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框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核心是自由贸易可使参与贸 易的双方均获得贸易利益,它是通过对贸易原因 的近于完美的实证分析和逻辑推论而得出,这是 自由贸易理论获得广泛认同的主要原因。

保护贸易理论者则认为,每个国家在国际贸 易的过程中都需要首先保护本国产业,尤其是对 那些优势不明显的国家而言更使如此,因此他们 提出在国际贸易中,政府应该适度保护本国企业 。
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比较(相对)优势差异
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国际交换比率介于两国国内交 换比率之间,且不等于任何一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 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 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 对外贸易进行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总量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 利。
( )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 财富。斯密认为 ,交换是出于利己心 并为达到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 人类的一种天然倾向。人类的交换倾 向产生分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 进步是分工的结果。他以制针业为例 说明其观点。根据斯密所举的例子, 分工前,一个粗工每天至多能制造20 枚针;分工后,平均每人每天可制造 4800枚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 高了几百倍。由此可见,分工可以提 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斯密 进而分析到,分工既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那么每个人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 彼此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即分工的原则是 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他以家庭之间的分工为 例说明了这个道理。他说,如果一件东西购买所花费 用比在家内生产的少,就应该去购买而不要在家内生 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 。裁缝不为 自己做鞋子,鞋匠不为自己裁衣服,农场主既不打算 自己做鞋子,也不打算缝衣服。他们都认识到,应当 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用于比邻人有利地位的职业, 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其他物品,会比自己生产一切物 品得到更多的利益。
(二)比较成本理论
“如果理论能够参加选美比赛的话,那么比 较优势理论一定能够夺得桂冠。” ---萨缪尔森
大卫· 李嘉图 简介: (1772年4月18日-1823年9月11 日), 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对系统经济 学作出了贡献,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 的古典经济学家之一 。他也是成功的 商人,金融和投机专家、政治家,并 且积累了大量资产。 其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 原理》
产 业 内 贸 易 理 论
国 家 竞 争 力 理 论
一、自由贸易理论
(一)绝对成本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 家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当两个国 家分别在生产某种产品方面有绝对优 势时,就会在他们间产生国际贸易。 他将这一观点著成一本书 《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 》) 。《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 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所谓绝对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 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 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他国报复,工业品出口减少
损 害 了 资 产 阶 级 的 利 益
要 求 自 由 贸 易
比较成本理论假定条件
• 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 • 2、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国家只有 一种生产资料,即劳动力。劳动生产率不变。 • 3、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自由竞争) • 4、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 能流动。 • 5、各国的比较利益的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济。 • 6、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 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
1723~1740年间,亚当· 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并完成 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 赴牛津大学求学,大量阅读书籍。1750年后,亚当· 斯密在格 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负责学校 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离开为止;这时期,亚当· 斯密于 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 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富论》。1773年,《国富论》已基 本完成,但亚当· 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色此书,1776年3月此书 出版。因此世人尊称亚当· 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 企业的守护神”。 《国富论》共分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 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 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 工资、地租和利润。
比较成本理论的出现背景
• 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不 断上升的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业资产阶级同地主 贵族阶级的矛盾。在经济上表现为《谷物法》的存废问 题上。
小 麦 价 格 上 涨
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牧草减 少,羊毛价格上涨 工人工资提高 食品支出增加,工业品支出减 少
谷 物 法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被称为《国富论》之后的 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被人们称为“ 李嘉图革命”,其最大的贡献是劳动价值论和分配理 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 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 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 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
• 例题:鲁宾逊每小时可以摘10个椰子或捕1条鱼,他的 朋友“星期五”每小时可以摘30个椰子或2条鱼,应该 如何分配工作? 摘椰子 捕鱼 鲁宾逊 10个 1条 “星期五” 30个 2条 鲁宾逊在摘椰子方面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是 “星期 五”的1/3,而鲁宾逊在捕鱼上是“星期五” 的1/2, 相较而言, “星期五”的比较优势在摘椰子上,而鲁 滨逊的比较优势在捕鱼方面,所以应该由“星期五”摘 椰子,鲁滨逊捕鱼。
绝对成本理论的评价
肯定:它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 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它 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 利的思想,即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游戏”,而 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从而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 产生的原因; 局限:有些国家没有一种产品的生产处于绝对有利 的地位,但还是可以从国家贸易中获利的。这是为什 么呢?
比较成本理论的内容
以劳动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 英国 布 酒 4 8 葡萄牙 6 10
英国生产两种商品的绝对成本都比葡萄牙低,能否开展 国际贸易? • 假定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A 生产X 、Y的成本都低于B,但X比Y低的更多, 则A在X的生 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 同理,B生产X、 Y的成本都高于A,但Y与X相比 高的少些,则B在 Y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大米 中国 100吨 美国 80吨
小麦
50吨
100吨
题解: 封闭经济:中国的大米产量是100吨,小麦是 50吨,美国则生产80吨大米和100吨小麦。 自由贸易和专业化分工:中国生产200吨大米 而美国生产200吨小麦,中国与美国用100吨大米换 100吨小麦。贸易的结果是,中国现在有100吨大米 (自己生产的)和100吨小麦(进口的),比自给 自足时多了50吨小麦。而美国也有100吨小麦和100 吨大米,比自给自足时多了20吨大米,两国都比贸 易前增加了消费,都得到了在自给自足时不可能达 到的消费水平。这就是贸易所得。
理论产生背景
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完成、以机器生产 逐步代替手工业生产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时 代。 存在于英国乡间的行业公会制度,价格与生产管 制。 贸易政策: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和保护贸易 政策。
绝对成本理论的假设条件
• 1、货币是“中性化”的参加贸易的国家只有两个、 商品只有两种、劳动力是生产商品的唯一要素,不考 虑商品的运输费用。 • 2、一国的生产要素总量、生产技术水平、国民收入 分配形态、居民消费偏好是既定的、不变的,劳动力 可以在各国内部门间流动,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 自由流动。 • 3、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完全 自由竞争,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 • 4、各国规模报酬不变 • 5、各国充分就业
绝对成本理论的内容和分析步骤
( 利 己 心 )
交 换 是 人 类 的 天 然 倾 向 增 加 国 家 财 富 的 重 要 途 径 分 工 作 用 是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绝 对 利 益
分 工 的 原 则 是 绝 对 优 势 或
各 种有国 生利参 产的与 技自国 术然际 的资分 优源工 势优的 势基 或础 某是
第1卷,分析形成以及改善劳动力生产能力的原因,分 析国民财富分配的原则; 第2卷,讨论资本的性质、积累方式,分析对劳动力数 量的需求取决于工作的性质; 第3卷,介绍造成当时比较普遍的重视城市工商业,轻 视农业的政策的原因; 第4卷,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 论; 第5卷,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 少数人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 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 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 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 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 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
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 贸易理论 战后国际 贸易理论
绝 对 优 势 理 论
比 较 优 势 理 论
要 素 供 给 比 例 理 论
要 素 价 格 均 等 化 理 论
里 昂 惕 夫 之 谜
国 际 贸 易 新 要 素 理 论
技 术 差 距 理 论
产 品 生 命 周 期 理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偏 好 相 似 理 论
以劳动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
英国 布 酒 各国专业化地生产绝对成 4 8 以国际分工 为 基 础 的 国 际 贸 易 葡萄牙 6 3
本低的产品,用以交换别
国绝对成本低的产品
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两国绝对成本的差 异
例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 假设每个国家用200日生产大米和小麦,其中100日 生产大米,100日生产小麦,交易按照1:1来进行(1单位 大米交换1单位小麦).
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 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他 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分工原则 ,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主张,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 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输出在本国有利的生产 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 生产。他举例说,在苏格兰可以利用温室种植葡萄,并 酿造出同国外一样好的葡萄酒,但要付出比国外高30倍 的代价。他认为,如果真的这样做,显然是愚蠢的行为 。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 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 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 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世界的财富 也会因此而增加。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 件。斯密认为,有利的生产条件来源于有利的自然禀赋 或后天的有利条件。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条件因国家而不 同,这就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基础。因为有利的自然禀赋 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 绝对低于别国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 地位。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 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 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 获益。这便是绝对成本说的基本精神。
小思考

中国的田忌赛马故事也反映了这一比较优势原理 。田忌所代表的一方的上、中、下三批马,每个层次 的质量都劣于齐王的马。但是,田忌用完全没有优势 的下马对齐王有完全优势的上马,再用拥有相对比较 优势上、中马对付齐王的中、下马,结果稳赢。
比较成本理论的例外
• 两国之间不存在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时,不可能发生互惠 贸易。 大米(吨) 小麦(吨) 中国 美国 100 80 50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