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_第九章_抗菌药和抗真菌药

合集下载

药物化学 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

药物化学  喹诺酮类抗菌药概述

尿系、肠道、耳道的感染。

1978年诺氟沙星(氟哌酸)的上市加速了
含氟喹诺酮的发展,使一大类如环丙、氧氟、
左氧、美洛等出现,成为近年来治疗感染疾
病的新型结构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含氟
喹诺酮药物上市10余种。
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物
O
F C OOH F O C OOH
H3C
HN
N
OC H3
N HN
N
N
C H3
F
C OOH
N1
C 2H5
N H2N H3C O N
N
N

C H3 O
Gemifloxacin
吉米沙星
O COOH
F
C OOH
F
H3 C HN
N
N
H
N O C H3
N
Grepafloxacin
格帕沙星
NH H
Moxifloxacin
莫西沙星

合成5500个化合物,20余种药物上市

40年代抗生素的发现,成为一类治疗感染疾
形成生物发酵获得天然抗生素药物10余种
病的药物。

在抗虐药氯喹的结构改造中,于1962年找到新 型结构的萘啶酸具有抗菌活性,开创了化疗药 物的新领域。
至78年合成十几万化合物,上市10余种药物

70年代吡哌酸临床用于治疗由G-引起的泌
Gatifloxacin
加替沙星
O
Pefloxacin OOH
F
C OOH
H3 C N F C H3 N
N N H3C O
N
HN
CH3
ofloxacin
氧氟沙星

药综备考药物化学知识点 抗菌药和抗真菌药

药综备考药物化学知识点 抗菌药和抗真菌药

第1节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1、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磺胺类药物与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产生竞争性拮抗,生成无功能的类二氢叶酸化合物,使生成四氢叶酸受阻,影响辅酶F的形成,从而影响微生物DNA、RNA、蛋白质的合成,使其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2、构效关系PKa在6.5-7.5时,抑菌作用最强。

3、药物:磺胺嘧啶1)性质:其钠盐水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析出磺胺嘧啶↓可与硝酸银作用生成磺胺嘧啶银2)应用:抗菌、收敛作用,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易透过血脑屏障,防止流行性脑膜炎磺胺甲噁唑1)化学性质乙酰化物,溶解度小→肾小管析出结晶→尿路损伤应同时服用NaHCO3→碱化尿液→↑乙酰物在尿中的溶解度2)代谢N4-乙酰化物、N4-葡萄糖酸结合物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作用机理:可逆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影响辅酶F的形成。

问:试述磺胺类药与甲氧苄啶配伍的理论依据?(复方新诺明,磺胺类:甲氧苄啶=5:1)1、磺胺类药物与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产生竞争性拮抗,生成无功能的类二氢叶酸化合物,使生成四氢叶酸受阻,影响辅酶F的形成,从而影响微生物DNA、RNA、蛋白质的合成,使其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而甲氧苄啶可逆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影响辅酶F的形成。

2、两者联用后,双重阻断细菌代谢,从而使其抗菌作用增强数倍至数十倍。

问:磺胺类抗菌药的作用机理的研究为药物化学的发展起到何种贡献?贡献在于发现了抗代谢学说,即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其与基本代谢物竞争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或掺入到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从而影响细胞的合成。

抗代谢的设计多采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

第二节喹诺酮类抗菌药1、发展概述第一代:1962-1969,对G+几乎无作用,易被代谢,作用时间短药物:萘啶酸、吡咯酸第二代:1969-1978,对G+、G-有效、对绿脓杆菌有效(7位引入哌嗪基[碱性]→分子碱性↑,水溶性↑→抗菌活性↑)药物:西诺沙星、吡哌酸第三代:1978-1996,抗G+、G-、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分枝菌(6位引入F,使得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吸收、分布、代谢状况均佳)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第四代:1997年至今比较均衡地作用与拓扑异构酶Ⅱ(回旋酶、旋转酶)与拓扑异构酶Ⅳ药物:加替沙星(中药房实习:加替沙星滴眼液,糖尿病患者禁用)、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巴洛沙星、帕珠沙星2、作用机理:喹诺酮类药物与细菌DNA的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形成稳定化合物,选择性抑制这两种酶,使细菌处于一种超螺旋状态,从而影响细菌细胞的生长与分裂(DNA旋转酶对于细菌的复制、转录和修复起决定性作用;拓扑异构酶Ⅳ在细胞壁的分裂中,对细菌染色体的分裂起关键性作用)3、构效关系:1位若为苯基取代,抗菌活性与乙基相似,对G+作用更强2位引入取代基活性下降的原因:空间位阻干扰与受体结合2、喹诺酮类结构与抗菌活性、毒性、代谢关系:见师姐笔记《药化二P4-5》3、药物:(1)环丙沙星化学结构:1位乙基被环丙基取代(2)左氧氟沙星右下角:甲基为α位,H为β位优点:活性是环丙沙星的2倍水溶性好→制成注射剂毒副作用小耐药机制:细菌降低细胞壁的通透性,或激活细胞膜上的药物外排泵。

药物化学11-抗菌药和抗真菌药PPT课件

药物化学11-抗菌药和抗真菌药PPT课件
磺胺甲恶唑
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尿路和肠道感染。
其他抗菌药
利福平
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常用于治疗结核病。
林可霉素
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尤其对厌氧菌有特效。
03
抗真菌药
唑类抗真菌药
总结词
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对念珠菌、曲霉菌等有良好疗效。
详细描述
唑类抗真菌药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深部和浅部真菌感染。常见的唑类抗真菌药包括 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来达到抗真菌的效果,对念念珠菌属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尤其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有效。
详细描述
嘧啶类抗真菌药是一类新型抗真菌药物,对念珠菌属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常见的嘧啶类抗真菌药包括 氟胞嘧啶和5-氟尿嘧啶等。这些药物通过干扰核酸合成来抑制真菌的生长,尤其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 菌有效。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
总结词
庆大霉素
常用于治疗严重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如败血症、脑膜炎等。
四环素类抗菌药
米诺环素
对大多数常见病原菌都有抗菌活性,尤其对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有特效。
多西环素
主要用于治疗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肺炎等。
磺胺类抗菌药
磺胺嘧啶
最早的磺胺类药物,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抗菌作用,常用 于治疗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等。
阿奇霉素
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 阴性菌都有抗菌作用,尤其对支 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感染有特 效。
罗红霉素
与阿奇霉素相似,对支原体、衣 原体和军团菌感染有特效,也可 用于治疗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和革 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
链霉素
最早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对某些 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但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无效。

药物化学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药物化学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合成十多万个化合物
十多种最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
其中一些的抗菌作用完全可与优良的半合成头孢菌 素媲美
F HN
N
O
O
OH
N
一、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发展概述
Chloroquine
第一代喹诺酮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征 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 几乎无作用。其活性中等,体内易被代 谢,作用时间短,中枢毒性较大,易产 生耐药性。
O
R6
COOH
R7 N N
R8
R1
一、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发展 概述
1962年美国sterling-winthrop药厂研 究人员发现萘啶酸有抗菌作用
揭开喹诺酮类抗菌研究序幕 1974年大日本制药公司合成了吡哌酸,
对尿路感染有良效 1978年发现氟哌酸
一、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发展 概述
从1962年—1978年
常用喹诺酮类药物
OO
F OH
N
N
N
O
H
左氧沙星
主要学习内容
重点药物
盐酸环丙沙星
构效关系 结构类型及作用机制
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 盐酸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
化学名
化学名为 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7-
( 1- 哌 嗪 基 ) -3- 喹 啉 羧 酸 盐 酸 盐 一 水 合 物 ( 1-
Cyclopropyl-6-fluoro-1,4-dihydro-4-oxo-7-
萘啶羧酸类
OO
N
OH
OO OH
NN H
Pyridopyrimidinic acids
嘧啶并吡啶类
N N H

药物化学考试题库带答案(4)

药物化学考试题库带答案(4)

药物化学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九章化学治疗药1.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个药物现不被用于疟疾的防治A.伯氨喹B.氯喹C.乙胺嘧啶D.奎尼丁E.盐酸奎宁D2)阿苯哒唑的一个常用的鉴别方法是A.高锰酸钾氧化B.灼烧后使醋酸铅试液显色C.与苦味酸成盐D.与雷氏盐反应E.在盐酸中与亚硝酸钠反应B3)阿苯哒唑在稀硫酸中遇碘化铋钾试液产生红棕色沉淀,是因为本品含有A.胍的结构B.硫原子C.酰胺结构D.噻唑环E.叔胺基E4)关于枸橼酸哌嗪的下列说法哪个不正确A.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B.分子中含有三个羧基C.本品只用于驱蛔虫和蛲虫D.分子中含有一个哌嗪环E.合成的起始原料是环氧乙烷A5)阿苯哒唑灼烧后,产生气体,可使醋酸铅试液呈黑色,这是因为其结构中A.含杂环B.含甲酯C.有丙基D.含苯环E.含丙巯基E6)诺氟沙星遇丙二酸及酸酐,加热后显A.白色B.黄色C.绿色D.蓝色E.红棕色C7)在异烟肼分子内含有一个A.吡啶环B.吡喃环C.呋喃环D.噻吩环E.嘧啶环A8)利福平的结构特点为A.氨基糖苷B.异喹啉C.大环内酯D.硝基呋喃E.咪唑C9)下列药物中,用于抗病毒治疗的是A.诺氟沙星B.对氨基水杨酸钠C.乙胺丁醇D.克霉唑E.三氮唑核苷E10)下列哪一个药物在化学结构上不属于磺胺类A.磺胺嘧啶B.磺胺甲基异恶唑C.甲氧苄氨嘧啶D.双氢氯噻嗪E.百浪多息C11)治疗和预防流脑的首选药物是A.磺胺嘧啶B.磺胺甲恶唑C.甲氧苄啶D.异烟肼E.诺氟沙星A12)下列哪一个反应不能用作磺胺嘧啶的鉴别A.经小火加热熔融物显红棕色,产生二氧化硫及白色2-氨基嘧啶B.与茚三酮反应呈兰色C.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D.与硫酸铜反应呈青绿色铜盐E.重氮化偶合反应呈黑色B13)磺胺药物的特征定性反应是A.异羟肟酸铁盐反应B.使KMnO4褪色C.紫脲酸胺反应D.成苦味酸盐E.重氮化偶合反应E14)磺胺类药物的代谢产物大部分是A.4-氨基的乙酰化物B.1-氨基的乙酰化物C.苯环上羟基氧化物D.杂环上的代谢物E.无代谢反应发生A15)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是由于它能与细菌生长所必须的( )产生竞争作用,干扰了细菌的正常生长A.苯甲酸B.苯甲醛C.邻苯基苯甲酸D.对硝基苯甲酸E.对氨基苯甲酸E16)在甲氧苄啶分子内含有一个A.吡啶环B.吡喃环C.呋喃环D.噻吩环E.嘧啶环E17)甲氧苄啶的作用机理是A.可逆性地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B.可逆性地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C.抑制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D.抑制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E.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乙酰转移酶A2.配比选择题1)A.诺氟沙星B.磺胺甲恶唑C.甲氧苄啶D.环磷酰胺E.氯霉素1.4-氨基-N-(5-甲基-3-异恶唑基)-苯磺酰胺2.1R,2R-(-)-1-对硝基苯基-2-二氯乙酰氨基1,3-丙二醇3.5-[(3,4,5-三甲氧苯基)-甲基]-2,4-嘧啶二胺4.1-乙基-6-氟-4-氧代-1,4-二氢-7-(1-哌嗪基)-5-喹啉羧酸5.N,N-双(β-氯乙基)-四氢-2H-1,3,2-氧氮磷六环-2-胺-2-氧化物一水合物1.B 2.E 3.C 4.A 5.D2)A.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B.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C.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D.损伤细胞膜E.抑制叶酸的合成1.头孢菌素的作用机理2.多肽抗生素的作用机理3.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4.利福平的作用机理5.四环素的作用机理1.A2.D3. E4. C5.B3.比较选择题1)A. 枸橼酸哌嗪B.二盐酸奎宁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天然药物2.合成药物3.加入稀硫酸液显蓝色荧光4.用于驱蛔虫5.用于抗寄生虫1.B2.A3.B4.A5.C2)A.磺胺嘧啶B.甲氧苄啶C.A和B都是D.A和B都不是1.不单独使用2.治疗和预防流脑的首选药物3.简称TMP4.与硫酸铜反应呈深红色5.钠盐水溶液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1.B2.A3.B4.A5.A3)A.磺胺甲基异恶性B.甲氧苄氨嘧啶C.A和B都是D.A和B都不是1.不能单独使用2.是复方新诺明的主要成份3.具磺胺结构4.杂环上含氧5.可用于抗真菌1.B2.C3.A4.A5.D4)A.异烟肼B.诺氟沙星C.A和B都是D.A和B都不是1.抗菌药2.含六元杂环3.含五元杂环4.抗结核病药5.降血脂药1.C2.C3.D4.A5.D5)A.诺氟沙星B.阿苯哒唑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1.抗菌药2.驱肠虫药3.抗肿瘤药4.抗真菌药5.化学治疗药1.A2.B3.D4.D5.C6)A.呋喃丙胺B.诺氟沙星C.A和B都是D.A和B都不是1.寄生虫病防治药2.结构中含有六元杂环3.破坏后,遇茜素氟蓝液及硝酸亚铈液显蓝紫色4.在碱液中煮沸,有胺臭5.属化学治疗药物1.A2.B3.B4.A5.C4.多项选择题1)呋喃丙胺的合成中,采用的反应类型有A.还原反应B.硝化反应C.缩合反应D.中和反应E.氧化反应B、C、D、E2)常用的奎宁盐类有A.硫酸奎宁B.重硫酸奎宁C.盐酸奎宁D.二盐酸奎宁E.磷酸奎宁A、B、C、D3)磺胺类药物的优点有A.抗菌谱广B.疗效确切C.性状稳定D.可以口服E.价格低廉A、B、C、D、E4)根据磺胺类药物的副反应发展的药物有磺胺类的A.镇痛药B.降糖药C.H2-受体拮抗剂D.利尿药E.抗癌药B、D5)下列哪些性质与磺胺类药物的芳伯氨基无直接联系A.加热熔融B.酸性C.重氮化偶合反应D.与N、N-二甲胺苯甲醛缩合E.可乙酰化成结晶A、B6)常用作磺胺类药物鉴别的方法有A.灼烧B.重氮化偶合反应C.生成铜盐D.观察乙酰化后的晶体E.Vitali反应A、B、C、D7)哪些描述与甲氧苄啶(甲氧苄氨嘧啶)的性质不符A.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B.易溶于无机酸及冰醋酸C.本品的醇溶液加稀硫酸,碘试液即发生棕褐色沉淀D.与茚三酮试剂发生显色反应E.常单独用于抗感染D、E5.名词解释1)磺胺类药物是对氨基苯磺酰胺及其衍生物所构成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是抗菌药的一个类别。

药物化学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药物化学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化,日光照射30天可 检出三种分解产物。
鉴 别:取本品少许置干燥试管中,加少许丙二酸与 醋酐,在80-90℃水浴中保温5-10分钟,显红 棕色,可用于本品与其他药物的区别。
作 用:本品为最早应用于临床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 菌药,临床用于敏感菌所致泌尿道、肠道、 妇科、外科和皮肤科等感染性疾病。
能从事氨基酰化反应、水解反应、产品纯化中的成盐 反应等药物合成的简单操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本章结构图
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
磺胺类抗菌药及抗菌增效剂 抗结核病药
其他类型抗菌药 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同步测试 实训项目
简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抗菌药是一类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或称化学治疗剂)。由于细菌、病毒等各种病 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因此 在人类与感染性疾病的抗争中,抗菌药物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为目前医药界关注的热点。抗菌药 包括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异喹啉类 抗菌药、消毒防腐药、抗结核药、抗真菌药、抗 病毒药和抗生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O
F
COOH
HN
N
N
又名环丙氟哌酸 性 状: 本品性状、稳定性与诺氟沙星相似。但强
光照射12小时即可检出分解产物。
环丙沙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作用:环丙沙星向体内各组织移行良好,组织中药物 浓度以肾和肝最高,本品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细 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适应症有:敏感性细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 染、胃肠道感染(包括其他抗生素耐药菌株所 致伤寒和沙门菌感染)、呼吸系统感染、骨骼 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耳鼻喉与口腔 感染以及外科创伤感染等。

郑虎药物化学习题带答案第9章 化学治疗药

郑虎药物化学习题带答案第9章 化学治疗药

第九章化学治疗药1.单项选择题1)诺氟沙星遇丙二酸及酸酐,加热后显( )A.白色B.黄色C.绿色D.蓝色E.红棕色C2)下列药物中,用于抗病毒治疗的是( )A.诺氟沙星B.对氨基水杨酸钠C.乙胺丁醇D.克霉唑E.三氮唑核苷E3)下列哪一个药物在化学结构上不属于磺胺类( )A.磺胺嘧啶B.磺胺甲基异恶唑C.甲氧苄氨嘧啶D.双氢氯噻嗪E.百浪多息C4)磺胺药物的特征定性反应是( )A.异羟肟酸铁盐反应B.使KMnO4褪色C.紫脲酸胺反应D.成苦味酸盐E.重氮化偶合反应E5)磺胺类药物的代谢产物大部分是( )A.4-氨基的乙酰化物B.1-氨基的乙酰化物C.苯环上羟基氧化物D.杂环上的代谢物E.无代谢反应发生A6)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是由于它能与细菌生长所必须的( )产生竞争作用,干扰了细菌的正常生长A.苯甲酸B.苯甲醛C.邻苯基苯甲酸D.对硝基苯甲酸E.对氨基苯甲酸E7)在甲氧苄啶分子内含有一个( )A.吡啶环B.吡喃环C.呋喃环D.噻吩环E.嘧啶环E8)甲氧苄啶的作用机理是( )A.可逆性地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B.可逆性地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C.抑制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D.抑制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E.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乙酰转移酶A9) 在下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具有抗结核作用的药物是( )A. 巴罗沙星B. 妥美沙星C. 斯帕沙星D. 培氟沙星E. 左氟沙星C10) 在下列开环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中,那个为前体药物( )A. B.C. D.E.D11) 属于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的抗疟药为( )A. 乙胺嘧啶B. 氯喹C. 伯氨喹D. 奎宁E. 甲氟喹A2.配比选择题1)A.诺氟沙星B.磺胺甲恶唑C.甲氧苄啶D.环磷酰胺E.氯霉素1.4-氨基-N-(5-甲基-3-异恶唑基)-苯磺酰胺2.1R,2R-(-)-1-对硝基苯基-2-二氯乙酰氨基1,3-丙二醇3.5-[(3,4,5-三甲氧苯基)-甲基]-2,4-嘧啶二胺4.1-乙基-6-氟-4-氧代-1,4-二氢-7-(1-哌嗪基)-5-喹啉羧酸5.N,N-双(β-氯乙基)-四氢-2H-1,3,2-氧氮磷六环-2-胺-2-氧化物一水合物1.B2.E3.C4.A5.D2)A.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B.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C.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D.损伤细胞膜E.抑制叶酸的合成1.头孢菌素的作用机理2.多肽抗生素的作用机理3.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4.利福平的作用机理5.四环素的作用机理1.A2.D3. E4. C5.B3)A. ChloroquineB. CiprofloxacinC. RifampinD. ZidovudineE. Econazole nitrate1. 抗病毒药物2. 抗菌药物3. 抗真菌药物4. 抗疟药物5. 抗结核药物1.D2.B3.E4.A5.C3.比较选择题1)A.磺胺嘧啶B.甲氧苄啶C.A和B都是D.A和B都不是1.不单独使用2.治疗和预防流脑的首选药物3.简称TMP4.与硫酸铜反应呈深红色5.钠盐水溶液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1.B2.A3.B4.A5.A2)A.异烟肼B.诺氟沙星C.A和B都是D.A和B都不是1.抗菌药2.含六元杂环3.含五元杂环4.抗结核病药5.降血脂药1.C2.C3.D4.A5.D3)A. 磺胺嘧啶B. 甲氧苄啶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 抗菌药物2. 抗病毒药物3.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4.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5. 能进入血脑屏障1. C2.D3.B4.A5.A4)A. 诺氟沙星B. 阿苯哒唑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 抗菌药2. 驱肠虫药3. 抗肿瘤药4. 抗真菌药5. 化学治疗药1.A2.B3.D4.D5.C4.多项选择题1)磺胺类药物的优点有( )A.抗菌谱广B.疗效确切C.性状稳定D.可以口服E.价格低廉A、B、C、D、E2)根据磺胺类药物的副反应发展的药物有磺胺类的( )A.镇痛药B.降糖药C.H2-受体拮抗剂D.利尿药E.抗癌药B、D3)哪些描述与甲氧苄啶(甲氧苄氨嘧啶)的性质不符( )A.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B.易溶于无机酸及冰醋酸C.本品的醇溶液加稀硫酸,碘试液即发生棕褐色沉淀D.与茚三酮试剂发生显色反应E.常单独用于抗感染D、E4) 诺酮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为其抑制细菌DNA的( )A. 旋转酶B. 拓扑异构酶IVC. P-450D. 二氢叶酸合成酶E. 二氢叶酸还原酶A、B5) 喹诺酮类药物通常的毒性为( )A. 与金属离子(Fe3+,Al3+,Mg2+,Ca2+)络合B. 光毒性C. 药物相互反应(与P450)D. 有少数药物还有中枢毒性(与GABA受体结合)、胃肠道反应和心脏毒性E. 过敏反应A、B、C、D5.名词解释1)抗菌增效剂以特定的机制增强某种制菌药作用的药物。

药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药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化学治疗药一、项选择题:9-1、环丙沙星的化学结构为AA.O OB.NH2O OF FHNOH OH N N N NHN FC.O OD.O OF FOHOHN N N NOHN O NHE.CH 3O OFOHN NN F9-2、在下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具有抗结核作用的药物是CA. 巴罗沙星B. 妥美沙星C. 斯帕沙星D. 培氟沙星E. 左氟沙星9-3、下列有关喹诺酮类抗菌药构效关系的那些描述是不正确的BA. N-1 位若为脂肪烃基取代时,以乙基或与乙基体积相似的乙烯基、氟乙基抗菌活性最好。

B. 2 位上引入取代基后活性增加C. 3 位羧基和 4 位酮基时此类药物与DNA 回旋酶结合产生药效必不可缺少的部分D. 在 5 位取代基中,以氨基取代最佳。

其它基团活性均减少E. 在 7 位上引入各种取代基均使活性增加,特别是哌嗪基可使喹诺酮类抗菌谱扩大。

9-4、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光毒性主要来源于几位取代基DA.5位B.6位C. 7位D.8位E. 2位9-5、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中枢毒性主要来源于几位取代基CA.5位B.6位C.7位D.8位E.2位9-6、下列有关利福霉素构效关系的那些描述是不正确的BA.在利福平的 6, 5,17 和 19 位应存在自由羟基B.利福平的 C-17 和 C-19 乙酰物活性增加C.在大环上的双键被还原后,其活性降低D.将大环打开也将失去其抗菌活性。

E.在 C-3 上引进不同取代基往往使抗菌活性增加,9-7、抗结核药物异烟肼是采用何种方式发现的CA. 随机筛选C. 药物合成中间体B. 组合化学D. 对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E. 基于生物化学过程9-8、最早发现的磺胺类抗菌药为AA. 百浪多息C.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B. 可溶性百浪多息D. 对氨基苯磺酰胺E. 苯磺酰胺9-9、能进入脑脊液的磺胺类药物是BA. 磺胺醋酰D. 磺胺甲噁唑B. 磺胺嘧啶D. 磺胺噻唑嘧啶E. 对氨基苯磺酰胺9-10、甲氧苄氨嘧啶的化学名为CA. 5-[[3,4,5- trimethoxyphenyl]methyl]-2,6-pyrimidine diamineB. 5-[[3,4,5- trimethoxyphenyl]methyl]-4,6-pyrimidine diamineC. 5-[[3,4,5- trimethoxyphenyl]methyl]-2,4-pyrimidine diamineD. 5-[[3,4,5- trimethoxyphenyl] ethyl]-2,4-pyrimidine diamineE. 5-[[3,4,5- trimethyphenyl]methyl]-2.4-pyrimidine diamine9-11、下列有关磺胺类抗菌药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CA.氨基与磺酰氨基在苯环上必须互为对位,邻位及间位异构体均无抑菌作用。

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抗真菌药(药物化学课件)

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抗真菌药(药物化学课件)

典型药物
两性霉素B
H3C HO
H3C
O O
CH3
OH OH
OH OH OH
OH OH O
OH
H O
OH O
NH2
H3C
O
OH
两性霉素B
性质: • 本品含有氨基和羧基,故具有酸碱两性。 • 本品遇光、热、强酸、强碱均不稳定,在日光下易被破
坏失效,在pH4-10时稳定。
储存及临床用途:
• 在日光下易被破坏失效,在pH4-10时稳定,应避光、密 闭保存。
• 本品分子中的硝基,经还原成氨基后,可 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 本品为含氮杂环化合物,具碱性,可与苦 味酸生成黄色沉淀。
O2N
OH N
CH3 N
临床用途:用于抗滴虫病、抗阿米巴虫病及抗厌氧菌引起的感 染。
呋喃妥因,又名呋喃坦啶
H
O
O2N
O
CN N
NH
O替硝唑O2N源自OOSCH3
N CH3
N
• 本品主要用于深部真菌感染,也用于治疗皮肤和黏膜真 菌感染。
硝酸益康唑
Cl
Cl
Cl
O N
· , HNO3
N
氟康唑
N
HO
N
N
F
N N
N
F
补充:其他类抗菌药物
主要包括 异喹啉类:盐酸小檗碱 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
甲硝唑,又名灭滴灵
化学性质:
• 本品加入氢氧化钠试液,温热,即显紫红 色;滴加稀盐酸使成酸性,即变成黄色; 再加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则变成橙红色。
抗真菌药
真菌感染一般分为两大类: 浅表真菌感染

药物化学课件 第九章 抗菌药和抗真菌药

药物化学课件 第九章 抗菌药和抗真菌药
1 2 3
4
氧氟沙星
CH3
O F N CH3 N O N H CH3 COOH
左氟沙星
O F N HN 依诺沙星
O F N H3C N 培氟沙星 N C2H5 COOH
COOH N C2H5
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O
5 6 7 8 1 4 3
COOH N R
2
1位取代基:最合适的 长 度 为 0.42nm , 相 当 于一个乙基的长度, 也可以是乙基体积相 似的电子等排体如乙 烯基、氟乙基等,若 为环丙基取代,活性 大于乙基取代。 2位不适合任何取代基, 否则活性消失或减弱 。 3位的羧基和 4位的酮 是产生药效必须的, 被其他基团取代时活 性消失。
O O O N N COOH 西洛沙星
C 2H 5
O N N HN N N
O OH . H O 3 2
吡哌酸
8-乙基-5-氧-5,8-二氢-2-(1哌嗪基)吡啶并[2,3-d]嘧啶6-羧酸三水合物
第三代:以1979年的诺氟沙星上市 为标志
特点: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 阳性菌有效,耐药性低,副作用小, 且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
磺胺甲恶唑
O S O N H
o
N
CH3 CH3
O S H 2N
O N N H N
H2N
磺胺异恶唑
O O O S N H N N O
磺胺嘧啶
H2N
磺胺地索辛
到了20世纪40年代,磺胺类 药物的发展达到了高峰,合成的 磺胺类衍生物已达5500多种,同 时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取得重 大进展。
代表药物: 磺胺嘧啶 Sulfadiazine
磺 胺 类 及 对 细 菌 叶 酸 生 物 合 成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N H
Sulf onamides H2N
OO S NHR
COOH O
O Glutamic Acid
N H
HO
OH
NH2
O
磺胺药物 作用部位
N
HN
N
H
H2N
N
N H
OO PP O O OH OH OH
O COOH
OH N H
O H2N
p-Aminobenzoy lglutamic Acid
O
N
HN
N
左氟沙星
O
F
COOH
N HN
N C2H5
依诺沙星
F
O COOH
N
N
H3C N
C2H5
培氟沙星
精品课件
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5 6
7 8
O
4 3
COOH
12
N
R
精品课件
1位取代基:最合适的
长 度 为 0.42nm , 相 当
于一个乙基的长度,
也可以是乙基体积相
似的电子等排体如乙
烯基、氟乙基等,若
H2N N
精品课件
OCH3 CH3OCH2CH2CN OCH3 OCH3
OCH3
OCH3 OCH3
第三节 异喹啉类和硝基呋喃类抗菌药 (Antibacterial Isoquinolines
and Nitrofurantoins)
精品课件
概况
该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泌尿系统细菌感 染
1946年发现2-硝基呋喃衍生物具有杀菌作用, SAR表明,分子中的硝基是不可缺少的,该类 药物的母核是5-硝基呋喃甲醛
7位引入取代基有利于增强 抗菌活性,以哌嗪基取代作 用最好。
5 6
7 8
8位取代基与化合物的光毒
性有关,尤其是以F 取代光
毒性最大,如斯帕沙星,如
巴罗沙星。
精品课件
O
4 3
COOH
12
N
R
CH3 O
F
COOH
N
N
N
妥美沙星
精品课件
喹诺酮类药物的光不稳定性
精品课件
F
N HN
O
COOH
N 诺氟沙星 C2H5
N
N
C H 2O P O P O H +
H 2N
NH2
N
N H
OH OH

COOH



TMP
作磺 用胺 机类 制抗
二氢叶酸合成酶
磺胺类药物作用点

OH N
N
C H 2N H


C O N H C H C H 2C H 2C O O H

NH2
N
N H
COOH


菌 药 物 的

二氢叶酸还原酶
TMP作 用 点
5
为环丙基取代,活性 6
大于乙基取代。
7
2位不适合任何取代基,
8
否则活性消失或减弱。
3位的羧基和4位的酮
是产生药效必须的,
被其他基团取代时活
性消失。
精品课件
O
4 3
COOH
12
N
R
5位以氨基取代时活性最好, 活性约增强2-16倍,如斯帕 沙星。也可以甲基取代,如 妥美沙星。
6位F的引入可以增强药物 对细菌细胞壁的穿透力,大 概的顺序是 F›Cl›CN›NH2›H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精品课件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Quinolones
AntibacterialAgents)
精品课件
学习内容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稳定性
精品课件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1962年萘啶酸发现,开始该类药物的研究 该类药物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4
R1NH
1
SO2NHR2
精品课件
氨基与磺酰氨基必须互成对立,邻位或间位异 构体均无抑菌活性
苯环用其它环代替,或在苯环上引入其它基团, 将使抑菌作用降低或完全消失
以其它与磺酰氨基类似的电子等排体替代磺酰 氨基时,均使抑菌作用降低
磺酰氨基N上单取代使抗菌活性增强,尤其以 杂环取代活性增强明显
O OCH3 CH3OH H3CO
OCH3
OH OH
NaOH
OCH3 H2SO4 OCH3
OCH3 OCH3
NH2NH2 . H2O
H3CO N
O H2NHN
OCH3 K3Fe(CN)6 OHC
OCH3 OCH3
NH4OH
OCH3
OCH3 OCH3
NH2 H2NC=NH . HNO3
NH2 N
CH3ONa
N精品课件 H
N C2H5
环丙沙星的合成
COOH
COCl
Cl
Cl SO2Cl
H2C(COOC2H5)2
F Cl
F Cl
O
H 3C
CCH2COOC2H5
S O 3H
HC(OC2H5)3
Cl
Ac2O
F Cl
O
COOC2H5
CCH
Cl
COOC2H5
F Cl
O
C C COOC2H5
Cl
CH
NH2
OC2H5 F
H
H2N
N
N H
OO
S
O
NHR
HN
H2N N
O COOH OH
N H
O Dihydrof olic Acid
Dihy dropteroate sy nthase
甲氧苄胺嘧啶 的作用部位
O COOH
H N
N H
OH
N
H
O
N
Tetrahydrof olic Acid
H
精品课件
H2N
COOH
H2N
SO2NH2
喹啉羧酸类
R1 C 2H 5
R2
R3
R4
R5
H
F
N
NH H
H
F
N
NH H
药物 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
C 2H 5
H
F
NLeabharlann NHHNH2
CH3
C H3
F
N 精品课件
NH
F
C H3
洛美沙星 斯帕沙星
N CH3
8
F9
O 7 6 COOH
10
N
5
N4
O
12
3 CH3
氧氟沙星
O
F
COOH
N
N
N CH3
O
H
CH3
精品课件
对位氨基若被在体内可转变为游离-NH2的取代 基替代时,可保留抗菌活性
精品课件
磺胺类药物抗菌增效剂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精品课件
甲氧苄啶 Trimethoprim
NH2
N
OCH3
H2N N
OCH3 OCH3
5-[(3,4,5-三甲氧基苯基)-甲基]-2,4-嘧啶二胺 (5-[(3,4,5- Trimethoxyphenyl)methyl]2,4-pyrimi
其吸收受食物影响,且具个体差异。
精品课件
根据代谢拮抗原理设计得到,与 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
酶。
OH
COONa
H 2N 对氨基水杨酸钠
精品课件
利福平
精品课件
磺胺类抗菌药物的发展概述
磺胺类药物是30年代发现的 能有效防治全身性细菌性感染疾病 的第一代化学治疗药物,它的发现 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



OH H N
N
C H 2N H
C O N H C H C H 2C H 2C O O H
精品课件
NH2
N
N
COOH
O
N HN Dihy dropteridine
H2N
N
N H
p-Aminobenzoic Acid
COOH
H2N
O
N Dihy dropteridinephosphate HN
H2N
N
光照分解产物
(条件:1%水溶液经5万Lux光照12h)
精品课件
F
N HN
O COOH
N
环丙沙星
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
羧酸
精品课件
毒性
3-COOH 4-CO的存在 存在光毒性 影响CPY450酶的活性 中枢毒性 胃肠道和心脏毒性
精品课件
合成
1、抗菌谱广、毒性低,不易产生耐药,其 抗菌作用甚至可以与第三、四代的头孢菌素相 比;
2、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比用发酵 法制备抗生素来源容易,价格低廉 该类药物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受到重视,已合成 的化合物超过10万个,至今已开发和正在开发 的品种有50多种
精品课件
第一代:
特点:抗菌谱窄,抗革兰氏阴性菌,对革兰氏阳性菌和绿脓 杆菌无效,易产生耐药
O N O 2 硝 呋 丙 腙
精品课件
[ H3CO
O O
N OCH3
] Cl 2H2O
氯化小辟碱
(盐酸黄连素)
精品课件
第四节 抗结核药 (Tuberculostatics)
精品课件
概述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疾 病,病菌进入体内繁殖较慢,产生的病 理变化复杂、病程长、病变差异大。由 于结核杆菌的细胞上富有类脂,故对酸、 碱、醇和某些消毒剂具有高度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