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框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理论
•
自由贸易理论,核心是自由贸易可使参与贸 易的双方均获得贸易利益,它是通过对贸易原因 的近于完美的实证分析和逻辑推论而得出,这是 自由贸易理论获得广泛认同的主要原因。
•
保护贸易理论者则认为,每个国家在国际贸 易的过程中都需要首先保护本国产业,尤其是对 那些优势不明显的国家而言更使如此,因此他们 提出在国际贸易中,政府应该适度保护本国企业 。
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比较(相对)优势差异
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国际交换比率介于两国国内交 换比率之间,且不等于任何一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 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 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 对外贸易进行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总量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 利。
( )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 财富。斯密认为 ,交换是出于利己心 并为达到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 人类的一种天然倾向。人类的交换倾 向产生分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 进步是分工的结果。他以制针业为例 说明其观点。根据斯密所举的例子, 分工前,一个粗工每天至多能制造20 枚针;分工后,平均每人每天可制造 4800枚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 高了几百倍。由此可见,分工可以提 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斯密 进而分析到,分工既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那么每个人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 彼此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即分工的原则是 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他以家庭之间的分工为 例说明了这个道理。他说,如果一件东西购买所花费 用比在家内生产的少,就应该去购买而不要在家内生 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 。裁缝不为 自己做鞋子,鞋匠不为自己裁衣服,农场主既不打算 自己做鞋子,也不打算缝衣服。他们都认识到,应当 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用于比邻人有利地位的职业, 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其他物品,会比自己生产一切物 品得到更多的利益。
(二)比较成本理论
“如果理论能够参加选美比赛的话,那么比 较优势理论一定能够夺得桂冠。” ---萨缪尔森
大卫· 李嘉图 简介: (1772年4月18日-1823年9月11 日), 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对系统经济 学作出了贡献,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 的古典经济学家之一 。他也是成功的 商人,金融和投机专家、政治家,并 且积累了大量资产。 其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 原理》
产 业 内 贸 易 理 论
国 家 竞 争 力 理 论
一、自由贸易理论
(一)绝对成本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 家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当两个国 家分别在生产某种产品方面有绝对优 势时,就会在他们间产生国际贸易。 他将这一观点著成一本书 《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 》) 。《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 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所谓绝对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 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 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他国报复,工业品出口减少
损 害 了 资 产 阶 级 的 利 益
要 求 自 由 贸 易
比较成本理论假定条件
• 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 • 2、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国家只有 一种生产资料,即劳动力。劳动生产率不变。 • 3、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自由竞争) • 4、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 能流动。 • 5、各国的比较利益的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济。 • 6、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 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
1723~1740年间,亚当· 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并完成 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 赴牛津大学求学,大量阅读书籍。1750年后,亚当· 斯密在格 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负责学校 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离开为止;这时期,亚当· 斯密于 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 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富论》。1773年,《国富论》已基 本完成,但亚当· 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色此书,1776年3月此书 出版。因此世人尊称亚当· 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 企业的守护神”。 《国富论》共分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 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 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 工资、地租和利润。
比较成本理论的出现背景
• 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不 断上升的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业资产阶级同地主 贵族阶级的矛盾。在经济上表现为《谷物法》的存废问 题上。
小 麦 价 格 上 涨
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牧草减 少,羊毛价格上涨 工人工资提高 食品支出增加,工业品支出减 少
谷 物 法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被称为《国富论》之后的 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被人们称为“ 李嘉图革命”,其最大的贡献是劳动价值论和分配理 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 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 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 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
• 例题:鲁宾逊每小时可以摘10个椰子或捕1条鱼,他的 朋友“星期五”每小时可以摘30个椰子或2条鱼,应该 如何分配工作? 摘椰子 捕鱼 鲁宾逊 10个 1条 “星期五” 30个 2条 鲁宾逊在摘椰子方面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是 “星期 五”的1/3,而鲁宾逊在捕鱼上是“星期五” 的1/2, 相较而言, “星期五”的比较优势在摘椰子上,而鲁 滨逊的比较优势在捕鱼方面,所以应该由“星期五”摘 椰子,鲁滨逊捕鱼。
绝对成本理论的评价
肯定:它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 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它 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 利的思想,即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游戏”,而 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从而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 产生的原因; 局限:有些国家没有一种产品的生产处于绝对有利 的地位,但还是可以从国家贸易中获利的。这是为什 么呢?
比较成本理论的内容
以劳动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 英国 布 酒 4 8 葡萄牙 6 10
英国生产两种商品的绝对成本都比葡萄牙低,能否开展 国际贸易? • 假定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A 生产X 、Y的成本都低于B,但X比Y低的更多, 则A在X的生 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 同理,B生产X、 Y的成本都高于A,但Y与X相比 高的少些,则B在 Y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大米 中国 100吨 美国 80吨
小麦
50吨
100吨
题解: 封闭经济:中国的大米产量是100吨,小麦是 50吨,美国则生产80吨大米和100吨小麦。 自由贸易和专业化分工:中国生产200吨大米 而美国生产200吨小麦,中国与美国用100吨大米换 100吨小麦。贸易的结果是,中国现在有100吨大米 (自己生产的)和100吨小麦(进口的),比自给 自足时多了50吨小麦。而美国也有100吨小麦和100 吨大米,比自给自足时多了20吨大米,两国都比贸 易前增加了消费,都得到了在自给自足时不可能达 到的消费水平。这就是贸易所得。
理论产生背景
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完成、以机器生产 逐步代替手工业生产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时 代。 存在于英国乡间的行业公会制度,价格与生产管 制。 贸易政策: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和保护贸易 政策。
绝对成本理论的假设条件
• 1、货币是“中性化”的参加贸易的国家只有两个、 商品只有两种、劳动力是生产商品的唯一要素,不考 虑商品的运输费用。 • 2、一国的生产要素总量、生产技术水平、国民收入 分配形态、居民消费偏好是既定的、不变的,劳动力 可以在各国内部门间流动,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 自由流动。 • 3、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完全 自由竞争,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 • 4、各国规模报酬不变 • 5、各国充分就业
绝对成本理论的内容和分析步骤
( 利 己 心 )
交 换 是 人 类 的 天 然 倾 向 增 加 国 家 财 富 的 重 要 途 径 分 工 作 用 是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绝 对 利 益
分 工 的 原 则 是 绝 对 优 势 或
各 种有国 生利参 产的与 技自国 术然际 的资分 优源工 势优的 势基 或础 某是
第1卷,分析形成以及改善劳动力生产能力的原因,分 析国民财富分配的原则; 第2卷,讨论资本的性质、积累方式,分析对劳动力数 量的需求取决于工作的性质; 第3卷,介绍造成当时比较普遍的重视城市工商业,轻 视农业的政策的原因; 第4卷,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 论; 第5卷,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 少数人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 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 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 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 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 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
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 贸易理论 战后国际 贸易理论
绝 对 优 势 理 论
比 较 优 势 理 论
要 素 供 给 比 例 理 论
要 素 价 格 均 等 化 理 论
里 昂 惕 夫 之 谜
国 际 贸 易 新 要 素 理 论
技 术 差 距 理 论
产 品 生 命 周 期 理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偏 好 相 似 理 论
以劳动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
英国 布 酒 各国专业化地生产绝对成 4 8 以国际分工 为 基 础 的 国 际 贸 易 葡萄牙 6 3
本低的产品,用以交换别
国绝对成本低的产品
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两国绝对成本的差 异
例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 假设每个国家用200日生产大米和小麦,其中100日 生产大米,100日生产小麦,交易按照1:1来进行(1单位 大米交换1单位小麦).
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 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他 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分工原则 ,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主张,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 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输出在本国有利的生产 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 生产。他举例说,在苏格兰可以利用温室种植葡萄,并 酿造出同国外一样好的葡萄酒,但要付出比国外高30倍 的代价。他认为,如果真的这样做,显然是愚蠢的行为 。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 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 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 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世界的财富 也会因此而增加。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 件。斯密认为,有利的生产条件来源于有利的自然禀赋 或后天的有利条件。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条件因国家而不 同,这就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基础。因为有利的自然禀赋 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 绝对低于别国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 地位。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 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 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 获益。这便是绝对成本说的基本精神。
小思考
•
中国的田忌赛马故事也反映了这一比较优势原理 。田忌所代表的一方的上、中、下三批马,每个层次 的质量都劣于齐王的马。但是,田忌用完全没有优势 的下马对齐王有完全优势的上马,再用拥有相对比较 优势上、中马对付齐王的中、下马,结果稳赢。
比较成本理论的例外
• 两国之间不存在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时,不可能发生互惠 贸易。 大米(吨) 小麦(吨) 中国 美国 100 80 50 40
•
自由贸易理论,核心是自由贸易可使参与贸 易的双方均获得贸易利益,它是通过对贸易原因 的近于完美的实证分析和逻辑推论而得出,这是 自由贸易理论获得广泛认同的主要原因。
•
保护贸易理论者则认为,每个国家在国际贸 易的过程中都需要首先保护本国产业,尤其是对 那些优势不明显的国家而言更使如此,因此他们 提出在国际贸易中,政府应该适度保护本国企业 。
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比较(相对)优势差异
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国际交换比率介于两国国内交 换比率之间,且不等于任何一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 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 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 对外贸易进行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总量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 利。
( )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 财富。斯密认为 ,交换是出于利己心 并为达到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 人类的一种天然倾向。人类的交换倾 向产生分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 进步是分工的结果。他以制针业为例 说明其观点。根据斯密所举的例子, 分工前,一个粗工每天至多能制造20 枚针;分工后,平均每人每天可制造 4800枚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 高了几百倍。由此可见,分工可以提 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斯密 进而分析到,分工既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那么每个人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 彼此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即分工的原则是 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他以家庭之间的分工为 例说明了这个道理。他说,如果一件东西购买所花费 用比在家内生产的少,就应该去购买而不要在家内生 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 。裁缝不为 自己做鞋子,鞋匠不为自己裁衣服,农场主既不打算 自己做鞋子,也不打算缝衣服。他们都认识到,应当 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用于比邻人有利地位的职业, 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其他物品,会比自己生产一切物 品得到更多的利益。
(二)比较成本理论
“如果理论能够参加选美比赛的话,那么比 较优势理论一定能够夺得桂冠。” ---萨缪尔森
大卫· 李嘉图 简介: (1772年4月18日-1823年9月11 日), 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对系统经济 学作出了贡献,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 的古典经济学家之一 。他也是成功的 商人,金融和投机专家、政治家,并 且积累了大量资产。 其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 原理》
产 业 内 贸 易 理 论
国 家 竞 争 力 理 论
一、自由贸易理论
(一)绝对成本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 家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当两个国 家分别在生产某种产品方面有绝对优 势时,就会在他们间产生国际贸易。 他将这一观点著成一本书 《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 》) 。《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 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所谓绝对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 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 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他国报复,工业品出口减少
损 害 了 资 产 阶 级 的 利 益
要 求 自 由 贸 易
比较成本理论假定条件
• 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 • 2、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国家只有 一种生产资料,即劳动力。劳动生产率不变。 • 3、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自由竞争) • 4、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 能流动。 • 5、各国的比较利益的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济。 • 6、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 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
1723~1740年间,亚当· 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并完成 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 赴牛津大学求学,大量阅读书籍。1750年后,亚当· 斯密在格 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负责学校 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离开为止;这时期,亚当· 斯密于 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 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富论》。1773年,《国富论》已基 本完成,但亚当· 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色此书,1776年3月此书 出版。因此世人尊称亚当· 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 企业的守护神”。 《国富论》共分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 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 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 工资、地租和利润。
比较成本理论的出现背景
• 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不 断上升的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业资产阶级同地主 贵族阶级的矛盾。在经济上表现为《谷物法》的存废问 题上。
小 麦 价 格 上 涨
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牧草减 少,羊毛价格上涨 工人工资提高 食品支出增加,工业品支出减 少
谷 物 法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被称为《国富论》之后的 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被人们称为“ 李嘉图革命”,其最大的贡献是劳动价值论和分配理 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 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 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 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
• 例题:鲁宾逊每小时可以摘10个椰子或捕1条鱼,他的 朋友“星期五”每小时可以摘30个椰子或2条鱼,应该 如何分配工作? 摘椰子 捕鱼 鲁宾逊 10个 1条 “星期五” 30个 2条 鲁宾逊在摘椰子方面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是 “星期 五”的1/3,而鲁宾逊在捕鱼上是“星期五” 的1/2, 相较而言, “星期五”的比较优势在摘椰子上,而鲁 滨逊的比较优势在捕鱼方面,所以应该由“星期五”摘 椰子,鲁滨逊捕鱼。
绝对成本理论的评价
肯定:它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 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它 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 利的思想,即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游戏”,而 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从而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 产生的原因; 局限:有些国家没有一种产品的生产处于绝对有利 的地位,但还是可以从国家贸易中获利的。这是为什 么呢?
比较成本理论的内容
以劳动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 英国 布 酒 4 8 葡萄牙 6 10
英国生产两种商品的绝对成本都比葡萄牙低,能否开展 国际贸易? • 假定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A 生产X 、Y的成本都低于B,但X比Y低的更多, 则A在X的生 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 同理,B生产X、 Y的成本都高于A,但Y与X相比 高的少些,则B在 Y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大米 中国 100吨 美国 80吨
小麦
50吨
100吨
题解: 封闭经济:中国的大米产量是100吨,小麦是 50吨,美国则生产80吨大米和100吨小麦。 自由贸易和专业化分工:中国生产200吨大米 而美国生产200吨小麦,中国与美国用100吨大米换 100吨小麦。贸易的结果是,中国现在有100吨大米 (自己生产的)和100吨小麦(进口的),比自给 自足时多了50吨小麦。而美国也有100吨小麦和100 吨大米,比自给自足时多了20吨大米,两国都比贸 易前增加了消费,都得到了在自给自足时不可能达 到的消费水平。这就是贸易所得。
理论产生背景
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完成、以机器生产 逐步代替手工业生产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时 代。 存在于英国乡间的行业公会制度,价格与生产管 制。 贸易政策: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和保护贸易 政策。
绝对成本理论的假设条件
• 1、货币是“中性化”的参加贸易的国家只有两个、 商品只有两种、劳动力是生产商品的唯一要素,不考 虑商品的运输费用。 • 2、一国的生产要素总量、生产技术水平、国民收入 分配形态、居民消费偏好是既定的、不变的,劳动力 可以在各国内部门间流动,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 自由流动。 • 3、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完全 自由竞争,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 • 4、各国规模报酬不变 • 5、各国充分就业
绝对成本理论的内容和分析步骤
( 利 己 心 )
交 换 是 人 类 的 天 然 倾 向 增 加 国 家 财 富 的 重 要 途 径 分 工 作 用 是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绝 对 利 益
分 工 的 原 则 是 绝 对 优 势 或
各 种有国 生利参 产的与 技自国 术然际 的资分 优源工 势优的 势基 或础 某是
第1卷,分析形成以及改善劳动力生产能力的原因,分 析国民财富分配的原则; 第2卷,讨论资本的性质、积累方式,分析对劳动力数 量的需求取决于工作的性质; 第3卷,介绍造成当时比较普遍的重视城市工商业,轻 视农业的政策的原因; 第4卷,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 论; 第5卷,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 少数人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 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 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 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 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 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
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 贸易理论 战后国际 贸易理论
绝 对 优 势 理 论
比 较 优 势 理 论
要 素 供 给 比 例 理 论
要 素 价 格 均 等 化 理 论
里 昂 惕 夫 之 谜
国 际 贸 易 新 要 素 理 论
技 术 差 距 理 论
产 品 生 命 周 期 理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偏 好 相 似 理 论
以劳动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
英国 布 酒 各国专业化地生产绝对成 4 8 以国际分工 为 基 础 的 国 际 贸 易 葡萄牙 6 3
本低的产品,用以交换别
国绝对成本低的产品
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两国绝对成本的差 异
例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 假设每个国家用200日生产大米和小麦,其中100日 生产大米,100日生产小麦,交易按照1:1来进行(1单位 大米交换1单位小麦).
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 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他 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分工原则 ,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主张,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 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输出在本国有利的生产 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 生产。他举例说,在苏格兰可以利用温室种植葡萄,并 酿造出同国外一样好的葡萄酒,但要付出比国外高30倍 的代价。他认为,如果真的这样做,显然是愚蠢的行为 。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 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 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 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世界的财富 也会因此而增加。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 件。斯密认为,有利的生产条件来源于有利的自然禀赋 或后天的有利条件。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条件因国家而不 同,这就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基础。因为有利的自然禀赋 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 绝对低于别国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 地位。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 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 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 获益。这便是绝对成本说的基本精神。
小思考
•
中国的田忌赛马故事也反映了这一比较优势原理 。田忌所代表的一方的上、中、下三批马,每个层次 的质量都劣于齐王的马。但是,田忌用完全没有优势 的下马对齐王有完全优势的上马,再用拥有相对比较 优势上、中马对付齐王的中、下马,结果稳赢。
比较成本理论的例外
• 两国之间不存在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时,不可能发生互惠 贸易。 大米(吨) 小麦(吨) 中国 美国 100 80 50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