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理课堂艺术性的设计
----以“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为例
苏延清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743000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地理教学艺术覆盖教学活动的一系列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师教学的艺术,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不能只重视艺术性的表现力,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真正为了教会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而设计。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为例,就如何设计具有艺术性的地理课堂谈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完美的结合
伴随着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许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制作课件上,而忽视了最基本的“三板”教学。一堂课热热闹闹下来,黑板上一个字没有,学生是看了、听了,但许多学生还是一塌糊涂。常言道“眼过千遍,莫如手过一遍”。因此,理想的教学要注意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的结合。新课程强调设置情境,但设置情境并不一定都要采用计算机技术。笔者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拓展视野和教学思路上,通过信息技术主要是呈现教科书以外的内容,而可以观察的、动手做的、该写的、该画的不能取消。例如,笔者在“复杂的气候”教学时,师生共同回忆,先在黑板上画出“世界气候类型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图1),然后给每小组发放一幅“亚洲轮廓空白图”(图2),让学生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空白图上。这样,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读图、作图能力,还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再如,学习“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时,利用多媒体呈现了几幅“亚洲不同地域人们生活的景观图片”,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亚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只用语言描述好得多。因此,地理教学中只有做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完美结合,因教学内容而宜,才能更好地体现地理教学设计的艺术性。
图1 图2
二、教师语言要规范而不失形象生动,简洁可感
教师准确而又形象生动的语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而且能得到语言美的熏陶。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自
己语言的设计,而进行语言设计要讲究艺术,注意科学规范、合乎逻辑、准确无误、生动形象。教师语言设计要细到每一句、每一字。地理教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充分体现语言的艺术魅力,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1.指图语言要规范。如学习“雄踞东方的大洲”,让学生阅读图6.1“亚洲的地理位置”教师设问:“从图6.1可以看出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各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回答“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回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分界线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读图,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掌握“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规范叙述。
2.概念语言要准确。学习“亚洲的地理位置”时,一部分学生认为“地理位置就是海陆位置”,其实,地理位置一般包括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三部分。如果教师忽视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加以纠正这些错误叙述,学生就很容易形成不正确的概念。
3.启发引导语言要有形象生动感。课堂上,教师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学生将会在愉悦中领悟到教师的用意,即理解了知识又加深了记忆。例如:有位教师在讲述“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特点”时,用这样的语言叙述的:“亚洲地形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犹如人体心脏奔出的血液,从中部的高原顺着血管向四周流淌,形成许多大江大河,我们要向对待我们的血管一样对待它们……”。实践证明,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将会对教学产生的有益作用。当然地理教师教学语言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地理教学实践中通过刻苦学习和锻炼所获得的,我们只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熟知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广博知识,才能产生形象生动的谈吐。
4.总结规律性语言不要太绝对。如分析“亚洲复杂的气候成因”时,许多教师容易用“纬度越高,气温就越低”、“沿海地区雨水充足”等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绝对”语言,很容易导致学生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三、巧设“空白”艺术
在地理教学中设计一点空白,可及时恰当地给学生留下自觉思维的“空隙”和自觉消化理解的机会。讲究空白的设计艺术会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设置导课时的空白艺术。引言是一堂课的“序曲”,过渡语是联系的“纽带”。导入可用精彩的镜头或生动形象的语言做“前奏”,将学生带入情境后,设置悬念,留下空白,等学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和求知状态时引入主题。如学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时,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有许许多多的大江大河,在亚洲的中部它们犹如人体心脏奔出的血液,顺着血管向四周流淌,这是为什么?”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进入了高度思维状态,急于要揭开其中的奥秘。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阅读图6.8“亚洲地形图”,很容易得出“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特点。教师很自然地引入课题,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格外集中。
2.设置教学过程中的空白艺术。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点都全盘端出,把思维内容全部表现在语言上。因此,可以通过空白教学方式使学生独立思考,心领神会。如在学生活动“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的差异”时,教师在讲解、分析、图式亚洲的半球位置、濒临的大洋、面积、所跨经纬度范围后,设置空白,让学生完成北美洲的地理的特征(半球位置、濒临的大洋、面积、所跨经纬度范围)。设计重点和难点处的空白,也是突
破难点,强化重点的重要手段。这种设计往往在问题的关键处有意卡住。如学习完“亚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后,给学生留下空白“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有什么影响?”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发散思维能力。
四、合理安排小组探究活动
小组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目前,初中地理教学内容面广量大,一些地方为了给主课让道,地理课时不能开足。如果沿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形式,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不能很好完成各项教学目标,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建议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小组探究学习的作用,教师结合对教材中的各种活动进行整合加工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具有梯度的探究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自主学习为主,小组合作探究为辅的活动。教师精心设计好以基础知识为主的探究问题。比如,在学习“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时设计以下探究问题:
读图6.8“亚洲的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1)用笔圈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并说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2)用笔圈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并圈出它们流经的国家及流入的海洋;(3)亚洲的地势和河流的流向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是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活动。小组探究问题的设计要区别于自主学习为主问题,要具有概括性和一定的深度,其目的要突破教学重难点。比如,在“复杂的气候”学习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难度较大的探究问题:
阅读图6.13“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问题。(1)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失的是哪一种?(2)你认为亚洲气候复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亚洲的季风气候有哪几种?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4)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该气候的特征是什么?
对于学生的小组探究活动,教师既要大胆放手,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也要适时进行点拨,全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五、运用口诀记忆法
学习完《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后,为了达到很好地巩固本章的知识点,我们不妨采用以下歌诀的形式加强学生的记忆:
东半球、北半球、亚洲在里头; 围三洋、连两洲、两洲隔海望;
东西长、纬度多、世界最大洲; 分中亚、东南亚、东西南北亚;
山地多、高原大、亚洲地形杂; 中间高、四周低、江河放射流;
大陆性、季风性、气候最复杂。
诗词歌诀以其精简的句子能够总结重点知识,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记忆深刻,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课堂上巧妙加以引用,能够增加地理课的人文色彩,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总之,作为地理教师要结合实际,勇于创新,从课堂教法设计、语言表述、课堂调控等方面锤炼出自身精湛而独到的艺术风格,才能逐步摆脱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灵活地驾驭地理课堂教学,更加突出地理课堂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综合性、空间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