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内 脏 神 经 系 统 概 观
交感低级中枢(T1~L2或L3中间带外侧核)
脊髓
副交感低级中枢(S2~S4骶副交感核)
内脏感觉中继核(孤束核)
中 枢 部
脑干
一般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迷走神经背核, 动眼神经副核,上、下泌涎核)— 副交感低级中枢
中枢突
(二)进入中枢后
1、与内脏运动神经 元联系(内脏-内脏 反射)。 2、与躯体运动神经 元联系(内脏-躯体 反射)。 3、传至大脑皮质(可 以产生内脏感觉)。
(三)内脏感觉神经的特点
1、内脏感觉纤维数量较少,以细纤维为主,痛 阈较高,一般强度的刺激不引起主观感觉;但内 脏强烈活动时可产生如恶心、饥饿、胀等感觉。 对挤压、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对牵拉、痉 挛、膨胀等刺激很敏感。 2、内脏感觉的传入途径比较分散,即一个脏器 的感觉纤维经过多个节段的脊神经进入中枢,而 一条脊神经又包含来自几个脏器的感觉纤维,因 此内脏感觉往往是弥散的,定位不够准确。
•节后纤维三种去向
① 灰交通支 →返回脊神经
② 血管支,缠绕动脉,随之分 布 ③ 内脏支, 直接→内脏 白交通支
5、交感神经的分布
脊髓灰质侧角发出的节前纤维在交感神经节内换元后, 节后纤维分布规律: (1)T1~T5脊髓节段的节后纤维支配头、颈、胸 腔脏器及上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 (2)T5~T12脊髓节段的节后纤维支配腹腔肝、 脾、肾等实质性器官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3)L1~L3脊髓节段的节后纤维支配结肠左曲以下
器官旁节和壁内节(位于 器官周围)
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一个节前神经元与较少节 后神经元形成突触 大部分血管、汗腺、竖毛 肌、肾上腺髓质除外 抑制心血管、呼吸系统 兴奋消化系统、腺体分泌
节前、节后纤维 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长度 节前神经元与节 一个节前神经元与许多节 后神经元比例 后神经元形成突触 分布范围 作用 较广,全身血管、腺体、 竖毛肌等及胸、腹腔脏器 兴奋心血管、呼吸系统 抑制消化系统、腺体分泌
心血管运动调节中枢(延髓)
呼吸运动调节中枢(延髓、脑桥)
间脑:情绪行为、体温摄食、水平衡、心血管、
内分泌、生物节律调节中枢
大脑:边缘叶、新皮质内脏功能调节中枢
讲课提纲
一.内脏神经的组成 二.内脏运动神经 三.内脏感觉神经
一、内脏神经的组成
内 脏 神 经
内脏感觉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
位于脊柱两侧,每侧19~24个。相邻 椎旁节由节间支连成两条交感干,上 至颅底,下至尾骨,两干于尾骨前方 汇合于奇神经节。
颈部:3~4对;
胸部:10~12对胸交感神经节; 腰部:4对腰神经节; 盆部:2~3对骶交感神经节和1个奇神 经节 。 交感干神经节由多极神经元组成,胞 体大小不等。
平滑肌、心肌、腺体
由两级神经元构成,有节前、 节后纤维之分 为较细的无髓或薄髓纤维, 传导速度较慢
神经纤维成分
机能特征 分布特点
只有一种纤维成分
一般受意志控制 以神经干的形式直接到 达效应器
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分 常为交感、副交感双重支配
一定程度上不受意志控制
攀附脏器或血管形成神经丛, 丛再分支到效应器
的消化管、盆腔脏器和下肢血管、汗腺和竖毛肌。
内脏大神经:是从T5或T6~T9节段侧角的部分细
胞发出的节前纤维,到达交感干后,不交换神经元而是 穿过交感干神经节到腹腔神经节交换神经元。
内脏小神经:是从T10~T12节段侧角的部分细胞发
出的节前纤维,到达交感干后,不交换神经元而是穿过 交感干神经节到主动脉肾神经节交换神经元。
内脏神经丛(了解)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在到达所支配 脏器的过程中常互相交织呈网状,攀附在某些大血管 或脏器的周围,构成内脏神经丛(其中有内脏运动神 经节)。 主要有: 心丛、肺丛、腹腔丛、腹主动脉丛和腹下丛
三、内脏感觉神经(visceral sensory nerve)
内脏感觉神经由内脏感受器(内感受器)接受来自内 脏的刺激,并将内脏感觉冲动传到中枢而引起内脏 感觉,中枢可直接通过内脏运动神经或间接通过体 液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椎前神经节
呈不规则的节状团块,
位于脊柱前方,腹主动
脉脏支根部。主要有:
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
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
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
3、交通支(communicating branches)
连于交感干神经节与相应脊神经之间的神经纤维, 分白、灰交通支。 白交通支(white communicating branches) 由脊髓灰质侧角细胞发出的具有髓鞘的节前纤维, 仅存于T1~L3节段各脊神经的前支和相应的交感 干神经节之间。
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 泌, 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是不随意的,故称自 主神经系统;又因它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 物质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的运 动,亦称植物神经系统。
二、内脏运动神经(visceral motor nerve)
(一)、内脏运动和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
内感受器:内脏器官、心血管和腺体都有丰富的感 觉神经末梢 化学 机械 温度 痛觉等
(一)组成
内脏感觉神经元胞体位于脑、脊神经节内(假单极神 经元),周围突随同面、舌咽、迷走神经和交感以及 骶部副交感神经分布于内脏器官。 随同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进入脑干延 髓终止于孤束核(神经元胞体位于面神经的膝 状神经节,舌咽、迷走神经的下神经节)。 随同交感神经和盆内脏神经进入脊髓,终止于 灰质后角(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
灰交通支(white communicating branches) 由交感干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31对脊神经中全 有,色灰暗。
节前纤维 白交通支
节后纤维 灰交通支
4、交感神经的节前 纤维和节后纤维
•节前纤维三种去向 ⑴→相应的椎旁节 ⑵ 经相应椎旁节,在交感干 内上升或下降
⑶借路经过椎旁节→ 椎前节换元
括约肌、睫状肌
脑桥的上泌涎核——面神经——(翼腭神经节换元) —— 泪腺、鼻、 口腔以及腭黏膜的腺体
—— (下颌下神经节) —— 下颌下腺和 舌下腺
延髓的下泌涎核——舌咽神经——(耳神经节换元) —— 腮腺 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胸、腹腔脏器附近或壁内的副
交感神经节换元) ——胸、腹脏器(除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
交 感 干 颈 部
标 本 观 察
内脏 大神经 内脏 小神经
交 感 干 胸 部
T5-9(10) T5-9(10) T10-(11)12
腹腔神经节 肠系膜上节 主动脉肾节
T10-(11)12
肠系膜下节 腰椎旁节
L1-3
腰内脏神经
大 内脏小神经
起止 行程 节后纤维支配
椎前节
组成 位置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
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
1、交感神经的位置和组成
中枢部
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位于脊髓T1-L2/L3节段灰质侧柱的
中间带外侧核 周围部:交感神经节、交感干、神经丛、神经等
2、交感神经节与交感干
交感神经节
椎旁神经节(paravertebral ganglia)
椎前神经节(prevertebral ganglia)
(二)、交感神经
(三)、副交感神经 (四)、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低级中枢
效应器 自低级中枢至效 应器的神经通路 神经纤维特点
脑干躯体运动核 脊髓灰质前角
骨骼肌 仅一级神经元,胞体位 于低级中枢 多为较粗的有髓纤维, 传导速度较快
脊髓灰质T1-L3侧角、 脑干及骶副交感核
内脏感觉神经
①传入内脏信息 ②完成内脏反射
特点 1. 数量较少
2. 纤维细(无髓、薄髓) 3. 痛阈高 4. 定位不明确 非痛觉 (如饥饿、膨胀) 分类 传入途径 T8
伴副交感神经传入
痛觉 A.脏器过度膨胀,牵拉
B.缺血→代谢产物积聚 C.平滑肌痉挛
伴交感神经传入
牵涉性痛
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发生 疼痛或感觉过敏的现象称牵涉性痛。所牵涉的部位称 海德带(Head zones),该带有助于内脏疾病的定位 诊断。除皮肤反应外,还可出现骨骼肌反射性僵硬和 血管活动、汗腺分泌等障碍。
1、副交感神经的组成 中枢部: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部
(低级中枢)
第2-4节段灰质的骶副交感核
周围部:副交感神经节、进出此节的节前和节后
纤维 2、副交感神经节 分为器官旁神经节和器官壁内神经节
颅部副交感神经
其节前纤维行于第Ⅲ、Ⅶ、Ⅸ、Ⅹ对脑神经内
中脑的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换元) —— 瞳孔
其机制目前仍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牵涉痛与躯体 和内脏感觉传入汇聚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神经解 剖学研究表明,一个脊神经节神经元的周围突分叉 到躯体部和内脏器官,并认为这是牵涉痛机制的形 态学基础。
心绞痛时,常在胸前区及左臂内 侧皮肤感到疼痛
胆囊疾患时,常在右肩部感到疼痛
谢谢!
骶部副交感神经
脊髓2-4骶副交感核
骶神经前支
骶前孔
盆内脏神经 盆丛
脏器旁、壁内神经节
节后神经纤维 结肠左曲以下的消 化管和盆腔脏器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位置 脊髓T1-L3灰质侧柱的中 间带外侧核
副交感神经
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 脊髓2-4骶副交感核
神经节位置
椎旁节和椎前节(位于脊 柱周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