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开放及其立体化共享资源建设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开放及其立体化共享资源建设的研究作者:龙军

来源:《科技视界》2012年第29期

【摘要】本文首先对实验室开放和共享资源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实验室开放开展立体化全方位共享资源的建设,对立体化共享资源的内涵、建设方法进行了一定地探索。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共享资源;立体化;人才培养

2012年3月教育部频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提出了“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做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要围绕办学特色,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对实验室建设及所提供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实验室开放的现状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已或正在尝试进行实验室开放的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开放措施和保障条件的建设,创造全面开放的实验室教学环境。实验室的开放也促进了管理方法、队伍素质、教学模式、实验内容、资源建设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创新,使实践教学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

开放的形式有:实验室根据自身的特点开放一部分实验项目;教师申报课题,带领学生参与的项目;学生基于个性发展自己选题,进行自主创新的项目和毕业设计(论文)项目等四类。

开放的内容有:学生自选实验项目、实验室、实验时间和学时数的“时空开放”;实验室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内容开放”;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开放”等。

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提供了有效平台和手段进行实验室资源的整合,加强预习、预约、准备和管理的过程监控,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提高学生受益面。

逐步建立起适应实验室开放的教学新体系。明确实验室开放的准入标准,培奍学生预习、自主、独立和查阅资料的能力。设置相应的学分或选修课,鼓励学生进行开放实验室。提高了实验教学的份量,开设独立的实验课、课程设计课或综合实验课,把实验技术成果与教学、科研成果同等对待。优化实验项目、加大项目组合力度,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整合相关课程及实验项目,规划出不同各层次的实验内容,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实验比重,促进学生利用实验室开展自主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活跃第二课堂。

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缺少相关实验教材和参考资料,教学资源缺乏;成果偏少,没有起到教学科研支撑平台的作用;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开放效益低、范围窄、学生参与少,校际或校企合作程度低等。

2 高校共享资源建设的情况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共享资源平台就是—个通过网络可以方便访问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并进行教学、学习、使用的工具。目前共享资源的建设主要集中在数字化图书资料、音像制品和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等,尤其是基于各级精品课程网站,集中提供了包括大纲、进度表、教案、课件、案例、试题、授课录像等教学资料;带头人、主讲教师等师资情况及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等教学文件。这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改革创新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但多数共享资源呈现出无人维护、交互性差;没有统一标准,共享程度低;资源更新缓慢、同质化高、优质资源少;教师与学生参与少,资源利用效果不好;知识产权没有得到很好保护,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等问题。

3 实验室开放与共享资源建设的关系

为了充分发挥并拓展实验室开放及共享资源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以将两者形成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通过开放实验室,可以更好地安排实验室的资源,实现实验室的共享;重新设计实验教学环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和共建,引入社会培训和认证;为教师、学生提供共同参与的教学科研平台;构建学校专职、企业讲师、客座教授的教学队伍等。在实验室进行各类活动及成果还可以不断补充完善共享资源的建设,并提供可借鉴的参考建议。

通过共享资源的建设,为实验室提供完整的教材及辅助资料、立体化的教学包、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丰富的教学资源、系统化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实验教师也可以更好的融入到专业教学、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参与更多的活动与项目,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水平。

4 基于实验室的共享资源建设的研究

围绕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目标,基于实验室对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本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实验室开放的基础上,着力进行立体化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立体化教材、立体化教学平台、立体化教学设计、立体化师资队伍、立体化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立体化教学资源、立体化教研科研等共享资源的建设与改革创新,全方位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立体化教学模式:根据专业特点、行业要求和课程目标,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差异化地综合使用演绎验证、情境模拟、问题探究、设计辩论、项目驱动、合作学习,形成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立体化教学平台:构建涵盖课堂讲授、实验操作、课程设计、项目实训、企业培训认证、竞赛指导、项目课题实施、创新创业、网络教学等分层次的立体化教学平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立体化教学设计:研究从模仿、改造、设计、创新及实践的全程实验教学环节;探索采用案例启发、分层次、任务驱动、模拟-扩展、项目群推进、分组、兴趣小组、竞赛备战及校企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与多种先进教学手段的结合,对教学进行立体化的设计,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立体化教材:不断完善从教材、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网络课程、网络作业与答疑、多媒体教学光盘、仿真实验教学、学习指导等全方位的学习资料,实现立体化的教材体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立体化课程:有计划地建立包括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到综合设计课立体化课程库,探索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等,为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并在此基础构建从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创新设计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及学科思想、人文教育等的立体化课程内容体系,逐步形成完整的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手段更有活力、课堂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立体化教学资源:建立健全校内教学资源数字化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校内开放式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有机整体,拓展教学内容,嵌入企业培训和资格认证,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

立体化师资队伍:组建专职教师、实验教师、企业培训教师、校外专家、客座教授的全面立体化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培训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

立体化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构建学校、教学单位、教研室、教师、学生、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立体化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立体化教研科研:加强校内、校际、校企的合作,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形成共同合作建设的立体化教研科研平台。

通过实验室共享资源的建设,将不断整合学校内部的各项资源,并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通过对师生进行使用共享资源的培训和要求,将资源的作用尽可能的发挥出来,培养学生想学习的兴趣、爱学习的习惯、会学习的意识和能自主学习的能力,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校际间、校企间的资源共享还能促进学校、企业在专业技术层面的交流和沟通,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