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交流2013年会
火电机组技术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火电机组技术。
火电机组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电力供应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我谨代表火电机组技术交流小组,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近期在火电机组技术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一、火电机组技术发展现状1. 火电机组技术概述火电机组是指以燃煤、燃气、石油等化石燃料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终实现发电的设备。
火电机组技术经历了从传统燃煤机组到超超临界机组,再到目前的清洁高效机组的发展历程。
2. 火电机组技术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火电机组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清洁燃烧技术:通过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2)高温超临界技术:采用高温超临界参数运行,提高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3)烟气脱硫脱硝技术:通过脱硫脱硝设备,降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4)余热利用技术:利用烟气、冷却水等余热进行发电或供暖,提高能源利用率。
(5)智能化控制技术:采用先进控制算法,实现火电机组的优化运行。
二、火电机组技术发展趋势1. 高效清洁燃烧技术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将成为火电机组技术发展的重点。
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2. 超超临界技术超超临界技术是目前火电机组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未来,我们将继续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参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发电效率。
3. 燃气化技术燃气化技术是未来火电机组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将煤炭转化为气体燃料,实现清洁高效燃烧,降低污染物排放。
4. 智能化控制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是火电机组技术发展的关键。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控制算法,提高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三、火电机组技术交流心得体会1. 加强技术创新火电机组技术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我们要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超(超)临界机组调试经验交流课件

调试后的评估与优化
数据整理与分析 对调试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
析,评估机组的性能和安全性。
性能优化建议 根据调试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性能优 化建议,提高超临界机组的运行效率
和安全性。
故障诊断与排除 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和 排除,总结经验教训,优化维护策略。
安全措施完善 根据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完善机组的 安全措施,提高机组应对突发事件的 能力。
02
03
起步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超临界 技术开始在火力发电厂中 得到应用,但当时技术尚 不成熟。
发展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 验的积累,超临界机组逐 渐成为主流技术,并开始 向超超临界方向发展。
成熟阶段
目前,超(超)临界机组技 术已经相当成熟,并在全 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应用场景与优势
应用场景
超(超)临界机组调试 经验交流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 超(超)临界机组概述 • 超(超)临界机组调试的核心要点 • 调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超(超)临界机组调试的未来发展方
• 实际案例分享 • 结语
01
超(超)临界机组概 述
定义与特点
成功案例二
应用场景描述
该公司的超临界机组在工 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满足了高效率、低能耗的 生产需求。
技术创新
为了提高机组的性能和稳 定性,该公司采用了多项 先进技术,如高效水冷技 术、智能控制系统等。
经济效益
该公司的超临界机组在工 业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经 济效益,为公司的可持续 发展做出了贡献。
详细描述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超(超)临界机组调试中需要积极探索和应用绿色环保技术。 例如,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高效脱硫脱硝技术等,降低机组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颗 粒物等排放。同时,还需要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实现机组的清洁能源替代,降低对
汽轮机轴瓦振动大原因及处理措施

汽轮机轴瓦振动大原因及处理措施发布时间:2022-07-16T01:33:37.005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3月第5期作者:胡云峰[导读]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也越来越迅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发展与电力生产态势良好,火电厂的运营中使用汽轮机进行发电胡云峰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服务公司内蒙古包头市 014010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也越来越迅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发展与电力生产态势良好,火电厂的运营中使用汽轮机进行发电,汽轮机轴承振动问题十分显著。
基于此,本文以汽轮机轴瓦振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汽轮机轴瓦振动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分别从机组膨胀与温度改进、发电机电流与调门控制方式、停机检查情况等方面详细阐述汽轮机轴瓦振动的有效处理措施,从而保证汽轮机的运行质量,提高火电厂生产效率,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增长。
关键词:汽轮机;轴瓦振动大;原因;处理措施引言汽轮机轴瓦振动一直以来都是作为汽轮机机组健康运行的参数,在大型汽轮机组的运行中都会配备相应的轴承和轴瓦监视汽轮机的运转,汽轮机轴瓦振动的参数会直接影响到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汽轮机设备的运行健康情况,加强对汽轮机轴瓦振动的保护可以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安全,由于汽轮机在运行的时候是不能退出的,所以汽轮机工作的时候如果汽轮机轴瓦振动上升,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1汽轮机轴瓦振动处理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热电厂汽轮机组轴瓦振动问题的改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通常情况下,汽车机组轴瓦一般振动不会影响机组设备,但如果振动幅度过大就会造成严重的故障,对电厂供电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热电厂汽轮机组轴瓦振动原因从理论上来看,热电厂机组轴瓦振动具有不同方面的原因,但根据所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三方面。
北重-阿尔斯通640MW汽机轮机组轴系找中心的特点与工艺

北重-阿尔斯通640MW汽机轮机组轴系找中心的特点与工艺摘要:汽轮机组轴系中心找正是汽轮机组本体大修中一项最重要工作,是静止部件的基准,直接影响到机组动静间隙的准确性,也是静止部件检修调整的依据;汽轮机转子中心的结果与机组轴瓦振动密切相关。
文中介绍北重-阿尔斯通640MW机组汽轮机轴系找正的特点与工艺,旨在为同类型汽轮机本体检修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汽轮机;找中心;工艺0引言北重-阿尔斯通640MW汽轮机(DK4-4ND41B),为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排汽、凝汽式;高、中、低压缸全部为内、外双层缸结构,其中高、中压内外缸为铸造结构,低压内、外缸为焊接和铸造结构。
高压内缸为两半圆筒形,无水平中分面法兰,外部采用红套环箍紧结构。
整个汽轮发电机组共5根转子,配有7个支持轴承,汽轮机转子均为单支撑模式,各转子两端仅有单独一个轴承支撑(中压转子无轴承支撑),另一端通过刚性联轴器与相邻转子连接(见图1),各轴承座均由螺纹调节的可升降结构支撑,易于轴系调节。
其中#2-6轴承设有顶轴油系统。
图1 轴系及轴承示意图1汽轮机组轴系设备的特点该汽轮机组在大修中涉及的轴系中心有:高-中、中-低、低-低转子中心,以及低压转子与发电机转子中心。
1.1联轴器各联轴器均为刚性,联轴器螺栓为胀套式。
机组轴系配有7个支持轴承(其中#2轴承为推力—支持联合轴承),汽轮机转子均为单支撑模式,各转子两端仅有单独一个轴承支撑,另一端通过刚性联轴器止口与相邻转子连接(见图2),轴系找中心无需对联轴器进行圆周找正,只需找出各联轴器端面偏差并进行调整即可。
图2 联轴器止口配合1.2轴承座各轴承座均为落地式,各轴承座底部由4-6个阿尔斯通独特的可升降结构支撑组成(图3)。
图3 轴承座特殊结构轴系调整时,通过旋转轴承座底部各升降装置的螺纹完成对轴承座升降,从而达到联轴器上下张口的调整;而通过对轴承座底部纵销两侧的加减垫片,使轴承座整体平移,达到联轴器水平张口的调整。
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

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区别一、定义所谓的"临界"是指锅炉工作情况下承受的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状态。
可以查出水的临界压力为22.115MPa ,由此知,此压力对应下的状态叫临界状态;(1)水在加热过程中存在一个状态点——临界点(2)低于临界点压力,从低温下的水加热到过热蒸汽的过程中要经过汽化过程,即经过水和水蒸汽共存的状态;(3)而如果压力在临界压力或临界压力以上时,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就没有汽水共存状态而直接从水转变为蒸汽。
T-S图临界点T饱和水线饱和汽线S水的临界点1.1 压力低于25MPa(对应的蒸汽温度低于538摄氏度)时的状态为亚临界状态;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锅炉的燃烧室蒸发受热面与汽包构成循环回路。
受热面上升管吸热量越大,则上升管内的含汽率增大,与下降管比重差增大,因此推动更大的循环量。
其特性是带有“自补偿”性质的。
而直流锅炉燃烧室内的平行上升管组吸热量越大则工质比容增大,体积流速变大,阻力增大。
对带有联箱的平行管组,吸热多的管子质量流量必然降低,其特点是“直流”性质的。
1.2 压力在25MPa 时的状态(对应的蒸汽温度高于538摄氏度)为超临界状态;超临界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状态,当环境温度、压力达到物质的临界点时,气液两相的相界面消失,成为均相体系。
当温度压力进一步提高,即超过临界点时,物质就处于超临界状态,成为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水是一种重要超临界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水具有类似于气体的良好流动性,又具有远高于气体的密度。
超临界水是一种很好的反应介质,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例如扩散系数高、传质速率高、粘度低、混合性好、介电常数低、与有机物、气体组分完全互溶;对无机物溶解度低,利于固体分离,反应性高、分解力高;超临界水本身可参与自由基和离子反应等等。
1.3 压力在25-31MPa 之间(温度在600度以上)则称为超超临界状态。
二、 参数水的临界状态参数为压力22.115MPa 、温度374.15℃2.1 亚临界火电机组蒸汽参数: P=16~19MPa ,T= 538℃/ 538℃或T= 540℃/ 540℃。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协作网第二届年会在青岛召开

C i a P we g n e n n u t g Gr up C r o a i n o t we t h n o rEn i e r g Co s li o o p r t ,S u h s i n o E e t c P we sg nsi t ,Gu n d n e t c P we s g l c r o r De in I tt e i u a g o g El cr o r De i i n I si t . ef a i ii t d p  ̄ o n Gu n n t u e Th sb l y su y r o f t e t e Yu — a g ̄8 0 k UHVDC 0 V
o H D ovr r t inite ai o r i apo c e  ̄ ef g l e s ads be p r in f V Ct nm si r et f V Ccne e ao s s f ao l r et n n e n,o r ot t l o eao H D a s s npo c. a t s t sh b t n j i w c n a t oa r i o j
中 国 电力 , 0 5 3 ( :4 2 . 2 0 , 8 6)2 — 7
W U ifn .L Jay S Gu-a g U i-u, HAO a gyn Re e c nee t ma - F n —i. sarho lcr g o
n t n i n n ft e n x o tg e e fta s s i n s se i ei e vr me to e tv l e lv lo n miso y t m n e o h a r
i f e c ,r n p rain o i q i me t d tr o r e n u n e t s o t f g u p n e u c . l a t o b e n a wa s Ke r s HVDC, o v r r tt n s es lc in ywo d : c n e e a o ,i e t t s i t e o
东汽高效超超临界660MW空冷机组技术介绍

措施
母型机 优化高效型
新叶型
传统日立型 DEC优化型
通流优化 速比、反动度、攻角优化
焓降分配 流道光顺 排汽优化
根径优化
加级、焓降分 配优化
1299.2 6
1376 9【10】
——缸效率提高1.2%,热耗降 提高相对叶高 1.4~2.32
1.6~3.0
低19KJ/KW.h
中压转子冷却
有
无
17
☆ 低压模块优化——排汽优化
优化
0.00%
660MW 1000MW
采用切向全周进汽后,调阀由原来的4个变为2个,结构简化 结构与气动优化,阀门损失更小,阀门损失下降0.5%,热耗降低3kJ/kW.h。
14
☆ 高压模块优化
2.2 优化措施
进汽端优化 母型 全周切向进汽
总压损系数
1
0.48
热耗降低 1 kJ/kW.h
排汽端优化 总压损系数
正交吹风试验优化导流环型 线、改善扩压效果。 数值分析优化排汽缸径向和 轴向尺寸、轴承圆锥体、导流 板线型和支撑布置,降低流动 损失。 ——低压排汽缸静压恢复能力 提高38%
低压排汽缸
静压恢复系数(%)
原始模型 4.8
2.2 优化措施
优化模型 42.6
18
☆低压模块优化——抽口非对称布置
2.2 优化措施
86.5%
全三维通流优化:缸效率提高4.8%、 热耗降低58KJ/kW.h
16
2.2 优化措施
☆ 中压模块优化
排汽端数值分析与优化 单独中压排汽腔室 单独中低压连通管 末叶耦合排汽室及连通管 —中排总压损失系数下降36%
排汽端 优化
原始 模型
总压损系数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技术探讨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技术探讨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是目前国内发电行业的主力机组之一,它的节能降耗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在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不断探讨和推广超超临界机组的节能降耗技术,已成为我国发电行业的一项紧迫任务。
本文将从机组效率提升、燃煤热值提高、燃煤质量控制、余热利用等多个方面,探讨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节能降耗技术。
一、提高机组效率超超临界机组的效率对节能降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高机组效率的途径多种多样,例如通过提高燃烧效率、提高汽轮机运行效率、减小机组的自用电等。
提高煤燃烧效率是一个必须重点关注的方向。
在煤燃烧过程中,热效率会受到影响,而燃煤热值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燃烧效率。
机组效率的提高需要从燃煤热值的提高入手。
二、燃煤热值提高提高煤的热值,是提高超超临界机组效率的一项关键技术。
通过煤炭深加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燃煤的热值。
例如采用煤水浆技术,将煤炭粉碎成微细颗粒后与水混合,再制成煤水浆,通过喷嘴喷入燃烧室,以提高燃煤的利用率和热功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还可以通过煤炭预处理技术,提高煤的含碳量和热值,使燃煤更加高效。
三、燃煤质量控制保障燃煤的质量,是机组节能降耗的重要环节。
煤炭的质量直接影响燃烧效率和机组的运行稳定性。
通过优化煤炭的选矿与清洗技术,保障燃煤质量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机组的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对煤炭的属性和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及时调整燃煤供应,也是确保机组稳定运行的关键。
四、余热利用在机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余热,也是实现节能降耗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研究和推广余热利用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采用余热发电技术。
通过将余热转化为电能,不仅可以减小机组的自用电,还可以实现与外网的能量交互。
还可以通过余热对燃煤进行预处理,提高煤的热值和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降耗的效果。
通过提高机组效率、提高燃煤热值、燃煤质量控制和余热利用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实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节能降耗。
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区别、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终稿

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区别、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通过书本上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火电厂的工作流程和原理,在整个流程中机组选择的不同使得火电厂对发电用的蒸汽的各项参数、工件的选择、材料的要求等提出不同的标准。
本小组通过对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区别、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找出了他们的一些不同与相同之处,陈列如下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二、调查方法1.从书籍中查找有关资料2.在英特网中查阅有关资料三、正文我国自1882年在上海建立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开始, 火力发电已走过100多年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火力发电事业取得了煌的成就。
全国电力装机到1987年跨上100GW的台阶后, 经过7年的努力, 在1995年3月份突破200GW至1995年底我国电力装机容达到217.224GW,其中水电52.184GW,火电162.94GW,核电2.1GW.199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三位、发电量居世界第二位。
火力发电在电力结构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从全球范围看, 火电在电力工业中起着主导作用。
对中国而言, 火电在电力工业中所占比重更大, 其中煤电所占比例要比全世界平均水平更高。
国内外一些机构曾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过预测分析, 虽然数字有些差异, 但结论大致相同,火力发电特别是燃煤发电在未来几年及21世纪上半叶, 甚至更长时间内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将起主导作用。
我国火电机组的研制从50年代中期6MW中压机组起步, 到70年代已具备设计制造200MW超高压机组和300MW亚临界压力机组的能力, 但我国最大单机容量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一般为30-40年, 我国机组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 以当时的亚临界300MW汽轮机为例, 其热耗值比国外同类机组高出约209KJ/(KW·h), 按每台机组每年运行7000h 计算, 仅此一项每台机组每年就需多消耗近2000t标准煤。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深度调峰技术探讨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深度调峰技术探讨摘要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们对各类资源的利用变得日益频繁,需求在不断增加。
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国家对风电和水电的发展重视程度在的不断增加,这也造成电网的负载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负载差异明显增大。
因此,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需要频繁进行深度调峰,而这一调峰过程所承受的压力在不断增加。
火电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发电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需要满足电网的深度调峰需求,从而可以对机组的调峰能力进行提升,满足电网的安全调度以及正常运行的要求。
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深度调峰技术。
关键词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深度调峰技术一、深度调峰的相关概述在进行调峰之前,需详细分析不确定因素,深入了解各机组的实际调峰能力,准确把握调峰技术难点,制定合理的调峰计划,优化机组的实际调峰。
如有条件,可请相关专家实施实际调整。
一般情况下,进行深度调峰的方法主要包含:一是有效减少锅炉的热负荷,将干态转变为湿态,以使蒸汽和供水流量逐渐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超临界锅炉的设计要求最小水冷壁冷却工质流量为其额定蒸发量的30%。
在机组的启停过程中,干湿态转换一般控制在30%到35%的额定负荷范围内。
如果需要深度调峰的负荷超过35%的额定负荷,可以不进行湿态转换。
二是可采取保持锅炉最小燃烧负荷、启用高、中、低旁路等措施,从而能够减少蒸汽流量进入到汽轮机,有效减少机组的出力。
然而,频繁开关旁路阀可能导致阀门内部泄漏,同时在高负荷时也可能导致旁路阀后温度过高的情况。
因此,如何选择调峰方法还需根据具体机组情况来确定。
二、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深度调峰技术1、深度调峰的操作过程为满足华东电力系统的需求,2016年2月,江苏省电力公司决定将句容发电厂1号机组列为直调电站。
该机组在负载超过400 MW时的可变负载速度达到每分钟15 MW。
350MW机组引风机叶片及叶片轴断裂失效原因分析

(国家电投集团宁夏能源铝业有限公司临河发电分公司,宁夏临河751204)摘要:针对350 MW超临界燃煤直接空冷式发电机组发生断裂的引风机叶片和叶片轴,通过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引风机叶片和叶片轴材料的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并对叶片和叶片轴断裂试样进行了室温拉伸、冲击、硬度等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引风机叶片和叶片轴的屈服强度低于标准值,叶片轴的硬度明显高于标准值。
引风机叶片和叶片轴的断裂均为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劳断裂。
关键词:引风机;叶片;叶片轴;疲劳断裂Fracture failure analysis of induced draft fan blade and bladeshaft of 350MW unitJiangfubao,Yangxiaolong(Linhe power plant,Ningxia Energy Aluminium Group, Linhe 751204, 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racked blade and blade shaft of the induceddraft fan of the 350MW supercritical coal-fired direct air-cooled electric generator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optical microscope (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and fracture morphology of the cracked blade and blade shaft fracture were studied.Tensile, impact and hardness properties of the bladeand blade shaft specimens were also tested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that yield strength of blade and blade shaft is lower than standard value, and the hardness of blade shaft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standard value. The fracture of induced draft fan blade and blade shaft is fatigue fracture under alternating stress.Keywords:Induced draft fan;blade;blade shaft;fatigue fracture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工业,特别是火力发电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电气专业技术(已完成)要点说明

前言百万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自2006年底在我国投运以来,因其热效率高、煤耗低、环境污染小、调峰能力强等优点,正逐步成为我国火力发电的主力机组。
华能海门电厂做为一个新建的百万级超超临界火电厂,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员工熟练掌握百万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运行生产技术,并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有效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华能海门电厂厂部的关心和指导下,华能海门电厂运行部精心组织人员编写了华能海门电厂运行技术问答专业丛书,做为运行技能培训资料。
《超超临界火力发机组电气专业技术问答》作为华能海门电厂运行技术问答专业丛书之一。
以华能海门电厂#1、2机组生产工艺为例,以电气设备理论、结构、运行、控制四个主要方面为重点,参考各说明书、技术协议、专业技术论文等相关文献,结合现场调试与实际运行经验进行总结。
全书共八章,对电气基础理论、电气安全规定、发变组励磁系统、变压器、6KV及400V系统、UPS及直流柴油机系统、500KV系统、110KV系统等方面的知识点进行解答讲解。
本书内容力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易学易记,通过问与答形式,使新接触百万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的人员能较快掌握电气专业的基础知识及运行操作基本技能。
同时,本书也可为供从事百万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电气专业检修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由华能海门电厂运行部柴琦、黄维、李洪、杨宝锷、黄旭鹏、孙伟鹏等同志负责编写,孙伟鹏、卢怀钿同志负责初审,由华能海门电厂李学忠厂长审核批准。
在编写过程中,华能海门电厂运行部众多运行人员无私的提供了大量技术资料及自行整理的学习笔记,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紧,加之水平的限制,书中难免有许多不妥之处,恳求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0年8月目录一、电气基础理论 (1)1.纵差的原理,画出简单纵差保护的原理图? (1)2.电流互感器有什么用途? (1)3.电压互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1)4.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在作用原理上有什么区别? (1)5.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为什么要接地? (2)6.电压互感器在运行中,二次为什么不允许短路? (2)7.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其二次侧不允许开路,为什么? (2)8.运行中的电压互感器出现哪些现象应立即停止运行? (3)9.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在运行时要注意什么? (3)10.零序电流互感器是如何工作的? (3)11.什么原因会使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发生不正常音响? (3)12.CT二次开路运行如何处理? (3)13.为什么不允许电流互感器长时间过负荷运行? (4)14.电流互感器有哪几种接线方式? (4)15.PT二次侧为什么要加电磁小开关代替总熔断器? (4)16.PT二次侧电磁开关跳开后如何处理? (4)17.电压互感器常见的都有几种接线方式?各有什么作用? (4)18.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形侧为什么不反应三相正序、负序电压,而只反应零序电压? (5)19.简述感应式电流继电器的结构? (5)20.感应式电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5)21.电力系统中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原因是什么? (5)22.铁磁谐振过电压现象和消除方法是什么? (6)23.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四项基本要求是什么? (6)24.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6)25.常见的系统故障有哪些? (6)26.系统故障可能产生什么后果? (6)27.距离保护突然失压时为什么会误动? (6)28.什么叫高频保护? (7)29.什么是低频减载装置? (7)30.什么叫距离保护? (7)31.距离保护有何优缺点? (7)32.何为高频闭锁方向保护? (7)33.什么叫高频闭锁距离保护? (7)34.解释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零序保护? (8)35.系统振荡与短路时,电气量的变化有哪些主要差别? (8)36.目前距离保护装置中广泛采用的振荡闭锁装置是按什么原理构成的?有哪几种? (8)37.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分布与什么有关? (8)38.高频通道有哪些部分组成? (8)39.相差高频保护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9)40.什么是“远后备”? (9)41.什么是“近后备”? (9)42.线路纵联保护及特点是什么? (9)43.纵联保护在电网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10)44.纵联保护的通道可分为几种类型?我厂500KV出线采用的哪种通道? (10)45.我厂采用的是光纤通道零序电流保护为什么设置灵敏段和不灵敏段? (10)46.采用接地距离保护有什么优点? (11)47.距离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11)48.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源有几种? (11)49.并联电抗器和串联电抗器各有什么作用? (12)50.故障录波器有什么作用? (12)51.对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要求? (12)52.什么是电力系统静态稳定? (12)53.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措施是什么? (12)54.什么是电力动态稳定? (13)55.电力系统动态稳定的措施有哪些? (13)56.什么线路装设横联差动方向保护?横联差动方向保护反应的什么故障? (13)57.为什么在使用兆欧表时,测量用的引线不能编织一起? (13)58.一根导线的交流电阻和直流电阻是否一样?为什么? (13)59.什么叫谐波? (14)60.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是怎么产生的? (14)61.纯电阻,纯电感和纯电容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相位角各如何?.. 1462.什么叫电力潮流? (14)63.高压断路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14)64.对电力系统运行有哪些基本要求? (14)65.为什么远距离输电,升压变压器接成△/Y,降压变压器接成Y/△?1566.为什么停电时先拉负荷侧刀闸? (15)67.过电压对电力系统的危害? (15)68.什么情况下易产生操作过电压? (15)69.什么叫预防性试验? (15)70.什么叫耐压试验? (16)71.耐压试验有哪些种类? (16)72.什么叫1MIN工频耐压试验? (16)73.5MIN工频耐压试验与1MIN工频耐压试验比较有什么不同? (17)74.什么叫操作冲击耐压试验? (17)75.为什么要测量电气绝缘电阻? (17)76.用摇表摇测电气设备绝缘时要注意什么? (17)77.摇表的原理? (18)78.什么情况下易发生污闪? (18)79.何为绝缘的介质损耗?测量介质损耗有何意义? (18)80.什么是泄漏电流? (18)81.列举二、三个提高气体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
东方电气集团参加超超临界机组启动调试技术交流会

再热蒸汽温度 以尾部烟道烟气挡板作为主要调 温手段 ,通过调节烟气挡板的开度 ,改变流经低温 再 热器 侧 的烟所 量 ,达到 调 温 目的 。低 温再 热器 至
高 温 再 热 器 的 连 接 管 上 设 置 了 喷 水 减 温 器 作 为微 调 。低 温 再 热 器 进 口管 道 上 布 置 有 事 故 喷 水 减 温 器 ,用 于紧急 状况 下控制 再热器进 口汽 温 。
36 . 尾 部受热面
尾 部受 热面 为典 型 的 双烟 道结 构 ,采用 成 熟 的 汽冷 膜式 壁 包墙 ( 部为 护 板 包墙 ) 下 。在 包墙 过 热器 前 墙 上部 烟气 进 口及 中 间包 墙上 部 烟气 进 口处 ,管
膛 内,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布置在尾部烟道的 后烟道 内 。 过热 器 系统 采取 调 节灵 活 的喷 水减 温 作为 汽 温 调节和保护各级受热面管子的手段 ,整个过热器 系 统 共 布置 有两 级 喷水 减 温器 。一 级减 温 器 布置在 低
状 、启 动调试及 运行 经验 。
邹县电厂、山东电力科学院 、西安热工院、东北 电力科学院以及哈尔滨锅炉厂 、上海电气集团的代表也 在大会上作 了发言。来 自国家发改委 、国家电监会 、有关发 电( 集团) 司 、超超临界机组电厂的业 主、设 公
计 、安装、调试单位 ;主机设备制造厂家以及电力行业的专家 10 3 余人参加了会议。
子拉稀形成进 口烟气通道 。中间包墙将烟道一分为
—一 。
低温再热器布置在尾部前烟道 内,而高温过热
器 和低 温过 热器 布置 在 尾 部后 烟道 内 ,均采 用 光 管
结构 ,顺列逆流布置 。管束通过固定块 固定在尾部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运行参数控制

第 41卷 2013年 10月
云 南 电 力 技 术
YUNNAN ELECTRIC POW ER
Vo1.41 No.5 0ct.2013
1 00O MW 超 超 临 界 机 组 锅 炉 运 行 参 数 控 制
李 贺 谢 江 祁 积 满
(广 东 惠州 平海 发 电厂有 限公 司调整 试验 证 明原 给 定 氧量 控 制 曲线 的氧量 偏 高 ,在 整 体 降低 了原 设 计 院给 定 的 氧 量设 定值 后将 氧 量 修 正 系数 引入 氧量 控 制 函数 中以满足 不 同发 热 量 煤 种 对锅 炉 氧 量 的要 求 。氧 量修 正 系数 为 BTU 的函数 ,BTU数值 为对 应 负荷 下 实际燃 煤量 与设 计 燃 煤 量 的 比值 ,用 以判 断实 际燃 煤 的发 热量 。氧量 修 正 系数 与 BTU (实 际燃 煤 量/设计 燃 煤量 ) 的 函数 关 系如 图 2所 示 。
1 前 言
通 过 运行 参 数 的精 细 化 控 制进 行 锅 炉 燃烧 优 化是 提 高锅 炉 效 率 、降低 煤 耗 的重 要 途 径 。近年 来 随着 大容 量 、高参 数 机 组 的投 运 ,测 量 手段 不 断完 善 ,DCS控 制 系统 也 进 行 了升 级 ,机 组 的 自 动化 水平 大 幅度 提高 。同时 开 放 式 DCS逻 辑 的广 泛 应 用也 为 运行 人 员参 与 逻 辑修 改 以 通过 自动 调 节 实 现运 行参 数 的精 细化 控制 提供 了 良好 的条 件 。 将 由实验所 得 的优 化参 数 以 函数 曲线 的形 式 应 用 于 DCS中实现 机组 的优 化 运行 不 仅 减 少 了运 行 人 员 手 动调节 的工作 量 也 避 免 了 由 于运 行 人 员 水 平 的参差 不齐 导 致调 整效 果 的差 异 。
超(超)临界机组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Vo 1 . 3 2 N o . 5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ECHNOLOGI CAL DEVEL OPMENT OF ENTERP RI S E
2 0 1 3年 2月
F e b . 2 01 3
超( 超) 临界机 组 节能减排技 术分 析
于 连 海
( 山东 电力工程咨询院有 限公司 ,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3 )
摘 要: 随 着对 生 态环境 的 日益 重视 , “ 节 能减排 ” 已经逐 渐走 进 了A - 4 f ] 的生 活 。火力发 电厂作 为碳 排 放 大 户 , 排碳 量 约 占
到 全 国总排 放量 的 3 3 %以 上 。 因此 , 超( 超) q g 界 机 组节 能 减排技 术将 是今 后燃 煤 火 电机 组 的装机 主 力 。 文章将 结 合 多年 从 事 电厂 热机 、 环 保技 术 的 实践 工作 经验 , 阐述超 ( 超) 临界 机组 比亚 临界机 组 具有 的优 势 、 超( 超) 临界机 组 能够 采取 的节 能 减排 技 术 以及我 国
组一般采用直流锅炉 , 因为缺少汽包的缓和 , 像 负载控制 回路 、 气温以及给水之间都存在很强 的非线性耦合 。 由于 上述特 点 , 目前一些超 ( 超) 临界机组采取 了更多 的高性 能的 自动控 制系统 。 ④超( 超) 临界 机组 具 有 较 好 的 负 载调 节 能 力 。因 为 超( 超) 临界机组锅炉无汽包 , 因此变负荷性能较好 , 具有 复合变压运行能力 , 可 以适应 电网调峰的要求 。 在低负荷 时蒸汽比容大 , 运行 良好 , 但要防止因为压力过低引起 的 流动不稳现象 ; 在 中间负荷范 围内采取变压运行 , 可 以保 证较小的汽机热应力和较高的汽机 内效率 ;在 高负载运 行时采用额定压力 ,这样就可以使机组具有 良好 的循环
8-超超临界(USC)机组高温管道材料综述和管道设计中若干问题的讨论-65

超超临界(USC)机组高温管道材料综述和管道设计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汤蕴琳(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摘要:本文综述了适用于汽温为600℃的不受热的厚壁高温管道和联箱使用的合金钢材性质,受热的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子钢材性质,提出了使用参考意见。
对管道设计规程中使用的许用应力和设计参数提出了讨论。
简要介绍今后汽温进一步升高到630℃时可能使用的钢材。
关键词:超超临界机组高温管道材料管道设计0前言超超临界(USC)机组一般指进汽压力高于27MPa,或汽温高于580℃的机组。
经过几年来各单位的多次论证,同时考虑到国际上发展趋势,我国USC机组的容量和参数已基本取得了一致意见。
在容量上分600MW和1000MW 2个等级;在蒸汽参数上,按汽机主汽门入口处计,采用25或26.5 MPa,600℃/600℃,一次再热。
目前USC机组在我国发展迅猛,在建的1000MW USC机组已有三个工程6台机组,600MW USC机组已有二个工程4台机组。
还有一些项目正在规划中。
有关USC机组的各种技术问题,必需认真对待,妥善解决。
开发USC机组的关键之一,在于开发强度高,耐高温腐蚀、耐汽侧氧化、有良好的焊接和加工性能、经济上比较合理的新型钢材。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和欧盟研发了新的高温钢材,并经过试验机组的使用考验,从而扫清了发展汽温达600/610℃USC机组的障碍。
表1列出了2000年以后投产的若干电厂使用的钢管材料:表1 2000年以来投产的USC机组使用的钢管材料1厚壁高温管道材料由表1可见,对于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管,使用较多的是P92和P122。
在2000年以前,有若干USC机组曾采用P91和E911,由于此二种钢材许用应力低,钢管壁厚较大,影响机组变负荷速率,且材料总价格比之P92反而增加,因此在2000年以后已很少应用。
此四种材料的成分和许用温度,许用应力情况为表2。
表2 锅炉联箱和主汽管钢材(铁素体钢)性质Niederaussem 电厂锅炉出口联箱和蒸汽管采用E911,其规格如下(1D×t,mm):根据华东院的计算,当汽机进汽参数为25MPa,600/600℃,机组出力为1002MW时,主蒸汽管和再热蒸汽管使用P91和P92的计算结果如表3。
上海电气-超超临界锅炉技术介绍

上海电气电站31 集团
新的技术、新的亮点
更广的煤种适应性:无烟煤的解决方案
上海电气电站32 集团
新的技术、新的亮点
更环保的超超临界锅炉:组合式脱硝解决全负荷低NOx排放
上海电气电站33 集团
经济性对比
我们的业绩
安全的过热器、再热器设计
1)提高材料档次:高等级的S304H、HR3C;
2)优化结构设计:受热面水平布置或不采
用小R弯头;
3)减少烟温偏差:
可水平 调节
我们的超超临界锅炉投运至今未 发生由于过热器、再热器氧化、 超温引起的爆管情况。
可上下 调节
上海电气电站21 集团
典型锅炉运行情况介绍
上海电气电站10 集团
我们的业绩
切向燃烧:NOx排放低
平均NOx排放: 烟煤:258mg/Nm3 高灰分烟煤:314mg/Nm3
上海电气电站11 集团
我们的业绩
切向燃烧:NOx排放低
平均NOx排放: 烟煤:203mg/Nm3
上海电气电站12 集团
我们的业绩
河南
切向燃烧:煤种适应性广
新密 电厂
铜陵电
更高效:优质烟煤锅炉效率94.5%; 效率的提高0.3%,将给带来运行费用减少。
更高效:漏风率承诺低于4.5%~5%; 漏风率的降低1%,将带来40万元的运行费用的减少。
更环保:神华煤NOx排放承诺小于200mg/Nm3; NOx排放的降低将减少运行费用500万元,SCR投资费用300万元。
更安全:基本没有过热器、再热器爆管,已经杜绝水冷壁爆管 问题 减少每次爆管停炉将给电厂带来的经济损失。
660MW机组超(超)临界与超临界分析比较

超临界 ( 2 4 . 2 / 5 6 6 / 5 6 6 ) 机 组 热耗 约 7 5 9 0 k J / k W. h , 发 电煤 耗 约 2 8 3 g / k W. h ; 超 超 临界 ( 2 5 / 6 0 0 / 6 0 0 ) 机组热耗约 7 3 5 0 k J / k W. h , 发 电煤 耗 约 2 7 3 g / k W. h 。从 调研 的情 况 来 看 , 6 0 0 MW 等 级 超 临 界 机
虽然采用性能等级更好的材料和做喷电厂工程前期针对锅炉受热面高温硫腐蚀的问题与涂防护处理可以阻止高温复合硫酸盐对管壁的腐蚀西安热工研究院合作研究了锅炉受热面热喷涂用但是国内外尚无类似防高温腐蚀的业绩且选择更高于防止高温硫腐蚀的实验性研究并已经通过国内专等级的材料配套建设洗选煤厂受热面高温防腐喷涂家评审该研究方案是通过热喷涂技术将锅炉水冷都会极大地增加投资成本无论在安全可靠性还是经壁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喷涂一层合金涂层隔济生方面都是不划算的
四项 可 以 不 用 考 虑 , 那 么 建 设 2×6 6 0 MW 超 超
临界机组 年运 行 费 用 可 以节约 5 0 2 5万 元 , 初 投
资增 加 3 2 4 2 7万 元 , 按 照机 组 运 行 年 限 2 0年 , 2 0 1 1年 企 业 贷 款 利 率 6 . 6 %, 通 过 费 用 现 值 比较
种, 建 设超 超 临界 机组需 配 套建设 洗 选煤 场 , 预计 将
组 工 程静 态投 资 比较 , 超 超 临界 比超 临 界 增 加 投 资
硫 份 至少 降低 到 2 %水 平 , 才 能 保 证 锅 炉运 行 安 全 性 。这部 分要 增加 初投 资 和运行 成 本 。详见 下表 来 具 体分 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交流2013年会会议报道一年一度的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交流年会11月6-8日在天津召开。
会议由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主办、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协办、中国电力科技网承办。
34位科研院所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主管和200多位与会嘉宾交流、研讨。
本着宁缺毋滥,好中选好的原则,专家对会前征集的近200篇论文进行审核,精选60篇出版论文集。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题词祝贺:“发挥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学术优势,依托中国电力科技网站交流平台,凝聚冶金机械电力综合研发成果,推动超超临界机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全面落地,实现装备制造由大变强之中国梦——祝第七届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交流2013年会圆满成功”。
他还给会议提出了宝贵建议。
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交流2013年会会场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原副理事长程钧培主持开幕式。
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郭启刚总经理致欢迎辞并发表“打造五位一体循环经济示范模式,创建高效节能生态环保绿色电站”主题演讲:“我谨代表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向大会致以热烈地祝贺,并对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国投北疆发电厂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项目,规划建设6台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和60万吨/日海水淡化装置,按照三期建设。
一期工程建设2台1000MW发电机组和20万吨/日海水淡化装置,分别于2009年9月24日和11月30日投产发电,首批10万吨/日海水淡化装置于2010年4月26日全部投产,后10万吨/日海水淡化装置已于近期投运。
二期扩建工程2台1000MW发电机组和30万吨/日海水淡化装置,目前正在积极筹建。
北疆一期工程投产近4年来,各子项目运行良好,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
截至10月底,实现了工程开工以来2411天长周期安全生产纪录,累计完成发电量454.58亿千瓦时,各项能耗环保指标均达到或高于国家标准。
国投北疆发电厂先后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国家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获得2012年度全国火电一千兆瓦机组竞赛一等奖。
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郭启刚总经理致欢迎辞左:王峰;右:冯德明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师王峰发表“北疆电厂汽轮机优化运行实践”主题演讲。
介绍国投北疆发电厂一期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自09年投产以来强化生产管理,优化运行方式,不断探索机组节能优化运行的新方法、新途径:汽轮机调门优化调整、汽轮机冷端运行方式优化、凝结水系统优化运行、机组启停机优化、利用真空法同步进行汽机快冷、锅炉保养等运行优化措施,大大降低了机组的能耗指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国内同类型机组节能优化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西南电力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院长冯德明发表“新一代1000MW 高效一次再热机组技术在神华重庆万州工程中的应用”主题演讲。
他在分析我国投产超超临界机组差距和近期技术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首次在国内提出“新一代1000MW高效一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概念。
其技术路线特点为提升初参数、回热系统升级优化、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更环保技术应用及创新优化技术集成。
在与二次再热技术对比后,万州工程确定在国内首次全面实施上述技术路线,建设“世界一流、国内第一”电厂。
本工程在国内首次将1000MW机组初参数提升至28MPa/600℃/620℃、首次采用以九级回热为核心的热力系统全面升级优化、首次在大型燃煤机组中采用高位收水冷却塔、首次应用1000MW机组100%容量国产给水泵和小机、首次采用集成式主厂房和高度集约化布置等,优化采用余热回收方案,全面集成应用降低厂用电、节能节油、数字化技术、降低造价等创新优化措施,使其设计供电标煤耗降低10g/kW.h以上,全厂占地、水耗、排放等设计指标均处于国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
近期国内大多数超超临界机组计划实施类似技术路线。
该技术路线兼顾创新和稳妥、更宜全面推广,有能力将我国超超临界机组技术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左:姚丹花;右:张秋生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设计处高级工程师/副处长姚丹花发表“更先进超超临界锅炉设计考虑”主题演讲。
她和大家分享了上海电气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更先进超超临界锅炉的设计构想:新一代更先进超超临界锅炉设计将是一个立体设计概念,是将前期参数的选择、中期系统设计和后期运行优化有机的结合。
更先进超超临界设计中包括:更先进的参数、更先进的炉型、更先进的系统配置、更先进的设计理念、更先进的运行方式等。
在参数选择上,上锅通过对现行参数的分析,首次提出了623℃超超临界锅炉设计构想,并在田集电厂660MW超超临界锅炉上成功应用,从而推动了国内623℃超超临界工程应用;上锅首次提出了1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的设计构想,并成功将设计方案应用于获得国家科技支撑的国电泰州1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项目;在炉型选择上,上锅提出了塔式锅炉带挡板调温的设计方案;在系统配置上根据环保要求提出了超低NOx的燃烧系统结合全负荷脱硝系统配置和低低温除尘结合湿式除尘配置;在设计理念上,上锅更推崇将试验平台和设计有机结合的设计理念;同时为了实现先进超超临界,上锅认为还需要采用先进监测系统应用结合先进运行方式。
上锅先进超超临界锅炉设计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节能、更环保的目标,是为了推动新一轮电力行业的进步。
神华国华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热控高级专家张秋生发表“1000MW汽轮机轴瓦振动保护误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主题演讲。
他针对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轴瓦振动保护的误动故障,结合国内已投产的上海汽轮机厂采用西门子技术生产的29台1000MW汽轮机组瓦振保护情况,对轴瓦振动保护及NOT OK 信号的机理和保护误动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于传感器电缆接地不规范、探头安装不规范、信号延时设置不合理等等原因会导致NOT OK信号误发的原因及机理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论述,并对保护的合理设置提出了建议。
左:王卫良;右:吴建勋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节能减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主任王卫良发表“超超临界回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主题演讲。
他系统阐述了火电机组汽轮机回热系统的发展脉络及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超超临界机组所采用的十级抽汽带HARP回热系统、十级抽汽带蒸汽冷却器回热系统、八级抽汽带蒸汽冷却器回热系统、MC型带背压汽轮机抽汽系统等形式。
通过对回热系统所涉及的回热级数、HARP、蒸汽冷却器、二次再热、和MC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重点发展二次再热、将蒸汽冷却器与HARP技术结合、在高背压小汽轮机效率提高的前提下开发MC回热系统等指导思想。
华电邹县电厂高级工程师/厂长助理吴建勋发表“实施精益管理,提升节能水平,全力以赴建设资源节约型一流发电企业”主题演讲。
他从设备节能技术改造、运行方式优化和燃煤掺配掺烧、管理降耗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邹县发电厂在节能降耗方面所做的工作。
该厂综合采用变频调速、真空泵冷却水制冷、微油点火等技术,优化机组主要辅机运行方式,建立机组指标日常管控机制,充分运用值班员评价系统和机组耗差系统等数字化手段,全方位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左:杨宇;右:杨富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宇发表“汽轮机转子温度计算中惯性环节系数确定方法”主题演讲。
他分析了多种大型汽轮机转子温度监测技术的利弊,倡导采用具有高精度和易用性的惯性环节法来监测转子温度。
针对惯性环节法应用时关键系数确定难的工程问题,介绍一种利用有限元计算结果,通过基于模式的直接搜索算法来确定有关惯性环节系数的方法。
该成果将有力地推进汽轮机行业在工程中应用新的转子温度监测技术。
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材料专家/国际焊接工程师杨富发表“我国超超临界机组金属与焊接现状与展望”主题演讲。
他简要概述了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现状,论述了超超临界(USC)技术是未来我国火电机组的主要发展方向。
指出了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关键技术是金属材料耐高温、高压及焊接和热处理问题。
提出完善600℃、开发700℃超超临界机组用国产新型耐热钢,使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成为我国火电发展的主流和强项。
左:蒋寻寒;右:樊志军6日下午,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蒋寻寒发表“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问题和前景”主题演讲。
他回顾了近几年来超超临界汽轮机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的进步, 从电厂和电科院的视角,对目前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发展,以及汽轮机和周边设备、相关锅炉环保等专业的关联进行了分析,对超超临界汽轮机设计制造技术,特别在汽轮机和电站的节能设计方面,提炼了一些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和结论,作了近期前景展望,及提出各种设计和设备配置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可能的煤耗目标。
指出电站设计需要很多的完善工作,大量设计规范需要更新。
他特别指出,在常规燃煤火电机组(纯凝)范围内,由于国内迅速消化引进的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结合自身特有的各种创新,供电煤耗首先达到270 g/KWh的很可能将是中国的机组。
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樊志军发表“北疆电厂1000MW 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能效对标与指标提升措施”主题演讲。
他提到,能效对标是提升我们工作的有效手段,为机组安全生产、设备管理、节能降耗、经济运行等方面,树立了目标、开拓了思路。
通过能效对标制定了改进和提升指标措施,使机组在可靠性、长周期运行、经济指标控制、设备管理、环保和技术监督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升,为今后指标提升有较大指导意义。
左:马君;右:冯庭有哈尔滨北方通用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马君发表“中心给料机原煤仓中的应用”主题演讲。
他指出,中心给料机按照当前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先进先出”原则对各种物料进行卸料,主要适用于对储存水分大、易粘结、流动性较差的各种煤仓进行出仓卸料工作,能够完全避免因煤仓内的物料因长时间堆积滞留或存在不流动区域而产生的堵煤现象,因此用户可以提高煤泥或劣质煤掺烧比例,进而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
截止目前,哈尔滨北方通用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已经将中心给料机成功用于国内10余家300MW以上燃煤电厂中,并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华能海门电厂值长/技术创新副组长冯庭有发表“基于百万千瓦机组循环水深度节能优化”主题演讲。
他重点介绍了华能海门电厂循环水系统三种挖掘节能潜力、深度细化降耗方案等,这一研究成果对同类百万机组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左:黄莺;右:杨伟哈尔滨锅炉厂锅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副所长黄莺发表“哈尔滨锅炉厂二次再热锅炉研发现状”演讲。
二次再热机组是当前提高火电机组热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哈锅的二次再热锅炉是深入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基础上的自主研发,在建炉型已经涵盖了塔式炉和∏型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