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转变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氏体转变机制

(一)马氏体转变的形核理论

1、经典形核理论

自从发展了马氏体的等温转变以后,人们便提出马氏体转变也是一个形核及核长大过程,并用经典相变理论来分析马氏体转变过程。按这种处理,马氏体转变可以被看作为单元系的同素异构转变。

根据经典相变理论,计算出Fe-30%Ni(原子百分比)合金,在M S点(233K)时的临界晶核尺寸为,半径r c=490Å,中心厚度C c=22Å,临界形核功为G=5.4×108J/mol。按经典形核理论,形核功是由系统能量起伏提供的,但是在如此低的温度下要靠原子的热运动来获得这样大的激活能是很困难的。另外按经典相变理论提出的马氏体长大激活能为2510~4184J/mol,但实际上马氏体长大的激活能很小,几乎为零。因此,可以说用经典相变理论来处理马氏体相变是不合适的。

2、马氏体形核的位错理论

马氏体核胚在合金中是不均匀分布的,而是在其中一些有利的位置上优先形核。

试验:把小颗粒(100μm以下)的Fe-Ni-C合金,奥氏体化后,淬火到马氏体转变温度范围内,观察合金粒中马氏体转变的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见,合金的成核是

很不均匀,在某些颗粒中有利于成核的位置很少,所以需要有更大的过冷度才能产生马氏体。合金中有利于成核的位置是那些结构上的不均匀区域,如晶体缺陷、内表面(由夹杂物造成)以及由于晶体成长或塑性变形所造成的形变区等。

这些“畸变胚芽”可以作为马氏体的非均匀核心,通常称之为马氏体核胚。目前一般认为在奥氏体中已预先存在具有马氏体结构的微区,这微区是在高温下母相奥氏体中的某些与各种晶体缺陷有关的有利位置,通过能量起伏及结构起伏形成的。这些微区随温度降低而被冻结到低温。从高温冻结下来的马氏体核胚有大有小,尺寸各不相同。在马氏体降温转变过程中,在不同的温度,就有不同尺寸的马氏体核胚可以达到临界晶核尺寸,这部分马氏体就会迅速长大,而尺寸较小的核胚达不到临界尺寸,就不能长大,若使马氏体转变得以进行,就必须继续降低温度,使尺寸更小的核胚达到临界尺寸。此即马氏体转变为什么只有在连续降温过程中才能进行的解释。至于马氏体转变的等温形成,可做如下解释,在等温保持时,尺寸接近临界晶核的马氏体核胚,可以通过热激活长大到临界尺寸,使马氏体在等温条件下也能形成。

关于钢中马氏体核胚的结构模型,学说较多,见解释也不统一,目前发展还不成熟。现在只介绍一些一般性的知识,以便对这个问题有个初步的了解。要说明马氏体核胚的结构,关键在于说明奥氏体和马氏体两相交界面的结构情况,

即说明奥氏体与马氏体是如何构成共格界面的。

Frank 界面结构模型:

Frank 最早建议,奥氏体与马氏体的交界面平行于惯习面(225)γ。按K-S 关系,这两种点阵以(225)γ为界面时,(111)γ和(110)αˊ应相互平行,但钢中马氏体马氏体和奥氏体的位向关系并不严格符合K-S 关系,因为{111}γ和{110}αˊ的晶面间距不相等,对α-Fe ,它们相差1.6%,对于各种钢,相差0.5~2%,并且总是奥氏体的晶面间距较大些,为了使两个相的晶面能够一一对应地联接起来,Frank 提出,这两个面并不严格地平行,而是有一个很小的交角ψ,ψ角的大小和G-T 关系中的测量结果相符,即接近1°,这样两个面便有可能一一对应的联接起来。但是仅仅(111)γ和(110)αˊ面对接后,还不等于两相界面完全共格,因为按K-S 关系,在惯习面(225)γ上的γ]011[方向应和相邻接马氏体点阵的

α']111[方向一一对应连接,而这个方向上两个点阵的原子间距

也为完全相同,相差1~2%,所以,为使这两个原子列上的原子能够一一对应,Frank 设想在相变时,还要进行适当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来调整,这样共格界面便完全建立起来了。这样,在界面上每隔六列原子便会形成一个螺型位错,在马氏体片的另一边界面上,点阵结构相同,不过螺型位错的符号相反,上下两端由正或负的刃型位错连接起来,构成位错圈,马氏体核胚便被包围在圈内。

K-D 模型

Knapp (克耐谱)和Dehlinger(德林杰)根据Frank 界面结构模型设想,马氏体核胚为薄扁圆片状,其周围由一系列大小不等的位错圈所环绕,如图所示。该模型的界面即为惯习面(225)γ(即{734}αˊ),界面两侧保持K-S 关系。在(225)γ界面上每隔六个{111}γ或{110}αˊ面有一个平行于γ]011[方向的螺型位错。在一侧界面为左螺旋位错,另一侧界面则为右螺旋位错,在顶端则为正负刃型位错与螺型位错组成位错圈。位错圈的扩张使马氏体核胚在γ]011[及[225]γ方向长在,在γ]455[方向上长大则需形成新的位错圈。当母相与马氏体体

积自由能之差足以补偿位错圈扩张及形成新位错圈所增加的界面能、弹性能以及使点阵切变所需的能量时,位错圈就急剧扩张长大马氏体。

使用K-D 模型的前提条件是,在T 0温度以上已经有马氏体核胚存在于奥氏体中,淬火时核胚被冻结下来,尺寸有大有小,不需克服形核势垒。

(二)马氏体转变的切变模型

自1924年Bain 开始,人们便根据马氏体相变的特征设想了各种相变的切变机制,下面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切变模型。

1、Bain 模型

早在1924年Bain 就注意到,可以把面心立方点阵看成

是轴比为c/a=1.41(即1:2)的体心正方点阵,同样,也可以把稳定的体心立方点阵的铁素体看成是体心正方点阵的,其轴比等于1。因此,只要把面心立方点阵的C 轴压缩,而把垂直于C 轴的其它两个轴拉长,使轴比为1,就可以把面心立方点阵变成体心立方点阵。马氏体即为这两个极端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因为马氏体中有间隙溶解的碳,所以其轴比不能等于1,一般随碳含量的变化,马氏体的c/a (正方度)在1.08~1.00之间变化。因此,在无碳的情况下,期望c/a 从1.41变成1.00。按Bain 模型,在转变过程中,原子的相对位移很小,面心立方点阵改建为体心立方点阵时,奥氏体与马氏体的基面重合,也大体上符合K-S 关系。

Bain 模型只能说明点阵的改组,不能说明转变时出现的表面浮凸和惯习面,也不能说明在马氏体中所出现的亚结构。

2、K-S 切变模型

库尔久莫夫和萨克斯测出含碳为1.4%的碳钢中,马氏体与奥氏体存在的位向关系,即K-S 关系,为了满足这一取向关系,必须有点阵的切变。他们于1930年提出了轴比相当于1.06的眯阵变换模型(即K-S 模型)。首先考虑没有碳存在的情况,设想奥氏体分以下几个步骤转变成马氏体。 在γ)111(面上沿γ]112[方向产生第一次切变,第二层原子(B 层原子)移动]112[121γ,而更高各层原子则按比例增加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