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现代健康观
现代健康观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抵抗能力;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 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 色正常,无出血;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件,走路轻松。
过度运动是发生于体育运动中的一种运动 性疾病,其发生发展过程既有运动方面的因素 也有运动恢复、营养、心理及其他方面的因素, 往往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过度运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 二是当身体的某些功能发生改变时,恢复手段 无效、营养不良、情绪突变、思想波动等,使 正常的负荷变成超量负荷
适量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适量运动是指根据运动者的个人身 体状况、场地、器材和气候条件,选择 适合的运动项目,使运动负荷不超过人 体的承受能力。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强度、 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适宜,运动时的心 率范围控制在120-150次/min之间;机 体无不良反应,运动后略觉疲劳,恢复 速度快;情绪和食欲良好,睡眠质量高, 醒后感觉精力充沛。
现代健康观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定义健 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 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 状态。”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方 面的健康标准。
健康的标志与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的10条标志: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 “五快”: 1、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 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 2、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 而且感觉良好。 3、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 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 4、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5、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档1.5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发展中重要的心理基础,也是个人心理成长中追求的目标。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于个人、于家庭、于社会都极为重要。
怎样的心理状态才是健康的?一、现代健康观What is the WHO definition of health?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章程序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的表现,而且是在身体、精神、社会功能上都处于完全健康的状态。
”这个定义自1948年确定以来,一直沿用至今1。
上述含义包括:1、身体健康: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2、精神健康:正常的情绪反应与良好情绪状态,自尊自信,热爱生活,处世乐观;3、社会适应良好:正确知觉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环境(即能适应物理的、人际的、社会规则与不同社会角色),有良好的社会功能。
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身体、精神、社会功能等方面均健康。
其中精神健康,不仅仅是无精神障碍,还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能够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对社会做贡献。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总的精神状态,是积极的社会适应过程,也是健全人格、1What is the WHO definition of health? http://www.who.int/suggestions/faq/en/成熟人格的体现。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在适应与发展中,以良好心理素质来综合表体现的。
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为,精神卫生不仅仅是无精神障碍,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其社区作贡献。
谈现代健康观念:健康观、保健观、个人观、身体观
谈现代健康观念:健康观、保健观、个人观、身体观现代社会对健康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开始关注全面的健康观念,将健康看作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福祉的综合体。
在这一背景下,健康观、保健观、个人观和身体观成为了人们对健康问题的不同看法。
健康观健康观是指人们对健康的整体认知和评价。
现代健康观念强调预防和全面的健康管理,而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治疗。
人们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而是身心健康的完美状态。
健康观强调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惯、适度的运动、充足的休息和精神放松等。
保健观保健观是指人们对保持健康的方法和理念。
现代保健观强调综合性的保健策略,包括健康饮食、适度的运动、生活平衡和心理健康等。
人们开始注重预防和健康管理,通过定期体检、接种疫苗、生活规律等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个人观个人观是指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和态度。
现代个人观强调每个人对自身健康的责任和行动。
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主动寻求健康相关的信息,并自觉改变不良的生活惯。
个体的健康行为和自制力对健康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身体观身体观是指人们对自身身体的认知和评价。
现代身体观超越了外貌和体形的标准,更加注重身体功能和整体健康。
人们开始关注健康的生理指标,例如血压、血糖、血脂等,以及身体的运动和功能表现。
身体观鼓励人们通过适度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维护身体的健康和功能。
现代健康观念中的健康观、保健观、个人观、身体观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全面的健康认知和管理体系。
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健康管理中,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实现身心健康和综合的幸福感。
现代人的健康观
现代人的健康观
现代人的健康观
传统的“健康”观念,通常将“健康”简单扼要地定义为“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
也就是说“无病即健康”,似乎健康只是疾病反义词或对立面,并没有涉及健康本身的问题,这是何等狭义的观念!
现代人的健康观念,则大不以为然:健康是一种良好状态,一个人的身心与精神,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现代人的健康观,是一个整体健康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因此,现代人的健康观,十分广义,具有广泛内涵: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项标准。
然而,按照十项标准,没有多少人能够达到健康,尤其是我们老人群体,这似乎是健康的另一个极端。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谈谈你对现代健康观的理解
整体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心理和社会功能在内的完好状态。
•新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仁医者,行仁术助人者也。
•助人者须懂人,懂活人,懂完整的人!先知己、助己,在助人过程中不断成长、完善。
做全面、人道的医者-人医、仁医!(一)WHO的健康概念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78年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这一认识是伴随医学模式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过渡而完成的。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给健康下了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这个定义将人类几千年对疾病、自身和生存环境的认识高度概括起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迄今为止应用最普遍的、认可度最高的健康概念。
1968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明确健康即是“身体精神良好具有社会幸福感”,更加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是全世界一项重要的社会性指标”。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健康是人的发展的基本目标。
1989年WHO又提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标准。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体是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者共同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者共同制约着人的健康和疾病,有时其中某个因素起主导作用,但三者总是相互影响的。
在这种新的医学模式中,健康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即“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和疾病是一种互相延续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要维持和促进健康,治疗疾病,除了注重生物因素外,决不可忽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这就自然要求护理活动是整体护理,即对人体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护理关注健康、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介于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之间。
现代健康理念
现代健康理念近年来,健康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因此健康理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现代健康理念不仅包括了身体健康,还强调了心理健康、社交健康以及环境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平衡。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现代健康理念。
一、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健康理念的基础,它指的是身体状况良好,没有疾病和问题。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人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充足的休息。
合理饮食是指摄入均衡的营养,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健康食品。
适量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有助于防止慢性疾病的发生。
此外,人们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给身体提供良好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心理状态的良好与否。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压力的增加,很多人都面临着心理问题。
为了保持心理健康,人们可以通过摆脱负面情绪、积极面对困难、保持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等方面进行举措。
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学习心理保健知识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社交健康社交健康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良好交往和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常都有着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社交健康往往被忽视。
然而,社交健康对个人健康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给人带来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减轻压力、提高幸福感。
为了维护社交健康,人们应该主动参加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四、环境健康环境健康指的是人们所处的物理环境是否对身体和心理有害。
在现代社会,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维护环境健康,人们可以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入手。
个人方面,我们可以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养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
社会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现代健康观包括哪四个方面
现代健康观包括哪四个方面
现代健康观包括:均衡营养,良好心态,适当运动,戒烟限酒。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
健康被定义为在既定的生命周期内没有疾病。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而从卫生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现代健康观则是整体健康。
整体健康涉及生理、心理和道德三大因素,诸多的社会和环境因素会对人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而健康本身就是一种个人财富或社会财富的代表,它是人生幸福指数的决定因素之一。
现代健康观的内容
现代健康观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现代健康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基础。
它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处于平衡、协调和正常的状态,能够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身体健康的评估包括身体发育水平、身体机能水平、身体抵抗力水平等方面。
保持身体健康需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人的精神状态良好,具有正常的智力、情绪、意志和意识,能够适应和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心理健康的评估包括智力水平、情绪稳定性、意志力、自我认知等方面。
保持心理健康需要良好的教育、文化修养、艺术欣赏、社交活动等。
3.社会适应良好社会适应良好是现代健康观的必要条件。
它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
社会适应良好的评估包括人际关系、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
保持社会适应良好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我认知、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等。
4.道德健康道德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更高层次。
它是指人在行为上符合道德规范,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能够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积极的贡献。
道德健康的评估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诚信守法等方面。
保持道德健康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化修养和自我约束。
综上所述,现代健康观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保持现代健康需要全面关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
健康第一课学习心得体会5篇
健康第一课学习心得体会5篇健康第一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1)通过这学期大学心理学的学习,我对心理学知识有了必要的了解。
首先,我对心理发展的历史有了必要的了解,然后我学习了一些小组活动的知识。
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生活的知识。
在小组活动中,我们对彼此是开放的。
他们的身心都参与了群众的活动,这再次体现了群众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活动课上,我体会到了人们内心脆弱的一面。
有时候,他们多么需要别人的照顾。
这种心连心的交流能让人们感受到交流的乐趣。
我们对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让人觉得像是一场表演,但我们情不自禁地感受到真诚的心。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课程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
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
学生在真实、生动、创新的活动中学习和启发,促进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情感,理解真理,凝聚情感,形成信念,然后需要在行动中表达自己。
此时,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向外投射健康高尚的情感,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
这个学期,我还参加了学校的心理协会,秦新港,这是一个温暖的家庭。
我们一起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知识,还把心理服务带给了其他同学。
个性是今年5.25的活动深深打动了我,师生之间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和我学到了很多……在那里我可以把我在心理学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让我学习和应用它!在完成大学心理学的学习后,我对四年的大学生活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对未来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对我的职业生涯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可以看出,心理学对我们的大学生是有帮助的。
很明显你很忙。
我们可以在生活、学习和交流中运用这些知识。
我对这门选修课很感兴趣。
我不必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讲课上,而是觉得自己不由自主地被老师吸引住了。
所以心理学真的很有魅力。
虽然我的心理学选修课已经结束了,但是我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还没有结束。
也许心理学和我未来的职业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我来说是一个长期的帮助,甚至是一辈子的帮助。
现代健康观念
现代健康观念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二、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三、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四、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五、能抵制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六、体重适当,身材发育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睛不易发炎。
八、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十、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影响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总文化的组成部分。
体育既是教育的一环,又是生活的一环,是属于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因此,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1、促进人脑清醒、思维敏捷体育活动能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强,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分析综合能力。
2、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进行体育活动加速血液循环,以适应肌肉活动的需要,这样就能从结构上和功能上改善心血管系统。
经常从事运动,能使心脏产生工作性肥大,心肌增厚,收缩有力,心搏徐缓,血容量增大,这就大大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心率和血压变化比一般人小,表现出心脏工作的“节省化”现象。
3、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呼吸是重要的的生命现象,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经常运动能使呼吸肌发达,呼吸慢而深,每次吸进氧气较多,每分钟只要呼吸8-12次,就能满足机体需要。
运动可使人体更多肺泡参与工作,使肺泡富有弹性,可增加肺活量。
4、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适当体育活动能为骨骼和肌肉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肌纤维变粗,肌肉组织有力,促进骨骼生长,骨密质增厚,提高抗弯、抗压、抗折能力。
5、调节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从事体育活动,特别是从事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能使人产生一种非常美妙的情感体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由于运动的激励还可以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添生活情趣。
201503健康与社会 -现代健康观(李丽萍)1
在这冰山的顶尖是 每年3200万心脑 血管疾病患者
仍有大量未被发现的人由 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 脂、吸烟、体育活动少和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而处于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之中
了解健康问题群体现象的意义
• 使我们临床医生不仅可以“看到树木, 也看到森林”; • 评价人群健康的主要手段; • 通过三间分布研究,可以帮助发现相 关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以及流行规律, 将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现代健康观
汕头大学医学院 李丽萍
E-mail: lpli@
健康观
• 即人们对健康 ( Health ) 的 看法。 • 一般分为两种:
消极健康观 积极健康观
消极健康观
消极的健康观认为: “无病就是健康”。
此定义的缺陷是: 仅从外表观察,忽视了生理、病理 和心理方面更复杂的过程,属于 生物医学模式。 为狭隘、消极、低层次的健康观。
观点 健 康
行为
生活
健康
概念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生物、物理、化学、社会、经
济、文化等。
生活方式:营养、风俗习惯、嗜好、交通 工具、精神等。 卫生服务:医疗卫生管理与设施 生物遗传: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身体内部
社会 成熟 老化
生物遗传 综合健康 生活方式
消费形式
遗传
康复
心理
环境因素
自然 职业 因素
(4)卫生管理研究
• ①生命统计资料的收集、 保管、分析和利用; • ②卫生服务研究的技术及 管理; • ③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的 制订; • ④医学教育的改革及卫生 人员的继续教育。
疾病的三级预防
• 疾病的预防包括:
–阻止疾病的发生 –疾病发生后阻止其发展以及疾病治疗过程的 康复防残,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造成的健康 危害
健康教育第一课教案8篇
健康教育第一课教案8篇第一课:均衡的饮食在健康教育的第一课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均衡的饮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饮食习惯的不良已经成为了许多健康问题的根源。
通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预防许多慢性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1. 为什么均衡的饮食重要?均衡的饮食意味着摄入适当比例的各种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些营养素是人体正常运作所必需的。
如果我们的饮食不均衡,就会导致营养缺乏或者摄入过量,从而引发健康问题。
2. 如何实现均衡的饮食?为了实现均衡的饮食,我们首先要关注每餐的构成。
每餐应包含主食、蛋白质、蔬菜和水果。
主食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蛋白质可以帮助维持和修复身体组织,蔬菜和水果则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合理选择饮食中的脂肪和糖分摄入量也很重要。
3. 饮食不均衡的危害饮食不均衡会给身体健康带来许多危害。
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摄入过量的脂肪和糖分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长期缺乏蔬菜和水果则可能导致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引发的健康问题。
4. 如何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家长应为孩子提供均衡的饮食,鼓励他们尝试各种蔬菜和水果。
学校可以提供健康的食堂食品、开展饮食教育活动。
而社会应加强对饮食习惯的宣传和监管,减少垃圾食品的销售。
第二课:适度的运动适度的运动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和学习压力的增加,很多人忽视了运动的重要性,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
因此,教育学生养成适度的运动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1. 为什么适度的运动重要?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维持健康的体重和身体形态。
此外,运动还可以减轻压力,改善心理健康,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
通过适度的运动,我们可以预防许多与生活习惯相关的疾病。
2. 如何进行适度的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包括各种形式,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等。
心理健康:现代健康新观念
心理健康:现代健康新观念心理健康:现代健康新观念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
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
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怎样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呢?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新标准1.精力充沛,不感觉疲劳;2.处世乐观,积极参与,敢于承担责任;3.善于休息,睡眠好;4.适应环境,应变力强;5.不太得病,抵御感冒等传染性疾病;6.体重适中,身体匀称;7. 眼睛明亮,不发炎,反应敏捷;8.牙齿清洁,无龋齿;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骨骼健康,肌肤丰满有弹性。
怎样才能快乐每一天?快乐每一天是一个人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表现,是一种精神。
可能有人会说,生活条件还这么差,有什么快乐而言,其实,穷有穷的乐,富有富的苦,活的就是那股子劲。
★明白一个道理即要明白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物质生活基本有保障之后,不论是谁,精神生活变得格外重要,换句简单的'话讲,就是开心地活好每一天!在评价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中,比富裕更为重要的指标是心情愉快。
事实证明,富裕程度与开心程度并不一定呈正比,所谓“皇宫里也有人天天哭,山沟里也有人天天笑”。
★记住两个重要一是“看法”最重要!就世界上所有的问题而言,对问题的看法远远比问题本身重要。
一个人开不开心说到底就是怎么看或从哪个角度来看问题。
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要积极地去看,对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乐观地去对待。
二是“两看”也很重要!那就是工作上要向高处看,生活上要向低处看。
这不仅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而且也是重要的养生之道,更确切地讲是养心之道。
★会说三句话1、算了吧!即对一个无法改变的既成事实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受这个事实,勇敢地面对。
2、不要紧!有什么大不了的,生活就应该如此。
3、一切都会过去的!即要坚信天不会总是阴的,总有一天会艳阳高照。
体育保健学_01健康概念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体育健康观
(一)体育要面向全人类发展的根本需要 (二)促进人类健康是体育的终极目的
第三节
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一、适量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二、适量运动对人体心理功能的影响 1、通过提高本体运动感觉,使人对自身更加了解 2、通过运动表象,提高认知和记忆能力;
3、适量运动对思维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社会适应健康 社会适应健康:指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适应方面 的健康 (二)个体健康和人群健康 个体健康:指个人的综合健康状况;是人群健康的基 础。 人群健康:指不同地域或不同特征的人群的整体健 康状况。 (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 按“MDI健康评估”方法将健康分为三类 第一状态:即健康状态;MDI值在85分以上; 第二状态:即疾病状态:MDI值在70分以下; 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非健康非疾病状态); MDI值在70~85分之间;
第一章 健康概述
目的要求:掌握健康的概念及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 一、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概念的形成与演化 1、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 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WHO 1948 ) 健康“身体精神良好,具有社会幸福感” (WHO 1978) 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 很好” (WHO 1989)
(三)健康的标志与标准 1健康的标志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 无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第一章 现代健康观
第一章现代健康观讲授(100分钟) 2010年3月6日主要内容:1、传统健康观;2、现代健康观;3、个体健康自测。
重点、难点:现代健康观的理解与建立。
一、传统观念的误区疾病—健康连续统一体早逝中心点(无明显疾病)高水平健康从图的中间想左进展,表示健康状况的逐渐恶化。
从中间向右发展,表示身心健康水平逐渐提高。
治疗模式(化学药物、草药、外科手术、心理治疗、针灸等)只能使人达到中性状态,即疾病的症状得到缓解。
健康模式则贯穿整个疾病-健康连续统一体,可以帮助你达到更完美的健康水平。
健康模式并不能取代治疗模式,而是与之相辅相成。
如得了病,治疗是重要的,但不要在中性状态止步不前,应当按照健康模式,努力达到高水平的完美的健康。
健康是动态的。
高水平的健康需要你对自己身体的悉心呵护,建设性地运用你的思维,有效地表达你的情绪,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富于创新精神,以及关心你的躯体、心理和情绪的环境。
二、健康概念的演变(一)、神灵医学模式和自然医学模式“健康”:即强壮、结实、完整、安宁之意。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远古时代的医学模式。
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世间的一切是由超自然的神灵主宰,疾病乃是神灵的惩罚或者是妖魔鬼怪附身,故把患病称为“得”病,对待疾病则依赖巫术驱凶祛邪,而死亡是“归天”,是灵魂与躯体分离,被神灵召唤去了。
这种把人类的健康与疾病。
生与死都归之于无所不在的神灵,就是人类早期的健康与疾病观,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宗教是对自然力的屈服,并将其神秘化的结果;医学是对自然力的征服,并将其明朗化的结果。
如古希腊医学,中医学等对疾病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比如古希腊的医学就认为,生命是由土、气、火、水四种元素组成,四元素与冷、热、干、湿四种物质配合成四种体液,即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痰。
四种体液的协调与平衡决定人体的体质和健康。
(二)、生物医学模式1、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人们运用生物与医学联系的观点认识生命、健康与疾病。
现代的健康观
现代的健康观一、健康(Health)的概念自古至今,健康成为各朝各代人们谈论的永久话题,并被视为人生的第一需要。
然而什么是健康?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健康的确切内涵?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该宣言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X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事隔多年后,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physicalhysi。
alhealtl)、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health)、社会ychological。
alth)、社会适应良好(good social adaptation)和道德健康(ethical health)。
这种新的健康观念使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这个现代健康概念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是对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的有力补充和发展,它既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从而摆脱了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
1.躯体健康(生理健康)躯体健康是指身体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状态;广义的心理健康还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
3.社会适应良好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于社会现状有清晰、正确的认识。
既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注重现实与理想的统一。
对于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怨天尤人,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去解决。
当发觉自己的理想与愿望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时,能够迅速地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发展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妄自尊大和一意孤行。
现代健康观的内涵
现代健康观的内涵
现代健康观是在20世纪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人体健康的
理念,它旨在通过科学的手段来保障人们身体的优良状态,更好地适
应现代化社会的变革。
现代健康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人体的健康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如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
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营养搭配,规律的运
动量和作息,遵守健康生活方式等,都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现代健康观还主张防病胜于治病,因此强调预防疾病和疫病的爆发,
从而提高全民身体健康水平。
第二,保持心理健康。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存在压力、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这对个人身体健康和家庭、社会的稳定都会造成不
良影响。
因此,维持心理健康也是现代健康观的核心之一。
通过增强
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应对危机和挫折、保持积极心态和寻求心理咨询等,可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三,预防疾病和疫病的爆发。
现代健康观强调病从口入、预防
为主,提出了卫生防疫、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多种有效措施。
此外,现代健康观也推崇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既要注重西医药物的
治疗方式,也要发掘中医药的疗效,让不同的医疗方式相融合,达到
更好的治疗效果。
处于现代社会,人们的健康问题日益突显,现代健康观的理念为
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只有通过科学的健康观念和健康方式,
才能更好地保障个人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让我们认真倡导并贯彻现代健康观,共同促进全民健康和社会发展。
体育健康与理论课件第二章现代健康观
一、多层次的需求 健康需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 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二是社会发展对 人类健康的要求。新时代多层次的 健康需求就是建立在前述两方面基 础之上的。 一般说,健康要求的发展来源于以下 三个方面的发展: (1)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2)社会历史的发展。 (3)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现代健康思考
二、“健康促进学”的问世 “健康促进学”是一门帮助人们改变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面,一 方面,个体能选择自己的饮食、锻炼及其他与生活方式有 关的习惯、行为,并有适应和改变的能力;另一方面,个体的 行为或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直接影响健康。
第五节 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二、生活方式与健康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工作、生活、娱 乐、社交等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很大,良好的生活方 式是人体健康与延年益寿的保证。
三、自然环境与健康 (一)空气与健康 (二)水与健康 (三)噪声与健康 四、心理与健康 人生一世,矛盾重重,各种不良社会心理因素同生物因素一样,也 能危害人体健康。例如:精神紧张可引发胃痛,生气时不想吃饭等, 这是最常见的例子。国外的调查资料表明,65%的疾病与不良的 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系,其中30%的疾病纯粹是心理因素引致。
第二节 现代健康模式
三、现代健康新模式 通过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人们可以具有健 全的体魄和养成终身保健的习惯,以及形成 和谐健康的心理素质。美国《新英格兰医 学期刊》认为,成年人经常进行适度而不激 烈的体育锻炼可以延长寿命。
第三节 现代健康思考
一、健康观念的更新 自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一新定义以来,人们的健康观发生了很大变 化,从而结束了“无病就是健康”的旧健康观,明确了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 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生殖健康五方面都具备的情况下,才是完 全的健康。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衡量人体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准,例如:(1)精力充 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 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5)对 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6)体重适当,体型匀称,头、臂、臀比例协 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齿龈颜 色正常,无出血;(9)头发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世界 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定义和具体衡量标准反映了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 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是人类健康观的重大发展,对以促进 健康为基本目的的预防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现代健康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健康的含义和内容
2、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教学要点】
1、理解健康的概念
2、了解健康五要素
3、掌握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因果联系
4、关注营养与健康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是:健康,并不仅仅是不得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能力。
也就是说,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上述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可构成人的生命质量。
在人的生命这个三维立方体中,身体。
心理和社会三种属性的面积越大,则生命立方体的体积越大,在自然和社会中所占的位置也越高,与社会的接触面也越大,显示出该个体的生命质量也越高。
反之,如果这三种属性的面积过小,则个体与社会的接触面也越小,生命质量就越差。
许多健康者的经验告诉我们,生命体的质量越高,则健康长寿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反,个体如果心理压抑和自我封闭,则极易产生疾病,缩短寿命。
这也说明,一个人只有从生物、生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着手,才能提高生命质量,保证其健康幸福的生活。
(二)健康五要求
美利坚大学的健康中心提出了一个与健康三维观相似的健康定义,即个体只有身体、情绪、智力、精神和社交等五个方面都健康(也称健康五要素),才称之为真正的健康,或称之为完美状态。
1、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不仅指无病,而且还包括体能,后者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的能量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能力。
人体具备这种能力,就可以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情绪健康
情绪涉及到对自己的感受和对他人的感受。
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的稳定性,所谓情绪稳定性是指个体应对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和环境压力的能力。
当然,生活中偶尔情绪高涨或情绪低落均属正常,关键是在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要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
3、智力健康
智力健康是指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大脑始终保持活跃状态。
有许多方法可以使大脑活跃敏捷,如听课、与朋友讨论问题和阅报刊书籍等。
努力学习和勤于思考使其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4、社交健康
社交健康指形成与保持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此能力使其在交往中有自信感和安全感。
与人友好相处,也会少生烦恼,心情舒畅。
健康的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例如,身体不健康会导致情绪不健康,缺乏精神上的健康会引起身体、情绪和智力的不健康等。
在人的生命长河中的不同时期,健康的某一要素可能会比另一些要素起更重要的作用,但持久地忽视某一要素就可能存在健康的潜在危险。
只有当人体的每一健康要素平衡地发展,才能称得上处于完美状态,才能真正健康和幸福地生活,享受美好人生。
(三)生活方式与健康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家庭等影响而形成的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在很早就认识到生活方式与健康有关,但由于人们一直认为危害人类生命的各种传染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从而忽视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直到19世纪60年代后,人们才逐步发现生活方式在全部死因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例如,1976年美国年死亡人数中,50%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可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健康至关重要。
(四)营养与健康
适宜的营养对于增强体能和保持健康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修复机体组织,还可以满足人们每日身体活动所需的能量。
营养吸取太少会削弱体能和引起疾病,保持足够的营养应引起每个人的重视。
然而,营养吸收又不能过分,暴饮或暴食会导致肥胖症,肥胖症可引起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
总之,人体的完美状态或健康状态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形成和保持的,两者均包括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营养适宜、消除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和滥用药物等)以及控制
精神压力等,不管个体目前的健康状况如何,都应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完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