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合集下载

SAP成本月结操作及标准成本估算

SAP成本月结操作及标准成本估算

数据审核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和完整性。
生成报告
根据审核后的数据,生成各类成本报告,如标准成本报告、实际成本报告等。
结束阶段
差异分析
对比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文档整理与归档
将本次成本月结的详细操作过程、 数据及报告整词
操作不规范也是SAP成本月结操作中常见 的问题之一,这可能导致月结过程出现 混乱,影响月结的准确性和效率。
VS
详细描述
操作不规范可能由于操作流程不明确、操 作步骤错误、缺乏操作指导等原因导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 操作流程和规范,加强操作培训和指导, 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和知 识。
标准成本的计算方法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根据产品BOM(Bill of Materials)和原材 料单价计算得出。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根据产品工艺路线和工时定额,以及小时工 资率计算得出。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根据生产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以及相关 费用定额和分摊标准计算得出。
标准成本的制定与维护
制定标准成本
和控制。
04
SAP成本月结操作中的问题 及解决方案
问题一:数据不准确
总结词
数据不准确是SAP成本月结操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这可能导致月结结果出现偏差,影响企业的决策和运营。
详细描述
数据不准确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如数据录入错误、系统数据异常、未及时更新数据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企业需要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和校验机制,加强数据录入的培训和监管,以及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检查和清洗。
01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标准成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SAP标准成本核算是指基于SAP系统实现企业产品成本的计量和分析。

通过对产品成本进行全面、准确的掌控,能够支持企业制定正确的产品价格和制造计划,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效运营。

然而,在SAP标准成本核算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将会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 SAP标准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SAP标准成本核算是指企业采用一定的计算方式,对产品的制造成本进行计算,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其基本原理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以标准成本为依据,通过对比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2. SAP标准成本核算常见问题2.1 如何设置标准成本?在SAP系统中,设置标准成本需要确定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产订单中的工序控制码可以在工序中使用控制码来确定成本对象类型。

2.成本元素需要将所有成本要素(例如原材料、人工等)记录下来,以便后续计算成本。

3.成本流需要确定如何在企业各部门之间流转成本,并确保准确无误地进行跟踪和计算。

2.2 如何分析成本偏差?在SAP系统中,分析成本偏差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准确记录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SA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地记录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确保管理人员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2.标准成本差异分析SAP系统可以通过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对比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并追溯原因,以便企业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成本偏差分析报告通过生成成本偏差分析报告,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业务部门的成本情况,及时分析成本偏差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并进行实际调整。

2.3 如何处理调整条目?在SAP系统中处理调整条目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修改原始数据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正,以便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2.生成调整条目在进行原始数据的修正后,SAP系统会自动生成调整条目,该条目会反映在企业财务报表中。

3.审核调整条目需要对调整条目进行审核,以确保其准确性并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最新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最新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在这篇中我们针对标准成本相关的问题进行问答,供大家参考。

1. CK11N原材料无法取到采购订单价格?答:如果没有专门维护信息记录,而是创建采购订单后,使用采购订单的价格作为采购物料的标准价,但是CK11N执行标准成本计算时取不到价格,原因可能是采购订单手工输入价格时,系统不会自动生成默认的信息记录号码,如果生成,就可以取到值。

2. CK11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时,系统提示消息号:“M3 551,你不能更改价格从S到移动平均价,因为负数评估库存存在。

”答:可能的原因是BOM中启用了虚拟件,虚拟件没有维护财务视图,正常情况下,虚拟件需维护MRP视图中的采购类型和特殊采购类型为E/50。

3. 成本组件中哪个组件会更新为标准价?答:系统逻辑为,在OKTZ成本组件视图中只要标为和存货评估相关的,就作为标准价(会计视图)的一部分。

如下图:注意:如果某些组件未标记为和存货评估相关或者说只是一部分和存货评估相关,则可能导致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中的标准价和会计视图中的标准价不同。

SAP配置点的说明如下图:4. CK11N出现消息:KC694”No structure could be determined for internal activity”是什么原因?答:通常是因为作业价格是否由系统自动计算还是手工维护和OKTZ成本组件结构中是否勾选“初级成本要素分割”有矛盾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由系统自动计算作业价格,则可以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如果作业价格为手工维护,同时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则在CK11N会出现该消息。

该消息的意思实际是作业价格对应的为43类型次级成本要素,如果没有计算作业价格,则初级成本要素不会分割到作业,那么从成本组件上来说也就对于作业相关的成本就无法使用初级成本要素分割。

应该说,如果勾选了“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在对应的成本组件行中可维护作业对应的初级成本要素。

详细解释可参考note:1658589备注说明:OKTZ中“初级成本构成分割”一般情况下不勾选。

SAP“十大”难题

SAP“十大”难题

SAP“十大”难题难题1:采购料维修如果有物料坏了,需要退回给供应商处维修,此时一般不做退货。

因为,第一,供应商不一定会乐意;第二,往来单据也无谓地增多;第三,最重要的,它实际上不是一种退货,因此不适合用退货来处理。

这时候,用SAP的什么模式来处理这项业务呢?似乎SAP没有提供标准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维修的过程中,物料的库存价值不能减少,库存状态要变为不可用,还需要挂在供应商名下。

有些时候,可能还需要有费用往来,比如供应商认为这属于企业自己保管不当,要维修可以,但需要收费。

如果在物流方面有需求,可能还会涉及到运费,交货单等。

总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种业务该如何处理,还希望有经验的同行指点迷津,不吝赐教。

难题2:增值税大家都知道,对一般纳税人来讲,销售的时候是要代收增值税并上缴国库的。

现在要说的是物料移动中的增值税问题。

在泰国,好象是有法律规定,对成本中心发料也要缴纳增值税,更不用说盘亏了。

泰国的事情咱先不管,即使在中国,盘亏也要做进项税转出的。

也就是说,在盘亏的时候,记账应该是: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损益类科目贷:存货应缴税金-进项税转出而在SAP的标准设置中,盘亏过账只产生第一项和第三项凭证。

这是SAP notes中明确确认过的,当前系统不能实现库存移动时的计税功能。

那么实际业务中一般都是由财务直接记账。

有没有办法在做盘点过账的时候直接做进项税转出呢?难题3:拆料合料经常会有客户有这种要求:某个成品由几个部件组成。

库存管理在部件层次和成品层级都有,也就是说,成品和部件都有自己的编码。

部件组装成成品几乎不需要什么工夫,甚至不需要工夫。

比如,空调。

空调是由一个主机和若干个副机组成的。

比如一拖二一拖三之类。

其副机往往是通用的,可以搭配一拖二,也可以搭配一拖一。

所以为了提高库存周转率,需要将其单独编码。

但根据业务习惯,查库存的时候希望能够以套来查询,所以对整机也有编码。

这就产生了一个需求:有时候一拖二的需要改为一拖一的来卖。

SAP 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的区别[企业成本管理]

SAP 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的区别[企业成本管理]

SAP 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的区别[企业成本管理]SAP 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1,标准成本=标准价*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CK24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CO11N的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 成品A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 C,3个,,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1.5元,移动平均价,2.2元,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2.6元,移动平均价,2.5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0.5小时,机器,0.6小时, 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 50件,7. 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 机器,5元/H,实际工时人工0.2 机器0.3 8. 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 , 50_ * ( 2*2+3*3 +0.5*3 +0.6*2) 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 , 50*( 2*1.5+3*2.6 +0.5*3 +0.6*2) 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 , 20*( 2*2+3*3 +0.2*3 +0.3*2)实际成本 , 20*( 2*2.2+3*2.5 +0.2*6 +0.3*5) 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在这篇中我们针对标准成本相关的问题进行问答, 供大家参考。

1.CK11N原材料无法取到采购订单价格?答: 假如没有专门维护信息记录, 而是创建采购订单后, 使用采购订单的价格作为采购物料的标准价, 但是CK11N执行标准成本计算时取不到价格, 因素也许是采购订单手工输入价格时, 系统不会自动生成默认的信息记录号码, 假如生成, 就可以取到值。

2.CK11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时,系统提醒消息号:“M.551,你不能更改价格从S到移动平均价,由于负数评估库存存在。

”答: 也许的因素是BOM中启用了虚拟件, 虚拟件没有维护财务视图, 正常情况下, 虚拟件需维护MRP视图中的采购类型和特殊采购类型为E/50。

3.成本组件中哪个组件会更新为标准价?答:系统逻辑为, 在OKTZ成本组件视图中只要标为和存货评估相关的, 就作为标准价(会计视图)的一部分。

如下图:注意:假如某些组件未标记为和存货评估相关或者说只是一部分和存货评估相关, 则也许导致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中的标准价和会计视图中的标准价不同。

SAP配置点的说明如下图:4.CK11N出现消息: KC694”N.structur.coul.b.determine.fo.interna.activity”是什么因素?答:通常是由于作业价格是否由系统自动计算还是手工维护和OKTZ成本组件结构中是否勾选“初级成本要素分割”有矛盾导致的, 一般情况下, 假如由系统自动计算作业价格, 则可以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 假如作业价格为手工维护, 同时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 则在CK11N会出现该消息。

该消息的意思实际是作业价格相应的为43类型次级成本要素, 假如没有计算作业价格, 则初级成本要素不会分割到作业, 那么从成本组件上来说也就对于作业相关的成本就无法使用初级成本要素分割。

应当说, 假如勾选了“初级成本要素分割”, 在相应的成本组件行中可维护作业相应的初级成本要素。

sap 标准成本 条件类型 -回复

sap 标准成本 条件类型 -回复

sap 标准成本条件类型-回复SAP标准成本条件类型指的是在SAP系统中用于计算标准成本的条件类型。

在SAP系统中,条件类型用于定义特定成本组成部分的计算规则。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步回答关于SAP标准成本条件类型的问题,并解释其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步:了解SAP标准成本条件类型的定义和功能SAP标准成本条件类型是一个在SAP系统中定义的特定成本项目的计算规则。

条件类型可以用于计算特定的成本组成部分,比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费用等。

每个条件类型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以便在SAP系统中进行识别和使用。

SAP标准成本条件类型的主要功能是根据设定的计算规则计算特定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产品或服务的预期成本。

通过使用条件类型,企业可以精确地计算和跟踪各种成本组成部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第二步:了解SAP标准成本条件类型的配置和设置要在SAP系统中使用标准成本条件类型,首先需要进行相应的配置和设置。

以下是配置和设置的关键步骤:1. 创建条件类型:在SAP系统中,可以使用SAP标准功能或自定义功能创建条件类型。

创建条件类型时,需要定义计算规则、参考数据、计算基础等。

2. 配置条件类型:在SAP系统中,可以使用条件类型功能模块对条件类型进行配置。

通过配置条件类型,可以定义计算规则、计算基础、计算方法等。

3. 分配条件类型:在SAP系统中,可以使用分配条件类型功能模块将条件类型与相应的成本组件或成本要素进行关联。

通过分配条件类型,可以确保系统在计算标准成本时使用正确的条件类型。

第三步:了解SAP标准成本条件类型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SAP标准成本条件类型在成本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它们在成本管理中的主要应用:1. 标准成本计划:通过使用标准成本条件类型,企业可以根据预期成本计划制定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计划是指企业在特定条件下,预期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这有助于企业预测和计划生产活动的成本,并为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在这篇中我们针对标准成本相关得问题进行问答,供大家参考。

1、CK11N原材料无法取到采购订单价格?答:如果没有专门维护信息记录,而就是创建采购订单后,使用采购订单得价格作为采购物料得标准价,但就是CK11N执行标准成本计算时取不到价格,原因可能就是采购订单手工输入价格时,系统不会自动生成默认得信息记录号码,如果生成,就可以取到值。

2、CK11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时,系统提示消息号:“M3 551,您不能更改价格从S到移动平均价,因为负数评估库存存在。

”答:可能得原因就是BOM中启用了虚拟件,虚拟件没有维护财务视图,正常情况下,虚拟件需维护MRP视图中得采购类型与特殊采购类型为E/50。

3、成本组件中哪个组件会更新为标准价?答:系统逻辑为,在OKTZ成本组件视图中只要标为与存货评估相关得,就作为标准价(会计视图)得一部分。

如下图:注意:如果某些组件未标记为与存货评估相关或者说只就是一部分与存货评估相关,则可能导致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中得标准价与会计视图中得标准价不同。

SAP配置点得说明如下图:4、CK11N出现消息:KC694”No structure could be determined for internal activity”就是什么原因?答:通常就是因为作业价格就是否由系统自动计算还就是手工维护与OKTZ成本组件结构中就是否勾选“初级成本要素分割”有矛盾造成得,一般情况下,如果由系统自动计算作业价格,则可以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如果作业价格为手工维护,同时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则在CK11N会出现该消息。

该消息得意思实际就是作业价格对应得为43类型次级成本要素,如果没有计算作业价格,则初级成本要素不会分割到作业,那么从成本组件上来说也就对于作业相关得成本就无法使用初级成本要素分割。

应该说,如果勾选了“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在对应得成本组件行中可维护作业对应得初级成本要素。

【Selected】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doc

【Selected】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doc

在这篇中我们针对标准成本相关的问题进行问答,供大家参考。

1.CA11N原材料无法取到采购订单价格?答:如果没有专门维护信息记录,而是创建采购订单后,使用采购订单的价格作为采购物料的标准价,但是CA11N执行标准成本计算时取不到价格,原因可能是采购订单手工输入价格时,系统不会自动生成默认的信息记录号码,如果生成,就可以取到值。

2.CA11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时,系统提示消息号:“M3551,你不能更改价格从S到移动平均价,因为负数评估库存存在。

”答:可能的原因是BOM中启用了虚拟件,虚拟件没有维护财务视图,正常情况下,虚拟件需维护MRP视图中的采购类型和特殊采购类型为E/50。

3.成本组件中哪个组件会更新为标准价?答:系统逻辑为,在OATZ成本组件视图中只要标为和存货评估相关的,就作为标准价(会计视图)的一部分。

如下图:注意:如果某些组件未标记为和存货评估相关或者说只是一部分和存货评估相关,则可能导致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中的标准价和会计视图中的标准价不同。

SAP配置点的说明如下图:4.CA11N出现消息:AC694”NostructurecouldbedeterminedforinternalactivitR”是什么原因?答:通常是因为作业价格是否由系统自动计算还是手工维护和OATZ成本组件结构中是否勾选“初级成本要素分割”有矛盾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由系统自动计算作业价格,则可以在OA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如果作业价格为手工维护,同时在OA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则在CA11N会出现该消息。

该消息的意思实际是作业价格对应的为43类型次级成本要素,如果没有计算作业价格,则初级成本要素不会分割到作业,那么从成本组件上来说也就对于作业相关的成本就无法使用初级成本要素分割。

应该说,如果勾选了“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在对应的成本组件行中可维护作业对应的初级成本要素。

详细解释可参考note:1658589备注说明:OATZ中“初级成本构成分割”一般情况下不勾选。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全)S A 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全)-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在这篇中我们针对标准成本相关的问题进⾏问答,供⼤家参考。

1. CK11N原材料⽆法取到采购订单价格?答:如果没有专门维护信息记录,⽽是创建采购订单后,使⽤采购订单的价格作为采购物料的标准价,但是CK11N执⾏标准成本计算时取不到价格,原因可能是采购订单⼿⼯输⼊价格时,系统不会⾃动⽣成默认的信息记录号码,如果⽣成,就可以取到值。

2. CK11N进⾏标准成本估算时,系统提⽰消息号:“M3 551,你不能更改价格从S到移动平均价,因为负数评估库存存在。

”答:可能的原因是BOM中启⽤了虚拟件,虚拟件没有维护财务视图,正常情况下,虚拟件需维护MRP视图中的采购类型和特殊采购类型为E/50。

3. 成本组件中哪个组件会更新为标准价?答:系统逻辑为,在OKTZ成本组件视图中只要标为和存货评估相关的,就作为标准价(会计视图)的⼀部分。

如下图:注意:如果某些组件未标记为和存货评估相关或者说只是⼀部分和存货评估相关,则可能导致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中的标准价和会计视图中的标准价不同。

SAP配置点的说明如下图:4. CK11N出现消息:KC694”No structure could be determined for internal activity”是什么原因?答:通常是因为作业价格是否由系统⾃动计算还是⼿⼯维护和OKTZ成本组件结构中是否勾选“初级成本要素分割”有⽭盾造成的,⼀般情况下,如果由系统⾃动计算作业价格,则可以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如果作业价格为⼿⼯维护,同时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则在CK11N会出现该消息。

该消息的意思实际是作业价格对应的为43类型次级成本要素,如果没有计算作业价格,则初级成本要素不会分割到作业,那么从成本组件上来说也就对于作业相关的成本就⽆法使⽤初级成本要素分割。

SAP成本核算造成成本不准的影响因素

SAP成本核算造成成本不准的影响因素

成本核算造成成本不准的影响因素
首先确定当前采用的成本核算方式如下:
1:半成品以及产成品采用移动平移价的方式
2:每张订单完工后及时做KO88完成相应的结算而非月结
3:同一批产品采用分工序订单分开,产生的多个中间半成品
4:订单的制造费用采用计划价格*作业时间得到相应的单张订单的加工费用5:物料采用命中和非命中的分类方式
基于以上的模式,造成成本不准的因为大概有以下几个
1:产品的命中率以及合格率的高低会引起价格的波动
2:原材料领料的准确性(比如编带工序,现采用BOM领料)
3:工序统计的实际的工时与理论工时直接的差异
4:财务给出计划作业价格的准确性
5:产品的报废等
6:录入错误未及时修改记录等。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在这篇中我们针对标准成本相关的问题进⾏问答,供⼤家参考。

1. CK11N原材料⽆法取到采购订单价格?答:如果没有专门维护信息记录,⽽是创建采购订单后,使⽤采购订单的价格作为采购物料的标准价,但是CK11N执⾏标准成本计算时取不到价格,原因可能是采购订单⼿⼯输⼊价格时,系统不会⾃动⽣成默认的信息记录号码,如果⽣成,就可以取到值。

2. CK11N进⾏标准成本估算时,系统提⽰消息号:“M3 551,你不能更改价格从S到移动平均价,因为负数评估库存存在。

”答:可能的原因是BOM中启⽤了虚拟件,虚拟件没有维护财务视图,正常情况下,虚拟件需维护MRP视图中的采购类型和特殊采购类型为E/50。

3. 成本组件中哪个组件会更新为标准价?答:系统逻辑为,在OKTZ成本组件视图中只要标为和存货评估相关的,就作为标准价(会计视图)的⼀部分。

如下图:注意:如果某些组件未标记为和存货评估相关或者说只是⼀部分和存货评估相关,则可能导致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中的标准价和会计视图中的标准价不同。

SAP配置点的说明如下图:4. CK11N出现消息:KC694”No structure could be determined for internal activity”是什么原因?答:通常是因为作业价格是否由系统⾃动计算还是⼿⼯维护和OKTZ成本组件结构中是否勾选“初级成本要素分割”有⽭盾造成的,⼀般情况下,如果由系统⾃动计算作业价格,则可以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如果作业价格为⼿⼯维护,同时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则在CK11N会出现该消息。

该消息的意思实际是作业价格对应的为43类型次级成本要素,如果没有计算作业价格,则初级成本要素不会分割到作业,那么从成本组件上来说也就对于作业相关的成本就⽆法使⽤初级成本要素分割。

应该说,如果勾选了“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在对应的成本组件⾏中可维护作业对应的初级成本要素。

SAP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SAP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SAP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CO常见场景(一)生产投入、产出1.2.3.4.5.6.7.8.创建成品物料(MM01)创建BOM物料(MM01)搭建产品BOM用量(CS01)创建产品工艺路线(CA22)创建物料信息记录价格(ME11200001不选工厂)物料计划价格更新(ZCOA001)产品标准成本计算(CK11N)标记、发布产品和物料价格(CK24)或者直接用CK40N替代7.89.创建采购订单(ME21N)ME23N查看ME22N修改“项目”选K代表寄售10.采购收货(MB01/MIGO)(有差异)移动类型101MB03查询11.发票校验(MIRO/MRKO)12.创建生产订单(CO01)先“下达订单”再保存13.对生产订单发料(MB1A)移动类型261——到订单一输入订单号—保存14.订单收货/产出(MB31)若只发料,未收货或者部分收货,则为在制品REL;若收货完成,订单状态DLV/TECO,完工品15.计算在制品(KKA某)16.计算差异(KKS2)可在CO03成本-余额中检查差异是否一致17.结算订单(K088)Zco88是在制与完工一起结算(所有订单)二)物料分类账MMBE查看库存数量ZSDR订单执行情况Vf04维护发票到期清单2.过账发货(VL01N)要维护产品序列号3.销售开具系统发票(VF01)批准至会计(VF02)更改开票凭证至财务凭证记账。

VF某3检查产生开票凭证4.产品物料价格分析(CKM3N)可去掉销售凭证5.实际成本核算(CKMLCP)刷新直接处理跑平差异,执行到第五步(三)内部订单(一般)1.创建内部订单(KO01)订单类型维护结算规则2.维护订单预算(到年度)(K022)3.对内部订单发料(MB1A/MIG0)移动类型:261有关订单的发货(发货到生产订单)—对应生产成本科目Z33研发试制投入(内部订单)---对应物料消耗科目4、切凭证到内部订单(F-02)此处成本中心字段留空,订单字段输入内部订单号5、内部订单结算(K088)维护结算规则6、订单关闭(KO02)显示结果,K003附加-成本分析或者KOB1(四)如果物料没有发布标准价格就做了货物移动的处理方法1、CKM3记一下物料的差异2、CKMM更改物料状态由S+3改为S+2,然后接着改回S+33、MR22差异还原(五)成本收集器批量建立方法1、KKF6M集中输入成本收集器2、全选,保存3、MF30成本收集器成本估算核算错误多数是成本收集器看一下,SE16输入KEKO查看一下是否有19成本收集器的成本估算。

SAP 关于标准成本 计划成本 目标成本 实际成本的区别

SAP 关于标准成本 计划成本 目标成本 实际成本的区别

SAP 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1)标准成本=标准价*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CK24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CO11N的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 成品A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 C(3个);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1.5元;移动平均价-2.2元;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2.6元;移动平均价-2.5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0.5小时;机器-0.6小时;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 50件;7. 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 机器-5元/H,实际工时人工0.2 机器0.38. 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 50_ * ( 2*2+3*3 +0.5*3 +0.6*2) 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 50*( 2*1.5+3*2.6 +0.5*3 +0.6*2) 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 20*( 2*2+3*3 +0.2*3 +0.3*2)实际成本= 20*( 2*2.2+3*2.5 +0.2*6 +0.3*5) 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

在这篇中我们针对标准成本相关的问题进行问答,供大家参考。

1. CK11N原材料无法取到采购订单价格?答:如果没有专门维护信息记录,而是创建采购订单后,使用采购订单的价格作为采购物料的标准价,但是CK11N执行标准成本计算时取不到价格,原因可能是采购订单手工输入价格时,系统不会自动生成默认的信息记录号码,如果生成,就可以取到值。

2. CK11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时,系统提示消息号:“M3 551,你不能更改价格从S到移动平均价,因为负数评估库存存在。

”答:可能的原因是BOM中启用了虚拟件,虚拟件没有维护财务视图,正常情况下,虚拟件需维护MRP视图中的采购类型和特殊采购类型为E/50。

3. 成本组件中哪个组件会更新为标准价?答:系统逻辑为,在OKTZ成本组件视图中只要标为和存货评估相关的,就作为标准价(会计视图)的一部分。

如下图:注意:如果某些组件未标记为和存货评估相关或者说只是一部分和存货评估相关,则可能导致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中的标准价和会计视图中的标准价不同。

SAP配置点的说明如下图:4. CK11N出现消息:KC694”No structure could be determined for internal activity”是什么原因?答:通常是因为作业价格是否由系统自动计算还是手工维护和OKTZ成本组件结构中是否勾选“初级成本要素分割”有矛盾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由系统自动计算作业价格,则可以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如果作业价格为手工维护,同时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则在CK11N会出现该消息。

该消息的意思实际是作业价格对应的为43类型次级成本要素,如果没有计算作业价格,则初级成本要素不会分割到作业,那么从成本组件上来说也就对于作业相关的成本就无法使用初级成本要素分割。

应该说,如果勾选了“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在对应的成本组件行中可维护作业对应的初级成本要素。

详细解释可参考note:1658589备注说明:OKTZ中“初级成本构成分割”一般情况下不勾选。

SAP_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

SAP_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

SAP 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1)标准成本=标准价* 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 * 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 CK24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 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 CO11N 的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 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 成品A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C(3个);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1.5元;移动平均价-2.2元;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2.6元;移动平均价-2.5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0.5小时;机器-0.6小时;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50件;7. 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 机器-5元/H,实际工时人工0.2 机器0.3 8. 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50_ * ( 2*2+3*3 +0.5*3 +0.6*2) 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50*( 2*1.5+3*2.6 +0.5*3 +0.6*2) 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20*( 2*2+3*3 +0.2*3 +0.3*2) 这里是用入库的数量* 每一个的成本实际成本=20*( 2*2.2+3*2.5 +0.2*6 +0.3*5) 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标准成本核算知识-14页word资料

SAP标准成本核算知识-14页word资料

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标准成本众所周知,ERP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模块一般按企业内部的职能划分,比如从企业运作整体来看可以分物流,会计和人力资源等模块,而物流下又可以分出生产,销售,采购和储运等模块。

同样的会计下也可以分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等模块。

各模块之间数据是集成和共享的。

在上两期我们分别探讨了ERP中的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它们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述两个专题都涉及到了ERP中的产品成本信息,事实上产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是ERP的一个重要模块。

产品成本控制模块是生产和管理会计的交叉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产品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的概念和其制定过程。

和实际成本不同,这个子模块的作用主要有:<1>计算每种产品标准的产品制造成本(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和产品销售成本(Cost of Goods Sold)。

<2>决定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并计算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的附加价值(V alue Added)。

<3>通过成本比较优化产品制造成本。

<4>给ERP系统其他模块提供信息,比如:为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及生产效率控制建立比较基准;更新物料主记录中的产品成本;为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提供产品成本信息(参见《ERP中的盈利分析》和《ERP中的企业预算》);为销售模块设定价格底线。

在介绍具体计算过程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和产品标准成本计算有关的概念和数据准备工作。

计算产品成本的数据准备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 BOM)物料清单是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关于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

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

物料清单是MRP的基础,对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

物料清单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单。

【参考借鉴】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doc

【参考借鉴】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doc

在这篇中我们针对标准成本相关的问题进行问答,供大家参考。

1.CK11N原材料无法取到采购订单价格?答:如果没有专门维护信息记录,而是创建采购订单后,使用采购订单的价格作为采购物料的标准价,但是CK11N执行标准成本计算时取不到价格,原因可能是采购订单手工输入价格时,系统不会自动生成默认的信息记录号码,如果生成,就可以取到值。

2.CK11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时,系统提示消息号:“M3551,你不能更改价格从S到移动平均价,因为负数评估库存存在。

”答:可能的原因是BOM中启用了虚拟件,虚拟件没有维护财务视图,正常情况下,虚拟件需维护MRP视图中的采购类型和特殊采购类型为E/50。

3.成本组件中哪个组件会更新为标准价?答:系统逻辑为,在OKTZ成本组件视图中只要标为和存货评估相关的,就作为标准价(会计视图)的一部分。

如下图:注意:如果某些组件未标记为和存货评估相关或者说只是一部分和存货评估相关,则可能导致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中的标准价和会计视图中的标准价不同。

SAP配置点的说明如下图:4.CK11N出现消息:KC694”NostructurecouldbedeterminedforinternalactivitR”是什么原因?答:通常是因为作业价格是否由系统自动计算还是手工维护和OKTZ成本组件结构中是否勾选“初级成本要素分割”有矛盾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由系统自动计算作业价格,则可以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如果作业价格为手工维护,同时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则在CK11N会出现该消息。

该消息的意思实际是作业价格对应的为43类型次级成本要素,如果没有计算作业价格,则初级成本要素不会分割到作业,那么从成本组件上来说也就对于作业相关的成本就无法使用初级成本要素分割。

应该说,如果勾选了“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在对应的成本组件行中可维护作业对应的初级成本要素。

详细解释可参考note:1658589备注说明:OKTZ中“初级成本构成分割”一般情况下不勾选。

CK11N标准成本估算常见错误

CK11N标准成本估算常见错误

在SAP的成本核算模块,如果采用了标准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需要提前完成,那就是针对产成品要发布标准成本。

SAP计算标准成本有一套内置的较为复杂的计算逻辑,主要会涉及到这样几项数据:作业量,通过产品的工艺路线获取,属于后勤的数据;作业价格,财务通过KP26给定;原辅材料量,后勤通过BOM维护;原辅材料的标准价格,财务给定。

其中比较复杂的是原辅材料的价格,有较为复杂的场景。

因此,在进行标准成本评估时,SAP通过“评估变式”来配置获取原辅材料价格的优先顺序,如下图:1.优先级1 是从物料的主数据上读取计划价格2.优先级2 是取物料价格控制的估价价格3.优先级3 是取采购信息记录的价格4.优先级4 是取标准价格那不同的业务场景,就需要根据需要调整这里优先级的设置,以确保最后能得到需要的标准成本。

通过CK11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时,如果发现有问题,通常也是从以上提到的四个维度进行检查,判断是量不对,还是价格不对,然后进行调整,或者重新维护需要的数据。

如果是用产品A生产产品B,在进行产品B的成本估算时,则要结合“评估变式”约定的优先级,判断产品A的价格是用的哪个,具体要怎样维护。

SAP里也有很全面的错误信息,不同的消息号对应了不同的错误类型,在发现错误的时候,可以结合错误提示信息,检查具体的问题。

如果不好解决,也可以直接用错误消息号,从网上搜索,通常可以找到类似的报错以及处理办法。

常见的错误信息有:●CK 240 成本构成分解成本核算为零问题说明,在进行成本估算的时候,没有取到物料的价格。

解决办法:要分情况看,主要得先确认“成本核算变式”里配置的优先级,然后再检查物料有没有相应的价格。

如果物料是成品,则可能还要检查成品本身的成本估算是否正确。

具体可以:1.用事务码OKKN,先检查后台“成本核算变式”的相关配置,重点看物料价格优先级顺序;2.如果是优先用计划价格,用MM03检查原材料的计划价格是否有数据3.如果是自制产成品且优先用标准价,用CS03检查是否有BOM,用CA03检查工艺路线,用CK11N确认成本估算准确●CK 229 没有工艺路线可以为物料确定问题说明:物料没有维护工艺路线解决办法:CA03检查确认此物料是否已经维护了工艺路线,以及工艺路线维护是否正确;●CK239 成本要素没有分配给成本构成问题说明:CO成本结算组件没有配置正确,或者FI OBYC自动过帐科目GBB-VBR没有配置好解决办法:检查OKTZ和OBYC的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篇中我们针对标准成本相关的问题进行问答,供大家参考。

1. CK11N原材料无法取到采购订单价格?答:如果没有专门维护信息记录,而是创建采购订单后,使用采购订单的价格作为采购物料的标准价,但是CK11N执行标准成本计算时取不到价格,原因可能是采购订单手工输入价格时,系统不会自动生成默认的信息记录号码,如果生成,就可以取到值。

2. CK11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时,系统提示消息号:“M3 551,你不能更改价格从S到移动平均价,因为负数评估库存存在。

”答:可能的原因是BOM中启用了虚拟件,虚拟件没有维护财务视图,正常情况下,虚拟件需维护MRP视图中的采购类型和特殊采购类型为E/50。

3. 成本组件中哪个组件会更新为标准价?答:系统逻辑为,在OKTZ成本组件视图中只要标为和存货评估相关的,就作为标准价(会计视图)的一部分。

如下图:注意:如果某些组件未标记为和存货评估相关或者说只是一部分和存货评估相关,则可能导致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中的标准价和会计视图中的标准价不同。

SAP配置点的说明如下图:4. CK11N出现消息:KC694”No structure could be determined for internal activity”是什么原因?答:通常是因为作业价格是否由系统自动计算还是手工维护和OKTZ成本组件结构中是否勾选“初级成本要素分割”有矛盾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由系统自动计算作业价格,则可以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如果作业价格为手工维护,同时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则在CK11N会出现该消息。

该消息的意思实际是作业价格对应的为43类型次级成本要素,如果没有计算作业价格,则初级成本要素不会分割到作业,那么从成本组件上来说也就对于作业相关的成本就无法使用初级成本要素分割。

应该说,如果勾选了“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在对应的成本组件行中可维护作业对应的初级成本要素。

详细解释可参考note:1658589备注说明:OKTZ中“初级成本构成分割”一般情况下不勾选。

5. CK11N和MR21的关系是什么?答:如果先使用MR21维护半成品、产成品标准价格(价格标识为S),则可以后续使用CK11N继续更新价格,但如果一旦使用CK11N更新标准价格后,则系统不再允许使用MR21修改标准价格。

此时如果使用MR21修改价格,系统提示会消息号CKPRCH025。

6. 对于价格控制标识为S的半成品、产成品,如果不使用CK11N/CK24/CK40N计算标准成本并发布,直接使用MR21维护标准价格,具体有哪些影响?答:从测试结果来看,影响如下:1) 生产收货时可以按照手工给的价格进行收货,会计凭证正确,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转出;2) 在制品计算无影响(准确的说:如果基于实际成本计算在制品则无影响,如果基于目标成本计算在制品,则不能进行);3) 差异计算有影响,会出现KV151(无目标成本)和KV154(无标准成本估算)的错误消息,这两个消息可修改为警告,无目标成本的主要影响为差异无法按差异类别计算,会全部归为留存差异,这个原因是因为没有标准成本发布,系统无法计算目标成本;4) 结算可正常进行;5) 系统不能评估废品;6) 标准价格可以随时使用MR21,如果有库存,则会产生差异。

综上所述,主要影响如下,因为没有计算目标成本,系统不能做下列各项:1) 不能显示关于目标成本的一个报表。

2) 计算差异时,不能将计划成本和控制成本之间的差异分解到不同的差异类别中。

相反,差异只作为一个留存差异更新。

总结:既然使用CO和PP,建议标准成本进行进行估算并发布,否则成本控制的意义就不大了。

7. CK11N出现ABAP Dummy错误“RAISE_EXCEPITON”,什么原因?答:可能的原因是OKTZ成本组件的配置中在不同的组件中成本要素有重叠,可修改配置解决。

说明:一般情况下,均不会出现该问题,因为配置中系统不允许成本要素范围会出现重叠,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比较奇怪。

8. 通过CKR1无法删除成本视图1将来价格,如何解决?答:这个问题具体描述是这样的:成本估算标记后,通过CKR1删除将来价格后,在MM03中仍然可以看到成本视图1中有将来价格,从而导致无法使用MR21维护价格。

解决办法:参考note1530596,执行事物代码:CHECK_ANCHOR,勾选“消除不一致”。

9. CK13N出现CK869消息号,是什么原因?答:一般情况下可根据SAP note”2162180-Message CK869 in CK11N CK13N or CK53N”去检查一下原因,不过我在项目中遇到过的问题不是note中描述的情况,具体问题描述是:CK11N执行物料成本估算后,CK13N查询提示CK 869消息,成本总金额为0,组件视图也全部为0,但是CK40N就没有问题。

前前后后这个问题一个多月没解决,后来发incident给SAP,还是SAP牛逼,最终检查是因为一个增强的原因,而且是标准程序的增强,这个增强吧KEPH中成本估算号重复的记录删除了一条,其实对于正常估算,KEPH是有两条记录的,所以说,增强尤其是对标准程序的增强,一定要谨慎啊!说明:也说明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时候特别怪异的问题,就要考虑是不是增强的问题。

10. CK40N CK323错误消息,是什么原因?答:这个错误是由于原材料计算标准成本时取采购信息记录,而且采购信息记录以外币维护,系统需要把外部维护的信息记录转换为本币,但系统没有对应的汇率,因此出现此错误。

处理方法:维护汇率类型为P(默认维护在CO版本配置中)的相应外币和本币的汇率,作为成本计算时转换时使用。

11. 对于特殊库存,使用哪些命令进行成本估算?答:对于项目库存,如果创建了WBS BOM和工艺路线,使用CKW1进行标准成本估算,如果是销售订单库存,则使用CK51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

12. 进行标准成本估算有哪些注意事项?答:以下是个人经验总结。

1) 物料主数据工厂状态需允许costing;2) 检查物料主数据MRP2采购类型(E/F)以及特殊采购类型(30/50/80);3) Costinglot size不可以小于价格单位;4) 外包物料(如果有)(F/30)需注意检查Info. Record是否存在;5) BOM和Routing存在且其状态允许costing;6) BOM的组件设置为与成本估算相关,Routing工序设置与成本估算相关(由控制码决定);7) 评估最上层物料,CK40N会自动发布下层物料;8) CK40N在后台执行时会检查整个公司代码下是否存在物料冻结,但如果物料数量小于500,且前台运行,则系统只检查相关物料是否锁定;9) 如果是新上线,建议在上线前一个月全面跑一次标准成本,检查跑出的标准成本和目前实际成本差异,如果差异过大,及时查找原因并修正,做到上线后标准成本发布时产生的差异心中有数;10) 有些物料虽然有Bom结构,但下层物料均无价值,或者其他无价值的物料,如果不需做评估,可在Costingview 1中勾选“Do not cost“,则跑标准成本时不包括这些物料;11) 消息CK138建议设置为错误,默认为警告,如果为警告,则下层物料如果标准成本估算错误,上层物料还是可以发布的;12) 如果物料主数据没有维护MRP视图,物料仍然可以评估(但找不到Bom和Rounting),会评估物料自己;无对应消息提示,建议执行CK40N前检查物料视图是否完整。

13. 供应商寄售业务,原材料标准成本无法取到寄售的信息记录价格吗?答:SAP标准情况下,只对类型为Normal和Subcontract的信息记录类型取值,供应商寄售的信息记录是不取值的。

解决方案有两个:一个是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计划价格1/2/3字段作为取值来源,一个是如果一定要取信息记录,考虑使用增强COPCP005实现。

14. 如果对没有发布标准价格的物料在下生产订单时提示报错消息?答:如果未对半成品、产成品进行成本估算(CK11N/CK24),SAP 标准情况下,在下生产订单时无任何提示,在收货时,系统默认有一个警告信息CK465(用于物料/批&工厂&不能确定价格),该消息可修改为错误,如果为警告消息,收货可以保存,但只产生物料凭证,无会计凭证。

建议把这个消息改成错误(事物代码:OPR4_PPCO)。

但是如果MR21给出了一个标准价或者说在创建物料主数据已经维护了标准价格,系统仍然可以按此标准价收货。

如果要在创建生产订单时提示报错消息,建议利用出口PPCO0001写增强进行限制。

15. 如何处理未未包含在正常BOM和Routing中的其他构成产品成本的附加成本?比如运费、关税、专利费、装卸费、保险费、维修费等。

答:通常有有两种方式可以处理:一种是使用CK74N手工添加,一种是通过成本核算单按百分比添加,使用CK74N时,需要先执行CK74N 增加附加成本,然后使用CK11N执行成本时,就会包括在内,关于成本核算单的具体使用方法,建议网络搜索。

16. 标准成本发布的日期有什么限制?答:一旦打开下月物料期间,则必须到下月才能发布标准成本。

另外,发布标准成本也必须在”成本核算日期起于”日期(CK11N日期选项中的第一个日期)进行,即不能早于这个日期,也不能晚于这个日期。

17. MRP视图中采购类型(包括特殊采购类型)的设置对标准成本计算的影响是什么?答:影响如下:1) 如果采购类型为E,系统认为是自制,则系统优先会寻找BOM和工艺路线,如果无BOM,则出现系统消息CK424,消息默认为警告(可修改),如果无工艺路线,则出现系统消息CK229,如果既无BOM也无工艺路线,则系统错误消息为CK060和CK240,表示无成本被估算;2) 如果采购类型为F,系统认为是外购,则系统优先按评估变式的物料价格取值策略进行评估;3) 如果采购类型为X,系统优先按照自制寻找BOM和工艺路线进行成本估算,如果没有,则按照外购按照物料价格取值策略进行成本估算;4) 实际上,除采购类型字段外,系统还会考虑特殊采购类型字段,比如采购类型为F,特殊采购类型为30,则表示委外加工,此时需要有委外加工的信息记录,否则系统会报错,其他常用的特殊采购类型还有50(虚拟组件)/80(跨工厂生产)等。

18. 原材料如何进行标准成本估算?答:在有数量结构(即有BOM和工艺路线)的标准成本估算环境下,SAP可满足把采购价格、附加成本(Additive cost,比如装卸费、保险费、专利费等)、交货成本(关税、运费)包括在原材料的标准成本中,其中附加成本通过CK74N计算,交货成本通过成本估算变式中的评估变式指定(通过分配采购条件类型),另外,还可以计算原材料的混合成本(CK91N/CK94/CK95),比如同一种原材料从不同的供应商采购,采购价格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