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正截面受弯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2016新编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抗弯实验(报告和教材修改)

2016新编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抗弯实验(报告和教材修改)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指导书和报告)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实验中心试 验 指 导 书一、试验的目的1.了解钢筋混凝土梁受力破坏的全过程,并验证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

2.了解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试验研究的方法。

3.掌握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的一些基本技能。

二、试验内容:1.了解试验方案的确定(由教师讲解)。

2.了解试验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由教师讲解)。

3.了解试验梁的加载装置及其性能(由教师讲解)。

4.试验梁上安装测量仪表。

5.在加载试验过程中测读量测数据。

观察试验梁外部的开裂,裂缝发展和变形情况。

6.整理试验数据,写出试验报告。

三、试验梁:1.试验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2.①号筋要留三根长500mm 的钢筋,用作测试其应力应变关系的试件。

3.在浇筑混凝土时,同时要浇筑三个150×150×150mm 的立方体试块。

作为梁试验时,测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1-12-2四、试验梁的加载及仪表布置:五、试验量测数据内容:1.各级荷载下支座沉陷与跨中的挠度。

2.各级荷载下主筋跨中的拉应变及混凝土受压边缘的压应变。

3.各级荷载下梁跨中上边纤维,中间纤维,受拉筋处纤维的混凝土应变。

4.记录、观察梁的开裂荷载和开裂后在各级荷载下裂缝的发展情况(包括裂缝的W max )。

六、试验仪器及设备 1.YE2583A 程控静态应变仪 3.百分表或电子百分表5.手动液压泵全套设备7.工字钢分配梁(自重0.07kN/根) 2.千分表(备用)4.手持式引伸仪(标距10cm )6.千斤顶(P max =320kN ,自重0.01kN/只) 8.裂缝观察镜和裂缝宽度量测卡七、试验要求(一)参加部分试验准备工作: 1.试件的制作。

2.试件两侧表面刷白并用墨线弹画40×100mm 的方格线(以便观测裂缝)。

3.试件安装及仪表、设备的调试。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实验报告.docx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实验报告.docx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实验报告.docx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梁的试验研究,分析其受力性能,验证相关理论计算方法,并探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和性能。

2、试验装置和材料2.1 试验装置:包括加载装置、测量装置、支承装置等。

装置要求稳定、准确、易于操作和安装。

2.2 试验材料:主要包括混凝土、钢筋等。

混凝土要求强度符合要求,钢筋要求符合标准规定。

3、试验步骤3.1 预备工作:包括试验准备、试验装置调整等。

3.2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试验样件的制备、试验环境的调整等。

3.3 试验过程:分为加载试验和卸载试验。

加载试验要求按照规定荷载进行加载,卸载试验要求按照规定步骤进行。

3.4 试验数据记录:对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包括力、位移等参数。

4、试验结果与分析4.1 实测数值:对试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得到实测数值。

4.2 结果分析:根据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弯曲应力、延性系数等相关参数,分析试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5、结论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梁的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5.1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的受力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一定的工程要求。

5.2 相关理论计算方法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验证了其可行性和准确性。

5.3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附件:实验数据记录表、实验图片等相关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民法:指民事法律制度,用于调整个人、团体、社会组织等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

2、合同法:指用于调整合同订立、履行、变更等事项的法律规范。

3、建筑法:指用于调整建筑工程活动的法律规范,包括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

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梁的试验研究,分析其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探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机理和应用范围。

2、试验装置和材料2.1 试验装置:包括加载装置、测量装置、支承装置等。

装置要求稳定、准确、易于操作和安装。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试验报告(打印出来)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试验报告(打印出来)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试验报告(打印出来)钢筋混凝土受弯梁试验报告学院:学号:姓名:时间:2013年4月10日钢筋混凝土受弯梁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1、掌握制订混凝土结构构件试验方案的原则,设计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制作方案、受弯破坏的加荷方案和测试方案。

2、熟悉常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制作及测试系统的组成,能根据试验设计量程和精度要求准确选择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

3、初步掌握试验量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技术,正确撰写试验报告。

4、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科研兴趣。

二、试件设计和制作1、步骤(1)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在结构实验室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钢筋下料。

设计钢筋混凝土梁如下图,梁长1500mm,计算跨径为1300mm,截面尺寸为200 250mm。

采用C20混凝土,纵筋为HRB335,箍筋级别为HPB235。

(2)按设计绑扎钢筋,形成骨架,转运到工程训练中心。

(3)按混凝土梁截面尺寸选择好模板,支好模板,将模板内表面涂一薄层脱模剂以备脱模方便;将制作完的钢筋笼按设计要求放入模板内,模板内事先放有设计好的保护层垫块。

(4)将拌合均匀的混凝土装入模板内,填充饱满,振捣密实,并制作立方体试件。

(5)在自然条件下养护28天,几天后拆除模板,注意浇水。

(6)将混凝土梁和试件运至实验室,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承载力试验,观测裂缝的产生与开展情况,记录试件受力各个过程的现象,直至试件破坏,并与预测结果比较,完成试验报告。

2、试件检查在养护28天后,进行试验。

试件实际尺寸:钢筋混凝土梁长1.5m,高250mm,宽200mm;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尺寸:150⨯150⨯150mm。

试件外观特征:钢筋混凝土梁底面、侧面平滑,顶面略显粗糙,混凝土颜色基本一致,少部分区域略有颜色不均现象,呈黑色状,无钢筋裸露现象,无流浆现象,底部存在个别蜂窝。

三、测试方案试验全过程要测读荷载施加力值、挠度和应变的数据。

1、试验设备2、测点布置采取在梁跨中施加一集中力作用,跨中位置较为薄弱,且挠度最大,应力较大,故将测点布置在跨中位置,分别测定跨中位置挠度、受拉区边缘应变、受压区边缘应变及中间区域应变。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报告一、实验记录结果表应变与挠度记录表测点荷载钢筋应变混凝土应变με挠度mm荷载级数荷载值1 2 1 2 3 4 1 2 3 4 5 KN με预载0 -1 1 0 1 0 0 0.0030000.003 4 13 13 21 6 -3 -12 0.0030.1770.007-0.230.017 8 41 41 64 19 -8 -32 -0.060.3630.007-0.06012 98 83 141 46 -10 -59 -0.1530.5570.0070.10.017标准加载14 129 107 190 65 -9 -72 -0.1970.680.0070.20.013 16 162 130 224 89 -5 -83 -0.2370.80.0070.310.023 18 195 156 289 116 -3 -98 -0.2530.920.0070.4270.023 20 232 183 351 144 2 -112 -0.273 1.040.0130.5270.023 22 270 214 417 179 9 -127 -0.283 1.1630.0130.7670.017 24 311 245 497 224 19 -147 -0.31 1.30.090.7870.02 26 349 275 570 263 30 -155 -0.333 1.4370.2170.9730.023 28 386 305 643 300 37 -169 -0.36 1.5570.34 1.0270.017 32 450 368 769 361 51 -198 -0.38 1.820.583 1.270.017 34 487 401 838 395 56 -215 -0.37 1.940.727 1.407-0.007破坏加载38 552 475 964 459 68 -245 -0.38 2.217 1.043 1.68-0.013 42 618 540 1078 524 80 -275 -0.383 2.547 1.327 1.937-0.01 46 685 584 1208 610 96 -306 -0.38 2.783 1.637 2.237-0.007 50 750 655 1386 687 115 -335 -0.38 3.393 1.943 2.543-0.007 54 817 714 1510 776 139 -367 -0.38 3.403 2.273 2.88058 886 783 1645 853 153 -405 -0.38 4.2 2.74 3.413-0.00362 949 864 1781 928 164 -439 -0.39 4.757 3.42 3.973-0.003 66 1011 914 1895 991 172 -475 -0.3979.373 3.913 4.503-0.00370 1180 2487 2113 1133 273 -500 -0.4037.057 4.51 5.230.003二、实验现象描述及裂缝分布图如图,随着荷载的逐渐增大,梁逐渐出现裂缝并变大,且裂缝成斜向分布。

钢筋混凝土梁试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梁试验报告
3).继续利用荷载传感器进行控制,按估算破坏荷载值的五分之一左右试验梁分级加载,相邻两次加载的间隔时间为5~10分钟。在每级加载后的间歇时间内,认真观察试验梁上原有裂缝的发展和新裂缝的出现等情况并进行标记,记录电阻应变仪、百分表和千分表读数。
4).继续加载,当所加荷载约为破坏荷载值的60%~70%时,用读数放大镜测读最大裂缝宽度和用直尺量测裂缝间距并记录。
1.了解钢筋混凝土梁受力的全过程。
2.了解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试验研究的方法。
3.得到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的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
4.通过试验验证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性能。
三、试验梁加载简图;
四、试验量测数据内容;
1.各级荷载下支座沉陷与跨中的挠度。
2.各级荷载下主筋跨中的拉应变及混凝土受压边缘的压应变。
当试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注意观察试件的破坏特征并确定其破坏荷载值。规定:当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认为该构件已经达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破坏)。(3)测量梁实际跨度、截面尺寸、加载点位置、混凝土应变片位置等。(4)预加载实验(按破坏荷载的20%考虑,)。按1~3级预加载(0-2kN-3kN-4kN),测读数据,观察试件、装置和仪表工作是否正常并及时排除故障。预载值的大小,必须小于构件的开裂荷载值。然后卸载至0。(5)仪表调零或读仪表初值并记录。画记录图、表,作好记录准备。(6)正式加载实验。
3.各级荷载下梁跨中上边纤维,中间纤维,受拉筋处纤维的混凝土应变。
4.记录、观察梁的开裂荷载和开裂后在各级荷载下裂缝的发展情况(包括裂缝的Wmax)。
五、试验仪器及设备;
1.TS3860静态电阻应变仪2.百分表或电子百分表
3.千分表(备用)4.手持式引伸仪(标距25cm)
5.千斤顶(Pmax=320kN,自重0.3kN/只)

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实验

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实验

有技术、技术秘密、软件、算法及各种新的产品、工程、技术、系统的应用示范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第四条科技成果转化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市场规律,遵循自愿、互利、公平、诚实信用的厚则,依照合同的约定,享受利益,承担风险,不得侵害学校合法权益。

第二章组织与实施第五条学校对科技成果转化实行统一管理。

合同的签订必须是学校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内研究机构,否则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的签订均是侵权行为,由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条各学院应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并在领导班子中明确分管本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负责人。

第七条学校科学技术处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归口管理部门,是科技成果的申报登记和认定的管理机构,负责确认成果的权属并报批科技成果转化合同。

第八条学校科技成果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转化:(一)自行投资实施转化;(二)向他人转让;(三)有偿许可他人使用;(四)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五)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六)其它协商确定的方式。

第九条不论以何种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都应依法签订合同,明确各方享有的权益和各自承担的责任,并在合同中约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产生的后续改进技术成果的权属。

第十条对重大科研项目所形成的成果,或拟转让的、作价入股企业的、金额达到100万元的科技成果,应先到科学技术处申请、登记备案,并报请学校校长办公会审核、批准、公示后才能进行。

第十一条科技成果转让的定价主要采取协议定价方式,实行协议定价的,学校对科技成果名称、简介、拟交易价格等内容进行公示,公示期15天。

第十二条对于公示期间实名提出的异议,学校科学技术处组织不少于3人的行业专家进行论证,并将论证结果反馈至科技成果完成人和异议提出者,如任何一方仍有异议,则应提交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以评估结论为准。

混凝土正截面受弯试验报告

混凝土正截面受弯试验报告

目录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设备: (1)三、实验成果与分析,包括原始数据、实验结果数据与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 (1)3.1实验简图 (1)3.2少筋破坏: (2)3.3超筋破坏: (3)3.4适筋破坏: (4)四、实验结果讨论与实验小结。

(6)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院、系)专业班组课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教师评定实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2、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3、测定或计算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二、实验设备:1、试件特征1)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14.3N/mm2,=1.43N/mm2,=3.0×104N/mm2,f tk=2.01N/mm2),纵向受力钢筋强度等级HRB335级(=300N/mm2,=2.0×105N/mm2),箍筋与架立筋强度等级HPB235级(=210N/mm2,=2.1×105N/mm2)。

2)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试件尺寸及配筋如下图所示。

3)少筋、适筋、超筋的箍筋分别为φ8@200、φ10@200、φ10@100,保证不发生斜截面破坏。

4)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架立筋,通过箍筋与受力钢筋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2、实验仪器设备1)静力试验台座、反力架、支座及支墩2)20T手动式液压千斤顶3)20T荷载传感器4)YD-21型动态电阻应变仪5)X-Y函数记录仪6)YJ-26型静态电阻应变仪及平衡箱7)读数显微镜及放大镜8)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9)电阻应变片、导线等三、实验成果与分析,包括原始数据、实验结果数据与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3.1实验简图少筋破坏-配筋截面:加载:=13.3kN=16.8kN适筋破坏-配筋截面加载:=15.3kN=91.7kN =99.6kN超筋破坏-配筋截面加载:=35.5kN=224.9kN 3.2少筋破坏:(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理论计算:=440-30=410mm =0.0033=0.0033×3.00×=99.00N/mm x===4.348mm =x(-0.5x)=1.0×14.3×250×4.348×(410-0.5×4.348)=6.339kN·m开裂荷载:F cr ===5.283kNx===13.17mm =x(-0.5x)=1.0×14.3×250×13.17×(410-0.5×13.17)=18.99kN·m屈服荷载:F u ===15.83kN破坏荷载:F 破=1.5F u =1.5×15.83=23.75kN混凝土自重:F 自==6.188kN模拟实验的数据为开裂荷载为:F cr =13.3kN破坏荷载:F 破=16.8kN本次实验数据对比,误差存在,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三点:1实验时没有考虑梁的自重,而计算理论值时会把自重考虑进去;2.计算的阶段值都是现象发生前一刻的荷载,但是实验给出的却是现象发生后一刻的荷载;3.破坏荷载与屈服荷载的大小相差很小,1.5倍不能准确的计算破坏荷载;4.整个计算过程都假设中和轴在受弯截面的中间。

混凝土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实验

混凝土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实验
按确定的加载值分级加载,相邻两次加载的时间间隔为 2~3min。在每级加载后的间歇时间内,认真观察梁上是 否出现裂缝,加载后持续2min后记录电阻应变仪、百分 表的读数。 临近开裂和破坏时,可半级或1/4级加载 。
当梁上出现明显较大裂缝时,撤去百分表,加载到试验 梁完全破坏,记录混凝土应变最大值和荷载最大值。
人员分工
每组11人,具体工作: 试验加载1人:控制手动油泵,根据力传感器的读 数稳定每级加载量。 测读电阻应变仪3人:负责电阻应变仪的检查和调 试,测读各个电阻应变片的读数。 应变仪数据记录1人 测读百分表3人:负责测读并记录百分表读数。 观察裂缝2人:负责观察裂缝的开展情况,并对裂 缝进行描述。 总体协调1人
梁的挠度、纵筋拉应力、截面应变试验曲线
梁跨中挠度 f 实测图
纵向钢筋应力 s实测图
纵向应变沿梁截面高度分布实测图
• 5.高压油泵全套设备
• 6.千斤顶(自重0.01kN/只) • 7.工字钢分配梁(自重0.07kN/根)
• 8.裂缝观察பைடு நூலகம்和裂缝宽度量测卡
百分表
高压油泵
• 试验加载
进行1~3级预载,预加载值不宜超过试件开裂荷载计算 值的50% ,每级稳定1min,然后卸载。加载过程中检 查仪表是否正常。
1 2
1
500
2
400 1400
应变片 500
试验梁配筋图
2 6 6@100
160 20 140
20 140
160
2 10
2 10
100
100
1-1
2-2
100
350
250
250
350
100
千斤顶 百分表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实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实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试验方法及其原理。

2.了解和分析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弯性能。

二、实验原理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是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施加弯矩和观察其变形情况,来探讨受弯梁的抗弯性能。

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取决于混凝土的强度和钢筋的数量和位置,弯曲时内力的分布,以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情况等因素。

梁的抗弯性能可以通过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和抗弯强度进行预测,也可以通过对梁进行试验来直接测量。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
设备:
1.标准试验机。

2.测量仪器和设备。

材料:
1.钢筋混凝土梁。

2.配重器。

四、实验步骤
1.将钢筋混凝土梁垂直放置在试验机上,并安装好测量仪器和设备。

2.通过试验机施加一个单调增加的弯矩,每次增加的力矩值不超过梁的承载能力的70%。

并记录每个阶段的弯矩和梁的变形。

3.进行试验后,获取试验数据,包括弯矩和位移等记录数据,然后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和抗弯强度,并将结果进行分析。

五、注意事项
1.试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梁破裂或其他安全事故。

2.试验结果的精度取决于试验的准确性,因此操作人员必须非常小心和专业。

3.在试验后,应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和维护。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实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
2.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理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
3.测定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2.主要仪器设备
1.静力试验台、反力架、支座及支墩
2.手动液压千斤顶
3.荷载传感器
4.比尺
5.百分表
3.实验加载示意图
4.实验结果
(1)绘制f M --曲线图,描述该曲线的特征。

M /M p a
f / mm
(2)绘制w M --曲线图。

-1012345678 B
M /M p a
w/mm
(3)绘制梁破坏形态图,判定梁的破坏类型。

适筋梁破坏
(4)描述梁正截面破坏过程及其特征,确定梁的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

随着荷载增加,梁中部纯弯段薄弱截面的裂缝进一步向上发展,中和轴上移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减少,混凝土的压应力和压应变迅速增加,当混凝土压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时,混凝土被压碎,梁破坏。

开裂荷载4.97KN,破坏荷载18.02KN 。

钢筋混凝土正截面受弯实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正截面受弯实验报告.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专业12 级1班姓名学号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六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目录1.实验目的: (2)2.实验设备: (2)试件特征 (2)试验仪器设备: (2)3.实验成果与分析,包括原始数据、实验结果数据与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等。

(2)实验简图 (2)适筋破坏-配筋截面: (3)超筋破坏-配筋截面 (3)少筋破坏-配筋截面 (3)3.1 适筋破坏: (11)(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11)(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

(计算挠度) (11)(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

(计算裂缝) (12)(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12)(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

(13)3.2 超筋破坏: (4)(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4)(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

(计算挠度) (4)(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

(计算裂缝) (6)(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6)(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

(7)3.3 少筋破坏: (7)(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8)(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

(计算挠度) (8)(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

(计算裂缝) (9)(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9)(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

(10)4.实验结果讨论与实验小结,即实验报告的最后部分,同学们综合所学知识及实验所得结论认真回答思考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存在的问题。

(13)(院、系)专业班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实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1.实验目的:①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试验报告(打印出来)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试验报告(打印出来)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试验报告
学院:
学号:
姓名:
时间:2013年4月10日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1、掌握制订混凝土结构构件试验方案的原则,设计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制作方案、受弯破坏的加荷方案和测试方案。

2、熟悉常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制作及测试系统的组成,能根据试验设计量程和精度要求准确选择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

3、初步掌握试验量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技术,正确撰写试验报告。

4、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科研兴趣。

二、试件设计和制作
1、步骤
(1)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在结构实验室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钢筋下料。

设计钢筋混凝土梁如下图,梁长1500mm ,计算跨径为1300mm ,截面尺寸为200 250mm 。

采用C20混凝土,纵筋为HRB335,箍筋级别为HPB235。

(2)按设计绑扎钢筋,形成骨架,转运到工程训练中心。

(3)按混凝土梁截面尺寸选择好模板,支好模板,将模板内表面涂一薄层脱模剂以备脱模方便;将制作完的钢筋笼按设计要求放入模板内,模板内事先放有设计好的保护层垫块。

(4)将拌合均匀的混凝土装入模板内,填充饱满,振捣密实,并制作立方体试件。

(5)在自然条件下养护28天,几天后拆除模板,注意浇水。

(6)将混凝土梁和试件运至实验室,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承载力试验,观测裂缝的产生与开展情况,记录试件受力各个过程的现象,直至试件破坏,并与预测结果比较,完成试验报告。

2、试件检查
在养护28天后,进行试验。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结构试验》教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熊世树编写学生姓名:***学生学号:U*********所在班级:道桥1101班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2014年05月目录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报告实验二悬索桥缩尺模型实验悬索桥缩尺模型实验报告实验三混凝土强度、缺陷及保护层厚度无损检测混凝土强度、缺陷及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报告实验四钢框架动载实验钢框架动载实验报告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梁的试验设计,掌握试验设计的主要内容;2、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的承载力、刚度及抗裂度的实验测定,进一步熟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实验的一般过程。

3、进一步熟悉结构实验的常用仪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4、加深对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的认识。

二、试件1、试件:试件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图2-1所示。

混凝土:实验2测试,钢筋:主筋Ⅱ级,其它Ⅰ级图2-1 试件尺寸及配筋三、仪器设备1、加载设备:手动千斤顶和分配梁2、应变仪YE-25383、应变计4、百分表5、裂缝测试仪6、荷载传感器四、实验方案设计根据上述试验梁,完成实验设计(加载设计和观测设计)。

主要确定实验加载装置、加载制度;进行测点布置和仪器选择。

1、加载系统设计2、加载程序根据开裂荷载、标准荷载和破坏荷载进行加载制度设计,采用分级加载,在标志荷载时细分2-4级,并给出加载程序表。

(1)开裂荷载确定为准确测定开裂荷载值,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第一条裂缝的出现。

在此之前应把荷载级取为标准荷载的5%。

(2)破坏荷载确定当试件进行到破坏时,注意观察试件的破坏特征并确定其破坏荷载值。

当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认为该构件已经达到破坏,并以此时的荷载作为试件的破坏荷载值。

●正截面强度破坏:①受压混凝土破坏;②纵向受拉钢筋被拉断;③纵向受拉钢筋达到或超过屈服强度后致使构件挠度达到跨度的1/50;或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处的最大裂缝宽度达到1.5毫米。

抗弯实验报告

抗弯实验报告

抗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实验实验类型:基本型实验项目名称: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组号:同组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年月日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4分)二、实验内容和原理(6分)三、主要仪器设备(4分)四、实验理论计算及荷载分级(16分)1. 材料强度计算(5分)2. 极限荷载P u计算(4分)3. 正常使用荷载P k计算(2分)4. 开裂荷载P cr计算(2分)5. 初始等效荷载P eq计算(2分)6. 荷载分级(1分)级数 1 2 3 4 5 6 7 8 总加载值P(kN)千斤顶加载值F(kN)级数9 10 11 12 13 14 15 16 总加载值P(kN)千斤顶加载值F(kN)级千斤顶荷载 F (k N )数初读数百分表 g (m m ) 左 中右 上 中1 中2 下 1 2手持式应变仪读数 a (m m )主筋应变εs 0(10 ) 混凝土受压应变εc 0 (10 )开裂情况123456789101112131415注:开裂情况一栏中,如无裂缝则写无,有裂缝则写:有缝,条数,W m a x 三个内容。

16-6-6)分6(录记据数测量各中载加梁、五级 总荷载 P (k N )数跨中挠度 (m m )上 中1 中2 下 正截面应变实测值δ0 (1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6实测值 f 0修正值 f跨中弯矩 M (k N -m )正截面应变修正值δ (10 )-6下 中2 中1 上 混凝土受压应变修正值εc (10 )-6主筋应变修正值εs (10 )-61 平均值2注:跨中挠度实测值f 0i =(g 中i -g 中0)-0.5×|g 左i -g 左0+g 右i -g 右0|斜截面应变实测值εs v 0i =(a i -a 0)/100修正值X i =X 0i + X 01*P e q /F 1 (X 代表修正值,X 0代表实测值,i 为级数)修正)(8分)M - s 曲线线曲f -MM -εc 曲线在各级荷载下,截面的应变沿高度的分布δ-H 曲线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4分)1. 曲线图分析(6分)2. 校验系数计算与分析(4分)3. 裂缝展开图绘制与分析(4分)九、思考题(28分)1. 该梁的变形规律如何,分析纵向钢筋和混凝土是如何发挥抗弯作用的。

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抗弯实验(报告和教材修改)

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抗弯实验(报告和教材修改)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指导书和报告)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实验中心试 验 指 导 书一、试验的目的1.了解钢筋混凝土梁受力破坏的全过程,并验证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

2.了解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试验研究的方法。

3.掌握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的一些基本技能。

二、试验内容:1.了解试验方案的确定(由教师讲解)。

2.了解试验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由教师讲解)。

3.了解试验梁的加载装置及其性能(由教师讲解)。

4.试验梁上安装测量仪表。

5.在加载试验过程中测读量测数据。

观察试验梁外部的开裂,裂缝发展和变形情况。

6.整理试验数据,写出试验报告。

三、试验梁:1.试验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2.①号筋要留三根长500mm 的钢筋,用作测试其应力应变关系的试件。

3.在浇筑混凝土时,同时要浇筑三个150×150×150mm 的立方体试块。

作为梁试验时,测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1-12-2四、试验梁的加载及仪表布置:五、试验量测数据内容:1.各级荷载下支座沉陷与跨中的挠度。

2.各级荷载下主筋跨中的拉应变及混凝土受压边缘的压应变。

3.各级荷载下梁跨中上边纤维,中间纤维,受拉筋处纤维的混凝土应变。

4.记录、观察梁的开裂荷载和开裂后在各级荷载下裂缝的发展情况(包括裂缝的W max )。

六、试验仪器及设备 1.YE2583A 程控静态应变仪 3.百分表或电子百分表5.手动液压泵全套设备7.工字钢分配梁(自重0.07kN/根) 2.千分表(备用)4.手持式引伸仪(标距10cm )6.千斤顶(P max =320kN ,自重0.01kN/只) 8.裂缝观察镜和裂缝宽度量测卡七、试验要求(一)参加部分试验准备工作: 1.试件的制作。

2.试件两侧表面刷白并用墨线弹画40×100mm 的方格线(以便观测裂缝)。

3.试件安装及仪表、设备的调试。

钢筋混凝土正截面受弯实验报告word精品

钢筋混凝土正截面受弯实验报告word精品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___________ 专业12级1 班姓名 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六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目录1.实验目的: (2)2.实验设备: (2)试件特征 (2)试验仪器设备: (2)3.实验成果与分析,包括原始数据、实验结果数据与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等。

(2)实验简图 (2)适筋破坏-配筋截面: (3)超筋破坏-配筋截面 (3)少筋破坏-配筋截面 (3)3.1 适筋破坏: (11)(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11)(2)绘出试验梁p-f 变形曲线。

(计算挠度) (11)(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

(计算裂缝) (12)(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12)(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

(13)3.2 超筋破坏: (4)(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4)(2)绘出试验梁p-f 变形曲线。

(计算挠度) (4)(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

(计算裂缝) (6)(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6)(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

(7)3.3 少筋破坏: (7)(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8)(2)绘出试验梁p-f 变形曲线。

(计算挠度) (8)(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

(计算裂缝) (9)(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9)(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

(10)4.实验结果讨论与实验小结,即实验报告的最后部分,同学们综合所学知识及实验所得结论认真回答思考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存在的问题。

(13)- 1 -—(院、系) 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班—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学号姓名实验日期2014年10月16日教师评定实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1■实验目的:①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

tAAA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试验报告

tAAA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试验报告

进行1~3级预载,测读数据,观察试件、装置和仪表工作是否正常并及时排除故障。预加载值不宜超过试件开裂荷载计算值的70%
在达到标准荷载以前,每级加载值不宜大于标准荷载值的20%;超过标准荷载值后,每级加载值不宜大于标准荷载值的10%。 加载到达开裂荷载计算值的90%以后,每级加载值不宜大于标准荷载值的5%。 加载到达破坏荷载计算值的90%以后,每级加载值不宜大于标准荷载值的5%。
根据实测截面尺寸和材料力学性能算出梁的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以及标准荷载下的应变和挠度值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开展图 (参考图)
将实测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与计算值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将标准荷载下应变及挠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 对梁的破坏形态和特征做出评定
பைடு நூலகம்
六、虚拟演示
1、变形图(正视图) 2、变形图(轴测图) 3、位移图(正视图) 4、位移图(轴测图) 5、SZ应力图(正视图) 6、SZ应力图(轴测图) 7、MISE应力图(正视图) 8、 MISE应力图(轴测图)
4.正式试验,自重及分配梁等应作为第一级荷载值,不足标准荷载的20%时用外加荷载补足 。每级停歇5分钟,并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时量测各测点读数,数据填下表1-1 5.随着试验的进行注意仪表及加荷装置的工作情况,细致观察裂缝的发生、发展和构件的破坏形态
试 验 记 录 表
三、试验方案
1.试验测点布置 2.预加载 3.荷载分级 4.荷载持续时间 5.关于试验中自重的说明
试件测点布置见图1-2。
图1-2 1.千斤顶 2.测力传感器 3.分配梁 4.百分表 5.电阻应变片 6.手持应变仪脚标
钢筋应变测点:受拉主筋上布置电阻应变片测点两个,在浇混凝土之前,预先做好贴片及防潮处理。 混凝土表面应变测点:纯弯段混凝土表面电阻应变片测点为每侧四点(压区顶面一点,受拉主筋处一点,中间两点),并在应变片测点处对应地布置手持应变仪测点。 挠度测点布置:在跨中一点,支座各一点及分配梁加载点处各一点安装百分表。

抗弯报告(2016)

抗弯报告(2016)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实验实验类型:基本型实验项目名称: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组号: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年月日浙江大学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实验初步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实验的实验方法和操作程序。

2)通过实验了解钢筋混凝土梁受弯破坏的全过程。

3)通过实验加深对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特点、变形性能和裂缝开展规律的理解。

4)通过实验了解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梁的受弯性能。

二、主要仪器设备1)NI数据采集系统2)力传感器3)电子百分表4)裂缝观测仪5)高压油泵全套设备6)千斤顶(Pmax=30T,自重0.3kN/只,已悬挂)7)工字钢分配梁(自重0.1kN/根)三、实验内容和原理(6分)(对实验原理、方法和内容的概括,请勿抄实验步骤)四、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计算(5分)1. 主筋的σ~ε曲线:(1)数据: 钢筋直径φ: mm ; 钢筋面积A s : mm 2(2)σ~ε曲线图2. 梁混凝土立方试块的强度值(1)数据: 立方体边长: mm ; 截面面积A : mm 2(2)平均压力值:f cu ,k = (3)计算下列各值:ck f = tk f =五、试验梁极限承载力P u、正常使用荷载P k、开裂荷载P cr、初始等效荷载P eq的计算(10分):六、荷载分级(5分)注:开裂情况一栏中,如无裂缝则写无,有裂缝则写:有缝,条数,W m a x 三个内容。

、梁加载中各量测数据记录(6分)注:P =F +P e q跨中挠度实测值f 0i =(g 中i -g 中0)-0.5×|g 左i -g 左0+g 右i -g 右0|修正值X i =X 0i + X 01*P e q /F 1 (X 代表修正值,X 0代表实测值,i 为级数)八、数据整理(6分)九、画出曲线图(考虑自重、分配梁等荷载的影响修正)(6分)M -εc 曲线在各级荷载下,截面的应变沿高度的分布δ-H 曲线十、实验结果与分析(12分)1. 曲线图分析2. 裂缝开展规律分析(附上裂缝开展照片)十一、思考题(36分)1. 该梁的变形规律如何,分析纵向钢筋和混凝土是如何发挥抗弯作用的?2. 平截面假定是否成立,以及平截面假定的适用条件?3. 假定在正常使用荷载下该梁的短期效应挠度限值为l0/200,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检测值为0.25mm,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该梁是受强度破坏控制,还是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控制?4. 该梁的破坏形态,并解释产生这种形态的破坏的原因?5. 该梁达到极限承载状态的标志是什么,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并分析原因?6. 计算该梁的抗裂校验系数和承载力校验系数,分析实验值与理论值存在差异的原因?十二、心得体会与建议(8分)1. 本实验课的安排是否合理,哪些方面需要改进?2. 对本实验课的考核方法有何体会,是否需要改进?3. 本实验课的互动式上课模式对学习是否有帮助,是否需要改进?4. 提高学习效果的其他建议。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试验报告(打印出来)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试验报告(打印出来)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试验报告(打印出来)报告编号:THL-001实验项目:钢筋混凝土受弯梁实验日期:2018年7月31日实验设备:KW电子力计一、试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测试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了解它的抗弯强度和刚度,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结构设计参考。

二、试件信息2. 试件材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3. 钢筋标准:YB/T2010-20064. 试件尺寸:长度为3m,宽度为400mm,厚度为300mm三、试验过程及数据1. 试件实施竖直加载,每次加载50kN,直至试件出现破坏现象,同时测试其承载力、变形量和刚度。

2.在实施竖直加载过程中,按照中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水利水电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440-2002)的规定,在3级负荷的时候测试梁的抗剪承载力。

3. 试验数据:加载负荷-k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变形量-mm: 0 2.46 5.02 8.20 12.58 17.98 24.04刚度-kN/mm: 0 20.25 40.12 59.78 79.27 98.46 117.32四、试验结论1. 试件受力过程中无收敛、破坏等现象。

2.试件在300kN的负荷下,变形量达到24.04mm,抗拉和抗剪承载力分别为68.16kN和40.12kN,可达到设计要求。

3.试件抗弯刚度曲线变化趋势正常,抗弯刚度系数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大,正常情况下应随负荷的增加而降低,但是负荷较低时刚度可以被忽略,所以不影响梁的抗弯性能。

5、建议本次试验证明,钢筋混凝土受弯梁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抗荷性能和有效的受力行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但我们也建议在试验结束后再进行严格的结构检查和细节检查,以防止出现不良的抗力性能,减少未来的质量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专业12 级 1 班学号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六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目录1.实验目的: (1)2.实验设备: (2)试件特征 (2)试验仪器设备: (2)3.实验成果与分析,包括原始数据、实验结果数据与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等。

(2)实验简图 (2)适筋破坏-配筋截面: (2)超筋破坏-配筋截面 (3)少筋破坏-配筋截面 (3)3.1 适筋破坏: (3)(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3)(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

(计算挠度) (4)(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

(计算裂缝) (4)(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5)(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

(6)3.2 超筋破坏: (6)(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6)(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

(计算挠度) (6)(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

(计算裂缝) (8)(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9)(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

(10)3.3 少筋破坏: (10)(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10)(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

(计算挠度) (11)(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

(计算裂缝) (11)(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12)(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

(13)4.实验结果讨论与实验小结,即实验报告的最后部分,同学们综合所学知识及实验所得结论认真回答思考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存在的问题。

(13)(院、系)专业班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实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1.实验目的:①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

②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

③测定或计算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2.实验设备:试件特征(1)根据试验要求,试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k=20.1N/mm2,ftk=2.01N/mm2,fc14.3N/mm2, Ec=3.0×104 N/mm2),纵向受力钢筋强度等级HRB335级(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yk335N/mm2),箍筋与架立钢筋强度等级HPB300级(屈服强度标准值为fy=270N/mm2)(2)试件为b×h=200×435 mm2,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为20mm。

少筋、适筋、超筋的箍筋是Ф12100,保证不发生斜截面破坏。

(3)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Ф10的架立筋,通过箍筋与受力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试验仪器设备:(1)静力试验台座、反力架、支座与支墩(2)手动式液压千斤顶(3)20T荷重传感器(4)YD-21型动态电阻应变仪(5)X-Y函数记录仪(6)YJ-26型静态电阻应变仪及平衡箱(7)读数显微镜及放大镜(8)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9)电阻应变片、导线等3.实验成果与分析,包括原始数据、实验结果数据与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等。

实验简图适筋破坏-配筋截面 加载:(注明开裂荷载值、纵向受拉钢筋达到设计强度fy 时的荷载值、破坏荷载值)加载: cr F =0.5KN y F =95.6KN u F =96.4KN超筋破坏-配筋截面 加载:(注明开裂荷载值、纵向受拉钢筋达到设计强度fy 时的荷载值、破坏荷载值)加载: cr F =0.5KN u F =135.1 KN少筋破坏-配筋截面: 加载:(注明开裂荷载值、纵向受拉钢筋达到设计强度fy 时的荷载值、破坏荷载值)加载: cr F =0.4KN u F =7.3KN3.1 适筋破坏:(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理论计算:1tk 1389 2.0112320.6161.020.12000.616() 2.011232(389)0.9625220.96250.47342.0333351232102.6671.020.1200()2o tk s ck cr s o cr cr yk s ck y yk s o h f A x mm f b x M f A h KN mM F KNa f A x mmf b x M f A h αα=⨯===⨯⨯=-=⨯⨯-====⨯===⨯⨯=-开裂时:开裂荷载:屈服时:1102.6673351232(389)139.362139.3668.552.0334551232139.441.020.1200139.44()4551232(389)178.9822178.98:88.042.033y y stk s ck u stk s o u u KN mM F KNa f A x mmf b x M f A h KN mM F KNa α=⨯⨯-====⨯===⨯⨯=-=⨯⨯-====屈服荷载:破坏时:破坏荷载通过分析对比,实验数据跟理论数据存在着误差,主要原因:1实验时没有考虑梁的自重,而计算理论值时会把自重考虑进去;2.计算的阶段值都是现象发生前一刻的荷载,但是实验给出的却是现象发生后一刻的荷载;3.破坏荷载与屈服荷载的大小相差很小,1.5倍不能准确的计算破坏荷载;4.整个计算过程都假设中和轴在受弯截面的中间。

(2)绘出试验梁p-f 变形曲线。

(计算挠度)054012323892.01012320.10563.01020038912320.02830.5200435s s s E c s te te A h E A E bh A A αρρ==⨯=•=⨯=⨯⨯===⨯⨯当构件开裂时,0.9625/k M KN M =6252132 0260.9625102.3080.8738912322.011.10.65 1.10.650.20.0283 2.30821012323893.506101.150.26 1.150.20.260.10560.962510610.11Ksqstkte sqs ssEKMh AfE A hB N mmM lf sBσηψψρσψαρ⨯===⨯⨯=-=-⨯=⨯⨯⨯⨯===⨯⋅++⨯++⨯⨯⨯==⨯负数,取213000.1123.50610mm=⨯以此类推,在不同的荷载下,可以得到相关的数据:F(kN) 0.4734 34.43 68.55 88.04Mk(KN·m)0.9625 70 139.36 178.98sqσ(N/mm2) 2.308 167.89 334.24 429.26 ψ0.2 0.83 0.96 0.99 1310⨯sB2()N mm3.506 2.085 1.924 1.891f (mm) 0.112 13.742 29.647 38.741 实验得出的荷载-挠度曲线:(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

(计算裂缝)620max1.912320.02830.50.520043528989.400.0283178.9810429.3/0.8738912322.011.10.65 1.00.0283429.3429.31.90.08 1.9 1.021cr s te eq te k sq s sq eq cr s s te a A bh d mm M N mm h A d W a c E ρρσηψσψρ====⨯⨯==⨯===⨯⨯=-⨯=⨯⎛⎫=+=⨯⨯ ⎪⨯⎝⎭最大裂缝:()5 1.920120.08989.400.570mm ⨯++⨯=⎡⎤⎣⎦(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

①当荷载在0.5KN,梁属于弹性阶段,没有达到屈服更没有受到破坏。

②当荷载在0.5KN的基础上分级加载,受拉区混凝土进入塑性阶段,手拉应变曲线开始呈现较明显的曲线性,并且曲线的切线斜率不断减小,表现为在受压区压应变增大的过程中,合拉力的增长不断减小,而此时受压区混凝土和受拉钢筋仍工作在弹性围,呈直线增长,于是受压区高度降低,以保证斜截面力平衡。

当力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受拉区边缘的混凝土达到其实际的抗拉强度和极限拉应变,截面处于开裂前的临界状态。

③接着荷载只要增加少许,受拉区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极限抗拉应变,部分薄弱地方的混凝土开始出现裂缝,此时荷载为9.7KN。

在开裂截面,力重新分布,开裂的混凝土一下子把原来承担的绝大部分拉力交给受拉钢筋,是钢筋应力突然增加很多,故裂缝一出现就有一定的宽度。

此时受压混凝土也开始表现出一定的塑性,应力图形开始呈现平缓的曲线。

此时钢筋的应力应变突然增加很多,曲率急剧增大,受压区高度急剧下降,在挠度-荷载曲线上表现为有一个表示挠度突然增大的转折。

力重新分布完成后,荷载继续增加时,钢筋承担了绝大部分拉应力,应变增量与荷载增量成一定的线性关系,表现为梁的抗弯刚度与开裂一瞬间相比又有所上升,挠度与荷载曲线成一定的线性关系。

随着荷载的增加,刚进的应力应变不断增大,直至最后达到屈服前的临界状态。

④钢筋屈服至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峰值应力阶段。

此阶段初力只要增加一点儿,钢筋便即屈服。

此时荷载为95.6KN。

一旦屈服,理论上可看作钢筋应力不再增大(钢筋的应力增量急剧衰减),截面承载力已接近破坏荷载,在梁钢筋屈服的部位开始形成塑性铰,但混凝土受压区边缘应力还未达到峰值应力。

随着荷载的少许增加,裂缝继续向上开展,混凝土受压区高度降低,中和轴上移,力臂增大,使得承载力会有所增大,但增大非常有限,而由于裂缝的急剧开展和混凝土压应变的迅速增加,梁的抗弯刚度急剧降低,裂缝截面的曲率和梁的挠度迅速增大。

(5)简述配筋率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影响。

配筋率越高,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越大,最大裂缝宽度值越小,但配筋率的提高对减小挠度的效果不明显。

3.2 超筋破坏:(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

0362.5mm h = 2s A 2463mm = 跨度为 a 2033mm =1ck s tk f bx A f α= )2(0cr xh A f M s tk -=12463 2.01 1.23151.020.1200s tkck A f x mm f b α⨯===⨯⨯1.23152.012463362.5- 1.7922cr M KN M ⎛⎫=⨯⨯=⋅ ⎪⎝⎭ 1.7920.8812.033cr cr M F KN a === 破坏弯矩、荷载: 14552463278.77120.1200stk s ck f A x mm a f b⨯===⨯⨯278.774552463362.5-250.042u M KN M ⎛⎫=⨯⨯=⋅ ⎪⎝⎭250.04122.992.033u u M F KN a === 通过分析对比,实验数据跟理论数据存在着误差,主要原因: (1)、构件的平整度,截面尺寸是否准确、混凝土实际保护层的厚度等施工质量会使计算值与实际抗弯承载力产生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