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丹毒个案护理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丹毒个案护理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6e4d6ea417866fb84a8e5b.png)
5
病例介绍
床号: 27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姓名: 王某 性别: 男 年龄: 54岁
入院时间:2016-12-24 11:17步行收入中西科
主诉: 因“双足红肿、热、痛3天”入院
简史: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足红肿,位于双足趾近端,以第二、三 趾明显,伴疼痛、瘙痒,肤温升高,无局部皮损,无皮疹,无水疱,无关节变形, 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鼻塞流涕,无气促,自行用达克灵粉局部外敷,症状未 见好转,进行性加重,病变面积逐渐增大,今早出现头面、胸前及背部红斑,伴 瘙痒,少量皮疹,呈针尖样丘疹,高出皮面,无皮下出血,遂来我院门诊就诊, 为进一步诊治拟“丹毒”收入我科。
丹 毒 个 案 护 理
.
1
01
丹毒的定义和发病原因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目录
02 03
病例介绍
诊疗过程
04
.
2
丹毒的定义和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
丹毒的定义
丹毒(erysipelas)丹毒 也称流火,是ß-溶血性 链球菌从皮肤,粘膜微小 伤口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 所致的炎症。
.
由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 急性皮肤感染。致病菌由微 细的皮肤或粘膜的损伤侵入 皮肤引起组织发炎,或通过 血行感染,也可由污染的器 械、敷料等间接传染。颜面 丹毒系由鼻、咽、耳等处的 病灶引起。足癣和下肢外伤 可引起下肢丹毒。
.
护理诊断
时间 护理评估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结果评价 双下肢Ⅰ度水 皮肤完整性 肿,面部、胸 受损:与局 前及背部有红 部细菌感染 斑,少量皮疹, 有关 可见抓痕。 12.24 ~12.3 0 体温波动 体温过高: 在 与细菌感染 36.2℃~3 有关 7.7℃之间, 最高温为 37.7℃ ① 嘱患者穿宽松柔软衣服并 皮肤完整无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 破损,水肿较 走动。 前减轻,皮疹 ② 皮肤感到瘙痒时,应避免 消退。 抓破,造成再次感染。 ③ 每日冷热湿敷,中药熏药, 消炎止痛对症治疗。 ①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病人体温恢 ② 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机体 复正常 抗感染能力。 ③ 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 用退烧药。
病例介绍
床号: 27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姓名: 王某 性别: 男 年龄: 54岁
入院时间:2016-12-24 11:17步行收入中西科
主诉: 因“双足红肿、热、痛3天”入院
简史: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足红肿,位于双足趾近端,以第二、三 趾明显,伴疼痛、瘙痒,肤温升高,无局部皮损,无皮疹,无水疱,无关节变形, 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鼻塞流涕,无气促,自行用达克灵粉局部外敷,症状未 见好转,进行性加重,病变面积逐渐增大,今早出现头面、胸前及背部红斑,伴 瘙痒,少量皮疹,呈针尖样丘疹,高出皮面,无皮下出血,遂来我院门诊就诊, 为进一步诊治拟“丹毒”收入我科。
丹 毒 个 案 护 理
.
1
01
丹毒的定义和发病原因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目录
02 03
病例介绍
诊疗过程
04
.
2
丹毒的定义和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
丹毒的定义
丹毒(erysipelas)丹毒 也称流火,是ß-溶血性 链球菌从皮肤,粘膜微小 伤口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 所致的炎症。
.
由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 急性皮肤感染。致病菌由微 细的皮肤或粘膜的损伤侵入 皮肤引起组织发炎,或通过 血行感染,也可由污染的器 械、敷料等间接传染。颜面 丹毒系由鼻、咽、耳等处的 病灶引起。足癣和下肢外伤 可引起下肢丹毒。
.
护理诊断
时间 护理评估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结果评价 双下肢Ⅰ度水 皮肤完整性 肿,面部、胸 受损:与局 前及背部有红 部细菌感染 斑,少量皮疹, 有关 可见抓痕。 12.24 ~12.3 0 体温波动 体温过高: 在 与细菌感染 36.2℃~3 有关 7.7℃之间, 最高温为 37.7℃ ① 嘱患者穿宽松柔软衣服并 皮肤完整无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 破损,水肿较 走动。 前减轻,皮疹 ② 皮肤感到瘙痒时,应避免 消退。 抓破,造成再次感染。 ③ 每日冷热湿敷,中药熏药, 消炎止痛对症治疗。 ①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病人体温恢 ② 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机体 复正常 抗感染能力。 ③ 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 用退烧药。
丹毒中医护理常规课件
![丹毒中医护理常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54d2a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a.png)
护理效果评价指标
1
症状改善:如 红肿、疼痛、 发热等症状的 缓解程度
2
功能恢复:如 关节活动、行 走能力等恢复 情况
3
皮肤状况:如 皮肤颜色、质 地、弹性等改 善情况
4
患者满意度: 如对护理服务 的满意程度、 对护理效果的 认可程度等
护理效果评价方法
观察法:观察患者的症 状、体征、精神状态等 1
变化
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 患者的症状、体征、精
4
神状态、生活质量等因 素进行综合评价
询问法:询问患者对
2
护理效果的感受和评
价
量表法:使用量表对
3
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
量化评估
护理效果评价结果
01
丹毒中医满意 度高,对护理效果表示 满意
03
护理效果评价结果显示, 丹毒中医护理对患者康 复具有积极作用
04
丹毒中医护理在预防复 发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降低复发率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注意 饮食清淡,避免 辛辣刺激性食物
01
生活护理:保持 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潮湿环境
02
04
药物护理:遵医 嘱使用药物,注 意药物不良反应, 及时报告医生
03
心理护理:保持 心情舒畅,避免 焦虑、紧张等不 良情绪
健康教育
01
介绍丹毒的病因、症
状和治疗方法
02
指导患者如何预防丹
毒,如保持皮肤清洁、
03 诊断方法:临床检查、实验室 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04 诊断标准:符合诊断标准方可 确诊为丹毒
护理评估
评估目的:了解患者的 病情、身体状况、心理 状态等
评估方法:采用中医四 诊(望、闻、问、切) 进行评估
丹毒个案护理课件
![丹毒个案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284c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2.png)
预后评估与康复指导
评估病情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以便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计划。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强康复 信心。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丹毒的预防和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 自我保健能力。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适当的运动 、按摩等,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速康复进程。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可分为原发性丹毒和继发性丹毒,原 发性丹毒是由皮肤黏膜破损后细菌侵 入所致,继发性丹毒则由其他疾病如 足癣、口腔溃疡等引起。
丹毒的病因和病理
病因
丹毒的病因主要为乙型溶血性链 球菌感染,该菌可产生多种毒素 和酶,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全身 中毒症状。
病理
丹毒的病理变化为真皮乳头层水 肿、充血、白细胞浸润,以及真 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血管 扩张。
辅助治疗
如利尿剂、抗凝剂等,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
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
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丹毒的病情变化,如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是否减轻或加重。
按时服药
确保患者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错服。
定期复查
在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感染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外伤和感染源,预防丹毒复发。
06
丹毒的康复与预后
康复期的注意事项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在康复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非常重要, 可以预防感染和促进皮肤愈合。
避免刺激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化妆品等,以 免加重皮肤负担。
穿着宽松衣物
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摩擦和刺激皮 肤。
(医学课件)丹毒
![(医学课件)丹毒](https://img.taocdn.com/s3/m/124c8a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c.png)
THANKS
感谢观看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皮 肤破损和摩擦,以减少细菌入
侵的机会。
足部护理
特别注意足部的卫生和保护, 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避免
足部感染。
控制策略
早期诊断
及早发现丹毒的症状,及时就 医并接受治疗。
抗生素治疗
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以消除感染和控制病情。
局部治疗
使用消炎止痛药、外用药物等 局部治疗,缓解症状和减轻疼 痛。
休息与锻炼
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增 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04
丹毒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充 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 的锻炼,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长时间站立、劳累、紧张 等诱发因素,因为它们可能增
加感染的风险。
丹毒的流行病学
地域分布
丹毒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但以 气候潮湿、炎热的地区更为常见
。
时间分布
丹毒的发病率在夏季和秋季较高, 可能与气候炎热、湿度大有关。
人群分布
丹毒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以儿 童和老年人为多见。同时,女性比 男性更容易感染丹毒。
03
丹毒的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抗应的抗生素药物,以控 制感染和炎症的进一步发展。常 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
文献综述与最新研究成果
丹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大量丹毒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者们发现丹毒的发病率 与季节、气候、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丹毒的细菌学研究
通过对丹毒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研究者们发现丹毒的主要 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丹毒 (1)PPT优质课件
![丹毒 (1)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5929db71fe910ef12df88e.png)
无异常、体重无明显改变、生命体征正常。 .
丹毒的临床表现
病历
诊断:双侧小腿丹毒。 诊疗计划: 1.入院后给予完善各种实验检查,如血尿常规、血型、凝
血功能。 2.给予休息、抬高患肢、MgSO4湿敷抗炎、活血化瘀等
治疗。
.
目录
丹毒的定义和分类 丹毒的临床表现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积极治疗其他疾病。
.
.
.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丹毒患者的病房护理
局部皮 肤护理
本病因局部皮肤红肿灼痛,有的甚至发生水 疱、破溃,应嘱病人着宽松柔软的内衣并保 持局部清洁,皮肤感到瘙痒时,应避免抓破, 造成再次感染,充分暴露患处,避免热源, 避免碰撞,防止感染。局部用50%硫酸镁湿 热敷治疗。
.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丹毒患者的心理护理
提高洁肤护肤意识 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保持皮肤完整,避免抓挠,护理好每一个小创口,因为看似无足轻 重的毛囊炎,都有可能为丹毒埋下祸根。
及时治疗皮肤病
对于容易皮肤皲裂的人,一定要注意在洗浴之后,在全身或者局部涂抹保湿霜。患有皮肤干 燥症等皮肤敏感人群,更要注意观察皮肤、保护皮肤。
脚癣、丹毒齐防治
根据丹毒易复发的特点,很多患者都是丹毒治好后,脚癣仍存在,有痒的感觉抓破后就造成 皮肤的损伤,这时细菌就容易侵入造成感染。为此,脚气患者应积极治疗脚癣,彻底治疗脚 癣是避免丹毒复发的好办法。
.
目录
丹毒的定义和发病原因 丹毒的临床表现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
丹毒的临床表现
丹毒好发于足背、小腿、 面部等处,多为单侧性。
丹毒起病急剧,皮损为片状鲜红浮 肿性斑片,迅速向周围扩大,境界 清楚,严重时出现水疱或血疱,自 觉疼痛,皮温升高,触痛明显。
丹毒的临床表现
病历
诊断:双侧小腿丹毒。 诊疗计划: 1.入院后给予完善各种实验检查,如血尿常规、血型、凝
血功能。 2.给予休息、抬高患肢、MgSO4湿敷抗炎、活血化瘀等
治疗。
.
目录
丹毒的定义和分类 丹毒的临床表现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积极治疗其他疾病。
.
.
.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丹毒患者的病房护理
局部皮 肤护理
本病因局部皮肤红肿灼痛,有的甚至发生水 疱、破溃,应嘱病人着宽松柔软的内衣并保 持局部清洁,皮肤感到瘙痒时,应避免抓破, 造成再次感染,充分暴露患处,避免热源, 避免碰撞,防止感染。局部用50%硫酸镁湿 热敷治疗。
.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丹毒患者的心理护理
提高洁肤护肤意识 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保持皮肤完整,避免抓挠,护理好每一个小创口,因为看似无足轻 重的毛囊炎,都有可能为丹毒埋下祸根。
及时治疗皮肤病
对于容易皮肤皲裂的人,一定要注意在洗浴之后,在全身或者局部涂抹保湿霜。患有皮肤干 燥症等皮肤敏感人群,更要注意观察皮肤、保护皮肤。
脚癣、丹毒齐防治
根据丹毒易复发的特点,很多患者都是丹毒治好后,脚癣仍存在,有痒的感觉抓破后就造成 皮肤的损伤,这时细菌就容易侵入造成感染。为此,脚气患者应积极治疗脚癣,彻底治疗脚 癣是避免丹毒复发的好办法。
.
目录
丹毒的定义和发病原因 丹毒的临床表现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
丹毒的临床表现
丹毒好发于足背、小腿、 面部等处,多为单侧性。
丹毒起病急剧,皮损为片状鲜红浮 肿性斑片,迅速向周围扩大,境界 清楚,严重时出现水疱或血疱,自 觉疼痛,皮温升高,触痛明显。
丹毒护理PPT课件
![丹毒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d9da4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8.png)
鉴别诊断:与其他皮肤病进行 鉴别,如蜂窝织炎、脓疱疮等
诊断方法:体格检查、实验室 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局部 治疗、支持治疗等
治疗原则和方法
01
02
03
早期诊断: 及时发现丹 毒症状,尽
早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 如青霉素、 头孢菌素等
局部治疗: 使用外用药 膏,如红霉 素软膏、百
恶心呕吐等
护理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 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燥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
避免皮肤损伤:避免抓挠、 摩擦等皮肤损伤行为
及时就医:出现症状及时就 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健康教育
01
丹毒的病因:细菌感染,皮 肤破损,免疫力低下
02
预防措施:保持皮肤清洁,避 免皮肤破损,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避免外伤:避免皮肤破损, 减少感染风险
及时就医:出现症状及时就 医,避免病情恶化
护理经验分享
0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洗澡、换衣
02
避免皮肤破损,减少感 染风险
03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04
及时就医,遵循医嘱, 按时服药
05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 面对疾病
刀客特万
目录
01. 丹毒概述 02. 护理要点 03. 案例分析 04. 总结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细菌感染,如 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易感人群:免疫力低 下、皮肤破损、糖尿 病患者等
发病机制:细菌通过 皮肤破损处进入体内, 引起炎症反应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诊断方法:体格检查、实验室 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局部 治疗、支持治疗等
治疗原则和方法
01
02
03
早期诊断: 及时发现丹 毒症状,尽
早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 如青霉素、 头孢菌素等
局部治疗: 使用外用药 膏,如红霉 素软膏、百
恶心呕吐等
护理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 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燥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
避免皮肤损伤:避免抓挠、 摩擦等皮肤损伤行为
及时就医:出现症状及时就 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健康教育
01
丹毒的病因:细菌感染,皮 肤破损,免疫力低下
02
预防措施:保持皮肤清洁,避 免皮肤破损,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避免外伤:避免皮肤破损, 减少感染风险
及时就医:出现症状及时就 医,避免病情恶化
护理经验分享
0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洗澡、换衣
02
避免皮肤破损,减少感 染风险
03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04
及时就医,遵循医嘱, 按时服药
05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 面对疾病
刀客特万
目录
01. 丹毒概述 02. 护理要点 03. 案例分析 04. 总结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细菌感染,如 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易感人群:免疫力低 下、皮肤破损、糖尿 病患者等
发病机制:细菌通过 皮肤破损处进入体内, 引起炎症反应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丹毒护理 PPT课件
![丹毒护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9919aef90f76c661371aac.png)
丹毒的护理
骨一科
1
定义?
2
定义 丹毒(erysipelas)
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 症感染,为乙型溶血性链 球菌侵袭所致。好发部位 是下肢与面部。
3
病因?
4
病因
• 感染(35%): 病人常先有皮肤或粘膜的某种病损
,如皮肤损伤、足癣、口腔溃疡、鼻窦炎等,发病 后淋巴管网分布区域的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引流区 淋巴结也常累及,病变蔓延很快,全身反应较剧, 但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治愈后容易复发。
• (二)预后
• 婴儿和年老体弱的患者,如治疗不及时,常可发生肾炎、
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并发症,预后危重。婴儿如发生丹毒
可导致败血症,死亡率较高。
20
•
21
并发症
本病一般可自愈,较 少并发其他疾病,婴 儿和年老体弱的患者, 如治疗不及时,常可 发生肾炎,皮下脓肿 及败血症等并发症。
22
23
饮食
13
诊断:Leabharlann •1、右小腿中下段丹毒
•
2、高血压病1级
•
3、甲廯
14
病程经过
• 入院后行低盐低脂饮食指导,测BP bid,做PG皮试,抽 血送检, PG静脉滴注,行右小腿MRI平扫。
• 2-27请康复科医师会诊,2-28行超声波治疗、电脑中频电 治疗、低频脉冲电治疗
• 3-8复查血,尿酸为315umol/L,血沉为15mm/h,予停 别嘌醇片、碳酸氢钠片。
26
护理
1、丹毒的一般护理:
病室内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温 湿度适宜。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适当的床边隔 离。病人应卧床休息,患肢制动并抬高30°~40°, 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必要的止痛剂以减轻病 人痛苦。饮食宜清淡,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生素的食物,禁忌辛辣、荤腥、油腻油炸食品,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发热的病人可遵 医嘱给予安乃近、地塞米松降温或给予温水擦浴、 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
骨一科
1
定义?
2
定义 丹毒(erysipelas)
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 症感染,为乙型溶血性链 球菌侵袭所致。好发部位 是下肢与面部。
3
病因?
4
病因
• 感染(35%): 病人常先有皮肤或粘膜的某种病损
,如皮肤损伤、足癣、口腔溃疡、鼻窦炎等,发病 后淋巴管网分布区域的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引流区 淋巴结也常累及,病变蔓延很快,全身反应较剧, 但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治愈后容易复发。
• (二)预后
• 婴儿和年老体弱的患者,如治疗不及时,常可发生肾炎、
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并发症,预后危重。婴儿如发生丹毒
可导致败血症,死亡率较高。
20
•
21
并发症
本病一般可自愈,较 少并发其他疾病,婴 儿和年老体弱的患者, 如治疗不及时,常可 发生肾炎,皮下脓肿 及败血症等并发症。
22
23
饮食
13
诊断:Leabharlann •1、右小腿中下段丹毒
•
2、高血压病1级
•
3、甲廯
14
病程经过
• 入院后行低盐低脂饮食指导,测BP bid,做PG皮试,抽 血送检, PG静脉滴注,行右小腿MRI平扫。
• 2-27请康复科医师会诊,2-28行超声波治疗、电脑中频电 治疗、低频脉冲电治疗
• 3-8复查血,尿酸为315umol/L,血沉为15mm/h,予停 别嘌醇片、碳酸氢钠片。
26
护理
1、丹毒的一般护理:
病室内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温 湿度适宜。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适当的床边隔 离。病人应卧床休息,患肢制动并抬高30°~40°, 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必要的止痛剂以减轻病 人痛苦。饮食宜清淡,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生素的食物,禁忌辛辣、荤腥、油腻油炸食品,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发热的病人可遵 医嘱给予安乃近、地塞米松降温或给予温水擦浴、 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
丹毒 ppt课件
![丹毒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8513050912a21615792919.png)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0
大脚风治疗:
加重活血通络药,并加化痰药,如地龙、 土鳖虫及半夏、陈皮、贝母等。
或用验方:乌柏叶、鲜樟树叶、松针各 60克外洗。
配合穿弹力袜。
ppt课件
21
调护: 彻底清除诱发因素,如脚气、皮
炎等防反复发作。
根据发病季节,在发病前适当服用一
些清热利湿凉血药物,如活血消炎丸、清
开灵胶囊、二妙丸等。
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
ppt课件
18
湿热毒蕴: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萆薢渗湿汤合五神汤加减。
临床常用方:
黄柏12 滑石30 萆薢10 车前子15
双花30 公英15 牛膝12 茯苓30
赤芍30 茅根30 丹皮12 甘草12
配合静点抗炎及清热ppt课件解毒药
19
金黄散膏或玉露散膏外敷。 或用鲜公英、鲜地丁、鲜野菊花叶 捣烂湿敷。 有水泡者剪开放水泡掉液体,用雷 夫诺尔液纱布湿敷。
皮肤粘膜 湿热(下肢) 结于皮肤。 损伤
新生儿多由胎火胎毒所ppt课件致。
3
诊断
多有诱发因素,好发小腿、头面。
全身症状:起病急骤,先有全身症状,后出现
局部症状。
局部症状:局部皮肤鲜红,稍高出皮肤表面,边
界清楚,按之褪色, 焮热疼痛。严重者可有瘀斑,
水泡,坏死(坏疽性)。一般不化脓。
病程经过:本病有一面扩展,一面消退, 的特点,
最后脱屑而愈。
ppt课件
4
各丹毒特点: 头面:红肿疼痛较重,起水泡者较少。全身症 状比较重。易造成毒邪内攻。 下肢:红肿疼痛较轻,易起水泡,易反复,形 成象皮腿。以夏季发病居多。 内发:多伴有口苦,目赤,烦燥等肝火证候。 新生儿丹毒:发病部位游走不定, 多出现坏死, 易引起毒邪内攻的危险证候。
丹毒分析 ppt课件
![丹毒分析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ab77cc58fb770bf68a55cb.png)
病因病机〔中医〕
• β---溶链 • 网状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 • 表皮、真皮层。 • 普通不化脓、不发生组织坏死
<圣济总录>
• “热毒之气,迸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 那么蓄热为丹毒〞
中医
• 内因〔血热〕 • 外因〔火毒、或夹风热或夹郁火或夹湿
热〕 • 火毒郁阻肌肤而发。 • 胎热火毒----新生儿丹毒
丹毒
定义
• 中医忽然发红成片,色如丹涂脂染 • 溶链------网状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
症
文献
• <诸病源候论> • “丹者,人身忽然欣赤,如丹涂之状,
故谓之丹〞 • <千金方>、<内经>
命名
• 部位不同,命名不同
头面部
抱头火丹
胸腹腰胯部
内发丹毒下肢Fra bibliotek流火特点
• 忽然发病, • 部分皮肤变赤,色如丹涂脂染。 • 迅速扩展,发无定处。
鉴别诊断
• 接触性皮炎
类丹毒
头面部
风热毒蕴
胸腹腰胯部 肝脾湿火
下肢
湿热毒蕴
风热毒蕴证
• 部位 • 风热袭表: • 疏风清热解毒
肝脾湿火证
• 部位 • 胸腹腰胯部 • 清肝泻火利湿
湿热毒蕴证
• 下部 • 湿热中阻: • 清热利湿解毒
外治
• 金黄散外调擦
临床表现
• 部位:颜面部、小腿 • 破损史: • 前驱病症:
部分表现
• 水肿性边境清的片状红斑〔鲜红色〕。 • 迅速扩展 • 外表紧张光亮,灼热有触痛 • 严重时红斑可见水疱、大疱等。 • 鲜红斑-----暗红斑-----脱屑而愈
颜面部
• 从一侧开场----对侧形蝶形红肿,扩展----整个面部红肿----眼睑肿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
《诸病源候论》 “丹者,人身忽然欣赤,如丹涂之状,故
谓之丹。或发于手足,或发腹上,如手 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
“不急治,则痛不可堪,久乃坏烂,去 脓水数升。若发于节间,使流之四肢。 毒入肠则杀人,小儿得之最忌。”
ppt课件
5
此外
《外科正宗》 《疡医准绳》 《外科启玄》 《外科大成》 病因、病机、命名、辨症论治等。
ppt课件
31
严重时
水疱 大疱 瘀点 瘀斑 皮肤化脓坏死
ppt课件
32
ppt课件
33
ppt课件
34
由于部位不同表现略有区别
颜面部
ppt课件
35
颜面部
从一侧开始----形成蝶形红肿,扩大----整个面部红肿----眼睑肿胀。
ppt课件
36
ppt课件
37
受邪部位不同,扩肿不同
ppt课件ຫໍສະໝຸດ 51小儿ppt课件
52
赤游丹
《外科大成》 “丹毒受毒于未形之后,由胎养失宜所致” “小儿无故眼生厚眵,或眼胞红晕,微
有气喘,夜则烦啼,此欲发丹之候也, 急服兰根等药,潜消其毒。”
ppt课件
53
胎火蕴毒证
凉血清热除湿解毒 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ppt课件
54
外治
视皮损以施治
ppt课件
6
命名
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病名, 生于躯干部者,称内发丹毒; 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 丹; 发于小腿者,称流火; 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胸腹腰胯部
内发丹毒, 《疮疡经验全书》 “丹毒,内丹毒从胁下至腰下,肿发赤色,
名日内丹,如早觉可治,致腰便不可 治。”
ppt课件
24
局部表现
ppt课件
25
主皮损
红斑
ppt课件
26
特点
略高皮面 初色鲜红 迅速扩大 边界清楚
ppt课件
27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颜色变化
鲜红 暗红 棕黄色 脱屑而愈
ppt课件
30
局部表现
水肿性边界清的片状红斑(鲜红色)。 迅速扩大 表面紧张光亮,灼热有触痛 严重时红斑可见水疱、大疱等。 鲜红斑-----暗红斑-----脱屑而愈
耳部破损 先肿于耳周,再肿头角 头皮破损 先肿头额,再肿及脑后
ppt课件
38
下肢
流火 大脚风
ppt课件
39
重症
新生儿 年老体弱者
ppt课件
40
鉴别诊断
发 接触性皮炎
ppt课件
41
ppt课件
42
ppt课件
43
类丹毒
ppt课件
44
中医辨治(按部位辨证)
ppt课件
45
头面部
体 检: T : 38.2 ℃ ,右小腿大片 焮红, 边界清楚,压之褪色,扪之灼手,触痛 明显,右腹股沟触及一枚肿大淋巴结, 触痛( + )。右足趾间皮肤糜烂、脱屑。 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血常规检 查: WBC : 15.1 × 10 9 /L , N : 85% 。
ppt课件
60
辨证论治: 第 一步:明确诊断。根据患者有脚湿气病史;局部红赤灼热,如
下部:湿热下注,化为火毒
小儿:“赤游丹毒,小儿赤游丹之证,皆由 胎毒所致。”医宗金鉴
ppt课件
19
临床所见
患者多有局部破损史 下部多与脚癣有关
ppt课件
20
临床表现
ppt课件
21
部位
颜面部 小腿(易反复、大脚风)
ppt课件
22
病史
破损史 患者自己不明
ppt课件
23
前驱症状
有些患者有 有些没有 邪在肌表之表现
ppt课件
9
下肢
流火 《外科证治全书》 “流火,生小腿,红肿放亮,热痛如烧,
不溃不烂,多在小腿肚之下。时医惟知 以镰血出,或以鳝鱼血涂,总无全愈之 日,时常发作,复镰复涂而已。”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年龄而命名
新生儿 医宗金鉴:“赤游丹毒,小儿赤游丹之证,
皆由胎毒所致。”
ppt课件
55
红斑(水肿)
金黄散外调擦 或用30~50%硫酸镁 或用草药外敷
ppt课件
56
水疱(大疱)时
空针抽水疱 再敷
ppt课件
57
砭镰法
复发性丹毒 可浅刺也或围刺
ppt课件
58
预防与调护
休息,饮食 抬高患肢,大足风穿弹力袜 治疗原发病
ppt课件
59
王某,男, 62 岁。 2002 年 7 月 22 日 初 诊。患者 2 天前出现恶寒发热,体温 39 ℃ 左右 ,后右小腿肿痛,头痛骨楚,纳 呆,便秘溲赤。有足癣史。
ppt课件
13
特点
突然发病, 局部皮肤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红斑
边界清) 迅速扩大,发无定处。(毒邪所致)
ppt课件
14
病因病机(西医)
β---溶链 网状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 表皮、真皮浅层。 一般不化脓、不发生组织坏死
ppt课件
15
中医病因病机
ppt课件
16
《圣济总录》
“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 则蓄热为丹毒”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丹毒
ppt课件
1
又名
丹轸\火丹\天火, 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 因皮肤红如涂丹,热如火灼,故以颜色命名 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
性感染性疾病。 其特点是病起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
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热肿胀,边界清楚, 迅速扩大, 数日内可逐渐痊愈,但容易复发。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网状淋巴管及周围组织炎。
ppt课件
17
从皮损、病性特点
红斑 灼热 疼痛 起病急、发展迅速 血热火毒
ppt课件
18
为什么发病部位不同?
所化火毒之病邪性质不同
上部:天行热疫毒邪或风热之邪(“抱头火且 毒者,中于天行热毒而发。”疡科心得 集)
中部:肝经火旺,脾经湿热相感而成(“内发 丹毒,此证由肝脾二经,热极生风所 致。”医宗金鉴)
ppt课件
46
风热毒蕴证
部位 风热袭表: 疏风清热解毒 普济消毒饮 风盛者用荆防败毒散、热盛者用仙方活
命饮
ppt课件
47
胁肋部
ppt课件
48
肝脾湿火证
部位 胸腹腰胯部 清肝泻火利湿 龙胆泻肝汤
ppt课件
49
下肢小腿
ppt课件
50
湿热毒蕴证
下部 湿热中阻: 清热利湿解毒 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