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势:东高 西低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中亚的气候特征: 冬冷夏热,降水 稀少,干旱、半 干旱气候为主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3、植被
——以草原、荒漠为主
卡拉库姆沙漠
哈萨克南部草原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4、水文:气候干旱导致多内流河、内流湖
额 尔 齐斯 河
危害:使周围地区的气候变得更加恶劣,生态环 境恶化;湖泊含盐量不断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生存; 加剧周围地区土壤盐碱化。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三、人文地理特征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三、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
(1)种植业 条件:北部、西部平原耕地面积大,灌 溉条件好 分布:小麦(北部)、棉花(图兰平原) 乌兹别克斯坦为“白金之国”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图示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练习六:分析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与降水资料,并结合分 布图回答

60° C
B
30° I
乙 H
丙甲属于 地中海丁 气候, 60°对应图上的 B 地;
F
G D
A 30°
乙属于 对应图上的 D、G 丙属于 热带雨林 对应图上的 E
气候, 地; 气候, 地;
·E 对应图上的
A F H I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3、中亚的范围
阿斯塔纳 哈萨克斯坦
比什凯克 塔什干 杜尚别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
(1)阿姆河流域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是多 峰式的,汛期延续很长,从3月到10月。结 合材料,从气候、河流补给类型和地势, 分析阿姆河汛期长的原因(9分)。
中亚灌溉农业的发展可能对环境产生哪些 不利的影响? 应采取哪些措施?
由于长期灌溉,导致一些地下水位上升,因为 蒸发强烈,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土壤次生盐碱 化现象严重。
过量引用河流水,使湖泊面积缩小,湖水盐度 升高,鱼类绝迹,湖泊调节气候的功能基本丧失。
过度垦殖,使土地荒漠化加剧。
措施:合理分配灌溉用水; 改进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 适当减少棉花种植; 加强湖河沿岸植被恢复
巴尔喀什湖:东部为咸水湖,西部为淡水湖 ①东部: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西部:有大量河流(淡水)注入(伊犁河 ) ③东西连接处水域狭窄,两侧湖水交换不畅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不断缩小的的湖-咸海
原因:①自然原因: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人 为原因: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灌溉用水、 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增多,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
(2)从甲到丙,只有季节性支流的汇入,枯水期 季节性河流无水汇入,汛期季节性河流汇入径流,
所以丙点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更大(3分);从甲 到丙,干流沿途的蒸发、下渗和人们用水的消耗,
所以丙点河流流量较小(3分);从甲到丙,落差 越来越小,泥沙沉积河床,丙点河流含沙量减小
(3分)。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2)畜牧业 条件:中部和南部气候干旱、牧场广阔 畜产品:细毛羊、羔皮羊
(3)问题:水源短缺问题,荒漠化严重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中亚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①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 差大; ②地形平坦; 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 ④土质疏松,多沙质土,透气性好。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3)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优势发展长绒棉、 葡萄等特色农业;干旱地区要有灌有排, 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降水少且季节变化 大,修水渠、水库等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 的利用率,防旱涝;植树种草防止风沙和 土地沙化;针对该地区严重缺水,发展喷 灌、滴灌以及耐旱农作物为主的节水农业; 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提高 农民的收入;(共6分 每点2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交通位置: 现代的第二亚欧大陆桥、古代的丝绸之路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丝绸之路
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从中国的 长安 出发,经 甘肃的 河西走廊___到 新疆,再到中亚,到达
地中海沿岸和 黑海 沿岸。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读亚欧大陆桥示意图 第一条大陆桥东部铁路是(西伯利亚铁路) 第二条大陆桥在中国的铁路是
陇海-兰新-北疆线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亚 欧大陆桥
陇海——兰新——北疆——中亚——欧洲西部
读图思考: 从连云港到鹿特丹的“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
的降水量有什么变化?自然景观有什么变化?并说明 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二、自然地理特征
1、中亚地形:
以丘陵和 平原为主
咸锡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例.读右图,回答图中A水域的 名称并比较A水域盐度的南北差 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
其盐度北部低、南部高。
形成原因:里海北部有伏尔加河 A
、乌拉尔河等河流注入,淡水对 湖水起稀释作用;南部纬度低, 蒸发大,故其盐度北部低、南部 高。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气候, C 地。
1.位置
深居内陆 距海较远
中亚
距太平洋约3750千米 距阿拉伯海约1100千米 距北冰洋约1600千米 距黑海约1100千米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2.范围 500
600
700
800
550
500
400
经纬度位置:北温带(35°N-55°N),
经度位置50°E-85°E 海35陆0 位置:亚欧大陆内部
(2)结合材料,比较甲、丙两水文站测得 的水文特征差异并解释原因(从流量、季 节变化和含沙量方面比较)。(9分)
(3)结合该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从地区农 业发展优势、劣势和问题,请你提出该流 域发展种植业的合理措施(6分)。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中亚》
(1)阿姆河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气候 (2分),以积雪融水、冰川融水为主(2分)。 3、4月,从下流到中游,各个高度地带依次融化, 首先在低的地带,然后逐步转移到最高地带,形 成长时间的春汛(3分);6月—10月,上游高大 的山脉高原地区大量的冰雪融水补给和迎风坡以 降水补给为主,形成夏秋汛(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