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抄表系统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技术方案
本项目所要求的软件系统应按照三层结构的原则,将本文件所描述的业务功能和相关需求进行集中、统一的规划和整合,使本系统成为一体化的、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综合性的业务处理平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具备满足未来业务发展需要、满足实时处理的能力。
1.1总体技术要求
本系统应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管理、运营、维护等有关的全部软件,并是成熟的最新版本的软件系统。
●先进性
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考虑到较长时期内的需求,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落后。
●实用性
系统具备最佳的实用性,切实解决电业部门的需求,满足实用化运行要求。
●开放性
系统立足于现有系统,采用当今最新技术和最广泛、流行、成熟的有关标准、协议及其相关产品,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硬件、软件按模块化方式设计,可根据系统扩展的需要进行灵活配置。
●灵活性
系统支持多种规约和通信手段,以支持多厂家设备的接入,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可支持多种数据采集方式,接收不同来源的数据,以支持电力市场运营结算所需的大量的、复杂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要求。
●可扩展性
系统采用网络结构方式,充分考虑了用户今后变电站规模及功能扩展的需要。随变电站规模和系统的扩大、采集点的增多,通过增加系统厂站数目和采集点数目就可完成,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具备硬、软件的扩充功能,支持系统结构的扩展和功能的升级,系统所提供的支持软件能支持用户进一步开发应用软件,以期实现原系统的增值。
●安全性
系统具备完善的安全保密措施和用户权限管理功能,确保作到严格防止非法入侵和严禁对原始数据的修改,计算数据的修改必须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进行。其次,系统可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对检查结果进行修改并做相应标记,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和考核结算。整个平台系统主节点、分节点均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避免某个网络某台服务器或前置机异常而造成整个系统停止运行的弊端,保证了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连续性
系统保证全年365*24小时都提供连续服务,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同步性
以标准GPS时钟为基准,并实现网络对时功能,以保证各个采集点/测点基于相同时间基准完成对电能量的计量及电能量数据带时标的存储。
●易用性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简体中文操作界面、详细的帮助信息,系统参数的维护与管理通过操作界面完成。
1.2系统架构模式
●技术路线与系统架构
◎采用开放式系统平台、双网络结构。
◎冗余配置前置机服务器,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统计、考核等功能。
◎冗余配置两台以上数据库服务器及大容量存储介质,采用Windows 操作系统及SQL Server或Oracle大型数据库,实现数据管理功能并支持系统进一步开发有关的数据分析和应用功能。
◎工作站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配置,可组合完成业务操作、档案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报表处理、系统维护等功能。
图表 2电力采集系统整体架构
●数据集成
本项目应实现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双向数据交换和管理。
本项目应支持业界主要的商业智能产品,支持主流数据抽取工具对业务系统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加载。
●安全性
本项目应内置支持单点登录功能,在已经通过身份验证的上下文环境中不重复进行交互式的身份验证工作。同时应支持门户系统对本项目的单点登录访问。
1.3业务系统技术
投标方提供的软件系统必须满足第5章所述的功能要求。同时应满足以下的技术要求和指标:
以下列出了部分系统所能达到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系统性能
1.响应时间:局域网≤5秒,城域网≤10秒,广域网≤15秒;以上参数以百兆局域网、10M广域网带宽为基础。
响应时间:指用户在系统中进行信息查询时,从发出查询命令开始至获得查询结果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2.实时信息刷新周期≤25秒
实时信息刷新周期:指系统中电网实时信息。生产实时信息及负荷控制实时信息的页面刷新时间。
3.动态信息及时率≥95%,静态信息全面率≥95%,信息准确率≥95%
动态信息及时率:指在考核时段内,按照动态信息到达的要求,及时到达的信息量与应该到达的信息总量的百分比。
静态信息全面率:指在考核时段内,采集到的信息量与应该采集的静态信息总量的百分比。
信息准确率:指在考核时段内,准确采集到的信息量与应该采集到的信息量的百分比。考核时段为月时称为月信息准确率,考核时段为年时称为年信息准确率。
主要业务处理性能
总体上系统性能满足“客户端应用应能对用户的输入进行及时的响应,在局域网(桌面10兆)上响应时间应小于2秒,在城域网(桌面10兆)上响应时间应小于3秒,在DDN链路上应小于5秒”。主要业务处理性能要求如下表:
1.4系统接口的技术
系统的接入平台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高性能要求:接入平台应该实现对外部系统的接入提供企业级的支持,在系统的高并发和大容量的基础上提供安全可靠的接入;
可伸缩性要求:应保证在充分利用系统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系统平滑的移植和扩展,同时在系统并发增加时提供系统资源的动态扩展,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高可用性要求:应实现企业级7×24小时的高可用性,具备容错和自动恢复的功能,支持多机集群的部署方式,并能实现透明地故障迁移和数据恢复;
可靠性要求:应防止非系统级的数据丢失或出错,同时提供对系统级的数据丢失和出错实现恢复和容错的机制;
可扩展性要求:在进行扩容、新业务扩展和系统接口连接中,应提供快速、方便和准确的实现方式;
健壮性要求:应提供可靠的运行环境,保证系统在内部、外部的不可预知的出错情况下,能够提供正确的处理机制;
安全性要求:应提供完善的信息安全机制,以实现对信息的全面保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