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和谐理念下的学校和谐教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和谐理念下的学校和谐教育

摘要: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发展学校和谐教育。学校和谐教育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教育。

关键词:学校和谐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并用“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十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和谐社会的主要内涵。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是一个法制健全和管理有序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和谐教育,通过教育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即要求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它包括体力、智力、自然力、社会力、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学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时代发展的重任,所以,必须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公平、正义和宽容的社会理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和谐社会理念、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和谐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教育的理想价值取向,它使人才培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一、传统的和谐教育观

“和谐”二字,古已有之,《广雅》中写道,“和,谐也”。“和”的本质在于统一,“谐”有协调、融洽的含义,“和”与“谐”其实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和睦、协调。“和谐”就是指事物本身各种要素的统一和协调,事物之间各要素的统一和协调。所谓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社会。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早在西周时代就已有和谐教育理念的萌芽,如“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既有纲常道统观念,又有文武统治才能的新一代统治者。先秦思想家著有《大学》一书,书中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揭示了当时教育的目的与内容的核心,它是原始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它是中国文化中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表达和愿望。和谐教育,是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价值期望、一种理性认识,是人类长久以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价值追求,并成为不同观念人们的共识。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的塑造;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强调和睦相处,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强调合群济众;在国家关系上强凋协和万邦;在生意

关系上强调和气生财。这种对和谐价值观的追求,对当前倡导的和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墨家主张“兼以易别”的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以及对于教育“贤士”的全面素质要求也体现了和谐的教育思想。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是“道”,即“道法自然”的教育理念,即在教育中尊重人的自然属性,使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保持平衡。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要“以世界观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进行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他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应倡导“养个性,尚自然”。这些“和谐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承延续了几千年,意味着协调有序与和睦协调,它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

二、学校和谐教育及其意义

学校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发展学校和谐教育是一个需要随着教学、科研和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教育过程,也是教育向前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和谐教育、建设和谐文化已经成为教育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新目标。发展和谐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为,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性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要实现人的自身和谐,就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是发展和谐教育的基地,它起着传播、辐射和引领和谐教育的作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既服务社会,又起着引领社会向前发展的作用,和谐的教育有益于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使崇尚和谐和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和追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青年学生的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家未来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展和谐教育可以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人是社会的主体,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当代学生既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又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将自己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开发人的潜能、弘扬人的个性、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和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等育人作用,不仅在知识灌输和技能培养上,而且在心灵塑造和人格构建上,把学生的知识内化为他们的素质,并在社会实践中转化为他们的能力、水平和气质,真正把人培养成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学校不仅要成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同时也应该是社会道德风尚、社会公平竞争、平等互利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发源地。学校和谐教育有益于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学校和谐教育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境界,它包括尊重科学和重视现代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和尊重客观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和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观和生活意义的

理解和把握,包括对道德人格和理想信念的追求,对自由、公平和公正的渴望,对信仰、幸福和生存意义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等。

1996年,国际21世纪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强调指出一个基本原则,即”教育应当促使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和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它认为,应该使每个人借助于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它同时指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加以重新安排,这四种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就是要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学会做事就是要学会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既要有个体竞争能力,又具备团队协作的竞争能力;学会生存就是要有适应环境和环境发生变化后能从容应对的能力。从它们的内容来看,其实质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产物。

我国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只有即懂得人文又有才能和人文精神,既懂得科技又有科技能力和科学精神,两者交融起来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家’,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创业新人”。日本学者小原国方提出“全人”教育思想,“全人”应在六个领域获得发展,即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小原国方还认为,学问的理想在于真,道德的理想在于善,艺术的理想在于美,宗教的理想在于圣,身体的理想在于健,生活的理想在于富。这些都是和谐教育有代表性的主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是科学的有限性和人文的无限性的高度统一,是和谐教育的充分体现。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由于知识的细化和科学分化的加快,社会的发展趋势是科学技术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高度综合,科学研究的范围拓宽,研究的领域越来越丰富多彩。这就要求在专业与专业之间,门类与门类之间,实现有机的综合。事实表明,科学技术越分化就越需要综合,每一个专业领域都无法单独解决问题,只有进行跨学科的合作,才有可能发挥出各个学科的优势,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科学与人文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车轮,也是培养人协调发展的双翼,只有科学与人文携手并进,个人与社会才可能协调发展。因此,和谐的教育应该是科学与人文并重且相融合的教育。科学教育让我们更好地学会做事,更好地发展;人文教育让我们更好地学会做人,更好地生存。自然科学的发展丰富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人文科学的发展丰富了社会的精神财富,只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共同富裕,人类社会才能走向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