行动之中,客观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学校课外体育锻炼的客观条件与学生的主观愿望出现差距,他们希望的
锻炼条件(场地、器材、时间、课业负担等)得不到主观上的满足。那么他们思想中的主观思想倾向性便可能转入消极状态。因而出现可去锻炼也可不去锻炼的的情况,最终影响并导致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观思想的怠懈。久而久之,高中
生便会自觉不自觉地从课外体育锻炼的活动人群中消失。
3.4影响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外在因素
高中生群体中客观锻炼条件在实施高中生主观课外体育锻炼倾向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下表所示:
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学校的活动区域跟以往相比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场地、器材(40.7%)仍然是制约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说明了学校活动区域和购置器材的增加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需求。再则,36.9%的学生是因为时间没有而不锻炼或少锻炼,可见高中生的学习时间是相对紧张些。在主观倾向得不到满足时,主观思想倾向就转为消极状态。进而由锻炼逐步变成少锻炼乃至不锻炼的状态。所以应加强学校场地器材的建设和完善,安排一定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来满足学生主观倾向的需要,使学生逐步养成课外体育锻炼习惯。
同时我们发现男女生因同伴因素而影响课外体育锻炼的比率差距较大。女生中因同伴而放弃课外体育锻炼的比率为17.6%;而男生中只有不到7.7%。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女生有较强的从众心理;这于女生较为含蓄内向的情感特点相吻合。
3.5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择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