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毛中特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中特复习资料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P13)
①时代背景: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
②历史需要: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历史需要
③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阶级基础
④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条件
⑤实践平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平台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3.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P85)
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4.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止时间(P90),特点(从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和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三个方面论述)(P90-91)
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特点:①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②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③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5.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P117)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体现在哪两个方面?(P118-119)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内涵体现在:①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盛会主义的本质
②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P141)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7.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8.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P157)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9.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137)什么是小康社会?(P156)课后资料收集,农村建设小康社会有何举措?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小康社会:大体用20年时间,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将抗素质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0. 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69)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邓小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②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③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④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也有不同
12.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P200)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P183)
一是在所有制基础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14.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体现?(P192)
必然性: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前提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直接原因
体现:①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劳分配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②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
③公有制企业劳动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得收入的参照标准
15.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表现(P189)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6.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P229)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7.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分别是什么?(P231)
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8.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P238)
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关键、核心)、执法必严(重要条件)、违法必究(保障)
19.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代表了我们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的政体,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大表大会制度的前提和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与要求
20.依法治国的意义(P237)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P281)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工作方针)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主要动力)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重要保证)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重要条件)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22.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276)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是什么?(P278)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3.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方针转变的因素?
①朝鲜停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是“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提出的外部条件
②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是“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提出的内在依据
③美蒋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的矛盾与冲突是“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提出的直接动因
④国共曾有两次合作是“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提出的历史依据
24. 一国两制的意义(P303)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同一问题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