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L在高校双语教学中的运用共8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IL在高校双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CLIL教学法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适切性
(一)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特点
1.中国语境下的高校双语教学有别于国外双语教育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指主要通过课堂创设外语学习的语境,一般指用英语讲授非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活动。教育部于2002年6月发文界定了双语教学课程,是采用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含50%)的课程(外语课除外);教育部与财政部2007年1月的联合发文,又再次明确双语教学的内涵是“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
可以看出,由于中国是以汉语为唯一官方语言的单语制国家,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在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中国语境下,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不同于北美地区的双语或多语国家的双语教育。因此,需要基于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中国语境,探索有效的高校双语教学模式。
2.高校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有别于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
高校双语教学是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讲授学科知识,而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它们的性质完全不同。教育部2007年于1月、2月的两次发文,明确高校双语教学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
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是,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言、掌握专业课程的学科知识,有别于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的语言目标。也就是说,高校双语教学虽然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言,但是不能以降低或损伤学科知识为代价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因此,我国高校开展双语
教学,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根据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条件,探索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
(二)CLIL教学法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适切性
CLIL,即内容与语言融合性学习,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适切性,主要体现在课堂语境、教学目标、教学和学习内容方面:首先,CLIL模式通过课堂营造外语学习的语境,正规的语言习得语境是在课堂,而非生活中。其次,CLIL模式的教学目标是用非母语进行跨语言交际的能力。再次,CLIL 主要针对非语言类的学科课程的教学。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这都和内容与语言融合性学习的CLIL教学法具有良好的适切性。但是,由于CLIL教学法比较灵活,CLIL课堂实践有赖于具体的情境和语境,所以,下文将基于笔者所在院校开展“国际会计”双语教学实践的调查研究,探讨CLIL在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中的运用。
二、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实践――基于江西财经大学国际会计教学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本调查以笔者所在院校――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的两组不同英
语水平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知、双语教学实践的现状与改进,为采用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提供科学的依据。其中,“普通英语水平组”是会计学院选修国际会计课程的大三以上年级学生;“较高英语水平组”是国际学院已经修读4门以上双语课程的国际会计专业大四年级学生(外向型),在入学录取国际会计专业时有英
语单科成绩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均以必修双语课开设,其中部分专业核心课程聘请外教集中授课。
本调查所设定的问题是:(1)双语教学的认知,包括态度、学习动机、英语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2)双语教学实践,包括教师、教材、授课用语形式;(3)双语教学的改进建议。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访谈形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会计学院发放50份,回收有效问卷数为54份;国际学院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数为36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一,对双语教学的认知。大部分学生赞成开设双语课,认为双语教学中英语服务于专业知识学习,应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修读双语课。
通过比较两组样本的统计结果,本调查研究表明:尽管普通英语水平组(90%)和较高英语水平组(66%)学生都赞成(包括十分支持与比较支持)双语教学,但是持十分支持态度的学生比例相差较大,普通英语水平组有47%的学生十分支持双语教学,较高英语水平组仅有11%的学生十分支持,可能是由于普通英语水平组学生选修双语课而存在样本的自选择偏差。这一点从较高英语水平组学生(72%)比普通英语水平组学生(58%)更倾向于选修类型的双语课的统计结果得到了印证。
另外,本调查研究表明:较高英语水平组学生(66%)为满足涉外工作、出国学习深造等未来涉外发展需要的双语学习动机,比普通英语水平组学生(51%)更明显,也导致了相对于普通英语水平组(17%),较高英语水平组学生(27.5%)更多地认为双语教学是英语科目的教学,可能弱
化专业知识的学习。
第二,双语教学实践的现状。受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外教+全英文讲授”双语教学模式。两组样本的统计结果表明,选择使用国外英文教材的学生偏少(普通英语水平组14%,较高英语水平组52%),相当部分的学生选择“中、英文教材并用”或者“中英文混合编写的教材”(普通英语水平组81%,较高英语水平组42%),认为“以英文为主、专业词汇及重点内容用中文解释”是较理想的授课用语(普通英语水平组61%,较高英语水平组54%),选择有或无留学经历的本国双语教师(普通英语水平组79%,较高英语水平组78%),仅有少数学生选择外教(普通英语水平组16%,较高英语水平组22%),以全英文授课(普通英语水平组8%,较高英语水平组13.5%)。
第三,学生对改进双语教学的建议。两组样本的统计结果表明,完善教材建设或者增加教学资源(普通英语水平组39%,较高英语水平组55%)、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普通英语水平组32%,较高英语水平组25%)、提高自身的接受能力(普通英语水平组学生30%,较高英语水平组14%)、提高教师水平(普通英语水平组学生9%,较高英语水平组6%)被列为现阶段双语教学亟须改进的几个方面。另外,在访谈中,学生呼吁加强专业英语词汇,增加课堂互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本调查研究得出以下两个主要结论:
1.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普及的背景下,为满足涉外工作、出国学习深造等未来涉外发展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双语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