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齿动物的鉴别

合集下载

中国常见啮齿动物分类鉴定(3)

中国常见啮齿动物分类鉴定(3)

灰黄褐色 白色胡须
2024/9/11
32
形态体型大:体重8~10千克;体长80~90厘米;尾长 35~40厘米;后面脚, 13-14厘米。头大。耳宽而短。眼 小。前肢粗短,无蹼;后肢长,后足5趾,1、2趾间无 蹼,其余趾间均有蹼。尾轴圆形,被有稀疏的毛和角 质鳞片。
2024/9/11
33
头骨 无眶上突。外枕骨突远超过枕髁下缘。下颌骨喙状 突低于最后臼齿咀嚼面水平,仅在其臼齿外后方有1小 突起。
2024/9/11
3
2024/9/11
4
头骨 牙齿
2024/9/11
5
生态 营半水栖生活。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林缘 的河边,穴居。善游泳和潜水,主要在夜间活动。洞穴常挖 在河边树根下,以鲜嫩的树皮、树枝及芦苇为食。
分布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乌伦古河中、上游。现只残存于布 尔根河(青河县)。现己建立自然保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 动物。河狸在欧亚大陆北部曾有较广的分布,因其皮毛珍贵 而长期遭到无节制的捕猎,分布范围缩小。
喙突
第1上臼 齿互相接近
关节突
2024/9/11
角突
尾扁平
外枕骨突 枕髁下缘
2
毛色 体毛棕黄至褐色,厚而多绒毛。 形态别名海狸,是我国最大的啮齿动物。体长74~100厘米,
体重25千克左右。头小,眼小,颈、四肢和耳短,外耳壳能 折起,以防水灌入。后足趾间到爪有蹼,适于划水;尾宽大 扁平,长约40厘米,覆盖角质鳞片,具有舵的作用。在肛腺 前方有 一对能分泌“河狸香”的麝腺。
2024/9/11
21
测量
豪猪Hystrix hodgsoni Gray,1847
体重g 体长mm 尾长mm 耳长mm 后足长mm

啮齿动物的鉴定

啮齿动物的鉴定


(二)褐家鼠(即沟鼠),体型较大,头 躯长180~250mm呈褐色或深棕色,耳较小, 前折时达不到眼。分布广泛,在东北各地 均可见到。栖息于居民点内及附件的田野 中,多在夜间活动,食性很杂。洞穴筑于 房屋的基部。全年皆可繁殖,一般在北方 4~5月和8~9月初繁殖达高峰。

(三)小家鼠 体形小,后足长为8mm以 上,体为深灰色,分布东北各地。栖息于 居民点和野外。全年有两上妊娠高峰, 5~6和9月,每胎平均产仔4~8只。

(六)黑线仓鼠 体长80~120mm,尾长 大,后足长,但小于头躯长之间,背中央 有一条黑色条纹。背毛为灰褐色,腹毛灰 白色。栖居于平原耕地,沙丘及草原。有 时也进入入房。夜间活动。以植物种子为 食。每年繁殖3~5次,每次产4~9只,平均 6~7只。

(七)大仓鼠 体长140~200mm。背毛 为灰褐色,腹毛白色。栖居于农田、荒地、 河流及湖泊沿岸。主要以粮食、草籽为食。 每年三月初开始交尾繁殖,至十月末结束, 每年繁殖3~5次,每次产4~14只。

(八)棕背 身躯长80~130mm。背毛红 棕色,两侧及腹毛灰白色。上颌第三臼齿 内侧有三个突角。栖息于林区,数量多, 分布广,是林区的优势种。喜栖于地热高 而干燥处。昼夜活动。以种籽、绿色植物 为食。洞穴很浅。每年繁殖2~4次,每次 4~13只。

(九)红背 体长70~110mm。背毛锈红 色,腹毛灰白色,两侧毛浅赫色。上颌第 三臼齿有四个突角。唯喜居于低湿处。昼 夜活动。以种籽及绿色植物为食。洞穴多 筑在枯枝叶层下。每年四月开始繁殖,十 月结束。年产仔 2~3次,每次产仔40~150mm,尾 长超过体长的1/3。足垫5枚。背毛为黑褐 色。栖居于湿草地与沼泽草地中。昼夜活 动。以植物的绿色部分为食。每年繁殖 3~4次,每次产仔5~13只。

中国常见啮齿动物分类鉴定4

中国常见啮齿动物分类鉴定4

2019/7/13
7
腭孔细小,其长不到于7mm;尾长通常不到体长3/4 印度地鼠
2019/7/13
8
臼齿3/3;臼齿咀嚼面具丘状齿突,纵行排成3列;颅基长 小于枕鼻长:
前足或连同后足第1趾无爪而具扁甲: 体大;后足长大于20mm;头骨枕鼻长小于30mm 长尾狨鼠
[识别特征]为中小型野鼠,尾长显著大于体长。体背被栗棕色柔毛,间杂长毛,嘴 角有黑色长须,超过头长,耳基前后有束状棕黄色长毛。腹毛全白,尾棕褐色且被 毛稀疏。前足4趾,后足5趾,其中第1趾与其余4趾相对,无爪而具扁甲,趾基部肉 垫发达。
2019/7/13
3
小林姬鼠Apodemus sylvaticus Linnaeus,1758 克什米尔姬鼠Apodemus wardi Wroughton,1908 中华姬鼠(龙姬鼠)Apodemus draco Barrett-Hamiton,1900 长尾姬鼠Apodemus orestes Thomas,1911 台湾姬鼠Apodemus semotus Thomas,1908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Pallas,1771 齐氏姬鼠(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 Milne-Edwards,1868 大齿鼠Dacnomys millardi Thomas,1916 黑家鼠Rattus rattus Linnaeus,1758 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 Milne-Edwards,1871(R.tanezumi Temminck,1844) 东亚屋顶鼠Rattus brunneusculus Hodgson,1845 斑胸鼠Rattus yunnanensis Anderson,1879
梵鼠Niviventer brahma Thomas,1914

广州市啮齿动物的分类鉴定

广州市啮齿动物的分类鉴定
针毛鼠
针毛鼠Βιβλιοθήκη 白腹巨鼠Rattus edwardsi edwardsi
• 别 名:大山鼠 艾氏鼠(译名) • 鉴别特征:体粗大,后足大于45毫米;尾 长显著地大于身长,二色明显,有些个体, 尾巴尖端约1/4或1/3部分为全白色;背毛棕 褐色,背部中央的毛色深,近乎黑褐,体 侧毛色较淡,背毛间杂有粗硬的刺状针毛; 腹毛为纯白色,直到毛的基部;头骨粗大, 细长,鼻骨长,眶上嵴明显。腭骨长,但 门齿孔则很短,其后缘达及上颌第一臼齿 前缘的水平线。
褐家鼠
褐家鼠
黄 胸 鼠 Rattus rattus flayipectus
• 别名:黄腹鼠、长尾吊。 • 鉴别特征:大小似褐家鼠,但稍显细瘦。 尾一色,尾长明显大于体长。耳大而薄, 前折可遮住眼 。胸部(或喉)中间有一块 棕黄色或白色斑块。前足中央背面有一条 棕黑 色带状,后足背灰白色。头骨眶上嵴 发达,与颞嵴相连,向后延伸至鳞骨,呈 弧形向外弯曲 ,使颅顶呈球拍状 。
小家鼠
小家鼠
卡 氏 小 鼠
• 别名:野外鼷鼠、棒杆鼷鼠
• 鉴别特征:体小。上 门齿后缘有一缺刻 。背 腹及尾两色明显。
卡氏小鼠
卡氏小鼠
褐 家 鼠 Rattus morvegicus norvegicus • 别名:沟鼠 • 鉴别特征:体形粗大,棕褐色或灰褐 色;耳短而厚,前折不达眼;后足粗 大,其长30毫米以上,小于45毫米, 四足均为白色;尾粗而鳞环明显,尾 两色明显,显著短于体长;顶骨两侧 颞嵴几乎平行。
广州市啮齿动物的分类鉴定
啮齿动物的外形
• 头 颈 躯干 四肢 尾
小 家 鼠 Mus musculus castancus
• 别名:小鼷鼠,米仔鼠 • 鉴别特征:体小,吻短而尖,体长接近 尾长;背腹及尾两色不明显;上门齿后 缘有一缺刻 ;颅骨呈长椭圆形,且较低

中国常见啮齿动物分类鉴定(1)

中国常见啮齿动物分类鉴定(1)
electilis G.Allen,1925) 飞鼠(小飞鼠)Pteromys volans Linnaeus,1758
2024/7/26
14
鼯鼠科各属鉴别要点
体型
耳基 听泡
最后 上臼 齿 上门 齿
毛耳飞 鼠属
体尾长 <
500mm
具长毛
低泡飞 鼠属
体尾长< 500mm
飞鼠属
体尾长< 500mm
黑白鼯 鼠属
第1上臼齿
上臼齿
长毛
2024/7/26
无横嵴
16
毛耳飞鼠Belomys pearsoni Gray,1842
测量
体重g 体长mm 尾长mm 耳长mm 后足长mm
170 颅全长mm
42.4
155 颚长mm
21.6
145 颧宽mm
26.1
31 眶间宽mm
8.3
35 后头宽mm
16.7
臼齿间宽mm 10.9
2024/7/26
7
鼢鼠亚科——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
2024/7/26
跖垫
马岛鹃米鼠
Oryzomys couesi 8
后头宽
颧宽 眶间宽
头骨测量
吻宽
鼻骨宽
2024/7/26
颅全长
吻长 鼻骨长
9
乳突 (茎状突起)
乳突间宽 基长
2024/7/26
头骨测量-1
颧宽
腭底长 腭长
鼻后孔 (翼间孔)
颧骨
臼齿列
5
啮齿目头骨名称(5)
颅顶间骨
眶上嵴
颞嵴
眶后突
2024/7/26
无眶上嵴
6
鼠科、仓鼠科 上臼齿结构

啮齿动物分类基础及我国常见鼠种分布区划教学教材

啮齿动物分类基础及我国常见鼠种分布区划教学教材
体表被有软毛………………………………………………………………………2 2.尾 轴 背 腹 扁 平 , 其 上 覆 有 大 型 鳞 片 … … … … … … … … … 河 狸 科 Castoridae
尾轴圆形或侧扁,其上被毛或小型鳞片或无尾…………………………………3 3.上 臼 齿 ( 包 括 前 臼 齿 ) 列 有 齿 4~ 5 枚 , 下 臼 齿 列 有 齿 4 枚 … … … … … … … … 4
臼 齿 的 咀 嚼 面 不 成 斜 列 的 嵴 起 … … … … … … … … … … … … … … … … … … … 11 10.尾 长 超 过 体 长 , 尾 基 部 毛 很 短 , 末 梢 毛 长 而 松 散 , 形 成 毛 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猪 尾 鼠 科 Platacanthomyidae 尾 长 小 于 体 长 , 多 被 以 长 毛 … … … … … … … … … 睡 鼠 科 Gliridae 11. 眶 下 孔 的 下 缘 几 乎 是 一 系 直 线 , 臼 齿 的 咀 嚼 面 呈 块 状 的 孤 立 齿 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竹 鼠 科 Rhizomyidae 眶 下 孔 的 下 缘 成 “ V” 形 , 臼 齿 咀 嚼 面 不 呈 块 状 孤 立 齿 环 … … … … … … … … 12 12.第 1、 2 上 臼 齿 咀 嚼 面 上 具 有 3 个 纵 行 齿 尖 ; 或 不 具 齿 尖 , 但 咀 嚼 面 成 横 列 的 板 状 嵴 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鼠 科 Muridae 第 1、 2 上 臼 齿 咀 嚼 面 上 仅 有 2 个 纵 行 齿 尖 , 或 咀 嚼 面 被 分 割 成 两 纵 行 各 种 状 态 的 齿 环 … … … … … … … … … … … … … … … … … … … … … 仓 鼠 科 Circetidae

中国常见啮齿动物分类鉴定

中国常见啮齿动物分类鉴定
河狸Castor fiber
扁尾
Castor Castor fiber fiber
2017/2/10
八 八 蹼
鳞片
16
无尾豚鼠科④ 豚鼠(Cavia aperea)
训养的
无尾
南美野生的
2017/2/10
17
尾圆形硬毛鼠科⑤
海狸鼠Myocastor coypus
后足有蹼
前足
2017/2/10
18
臼齿4/4两侧上臼齿列呈平行排列;身体表面被有软毛山鼠科⑥
四川毛尾睡鼠Chaetocauda sichuanesis
上臼齿
下臼齿
2017/2/10
19
臼齿4/4,如果臼齿4/3体表必具硬刺两侧上臼齿列呈平行排 列;身体表面被有硬刺豪猪科⑦
豪猪Hystrix hodgsoni
上臼齿
2017/2/10
下旧齿
20
臼齿4/3后足3趾,如5趾2侧趾尖端达不到中间3趾基部跳鼠科⑧ 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
2017/2/10
三趾跳鼠足
五趾跳鼠足
21
臼齿4/3;如果臼齿3/3;后肢长于前肢2倍后足5趾,2侧趾 尖端达到中间3趾基部林跳鼠科⑨
林跳鼠Eozapus setchuanus
中国蹶鼠后足
2017/2/10 4
分类系统主要阶层
现今用的分类系统,主要有七个阶 层(阶元),最高的阶层为界,其 下依次为门 纲 目 科 属 种, 种为分类上最基本(低)的阶层。 阶层愈高,包含的生物种类愈多, 较低的阶层包含的种类就较少,但 彼此的构造特征却愈相似。
• 现以黑线姬鼠(图 5)为例,表明/10 6
生物分界进程
• 生物分界进程

中国常见啮齿动物分类鉴定(1)

中国常见啮齿动物分类鉴定(1)

2017/2/10
25
低泡飞鼠分布图
2017/2/10
26
听泡不低扁,其高超过头骨基部水平:
最末上臼齿具2条横嵴;乳头8个飞鼠

2017/2/10
27
飞鼠(小飞鼠) Pteromys volans Linnaeus,1758
测量
体重g 体长mm 尾长mm 耳长mm 后足长mm 81 后头宽mm 149 颅全长mm 颚长mm 20 颧宽mm 33 眶间宽mm 臼齿间宽mm 8.9 31.4 33.7 17.7 21.7
31
生态 森林。 分布 北京;河北:兴隆;山西:五台山;内蒙古:根河、
牙克石、博克图、伊列克特、布特哈旗、科尔沁右前旗; 辽宁:清原、新宾、桓仁、本溪;吉林:敦化、抚松、汪 清、安图;黑龙江:伊春、嘉阴、虎林、汤原、东宁、柴 河、桦南、饶河、勃利; 河南:嵩山、登封、灵宝、栾 川;湖南:宜章、新宁、绥宁;四川:丹巴、黑水;贵州; 陕西;甘肃:永登、文县、天水、武都、舟曲、迭部、临 夏;青海:互助;新疆:阿尔泰。国外分布于原苏联、蒙 古、朝鲜、日本。
上门齿
下门齿
上颌骨 下臼齿
2017/2/10
下颌角突
齿间隙 (犬齿虚位)
3
翼骨 (翼蝶骨)
锄骨(犁骨)
啮齿目头骨名称 (3)
前蝶骨
基蝶骨
上颚骨 (硬腭) 翼蝶骨突起 (翼骨突起)
2017/2/10
锄骨 (犁骨)
4
鳞骨颧突 听孔 腭骨后缘 上颌骨颧突
啮齿目 头骨名称 (4)
枕髁 (枕骨髁)
臼齿列
枕大孔 (后头孔, 基枕骨 2017/2/10 枕髁大孔)
上齿列长mm
下齿列长mm

中国常见啮齿动物分类鉴定(3)

中国常见啮齿动物分类鉴定(3)

2017/2/10
43
蹶鼠Sicista concolor Bü chner,1892
26
嘴角至肩部间有白色狭纹。鼻骨末端止于泪骨后缘之前云南豪猪
2017/2/10
27
云南豪猪Hystrix yunnanensis Anderson,1878
毛色 形态
2017/2/10
28
头骨
牙齿
2017/2/10
29
生态 分布 云南:盈江。
2017/2/10
30
硬毛鼠科Myocastoridae
2017/2/10
10
头骨 头骨侧面观顶部较平坦,吻较窄长,眶间部较宽。
前颌骨后缘 鼻骨后缘
2017/2/10
11
牙齿 臼齿4/4。上臼齿圆形,齿冠具3个外侧深凹褶,磨损后呈 岛状。
2017/2/10
12
生态 山地。栖于林区及山地。以农作物等为食。 危害 曾自其体内分离到黑热病病原体。 分布 湖北:宜昌;四川:雷波、万县、南川、巴南;重庆; 贵州:遵义、安龙;云南:绿春、弥勒、泸西、河口、开 远、金平、勐海、元阳、红河、盈江、沧源、(南滚河); 海南:白沙、儋州、万宁、坝王岭、吊罗山;广西:桂林、 恭城、柳州、大瑶山、那坡、靖西、龙川、宁明、大新、 上思、邕宁、防城。国外分布于苏门答腊、马来半岛及附 近岛屿、越南、典那沙冷、阿萨姆。
2017/2/10 25
三明、宁德、建阳、邵武、龙海、武夷山、浦城、龙福、德 化、永春、长泰;广西:恭城、罗城、那坡、靖西、兴安、 贺县、玉林、灵山、田林、上林、天峨、龙胜;广东:汕头、 罗浮、惠东;海南:儋州、坝王岭、东方、保亭、南丰、鹦 哥岭;香港:九龙。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阿萨姆、中南半岛。

常见病媒生物鉴别

常见病媒生物鉴别
图3-1 成蝇形态
雌雄鉴别
雄性:两复眼距离较窄 雌性:两复眼距离较宽
家蝇
• 中胸盾片有4条黑色纵
条,前胸側板中央凹陷
处有纤毛
• 腹部背面正中有一宽的
黑色纵纹,腹部第一腹
板有纤毛。
市蝇
• 中胸背板仅有2条黑色
纵纹,前端分叉
• 腹部深棕色,腹背板正 中有黑色纵纹,两侧有 银灰色小斑点
大头金蝇
• 体型较大
目前我省主要的八种蟑螂
昆虫纲
蜚蠊目 蜚蠊科 姬蠊科 蔗蠊科 尖翅蠊科
大蠊属 美洲大蠊、褐斑大蠊、 澳洲大蠊、黑胸大蠊
斑蠊属 斑蠊
小蠊属 德国小蠊
蔗蠊属 蔗蠊
花蠊属 灰花蠊
雌雄成虫的区别:
• 雄虫体形一般细长瘦小, 翅发达,伸及尾端,腹部 尾端具有两对附器,一对 为分节状的尾须,尾须中 间有一对细小的腹刺(针 突状),蔗蠊科一根腹刺, 弯翅蠊科或缺。雌虫体形 宽大肥厚,翅欠发达,腹 部尾端无腹刺。
六、斑蠊
• 体长21mm左右,前胸背 板呈梯形,两侧缘缓弧形, 表面黄色,周缘黑色,前、 中、后胸背板有特殊图案 的斑纹 • 前翅退化,呈小叶状,位 于中胸两侧,表面黑色, 中部有黄色条纹 • 后翅全退化。
八、蔗蠊
• 个体中小,17-19mm, • 前胸背板隆起,近五 边形,棕黑色,前缘 有一条淡黄色带,向 两侧延伸达中部侧角 • 翅发达,超过腹部 • 主要分布两广等。
• 蝇类属昆虫纲、双翅目。我省常见的与医 学有关的有: 家蝇科 家蝇属----家蝇、市蝇 腐蝇嘱----厩腐蝇 丽蝇科 金蝇属----大头金蝇 绿蝇属---丝光绿蝇、铜绿蝇 麻蝇科 麻蝇属----宗尾别麻蝇
成虫---头部
• 头部: 一般呈球形或半球 形。头的前方两侧为一对 大而明显的复眼。在复眼 之间,上方为头顶,单眼 三角位于其中央。 • 触角一对。两复眼之间、 触角基部以上至头顶为额, 触角基部以下两侧为颜, 两复眼下缘的两外侧为颊 部;两颊中间为口器窝, 内藏口器。

啮齿动物的鉴别共55页文档

啮齿动物的鉴别共55页文档
Than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啮齿动物分科、亚科检索要点
啮 齿 动 物 的 鉴 别
8. 鼯鼠科 Petauritidae 上臼齿列5枚,身体前后肢间有飞膜。齿式为: 9. 跳鼠科 Dipcdidae 上臼齿列有齿3~4枚,第一枚有时极小或退化,后肢特别长,约有前 肢的2~4倍以上。齿式为:1.0.1.3/1.0.0.3=18 10. 林跳鼠科 Zapodidae 上臼齿列有齿3~4枚,第一枚有时极小或退化,后肢比前肢稍长,不 多于2倍,后足有发育正常的五趾。齿式为: 11. 睡鼠科 Muscardinidae 上臼齿列有齿3枚,成体臼齿咀嚼面成斜列的嵴起,尾被有小型鳞片及 稀疏的毛,并且基部的毛较短,后部逐渐加长(达10毫米以上),但 非常稀疏,从外方可以明显看到鳞片。齿式为:1.0.0.3/1.0.0.3=16 12. 竹鼠科 Rnizomyidae 上臼齿列有齿3枚,成体臼齿咀嚼面成岛状的孤立齿状,眶下孔的下缘 几乎是一条直线。体型适于地下生活,耳隐于毛内,但前足的爪比趾 短。齿式为:1.0.0.3/1.0.0.3=16 13. 鼠科 Muridae 第一与第二上臼齿咀嚼面上有三纵列齿尖,或咀嚼面被分割成三纵列 各种形状的齿环。齿式为:1.0.0.3/1.0.0.3=16
头、颈、躯干、尾 啮齿动物外部形态量度
啮齿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啮 齿 动 物 的 鉴 别
全身均具毛,有四种: 柔毛,短而密柔软; 普通毛,软而长; 针毛,扁长针状; 棘毛,坚硬粗疏(仅豪猪 科动物具棘毛)。 啮齿动物种类多、分布广、 适应性强,故不同种类或 不同季节,其毛色差异甚 大,是啮齿动物重要鉴别 特征。
吉林省啮齿动物分种检索表
啮 齿 动 物 的 鉴 别
1. 兔科 Leporidae 1.1 尾背面有一黑色或棕黑色毛区。两侧与腹面纯白色,无任何灰色毛基, 两种颜色之间界限清楚。尾较长,连端毛略等于后足长,耳较长,向 前折超过鼻端,耳有窄的黑 尖。…………………………………………………蒙古兔 Lepus tolai 1.2 尾背面黑灰色,腹面污白色,有明显的灰色毛基。尾较短,连端毛小 于后足长,耳较短,向前折达不到鼻端,耳无窄的黑尖。…………… ………… ………… ………… ………… ……东北兔 Lepus mandschuricus 2. 鼠兔科 Ochotonidae 目前我省只有一种:口盖孔(腭孔)与门齿孔分离,梨骨被前颌骨的 边缘所遮盖,体型大,成体颅全长大于42.5毫米,鼻骨较长。…… …………… …………… …………… …高山鼠兔 Ochotona alpina ccrena 3. 科 Capromyidae 目前我省只引进一种:肢体较短,尾圆且长,被鳞片并生有短毛。趾 上均有强的爪,前肢拇趾退化。后肢除第五趾外,其余四趾趾间有蹼。 耳圆形,甚小。毛很长,底绒很 厚。……………………………………………海狸鼠 Myocastor coypus
吉林省啮齿动物分种检索表
啮 齿 动 物 的 鉴 别
4. 松鼠科 Scivridae 4.1 身细长,四肢长,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耳壳长。………………………4.2 身粗大,四肢短,尾长不超过体长的一半,耳壳短或成嵴缘状。………4.3 4.2 身背面无条纹。………………………………………………………………4.3 身背面有条纹。………………………………………………………………4.4 4.3 尾不及体长,耳壳有簇毛,腹毛白色。………………灰鼠 Sciurus vulgaris 4.4 耳壳无簇毛,有五条深褐色背纹。…………………花鼠 Eutamias sibiricus 4.5 尾长不超过后足的二倍。………………………达乌尔黄鼠 Citellus dauricus 5. 鼯鼠科 Petauritidae 我省只有一种,成体长不超过400毫米,耳无束毛。尾扁,飞膜腹侧边缘 无白色毛边,后足趾端为黑色或灰白色。……………小飞鼠 Ptercmys volans 6. 跳鼠科 Dipcdidae 6.1 后足有五趾,耳长与头长接近相等。……………五趾跳鼠 Allactaga sibirica 6.2 后足仅三趾,门齿前方黄色,尾有白色尾尖。………三趾跳鼠 Dipus sagitta 7. 林跳鼠科 Zapodidae 我省只有一种:体长65~72毫米。尾极长,约为体长的一倍半,上门齿前 面具一纵沟。背部及体侧毛色为棕褐色。腹面灰白色。尾被稀疏褐色的短毛, 耳廓较大。 ……… ……… ……… ……… ……… 中国蹶鼠
我国啮齿动物分科、亚科检索要点
啮 齿 动 物 的 鉴 别
14. 仓鼠科 Cricemfidae 第一与第二上臼齿咀嚼面上有二纵列齿尖,或咀嚼面被分割成两纵列 各种形状的齿环。 齿式为:1.linae 上门齿前面有纵沟一至二条,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臼齿咀嚼面不形 成左右交错的三角形,而形成菱形的齿环。 (2) 仓鼠亚科 Cricetince 臼齿咀嚼面上有两列齿突。在年老个体齿突磨损后成左右相联的横嵴, 有颊囊。 (3) 田鼠亚科 Microinnae 臼齿咀嚼面形成两列左右交错(不对称)三角形,从侧面看,臼齿乃 由许多三棱柱体组成。无颊囊。 (4) 鼢鼠亚科 Myo spalaoinea 眼退化,前足的爪特粗大,爪长显然大于趾长。营地下生活。
吉林省啮齿动物分科、亚科检索表
啮 齿 动 物 的 鉴 别
1. 上颌有两对门齿。…………………………………………………………2 上颌仅有一对门齿。………………………………………………………3 2. 体型大、成体体长大于350毫米,耳长形,其长比宽大得多,有尾,并 明显地伸出毛被外方。……………………………………兔科 Leporidae 体型小、成体体长小于300毫米,耳圆形,其长与宽接近相等,无 尾。…………………………………………………鼠兔科 Ochotonidae 3. 上臼齿列有5枚。…………………………………………………………4 上臼齿列有3~4枚。……………………………………………………5 4. 身体前后肢间无飞膜。…………………………………松鼠科 Scivridae 身体前后肢间有飞膜。………………………………鼯鼠科 Petauritidae 5. 上臼齿列有4枚。…………………………………………………………6 上臼齿列有3枚。…………………………………………………………8 6. 后足趾间有蹼,营半水生生活。头骨的付枕突极发达,显著超过听泡 的高度,下颌骨喙状突不明显。…………………科 Capromyidae 后足趾间无蹼。上臼齿列有4枚,但第一枚有时极小或退化。………7 7. 后肢特别长,约有前肢的2~4倍以上。………………跳鼠科 Dipcdidae 后肢比前肢稍长,不多于2倍,后足有发育正常的五 趾。……………………………………… ……… …林跳鼠科 Zapodidae
吉林省啮齿动物分种检索表
啮 齿 动 物 的 鉴 别
8. 鼠科 Muridae 8.1 身体较小,后足长度小于25毫米,体长小于130毫米。…………………8.2 身体较大,后足长度大于25毫米,体长大于130毫米。上臼齿的齿突很明显, 排成横裂,每列三个。…………………………………………………8.5 8.2 门齿内侧无缺跡(切跡)。第一上臼齿有三横列齿尖,每列三个齿尖…8.3 门齿内侧有缺跡(切跡)。第一上臼齿之第三纵列(内侧纵列)只有两个 齿尖。………………………………………………………小家鼠 Mus musculus 8.3 体型较大,体长90~130毫米,后足长20~29毫米,头骨长大于19毫米…8.4 体型较小,体长47~70毫米,后足长12~16毫米,头骨长不超过18毫 米。………………………………………………………巢鼠 Micromys minutus 8.4 第三上臼齿有两个齿叶,前内方者较小。第二上臼齿内前方有一大齿突, 外侧缺如,眶上嵴明显,尾长显然短于体长。身体背面中央有一条纵行的黑 线。…………………………………………………黑线姬鼠 Apodemus agrarius 第三上臼齿有三个齿叶,尾长大于体长,或稍小于体长。眶上嵴明显,并 与前头嵴(颞嵴、顶嵴)相连。第一上臼齿第一列齿突内侧者较小,第二上 臼齿前外方的齿突一般很小,门齿孔的后缘达不到上齿列的前 缘。……………大林姬鼠 Apcdemus speciosus 8.5 腹毛基部灰色,胸毛的尖端白色。体型粗大,尾长显著短于体长,耳杂短 而厚,向前拉不能遮住眼部,后足长度大于33毫米。 ………………………… …………………………… …………………………………褐家鼠 Rattus norvegious 腹毛为硫磺色,直至毛的基部。体型中等,整个身体细长,尾长超过或等于 体长,耳大而薄,长度为21~24毫米,向前拉能遮住眼部,后足长度小于32 毫米。………………………………………………………社鼠 Rattus niviventer
鼠的臼齿齿冠
鼠的头骨骨片构造
啮 齿 动 物 的 鉴 别
鼠的头骨骨片构造
啮 齿 动 物 的 鉴 别
我国啮齿动物分科、亚科检索要点
啮 齿 动 物 的 鉴 别
1. 兔科 Leporidae 上颌有两对门齿,在一对大门齿之后有一对小门齿,有尾,耳极大, 体型大。齿式为:2.0.3.3/1.0.2.3=28 2. 鼠兔科 Ochotonidae 上颌有两对门齿,在一对大门齿之后有一对小门齿,无尾或极不明显, 耳圆形,体型小。齿式为:2.0.3.2/2.0.2.3=28 3. 豪猪科 Hysfridcidae 较大型的啮齿动物。身体表面被有坚硬的棘刺。齿式为: 1.0.1.3/1.0.1.3=20 4. 河狸科 Cosforider 是相当大的啮齿动物,身体表面被有软毛,尾轴背腹扁平,其上覆有 大型鳞片。齿式为:1.0.1.3/1.0.1.3=20 5. 琢鼠科 Cavidae 实验室内饲养的琢鼠又名荷兰猪。齿式为: 6. 科 Capromyidae 后足趾间有蹼,营半水生生活。头骨的付枕突极发达,显著超过听泡 的高度,下颌骨喙状突不明显,尾圆且长。齿式为:1.0.1.3/1.0.1.3=20 7. 松鼠科 Scivridae 上臼齿列5枚,身体前后肢间无飞膜。齿式为:1.0.2.3/1.0.1.3=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