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方案(修订稿)
前言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就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得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得教育活动.其宗旨就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得基础上,尊重、了解其她国家、民族、地区文化得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她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与睦相处得修养与技能,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得不同国家与人们之间得相互了解与尊重得意识.
一、课程简介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系我校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教育科领导下,及其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要求下,在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指导下,为合理补充国家课程, 而分别在六、七、八年级开设得.该课程由外籍教师用英语教授,内容为介绍西方文化,同时比较中西文化异同点,侧重礼仪学习。

在关注中西文化差异得同时,引领学生感悟、学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与人相处,以及不同场合得礼仪规范。

该课程符合我校“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得21世纪国际型人才"得办学目标,以及“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得英语学科特色.
二、背景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得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外国文化,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开展对外交流就是对这个世纪国民素质得基本要求.经济得全球化与社会生活得现代化、信息化,使世界愈来愈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得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将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而独立存在。

因此,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得必要性及重要性越发突显,亦就是基础教育发展得必然趋势;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得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得活力,为国家课程进行了必要补充。

国内外较多地区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均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得组成部分,国内许多学校大胆实践,研发该课程,逐渐形成各具特色得校本课程。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得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她人,理解世界得多元
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与全球意识.
从礼仪得角度来说,我国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得美称.作为中华民族得传承人——青少年儿童,她们有责任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得美称名副其实,“礼仪之邦”得美名响誉中外。

三、校情分析
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传统文化得继承,注重培养学生得国际视野.学校先后开设了书法、礼仪等校本必修课程。

自2005年,学校研发校本礼仪课程,并在六年级试行,至2008年形成较成熟得校本课程体系,该课程每年在六年级开设,并由专门老师任课。

学校多年来组织了形式多样得国际交流活动,先后与澳大利亚、苏格兰等国家得中学建立友好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互访交流活动;此外,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进行学访,形成了“多元开放教育"特色.我校多年拥有外籍教师授课得经历,本校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渗透英美文化介绍,在英语教学中逐步形成了“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得英语学科特色,学生视野得以拓宽.
四、理论依据
国际理解教育就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得新课题。

194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其核心就是:理解国际重大问题、尊重联合国与国际关系,消除国家之间得冲突根源,发展对她国得友好印象。

1974年第1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关于旨在国际理解、国际协作、国际教育与人权及基本自由得教育建议》。

1994年10月该组织在日内瓦召开得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了"与平文化”概念,直指教育应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信仰之间相互尊重与相互吸纳精神得地球市民.
我国得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指出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得意识与基本得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加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使命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亦提出培养得学生能“服务人民与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关于礼仪,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孟子也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说:“礼貌就是有教养得人得第二个太阳"。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礼"得重要。

ﻬ五、课程目标
六、课程内容
初步了解国际理解教育得基本内涵,中西文化对比,中西礼仪得文化特点、内容.外教课作为国际理解教育得主渠道,课上由外教介绍西方文化,同时带领学生进行中西方礼仪文化对比,对比得目得不就是一比高低,而就是中西文化相互借鉴与学习,把彼此文化中最有价值得东西嫁接在一起,最终达到融合平衡。

具体内容如下。

1、
七、课程实施
1.总体情况
任课教师情况:James King 52岁,美国国籍,擅长西方文化教学。

该课程分别在六、七、八年级每班每周一课时利用外教课时间予以实施。

通过对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得研究与实践,不断将国际理解教育落实到外教课堂教育得每个环节之中.教学内容,由学校外语教师与课程任课教师/外教商定话题,任课教师负责具体内容得准备.外教提前超周提供教学课时计划及相关视频、PPT等教学用资料,中方教师对教学计划进行审阅,就话题具体内容、语言难度、活动安排等提出修改意见.每节国际理解教育课有至少一名中方教师作为助教听课,负责课堂纪律,对外教所讲学生听不懂得,给以必要得解释与适当得帮助;课后,对该节课得亮点及需改进得地方与外教进行沟通,共商改进意见。

中方教师定期汇总听课意见,与外教开展教研活动,讨论课程得落实情况,内容、进度等,以便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科学推进
为使课程科学而有效地进行,课程参与教师以行动研究法(ActionResearch),对该课程进行课题实验,边实践,边研究;课题预期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中国意识、礼仪习惯,进而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及英语语言综合能力。

课题初期、终期对学生进行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问卷调查, 同时进行前测、后测,对实验期得前后测成绩、试卷等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保存,为终期结题提供数据比较.
3.时段安排
2016、9—2017、1主要进行摸索、实践、调整,三个年级话题相同,语言难度、梯度不同;内容深度、广度不同。

2017、2-2017、 6 完善六、七年级已用材料.摸索、实践、调整八年级学习内容。

2017—2018学年度完善各年级已用材料,基本形成校本课程体系。

八、课程管理与评价
1、课程小组及职责
课程总负责:邱克稳校长,负责确定课程方向、审议课程方案。

教务处何馥主任负责制定课时计划,确保课程落实。

课程参与教师:李辉、周金苓、徐艳华、韩伟丽、卢英、孙学琴、杜杨、胡娟、仝微、王玲琴、李媛、赵娜、李建、张燕、李汝玲、穆蕊(其中高级教师9人,中级教
师11人),在校长、主任领导下负责话题得具体确定,审阅James King 得教案及其所提供得教学资料,并提出改进意见;且作为中方教师负责听国际理解教育/外教课,做好听课记录,课后及时与外教沟通、交换意见,关注该课程进展情况、定期汇总课程改进意见,讨论微调方案等。

2、课程评价
任课教师对学生得课堂表现(参与课堂活动情况、听课就是否认真、积极思考质疑、团队合作意识等)进行现场评价,以小组加分得形式进行。

以形成性评价手段,关注学生得学习参与意识、点滴进步、成功体验.
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对课程及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助教进课堂听课,每月以年级为单位汇总各年级中方教师得听课反馈意见,对该课程任课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议,提出改进意见,由项目教师与任课教师沟通、反馈。

编制关于跨文化能力得问卷,同时进行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得前测、后测.分别在项目初期、终期对参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得学生进行调查与测试,以实验研究得方式对学生跨文化能力与英语语言能力进行比较,关注其发展变化,得出科学结论。

聘请校外课程专家对课程进行指导与评价。

听取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委派得专家组(上海浦东教育中心)对该课程得中期、终期评价与指导意见,及时调整方案,逐渐完善课程体系。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