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一次寒潮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合集下载

驻马店一次飑线大风过程简析

驻马店一次飑线大风过程简析

驻马店一次飑线大风过程简析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事件频频发生,其中飑线大风是一种相对常见却又不容忽视的自然灾害。

2018年4月23日,驻马店市发生了一次飑线大风,给当地城乡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次飑线大风过程进行简要分析,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种自然灾害,为今后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大风过程描述当天下午,驻马店市区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风力极大,甚至有些城乡建筑物被风吹倒、飞起的瓦片混杂着土壤和树叶随风四处飘扬,路上行人和车辆行进困难。

飑线大风过后,一些树木被连根拔起,路上的电线杆、广告牌也被吹断。

据当地气象部门监测数据显示,当天驻马店市出现了7级以上的大风,最大风力达到了10级。

从气象监测数据来看,这次飑线大风持续时间并不长,大约持续了20分钟左右,但是破坏力和影响范围较大。

二、大风形成原因飑线大风是一种突发性的强风天气,通常是由于气旋槽影响区域引起的。

这次驻马店市发生大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天出现了一次局地气旋槽天气过程,由于各种气象要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大风的发生。

具体来说,当天地面上升空运动活跃,垂直气流差异明显,气旋槽加强了当地风力,导致了大风的发生。

当天的天气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比如湿度较高、气温较低、大气压力降低等,这些因素都为大风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根据气象监测数据显示,当天气温波动大,由于冷空气南下,导致了大风的形成。

当地湿度较高,水汽含量大,也增加了大风的强度。

三、大风对当地城乡的影响这次飑线大风对驻马店市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不仅造成了一些财产损失,还给市民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大风造成了一些房屋和建筑物的损坏,尤其是一些简易建筑、农房、棚户区等地方,有部分屋顶和墙体被大风吹翻,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困难。

大风还造成了一些交通设施的损坏,比如电线杆、信号灯、广告牌等都被大风吹断,增加了道路维护和交通管制的难度。

大风还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当天一些果树、蔬菜大田、农作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增加了农民的种植和护理成本。

2018年1月2-5日河南省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2018年1月2-5日河南省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2018年1月2-5日河南省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作者:马新园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01期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等,分析2018年1月2-5日河南省出现的一次大范围暴雪天气形成过程。

结果表明:500hPa中高纬度环流特点来看,此次暴雪为“横槽型”,从贝加尔湖到我国新疆北部有一横槽,形成强大冷涡,冷空气沿中纬度西风急流东移,与西南气流在河南省交汇。

700hPa西南急流非常强盛,从南方地区持续输送暖湿空气,水汽条件充足;850hPa有东北风和东南风两支急流,在江淮地区有明显交汇,配合低空切变线,动力机制满足强降雪要求。

850hPa水汽通量散度、涡度对强降水中心有很好的预示作用。

地面蒙古冷高压强盛,冷空气经蒙古到华北北部折向西南,在河南形成冷垫,造成剧烈降温,配合冷空气的抬升作用,为暴雪的产生和加强提供了先决条件。

关键词:横槽;冷涡;急流;涡度;水汽通量散度;雷达一、降雪实况受西风槽和强冷空气的共同影响,2018年1月2日08时开始,豫南最先产生降水,随后在强冷空气影响下,相态转变为纯雪,最强降雪时段发生在3-4日,截止到1月5日08时,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10mm以上暴雪天气,中南部大部地区出现20mm以上大暴雪天气,其中信阳、驻马店、南阳部分县市出现30mm以上特大暴雪,河南省各地市平均降雪量达到20mm以上的有信阳:48.9mm,驻马店:35.3mm,漯河:27.4mm,南阳:22.7mm,平顶山:21.9mm,周口:21.5mm,全省平均:19.1mm。

二、环流背景3日08时,500hPa欧亚中高纬度环流维持“横槽型”,从贝加尔湖到我国新疆北部地区为一横槽,形成强大冷涡,东亚地区东风环流平直。

青藏高原南部有南支槽东移,4日08时,横槽缓慢向东移动至甘肃一带,冷空气沿中纬度西风急流东移,与西南气流交汇,使河南地区处在槽前上升气流中,5日08时交汇槽移出河南省,暴雪过程结束。

从3日08时地面图(图略)来看,河南省处于蒙古冷高压底部,冷空气经蒙古到华北北部折向西南,河南省盛行东北风,东路冷空气形成冷垫,冷空气的剧烈降温和抬升作用为暴雪的产生和加强提供了先决条件。

2017年2月21日河南省暴雪过程分析

2017年2月21日河南省暴雪过程分析

2017年2月21日河南省暴雪过程分析利用ncep分析资料和实况资料,对2017年2月21日的暴雪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这是一次比较典型的两槽一脊的流场,低空东南风急流配合地面冷空气,造成了典型的“天南地北”的垂直环流,急流为暴雪提供了充分的水汽供应和暖平流,地面冷空气起到了冷垫的作用;分析了东南风急流在相态转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标签:暴雪;低空急流;相态转变引言暴雪是一种经常在冬季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常常伴随着大风、寒潮和低温,冰冻等灾害性天气,给农业生产和交通出行带来不便,同时也给大家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1]。

马振升把河南的暴雪分为两种流型,横槽型和两槽一脊型,低空急流对暴雪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2]。

降水能不能达到暴雪,相态转化的预报非常重要,降水相态的转变不仅依赖于温度层结,也跟相关层次的厚度差有关[3]。

Wagner[4]和Heppner[5]用1000hpa 和500hpa的厚度差及850hpa和700hpa的厚度差来判断降水相态类型。

漆梁波[6]等对东部地区不同降水相态所对应的温度和厚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一组温度因子和厚度因子的识别判据。

下面就分析一下2017年2月21日的河南暴雪过程。

1 过程概况2月21日河南出现一次降雪过程,北部大部分地区都达到大到暴雪,南部甚至出现了降水量达到20以上,在冬季算比较强的降水过程,并且伴随着大风和寒潮,尤其前期温度较高,这次降雪受到了很大的关注,突然的大风降温和降雪天气也给市民出行造成了一定影响。

21日08时西部山区和黄河以北开始出现降雪,其他地区都是降水,11时只有东部部分地区是降水,中部部分地区出现雨夹雪,雨雪分界线自西向东压,14时全省都出现降雪,23时只有东南还有小块降水区,到22日02时降水基本停止,主要降水时段是14-20时。

降水量全省呈现北少南多,中部少,西部山区和东部多的特点,尤其是信阳地区,大部分站点降水量都达到了20以上。

这次过程降水时间短,降水量大,降水时间段集中,降水形态有明显转换,由雨转雨夹雪再转雪,在冬季算是降水强度很大,相态复杂的过程。

驻马店市2021年“11·7”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驻马店市2021年“11·7”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地球与环境总781期第十一期2022年6月驻马店市2021年“11·7”寒潮天气过程分析艾润冰1,2(1.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3;2.河南省驻马店市气象局,河南驻马店463000)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21年11月6日夜间至7日白天驻马店市发生的一次强降温大风雨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了雨雪相态和大风的本地化预报指标。

结果表明:①此次寒潮过程属于横槽转竖型,与500hPa南支槽、高空急流、锋面的存在与发展密切相关;②前期较高的气温、高空强冷平流和动量下传以及地面较大的气压梯度与变压梯度是造成驻马店市剧烈降温和大风的主要原因;高空水汽含量不足和700hPa切变线偏南则造成了降水偏弱;③3h变压达到2~4hPa可作为驻马店市大风预报参考指标;④降雪发生前850~925hPa存在逆温层,降雪过程中0℃层高度逐渐下降至925hPa;地面气温Ta<2℃时为纯雪;2℃≤Ta≤4℃时,降水相态变为雨夹雪。

关键词:大风;降水相态;预报指标;驻马店市中图分类号:P458.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2)11-0111-05 DOI:10.19968/ki.hnkj.1003-5168.2022.11.025Study on Weather Process of"11.7"Cold Wave in2021over Zhuma⁃dian CityAI Runbing1,2(1.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He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Sup⁃port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Zhengzhou450003,China;2.Zhumadian Meteorological Bureau,Zhumadian463000,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sounding and ground automatic station observation data,the weather process of a strong cooling,fierce wind,rain and weak snow that occurred in Zhumadian City from the night of November6to the day of November7,2021was analyzed,and the localized forecast in⁃dicators of rain and snow phase as well as strong wind were preliminarily summarized.The results show that:①the cold wave process belongs to the horizontal trough to vertical type,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500hPa southern branch trough,high-altitude jet,and front;②High temperature in the early stage,strong cold advection at high altitude and momentum downward transmis⁃sion,as well as large air pressure gradient and transformation pressure gradient on the ground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severe cooling and strong wind in the city;insufficient water vapor content in the upper air and the southward700hPa shear line lead to the weak precipitation;③when the3-h transformation pressure in the city reaches2~4hPa can be used as the reference index for gale prediction;④there was an inversion layer at850~925hPa before snowfall,and the height of the0℃layer gradually dropped to 925hPa when it snows;when the ground temperature drops below2℃,it is pure snow;Ground tempera⁃ture lies between2and4℃,the precipitation phase is sleet.收稿日期:2022-04-22作者简介:艾润冰(1995—),女,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短期预报和短临预警。

驻马店市一次寒潮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驻马店市一次寒潮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水汽条件:市区水汽通量散度时间剖面(20日20时—22日20时),可以看出,21日08时—20时之间低层(700hPa以下)水汽辐合明显,中心值-6g/(hpa*cm2*s)??,500hPa以上为辐散区,说明我市上空有充足的水汽辐合上升。比湿时间剖面:21日白天700hPa附近为比湿大值区,中心值达5g/kg。相对湿度时间剖面:21日08时至20时700hPa达到饱和,湿层深厚,水汽条件良好。这说明这次暴雪的水汽是伴随中层的西南气流进入降水区,整个中层为湿区,湿层深厚。
此次降雪回波属于积状和层状云混合降水。一般降雪的dbz在30左右,由于实况降水以冰粒为主,回波的dbz在35以上。在13:30出现了初雷,结合当时的发射率因子回波来看,中心回波强度达到56dbz。
21日13时反射率因子剖面图(图略):回波顶高在9km以上,回波强中心位于3km左右,其中大于30dbz回波发展到6km高度。反射率剖面图上(图略),强回波中心在3km左右,具有低质心特性,降水效率高,与实况强降雪时段对应。
驻马店市一次寒潮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摘要:19—20日,东北地区冷槽发展东移,引导槽后冷空气南下。20日上午冷锋移过我市,受冷空气影响,温度逐渐下降。随着东北冷槽持续发展东移入海,南支槽分裂产生短波槽东移发展。21日08时,500hPa上,短波槽位于河套至四川盆地,我市处在槽前西南气流里。低层700上,西南低涡逐渐发展,切变线及西南低空急流共同影响我市。850hPa上,西南低涡伸出的切变线位于我市南部,我市处在东南暖湿急流中。受500hPa短波槽,700hPa切变线,西南低涡和低空急流的共同影响,冷暖空气在我市上空交汇。深厚的湿层和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暴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供应,底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加强了水汽的垂直上升运动,造成了此次暴雪过程。最强回波在3Km附近,也就是700hPa附近,而这个高度的温度在零上,为大水滴。由于1.5km处接近-10℃,雨滴经过此高度急剧冷却冻结成冰粒落地,且前期为降雨或雨夹雪,所以此次过程降雪量虽然大,但积雪深度不大。

驻马店市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驻马店市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驻马店市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利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气象局1990-2019年近30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的观测资料,通过常规的线性趋势法对该地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驻马店市近30年年平均温度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51℃/10a;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平均值分别为15.8℃、26.6℃、16.1℃、3.4℃;四季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 0.662℃/10a、0.117℃/10a、0.159℃/10a、0.066℃/10a,增温幅度最大季节为春季。

降水量整体上呈现略微增加的变化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是0.634mm/10a;多雨期处于5-10月份,该时间段占年降水总量的80.8%;春、夏、秋、冬四季平均降水量分别占年降水总量的21.14%、50.14%、21.37%、7.34%。

关键词:驻马店市;气温;降水;日照;特征引言驻马店市隶属于河南省,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地理坐标处于北纬32°18′—33°35′、东经113°10′—115°12′之间,其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

驻马店市处在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具有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双重气候特征,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整体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温和湿润。

本文主要对驻马店市近30年来平均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展开分析,以期为驻马店市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研究资料与方法本文气象数据来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气象局,主要为1990-2019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月值观测数据资料,数据均通过了均一性检验和质量控制,可以代表河南省驻马店市的气候变化特征。

季节的划分采用常规的划分标准: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至翌年2月。

2结果与分析2.1驻马店市近3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通过1990-2019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分析可以了解到(图1),驻马店市近30年年平均温度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51℃/10a,平均每10年温度增加0.251℃。

驻马店一次飑线大风过程简析

驻马店一次飑线大风过程简析

驻马店一次飑线大风过程简析驻马店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也会遭遇各种极端天气,比如大风。

最近,驻马店市出现了一次飑线大风过程,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这次飑线大风过程。

一、大风形成的原因此次飑线大风是由于气压的不均衡所引起的。

大气中的气压是不断变化的,而当某一地区气压明显高于周围地区时,就会形成高压区;相反,当某一地区气压明显低于周围地区时,就会形成低压区。

而风是气压差异所带来的一种物理现象,当大气中的气压差异较大时,就会形成风。

而此次飑线大风过程则是由气压差异引发的。

二、飑线大风的形成过程飑线大风是一种较为猛烈的风,它往往伴随着雷雨天气出现。

而其形成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温度对流:在某一地区出现气压不均时,会引发空气的对流运动。

当地面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形成对流,而上升的热空气会迅速冷却凝结形成云,这个过程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引发对流运动。

而当上升的热空气碰到冷空气时,会形成温度对流。

2. 高空急流:高空急流也是飑线大风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大气中,存在着一种叫做急流的流动现象,当急流在某一地区出现时,也会对该地区的风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3. 降水:当温度对流运动持续发展时,水汽会不断凝结形成云,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这种降水往往伴随着飑线大风的发生。

综合以上几个步骤,我们可以看出,飑线大风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物理现象。

而此次飑线大风过程在形成过程中也是遵循着以上的步骤。

三、飑线大风的危害飑线大风是一种比较猛烈的风,它在短时间内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它会破坏建筑物和树木,使人们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它会造成土地的风蚀和水土流失,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损害;飑线大风还会造成交通的不便、电力的中断等一系列危害。

飑线大风的危害性是比较大的,在遭遇此类天气时,我们都应格外小心。

四、驻马店飑线大风的影响此次驻马店飑线大风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大风过程中,城市内部的建筑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比如一些轻质建筑物的红砖墙出现了倾斜、玻璃窗破碎等;而一些树木也被大风吹倒,给市容市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驻马店2008年冰冻天气分析与应急服务思考

驻马店2008年冰冻天气分析与应急服务思考

驻马店2008年冰冻天气分析与应急服务思考王 静〔1〕 袁春风〔1〕 祝忠毅〔2〕(1:驻马店市气象局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2:正阳县气象局)摘要:2008年1月驻马店市出现了连续性的雨雪冰冻天气,半个月内出现了三次大到暴雪过程。

2008年1月中下旬总降水量创建站以来记录极值;1月下旬平均气温创建站以来同期最低。

由于先出现的是雨凇并形成道路结冰,所以对交通安全带来很大影响。

前期温度高、冷空气强且活动频繁、西南暖湿气流活跃、有利的流场配置是这次连续性冰冻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

在近20天的雨雪冰冻过程中,大的环流背景经历了3次长波调整:开始阶段,500hPa欧亚上空两槽一脊,中低纬度副热带高压活跃;降雪中期,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建立,欧亚上空转为一槽一脊,并稳定维持,副高减弱东退;降雪后期,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减弱崩溃,长波槽东移,副高再度活跃。

文章对应急服务工作总结同时提出一些有益建议。

要确保公共安全形势的稳定,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快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与此同时,要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害。

在这些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制订了各级应急响应预案,在这次冰冻灾害的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防灾减灾效益。

关键词: 大到暴雨 积雪深度 道路结冰 平均气温 距平 应急响应前言2008年1月中下旬驻马店市出现了连续性的低温雨雪天气,半个月内出现了三次大到暴雪过程,时间分别在11~13日、18~21日、27~28日。

由于先出现的是雨凇并形成道路结冰,所以对交通安全带来很大影响。

灾害比较严重,其中蔬菜全部受灾,据统计全市露地蔬菜受灾面积24.2万亩;受灾日光温室1.3万座,面积2.7万亩;受灾大棚3万座,面积3.1万亩。

2009年11月11~12日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姜东东

2009年11月11~12日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姜东东

2009年11月11~12日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姜东东发布时间:2021-12-08T05:32:23.554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10月上19期作者:姜东东[导读] 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资料,对开封市2009年11月11-12日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河南省开封气象局姜东东河南开封 475000摘要: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资料,对开封市2009年11月11-12日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是造成此次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加强了辐合上升运动,同时两个水汽输送通道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天南地北”的流场配置,是经典的暴雪形势;在降水类型预报中,850hPa—700hPa及1.5米气温之间温度共同决定了降水类型。

关键词:低空急流;寒潮;水汽条件;形态转换概述引言暴雪是河南省冬季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之一,由暴雪引发的积雪和道路结冰给电力、交通等部门带来严重影响。

有不少关于暴雪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和总结,王新敏等研究的河南省暴雪天气特征及其预报模型中,给出了预报标准、天气特征及多种类型。

梁钰、苏爱芳针对2003年河南省两类典型暴雪天气的环流背景、成因特征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暴雪的预报着眼点。

本文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资料、对2009年11月11~12日开封暴雪产生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及温度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从这次天气过程中得到一些预报启示。

1暴雪实况11月份以来,开封地区气温持续偏高,尤其是11月4日~8日日平均气温持续稳定在13.2℃~18.9℃,与历史同期相比,偏高达10℃以上,也正是异常的高温为强盛冷空气南下提供了降温空间。

以850hPa为例,8日08时高空锋区前沿0℃线位于北纬40度以北,开封处在我国东南沿海伸向华北地区的暖脊内部,日平均气温为14.9℃,9日08时高空锋区迅速南下,长江以北地区转受温度槽控制,850hPa0℃跃过线北纬40以南,我区日平均气温迅速下降为7.9℃,较前一天下降了7.0℃,10日850hPa0℃线南压到黄河以北,气温继续降低,日平均气温(2.0℃)48小时下降12.9℃,达到了寒潮标准。

驻马店一次飑线大风过程简析

驻马店一次飑线大风过程简析

驻马店一次飑线大风过程简析近日,河南驻马店市遭遇了一次强风暴雨天气,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飑线大风。

这场大风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损失,被认为是此地近年来最为猛烈的一次。

下面对这次飑线大风过程进行简析。

一、天气形势11月8日,河南省驻马店市天气状况开始明显的变化,局部地区开始出现了雷电和阵雨的迹象,预示着一次强降水天气即将来临。

此次降水天气的主要原因是静止前差异性南风势场的影响,湿气源地得到充分的湿度,而湿气随着弱垂直运动向上抬升,逐渐形成云团并降下降水。

同时,由于冷空气势力增强,夜间地表温度下降,与此同时,低层湿度也增强,形成了有利条件。

二、飑线形成当天晚上,天气开始愈加恶劣,狂风呼啸,雨势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飑线便一步步形成。

据天文专家介绍,飑线是一种强风现象,它是由于热带气旋或大气不稳定状态下的强对流活动产生的,一般可以持续几十分钟至数小时。

飑线的特点是旋转速度快,风向剧变,常常会给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而此次驻马店的飑线天气,便是由于地表温度低,湿度大,空气不够稳定而形成的。

三、风力强与破坏作用据气象部门的统计,此次驻马店的飑线风力达到十一级,最大的瞬间风力达到十二级。

这样的风力极其强烈,能够对建筑物、交通设施和公共设施造成极大的破坏。

在这次飑线天气中,街上许多人都被风吹得一时支离破碎。

许多建筑物也因此倒塌或者受损。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此次飑线还给当地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许多居民被迫疏散,学校也被迫停课,导致市内许多企业和单位也无法正常运营。

我们应该从这一次飑线天气中认识到,遭遇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要有相应的预案和措施。

同时,这次风暴也提醒我们,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日益严重,对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威胁。

2018年1月河南省2次区域暴雪过程对比分析

2018年1月河南省2次区域暴雪过程对比分析

2018年1月河南省2次区域暴雪过程对比分析2018年1月,河南省相继经历了2次区域性暴雪过程,给当地人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这两次暴雪过程都发生在寒冬季节,给河南省的气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变化。

本文将对这两次暴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从降雪量、影响范围、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河南省区域暴雪过程对当地的影响。

我们来看一下这两次暴雪过程的降雪量情况。

2018年1月初的第一次暴雪过程,其中河南省的部分地区降雪量超过了10厘米,而在少数地区达到20厘米以上。

第二次暴雪过程发生在月底,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北部,一些地区的降雪量超过了15厘米,甚至有地方达到了30厘米以上。

通过对比可知,第二次暴雪过程的降雪量明显大于第一次,给当地的交通、农作物、民生等方面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影响。

我们需要关注这两次暴雪过程的影响范围。

第一次暴雪过程主要影响了河南省的南部地区,包括郑州、洛阳、安阳等地,而第二次暴雪过程则主要影响了河南省的北部地区,包括商丘、开封、信阳等地。

可以看出,虽然这两次暴雪过程都发生在河南省境内,但影响范围却有所不同,这也意味着当地应对措施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减轻暴雪对当地生活带来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次暴雪过程的应对措施。

针对第一次暴雪过程,政府部门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清障除雪、加强交通疏导等工作,确保了交通安全和市民生活正常。

而在第二次暴雪过程中,由于降雪量较大,对当地的交通、农作物、供暖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政府部门重新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清障除雪、保障供暖、农田管理等工作中,以确保当地人民的生活安全。

可以看出,针对不同的暴雪过程,政府部门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尽最大努力减轻了暴雪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我们需要对这两次暴雪过程的特点进行总结。

第一次暴雪过程降雪量相对较小,影响范围相对较广,但对当地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而第二次暴雪过程降雪量较大,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但对当地的交通、农业、供暖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018年1月河南省2次区域暴雪过程对比分析

2018年1月河南省2次区域暴雪过程对比分析

2018年1月河南省2次区域暴雪过程对比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是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

每年冬季,河南省都会经历一些降雪天气,但在2018年1月,河南省却相继发生了两次罕见的区域暴雪过程。

这两次暴雪过程给河南省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2018年1月的第一次区域暴雪过程中,大雪覆盖了整个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造成了交通受阻、农作物受损等问题。

而在第二次暴雪过程中,虽然降雪范围没有第一次那么广,但雪量却更大,给河南省的人民带来了更大的困扰和损失。

这两次暴雪事件虽然给河南省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但也提醒我们应该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通过对这两次暴雪过程的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应对类似灾害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0字】2. 正文2.1 2018年1月河南省第一次区域暴雪过程2018年1月,河南省遭遇了一次罕见的区域性暴雪过程。

这次暴雪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广泛,给当地交通、农业和民生带来了严重影响。

据气象数据显示,这次暴雪开始于1月10日,持续了近三天。

暴雪覆盖了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其中部分地区积雪厚度甚至达到了30厘米以上。

由于河南省平原地带较为集中,这次暴雪对当地交通造成了极大影响,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受阻,数百架班机取消或延误。

城乡供电和供水受到了一定影响,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在这次暴雪过程中,农作物受灾严重。

大片农田被积雪覆盖,部分农作物因此冻死,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

政府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抢险抗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18年1月河南省第一次区域暴雪过程给当地带来了较大影响。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天气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2.2 2018年1月河南省第二次区域暴雪过程2018年1月河南省第二次区域暴雪过程是在1月15日开始,持续了3天。

这次暴雪造成了河南省多个地区的交通瘫痪,学校停课,道路封闭等严重后果。

河南暴雪分析报告

河南暴雪分析报告

河南暴雪分析报告近期,河南省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雪天气,给这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对这次暴雪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暴雪原因1. 天气系统:暴雪是由于寒潮天气系统进入河南地区引起的。

在这个过程中,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相遇,形成了降雪的环境条件。

2. 天气变化:今年冬季,河南地区受到了气温骤降的影响。

暴雪天气往往伴随着气温的骤降和冷空气的南下,造成了降雪的条件。

3.洪涝问题:此前河南省发生了多次严重的洪涝灾害,导致土地湿润,而冷空气带来的降雪正好与湿润的土地相结合,为此次暴雪提供了更好的降水条件。

二、暴雪影响1. 交通瘫痪:暴雪导致公路、铁路交通中断,给人员和物资运输带来了巨大困难。

大雪范围广泛,降雪强度大,造成了道路结冰、货车滑坡等交通事故,进一步加剧了交通瘫痪状况。

2. 农业损失:河南省以农业为主,农作物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暴雪导致大量农作物被雪压倒、冻坏,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还有大量牲畜无法获得正常的饲料补给,给养殖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3. 生活困难:暴雪导致供电线路、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受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此外,大雪还影响了居民日常的取暖、采暖等生活需求。

4. 紧急救援:受暴雪影响,一些交通要道被封闭,给救援行动带来了困难。

救援人员需要冒着严寒的天气进行施救,增加了救援难度和风险。

三、应对措施1. 加强预警:对于即将来临的暴雪天气,天气部门需要提前发布预警,提醒公众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其抗雪能力,减少因暴雪而造成的损失。

3. 强化应急救援:提前制定救援预案,做好人员调动和物资储备工作,确保在暴雪来临时能及时进行救援行动。

4. 农业保险和赔偿: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保险服务,减轻其因暴雪造成的经济损失。

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及时进行赔偿。

5. 加强公众宣传: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向公众普及相关防雪知识,提高人们的应对能力和意识。

驻马店市一次罕见特大暴雪过程诊断分析

驻马店市一次罕见特大暴雪过程诊断分析

收稿日期:2020-03-29 基金项目:河南省预报员专项(KQ201742)。 作者简介:王政(1992—),女,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短时、短期天气预报。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50·
WANG Zheng
(Zhumadian Meteorological Service,Zhumadian Henan 463000)
Abstract: This paper used conventional MICAPS data and Doppler radar products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field, phys⁃ ical quantities, and radar products of the blizzard process that occurred in Zhumadian on January 3, 2018, and con⁃ cluded that "the Flow Field Configuration of Top South Airflow and Lower the North Airflow" was a typical flow field configuration of Zhumadian Blizzar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ower northeast jet provide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and water vapor replenishmen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nvergent area of warm and humid airflow in southwest China wa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precipitation zone,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inversion layer, high-level diver⁃ gence and low-level convergence, high-level positive vorticity and low-level negative vorticity provide dynamic con⁃ ditions. The blizzard area appeared to the right of the positive vorticity advection, when the positive vorticity advec⁃ tion center was strengthened, there was a period of increase in the blizzard and the positive vorticity advection zone appears before the blizzard, which had a precursory indicati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blizzard.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high-level divergence and low-level convergence preceded the occurrence of blizzard, and it also had certain signifi⁃ cance. Keywords: blizzard;influence system;dynamic mechanism;echo characteristics;comparison

2008年12月21日到22日河南省强寒潮天气个例分析(李祯)(1)

2008年12月21日到22日河南省强寒潮天气个例分析(李祯)(1)

冷平流最大时间比24小时变温最强区提前大约8个小时 冷平流最大时间比24小时变温最强区提前大约12个小时 冷平流最大时间比24小时变温最强区提前大约8个小时
500hPa高度场、温度平流分布
500hPa高度场、850hPa温度平流图
500hPa高度场、850hPa 温度平流
小结
• 1、寒潮爆发前,500hPa 中高纬度由纬向环流向 经向环流转换,爆发时,环流由经向环流逐渐转 入纬向环流,爆发后,环流转为纬向环流 • 2、极涡为偶极型,一个位于北美,另一个位于亚 洲,极涡后有明显横槽,横槽前有正涡度、负变高、 冷平流,槽后有正变高、暖平流,横槽前正涡度、 负变高冷平流和横槽后部正变高、暖平流等促使 横槽转竖; 极涡南调、转竖低槽明显向南加深,冷 空气势力显著加强并开始向南爆发;低涡后部东北 气流转为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大举向南爆发,造成 了此次寒潮天气过程
21日14时大风
冷空气影响时沿淮以北地区 出先大片17m/s以上大风(78级风),嵩山站最大风速为 27m/s,达到10级风,洛阳为 22m/s,为9级风
14时7-8级大风区和08时位置略有减小, 洛阳为24m/s,为9级风
冷锋移动路径图 19日20时
20日08时 20日14时
1060hPa
20日20时
500hPa高度场、温度平流分布
横槽后暖平流,槽前冷平 流,有利于横槽转竖;转 竖后,槽前为暖平流,槽 后为冷平流
500hPa高度场、24小时 变高,正涡度场
500hPa高度场、24小时变高,正涡度场 动画图
横槽前有正涡度、负 变高,槽后有正变高 促使横槽转竖发展,低 涡南调;使冷空气沿 槽后西北气流爆发, 影响河南省
寒潮暴发后的第二天,23日最低温度, 除南部温度-4到-7度、东部、北部、 西部山区-10度以下外,其它地区-7度 到-10度之间

2016年6月23-24驻马店市区域暴雨过程分析

2016年6月23-24驻马店市区域暴雨过程分析
参考文献: 【1】吴蓁,王蕊,李飞,等.2000年 夏季河南大暴雨的预报特征U】.河南气
象,2001(1):1—3. [2]靖春悦,寿绍文,贺折,等.河南
河南省降水量图
图1 2016年6月23日08时至24日08时河南省降雨量图
区到华北西部存在一个冷高压。山东南部 经河南、湖北到四川东部一线有一冷锋。 我省受东南移的冷锋影响。
三、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资料分析 1基本反射率分析 从雷达回波演变可以看出,23日 08—13时.降水回波主要在我市以北地 区,我市为零星小雨天气。此时回波范 围广。强度大。由层状云和积状云混合 降水组成。以积状云降水为主。13时14 分。在我市泌阳县西南部有对流云团生 成,并迅速发展。向东北移动,移动速度 快25km/h。14时46分随着低槽、切变 线的东移南压。回波强度超过45dbz的 强回波雨带也随之南压影响我市,我市 主要强降水时段开始,回波强中心值达 到59dbz。回波中间有许多对流云团不 断弥合发展。到达我市后回波移动缓慢, 不断有新的回波生成发展补充.出现了 短历时强降水。20时08分。强降水雨带 逐渐减弱南压。降水有所减弱但其后仍 有大片的层状云降水云带。弱降水持续。 24日08时回波主雨带压至湖北,我市降 水结束(图2)。 2径向速度图分析 从雷达速度图演变可以看出,23日 08时。零等速度线低层为“S”型.说 明测站附近有暖平流。风向随高度顺转, 中层呈反“S”,中层有冷平流叠加其上。 1 4时33分零速度线在测站西北部有一个 90度折角,此时说明有冷锋过境.降水 强度增大。总体来看负速度区大于正速 度区,测站附近持续辐合,西南急流一 直很旺盛,降水稳定且加强。(图3) 3垂直液态含水量
阳50mm。
二、成因分析
23日08时500hPa,副热带高压 588线北抬至300 N以北,河套到四JIf 一线有一南支槽。低槽前和副高西北部边 缘的西南气流叠加影响我省.驻马店市长 时间处在槽前以及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 为降水的持续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 700hpa上。驻马店处于低槽前部、切变 线南侧强盛的西南气流中,为强降水的产 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850hpa。在 四川盆地有一西南低涡稳定存在,低涡中 心伸出一暖切。切变线北侧是一致较强 的的东北气流,南侧的西南风速也较大, 形成明显的急流轴。地面图上,在河套地

2018年1月河南省2次区域暴雪过程对比分析

2018年1月河南省2次区域暴雪过程对比分析

2018年1月河南省2次区域暴雪过程对比分析2018年1月,河南省经历了两次区域暴雪过程,给该地区的交通、农业和民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两次暴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对这两次暴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对河南省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原因。

我们来看看这两次暴雪过程的具体情况。

第一次暴雪发生在1月7日至1月9日,主要影响了河南省北部地区,包括郑州、洛阳等地。

这次暴雪给当地的交通带来了严重影响,许多道路因为积雪而无法通行,导致了交通拥堵和延误。

由于暴雪过程较短,积雪积累并不多,因此对农业和民生的影响相对较小。

而第二次暴雪发生在1月24日至1月26日,主要影响了河南省中部和南部地区,包括商丘、周口等地。

这次暴雪受到了南方暖湿气流的影响,积雪比第一次暴雪更多,部分地区积雪甚至超过了20厘米。

由于暴雪过程较长,导致道路积雪严重,交通完全瘫痪,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断电和断水的情况。

农业方面,由于暴雪覆盖了大片农田,给农作物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民生方面,因为暴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在对这两次暴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尽管这两次暴雪都发生在冬季,但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却有所不同。

第一次暴雪主要影响了河南省北部地区,而第二次暴雪则主要影响了河南省中部和南部地区。

这可能与暴雪过程受到的气流影响有关。

第一次暴雪受到了北方冷空气的影响,而第二次暴雪受到了南方暖湿气流的影响。

这也说明了暴雪过程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不同的气象条件可能带来不同的暴雪效应。

这两次暴雪过程对交通、农业和民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第一次暴雪影响了交通,但对农业和民生的影响相对较小。

而第二次暴雪则对交通、农业和民生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交通和民生的影响更为显著。

这也说明了暴雪过程的影响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气象条件、地理条件、暴雪过程特点等都会对暴雪效应产生影响。

驻马店市2021年“11·7”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驻马店市2021年“11·7”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驻马店市2021年“11·7”寒潮天气过程分析驻马店市2021年“11·7”寒潮天气过程分析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了各种极端天气现象,而寒潮是其中之一。

2021年11月7日,驻马店市迎来了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一、形势背景驻马店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

由于地处内陆,气温波动幅度较大,天气变化也较为剧烈。

而11月7日这天,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了该地区,引发了寒潮天气过程。

二、天气情况11月7日,驻马店市的气温骤降,降至0摄氏度以下。

同时,寒潮还带来了大风和降雪,给城市的道路交通、农田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困扰。

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道路结冰、交通拥堵的情况,甚至有些农村地区由于积雪较多,物资运输受阻。

三、影响分析1. 交通受阻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导致道路结冰严重,给驻马店市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由于路面湿滑,车辆行驶速度明显下降,导致堵车严重。

一些山区的道路甚至暂时封闭,很多居民出行受到了限制。

更有甚者,一些公交车和货车滑出道路,形成交通事故,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威胁。

2. 农田受灾寒潮天气过程中的降雪对驻马店市的农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积雪较多,一些蔬菜大棚倒塌,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同时,农村地区的水源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3. 居民生活受到影响寒潮天气过程中,气温骤降,大风刺骨,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很多居民由于害怕冷风,选择居家不出。

由于道路结冰,一些居民出门不便,购物、上学等生活琐事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一些老年人和婴幼儿特别需要注意保暖,以免感冒等疾病。

四、应对措施在面对这次寒潮天气过程时,驻马店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天气给居民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政府及时发布道路结冰预警,要求居民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清扫道路结冰,加盖盐水,提高道路过冬保温能力;增派工作人员对蔬菜大棚、农田进行巡查和维护;提醒居民注意保暖,加强大风和低温的防范措施。

2018年初驻马店致灾暴雪成因及对农业的影响

2018年初驻马店致灾暴雪成因及对农业的影响

(下转第 143 页)
· MY K
/ 现代农业 /
表 1 支出与收益情况
·143·
小麦秸秆 数量 /t
秸秆回收 价格 / 元
秸秆卖出 单价
/(元·t-1)
当季销售 收入 / 元
秸秆运输 费用
/(元·t-1)
秸秆打捆 绳费用
/(元·t-1)
15 d 雇工 费/元
场地费用 /元
打捆机(3 台)/ 元
当年纯收 入/元
925 hPa 上豫南地区存在明显的东风切变, 同时 偏北风与温度线几乎垂直,有明显冷平流输送,700~ 925 hPa 中低空 3 支急流交汇于河南南部地区, 不仅 带来充沛的水汽,还有利于暖湿气流抬升。
地面上强大的贝湖冷高压中心为 1 060 hPa,华 北冷锋不断补充冷空气, 东西路冷空气于河套地区 夹挤形成锢囚冷锋。 强降雪发生在河南中南部, 处在
4 探空资料分析
3 日 8 时阜阳上空 500 hPa 以上皆为强盛的高空 西南急流,低层东北气流,存在强垂直风切变,有利于 强降雪上升运动的 维持。500 hPa 附近有 弱干冷空 气 侵入,850~500 hPa 上风随高度顺转有暖平流 , 1 000~850 hPa 上风随高度逆转有冷平流输送,为典 型的冷锋云形式,400 hPa 以下是准饱和深厚云系,在 600~700 hPa 及 925 hPa 附近逆温层结明显, 有利于 水汽凝结。在 -20 ℃以上均存在湿层,有利于冰雪的 形成和增长;逆温层结的环境温度也在零下,不存在 中低层暖层,降雪以021)03-014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166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2018 年初受强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共同作用 影响,驻马店地区出现了有记录以来历史次极值的大 范围暴雪天气。此次大暴雪累积降雪量之大、范围之 广、强度之强、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罕见,据民政部 门不完全统计,全市受灾人口 4 503 人,直接经济损 失共 5 263.2 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驻马店市一次寒潮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14T15:44:22.27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6期作者:贾浩松
[导读] 2月22日08时又向市政府报送了《驻马店市20-21日寒潮、暴雪过程对小麦影响评估报告》的服务材料。

(驻马店市气象局,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19—20日,东北地区冷槽发展东移,引导槽后冷空气南下。

20日上午冷锋移过我市,受冷空气影响,温度逐渐下降。

随着东北冷槽持续发展东移入海,南支槽分裂产生短波槽东移发展。

21日08时,500hPa上,短波槽位于河套至四川盆地,我市处在槽前西南气流里。

低层700上,西南低涡逐渐发展,切变线及西南低空急流共同影响我市。

850hPa上,西南低涡伸出的切变线位于我市南部,我市处在东南暖湿急流中。

受500hPa短波槽,700hPa切变线,西南低涡和低空急流的共同影响,冷暖空气在我市上空交汇。

深厚的湿层和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暴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供应,底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加强了水汽的垂直上升运动,造成了此次暴雪过程。

最强回波在3Km 附近,也就是700hPa附近,而这个高度的温度在零上,为大水滴。

由于1.5km处接近-10℃,雨滴经过此高度急剧冷却冻结成冰粒落地,且前期为降雨或雨夹雪,所以此次过程降雪量虽然大,但积雪深度不大。

关键词:寒潮、暴雪、水汽通量散度、反射率剖面、零速度线、风廓线
1过程实况
1.1温度变化
驻马店全市这次降温过程降温急剧,各个县区平均温度变化趋势相似,说明冷空气势力强,范围大。

19日温度最高,至22日是一个持续降温的过程,最低气温从14℃左右降至0℃以下,降幅达14℃。

最低温度均在-2℃—-4℃之间,各县区均达到寒潮标准。

各县区48小时降温幅度>8℃,最低温度< -1℃,达到寒潮标准;过程降温幅度>10℃,在10.5℃(汝南)——12.5℃(正阳)之间,过程最低温度出现在22日早晨,在-2.5℃(正阳)—— -4.2℃(遂平)之间。

1.2降雪情况
21日09时左右各县区逐渐出现降雪,21日09时至22日07时全市各县区降雪量合计:西平16上蔡16 遂平15市区20 汝南19 平舆23 确山20 泌阳9 正阳26毫米。

21日08至22日08我市也处于降雪的大值区内,除了泌阳(9mm)之外,其他县区均在10mm以上,达到暴雪,最大为正阳26mm,全市平均18mm。

22日05时我市积雪深度为2—5cm ,最大的为平舆5cm。

2天气背景
2.1寒潮天气背景
19日08时500hPa维持两槽一脊形势,贝湖以西至西西伯利亚地区受冷高压脊控制,巴尔喀什湖以西有一大槽,内蒙古东北部有一浅槽,槽后脊前有冷平流,随后此槽逐渐加深发展东移。

西边分裂产生短波槽发展东移。

19日20时700hPa上,东北部槽线发展,引导槽后脊前冷空气南下。

对应19日14时地面天气图上,冷高压中心1040Pa,冷锋位于内蒙古以北地区。

20日02时地面冷锋移至我省北部。

20日14时地面天气图上,冷锋移出我省,位于长江一线,我市转受冷空气影响。

2.2暴雪天气分析
2.2.1天气背景
21日08时500hPa甘肃至四川盆地一线有一短波槽,我市受槽前西南气流影响。

21日08时700hPa河套地区——陕西——四川盆地一线有一短波槽,贵州至河南北部一线有一低空急流。

我市受700hPa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共同影响。

700hPa上西南低涡开始逐渐发展。

21日08时850hPa上西南涡比较明显,我市位于低涡伸出切变的北侧,受东南低空急流影响,输送水汽。

冷舌底部,有暖平流,冷暖空气在我市上空交汇。

2.2.2物理量场分析
动力条件:2月21日08时我市700hPa以下为负值区,中心值-4.5/s,500hPa以上为正值,200hPa中心值在3.5—6.5/s。

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形势明显,说明有强烈的上升运动。

21日08时东西向上垂直速度剖面图,整层都存在上升运动,垂直速度大值区在500hPa到
700hPa之间。

东部垂直速度大于西部,可见槽线、切变线附近,上升运动更明显。

水汽条件:市区水汽通量散度时间剖面(20日20时—22日20时),可以看出,21日08时—20时之间低层(700hPa以下)水汽辐合明显,中心值-6g/(hpa*cm2*s)??,500hPa以上为辐散区,说明我市上空有充足的水汽辐合上升。

比湿时间剖面:21日白天700hPa附近为比湿大值区,中心值达5g/kg。

相对湿度时间剖面:21日08时至20时700hPa达到饱和,湿层深厚,水汽条件良好。

这说明这次暴雪的水汽是伴随中层的西南气流进入降水区,整个中层为湿区,湿层深厚。

2.2.3探空图分析
21日08时925 hPa至500 hPa风向随高度顺转有暖平流,从500 hPa至400 hPa风向随高度逆转有冷平流。

500hPa以上有干冷空气侵入,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850hPa-700hPa逆温明显。

这种下暖湿,上干冷的结构为暴雪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

2.2.4雷达产品分析
此次降雪回波属于积状和层状云混合降水。

一般降雪的dbz在30左右,由于实况降水以冰粒为主,回波的dbz在35以上。

在13:30出现了初雷,结合当时的发射率因子回波来看,中心回波强度达到56dbz。

21日13时反射率因子剖面图(图略):回波顶高在9km以上,回波强中心位于3km左右,其中大于30dbz回波发展到6km高度。

反射率剖面图上(图略),强回波中心在3km左右,具有低质心特性,降水效率高,与实况强降雪时段对应。

21日12时32分1.5 仰角径向速度图上(图略),零等速度线低层为“S”型,中层呈反“S”分布,由低到高风向为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风-西南风-南风,风随高度先顺转再逆转,有利于降水云系的发展。

21日14时04分从北向南速度区呈“正、负、正、负”分布,正、负速度区均匀、连续,最大径向速度区出现在4公里高度及以上,风速36m/s。

在同一雷达径向方向0°-180°,正负中心相对原点对称分布,基本呈现“牛眼”结构;从正负速度区的分布可看到,地面~1.8公里盛行东北风,1.8公里以上盛行西南风,1.8公里处是风向切变区。

17时以后,零速度线呈反“S”形,测站附近转为冷平流,降水逐渐减小。

08时以后底层1.2km以下为偏东风,1.2km以上逐渐转为东南风-南风-西南风,风水高度顺转。

10时18分底层风向为东北风,风速为6m/s,2.1km高度以上西南风力不断加强,最大可达34.5m/s,并在1.2-1.5km高度有偏北风和偏南风的切变。

切变高度也在不断抬高,到15
时抬高到2.1km并维持。

说明底层东北风厚度在加大,强度在增强。

从下到上没有风速中断层,水汽输送通畅,有利于暴雪的生成和发。

19时以后风速减弱,下降为10m/s,以上西南风速也减弱,降雪趋于结束。

3预报、预报情况
针对此次过程:2月18日17时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预报》:提醒20-22日我市将有一次强降温、大风、雨雪天气过程;预报预警情况:19日18时00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和大风蓝色预警信号;21日11时35分发布暴雪黄色预警信号;21日13时15分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2月20日09时向市政府《驻马店市22-21日寒潮暴雪天气过程预报》的服务材料;20日先后接受驻马店电视、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专访,对此次寒潮过程和21日的暴雪过程做了细致的预报分析,介绍了冷空气影响过程的预报、实况影响及防御措施。

此次寒潮暴雪过程的天气预报服务新闻登上了驻马店日报和天中晚报头版头条。

2月22日08时又向市政府报送了《驻马店市20-21日寒潮、暴雪过程对小麦影响评估报告》的服务材料。

参考文献
[1]许爱华,乔林,詹丰兴等.2005 年 3 月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气象,200632:49-55.
[2]薛龑波,闫丽凤. 初春暴雪过程的多普勒速度特征分析.山东气象,2004,9(3):24-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