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传统宗教

合集下载

酥油花灯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酥油花灯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酥油花灯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酥油花灯节是藏族的传统宗教节日,始于明朝永乐七年。

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于藏历正月十五在拉萨创办传昭法会时所创。

酥油花灯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它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举行。

这天,藏族人会摆出五彩酥油雕刻成的花鸟鱼虫和人物形象,点燃,欢庆节日。

西藏各地僧侣群众也会用酥油和藏式颜料制作精美的酥油花,展示或讲述故事。

宗喀巴向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金像供奉酥油花和供灯,以纪念释迦牟尼降伏邪魔。

另一说法是为了庆祝佛祖释迦牟尼与其它教派辩论获胜而创办的。

节日当天,白天人们到各寺朝佛祈祷。

夜晚在拉萨八角街举行酥油花灯会,满街搭起各种花架,上面陈列五颜六色的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等形象。

花灯点燃之后,宛如群星降落,多姿多态的花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和无数的观光客,人们徜徉于灯海人流之中,通宵达旦。

西藏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

西藏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

西藏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西藏,位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地区,素有“雪域之国”之称。

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西藏以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而闻名于世。

在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上,佛教与藏传佛教融合、藏族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和发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藏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

一、藏传佛教的影响西藏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播中心。

自7世纪初传入西藏以来,藏传佛教深深地影响着西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在西藏的每个角落,你都可以看到佛教寺庙的存在,听到悠扬的经咒声。

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渗透到了西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西藏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藏传佛教的各种仪式和节日。

例如,藏历新年(洛萨)是西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寺庙参拜,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并进行传统的舞蹈和歌唱表演。

此外,藏传佛教还有许多其他节日,如卡塔尔、萨嘎尔、昂钦等,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庆祝方式。

二、宗教信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西藏地处高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这并没有阻碍西藏人民对宗教信仰的追求。

相反,宗教信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成为了西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藏的山水之间,你可以看到许多寺庙和僧侣的存在。

这些寺庙被建造在风景秀丽的山巅或湖畔,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西藏人民相信,大自然是上帝的杰作,是佛祖的化身,因此他们尊敬自然,并将其视为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此外,西藏的宗教信仰也与动植物保护息息相关。

佛教教义强调慈悲和无害,因此西藏人民对动物的保护非常重视。

他们禁止捕杀动物,并设立了许多野生动物保护区。

同样地,对于植物的保护也是西藏文化传统中的一部分。

西藏人民相信,植物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恩赐,因此他们尊重植物,并通过种植树木和保护森林来维护生态平衡。

三、艺术与文学的传承西藏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还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和文学形式中。

西藏的壁画、唐卡、雕塑等艺术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宗教意义而闻名于世。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仪式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仪式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仪式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宫殿。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宗教场所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藏族传统宗教仪式。

这些仪式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宗教信仰,还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和神圣的敬畏之情。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仪式通常包括佛教法会、祈福活动和祭祀仪式。

在佛教法会中,僧侣们会进行经文诵读,以表达对佛陀和教义的尊崇。

这些经文不仅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文化的珍贵遗产。

佛教法会的举行不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也成为游客深入了解藏族文化和佛教智慧的窗口。

祈福活动是布达拉宫重要的宗教仪式之一。

藏族人民相信通过祈祷和奉献,可以获得神佛的庇佑和保护,使自己的生活幸福安康。

在祈福活动中,僧侣会为信徒念经、念咒、回向祈愿,以求得神灵的恩宠。

这些祈福活动以虔诚和庄严的氛围展开,传递着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仪式还包括各种祭祀活动。

祭祀是藏族人民和自然之间的一种联系方式,旨在感谢自然的恩赐和祈求它们的保佑。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烟灰供奉和祭天仪式。

烟灰供奉是将牛、羊等动物的烟灰撒向天空,以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感激;而祭天仪式则是将丰盛的食物和饮品献给天神,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这些祭祀活动见证了藏民族与大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也体现了他们对和谐共处的理念。

宗教仪式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这些仪式不仅体现了他们对佛教和宗教信仰的虔诚,也承载了他们的文化认同和民族精神。

布达拉宫作为宗教仪式的中心,吸引着大批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同时,它也成为了藏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彰显了藏民族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追求。

总之,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仪式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文化意义。

这些仪式展示了藏族人民对佛教教义的信仰和敬畏,也表达了他们对自然和神圣的崇敬之情。

通过参与这些仪式,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和感受到藏族人民深沉的宗教情感和文化精神。

藏族春节独特的宗教仪式

藏族春节独特的宗教仪式

藏族春节独特的宗教仪式藏族春节,又被称为“洒水节”或“尕洛”节,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其独特的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宗教仪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表达了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敬意,承载着他们对新年祈福的愿望和对祖先的追思。

本文将介绍藏族春节独特的宗教仪式及其重要意义。

一、醒神仪式藏族春节的宗教仪式通常从醒神仪式开始。

这一仪式旨在唤醒神灵以及各种鬼魂,使其降临到人间,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吉祥。

在仪式中,藏族人民会燃起香烟、点燃火炬,用音乐和舞蹈来迎接神灵,以期在新的一年中得到保佑和祝福。

二、祭祖仪式在藏族春节期间,祭祖仪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一仪式中,藏族人民会到祖先的坟墓前,献上祭品,向祖先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

他们会高唱祈福词,祈求祖先保佑他们的家庭和社区平安吉祥,并祈愿新的一年里有一个好的开始。

三、烟供仪式烟供仪式是藏族春节中最独特也最庄严的宗教仪式之一。

在这一仪式中,藏族人民会燃起圣火,以示对神灵的崇敬和供奉。

他们会将持经者经书中的文字唱诵出来,同时举起烟杆,向空中射出炽热的烟雾,以示献供。

这一仪式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的表达,也是对新年来临的庆祝。

四、舞狮仪式舞狮仪式是藏族春节中非常受欢迎的一项活动。

在这一仪式中,人们会身着狮子服装,用舞动的方式表演出来,象征着对春天的迎接和来年的好运祝福。

这种形式特殊的舞蹈不仅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带给人们欢乐和希望。

五、祈福仪式祈福仪式是藏族春节宗教仪式中,最直接表达对新年祝福的一种形式。

在这一仪式中,藏族人民会聚集在神庙或寺庙中,向神灵献上祭品,祈求健康、幸福、和平和繁荣。

他们会诵读经书,朗诵祈福词,希望新年带来好运和吉祥。

总结:藏族春节独特的宗教仪式是藏族人民传统节日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他们坚强的宗教信仰和对神灵的崇敬。

从醒神仪式到舞狮仪式,这些仪式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了对新年祈福的愿望和对祖先的思念。

这些仪式不仅丰富了藏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传承了他们的宗教传统,并在新的一年中为他们带来吉祥和好运。

藏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是什么?

藏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是什么?

藏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是什么?藏人是指居住在我国西藏地区的人群,他们拥有独特的文化、语言和宗教信仰。

在藏人中,藏传佛教是最主要的宗教信仰。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藏传佛教的主要特点及其在藏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一、藏传佛教的起源和发展(300-500字)藏传佛教源自印度佛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当地的宗教信仰,并与本土宗教相融合。

藏传佛教注重修身养性,强调慈悲和智慧的培养,以追求解脱和智慧的境界为目标。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藏传佛教成为藏人信仰的核心和灵魂,对藏人的思想、道德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藏传佛教的教义和信仰实践(300-500字)藏传佛教包含了丰富的教义和信仰实践。

其中,重要的教义包括“四圣谛”、“八正道”和“因果律”。

藏人通过持念佛号、听经、诵经、念佛品等方式来修行,以此追寻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藏传佛教还注重修身养性,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提倡慈悲、善良、宽容和无私的品质。

信众们会定期到寺庙朝拜,参与佛事活动,并且还会进行朝圣,到达圣地进一步寻找智慧和解脱。

三、佛教在藏人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300-500字)在藏人的生活中,佛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佛教为藏人提供了生活信念和思想指导,对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和社会关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教导人们要珍爱生命、善待他人,这与藏人的传统文化和族群精神相契合。

佛教还为藏人提供了心灵的栖息地,使他们能够通过信仰得到内心的慰藉和坚定。

此外,佛教也在教育、医疗和社会救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藏人的生活提供了实际帮助和支持。

四、佛教对藏人社会的影响(300-500字)佛教对藏人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宗教组织体系,包括寺庙、僧侣和教育机构等。

寺庙不仅是信仰的场所,还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承载者。

每年,很多藏人会朝拜寺庙,参与佛教法会,这不仅是一种宗教活动,也是一种社交和文化交流的方式。

同时,僧侣作为精神领袖和学者,对于传承佛教经典和文化的传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藏族人的宗教信仰丶

藏族人的宗教信仰丶

藏族人的宗教信仰 藏族的信仰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原始信仰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藏族土著苯教,一类是公元七世纪佛教传入藏土后逐渐发展形成的藏传佛教,另一类是广泛地存在于乡村牧区的民间信仰。

佛教最早传入藏土的时间,据史书记载是在吐蕃第28代王拉脱脱日年赞时,据说当时从天空降下佛经和金塔,藏族的佛教史家们便称此为“佛法之始”。

公元七世纪时,赤尊、文成公主进藏,也带来了部分佛像和佛教经典。

同期,吐弥桑布札师徒与印度阿黎古萨诺和婆罗门香嘎、克什来尔人达奴,汉和尚玛哈德娃才等翻译了《宝云经》、《宝箧经》、《宝集咒》、《月灯》、《百科拜悔经》等佛教经籍。

译经的开始标志着佛教真正进入藏地。

6.(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O 点,12∠=∠,34∠=∠. 求证:(1)ABC ADC △≌△;(2)BO DO =.8.已知:如图,B 、E 、F 、C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B =DC ,BE=CF ,∠B =∠C . 求证:OA=OD .9.如图,△ABC 中,∠BAC =90度,AB =AC ,BD 是∠ABC 的平分线,BD 的延长线垂直于过C 点的直线于E ,直线CE 交BA 的延长线于F . 求证:BD =2CE .12.如图①,E 、F 分别为线段AC 上的两个动点,且DE ⊥AC 于E ,BF ⊥AC 于F ,若AB =CD ,AF =CE ,BD 交AC 于点M .(1)求证:MB =MD ,ME =MF(2)当E 、F 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DCBAO123 4 FE DCB A。

藏族宗教简介

藏族宗教简介

“玛尼”来自梵文佛经《六字真言经》“唵嘛呢 叭咪哞”的简称,因在石头上刻有“玛尼”而称 “玛尼石”。 藏族人形容牢固不变之心为“如同石上刻的图 纹”。藏族认为在石头上留下的痕迹保存久远, 如格萨尔的足印、栓马石印、马蹄印以及某历史 名人的脚印等。 人们刀笔不停,艰苦劳作,在一块块普通的石尼石。虔诚的藏族 信徒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 言纹刻在石头上,这些石头就会有一种超自然的 灵性,给他们带来吉祥如意。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尤其是1959年西藏 实行民主改革以后,随着政教合一的封建 农奴制度废除以及藏族地区科学文化的普 及,从总体上讲,藏传佛教的作用大大地 减弱了,但直到目前,藏传佛教在藏族地 区仍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成为 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且更是藏族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元七世纪佛教正式传入吐蕃之前,西 藏高原各部落普遍信仰苯教。苯教崇拜自 然,包括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湖泊、 牛羊、禽兽等,以跳神舞、祭祀、占卜、 念咒、驱魔为主要仪轨。
在社会与人生观方面, 佛教哲学认为众生是一体 平等的。噶举派学者岗波巴 达波拉杰大师说: “如来藏遍及一切众生之中”。但是社会的等级 与贵贱之分在藏区社会依然存在, 在民主改革前 的西藏阿里地区甚至还有数量不多的工匠户, 世 袭为业, 被视为“贱民”阶层。 藏传佛教在经过理论的调和之后, 将人与人之间 的这种差异视为人的后天规定,并将其纳入轮回 的因果序列之中, 而这种观点在被信众接受之后 就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基础。
藏传佛教是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与西藏原始宗教斗争融合而演变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尤其是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以后随着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废除以及藏族地区科学文化的普及从总体上讲藏传佛教的作用大大地减弱了但直到目前藏传佛教在藏族地区仍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且更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藏传佛教

古代藏传佛教

古代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是藏族的主要信仰和文化传统,也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一。

在藏族人的心中,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价值观。

藏传佛教是一种以密宗为主要特色的佛教教派,在融合了佛教、本土宗教、哲学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与其他佛教派系不同,藏传佛教注重密语、密观和密行,强调修行和掌握各种密法。

同时,藏传佛教也重视善行、慈爱和智慧的培养,推崇菩萨和辩才天等供养对象,以达到成佛的最终目的。

藏传佛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

当时,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已经在印度、中国等地扎根发展,而东传佛教也开始涉足藏区。

传说中,唐玄奘曾到达今天的西藏,带来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和技术,促进了佛教在藏区的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藏传佛教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和理论,成为了西藏和周边地区的主要信仰和文化传统。

在整个古代藏传佛教历史中,有很多杰出的人物和事件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例如,八世班禅、十四世达赖喇嘛等大师是藏传佛教的代表性人物,他们不仅卓越的智慧和修行成果,还在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藏传佛教也涌现了很多经典和文化艺术,在雕塑、壁画、音乐和舞蹈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探索。

当然,古代藏传佛教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考验。

特别是在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佛教曾经受到过很大的压迫和打压,很多佛经和文化传统也被破坏和遗失。

但是,藏传佛教的信仰者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仰和不变的精神,依靠着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不断推动佛教的发展和传承,保护和弘扬着佛教美好的文化传统。

归纳起来,古代藏传佛教是一段精彩的历史长河,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通过对藏传佛教的深入了解和学习,我们不仅有机会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更可以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启示,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修为。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藏族复习资料

藏族复习资料

藏族复习资料藏族复习资料藏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云南、甘肃等地。

他们有着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传统,是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藏族文化,本文将提供一些关于藏族的复习资料。

一、历史与起源藏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7年左右,当时西藏地区是一个独立的政权,称为“吐蕃”。

吐蕃王朝在公元7世纪至9世纪达到鼎盛,对当时的中原王朝有很大的影响力。

后来,吐蕃王朝逐渐衰落,西藏地区逐渐分裂成各个部落和政权。

二、文化与传统1.宗教信仰:藏族的主要宗教信仰是藏传佛教,这是藏族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藏传佛教对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语言文字:藏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主要使用藏文。

藏文是一种音节文字,具有丰富的文学和艺术价值。

学习藏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藏族的文学作品和传统艺术。

3.服饰与饮食:藏族的传统服饰非常华丽多样,男女装束有所区别。

藏族人民喜爱饮茶,他们将茶叶研磨成粉末,加入酥油和盐,搅拌均匀后饮用,这种饮品被称为“酥油茶”。

4.艺术与手工艺:藏族人民擅长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如唐卡、银饰、雕刻等。

唐卡是一种以绢布或纸张为底的绘画,通常描绘佛教故事和神话传说,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三、名人与文化符号1.第七世达赖喇嘛:达赖喇嘛是藏传佛教的最高领袖,也是藏族文化的象征之一。

他被尊奉为佛教教主,对藏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西藏自治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是藏族文化的象征之一,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四、藏族节日与庆典1.藏历新年:藏族的新年又称为“洒水节”,是他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狮、舞龙、唱歌、跳舞等。

2.萨嘎扎:萨嘎扎是藏族人民举办的盛大庙会,也是他们表达喜庆和祈福的场合。

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举行各种民俗表演和游戏活动。

青藏高原宗教文化

青藏高原宗教文化

简答1.民族文化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分为藏、康、安多三种方言,并且是有文字的,藏族人民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珞渝地区,信奉原始巫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狩猎。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藏族先民和门巴族先民一道,共同创造了喜马拉雅山区的远古文明。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县和错那县,林芝、察隅等县。

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门巴语,但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门巴族和藏族长期友好往来,互通婚姻,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寺院建筑特点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

桑耶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寺庙的平面为椭圆形,按佛经中的世界构造进行了布局,室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间有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

托林寺:托林寺是阿里第一寺,其融合了印度、尼泊尔以及西藏本地的建筑风格,托林寺紧挨象泉河畔,总面积东西长,南北窄,分殿堂、僧侣、僧居、塔林三个部分,呈条形布置。

3.考古遗址1)卡若遗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在西藏昌都的卡若村。

这里出土有房屋遗迹二十多座,还有许多石制生产工具以及谷物、兽骨等。

其正馆之宝是双体陶罐。

2)阿里古如甲墓地:在西藏阿里狮泉河上游地区发现,出土的文物有黄金面具,反映了公元二世纪前后,这一区域已有黄金覆面的葬俗,还有“王侯”鸟兽纹汉字织锦,茶叶。

3)尼阿底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申扎县,出土的石制品具有鲜明的石叶技术特征,还有石片刮削器等文物。

4)曲贡遗址:是启今在西藏发现了海拔最高的遗址之一,旧石器时期。

其中出土的文物有石刀,石梳,石磨等农业生产工具。

还发现了墓葬坑和四具完整的人骨架,还有铜镜,铜簇、鱼骨,石磨盘,陶塑猴面相等和人祭和社祭的一些遗址。

藏族的简单介绍

藏族的简单介绍

藏族的简单介绍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也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

藏族是中国最早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藏族的悠久历史、独特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以及传统服饰等方面的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藏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他们居住在青藏高原,过着以放牧为主的生活方式。

在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建立,藏族开始形成自己的政权和文化体系。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权,曾有着广阔的疆域,对整个亚洲地区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藏族的语言属于藏缅语系,其特点是辅音丰富、音节复杂。

藏文是藏族人民使用的书面语言,它也是世界上少数民族中使用较广的文字之一。

藏文具有独特的写法和书写风格,具有浓厚的艺术性,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文字”。

藏族的宗教信仰以藏传佛教为主。

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藏族人民具有深远的影响。

进入7世纪以来,随着吐蕃王朝的兴起,藏传佛教开始传入西藏并迅速发展。

今天,藏传佛教已经深深融入到藏族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他们信仰和修行的重要依托。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音乐、舞蹈和文学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藏族的音乐和舞蹈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以独特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独具风格的舞蹈动作而闻名。

在传统音乐中,藏族人民使用独特的乐器,如呼麦、德吉琴、手鼓等。

藏族的舞蹈则有着宏伟壮观的场面,如“扎西欧舞”、“黄教古舞”等。

藏族的传统服饰也是其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他们通常穿着民族特色的服装,如长袍、腰带和头巾等。

这些服饰多样且华丽,常常以鲜艳的色彩和精细的绣花而闻名。

而藏族人民还善于手工艺制品的制作,如银饰、毡绒制品和香熏等。

这些手工艺品通常都具有独特的藏族特色,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此外,藏族还有着许多特色的传统节日,如藏历新年(农历正月初一)和谢塔节(藏历四月初八)等。

这些节日通常是藏族人民家庭团聚、祭祀和欢庆的时刻,人们会举办各种活动,如舞蹈、射箭、马球等。

藏人的传统宗教仪式有何特点?

藏人的传统宗教仪式有何特点?

藏人的传统宗教仪式有何特点?藏族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民族之一,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其中,宗教仪式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信仰内涵。

藏人的传统宗教仪式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下面将以有序列表形式进行介绍。

一、信仰多元与包容性藏人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土教、本教等多种流派。

这些不同的传统宗教信仰自古以来就在各自的领域中相互生存,并且相互融合、互补。

例如,许多信仰本教的藏民众同样也信仰佛教,反之亦然。

在藏人的传统宗教仪式中,不同宗教间的交流与融合得到了重视,形成了一个多元而包容的信仰格局。

二、崇尚自然与生命藏人的传统宗教仪式中,崇尚自然与生命是一种显著的特点。

藏地地处高寒之地,环境恶劣,人们依赖自然界的赐予生活。

因此,他们对自然界抱有敬畏之情,并将自然界中的山川、湖泊、草原等视为神灵的化身。

在仪式中,他们通过祈祷、献上供品、诵经等方式向神灵表达敬意和感恩之情。

这种崇尚自然与生命的传统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藏地的生态环境。

三、注重修行与智慧藏人的传统宗教仪式中,修行与智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佛教较为普及的传播,使得藏人深信修行能够带来智慧以及对生活的洞悉。

在仪式中,他们通过冥想、诵经、念佛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修行水平,培养智慧和品德。

修行与智慧的重要性也在藏人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体现,他们注重修身养性、修心养性,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升华。

四、守望传统与承载历史藏人的传统宗教仪式在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仪式代表着藏人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准则,是他们守望传统、继承历史的重要方式。

在这些仪式中,藏人通过祭祀、朝拜、祈祷等方式,向过去的先辈们致敬,并追溯自己的血脉和历史。

这种守望传统的意识使得藏人的宗教仪式拥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并且得到了世界各地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的重视与保护。

总结起来,藏人的传统宗教仪式以信仰多元与包容性、崇尚自然与生命、注重修行与智慧、守望传统与承载历史为特点。

西藏历史与宗教传统

西藏历史与宗教传统

西藏历史与宗教传统西藏,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宗教传统。

在这片高原上,藏族人民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而多元的社会结构。

西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当时吐蕃王朝建立,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政权。

吐蕃王朝的兴起,促进了西藏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融合。

尤其是与印度佛教文化的接触,对西藏宗教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在西藏的传播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时期。

当时,吐蕃王朝的国王赞普松赞干布娶了尼泊尔的公主文成公主,并从印度请来了佛教圣者师子吼。

师子吼将佛教经典翻译成藏文,并传授了佛教教义和修行方法。

这一事件被认为是西藏佛教传入的起点。

随着佛教的传播,西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体系,即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融合了印度佛教、本地宗教信仰和吐蕃王朝时期的宗教信仰,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在西藏,佛教寺庙和僧侣成为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佛教,西藏还有本土的宗教信仰,如土司信仰和本地神祇崇拜。

土司信仰是西藏农牧民的一种信仰体系,他们崇拜土地神、山神和水神,以祈求丰收和平安。

这种信仰与佛教并存,形成了独特的宗教多元性。

西藏的宗教传统不仅仅是信仰和仪式,它还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中。

例如,在西藏,人们普遍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尊重生命是一种美德。

这种观念与佛教的“慈悲”理念相契合,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在西藏的历史中,宗教也发挥了重要的政治作用。

例如,历史上的达赖喇嘛被认为是佛教教义的最高领袖,同时也是西藏政治的重要人物。

达赖喇嘛在西藏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宗教领袖,还是政治家和文化传承者。

然而,由于涉及政治问题,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不深入讨论。

尽管西藏的历史和宗教传统受到了一些挑战和变化,但它们仍然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的历史和宗教传统不仅是藏族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这一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教育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教育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教育藏族文化深受佛教影响,而布达拉宫是佛教文化的象征之一。

作为西藏的标志性建筑,布达拉宫不仅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宫殿,也是藏族传统宗教教育的中心。

在这座神圣的殿堂里,藏族人民接受着宗教教育与信仰的熏陶。

布达拉宫作为宗教教育的中心,给藏族人民提供了学习佛法和修行的机会。

在布达拉宫内,有众多的佛学院和寺庙,如甘丹寺、色拉寺等,这些场所聚集了众多的僧侣和学生。

僧侣们通过在这里学习佛经,了解佛法教义,并通过修行来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

在布达拉宫的佛学院中,僧侣们接受正统的藏传佛教教育。

他们学习佛经、佛理和佛教史,了解佛陀的教诲和佛教的核心概念。

同时,他们还会学习佛教艺术、经院哲学、传统医学等与佛教相关的知识。

这些知识传承和学习的过程,使得佛教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并且为整个藏族社会的精神生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了佛学院,布达拉宫也是藏族传统宗教教育的中心之一。

寺庙中设置的宗教仪式和仪轨,为信徒提供了参与宗教活动的机会,也帮助他们加深对佛教的理解。

在布达拉宫内,有每天早晚进行的佛事仪式,信徒可以参与进来,亲身感受佛法的力量。

这种仪式不仅给人们提供了虔诚祈愿的平台,也让信徒们更深入地理解佛法的教义,并且接受佛教教义的熏陶。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教育向世人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布达拉宫,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佛教文化产生着浓厚的兴趣。

在布达拉宫的导览解说中,游客们可以了解佛教教义、喇嘛文化以及其他与佛教相关的知识。

这种宗教教育的形式不仅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佛教和藏族文化,也加深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布达拉宫的宗教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现代化的教育形式和科技的发展,使得年轻一代在接受宗教教育时更加倾向于选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

因此,布达拉宫的宗教教育在传承和适应中也需要加以调整,以满足当代人对宗教教育的需求。

总的来说,布达拉宫作为藏族传统宗教教育的中心,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信仰的馈赠。

藏族春节传统信仰与宗教庆典

藏族春节传统信仰与宗教庆典

藏族春节传统信仰与宗教庆典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尤其是在西藏地区,藏族春节庆典更是独具特色。

藏族人民以其独特的信仰和宗教仪式,为这一传统节日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意义。

藏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着丰富多样的宗教信仰体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信仰是藏传佛教,这是藏族人民所奉行的主要宗教信仰。

藏传佛教对于藏族人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

春节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庆典之一,也是藏族人民重要的信仰仪式之一。

在春节期间,藏族人民会进行多种宗教庆典活动。

其中最重要的庆典活动之一是“祈福仪式”。

这个仪式主要是为了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幸福。

在这个仪式中,自治区当地的喇嘛们会进行特殊的法事和祷告,为全体信众祈福。

同时,庆典期间还会进行拉祜舞、唢呐表演等民俗文化活动,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氛围。

与此同时,藏族人民还会进行传统的祭祖活动。

这是一种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的仪式。

在春节期间,藏族家庭会将车厢装饰成传统的藏式祭祀台,摆放上祭品和鲜花。

全家人会围绕祭祀台跳舞、唱歌,并且向祖先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健康。

除了庆典活动,藏族人民还有一些传统的春节习俗。

比如,在农历除夕夜,人们会进行“驱魔舞”的仪式,通过鼓乐和舞蹈来驱走邪恶的力量,为来年带来好运和吉祥。

此外,整个春节期间,藏族人民还会进行赛马、射箭等传统体育竞技活动,以增加节日的趣味与活力。

综上所述,藏族春节传统信仰与宗教庆典是藏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藏族人民表达了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同时也祈愿来年的幸福和平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藏族文化的内涵,也增添了春节的喜庆和祥和氛围,让人们更加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藏传佛教的历史和文化

藏传佛教的历史和文化

藏传佛教的历史和文化藏传佛教是一种具有传统特色的伟大文化。

它起源于佛教的传入,她承担着传承佛法的重任,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来探讨藏传佛教的深厚底蕴。

1. 发展历程藏传佛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唐朝时期,佛教在中国传播之后渐渐传到了当时的西藏,但是最早的藏传佛教僧人只是兼修汉传佛教,而真正的藏传佛教的传入始于8世纪,当时吐蕃王朝的赞普赤松德赞向印度派遣了一支文化交流使团,这支使团中有宗教人士带着佛教文化来到了吐蕃,邀请印度的宗教大师们来给吐蕃人讲授佛法,这次文化交流便是佛教在西藏的传播之始。

到9到11世纪,吐蕃地区所拥有的同时代的科技、思想也为佛教的普及进行了门户之类的工作,各地寺庙建设盛行,成为各地人们寻求精神安慰的场所。

在此后的几百年中,藏传佛教不断发展,各地寺庙不断修建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信仰需求。

2. 宗教文化藏传佛教对于宗教文化的贡献不可忽视。

在她所传播的宗教文化中,最为突出的是其关注修行者的内在精神世界。

藏传佛教在信众修行参禅的时候,注重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文化形式(如敦煌人物像石缘、门窟)。

同时,藏传佛教也开创了他自己的书写体系——藏文。

藏文代表着藏传佛教文化卓越的贡献,她具有一种凝重、美丽、神秘的魅力。

除了艺术和文字,藏传佛教对于西藏的建筑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西藏,寺庙的建筑体系采用独特的风格,内外遵循着神圣、圣洁的原则。

比如著名的布达拉宫,就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文化建筑之一,她建于17世纪,集合了多种建筑样式,象征着佛教信仰的高度。

3. 社会影响藏传佛教对西藏人的生活和思想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所谓的喇嘛,即既是知识分子又是僧人,他们为西藏社会保守性的传统文化保持了一种稳定性。

其他的家庭作坊也可以追溯其起源至宗教文化的影响。

在藏传佛教中,商人、官员、农民等等都万分尊敬喇嘛并近乎受予她的支持,在医疗、教育等多领域也都受到她的感化。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信仰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信仰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信仰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

作为西藏文化的象征和重要的宗教圣地,布达拉宫承载着丰富的藏族传统宗教信仰。

本文将从佛教的传播、信仰体系、建筑特色以及对信徒的意义等方面系统介绍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信仰。

一、佛教的传播与布达拉宫藏区的宗教信仰以佛教为主,而佛教在西藏的传播与布达拉宫密不可分。

据史书记载,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将娘娘神迹带回西藏后,娶了尼泊尔公主文成公主,从而奠定了布达拉宫作为佛教圣地的基础。

此后,布达拉宫也成为西藏佛教教义传播、文化交流和学问研究的中心,吸引了无数信众和学者前来朝拜和学习。

二、藏族传统宗教信仰体系藏民族传统宗教信仰体系主要包括藏传佛教、本教、土教和萨满教。

其中,藏传佛教是最广泛的信仰体系,布达拉宫也是藏传佛教的最高殿堂。

布达拉宫内有各种佛殿、经堂和经院,供奉着无数的佛像、经卷和传世珍品。

藏传佛教注重修身养性、修福积德、智慧开悟,其信仰体系与西方世界的佛教有一定的差异,更加强调各种神秘的法门和密传教义。

三、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作为世界遗产和中国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布达拉宫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其建筑特色与藏族传统宗教信仰有着密切联系。

布达拉宫倚山而建,由红白两座宫殿组成。

红宫以红色屋顶为特色,是达赖喇嘛的居所和政教中心。

白宫则是夏季的佛事场所。

整个宫殿建筑庄严肃穆,独特的藏式建筑风格融合了印度佛教寺庙和藏族民居的特点,体现了藏族传统宗教信仰与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布达拉宫对信徒的意义对于藏族人民而言,布达拉宫是他们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圣地。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都会前往布达拉宫朝拜,虔诚地祈祷与静心。

布达拉宫代表着信众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心灵净土,也象征着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无论是信仰佛教的僧尼和居士,还是芸芸众生,布达拉宫都是他们心灵的寄托和感受宗教圣洁的地方。

结语:布达拉宫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承载着丰富的藏族传统宗教信仰。

藏族文化传统哈达

藏族文化传统哈达

藏族文化传统哈达
藏族是一个充满神秘和神奇的民族,而哈达则是藏族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传统。

哈达是一种象征着祝福和祈福的丝绸或棉织品,通常是白色的,上面还会绣上吉祥图案或文字。

在藏族人的生活中,哈达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礼物,更是一种祝福和祈福的表达方式。

在藏族人的生活中,哈达几乎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节日庆典、婚礼、葬礼还是
其他重要场合,哈达都是必不可少的。

人们会把哈达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表示对他们的祝福和关爱。

在宗教仪式中,哈达更是不可或缺的,人们会把哈达奉献给佛像或喇嘛,以表达虔诚和敬意。

除了作为礼物和祭品,哈达还有着更深层的文化内涵。

在藏族人的传统观念中,哈达是一种纯洁和神圣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因此,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重要场合上,人们都会对哈达怀有崇敬和敬畏之心。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渐渐被遗忘和淡化,但是藏族人对哈达的
热爱和尊重却从未改变。

他们会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让哈达的神圣和美好继续在他们的生活中流传下去。

哈达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是藏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承载着人们的祝福和希望,是藏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哈达的神圣之美永远闪耀在藏族人的生活中。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经典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经典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经典布达拉宫是西藏的一座宫殿,也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

在布达拉宫内,藏族传统宗教经典被视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经典包含了丰富的宗教哲学、道德准则和智慧传承,对于藏族人民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藏族传统宗教经典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佛教、苯教、噶举派等不同流派的经典文献。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甘珠尔》、《庄严经》和《金刚经》等经典。

这些经典被藏族人民视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代表着他们对宇宙、生命和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藏族传统宗教经典的形式多样,有经卷、经幡、经轮等。

经卷是最常见的形式,它们通常由绢纸制成,上面书写着经文、符咒和吉祥图案。

藏族人民会将经卷珍藏于佛龛或经堂内,定期进行念诵和祭祀。

经幡是一种用于祈福的特殊标识,常常在布达拉宫的宫殿、殿堂和庙宇等地悬挂,寓意着祝福和保佑。

藏族传统宗教经典的阐述方式具有一定的特点。

一方面,这些经典往往以故事、寓言和对话等形式进行表达,使得晦涩的哲学思想变得通俗易懂。

另一方面,它们强调个体与宇宙的和谐统一,提倡以平等、慈悲和智慧为核心的人生态度。

在藏族人民的信仰中,这些经典被视为灵魂的指南,引导着他们面对困难与挑战。

布达拉宫作为藏族传统宗教经典的重要场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智慧。

每年,无数的朝圣者和游客会前往布达拉宫,聆听经文的诵读和祈福的祈祷,感受宗教与文化的力量。

布达拉宫把多元的宗教信仰与特有的建筑风格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使得它成为藏族人民自豪的象征。

然而,正如布达拉宫所承载的藏族传统宗教经典一样,这些经典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挑战。

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宗教经典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和忽视。

因此,我们有责任加强对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教育传承的方式,使这些经典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了解。

总之,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宗教经典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藏族人民的信仰和历史。

保护和传承这些经典对于维护西藏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的延续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传统宗教、哲学与伦理[编者按]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三大语系之一,以其庞大的思想体系、精深的义理底蕴、独特的修持方式、崇高的境界取向、多彩的文化价值驰誉海内外。

但长期以来,对藏传佛教的研究详于历史传承的层面,而略于义理思想及文化价值的检讨,而后者恰恰是藏传佛教的精髓所在。

为了反映藏传佛教价值体系内的这些精髓和真谛,弘扬藏传佛教的基本精神,我们在本刊特辟“闪光的雪域智慧——论藏传佛教的思想与文化”的栏目,将邀请藏传佛教的有关专家学者为我们撰写特稿,以飨读者.有心的读者可能还记得,早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到六十年代初,著名藏传佛教专家喜饶嘉措大师、法尊法师、观空法师、郭元兴居士、隆莲法师等即为本刊的前身《现代佛学》撰写过有关藏传佛教思想方面的文章。

特别是法尊法师为我们撰写的系列文章,在整个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曾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星转斗移,光阴荏苒,致力于藏传佛教思想文化研究的高僧大德和学者们,在藏传佛教这块肥沃的田地里经过四十多年的辛勤耕耘,今天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些成果虽然还不能全面深刻地反映藏传佛教博大精深的庐山真面貌,但它和五、六十年代藏传佛教的研究成果比,无论在资料占有、理论视角、内容透视等诸多方面要更上一层楼。

“祛除巫魅”和“理性化”是马克斯·韦伯的思想精髓。

根据许多学者的诠释,他的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西方,而且也适应于整个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一种普遍规律。

当然,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各异,其发生、发展的阶段、类型、模式及表现则不尽相同,这也是共性和个性的矛盾所在(1)。

韦伯所讲的理性化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破除巫术的程度(2),尤其注重的是新教怎样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渐减除巫术和迷信成分而引发出一种普遍伦理(3)。

韦伯的这一思想分开来讲,宗教的发展,是从非理性的巫术与迷信向理性的宗教演进的过程。

这里的非理性化宗教是指大量神秘的巫术力量和不可控制的因素起作用的宗教,这种宗教与伦理往往无涉或影响很少。

相反,理性宗教则摆脱神秘的、巫术的力量,使宗教伦理与世俗生活相结合,强调人为的可控性的因素 (4)。

即原则上不必再像野蛮人那样迷信神秘力量,不再诉诸巫术手段去支配或祈求神灵,在行动中采取基于价值理性的伦理行为。

这就是韦伯称之为“世界祛除巫魅”的基本思路 (5)。

藏族传统的宗教思想与文化哲学的起源、发展和演进也大体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一、万物有灵论——原始宗教长期以来藏族的远古历史隐伏于神话传说的迷雾之中,不能识其庐山真面目。

然而,四十多年来的考古发现揭开了这神话的迷雾和历史的积沉,使我们对藏族远古先民生活的历史有了较为真实的了解,可以从中寻找到藏族思想发端的根脉之所在。

(一)孕育藏族原始宗教的摇蓝在藏区的考古发掘中,先后发现了旧、中、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例如在西藏定日县的苏热区发现了旧石器遗址(共发现四十件石片和用石片做的刮削器及尖状器),其年代初步推定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一万至五万年左右,它相当于人类发展史上的智人阶段,也就是原始社会民族萌芽的时期。

西藏林芝县发现了古代人骨,经初步鉴定,是新石器时代或金石并用时代的人类遗骨。

在西藏昌都县卡若村发现了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房屋遗址有三十多座,打制石器共六千多件,磨制石器五百余件,骨器数十件,陶器二万余片。

器种以罐、钵、盆为主,并且有彩陶、纹饰等。

装饰器有骨镯、石环、石珠及穿孔的贝壳等,农作物有粟米等,动物骨骼有马、牛、羊、猪等。

卡若文化是目前所知西藏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经科学鉴定,此遗址距今大约四千六百余年 (6)。

关于藏族的来源问题,自远古以来在藏族民间流传着自己的祖先由猕猴转变而来的“猕猴变人说”。

在西藏那曲县阿巴部落中流转着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世界上最早时没有人,当时只有一个猴子和一个魔女,他们俩结亲之后,用木犁、木头来从事生产劳动,繁殖子孙,发展起来。

这些子孙彼此都是亲属,许多年以后,来了一个仙人,名叫长松,对人们说:你们以后每人都应当有自己不同的骨头来计算自己的亲属关系。

众人问:我们都是一个父母生的,怎么会有不同的骨头呢?仙人回答:我们身上的骨头可以全部分给你们,以后你们就可以把这些不同名的骨头分别算作自己的骨名,表示各自的血统关系。

”(7)这里主张用不同的骨头来计算和区分自己的亲属关系,表明此传说反映的是藏族原始父系氏族社会的情况。

后来由这些猕猴变来的原始的藏族人分成了斯、木、桐、冬四种骨系,又说增加了查、楚二种骨系,谓之六种人。

” (8)他们食自然之谷物,穿树叶之衣服,在森林中如同野兽一样生活……而遍及于藏地。

对此种人,藏文史书形象地称作“食肉赤面人”(9)。

此时,这些部落尚处在早期的氏族阶段,氏族内部成员间平等相处,过着原始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来才出现了吐蕃第一代赞普——聂墀赞普。

通过对考古发现、口碑传说和藏史记载三方面的资料分析,即可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藏族人有自己悠久的历史,致少在五万年以前的人类童年时代,藏族先民就生活在青藏高原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开始创造史前文化。

早在距今近五千年的时候,西藏很多边远和腹心地区的藏族先民们就已步入了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这里的人们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兼营畜牧和狩猎的定居生活。

正如藏史名著《青史》中说的:“蕃这个地区,和印度一样,自古以来就有这个地方,并且有人们在居住。

” (10) (二)藏族原始宗教的产生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思维能力也相应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随着藏族先民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处于原始、蒙昧、野蛮的藏族祖先,逐渐从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状态中分化和独立出来,摆脱了动物的高级本能,确立了主体的自我意识,并把周围的事物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希望控制它们,支配它们,让它们来为自己服务。

卡若文化时期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的兴起,磨制光滑的石器和骨器的使用,各种陶器的制作,璜、环、珠、项饰、镯、穿孔贝等装饰器的自觉加工,以及所刻纹饰的出现等等,这些都是藏族祖先的思维由朦胧的意向向自觉的意识转变的重要标志。

但是,由于这个时候藏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自然界处于人类控制之外,人变成了受制于自然界的奴隶。

人类的生存所系和生活所需,几乎无不仰赖于自然的恩赐和偶然的机遇。

此种情况,既是古代藏族人无知的反映,又是他们无知的原因。

在社会生产力和藏族人理智能力所达不到的地方,藏族人的想象力便长上了飞翔的羽翼,前来填补理智的空白,把这些支配日常生活的自然力和自然物,当成了超自然的、超人间的神物,成为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并且力图通过祭祀祈祷和奉献牺牲等活动去劝导、影响,甚至去控制这些力量,从而在高原上产生了原始宗教——苯教的胚芽。

苯教在它产生的初期形成了多种原始的宗教形式。

(三)藏族原始宗教的类型1 对自然物的崇拜近代宗教学的创始人麦克斯·缪勒明确提出了宗教起源于自然物崇拜说。

自然物崇拜的最大特点是将某种神性赋予了自然物体或者把自然物体人格化为精灵。

藏族的自然崇拜由来甚久。

原始苯教相信土有土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石有石神,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一切都由鬼神在主宰,认为在地下面住着龙,这些龙最初的住所是河和湖,甚至是一些井,它们在水底下有家,守卫着秘密的财富;在树林和岩石中有“年”神,在地上有土主和可怕的瑟鬼。

龙也住在山尖上、坟堆上、树木上、冰川上。

有一首“赎罪诗”说:“龙王住在所有的河流中,年王住在所有的树上和岩石上,土主住在五种土中,人们说,那里就是土主、龙和年。

它们有什么眷属?带有长刺的帽子,细腰的蚂蚁,金色的青蛙,松蕊石色的蝌蚪,贻贝一样白的蝴蝶,这就是它们的眷属。

” (11)年神在山里和山谷里游荡,在石缝里、树林里、沟洫里做窝。

它们很容易被人们所冲犯,一旦冲犯了年神,它即会送来疾病和死亡。

鼠疫在西藏被称为“年病”,人们认为它是由年神招来的,传说年清塘拉山就是一尊大年神。

2 图腾崇拜藏族远古社会再向前发展,形成了氏族和部落之后,便产生了图腾崇拜。

所谓的图腾崇拜,就是把某一种动物、植物或其它自然物作为一个氏族的共同祖先的信仰体系,信仰图腾物与人有着血缘关系。

这显然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制社会的反映。

藏族对龙的崇拜是在图腾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苯教中的龙神没有确切地说明究竟属于哪一类动物,只是说作为龙神类的动物有鱼、蛇、螃蟹、青蛙、蝌蚪等,不过苯教中被崇拜的龙神形象不是动物的原形,而是半动物半人的神物形象。

例如藏族苯教经典《十万龙经》中有人身蛇头、人身马头、人身狮头、人身熊头、人身虎头、人身龙头、人身鼠头、人身羊头、人身牛头、人身豹头、人身猪头、人身鹿头、人身孔雀头等图像的记载 (12)。

这些不同形状的龙神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带有蛇尾或鱼尾,这说明苯教说的龙是想象中的动物,它的基本形态是蛇或鱼,又兼有很多兽类及人的一些特点,它是由多种动物图腾结合而成,可能是在部落兼并、融合过程中,以某些崇拜蛇或鱼的氏族为主,又吸收其他氏族图腾的若干特征而形成的。

3 鬼魂崇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藏族人思维能力的提高,宗教观念也日趋复杂起来,产生了肉体可以死亡、灵魂依然存在的观念。

在西藏新石器时代后期,已有葬墓及随葬习惯,在西藏林芝县的新石器时代的数座残墓中,死者头部朝西,脚向东,仰身直肢,很有规律 (13)。

这种葬法可能是认为西方是死者灵魂的归宿处。

在西藏朗县列山墓地发现,在一座墓的墓穴顶部东西方向的边缘有圆形的小孔与围墙相通,孔径五厘米,孔上面还盖有一个小石片 (14)。

这种现象直接反映了藏族人的灵魂崇拜的观念,即认为人们的灵魂是不死的,因此特设通道,以供死者的灵魂出入之用。

在藏族第一代藏王聂墀赞普时代的苯教思想中这种鬼神观念及其祭祀方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藏文史书中记载:“聂墀赞普时的苯教认为人死以后转生为鬼和神,而鬼神死后也可以转生为人,因而承认有先世和后世。

”(15)挪威专治苯教的藏学家柯瓦尔耐对有关苯教“死”和“来世”的论述中也说明了这样的意思。

在他看来,“藏人相信有两个死人的地界:一个是人和动物过连续不断的安乐、富足生活的地界;另一个是黑暗、苦难的地界。

在人世周期结束时,那些曾在‘安乐地界’生活的人们便要复活,重新在这一世界里生活,然而通往‘安乐地界’的路是漫长而又充满险阻的。

” (16)这说明在藏族传统思想中把死后的归依处分为二种,即“幸福的地界”和“苦难的地界”。

死者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才能达到“幸福的地界”呢?古代藏人认为只有通过宗教的祭祀仪式和各类祭祀物品才是防范灵魂受到危害和威胁、将死者引向“安乐地界”的工具。

柯瓦尔耐还进一步论述了以上这些藏族传统宗教思想和佛教的关系。

他说:“这种仪式和一般的关于来世的信念的重要性由众多的古代文献得到证实,这些文献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了这些问题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仪典和起死回生的神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